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就获得诺贝尔奖,您有什么秘诀,或者说,您对于年轻人们的读书做研究,有什么建议呢?”
  主持人已经后悔点起米切尔森了,问题的水准实在是有些低了,基本无限接近娱乐采访了。
  但是,不得不说,就是这样的通俗问题,才是最吸引观众的。
  下面的导播,已经在打手势,要主持人延长米切尔森的时间了。
  没办法,诺奖是很重要,电视台也是要求收视率的嘛。
  辛辛苦苦弄一个直播出来,若是没有观众了,难道瑞典政府和诺贝尔基金会就能高兴了?
  杨锐倒是一点都不觉得米切尔森的问题简单。
  问题的水准和难易程度是没关系的。
  就现在的状态,米切尔森要是敢问基因组学相关专业的内容,杨锐能用三个小时的时间让他后悔说话。
  但是,这种秘诀、建议什么的就扯淡了,回答的不好,说不定就成污点了。
  杨锐揉着下巴,开始回忆自己读过的那些鸡汤段子,想了想,又觉得在这样的发布会上畅谈人生太低端了,于是,他干脆在脑海中,找到了几篇古文,并背起了《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中国的古文都是很有腔调的,顿挫有致,优雅而朗朗上口。
  一篇《劝学》,也基本能够回答许多时候,人们的讨论,例如读书有什么用,社会大学是不是比书本更有用等等。
  杨锐读的很爽,翻译就傻吊了。
  吊不是形容词,那是个动词。
  翻译恨不得现在就解开领带,再脱下皮带,两者相连,甩上房梁,打个活结,脖颈置于其上……什么,瑞典的房子没有房梁?死都不让人自由吗?
  瑞典人自然更是听的傻掉了。
  他们听的出来,杨锐似乎是朗诵了一篇古诗还是什么的,但是,听翻译坑坑巴巴的译文就知道完全听不懂来着。
  信雅达之类的在口译的时候就甭要求了,可就是想听明白具体的内容,翻译也得有个差不多的答案才行。
  奈何古文本身的信息量就大,再翻译成英语,那就更不用说了。
  杨锐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背了几百字的劝学,手一抄,就在椅子上靠了起来。翻译像是被考试了似的,一边翻译一边擦汗,结结巴巴的像是被200斤的孩子踹坏了肺。
  “我应该向你学习。”坐在旁边的奥地利人捂住话筒,轻声赞美杨锐,且道:“我们奥利地也有很优美的诗歌和寓言,这是使用它们的好时候。”
  奥地利人刚才被追问了好几个问题,略显尴尬,此时却是分外的后悔。
  杨锐嘿嘿的笑两声,道:“只是希望别耽搁太多的功夫。”
  台下的导播已经是极为后悔了,他都不用看后台数据就知道,收视率一定是唰唰的往下掉了。
  还有比这更枯燥的发布会吗?
  好在主持人比较机灵,等了一个恰当的时间,就站出来笑道:“感谢杨锐先生的精彩发言,让我们接下来提问下一辈诺贝尔奖获得者……”
  底下的记者们却很不满意,纷纷发出嘘声。
  他们才不在乎电视转播的收视率如何呢。
  87年的电视业,在逼格和实力方面,还是战不过报业的。
  米切尔森就抢着道:“杨教授,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如果有娱乐节目或者电影电视剧的邀约,您是否愿意参加?”
  米切尔森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杨锐给出肯定的答案,或者给出一个模糊的答案,他都会立即去联系娱乐单位。
  在做“诺贝尔随员”的这些年里,米切尔森也是结识了很多的娱乐届人士。
  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将杨锐推出去,成为明星。
  诺贝尔奖获得者首次“触电”,卖个几百万份拷贝不难吧。
  还是这么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撒花,新书《重生之文娱学霸》热忱上线(误)。
  ***
  然而,杨锐听到瑞典人说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小电影。
  从国民性上来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瑞典是一个很严肃的国家,像是日本。他们从不迟到,像是日本,他们也从不早到,像是日本。
  瑞典人对制造工业精益求精,像是日本,瑞典人对待人就像是对待机器一样,严谨以至于拘谨,像是日本。
  瑞典人不喜欢麻烦别人,甚至可以说是怕麻烦别人,也像是日本。
  同样相像的还有瑞典和日本的电影。
  他们的商业电影都曾经繁荣过,但没有持续多久,就迅速的堕落成了艺术电影,与此同时,始终繁荣的就是小电影的制作了。
  在亚洲,人们谈起日本电影来,就会嘿嘿嘿一笑。
  在欧洲,人们谈起瑞典电影来,也是啪啪啪一笑。
  杨锐虽然知道对面的记者不是在谈小电影,仍然胸前一冷,连忙道:“人体基因组计划。”
  稍停,杨锐补充道:“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参与进行人体基因组计划,对于科研之外的工作,我不感兴趣。”
  记者群里,产生了小小的骚动。
  人体基因组计划谈的很多了,为了这个需要30亿美元成本的科研计划,学者们不得不大肆宣传,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对科技圈有任何轻微了解的记者,都是知道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作为一项科研计划,它的新闻价值,或许也就是略低于阿波罗计划。
  改变人类自身,治疗癌症乃至于所有的级别,长生不老,破解生物之迷……随便选一个点出来,都能写好几本诱人购买的书籍了。
  “杨教授已经确认加入人体基因组计划了吗?”有记者不管发布会秩序了,举手就问。
  “我多次与达尔贝科先生谈过,他非常支持。”杨锐回答的笃定。
  达尔贝科当然支持了。如果说以前杨锐只是代表了PCR的发明者,更进一步的说,代表了先进科研设备的发明和生产,杨锐现在就不用做任何的代表了。
  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杨锐的名字就是资产。
  就像是达尔贝科宣布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会让美国股市的相关公司的股票大涨一样,杨锐的加入,也是进一步的刺激了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实行。
  严格来说,人体基因组计划,实际上是分成了三个部分的,除了人尽皆知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分野之外,英国的桑格也因为两届诺奖得主的身份,而以诸侯自立。
  英国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基本上就是单独进行的,不谈效率如何,气势是一点都不逊色的。
  杨锐虽然刚刚拿到诺奖,不能和桑格相提并论,但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奖,谁都不能说一名诺奖获得者就比另一名诺奖获得者弱了,尤其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更不能如此。
  如果说,以前是杨锐加入达尔贝科的团队中,现如今,杨锐也能以巨头自立了。
  “杨教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中国政府将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另一名记者迅速的问了出来。
  “我是科学家,我支持人体基因组计划。同时,我会积极的介绍该计划给政府,至于是否能够被采纳,我还不能确定。”杨锐回答的很谨慎。
  “感谢杨教授的回答。”主持人再次走上前台来,准备结束对杨锐的提问。
  走过场的记者会,已经撒了太多的干货出来了。
  “听说有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接触您,您会选择去哪家顶级的研究所或者高校吗?”这次提问的是个美国人,他一点要遮掩口音的意思都没有。
  而他这次的问题,同样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主持人也默默的退了下来。
  大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基本都有了成熟的科研团队,居于稳定的岗位和研究机构中,鲜有能随便跳槽者,就是后世的中国长江学者,都被各种合同和项目捆起来,诺奖级的学者,起码都是世界第二阶的水准,哪里有的跑。
  不过,在外籍旁观者的眼中,杨锐所在的北大,显然称不上顶级研究机构,以80年代的中国经济水平来说,一流都非常勉强。
  单就世界排名而言,埃及的开罗大学都比现在的北大高。
  一些人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获得了诺奖的杨锐,会跳槽去其他的世界名校。
  在出国梦流行的年代,这也不是什么奇怪或古怪的情况。
  杨锐却是洒然一笑,微微摇头,道:“我没有去其他研究机构的意思,另外,我也没有接触其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记者们奋笔疾书,至于最后见报的内容,是否描述了杨锐的坚定,却是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第1430章 两个世界
  
  胥岸青用刮胡刀,仔细的抹了一遍嘴唇四周,弄的清清爽爽了,再出门坐在公交车,前往市委所在。
  距离毕业只有6个月了,学校虽然是包分配的,但能去什么样的单位,还是需要大家各自努力的。
  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大单位实习,然后被看中,直接向学校要人。若是双方情投意合,学校通常都是不会反对的,越是大单位越是如此,譬如教育部向北大要人,或者省里的教育厅向地方高校要人,学校就是想反对也不敢反对的,人家都是你的直接管理部门。
  弱一点的部门,哪怕只是央企一级,对学校依然很有影响力。
  而比央企还弱的单位,他们就是想要,也得有学生愿意去啊。到了那个时候,反而是单位求着学校分配一个好点的学生给自己。
  招人进来就是干活的,最好是能干一辈子的,单位在聘用的时候,基本都是这样想的。
  总的来说,学校管分配的老师,并不会阻止学生与单位互相勾搭。
  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学生,谁能管得着谁啊。
  实习原本就是给大家互相了解的机会。
  不过,究竟是哪个学生能去好单位接受了解,那就是权力的体现了。
  包分配的大学的确要比后世爽多了,但要说公平,那就是开玩笑了。
  厉害的,像是胥岸青这样,提前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找到大单位实习,普通学生又到哪里去找公平呢。
  当然,正式的实习单子是拿不到的,但是给学校和老师说一声,直接去人家的单位里上班也是没问题的。
  反正就是一个互相了解,争取拍马的时间,有没有实习单子,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太重要的事。
  胥岸青如今已经放弃了学术之路,做学术做的再好,又能怎么样呢?
  学术做的好,还不是要听政府的话?
  所以,胥岸青最终还是走上了父母安排好的路子。
  先进市委积累经验,再根据个人能力,或者上去市委做机关干部,或者下去区县主政一方。
  这条路是很舒服的路,但在走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胡子就必须是要有的。
  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身在市委,不就是给老百姓办事的吗?怎么能给领导一个办事不牢的印象呢。
  胥岸青一口气买了两盒刀片,早中晚三刮己唇,端的是比女人们涂口红还用心。
  这么些天下来,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胥岸青计划着,再刮上两个月左右,就将胡须蓄起来。
  这样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胡须起码就茂盛了,人也会看的老成一点,领导再见面的时候,估计也会满意的点点头吧。
  胥岸青虽然是靠着父母才进入市委的,但他还是想凭能力,受到同事和领导们的认可的。
  学校到单位路远,骑自行车仪容不整,又不能坐小轿车,胥岸青就就乖乖的坐公交车,每天起的还倍儿早。
  到了办公室,胥岸青先是接了水,在地上撒了一圈,再用扫把细细的将碎屑和浮土清掉。紧接着,胥岸青又拧了抹布,开始从处长的桌子擦起。
  80年代的办公条件简陋,没有做到N把手的,想要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基本无望,包括处长在内,也都是在一个教室形状的大办公室里办公的。
  当然,若是电爹水爹这样的强势部门,科长有小办公室也不奇怪。
  反正都有胥岸青这样的小年轻打扫,不怕面积大到弄不干净。
  走廊里,陆陆续续传来盆盆罐罐的声音。
  胥岸青擦完了办公室,也赶紧提着热水瓶去开水房。
  如今可没有什么矿泉水纯净水之类的东西,开水房就是每个单位的标配,不光负责每天无数人的喝水问题,往往还要解决家属区的生活用水和洗澡用水。否则,市场里可没有相应的配置,不是在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没有工作的人,连洗澡都难。
  挤在开水房里的也都是年轻人,偶尔也有三十好几岁的伪中年人。
  看到胥岸青,众人都是和善的笑一笑。
  倒不是单位的气氛真的如此和善,只是在当下的环境里,你今天不对着北大的学生笑,明天就可能要跪在北大的学生腿下哭了。
  干部年轻化和学历化不是开玩笑的,专有名词“直升机干部”,通常就是给这些年轻人的。
  更难得的是,胥岸青还能俯下身段来。
  这几年,各单位多多少少都争取了一些大学生,所谓的天之骄子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还愿意每天早起干活提热水的,实在没有几个了。
  领导要提拔的时候,就是为了激励众人,也得提拔这样的大学生。
  至于开水间里其他的年轻人,虽然免不了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但是和北大的一笔,就没什么优势了。
  胥岸青和煦的与周围人微笑说话。
  他从小就在大院里长大,除了普通话有一点不标准之外,人情世故什么的都是练的熟熟的。
  一番谦让后,胥岸青又比别人早很多的接到了水,回到办公室,先倒在脸盆里简单的细细脸和手,再给自己泡上一杯茶,才见人进门。
  “王姐来了。”胥岸青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呦,小胥已经到了。今天又来这么早。”王姐兜着一束花,认真的插在花瓶里。
  一位清闲的公务员,一定是个爱好生活的人。
  胥岸青回道:“您来的也比平时早啊。”
  “今天要组织活动。”王姐道。
  “是什么事?”胥岸青对组织活动并不陌生,这是他们办公室里的常项。
  “说来与你有些关系呢。”王姐欣赏着自己的花,同时道:“是团委那边发起的活动,教育部和科学院也都支持,暂定名是为世界级学者,创造世界级条件,简称,两个世界。是呼吁给予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好的条件,让他留在国内,安心发展。”
  胥岸青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心里颤了一下,听到最后,腿都颤了。
  “两个世界?”胥岸青重复了一遍。
  王姐点点头,道:“你不知道,国外喜欢杨锐喜欢的都疯掉了,听说什么名校都要招他去做教授,还是终身教授。”
  “所以国家要做这个活动?”胥岸青难以置信的问。
  王姐道:“不算国家做的。本来是你们学校的几个年轻人做的,后来团委觉得不错,就给扩大了,咱们响应号召就行了。”
  停了一下,王姐又笑了起来,道:“今天估计处长要安排人去电视台,你可以申请去,电视台最多漂亮的小姑娘了。”
  胥岸青哭笑不得,默默的念叨了两句“两个世界”,再低头道:“我再去打点热水。”
  “给我倒一杯再走,哎,这孩子,跑的忒快……”
  
第1431章 照片
  
  整个诺贝尔周,杨锐都忙的飞起。
  诺奖周的重头戏,莫过于有王室参与的颁奖仪式,以及颁奖晚宴。
  但在此之前,杨锐还要进行演讲,在各种地方签名例如诺贝尔套房的书桌,以及诺贝尔博物馆餐馆的咖啡厅的椅子底部……
  此外,12月8日的诺贝尔奖音乐会,也是诺奖获得者们高频出境的地方。许多明星也会被邀请,或者自行前来蹭热度,进而吸引了众多的媒体。
  进入电视媒体时代以后,诺奖音乐会的受关注程度,还超过第二天的贵族派对。
  如果将诺贝尔奖看做是一个大IP的话,瑞典人还真是将它给好好经营了起来。
  普通瑞典人都会积极的参与“诺奖周”。在颁奖的这个星期里面,生性严谨的瑞典人,会通过大量灌酒,让自己变的外向起来。
  说起来,这又是一个很像是日本的地方,喝过酒的瑞典人,就像是喝过酒的日本人一样,瞬间从老古板变成了老醉鬼。
  他们挥舞着酒瓶,在斯德哥尔摩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游行,集会乃至于驻营唱歌,跳舞配对……当有警察问起来的时候,瑞典人就会回答为诺贝尔奖而庆祝,而在没有警察的时候,大家也不用将诺贝尔挂在嘴边,非常和谐的生活方式。
  上流社会的瑞典人,通常会尽可能的参与到各种宴会中去。
  除了皇室的晚宴之外,还有很多宴会是面向瑞典人的,例如市政厅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甚至各种委员会举行的活动,数不胜数。
  在许多时候,如制药公司之类的机构,或其下属和关联的基金会,也会举办庆祝活动,单独邀请一些学者和个人出席。
  军火、能源、金融等类型的公司,在平日里想找几位知名学者来见一见,都不一定能如愿,这种时候,却往往能趁着大家高兴,来搞点小工作。
  这同样是媒体记者们的盛宴。
  无论是经济记者,政治记者,还是纯粹的娱乐记者,都能在这个星期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有的人是早有准备而来的,有的人则是随遇而安式的。
  当然,也有的人确定了目标,又转换了目标,也有的人则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
  米切尔森此前是有一个目标的,诺贝尔奖随从们,但是,他现在的目标,已经彻底的变换了。
  “杨锐是我们的目标,而且是唯一的目标。”米切尔森一手抓着照相机,另一只手在空中挥舞着,气势雄浑的道:“照片!照片就是我们的战绩,我不反对大家拍摄其他明星的照片,但是,各位,杨锐的照片,是最终评断的标准。”
  “大家都要明白一个概念,明星的照片是很容易得到的,但是,年轻的帅气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许就这么一个了。”
  “与其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一样,杨锐来自红色中国。所以,日后的记者再想拍摄相同或者相似的照片,首先,他们得去中国,其次,杨锐是否还会盛装打扮出来,给他们拍摄呢?我很怀疑!”
  米切尔森加重语气,道:“杨锐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必然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了,说不定,他还会受到中国政府的重重保护,而且,杨锐本人也不愿意进入娱乐界的,这样的话,我们很有可能排到绝版照片。先生们,女士们,绝版照片!”
  站在他对面的八名摄影记者们,手持照相机,像是握着刚枪的战士似的,重重点头。
  不用说别的,仅仅是此次出动的规模,就已经是报社历年以来,最庞大的了。
  大家浩浩荡荡的坐上三辆全尺寸SUV,匀速前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米切尔斯坐在第二辆车的副驾驶座上闭目养神。来到瑞典以后,他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拍摄过的胶卷,当天就要洗出来不说,还要尽快发回报社去。这是不能耽搁的工作,否则,落在其他报纸后面,就等于一天的拍摄白费了。
  暗房是米切尔斯的私人领地,他向来不愿意将胶卷假手于人,所以,摄影师的数量增多以后,他的工作时间不减反增。
  如今,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已经是他争分夺秒抢出来的了。
  前车亮着刹车灯,停了下来。
  米切尔斯一下子就从假寐中清醒了过来,问:“到了吗?”
  “还没有,前面堵住了。”司机回答。
  米切尔斯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道:“堵车了?”
  司机迟疑了一下,就拿起对讲机,问:“玛法里,是堵车了吗?要多长时间?”
  “我们大概要步行了,前面全部是人。”
  “咦?”司机拿起刺啦刺啦响的对讲机,还想继续问下去,米切尔斯已经端起照相机冲了下去。
  前方堵塞了交通的,果然是弥漫般的游行队伍。
  瑞典人的游行,通常是很讲礼仪的。
  所谓的严谨式游行,就是大家举着无数的牌子,还会自觉地按照牌子的大小,或者字数的多少,排列出一个差不离的队伍出来。
  但是,今天的游行队伍,实在是没有地方给他们做严谨的排队的空间。
  “你们不是来参加晚宴的?”米切尔斯拿起记者的架势,逮住一人就问。
  “什么晚宴?哦,对,对,是晚宴来着……喝酒,喝酒……”被逮住的说了两句话就大笑起来,使劲的往嘴里倒酒,明显已经到了自己灌醉自己的阶段。
  “现在就喝醉了,有点早吧。”米切尔斯自己就是瑞典人,太知道这些维京后人的德性了。
  “现在不喝,就要抢不到了。喂,你想喝的话,就要挤到里面点去了。”
  瑞典为了限制国民喝酒,甚至规定商店卖酒的时间。酒类专卖和年龄限制更不用说了,更厉害的是,对每个人的酒类购买还有数量限制。
  对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