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一间要容纳上万名工人的工厂,就像是80年代末的大多数国企工厂一样,它的功能已经从盈利变成了尽可能的容纳更多的人了。
所谓的社会责任,现在的国企工厂是承担的足够重的。
捷利康这些外企制药公司,既有国外的销售刺激,又有建立国内关系和销售网络的需求,所以能够忍受无盈利的制药工厂。
杨锐对此就没兴趣了,国内大约也不太能够忍受一名学者以个人的名义入股国企这种事,杨锐不想羊肉没吃到,先惹一身骚。
“再说一点,新工厂的药品开发,是由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来进行的,新药的成本和所有权,也都是归于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杨锐又给打了一针预防针。
几名白人互相看看,都只能默认下来。
这样的模式,他们自然是不喜欢的,但是,店大欺客的事情也不是只有中国才发生过。得到了诺奖的杨锐,是经费名气和渠道都不缺了,他们也只能选择加入或者不加入而已。
“得了,咱们会就开到这里……”杨锐事情说完了,立即就站了起来,他现在最不乐意的就是浪费时间了。
“正好到了实验室了,能不能参观一下离子通道实验室?”霍索恩抢在杨锐正式结束之前,提出要求。
杨锐想了下,道:“那就参观吧,没什么准备,小王,你给带一下。”
他干脆就不准备带着人参观了。
好在大家的关注点也不在他身上,倒也是无所谓谁来带着参观。
包括弗兰奇在内,还是更想确认一下,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实力。
……
化药振兴办公室里,胡池胡主任,曾经的胡秘书,看着杨锐递交的文件,眉头深蹙。
杨锐的计划,看起来很美好,就像是充满了梦想的故事。
胡池从中读到的,却有太多太多的无稽了。
华北药业异地重建,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了,虽然通过党校,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杨锐竟然提出请外企前来与这家新命名的“北方联合药业”合资,胡秘书仍然觉得过于理想化了。
合资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
首先一方面,外企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经验,这是中国很需要的东西。
另一方面,外企还能带来令人眼馋的外资。
外资就是外汇,而且,外资所代表的外汇,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以官方汇率来结算的。
为什么那么多的案例里,外资总是极占便宜的签订协议了,许多时候,就是因为外汇是硬通货,而人民币是通货膨胀货。
一家企业若是能够达成合资,银行不用问,就会跪着送来贷款。
所以,问题的关键,又回到了合资的可能性上了。
外企凭什么与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堆工人负担的北方联合药业合资呢?
虽然在乔办工作了一段时间了,胡秘书依旧认为合资是很艰难的事。
他见过太多国企的合资谈判了,尽管文件中总是不尽其实,可胡秘书还是能从字里行间,察觉到合资遇到的种种问题。
股权分配、企业估值、配套政策、职工政策等等问题,不是本着一颗想要成功的心,就能得到成功的。
许多时候,企业负责人在外企代表的要求下步步退让,最终依旧不能达成合资。
而在此之前,为了避免出现无底线的合作,中央更是三令五申,对合资做出种种要求,这些划出来的红线,很多时候就是企业的死亡线。
“想的太好了,事情哪能就按照你想的方向走呢。”胡池叹一口气,心里默默的想,就算你拿了诺贝尔奖,也不能让地球围着你转啊。
“给几家外企发函吧,先看看有几家愿意来谈的。”胡池出了办公室,将文件丢给了自己的秘书,临回去前,又道:“你要仔细询问对方的意愿,不需要强迫,另外,是走过场来的外企,还是确实有意向的国企,你要甄别一下,标注出来。”
胡池心道,如果没有真正愿意谈合资的外企,那就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出国采买一番好了。
这样一想,胡池才渐渐平静下来,觉得世界又回到了熟悉的轨道上。
第1395章 申请合资
胡池坐在上海牌轿车的后座,恨不得将腿翘到肩膀上。
车,他是不稀罕的。
在乔办的时候,他要用车,那都是一句话的事。小车班的司机更是要殷勤伺候着,因为小车班就在他的管理之下。
但别说,汽车的后座,他是并不常坐的。
后座首先是留给领导的,就是平时自己出门的时候,胡池也会注意影响,宁可后座空着,都会选择副驾驶座。
因为他的级别无论到了哪里,身在乔办一天,他就是为领导服务的工作人员。
现在,胡池终于是成为领导了。
化药振兴办公室主任甭管名字听起来怎么样吧,也甭管离开乔办时,是否有失落吧,总而言之,胡池对自己的现状,是无比满意的。
做官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爽这么……不对,做公务员,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有这么一个机会,为人民服务吗?
胡池望着窗外的人民,心中泛起浓浓的爱国情绪来: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祖国。
“小王,再给我倒一杯咖啡,就用老董留下来的速溶的。”胡池亲自用双腿走到了办公室,并将自己好好的安放到座椅上,亲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叫了起来。
秋茶的品质通常要差一些的,就算是龙井,也总是不尽人意。
倒是来自国外的咖啡,很有点高档的感觉。
“主任,多放了糖的。”秘书小王端着咖啡,放在桌上,又将胳膊下夹着的文件,放在了桌面上。
胡池打开来,先是扫了一遍目录,就问:“让你汇总的外企的信息呢?”
“还在汇总,有七家说要考虑一下,另外有11家正在寄文件过来,另有四家说是想要更多的资料,询问能不能有其他方面的合作……”小王说的非常详细。没办法,他现在的老板胡池同志是做了多年秘书的人,对秘书的要求,不自然的就提高了。
像是刚才,小王要是不主动的留在办公室里,惹的胡池主任再追出来,很容易就被不满意了。
胡池却是没心思理会小王的内心OS,反而是微微皱眉,问:“既然有答案,为什么不形成文件,做到目录里去?”
“因为还没有汇总完成。”小王赶紧说了一声,忙道:“我现在就去做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这才对嘛,你要考虑到领导有什么需要?分一个轻重缓急。重要的消息,必须及时报告。”胡池说到这里猛的停住了,他现在已经不是一名管理秘书的秘书了,而是成为了真正的领导,手里掌握着或多或少,弄不好就是几十上百万名国企工人的前途命运。
胡池同志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道:“总之,你要端正起工作态度来。去吧。”
小王赶紧答应了出门,心里郁闷的不行。
想死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就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了。
但是,汇总资料仍然是要送过去的。
小王将写了一半的资料迅速整理出来,截取了前面的部分,又在后面补上了最新的信息,算是形成了一份简报,隔了几十分钟,再递给了胡池。
胡池打开来,眉头就紧紧皱了起来。
小王的心也皱了起来。
“你刚才说有11家寄文件过来?”胡池问。
“是的,我写在中间部分了。”小王连忙往前走了一步,虚虚的给胡池指了一下位置。
胡池顺着看过去,突然觉得一阵辣眼睛,连续看了三遍,才读出了里面的关键词:“同意合资……”
小王依旧是心中带着危机感,忙解释道:“是,我担心他们后面有反复,所以让他们寄送正式的申请文件,这样才能讨论具体的合资政策。”
“讨论……”胡池的话说的快了,险些一口咬舌自尽了。他立马站了起来,先吸溜了两声,才道:“要什么申请文件?讨论政策,不能当面讨论吗?”
“啊?”
“你是不是傻啊。”胡池对这个名校毕业的前学生会主席失望之极,道:“有外国企业来主动要求合资,还不请过来,再找记者来报道一下,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奶吗?”
小王懵懂的点头,匆忙道:“我立即通知他们过来当面谈。”
“还有呢?”
“我立即去通知记者。”
“恩。”胡池这才放松了一些,转瞬又皱眉喊道:“等等。”
秘书小王赶紧站定了,两条筒在裤子里的大毛腿,毫毛微颤。
“这些外企,都是要和北方联合药业合资的吗?”
“是。”
“他们知道不知道北方联合药业的情况?”
“您是指哪方面?”小王其实是不想反问的,但是,情况这种东西,又哪里说的尽呢。小王大毛腿上的纤毛,已经快要跳起华尔兹了。
胡池气不打一起出的道:“你就不用脑子想想?北方联合药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一万多名工人不说,连厂房都没有建呢,仪器设备更是没影子的事,这样子搞合资,竟然还有11家企业来申请?你究竟给他们说了什么?”
“和我没关系啊……”小王的声音都不一样了,颤声道:“我什么都没说啊,他们都是在问杨锐还有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有北大什么的。哦,还有戈谢病,我刚去找人查了……”
在没有搜索引擎的时代,一个生僻的字眼要怎么才能得到了解呢?
如果手边没有合适的工具书的话,基本就只能靠人了。
秘书小王并不是医学生,甚至普通的医生,也不知道戈谢病是什么东西,他要问到答案,那就非常困难了。
然而,小秘书不知道什么是戈谢病,胡池是知道的啊。
胡池不禁喃喃自语道:“世界竟然还真的是围着你转的啊?”
秘书小王肺都差点从裆里吓出来,心情紧张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脑海中一片哀鸣:我也没干啥呀,世界怎么就围着我转了。
“小王。”
“啊?啊!”小王全身竖直,腿毛微硬以示尊敬。
“去找杨锐过来……算了,我去见杨锐,你安排车。另外,你做一个整理计划,看看北方联合药业现在的成本有多少。”胡池也是学过经济学的,知道成本在企业生产中有多重要。
一万多名工人,给中国的国企来养,已经是不能承受之重了,这里面,还有许多国家政策和补贴在里面。加上国企的品牌效应,在必要的时候,工资减半甚至只发三分之一,都是能行的。
北方药业之前就是如此,采用工人轮班工作乃至于全休班的方式,降低了不少的人工开支。
但是,合资企业是不能这样搞的。就是他默认下来,国家也是不允许合资企业减半工资的,否则,外企觉得做不下去了,拍拍屁股走人了,剩下的烂摊子给谁来搞?
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更是外国企业不能避免的巨额支出。
这些人工成本,藏是藏不住的,若是人数少了还行,若是人数多了,外企也得怕被拖垮吧。
胡池暗自捉摸着,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就现在来说,企业养一名工人,每个月的成本都要到500块左右了,其中一百多元两百元的是月薪,另外还得有几十元的福利费用,最后,给工人们准备的住房、医疗、教育、退休金等各项隐性开支,却占了大头。
等于说,一万多名工人,一个月的开支要在五六百万往上,一年就是大几千万元。
不管人民币和外汇的汇率如何,这笔钱是企业需要长期负担的。
但是,不管胡池怎么不看好,11家企业的合资申请,还是让他心动不已。
就算最终都没有谈成,这个过程也够化药振兴办公室露个小脸了。
胡池从腿毛微颤的小王手里拿到了文件,匆忙批阅了几份紧急文件,就下了楼,直奔北大而去。
……
第1396章 智科
离子通道实验室里,丁十一和姜志军坐立不安的等在房间里。
等见到了杨锐,两个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连忙站起来,露出笑容。
“都坐啊,怎么样,智科的生意还好吧。”杨锐脸上毫无傲气的样子。科学家的傲气都是藏在骨子里的,社交过程中,却难得表现出来,毕竟,杨锐的实验室的规模再大,手底下也就是几十号人而已,远远没到能养出傲气的程度。
“智科的生意好的很……”说起这个话题来,丁十一和姜志军的心情都是异常的愉悦。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简单介绍了情况,姜志军就道:“我已经把南边的生意给结束了,准备专心经营智科这边了,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有希望把产值做到一个亿。”
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姜志军的下巴都昂了起来。
在86年,产值做到一个亿的工厂是不少的,可私人工厂就太稀罕了。像是智科生物技术公司这样的高利润公司,那就更少见了。
一份几百上千元的牛胚胎,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智科生物技术公司将兽医的数量培训起来,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资金。
不过,这份庞大的资金,也是远远的超越了丁十一等人的计划,以至于姜志军连深@圳极有前途的生意都不做了。
姜志军瞅着杨锐的表情,顺势道:“杨教授,智科目前的状况是非常好,我们觉得,您还是应该拿一部分股份……”
“股份的事情不用再谈了。咱们之前怎么定的,就按照原来的模式走。”
“不是,杨教授,我们这是纯粹的感谢……”
“不用感谢,你们做智科生物技术公司出来,将它做好,实践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感谢了。”杨锐完全不为上千万元的可能利润所动。
别说这些钱,原本就是他分润出来的,就是真拿到手里,杨锐也是没什么兴趣,他更在意的,反而是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经费。
姜志军和丁十一显然不明白杨锐的想法,又劝了两句,仍然是劝不通,不禁有些气馁。
“杨主任。”丁十一换了个口吻,道:“其实您看,我们和您都是一体的,您要是觉得股份拿起来不好看,我们就给您算成干股好了。”
“不必。”杨锐坐起道:“咱们这个是公平交易,既定的协议不变,你们不用担心。”
丁十一顿时有些尴尬起来,吭哧吭哧的两声,道:“说起这个既定协议,杨主任,其实,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利润,是不是有些过高了?”
“哦?”杨锐的笑容起来了。
“这个……遗传工程实验室毕竟就是一个实验室,我们赚的钱,大部分都给遗传工程实验室拿走了,虽然遗传工程实验室是您手底下的,但是,它毕竟是国家的不是?”姜志军总归是做商人的,说起损公肥私的事,还是蛮顺溜的。
杨锐不由的轻笑:“怎么的,你们是要我砍了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利润,拿给你们?”
“您说个数,我绝不还价。”姜志军的表情认真的不得了,就差赌咒发誓了。
每年一个亿的产值,拿到手的有多少,就全看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留下来多少利润给他们。
智科虽然能够想办法扩大规模,但是,规模增长的速度,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成本对他们的压榨的。
想到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每年“白白”拿走这么多钱,几个人心都在滴血。
赚钱这种事,谁都是不嫌多的,而且总是想要更多,按照丁十一等人的想法,杨锐应当也是一样的。
可惜,杨锐对于个人财富的追求,实在没有这么迫切。
想赚钱的话,他有太多的办法了。
杨锐笑眯眯的看看两人,突然问道:“文泽林呢?”
姜志军和丁十一都算是中年人了,反而是文泽林,比较年轻,性格也颇为讨喜。
“泽林不是很同意我们的做法,我们怕他坏事,没带过来。”姜志军知道,这一次很有可能要恶了杨锐,比如给文泽林一条出路。
杨锐却只是点点头,道:“文泽林的脑袋倒是清楚。”
姜志军和丁十一顿时尴尬的不行,这就等于是被拒绝了?
两人默默的品味着来自杨锐的软钉子,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智科公司的命脉就把握在遗传工程实验室手里,或者说,就把握在杨锐的手里,他只要是不同意,智科公司就只能将大部分的利润拱手相让。
除非,自己也建一个相应的实验室?
智科其实早就有了类似的想法,可惜,虽然他们很不愿意给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分润利润,却又明白牛胚胎移植的难度。丁十一等人,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老外都做不出类似的技术来。
现如今,杨锐获得了诺贝尔奖,更是让他们看到了其中的难度。
姜志军和丁十一突然有点慌张,杨锐的态度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两人再说两句闲话,赶紧留下带来的礼物告辞。
“我送一下两位。”杨锐笑着送出两人,心里却没有多想。
牛胚胎移植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智科能做,主要是因为丁十一等人有背景和资本,但是,有资本和背景的不止两人,在必要的时候,遗传工程实验室随时能更换人选。
杨锐更愿意认为,两人是暂时有些忘乎所以。
姜志军和丁十一也有些后悔,出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姜志军不禁懊恼的道:“早知道就不要提这个事了,杨锐是不愿意沾手估股份的,他之前就说过的。”
“你之前不是也同意试一试吗?”丁十一无奈的摇摇头。
“他不是做生意的人。”姜志军站在路边,点了一支烟,默默的抽了个干净,才抬起头来,道:“回去吧。”
“等等……”丁十一呶呶嘴,道:“你看车牌。”
姜志军这才看到一辆车,刚好停在了离子通道实验室门口。
胡池亲自推开门,跨了出来。
“乔办的人。”丁十一认了出来,站到了拐角处,免得被胡池认出来。
姜志军讶异的点点头,他常年在南方做生意,对京城的人头不熟。
“我们走吧。”丁十一看着胡池进门说道。
“走吧。”姜志军话音刚落,却见一名学生从实验室里跑出来。
他着急的向四周寻找,一直到路边,看到姜志军和丁十一的车,才松了口气。
“什么事?”姜志军走了过来。
“杨教授有事想问您。”学生看到姜志军,赶紧说话。
第1397章 三十年老茶
“是找我们俩,还是找谁?”姜志军问。
“就找您一位,说是有点小事要问一下。”学生就是一个传话的,知道的极其有限。
丁十一本来就有自己的工作,并不真正的管理智科,此时皱皱眉,道:“老姜,既然是杨教授找,你就去一趟。”
姜志军一下子忐忑起来。
乔办的人刚进门,杨锐就来找自己,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姜志军看向丁十一,苦笑两声,道:“那我就去看看好了。”
“行,你便宜行事。”丁十一也不能说什么。想要给杨锐点好处,换取遗传工程实验室降低价格,这是大家商量好的事,杨锐要是因此而迁怒于智科,不管是丁十一还是姜志军,或者没有来的文泽林和焦场长,都没有什么办法。
特别是有乔办参与的话,丁十一就更没有话说了。
究竟怎么样,也只能让姜志军现场决定了。
“咱们俩先说个章程,你觉得怎么样是能接受的。”姜志军往前走了几步,又不放心的走了回来。
万一杨锐提出一个难以接受的价码,总不能他一个人背黑锅吧。
前面的学生不耐烦了,又不好去催,就站到路边,看着两人。
丁十一不好多说,低声道:“你看着弄吧,起码留一半吧。”
说完,丁十一顿了一下,声音更低的道:“实在留不住,就给咱们剩200万!”
200万这个数字,是智科当日建立的时候,杨锐提出来的。
那时候,杨锐就说,智科一年至少能赚200万。
对于穷的要命的丁十一等人来说,200万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甚至是有些不好想象的数字。
当时,丁十一已经做好了杨锐在吹牛的准备。
谁能想象,智科今年竟然赚到了上千万之多,明年的产值上亿以后,利润指不定就要翻番,也是数字太大,才将几个人的心思给膨胀了起来。
不过,被杨锐半软的钉子扎回来以后,丁十一和姜志军的膨胀之心都有些萎缩了。
此时再设底线的时候,丁十一觉得,200万似乎也是不错的。
但是,也确实是不能再低了,如果再低的话……丁十一觉得,那也就只能忍受了。
姜志军倒不觉得杨锐会压的这么过火,不过,乔办的车确实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姜志军只是点点头,道:“我尽力而为。”
丁十一遥祝姜志军成功,自己又回到了拐角的阴影处,拿出一根烟,像是特务似的,默默的低头抽了起来。他不敢现在坐到车里面去,他今天开的是军牌,不想被乔办的人看到。
姜志军跟着带路的学生的步伐,没多久就见到了杨锐。
一名年轻的干部,正坐在杨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