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潜规则之皇(牛毛)-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素素有些放不开,但李靖却是毫不在意。
三人这顿饭的气氛倒是非常不错,唐书和李靖对饮几杯,一边聊天一边吃饭,丝毫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风范,唐书高谈阔论谈笑风生的,却是并没有提及正事,只是说着天南海北,中原域外的诸多新鲜事情,使得原本还有些迷茫愧疚的素素都不由为之吸引。
哪怕原本心中有所成见的李靖也不得不佩服唐书的见多识广,只言片语中透出的道理也让他时不时的深思。
因为看到了李靖和素素的缘故,唐书已经通知了属下,这艘商船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找到了一个码头停驻了下来,这也是在向李靖和素素表达善意,毕竟这次素素是要回到荥阳,而李靖也是护送素素的。
不过虽然将船停了下来。作为善意,但唐书可根本没有想过要将素素送回瓦岗啊,在原著中,素素回到了瓦岗之后,就被瞿让命令着去陪男人,对于素素这样的侍女而言,这样的事情极为常见,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人权之类的问题,弱者的一切权利都掌握在强者手中。
素素在原著中的遭遇虽然让人气愤,但是在这个年代类似这样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就算是天下太平的时候,那些下人侍女都掌握不了自身的命运,更何况在这样天下大乱之时。太平时节好歹还需要什么卖身契之类的东西,在天下大乱的时候,甚至连那种字眼中都透着邪恶气息的卖身契都用不到。
很多人家为了能够活下去,卖儿卖女这样的事情实在很是常见。唐书有了这样的决定也不过是因为看小说的时候,对于素素的惋惜和好感,这样我见犹怜的女子不应该遭受那样的命运,好吧。在唐书看来,这样的女子如果交给他还行,但是交出去让别人处置那就是绝对不行的了。
当然,这时唐书肯定是不会将这些言语讲述出来的。品着茶。随意的和李靖以及素素说着各种各样的闲言絮语。气氛很是恬淡,素素很是被唐书的见识广博所吸引,不时随着唐书的讲述,神情变化不定。素素可是个好听众哪,但李靖就不同了,虽然有时候同样被唐书的言语吸引。但更多的时候,李靖还是一副平淡沉默的样子。看得出来,李靖是打定了主意,并不准备首先开口探寻唐书的目的了。
这算是后发制人吗?在自己并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通过其他方面收集着线索和信息,等到有一定把握之后,才展出风采,这也算是兵法吧?!对于李靖的谨慎,唐书很是欣赏,兵者,国之大事也,自然不可不慎。
唐书倒是不介意和李靖素素消磨时间,反正如今他悠闲的很,而李靖和素素如今就在唐书手里,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不过唐书并没有那样的赌气似得想法,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药师兄,嘿,说起来也是个巧合。李兄字药师,在汉军中,左将军名为郭药师,而且郭将军也是当今天下少有的帅才之一,和李兄很是有些相似,相信你们二位见面的话,一定可以相谈甚欢的。”唐书开口道,
李靖惊愕一下,这样的事情确实很是巧合,唐书这样的言语之下,让李靖对于郭药师也多出了一些好奇心,名字类似也就罢了,而且在唐书口中这个郭药师竟然被推崇为当今少有的帅才,这更让李靖动容了,帅才这种称呼可是简单就能说出来的,当逢乱世,将才或许很多,但是这种能够统筹大局的帅才却是历代都很少见的。
“李主簿过奖了,在下算什么帅才,至今为止除了纸上谈兵之外,也就是在边郡和突厥有些小冲突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倒是在下这段时间也听闻了汉军的威名,不敢和郭将军相提并论。”李靖很谦虚的说道,
“李兄就不必客气了,对于李兄的才能我们知之甚深,汉王对李兄也是分外的推崇,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寻找李兄,一直没有李兄的消息,还让汉王很是有些神伤,这次我能够恰巧遇到李兄,也是天可怜见,这也是在下的幸运了,相信回去之后,汉王对于我这个功劳肯定是不吝封赏的。”
唐书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这番言语虽然没有明白的吹捧,但这种隐晦的赞美却更加让人舒服,可不是吗,唐书不过是找到了李靖,就要算成很大的功劳,可见李靖本身多么的受大汉的看重。
哪怕李靖的心性再怎么沉稳,但直到现在他依然没有一个发挥的舞台,虽然劝说自己实在蛰伏和学习,但天下大势纷乱变动,也让李靖有些恨不能投入其中的感觉,如今听到汉王对他如此重视,李靖也难免有些心热,这样的待遇如果他在没有什么感觉的话,只能说李靖是个冷血动物了。
“多谢汉王的看重了!”李靖很郑重的行了礼说道,就算是大才。也需要明主赏识啊!
唐书也并没有急着说招揽的言语,毕竟李靖这样的人物如果不对汉军有个真正的认识的话,他是不会轻易的做决定的,唐书也不想因为急躁坏了事,况且唐书还有着很多的筹码可以拿得出来,而且李靖就在唐书身边,如果最终说服不了的话,武力也能降服啊,所以唐书并不急,
“李兄。当今天下大乱,各方义军蜂拥而现,隋军的镇压却是越镇越多,地方不稳,大隋大厦将倾,李兄以为然否?”唐书看着李靖开口问道,
李靖神情略微有些痛苦,显然对于隋朝,李靖还是很有着一定的感情的。这也难怪,他的舅舅乃是当年隋朝大将韩擒虎,更受到了大隋很多公卿的看重,对于大隋鼎盛时的声威印象非常深刻。但转眼间,大隋朝就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使得李靖心里自然说不上好过,对大隋有着一定的忠诚感。但他的头脑告诉他大隋已经日暮西山,这种感觉十分复杂,但李靖并不是那种认不清现实的人。当下点点头表示认同。
同时目光炯炯的看着唐书,想要知道唐书到底要说些什么,李靖知道对方想要招揽自己,但是也有些好奇对方会用什么样的说辞来说服他。
“很多人都说杨广是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大隋落到了如此地步,完全都是他自作自受,李兄是否认同?”唐书再次问道,看着李靖黝黑粗糙的脸颊微微抽动,唐书也并没有等待李靖的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文皇帝时鼎盛的大隋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在我们看来的确是杨广自作自受,他就是个败家的典范,但要说杨广完全就是昏君,他的一切政令都是胡作非为却也是污蔑了,很多人把一切的错误都推到了杨广身上,这或许没错,但认为杨广的一些政令都有错却也是胡搅蛮缠,我们对杨广的看法就是,他只是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才会导致大隋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唐书正色说道,
唐书这样的言语顿时吸引了李靖的注意力,就连一边的素素也竖起了小耳朵,谁让如今很多人都把一切怪责到了杨广身上,那种舆论就是杨广是个昏君,之所以天下大乱都是他的错误,他的那些政令,什么修建运河征讨外族也都是错误的。
唐书也不迟疑,直接将他对杨广的一番看法完全说了出来,类似的观点他已经说过了数次,对云玉真,对宋师道等人,对李靖再说一下自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唐书说的越发详细了。说到底,唐书拿出这个观点不过是为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罢了,以此来显示他们对国家对天下的认知而已。
这样的观点论点充分,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自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言语有了更高的容忍度。唐书一番话讲完之后,李靖沉默着,如有所思,而素素却是一脸的迷糊,最终只是垂下头不言不语的。
“杨广只是忽视了民众,就是这一点造成大好局面沦丧,本来鼎盛的国家落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杨广自己生活奢靡,从未想过民众却连饭都吃不上,生存不下去之后,自然要揭竿而起了。隋朝国库丰厚,却最终便宜了其他人,如李密这等人,打下了洛口仓,声望大增,吸引了无数流民,却用来推翻大隋,这种事情说起来也是有些可笑。”唐书走到窗边,摇摇头说道,
“太白兄真知灼见,可笑我一向认为自己才智高绝,却从未想清楚这点。”李靖有些惭愧的说道,似乎因为唐书显示出来的智慧,言语也亲近了很多,这都称呼起唐书的字来。
“这都是汉王和我们共同探讨的,不过,李兄,不是我吹牛炫耀,大汉智者人才应有尽有。”唐书只是这样夸耀了一句,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靖还是点点头,他倒是没有认为唐书是在吹牛。
眼见自己这番行为效果不错,唐书也没有停顿,准备继续忽悠下去,好吧,这也不是忽悠,而是用事实来证明了汉军的强大和智慧,让李靖认识到汉军的出众。以及汉军就是最为适合他展现才能的舞台。
“河?北青州的大汉,江淮的杜伏威、辅公佑,河?南瓦岗军的瞿让和李密,虽然当今天下义军无数,但是大多良莠不齐,真正给隋朝带来了巨大打击的就是这三股义军。”唐书如是说着,李靖这时候也没有了淡漠的样子,反而很是认真的聆听着,听到这里,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这三支义军虽然可以说对推翻大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天下的归属却并不只是这三只义军就可以决定的。诸如梁师都,刘武周、薛举等人也纷纷开始反隋,还有南方的林世宏,巴陵的萧铣以及余杭的沈法兴,吃人魔王朱粲等人,天下形势汹汹,但还有一些势力隐藏在后,等待着时机。”唐书洋洋洒洒的将当今天下的诸多义军势力点了出来,说到后面。看着李靖,
李靖点点头,“太白兄说的是世家门阀吧,诸如四大门阀。这些世家门阀潜势力巨大,本身就掌握着莫大的权势,而且当今天下形式,恐怕他们也不会甘心这样等待下去的。岭南宋阀一向对隋朝就没有什么归属感,宇文阀更是因为杨坚代周一事心存不满,而李阀更是暗地下招兵买马的。蠢蠢欲动。”
“没错,说的就是他们,但是四大门阀中,真正可能对当今天下产生巨大影响的也就是李阀和宋阀。”对于李靖的配合,唐书很是满意,唐书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将四大门阀的优劣讲述了一遍,这般看穿实质的言论让李靖不喝彩称赞。
“独孤阀和宇文阀已经出局,宋阀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也只能选择和其他势力结盟,暂且放到一边。那么剩下的就有李阀了,以如今天下形式,龙蛇并起诸多的势力中,李兄认为有哪几方势力可以参与到逐鹿争鼎之中?”唐书看着李靖询问道,这样一问一答,有来有往,才能让李靖更为的投入其中。
“瓦岗军李密如日中天,纵横捭阖得天下民望,因为有能力参与其中。”李靖如是说道,说完就看着唐书,那意思自然是让唐书对此进行评价了。好吧,类似的言语唐书已经对宋师道宋鲁等人说过,如今还要再费一遍口舌,不过唐书也不在意,直接将他对李密的评价讲了出来。
李靖瞪大眼睛,瞠目结舌的,没想到如今威望盖世的李密在唐书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不过唐书的解释也确确实实的充满道理,以往只不过是被表象蒙蔽没有想到,但是唐书点出之后,李靖在一思索,却发现唐书的评价恰如其分,李密还真是鼠困笼中,往来奔赴啊。
“李密就是为王前驱的命,不过他确实能够影响到逐鹿定鼎之事,这也和他如今树大招风有关,他吸引了隋军大部分力量,就为其他的势力节约了很大的力量,李密和洛?阳之间的战斗,不管谁胜谁负,对于其他势力同样是件好事,就看哪方势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了。”唐书最后评价道,
李靖沉默半响之后,点点头,神情有些唏嘘,显然这种逐鹿之事的诡谲和变换让他有些唏嘘,李靖虽然有着军神的潜质,但更多的才智还是在军事方面,对于其他方面只能说是有着一定的见解,却也没有太过深入。
“这么说来,最终能够有着机会统一的势力也就不多了,除了占据了青州、河?北的大汉之外,还有就是能够占据关中的势力,至于其他的势力吗,宋阀能够影响一些,而江淮……”说道江淮,李靖沉默了下来,显然之前加入江淮军的遭遇,让李靖有些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江淮军同样声望不俗,之前已经说过,除了瓦岗军和唐书的汉军之外,就是江淮军真正给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江淮军攻占历阳,扼守长江航道,声望也是非同一般,绝对是当世有数的义军势力之一。
“江淮军政令不修,纲纪不明,看似声势浩大,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就是胸无大志,根基薄弱,这争夺天下的事情,却是和杜伏威无关了,但杜伏威确实也算是个人杰,他占据江淮。兵威鼎盛,并不难取得一个好结果,或是割据一方,或是择明主而投,进退都不失公侯将相之位,由此可见杜伏威的气运也是不错了。”
唐书倒是毫不客气的评价了杜伏威一番,这个世界的杜伏威和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只是从江淮军的情况上就可以看出杜伏威根本没有定鼎天下的可能,但他却也无愧枭雄的称呼。
“大乱之世,龙蛇并起。我自马邑南下。一路行来,见过的义军数不胜数,诸多号称乱世群雄,实则个个争蝇逐利,威福自矜,衣冠其外,败絮其中!原本对于号称江淮大总管的杜伏威,联合李子通击败隋军,一举扼守住了长江水道。我还当他英雄气魄,但真正加入江淮军中,却是兵匪一家,胸无大志。也不过尔尔!”
李靖叹息一声说道,显然也是认同了唐书的说法,说完看了看一边的素素,显然想到两人相遇时的情况了。
“杜伏威这样的行径。不过是趁着乱世纵横肆虐罢了,于民无益。”
“这天下归属主要也就看关中、河?北以及江淮了,而江淮已经被我们排除。最终能够决定这天下也就是这两方势力,至于其他的义军纵然纵横一时,最终也会归于沉寂。”唐书沉声说道,他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为了展示汉军的优势以及前途,相比李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李靖依然忍不住为之动容,因为唐书的一番分析深入浅出的将纷乱的天下大势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等只会任何人看到都会忍不住震撼的,特别是对于李靖这样有着足够雄心壮志的人而言。
“想来李兄应该清楚我说这番话的用意,汉王认定了李兄的大才,不忍错失一国之柱石,所以一直在探寻李兄的踪迹,这次恰巧被我遇到,我自然也要说服李兄了,我也知道李兄这等有着惊世才华和雄心壮志的人物肯定也有着足够的判断力,所以我将汉王对天下形式的分析讲给李兄听。”
唐书貌似很诚恳的说道,但直到现在,唐书依然没有开口招揽,顿了顿,唐书转了个话题,开口询问到,“李兄以前在马邑防御突厥,和突厥之间多有争斗,相比对于突厥精兵有着很深的了解,当今中原纷乱,大隋日暮西山,诸多人杰枭雄争夺如画江山,但是作为中原人士,却不能忽略外族的觊觎,如今塞外诸族都是摩拳擦掌,对中原虎视眈眈,甚至很多异族都已经开始插手中原形势。”
随着唐书的言语,李靖的神色也沉重起来,李靖乃是兵法大家,因为过往的职务,对于塞外异族也保持着莫大的警惕,因为他深知类似突厥这样的异族的强大。
“马邑刘武周以及朔方梁师都等人起兵之前都和突厥有过沟通,深知不惜大量钱财女子工匠交给突厥,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出卖中原的利益,交好异族换取兵马支持。除了他们之外,突厥对于中原诸多势力也都有着勾结,可见突厥的狼子野心,突厥的始毕可汗老奸巨猾,这般行径不过是想要分裂中原而已。
他们深知统一的中原的可怕,所以他们也会竭力维持着中原的分裂,如今这种形式还好,突厥还会安之如饴,因为不用他们出兵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利益。但是如果中原形式渐渐分明,有统一之势的时候,突厥肯定会出兵干涉,到时中原该如何自处?
类似刘武周之类的汉奸无疑会归顺突厥,到时候稍有不慎,又是一次五胡乱华的大灾难啊。只可惜很多势力首脑只看到突厥带来的助力,甚至为了自身的富贵根本不理会中原民众的死活。”
唐书神情冷厉,说道汉奸的时候,眼中更是杀气凛冽,这可不是做戏,对于那些汉奸和带路党,唐书的仇视是绝对不用怀疑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对于那些汉奸带路党,唐书都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严刑酷法的。
李靖紧皱着眉头,神情也满是愤懑和忧虑,他很清楚天下形势,也知道突厥的狼子野心,他深知唐书所言绝对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可能性甚至极高。正因为如此,他才越发的忧虑。到时候内忧未平,外患又起,又是一番国破家亡的趋势啊!越是深思。李靖的神情渐渐憔悴起来。
显然他绝对不想看到那一幕的发生,对于中原人而言,在大汉时期已经有了民族主义的萌芽,类似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可以证明,但那种民族主义的萌芽也是十分的萌动,直到五胡乱华之后,中原民众的民族主义彻底觉醒,当今天下民众对于投靠外族的人也是愤怒不喜的。
而唐书就要凭借着这种民族危难来彻底的打动李靖。
“除了突厥之外,其他的异族同样很不老实,诸如铁勒。如今南方的铁骑会的任少名就是铁勒飞鹰曲傲的儿子,另外还有契丹,也派出了不少人扰乱中原,如今就是我们中原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唐书一一将这些证据讲述了出来,要让李靖彻底的了解到当今的情况。
“我们大汉支持汉统,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绝对不能容忍外族的奴役,如果到时候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大汉不惜一切也要阻止那些异族!”唐书很是慷慨激昂的说道,这依然不是谎话,唐书确实有着这样的决定,不过唐书也有把握掌握住中原的形式。有着作弊能力的人你伤不起啊!
唐书这番斩钉截铁的言语振聋发聩,李靖怔了怔,旋即站起身,分外郑重的朝着唐书施了一礼。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只是代表了他自己对于大汉这番豪言壮语的敬服。
“大汉占据河?北之后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的拿下幽州,有着很多的考虑。除了国内的形式之外,也有着不想引发突厥重视的原因,大汉的细作发现如今突厥的始毕可汗身体不佳,可能一两年内就会去世,到时候就算有着武尊毕玄压制,东?突厥也会出现一些分裂的情况。那时才是大汉大举扩张的时机。”
唐书仔细的讲解道,这种将本方的形式和战略讲述出来,可以说完全就是把李靖当成了自己人,这其中也体会了唐书绝对不会放走李靖的想法。
“而且真的出现预料之中最坏的情景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办法处理。突厥精兵确实强大,但我们汉军却也不是吃素的,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有着很大的把握击败突厥。就算到时候力有未逮也有着其他的方法,突厥在塞外虽然一家独大,但也不是没有反对者,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联合那些外族,特别是西突厥一起对付东?突厥,只要我们展现了足够的实力,相信对方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唐书一副江山尽在他怀中的模样讲述着,吐字清晰,言语中蕴含的莫大自信迅速感染着旁人,不管是李靖还是素素这时候都是分外认真的倾听着。
“再退一步说,李兄可有卫霍之志?单于夜奔逃,封狼居胥永远都是我们汉人的骄傲。”唐书说着看向了李靖,李靖自然是神情激动了,为将者哪能不敬服卫霍,能够在于外族战争中扬名的永远都是最为令人佩服的。作为兵家,李靖自然也有着比肩卫霍的雄心壮志。
“如果真的出现最为危险的状况,我们也就需要行险一搏了。届时派出一员大将提精骑一万,北渡阴山,千里奔袭,直捣他突厥王庭,番胡无主,必起内乱,再从中间而谋之,各个击破,何愁不解危局!之后我们统一中原,整合全国力量,再次出兵塞外,直接给它一个亡国灭种,才能彰显我们的能力!”唐书扬眉说道,
李靖眉头一展,豁然开朗,站起身,再次朝着唐书大礼参拜,
“太白兄智比天高,一言保我华夏百年安宁,在下膺服于衷,还请受我一拜。”
唐书扶起李靖,却发觉李靖强行拜了下去,唐书到也没有继续阻拦,这既然是李靖的心意,唐书也就接受了,说起来,唐书的这番策略也不过是拿来主义者,原本历史上,李靖就是这样灭了突厥的。现在唐书提前说了出来,却让李靖如此佩服敬仰,唐大少爷却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让李靖知道只有加入汉军才是拯救这个国家的危难,才能让这个国家再次威名远播,才能给民众安定幸福的生活。
“李兄客气,在下倒是有些惭愧,这些想法本身就是汉王连同枢密院和政事堂的诸位一起商讨出来的。”
“无论如何,不管是太白兄还是汉王以及列位,对于这个国家都是功勋卓著,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