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志军跟着带路的学生的步伐,没多久就见到了杨锐。
一名年轻的干部,正坐在杨锐对面,笑着说什么。
而在杨锐面前,正摆着一套茶具,正是姜志军从南方带回来,又送给杨锐的。
“老姜,哎呀,麻烦你又跑回来,刚刚胡主任问起这个来,我就想正好找你也问一下。”杨锐说着又拍拍脑门,笑道:
“不好意思,忘了介绍,这位是化药振兴办公室的主任,胡池胡主任。”
“杨教授是学问家,介绍人不是本行,您的工作是介绍科学给普罗大众嘛。”胡池做了秘书以后,说话的味道都不太一样。
姜志军有些发愣,似乎不太明白眼前的境况。
“老姜,坐,喝喝我泡的茶。”杨锐就在大茶几上,将木质的茶台给摆开了。
姜志军送的礼物,自然也是很有些水准的。正品红木的茶台,约莫一米多长的样子,泛着漂亮的枣红色。如今的红木也是不便宜的,虽然各地仍然有不少,但是采伐的也很厉害了,最重要的是,运输成本昂贵。
当然,所谓的昂贵和后世是不能比的。
纯红木制品的茶台,放在30年后,售价或许能到数万元甚至更多,但在86年的当下,也就是几百元的水平,这还得加上层层渠道吃掉的利润。
茶台之上,是一套景德镇的瓷器。
景德镇的瓷器历来都不便宜,用来送礼,自然很拿得出手。
尽管如此,人刚走就拆礼物,而且还拆的如此理直气壮,实在是超过了姜志军的理解。
他傻傻的坐到了杨锐的对面,就挨着胡池,小心翼翼的打了个招呼,再捧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
“泡的怎么样?”杨锐问。
“挺好。”姜志军能说什么呢。
杨锐却是一笑,道:“不是我泡的好,是你送的茶好。”
“几饼普洱,不值什么钱。”姜志军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送的一套茶器很是沉重,价值亦是不菲,相应的,也就降低了茶叶的投入,毕竟只是送人,并不是给自己置办,所以买了不太受欢迎的普洱茶。
比起昂贵的龙井冒尖等绿茶,普洱还要排在红茶后面,许多人如今甚至都没有听过。
原本作为一件礼物,送出普洱也算是合适。
只是面对面的坐下来,看着对方赞扬自己送的茶叶,姜志军的脸皮就厚不起来了。
杨锐确实满意的不得了,给姜志军斟茶后,道:“我刚才和胡主任交流,听说你拿的这个普洱有十几年了。”
姜志军更加羞愧不已,道:“确实是只有十几年,本来是给香港和东南亚那边的贸易茶,仓库里存剩下的,朋友赠送给我,我也就拿过来了。杨主任要是喜欢,我那边还有三四十年的老茶,赶明儿给您送过来。”
“有三四十年的?”杨锐的眼睛亮了起来。比起单纯的钞票,这样的享用品,倒是非常的合他胃口。
至于会喝不会喝的问题,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学着喝茶的,总有一个过程嘛。
不过,再会喝茶的人,又能喝多少三四十年的老茶呢?
放到10年以后,三十年的普洱茶,卖价两三千一饼都是批发的友情价,若是88青之类的明星款,两三万都属于平价销售。四十年的茶叶更是市面上鲜见,偶尔出现也以假货居多。
可以说,三十年以上的普洱,就算是有钱人,也不见得就一定能买到真货。
杨锐手里的现金多的要命,而且有诺贝尔奖的奖金打底,又有之前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贷款事件,他拿钱买茶,是一点问题都不会有的。
这是有趣又赚钱的事情,杨锐自然是兴趣盎然。
姜志军却是完全不理解杨锐的态度,笑笑道:“四十年的老茶是不多了,但还是有的,那时候主要是沱茶,口味类似。我比较熟悉广@州茶厂和昆@明茶厂,像是昆@明茶厂的话,它前身是39建厂的复兴茶厂,民国的政治经济部办的中国茶叶公司给弄的。当然,那时候的库存基本没有留下来的了,但解放前后生产的,有封存的一些,还有来不及移走藏起来的,还有当年的老贸易存下来的,还是有的。”
“贵不贵?能弄多少?”杨锐继续追问。
姜志军奇怪的看杨锐一眼,道:“您要是喝的话,弄个十饼八饼的不难,我给昆@明茶厂的打个电话,告诉他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同志要喝他们的茶,老陈明天就得赶过来。”
“白给的不要,我想自己买。”
“那也要不了多少钱。”姜志军常年在南方做生意,自己也是喝茶的,道:“您要是喜欢的话,我先拿两坨过来给你试试好了,真要买的话,得比新茶贵个好几倍吧。”
杨锐憋着一口气等着姜志军说个高价,没想到竟是多个好几倍……
想想后世的普洱茶,不说三十年的老茶了,就是十五年的茶叶,不要个新茶二十倍的价格,实属善良。
“不用拿你的了,你就帮我买一批茶,按市价来,老茶有多少我要多少。”杨锐给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姜志军狐疑的看了杨锐一眼,道:“您是想要囤点茶?这个东西太费时间了,再说,老茶到三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年份再久,许多方面也是退化了,当然,也有进化的部分,就有人喝50年的老茶,这个看个人爱好,但是没什么必要……”
杨锐摆摆手,一点都不受姜志军的影响,只道:“三十年五十年我都没意见……对了,现在的新茶什么价格?”
姜志军回想了一下,道:“去年开始价格有点涨,茶叶不一样的话,价格不一样,老树和古树的话,一饼总得一块多钱吧。”
“老树和古树?”
“老树就是100年以上的茶树,早一代种的,古树就是300年以上的茶树了,这个比较少,每年的产量也不多。古树的比老树的一饼贵个5毛钱吧。”
一饼茶是375克,也有200克和250克的包装,姜志军就选大的说了。
杨锐有些被这个价格给吓到了,上百年的茶树上长出来的茶叶,一饼竟然要一块多钱?
放到30年后,一饼卖个大几千块,想来是很便宜了,等于说,从现在开始,存放三十年普洱茶,就能有5000倍的价格增幅。
中国人真富。
杨锐一边赞叹着,一边问:“那我要是成吨的要呢?”
“啥?”
“按吨算,便宜点不?”
姜志军完全混乱了,好半天才回忆着道:“我记得去年的广交会,咱们国内一共出口港澳1500多吨普洱茶,创汇是不到250万美元,这是个大新闻了,算下来,是每吨1600美元,那可都是优中选优的好茶了。要是在国内卖的话,这个价得翻四五倍才行,就是……”
“8000元人民币一吨普洱茶。”
“好茶。”姜志军给补充了一句。
一吨普洱是2666饼茶叶,杨锐觉得,到2016年,把它们当2600万算,基本大差不离了,如果是自己喝并招待朋友并赠送的话……也是够帅的了。
想到此处,杨锐不禁露出笑容,道:“老姜,这个事,看来得着落在你身上了。”
“啊?没问题,您说。”姜志军虽然不知道杨锐是怎么想的,但是,智科指着杨锐吃饭这一点不变,他就得听杨锐的。
杨锐却是笑容更盛,道:“这件事先放一下,还有件事,本来准备过两天再给你们说的,正好与胡主任遇到了。”
“啊?”姜志军又懵了,不知道怎么又牵扯到了化药振兴办公室。
“化药振兴办公室,现在正在搞一个合资项目,以前的华北药业之类的企业,会和外企合资成立新厂,具体的内容,咱们之后再说,总而言之,就是有很多的外企,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那现在除了新厂是一个大企业之外,配套企业也是要做起来的。当然,配套企业要以国内企业为主,智科要是有兴趣的话,也就进来试一试。”杨锐说明的很简单,却是将姜志军听的小心脏砰砰跳。
“我们智科能单独做一个配套厂?”
“恩,你们愿意投钱就可以做,你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几个人商量一下。”杨锐说着站起来送客,道:“你回去以后,仔细考虑一下,另外,茶厂一定要帮我联系好,我要大批量的茶叶。”
“是。”姜志军兴奋的不行,现在杨锐就是要天上的月亮,他也敢说出豪言壮语来。
……
第1398章 成吨的
“普洱茶莫非是要涨价了?”丁十一听姜志军复述杨锐的要求,不禁疑惑万分。
姜志军摇头道:“没有的事,我问了好几个人,昆@明茶厂的,勐@海茶厂的,还有广@州茶厂的,都没有消息,广交会那边虽然涨了一点价,也不值得投多少钱。”
“轻工局呢?”
“更没消息了,他们还问我呢。”姜志军苦笑:“都当我们在北@京的有门路,听到了什么消息,你说说,我们在北@京能听到什么消息?全是些不相干的人来来往往的。”
丁十一沉吟几秒钟,笑了:“不管怎么说,咱们现在拿下了一个配套厂,这是先收入囊中的好处,剩下的,普洱茶他爱买多少买多少,咱们做咱们的配套厂就行了。”
丁十一是从建厂中尝到甜头了。
智科才建起来多长时间,几个人分到的钱,就比他一辈子赚的都多了。
药厂这种东西,丁十一虽然是不熟悉,但是,跟着杨锐和乔办的步伐,他不觉得会有什么问题。
即使有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军队里呆了许久的丁十一知道,只要不赔的底掉,这样的政策工厂,基本都是要维持下来的,否则,华北药业等国企拆出来的上万名工人,难道等着他们去广场闹事吗?
没饭吃,那是真的要死人的,比公司亏本要严重的多。
姜志军踌躇几秒钟,道:“配套厂的事,我喊老婆过来,她也是懂一点的,你再和泽林,还有老焦谈一谈,我这几天得去泡泡茶厂。”
“嘿,我说,咱们就好好的做事业不成?茶叶涨不涨的,人家杨锐爱玩,就让他玩,你跟着有什么意思。”
“我是去玩的吗?”姜志军回想着之前的谈话,道:“我说句不高兴的话,咱们能拿下这个配套厂,你觉得是因为咱们智科做的好吗?”
“难道不是吗?”
“你仔细想想,杨锐给我配套厂之前,咱们可是刚逼宫了一次呢。”
丁十一顿时有些心虚了,呐呐道:“那不算,咱们不是想给他股份吗?他不想要,是他不想要,不能说我们没给,逼宫更是谈不上……”
“行了,你给我解释有什么用,你给杨锐解释去啊?”
丁十一挠挠头,不吭声了。要说他也是在军队里混迹许久了,平日里是脾气暴躁的主儿,人近中年,更是不可能说是怕一个年轻人的。
但是,糖衣炮弹的威力,有时候不在里面的炮弹,而在糖衣的甜度。
一年几百万的收入,是丁十一怎么都抛弃不了的,再想起来的时候,他就不敢去找杨锐吵嚷了。
姜志军叹口气,道:“我觉得吧,这一次能混到一个配套厂,弄不好就是杨锐给咱们付的茶叶钱,我确实得好好找人跑一下这件事了。”
“你的意思是?他想要你用茶叶给……”丁十一手指搓搓。
“也不一定。”姜志军顿了一下,道:“他是当着胡主任的面说的,我觉得……哎,我觉得什么啊,我就先去做了,等回来再说。”
姜志军不愿意多想了,出门回到办公室里,就开始狂打电话。
至于杨锐的心思,他根本就懒得猜了。
现在的普洱茶,在姜志军看来,是有些昂贵的。就以质量最好的外贸茶而言,75年以前出口的普洱散茶,从广@州茶厂走货,送到港澳地区,算下来才是几毛钱一饼,一块多钱一公斤的样子。75年以后,云@南茶厂开始自制普洱茶饼和普洱茶砖,价格就开始往上走了。
现在一饼茶就卖到一两块钱,比以前是要贵不少的。这还是新茶的价格。
而75年,以86年的角度来看,不过是才过了11年而已。
11年的时间,还不够正经的普洱茶生茶完成熟化呢。
要说现在买茶囤起来,在姜志军看来,简直是愚不可及。市面上最缺的是什么?是钱!
多少商家现在拿货都是不给钱的,半年结账一年结账已是普遍,运气不好遇到三年结账的都有,为什么?因为通货膨胀的太厉害,晚结账半年的时间,能节省不少的成本。
这可是银行存款利率都飙过10%的年代,拿钱买茶再存起来,那不是神经病吗?
姜志军不明白杨锐的心思,做事却是不得不尽心尽力。
没办法,杨锐拿那么大一个红萝卜掉在面前,就算不是电动的,也诱得人奋勇向前了。
姜志军在南方做了多年生意,自己又是喝茶的人,只是一圈电话出去,就将市价底价问了个清楚。最后想了想,又将电话给拨到了昆@明茶厂,道:“老陈,别说有好事,我没想着兄弟啊。”
“呦,老姜你有好事?”老陈在电话的另一头露着笑。这年头,茶厂的生意,除了广交会,就指望着南方先富起来的老板们了。
75年以前的普洱茶,为什么一公斤只要几毛钱,就因为云@南的茶企不会做普洱茶。
要说普洱茶是云@南地区的老手艺了,20世纪初的福元昌等商号,名头就比福原爱大了,茶叶的卖价也是很有些厉害的,出口日本等地的有,送到北上广卖出高价的也有。
但是,建国以后的环境,却不是普洱茶好生存的环境,如昆@明茶厂这样的大企业,名头是挂着省会没错,真正做的业务却是晒茶,有的甚至只从农民手里收茶,再送到广@州茶厂就算结束。
到了73年,昆@明、勐@海等茶厂才试制了大叶种的普洱茶,开始出口港澳,换到了不少的外汇。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几家茶厂依旧是依赖广交会,对于各方管理者来说,也是压力不小的。
姜志军与老陈吃过两次饭,此时说话就轻松的很,说:“你知道最近刚拿诺贝尔奖的杨锐吧。”
“那当然,北大的杨锐嘛,电视里都看烦了,挺精神的,怎么了?”
“他对你们普洱茶有些兴趣啊。”
“咦?”
“你有没有好茶送几饼过来,给我们尝一尝?”
“真的是杨锐要喝?”老陈心里寻思起来。
“当然,我能骗你不成。”姜志军心里好笑。
老陈琢磨了几秒钟,拍了桌子,道:“你等着,我这里还有几个老茶饼,咱们京城见。”
“多老?”
“民国以前的!”老陈也是下了血本。辛亥革命是1911年,在那以前,茶厂的生意都是私人在做,各种商号做的茶饼,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比起民国后期的官营茶厂,商号的茶不仅老,而且好。
“别光带老茶,新茶也要,人家想多买些。”
“多少?”
“要是好,成吨的要。”
“他干什么用?”
“你管呢?也许就是给研究员提神呢。”
“太好了!我坐飞机来,你等着!”老陈乐的脸比茶红。
“到了再打我电话。”姜志军挂上电话,依旧得意的不行。他先前给杨锐说话的时候,就说老陈会来,毕竟是没那么笃定的。现在发现自己猜对了,还是很爽的。
想到能将此事漂漂亮亮的办下来,姜志军就觉得,自己的身家又要大涨了。
第1399章 宋聘号
老陈是带着三筒茶来到京城的。
一筒茶是七饼,用绳子捆扎起来,看着就和逃难的扛大饼的差不多。
坐在公交车上,穿了四个兜的老陈就受到了鄙视,等到了智科的地盘,还没看清楚情况呢,就有戴着臂章的老大妈上前把他给拦住了。
“盲流,唉,说你呢,老盲流,别往这边走了,这边全是农场,怎么的?从村里出来,还想干农活啊?”四九城的人,嘴里向来是不饶人的,尤其是遇到鄙视对象的时候,要多嘲讽能有多嘲讽。
老陈堂堂一名厂领导,被认作是盲流也就罢了,还给诬陷成农民了。
当然,他以前是农民没错,但是,他现在是尊贵的厂领导来着。
老陈压着怒气,先是拨开想拉自己的老大娘的手,就道:“我身上带的茶饼,值上千块钱,你要是给我把包装撕烂了,你就得赔。”
老大娘的手一抖,旋即气恼起来:“你说上千块就上千块?你们家闹饥荒了?”
这年月,骂人家里有饥荒,是很遭人恨,老陈也干脆就不挡了,定定的看着对方,等着她撕破了包装再说。
居委会大妈的手都碰到老陈的茶叶包了,却是没敢真的撕开来。
她站的够近,也能看出来,老陈带的确实不是大饼。至于是不是茶叶,能不能有上千块钱,她是不信的,可也不敢赌。
上千块钱,此时可是了不得的概念。
旁的不说,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还没有走进所有人家的电视机,一台也就是千元左右。虽然有更好更贵的,但是,省吃俭用一千块,就为了买台电视机的人家,还是非常多的。
“你们这些外地人,还跑到京城里来讹诈来了。”居委会大妈不动手归不动手,却是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她狠狠的瞪着老陈,心道:你一个盲流还敢这么横,我看你是哪里来的,哪里去吧。
巷子里,很快跑出了几个年轻人来。
为了解决高企的失业率,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办各种街道工厂。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自然是京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在街道工厂里,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但也不能远离了工厂,每日里就在街街巷巷里晃悠。
这阵子听到响动了,几个人立即就将老陈给围起来了。
“我的证件。”好汉不吃眼前亏,老陈慢悠悠的拿出了自己的证件,在几个人面前晃悠了一下。
“昆@明茶厂的厂长……”站在前面的年轻人把他的职务给说了出来,盲流之说,自然就没有了。
“我是来找智科生物技术公司的,你们知道在哪里吗?”老陈懒得与居委会大妈计较,或者说,他也没什么可计较的。
“你找智科做什么?”居委会大妈的警惕感依旧很强。
老陈摆摆手,继续往前走。
受到挑衅的大妈不依不饶……能够维持相对良好的治安条件,大妈们的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老陈烦的不行,总算是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打给了智科的办公室,才算是结束了这无谓的纠缠。
不过,上千块钱的茶饼的故事,却是不其然间传了出去。
“茶厂的厂长,怎么可能骗人呢?我亲眼看到的,人家那么多茶叶,全都是一饼一饼的。”大妈回到自己的地盘,对于今天的故事,自然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城市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怎么能不添加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呢。
大妈一个劲的描述着自己看到的茶饼,甚至连上面的包装,都给说的头头是道。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她可是专程跑了一趟茶园呢。
而在杨锐面前,真正的80年老茶,方才展现出其原本的容颜。
“以前的普洱茶市场,大家最认的就是易武。福元昌,同庆号,同兴号,还有我手里的宋聘号,就是号称易武四大家的商号。”老陈几经周折,总算是见到了杨锐,说过两句话,他就掏出自己的茶饼,撬了起来。
喝茶聊天,是茶客们早就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了。
普洱茶的茶饼,是用茶叶压制而成的,一般的茶叶,用不着太讲究,差不多的撬起来,凑够数量,泡就行了。
但是,对于珍贵的老茶,就不能如此仓促了。
老陈是认认真真的,将茶饼上的茶叶,一根根的翘起来的。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叶就不会有碎叶,也就省去了过滤的步骤,能避免过滤的器皿,破坏了茶叶的香味。
“我这一提茶是早年的仓库里漏下来的,运气好,找到了几提红票宋聘,在当年,这也是最好的易武。”老陈骄傲的介绍了两句,又道:“80年的老茶,我手里也就剩下这么多了,红票宋聘就更不用说了,难得杨教授喜欢普洱茶,我们就以茶会友……”
杨锐只能傻傻的点头。
不说普洱茶的价格几何,光是80年代老茶这一点,就极为难得了。尤其是在80年代的条件下,这真的是买不到的好东西了。
老茶泡出来的茶汤,浓如琥珀色,与五年十年的中期茶截然不同。
闻起来,茶香味虽淡,喝到嘴里,却有浓烈的茶气温润而来。
“我不懂喝,但是,挺好喝的。”杨锐乖乖的承认自己并不懂茶。
老陈有点失望,他原本希望得到更加有宣传性的回答呢。
“等这一泡茶喝完,我们再喝喝其他的茶,喝的多了,你就能比较的出来了。”老陈说完,又道:“能让诺贝尔奖获得者,喜欢上我们的茶,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
“茶我本来就是喜欢的,否则,也不会提出来买茶了。对了,我想多买一点茶,不知道可不可以?”杨锐以前是不懂茶的,但不代表他以后也不懂。总而言之,现在存下来就对了。
比起不断贬值的现金,现在存点差不离的东西,都不吃亏。
老陈并不是单纯来卖茶的,一边泡茶,一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