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语兰不好意思笑了,顺手帮杨锐在脸盆里倒了水,让他洗手,并好奇的问道:“今天学校里准备的晚饭,真的没有羊肋排了?”
“大部分都给他们留着呢,小排我就提回来了。”羊小排和猪小排类似,都是只穿着一根扁状肋骨的肉,中间的骨头不仅不影响食用,还方便手拿。同时,小排的肉质也是最美味的,既能保持肉的韧性,又不会太韧以至于咬不动。此外,羊肋排也是肥瘦相间的,既不会太腻,也不会太柴,是做炖烧之类的菜式的最好材料。
景语兰觉得杨锐能把学校招待参观团的肉劫来,也是够厉害的,轻笑道:“你也不怕人说?”
杨锐摇头道:“我买来的肉,自己吃点,送给学校点,接受赠送的人要是还觉得不高兴,那就不对了。”
“好像挺有理的。”
“我确实有理啊。”
“这一只羊要不少钱吧?你怎么买得起?”景语兰早就想问这个问题了,左右无事,就说了出来。
80年代人的工资都是差不多的,一个月100块薪水的就是高级干部了,学徒工24块也饿不死,市场上的物资价格同样是有标准的,涨不涨价都是国家说了算,比如烟酒的价格,就是******管着的,所以,大家说起收入和支出的时候都很自然,从来都不会藏着蹑着。
杨锐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氛围,端着茶杯捂手,道:“我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有稿费,另外,我的论文被英国人看中,以此为基础做了西捷工厂,通过西捷工厂,我能从西堡肉联厂拿到不要票据的肉。”
不用票据就买肉属于走后门行为,大家公开场合说着谴责的话,背地里夸人有本事。
张博明觉得杨锐在炫耀,撇撇嘴,道:“你一次买这么多肉,别两天就给吃穷了,也不知道存点钱留着?”
景语兰也关心的道:“是啊,你怎么一次买了这么多肉,你本来是准备做什么的?”
“我本来是准备吃两三天的。”杨锐摆摆手,表示没事,又道:“我这里经常有学生来蹭饭的,我多弄一点,谁肚里没油水了就来,吃饭还能把人吃穷了?”
“怎么吃不穷,像你这样吃肉,有多少钱都不够。”景语兰没好气的道:“我每个月工资58块,在学校食堂吃饭,到月底也剩不下多少了,你的稿费再多,也不能坐吃山空。算了,我们不在你这里吃饭了,还是去食堂,你也节省点,以后别买这么多肉了。”
景语兰说着就要出门。
杨锐连忙拉住她,苦笑道:“怎么说着说着就要走了,像小孩子一样,我说够就是够。”
“你才是小孩子。”景语兰都26岁了,自觉比杨锐要大,还是他的家庭教师,被他这么一说,立刻就要脸红。
张博明虽然嘴馋,却本能的不想景语兰留在杨锐的宿舍里,亦道:“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稿费我也收过,几毛几块的都有,你弄的再多,能弄几十块钱?”
“你发表的是诗歌吧?”杨锐这么来了一句。
张博明像是被挠到了痒处,脸上露出笑来:“怎么不是诗歌,现代诗,有长的有短的,我收稿费最多的一篇,就发表在平江日报上了,整整6块钱。”
“不错呀,我发表最多的一篇在科学画报。”杨锐打开写字台的抽屉,翻了一下,拿出巴掌大小的稿费通知单,道:“没你那么整,总共是两千零三十七块。”
他的收入必须有合法的解释,否则在80年代就是找死,所以,杨锐把稿费通知单都好好的放在抽屉里。
张博明听到科学画报就觉得不好,可听到两千零三十七块,还是笑了,道:“你当杂志社是你们家开的?我看看,这稿费通知单还像是真的一样,后面改的数字吧……”
啪!
杨锐又甩出一张存折,道:“这东西能改吗?”
张博明不想看,却被强烈的心情所趋势,默默的翻开来。
存折是手写的,字小而细,却是清晰的很,单笔100多元,单笔200多元的收入,一个个的排下来,最后是2037元的存入……
张博明莫名的有种世界崩塌的感觉。
一分钟以前,他眼里看到的是景语兰,鼻子里闻到的是肉香味,整个人就像是在童话世界里一样晕陶陶的……
可惜的是,这个童话世界竟然是不属于他的。
张博明自信的长相,比不过杨锐;张博明自信的学历,也即将被杨锐给超越;张博明自信的家世,也被杨锐的2000元稿费所粉碎。
这就好像是高富帅遇到了潘驴邓小闲,两者在档次上就有差距。
“我……我回去了。”张博明在房间里呆不住了,站在门口等了一下,希望景语兰能开口挽留自己,或者跟自己一起走。
十秒钟后,张博明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郁闷的推门而出,心中不断的思索反击的招数。
……
176。第176章 羊肉盖被
等张博明走了,景语兰方才发现房间里就剩两个人了,她的思维还处于2000元稿费的震惊中,此刻没话找话的问:“你给科学画报写了什么文章,这么高的稿费?”
“一篇科普文章,名字叫《生物圈》,有好几万字,所以稿费比较高。”杨锐将稿费通知单和存折收好,以后能不能继续吃肉还得看它们的。西捷工厂给的钱虽多,却不方便暴露出来,再者,中国人在香港注册公司,合法不合法也是两说,透出来都是麻烦。
“你这里有《科学画报》吗?我看看。”景语兰现在也不好就此离开,不如找件事来做。
杨锐点头,从书柜里翻出几本《科学画报》。他在写文章以前买了本《科学画报》看文章风格,以后又买了两本,之后就再没有看过了。和后世的科幻小说相比,80年代的科学画报实在不够先进。
景语兰是学文的女孩子,只看文学不看科学,倒也读的津津有味。《生物圈》的切入点非常好,又是正发生在外国的事,杨锐的这篇科普文章能登上全国性的杂志,可读性自然不弱。
该杂志甚至还有向杨锐约稿,可惜他当时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开始筹备发表论文,也就没有时间捣鼓小说了。
和生物实验以及论文比起来,杨锐远远谈不上擅长小说,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小说也更多,根本是碰都不想碰了。
景语兰却看的有趣,时不时的问上两句,有中文有英文,杨锐则通通用英文回答。
看到中段,景语兰还对美国人做的生物圈二号有了兴趣,让杨锐用英语给她解释什么是“模拟地球环境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
对于此类专业英语,杨锐可比日常对话还擅长,一口气就吐出大量的专业名词。
景语兰瞬间惊呆,过了一阵才叹服道:“你查了不少书吧?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挺不容易吧。”
“还好吧,你问的正好是我擅长的部分。”杨锐半真半假的道:“我从小喜欢生物,看生物论文之类的,备了不少生物相关的单词。这篇文章也是先看了外国的论文,再写出来的。”
“怪不得能在《科学画报》上发表。”景语兰对此还是挺佩服的。
《科学画报》在中国的发行量每期有100多万份,这是个相当恐怖的数字,粗略估计,每期至少有上千万人看它。此数据要到2005年以后,才会被重新打破,而在90年代,国内最好的杂志也不过卖十万份而已,许多杂志社因此而倒闭。
张博明也是因此黯然离开的。作为一名文艺青年,《科学画报》的分量是相当重的,80年代的杂志对人们思维的影响,对人们时间的占用,对人们信息渠道的占有,是前所未有的,每天投寄给他们的文章亦是汗牛充栋,能够脱颖而出,的确很不容易。
《生物圈》虽然有杨锐过去的经验,却是完全由他自己撰写的。
说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杨锐也是颇为骄傲。
景语兰重新刷新了对杨锐的观感,两人谈论的问题也慢慢深入。
到一锅羊肉熟透的时候,杨锐对景语兰的了解已增进两倍由于。
“咱们就在炉子边吃吧,反正就这一道菜。”杨锐掐着时间,将铝锅的盖子打开,放了盐,又搅和一通,笑道:“好像是成功了,咱们一边吃一边聊天,当是炉边谈话了。”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景语兰眼神一亮。
“是。”
“你知道炉边谈话,你从哪里看到的?”
“哪里都能看到吧。”杨锐回答的小心翼翼。
景语兰果然摇头,道:“现在英文系的学生,知道炉边谈话的都没几个人,不少人还以为资本主义就是一成不变的呢。”
“哪有什么主义是一成不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癌细胞倒是有可能万岁万岁万万岁,生物体系和政治体系,都不可能。”杨锐失笑的同时,转移了话题。
景语兰的注意力也不在杨锐如何获取信息的,颔首道:“说的对。政治体系不可能一成不变,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就是一次明证,听他前七次炉边谈话,谈的都是新政,是社会、工业和劳工的问题,当然,还有他一直强调的救济和复兴,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靠拢的改革……我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最需要谈的也是社会、工业和工人问题……”
她显然对此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杨锐也不打扰,就让她自说自话。
说话,在某些时候也是理顺思路的方式。
景语兰说不定能就此发表一篇重量级的论文呢。
杨锐倒不担心她说错话什么的。自80年代开始,因言获罪与学术界的关系就不大了,学者以论文的形式探讨********或者社会经济,差不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倒是大众媒体,一旦转载了某些文章或节选,往往引起轩然大波。
现实是,一些普通人根本忍受不了的言论,在学术界却连偏激都算不得。
不过,自由的代价向来如此。你要言论自由,你就要忍受青少年看《花花公子》,你要回到石器时代,你就要忍受9岁的儿子当众野合,11岁的女儿生儿育女。
一边说让人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边要求限制和封杀“********”,那不是自由,是特权。
杨锐在景语兰的长篇大论下,默默的完成了羊肉盖被的全部制作,然后舀了大大的两碗,放在各自面前,又放好筷子,道:“用热水烫过了。”
景语兰悚然惊醒,立刻收声,道:“我好像说的太多了。”
杨锐知道她担心什么,笑笑道:“你是师范学院的教授,谈的又是美国政坛,用的还是英语,有什么关系。”
景语兰一想也是,刚刚绷紧的身体松弛下来,摇头道:“教授就轻松了,我现在还是讲师呢。”
“只要是大学老师,这就是护身符,你一口咬定是学术讨论,什么事都不会有。再说了,现在的政治气候,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杨锐劝慰了两句,运动刚刚过去,人们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景语兰害怕也不奇怪。
景语兰缓缓点头,说:“我可能是受父亲影响,谈到政治问题的时候,就有点激动。这些年,我都小心的避开这种事,没想到在你这里,又没有忍住。”
“不止是你谈到政治问题激动,我看现在的人谈到政治问题都激动。”杨锐推了推碗,又道:“想吃主食的话有馒头,我在烤箱里丢了两个,不吃主食就配土豆吧,光吃肉也行,看个人喜好。”
“光吃肉?”这么奢侈的吃法,显然出乎景语兰的预料。
“我先吃了。”杨锐为免景语兰不自在,首先动了筷子,一边吹一边大口的嚼了起来。
他每天都要晨跑和器械锻炼,消耗的能量不是一星半点。后世的健身冠军们都是依靠蛋白粉之类的来补充营养,杨锐既没有地方去买这些东西,也不需要真的锻炼出健美先生似的身材,所以就用大量的肉食做填补。
四五斤的羊肉熟了以后只剩一半多的重量,就算没有景语兰在,杨锐也就吃两顿而已。
景语兰被杨锐粗豪的吃肉方式所激烈,也夹起一块小排骨,放在唇边一咬,浓郁的肉香混合着油脂的醇香,瞬间将她的味蕾唤醒。
“真不错。”景语兰由衷的赞赏,下筷的速度也悄然加快。
先炒后闷的羊肉被锁住了肉汁,以至于全熟以后,依然鲜嫩多汁,薄层的脂肪被闷的半化不化,滋润着厚薄不一的瘦肉,令整块肉的档次都有提高。
杨锐一口气吃了三碗羊肉才降低速度,景语兰在他的激励下,也吃了满满一碗肉和土豆,浑身热乎乎的。
“我来刷碗吧。”看杨锐吃好了,景语兰主动要求。
“你是客人……”
“客人也可以帮忙的,再说了,我还是你的老师,不能让你光忙活。”景语兰再次脱掉外套,露出修长的身姿,将碗碟收好,又弯腰提水,就在房间里洗了起来。
杨锐挪了挪身子,望着景老师丰腴的****,也失去了帮忙的兴趣。
就当是福利吧,家庭教师每日福利の放松,听起来就很带感。
……
参观团来了又走,随着元旦的临近,来的人越来越少,走的人越来越多,悬在杨锐头顶预考第一的光环,似乎也渐渐的消失了。
景语兰回了一趟学校,第二周又返回来。
张博明却是重整旗鼓,听说景语兰回了西堡中学,也跟了过来。
杨锐赶也不好赶,只当没看见他。
景语兰和他继续用英语聊天,顺便用英语教授语法。
这也是景语兰想到的一个折中法子,用英语来说语法,自然是更加说不清楚,但从另一个方面,又更符合杨锐的要求。他想听就听,听不懂也没关系,等景语兰下次再讲也就罢了。
杨锐的闲时间之多,远超景语兰的预计,两人将大量时间用在了英语上,关系也渐渐熟络起来。
与此同时,杨锐的实验室也重新开启,生活在紧张中平淡了两周,接着被来自英国的电话给搅乱了。
西捷工厂到了年末分红时间了。
……
177。第177章 分红
分红不是把钱打到账户那么简单的。
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西捷工厂和销售公司都要在年末计提明年的开支,税款的核定也需要时间,另外还需要决定本年度的奖惩措施,剩下的纯利润,才能做为分红交给股东们。
杨锐坐车到平江,窝在友谊饭店里打了两天的电话,又传真了数份文件,才将分红之前的事务敲定。
而西捷公司的香港经理管慎,也就此陪了杨锐两天。
至于分红的具体金额,会计师事务所计算出来以后,却是通过国际邮件,寄送到了西捷工厂。
管慎代为接收以后,亲手交给杨锐。
国际邮件又大又宽,像一本摊平的字典似的。
杨锐拿在手里,没有立刻拆开,而是先问道:“管经理,最近的工厂生产情况如何?”
“非常好,咱们用的都是新机器,调试的时候又用心,虽然出了几次故障,但耽搁的时间都不长。”管慎坐在他的对面,咬着舌头说港普。
“工厂里的工人也没闹事?”
“和香港的工人比起来,内地的工人好管理多了。”管慎腼腆的一笑,道:“香港有很多帮会,所以不仅要协调官方的关系,还要和****打好关系。内地就简单了,政府支持,社会安定,只是工厂内的事情,我很容易就搞定了。”
尽管大陆80年代刑事案件多发,以至于引起严打,但社会治安崩坏的并不只是中国。香港的治安在80年代也是急转直下。相对而言,国内的混混们都是待业青年刚转歪的,除了一腔热血和不要命的光棍劲以外,他们的组织性和目的性都不够明确,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会收保护费,想要收的,也无法让不习惯的店铺和工厂配合。
如西堡肉联厂这样的单位,他们遇到的治安问题大部分是厂内职工和职工子女的问题,遇到不学好的,处理的重了轻了都不好。
外面的混混儿若敢到此等单位打秋风,都不用派出所,厂保安科就能把他们给办了。若是比拼武力的话,西堡肉联厂也是有自己的民兵营的,长短武器一个不少,不止训练的时候搂过子弹,武斗的时候也没闲着。
杨锐诧异于管慎的淡然,又理解的笑了,说:“还以为国企人浮于事,不好管理,看来是小看管经理了。”
“不算什么经理,二十个人的小厂子罢了。令人佩服的是杨老板,年纪轻轻的靠技术赚钱,香港的大学里,都很少听到您这么厉害的。”管慎以前都是叫杨先生的,到现在,他才叫起了杨老板。他能猜到信封里的大致金额,作为一名合格的资本主义地区公民,得到了分红的杨锐,就等于金光加身,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大陆仔了。
杨锐又说笑谦虚了两句,平复了心情,撕开了信封。
全英文的告股东书后面,就是一排排数字的列表,以及一排排文字的说明。
杨锐飞快的掠过,首先找到了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产量。
截止1月1日,西捷工厂生产了近4个月,总产量竟有150公斤,平均每个月生产了38公斤左右。
若是只看这个数字,或许会以为产能刚刚达标。
然而,全程参与的杨锐可知道这个数字有多难得。
第一个月试生产,第二个月还在继续调试生产线,真正满负荷生产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多点,顶多就是2个月。
西捷工厂的预计产能是30千克每月,这也是一个促使捷利康签约的庞大数字。
放在零售端,辅酶Q10的单位是以毫克论的。
30千克每月,是能够打破日本公司垄断的产能,占领欧洲几个小国家的市场轻而易举。
然而,西捷工厂的产能,竟然还突破了这个数字,且突破的很是不少。
“你们辛苦了。”杨锐没有继续往下翻,先赞了管慎一声。
管慎笑笑,说:“生产线的产量究竟怎么样,是要正式投产以后才能确定的。咱们的工人非常努力,也很有学习精神,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都比我要求的还要高,产能增加,是大家的功劳。”
他能这么说,证明工人们的表现,确确实实是超出了他的预期,以至于管慎连冒领功劳的心思都生不起来。
杨锐默默点头,然后继续往下看。
国际市场上的辅酶Q10的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销售公司和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则合同预先约定的,而且,西捷工厂生产的多了,西堡肉联厂也会多分到1%到3%的红利。
无论比例还是总数,这3%的红利都不能说多,但因为是外汇形式支付,西堡肉联厂也因此全力配合。
应该说,这个条款的设计非常有价值,西堡肉联厂为了多得外汇,不仅派出领导层给工人们做工作,优先安排西捷工厂的工人福利,而且竭尽全力的供应猪心等原料。
要是没有西堡肉联厂这样一个当地的大型肉类联合企业,以及数十年的老关系,西捷工厂就算有再强的生产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最终的结果,是82年度的西捷工厂,制造了价值180万美元的辅酶Q10,输送给销售公司的利润高达60万美元。
看到600,000这个数字,杨锐很是数了一遍零。
按照25%的占股,他将就此分得15万美元!
仅仅半年,就赚到15万美元,而且是一穷二白的1982年。
杨锐突然有种可以退休的感觉。
就是在2014年,他与人合伙开补习学校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能赚15万美元。
在1982年,15万美元能在黑市轻松换来120万人民币,要是不着急,慢慢换的话,弄150万人民币都不难。再放松一点要求,用15万美元购买外国的电器等产品,倒卖进国内,赚到300万都轻而易举。
不管是120万,150万还是300万,只是选一个不太蠢的投资方式,杨锐是真的可以退休了。
管慎羡慕的看着杨锐。
他没有看过文件,但他知道西捷工厂和销售公司的利润输送方式,因此能猜到杨锐的大致收入在十多万美元之间。
从80年到84年,正是港元危机之际,股市出现股灾,港元不断贬值,以至于被人叫做港纸,正好与美金对应。
最便宜的时候,1美元能兑9。6港元,直到83年末,市场上也买不到8块钱以下的美金。
杨锐的十多万美元,换成港元,也是一百多万,等于管慎10多年的工资。
管慎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可知道,自己手下的大陆仔,拿着同乡人一倍多的工资,一个月也不到100块。
杨锐半年赚到的钱,等于西捷工厂的工人一两百年的薪水。
而且,到了明年,西捷工厂的产能会更高,他赚到的钱也会更多。
“还是做老板好啊。”管慎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才道:“杨老板,总公司让我告诉你,核对了金额以后,就会把钱打到华锐制药的账上,大概要一两天的时间。另外,最后一页纸请您签名,再寄回去。”
“我知道了。”杨锐抑制着激动,慢慢的看完所有文件,在最后签字递还给管慎,道:“钱送到华锐制药没问题,但我还想买点仪器,你帮我给公司招个采购吧,专门做这件事。”
有15万美元打底,华锐公司也招得起月薪数千的港人了。
而这笔钱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