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口资质我也没办法,但你说有没有人买你的产品,我觉得没问题。”说起别的工业产品,杨锐不是很有发言权,柠檬酸这种工业原料,怎么可能不好卖。
别的不说,光是农产品的价格,国内就已经相当有优势了。就杨锐所知,后世的有机酸市场,几乎都被国产低价商品占据着。
什么中国人喜欢低价的,老外喜欢质量好的都是瞎胡扯,穷老外满地球都是,有低价的不买,难道还一定要买贵的?
高价消费品还有缴纳智商税的消费者买单,工业产品就不好强收智商税了。
柠檬酸这种一年几十上百万吨的产品,乃是妥妥的大宗商品,市场化非常厉害。
杨锐沉吟了一下,再道:“国外消费柠檬酸的企业,说实话,我是没什么路子的,也不认识他们,但我觉得,你的问题是很具有典型性的。”
“嗯?”
“我们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不能光指望着在国内卖啊,总是要出口的。”杨锐的手指在空中环了一圈,道:“咱们这次出来,一个代表团就等于是上百家的企业,这么多的企业,要出口,就不能一家家的找过去了,还是应该发挥群体优势的。”
“是,您说怎么办?”老陈振奋起来了。
杨锐的声音不紧不慢,道:“依我看,咱们再次进行采购的时候,一方面,应该推介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返销的问题。哪家公司,能够给代表团所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我们就优先考虑哪家公司的生产线。”
这种要求,在国际贸易中也是不少见的。
然而,老陈并不是国际贸易的老手,杨锐同样新的不能再新了。
老陈不禁有些担忧的道:“他们要是只想卖货,不想买货怎么办?”
“那就说明他们的实力弱,撇开就行了。”
老陈迟疑着点头,道:“既能买又能卖的,怕是得日本的综合商社式的,才行吧。”
日本的综合商社往往是规模巨大,经营范围超广的财团形式。对于采购方不仅要钱的模式,日本的综合商社是相当有优势的。
杨锐却只是摇摇头,道:“日本企业想加入就加入,不过,能买又能卖的公司多了,你不用考虑太多,老欧洲的财阀,也有的是历史。”
“但人家会不会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子,我们再造一点声势出来好了。”
“怎么造?”
“咱们在英国啊,伦敦最多的是什么?报纸吧。”杨锐耸耸肩,道:“只要上上《泰晤士报》什么的,应该很容易就将消息传递出去了,用不了几天,全世界都能知道。”
杨锐将上英国报纸说的很轻松的样子,事实上,也就是很轻松……
(本章完)
第1416章 标签
一名普通人想上全国性的报纸有多难,看凤姐就知道了。
诺奖获得者想上全球性的报纸的话,打个电话就行了。
对于今年新出炉的诺奖获得者,媒体界的兴趣更是高的不得了。
杨锐的电话打出去,《泰晤士报》就派了美女记者登门来了。
之所以强调美女记者,实在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太强了,看看那********的身材,看看那又直又长的金发,还有好莱坞电影里最崇拜的英国腔虽然杨锐对此不感兴趣,但是可以想象,大部分英语国家的诺奖获得者,面对翘着腿,坐在自己面前的英国美女的时候,一定会多说两句的。
不过,杨锐对于英国新闻人的节操向来是持保留态度的。
即便是美女记者,杨锐依旧按照原有的准备,顺着自己的思路,用中文道:“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任何国家的企业,这个时候来到中国市场,关注中国市场都是非常明智的。像是我们这一次的采购行为,就是很难得的机会。想想看,10亿人的医药卫生多么巨大的需求,而且,这份需求还会一直继续下去……”
“所以说,杨锐先生带领的代表团,是一次政府行为?”美女记者积极的前来采访杨锐,但是,她也有自己的采访纲要。
翻译是《泰晤士报》自己的人,工作的很是认真。
“早年的中国,有一个词汇,叫做缺医少药。中国在发展,我们也亟待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想象,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获得少量的份额,都能因此带来巨大的收益。”杨锐的回答与问题基本没什么关系,笑容却是依旧。
翻译也是逐字逐句的给转移了过来。
美女记者则是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台本,再道:“杨锐先生,我想具体了解一下,您是认为,此前的中国在发展方面是有弊端的是吗?”
“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杨锐道。
“那请您详细说明一下可以吗?”美女嘴角露出笑容。
杨锐点点头,道:“当然可以。”
“您请说。”
“其实很简单,中国市场是一个繁盛的市场,而且将更加的繁盛,这样的市场,不仅对英国很重要,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医药是一项硬需求,人都是会生病的,想想看,十亿人的医药需求,是多么的庞大。”
杨锐说的很自然,美女记者却是听的着急了。
这根本就是答非所问吧。
她不由抬起头来,看向随行的翻译,很怀疑的用英文道:“你确定他理解了我的意思吗?”
“我确定他理解了,而且,杨锐先生是懂英语的。”翻译人家照样是伦敦腔,说的很是标准。
美女记者这下子脸红了,连忙向杨锐道歉,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杨锐先生,我只是担心我们的对话,不能传递正确的信息给读者。”
“信息是没有对错的。当然,《泰晤士报》想要传递正确的信息,我是理解的。”杨锐随之一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一次,美女记者的脸又红了,却是看着杨锐的笑容看红的。
作为纯正的英国人,她对于亚洲人的长相,原本是没有太多感觉的,但是,看着杨锐轻松又富有对抗性的样子,她却是不由自主的感觉腿软了。
即使是亚洲人,但是,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亚洲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帅气呢。
美女记者胡思乱想了一会,就听杨锐再道:“代表团此次来到英国,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泰晤士报应该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出去,和中国人做生意,是一定能赚钱的。”
杨锐的语气里带着些调侃,听的记者咯咯的笑了起来,气氛也变的轻松了。
“没有谁能保证赚钱的。”美女记者的智商还是不缺的。
杨锐耸耸肩,道:“整体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就此次代表团的目标来说,我们就是来送钱的。”
“您的意思,是明知道亏本的买卖也做吗?”美女记者的台本已经彻底被杨锐带歪了。
杨锐点点头,道:“我来说说我们这次的生意模式,你就知道了。首先,我们会购买大量的仪器设备以及技术资料。这里说的大量,是上百家企业乃至于更多的工厂所产生的需求,你可以想象,这里能够产生多少的利润。”
“中国代表团会在英国采购多少钱的物资,你们有预算吗?”
“这就说到了问题的第二点,我们会尝试采用一定的金融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杨锐顿了一下,道:“奥地利等国家都提供给了中国形式不同的贷款,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钱不是?”
“如果中国方面不能如期偿还贷款的话,这笔钱不是要不回来了?”记者吃的就是说话的饭,自然不会被杨锐随便忽悠了。
杨锐却只是笑笑,道:“如果贷款不能偿还,一方面,设备仍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产品来偿还贷款。”
换了个坐姿,杨锐对着镜头侃侃而谈,道:“中国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都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的。采用先进的设备,也就是我们这次采购的设备,再配合较低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我们的产品价格,也是具有竞争力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不能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即使发生了意外,贷款的偿还也有很多方式和方法。”
记者被杨锐一连串的逻辑给砸晕了。
听起来,感觉就像是真的似的。
但是,记者总觉得不是那么对味,仔细琢磨了一番,才眉头一皱,道:“听您的意思,是希望由英国提供贷款,采购英国的机器和设备,再生产出了产品后,出售给英国?”
杨锐一点都不觉得有问题,自然而然的道:“也不一定是英国嘛,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参与到此体系中来。我们有充沛的人力资本和市场,能够生产出世界水平的产品,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美女记者盯着杨锐看了半天,一边佩服他的脸皮,一边问:“您一直说产品,您如何能保证产品就是世界级的呢?我的意思是说,虽然你们采用了进口的设备和机器,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产品一定是高质量的吧。”
“有我在啊。”杨锐指指自己,道:“世界级的产品,尤其是医药产品,其实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美女记者望着杨锐,看他一点都不脸红的吹捧自己,只觉得传统意义上的亚洲人标签,完全没有了作用。
第1417章 无限
“资金是从哪里来的?”杨锐对这个问题的好奇,更胜于南部化工的部属重点。
87年的中国,外汇储备仍然是百亿的规模,与泰国或者印尼这样的国家相比,都要弱鸡一些。
虽然不断的有钱入账,但是,出超依旧非常严重。
重要的比如粮食和油料的进口,都是一日不能停的。而在此之外,各种工业品的进口,不可避免的享用品,以及消耗最多的机械设备乃至于原材料,都需要大量的外汇。
即使到了30年后,人民币依旧不能在世界范围内通行无阻,更不要说是现在了。
老陈露出笑容来,低声道:“奥地利提供了贷款,只要我们买他们的设备,就可以全额使用贷款。”
“全额?多少?”
“看咱们买哪种设备了,还没有敲定具体数字,听说是很不少。”老陈顿了一下,又道:“杨主任,我们南部化工的项目,能不能加快速度敲定下来。狼多肉少啊。”
贷款再多,数额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像奥地利这样的国家,他们虽然能给出不少的贷款来,可是相对于中国的需求来说,是远远谈不上满足的。
中国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谁快人一步,谁就拿到核准,后面的只能吃灰。
杨锐只用了几秒钟的思考,就道:“既然是贷款买的设备,速度又要快,我看就不用开发新项目了,继续上马柠檬酸好了。”
“再上马一条柠檬酸的生产线?”老陈有点心虚。
柠檬酸的用途是很广泛的,作为有机酸,它既可以用于食物,又可以用于医药产品中。人们常吃的果酱、糕点或者饮料中,都可能含有柠檬酸。它能够同时胜任酸味剂,抗氧化剂和PH调节剂,换言之,它是有味道的有机防腐剂,比亚硝酸钠之流要好用的多。
做医药产品的话,柠檬酸同样管用,包括抗凝血剂在内的多种医药产品,都有柠檬酸的使用,乃是最广泛的几种材料之一。
除此之外,化工用的柠檬酸更是一个大头,轻纺工业,石油工业或者皮革、塑料、摄影、电子等等方面,都少不了柠檬酸的使用。
至于家禽饲料、化妆品等等各式各样的产品,所使用的柠檬酸,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量。
尽管听起来如此美妙,但是,再好的东西要是供大于求了,依旧是要蚀本的。
国内的柠檬酸产量,原本就不高,南部化工新上马一条2000吨的生产线,立即就成了部属重点,也是有这方面的关系在里面。
柠檬酸这么重要,总是要有工厂来大量的生产它的。
可是,再上马一条的话,南部化工一年的生产能力就到4000吨了,这么多的柠檬酸生产出来,很容易就压低价格了。
另一方面,原料的采购也会变的更加困难。
柠檬酸是发酵生产的,原料可以是糖蜜、薯干粉或者蔗糖,以87年的条件来看,这些物资的划拨都是需要政府协调的,不是简简单单拿着钱去市场上,就能采购来几千上万吨的。
杨锐对老陈的担忧,一半理解一半不知。不过,他原本就不是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只是从发展方向,确定柠檬酸罢了。
后世的国内柠檬酸厂商的生产能力,是50万吨的水平,其中百分之七八十出口国外,被数次控诉倾销。
而在87年,国内的柠檬酸总产量不过区区4万吨而已。
从4万吨到50万吨,还有出口的利润,这样的项目,为什么不做?
至于期间遇到的困难,就不是杨锐这样的顾问所需要解决的了。
南部化工也是颇有实力的国企,若非如此,也进不到代表团里来。有这样的背景,一年多生产个几千吨,在杨锐看来,远不是问题。
按照最近的习惯,杨锐也不会解释太多,只道:“从我的观点来看,你们现在继续柠檬酸走到黑是最划算的,当然,你要是有其他的想法,我们也可以拉出来讨论……”
“我就怕买不到原料,卖不完产品。”老陈把自己的顾虑一句话给总结了,这也是他的一份本事,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让杨锐更宽裕的帮他们挑选设备了。
杨锐微微沉吟片刻,道:“生产线也不是一天之内建成的,就国内目前的状况来看,我认为扩建后的工厂,原料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国内的农产品的产量是增加的很快。至于销路的话,国内不行就出口好了?”
“出口啊……”老陈更加心虚了,小声道:“我们厂也没有什么出口资质,老实说,我们也是参加过广交会的,成绩说出来令人汗颜。”
“出口资质我也没办法,但你说有没有人买你的产品,我觉得没问题。”说起别的工业产品,杨锐不是很有发言权,柠檬酸这种工业原料,怎么可能不好卖。
别的不说,光是农产品的价格,国内就已经相当有优势了。就杨锐所知,后世的有机酸市场,几乎都被国产低价商品占据着。
什么中国人喜欢低价的,老外喜欢质量好的都是瞎胡扯,穷老外满地球都是,有低价的不买,难道还一定要买贵的?
高价消费品还有缴纳智商税的消费者买单,工业产品就不好强收智商税了。
柠檬酸这种一年几十上百万吨的产品,乃是妥妥的大宗商品,市场化非常厉害。
杨锐沉吟了一下,再道:“国外消费柠檬酸的企业,说实话,我是没什么路子的,也不认识他们,但我觉得,你的问题是很具有典型性的。”
“嗯?”
“我们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不能光指望着在国内卖啊,总是要出口的。”杨锐的手指在空中环了一圈,道:“咱们这次出来,一个代表团就等于是上百家的企业,这么多的企业,要出口,就不能一家家的找过去了,还是应该发挥群体优势的。”
“是,您说怎么办?”老陈振奋起来了。
杨锐的声音不紧不慢,道:“依我看,咱们再次进行采购的时候,一方面,应该推介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返销的问题。哪家公司,能够给代表团所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我们就优先考虑哪家公司的生产线。”
这种要求,在国际贸易中也是不少见的。
然而,老陈并不是国际贸易的老手,杨锐同样新的不能再新了。
老陈不禁有些担忧的道:“他们要是只想卖货,不想买货怎么办?”
“那就说明他们的实力弱,撇开就行了。”
老陈迟疑着点头,道:“既能买又能卖的,怕是得日本的综合商社式的,才行吧。”
日本的综合商社往往是规模巨大,经营范围超广的财团形式。对于采购方不仅要钱的模式,日本的综合商社是相当有优势的。
杨锐却只是摇摇头,道:“日本企业想加入就加入,不过,能买又能卖的公司多了,你不用考虑太多,老欧洲的财阀,也有的是历史。”
“但人家会不会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子,我们再造一点声势出来好了。”
“怎么造?”
“咱们在英国啊,伦敦最多的是什么?报纸吧。”杨锐耸耸肩,道:“只要上上《泰晤士报》什么的,应该很容易就将消息传递出去了,用不了几天,全世界都能知道。”
杨锐将上英国报纸说的很轻松的样子,事实上,也就是很轻松……
(本章完)
第1418章 留下来
曾经发起工业革命的英国,在结束了70年代的黄金增长之后,已经渐渐的变成了一个金融国。
使他们引以为傲的,战胜了无敌舰队、创立了日不落帝国,打赢了日德兰海战,抵御了狼群的大英帝国的造船业,如今已是人去厂空,变成了半废墟状态,以至于铁娘子毅然发动的马岛战争,打的也是蛇头蛇尾。
技术精湛的造船工人变成了下岗工人,不得不拿着救济金过活,英国的金融街,却是开始了持续多年的狂欢。
被称作“一平方英里”(square…mile)的伦敦金融城,是仅次于华尔街的金融重镇,此处的交易量大到什么程度呢,后世的英国明明没有加入欧元区,保持着对欧债危机的警惕,却因为一平方英里交易的欧债太多,以至于将整个英国都拖入了债务深水区中难以自拔。
银行家和金融家的节操无需赘言,而他们同样出名的,还有敏锐的嗅觉,其对金钱的追逐,就像是鲨鱼对血腥味的敏感一样。
杨锐毕竟是太年轻了,他还以为自己需要《泰晤士报》之类的媒体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哪里想到,做完采访的当天,金融家们就为他考虑好了一切。
杨锐的酒店房间内。
金发女郎踩着金融城特有的铿锵声,先是欣赏了一番杨锐起床的模样,接着又巡视了一番杨锐的房间,才坐到了沙发上。
那镇定自若的态度,精致漂亮的脸蛋,唬的杨锐当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英国的美女还真多啊杨锐发出这样的赞叹,他哪里知道,英国是出了名的少美女的欧洲国家。
不过,考虑到杨锐年少可能轻狂,金融家们还是毫不犹豫的派出了美女经理。然后一群脸皮都皱成黄土高原的老家伙,就藏在俱乐部里,一边抽雪茄喝威士忌,一边畅想美好的未来。
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哪里需要杨锐宣传,就像是30年后的中国人,对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垂涎三尺一样,英国人对于刚刚开放的中国,早就看在眼里了。
他们可是两百年前,就将印度称作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的不列颠人。为了中国长江流域的利益,他们光是战争就发动了两次,直到49年依旧恋栈不去。
在鸦片战争的年代,黑船远赴万多里,带着尊贵的大英帝国的士兵,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英国企业就开始了不间断的试探。捷利康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医药企业。
他们对中国太熟悉了。
不是因为中国的历史,英国人也不关心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他们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来赚钱而已。
比起官方的代表团,或者带着种种任务的大使们,杨锐的身份简直绝妙。
他不是政治人物,又没有高层背景,但他的身份又足以影响到中国的官方判断。另一方面,他的专业能力,也让双方的合作漆上了一层保护色。
美女经理几乎是用看大熊猫的眼神看杨锐,她对中国的印象,也就仅止于此了,但没关系,金融城出身的人,做什么事都先想着用钱来开道,只听美女经理豪气万千的道:“杨锐先生,我建议您,不要放过这次的好机会,银行团不是每次都这么大方的……”
“你今天都跑三趟了,不累吗?”杨锐答非所问。
“我是为了您着想,我实在不能看着贵司放弃这样的好机会。”美女经理用着英语,缓缓的坐在了杨锐面前,两条光滑的小腿并拢起来,一侧向着杨锐,展示着美好身材,一边用真挚的语气道:“许多中国企业家,对于从英国贷款,都抱有抵触心理,或者只愿意贷款少少的一点,但是,这样的机会放过,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就太浪费了……”
“贷款的具体数额,是由各单位把控的,另外,他们要受到外贸部门的管理,并不由我决定。”杨锐说话,同样是斟字酌句,眼睛从对方的小腿上一闪而过。
三次元的美女虽然立体,但是,多看二次元的,还是能有一些抵抗力的。另外,那些修片修的过分的美女照片,不管怎么样,还是让男人们练出了相当的定力。
望着眼前诱人的场景,杨锐自不可能像是对方幻想的那样,轻易的就色授魂与了。
美女经理有些懊恼的道:“我知道贵方的做事方法,但是,现在各家企业的负责人,还有你们的外贸部门的负责人,都不愿意提高贷款额度,我说的多了,他们就说要向您来询问……”
她重新站了起来,在酒店的地毯上转了一圈,笑道:“所以您看,我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