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吉星吓得菊花一紧,赶紧将竹竿掉了个方向。
就这样,男士们背着蘑菇,扛着箭猪,女士戴着李雨多给他们编制的花冠,娃子们吹着竹哨,手里挥舞着箭猪刺,大呆他们乖乖地在前边走着,白大一群精力过于旺盛的跑前跑后,大部队就这样兴高采烈地下山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黄豆蘑菇焖箭猪
回到久长居,李东升艾玉莲一见到大箭猪就惊着了:“你们不是去采蘑菇吗?咋的就搬了一个大箭猪回来?”
刘程先美得都冒泡了,说道:“刘三娃呢,今天我就越俎代庖了,这箭猪肉我来掌厨,豆子泡好了没?”
艾玉莲说道:“泡好了泡好了,开水也烧了一大锅,就等你们回来了。你们运气也太好了,去捡蘑菇都能遇到野味。”
王吉星说道:“这是二皮家那几条狗能耐,对了,还有好些蘑菇,你们来指挥,我们打下手,美美地再弄一顿。”
王文强说道:“师傅,来到李家沟,这美食天天的停不住啊。”
李雨宁带着娃子们去江滩上玩,李东升带领大家来到厨房外边,抱来一堆竹片和南瓜叶子,大家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打整蘑菇,还可以欣赏江景。
李君阁跟刘程先也在另一边处理箭猪。
先将大刺都扒拉下来,然后烫皮,刮粗毛,弄完这些,箭猪看起来就像一个光秃秃的大老鼠了。
再扛来一堆谷草,撩细毛,烧得整个箭猪都黑呼呼的,再下到滚水中,一人拿一个铁片开始刮。
刮得干干净净之后,才开膛破肚,箭猪肉交给刘程先去处理,李君阁将下水淘洗干净,用开水煮过,然后分给八条下司犬,也算是犒劳它们了。
刘三娃跟艾玉莲守着刘程先眼珠子都不转,这是省城来的大厨,多年不出手了,可得跟着好好学一学。
刘程先也大方,一边处理箭猪肉,一边耐心讲解:“越是好的食材,做法其实越简单,比如这箭猪肉,我们就可以按照黄焖的手法来处理。”
“黄焖的做法其实就跟我们蜀州家常红烧肉的做法差不多,区别就是不放豆瓣而已。豆瓣酱夺味太厉害了,做这道菜放豆瓣,那就太浪费了。”
将箭猪肉切小块,放入清水里浸泡挤压几次,压出残血,然后烧了一锅开水,丢进去几块姜片,几段火葱节子。
这火葱也是蜀州本地特产,形似山东大葱,但是没有山东大葱粗,味道比山东大葱辣,用来除腥提鲜是极好的。
将箭猪肉丢进去煮开,打去浮沫。
刘程先说道:“从现在开始,直到菜出锅,这肉就不能再碰到冷水了,蛋白质遇到冷水会固化变硬,想再烧烂就不容易了,很影响口感的。”
将煮到变色的肉块捞出,放热水中洗净控干水分,炒锅上火,加上一些油,加白糖炒到糖色金黄。
刘程先又讲解到:“糖色的炒制主要在于火候,火不能太大,从开始往后逐渐调小,这样才好控制。”
说完下肉翻炒,在加料酒,老抽,给肉上色。
“接下来就简单了,加葱姜蒜,花椒,八角,三奈,小茴香,香叶,黄豆,加开水盖上盖子焖煮就成。”
这一焖就从三点一直焖到了六点半,中间梁慧丽阿音汪雪跟孙老大师兄他们也回来了,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等吃饭。
刘三娃把其它菜色都弄好了,刘程先才说道:“差不多了,接下来下蘑菇,见手青黄牛肝主打,搭配点鸡枞小三堂菇就成。一类滑一类脆,口感能显出层次。”
又弄了半个小时,开盖收汁,到汤汁浓郁时撒上点青红辣椒段起锅,然后在撒上一点葱花。
农家乐里摆了三桌。大人两桌,娃子一桌。
孙老从房间里提出一坛子酒来,说道:“今天没出力,酒水我来提供,大家把这坛子喝了吧!”
将酒水倒出来,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一股药物的清香飘了起来。
“天麻酒啊!好东西!”刘程先首先反应过来。
孙老说道:“这是村里的蔡药师给我的,说我们脑子动得多,正好他挖了几棵鲜天麻,磨成浆汁给我配了这一坛,让赶紧喝,不然会变酸。今天我们就把它消灭了!”
李君阁说道:“大家先吃着,我给四爷爷篾匠叔药师叔他们端几碗去。”
艾玉莲赶紧过来说道:“皮娃你陪好客人就行,那边的我去送!”
李君阁说道:“那行,还有猎户叔也别漏了!这狗绝对被猎户叔练过了,不然不会这么利索!玉莲嫂子你也给自己留一碗啊!啧啧啧,刘哥这手艺,不愧是开大馆子的!”
说话间这席面可就开了,李君阁将酒杯举起来,说道:“来来来,大家辛苦了一天,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我们大家先干一杯!小朋友们你们喝的啥啊跟我们的一个色!”
李星宇喊到:“二皮叔,我们喝的米汤加白糖,孙爷爷,各位叔叔阿姨,我们敬你们一杯!”
谢芳听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对李书平说道:“老李,星宇来这里真的懂事了。”
叶小芹还在往那桌打量呢,生怕自家孩子挑食,却见钟露一边夹着一块带皮肉往嘴里塞,一边跟她打“耶”的手势。
李君阁说道:“叶姐你就放心吧,我奶奶说了,这小猪娃子们就要放到一个槽里才抢食,再说了刘哥这手艺,那是厌食症都能治得好,你还担心啥!来来来,我们自己吃自己的。”
众人哄堂大笑,先敬了孙老,再开始品尝野味河鲜。
汪雪举起酒杯对李君阁说道:“二皮哥,门楼号鼓和九斗碗的新闻资料我都弄好了,明天我就回去了,谢谢你给我提供这么好的素材,来,我敬你一杯,祝你们李家沟越来越好。昨天跟四爷爷聊了聊,越聊东西越多啊,估计以后我还得常来李家沟。”
李君阁说道:“你看我就提了一嘴,就劳动你跑得呼呼的,这是帮我们李家沟做宣传,还得我们感谢你才对。”
梁慧丽跟阿音也将酒杯举起来,说道:“就是,汪雪你这也是支持我们工作了,来,我们一起敬你一杯才对!”
大家喝了一杯,李君阁感叹道:“就是李家沟这交通还是不便啊,一个五溪一号,好像还不太顶事。”
孙老笑眯眯地说道:“这是坏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好处,正是因为相对闭塞,李家沟甚至整个盘鳌乡才保留了这么多的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没有受到外面的侵蚀,这些都是珍贵的资产啊。小梁,阿音,皮娃,在开发的同时,怎么妥善地保护利用,你们可要多花花心思啊。”
阿音笑盈盈地说道:“孙老你可能不知道,二皮承包李家沟之前,给县长递交了一份承包意向书,县长可是将它作为李家沟的发展规划转给我们学习了的,名师出高徒啊,来,孙老我敬你一杯,祝您老人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孙老说道:“皮娃的毕业设计就是关于盘鳌乡和李家沟的,这个事情在他心里盘算了很久了,当时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梦,现在看到你们一帮年轻人走在了造梦的路上,我也是非常的欣慰啊!”
然后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跟我说你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设计,那明天我就到你那里看看,这就算是批改作业了哟,做得不好,用你大伯的话说,黄荆棍儿啪啪地抽!”
李君阁赶紧说道:“孙老,大师兄,那可太感激了,以后估摸着麻烦你们的地方还多着呢。”
胡永刚也说道:“二皮,我看猪儿虫正在往上游修绿道,周围打了地基,这是准备修小独栋?”
李君阁说道:“是的,这就是阿音他们寨子里的手艺了,外面是苗家木楼,里边是现代设施。”
胡永刚跟于晓蓉几人登时大感兴趣,说道:“那估摸着啥时候开张?”
李君阁说道:“修木楼得冬天开工,估摸着明年油菜花开就可以对外了。”
阿音说道:“还说呢,你啥时候跟我去趟龙天寨啊?好些事情阿爸还得跟你商量呢!”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还真该上去一趟了,这老闹……啊不,老寨主我可是好多年没见着了,可得再跟他学两手呢。”
朱朝安说道:“到时候带上我啊!听你们说起上悬天崖那么刺激,到时候把小准叫上一起,他也要去采风!”
李君阁说道:“算了吧,你跟小准还是去夹川开我的别克,然后绕到红水市过去比较好,这才刚刚告别米其林的形象呢,就真当自己蜘蛛侠了啊!”
朱朝安不服气,豪情万丈地站起来说道:“看不起人是不,连阿音丫头都能上,咱们大老爷们反而不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红军不怕远征难,苦战能过关!我们偏要爬给你瞧瞧!”
李君阁翻着白眼说道:“好好好,算你能耐可以了吧,好家伙三首诗两种长短都能给你抄得合则押韵的没毛病!你也不看看小美的眼神,哥哥这是想救你,结果拉都拉不住啊!”
朱朝安立马就怂了,乖乖地坐下来,双手端着杯子,腿都自动夹紧了,结结巴巴地说道:“小……小美,我们闹着玩呢……”
刘程先还对王吉星一本正经地介绍:“我们四川有句话叫耙耳朵,你不是闹不明白吗啥意思吗?你看这就是耙耳朵的最高境界了,媳妇都不用开口,一个眼神扫过去就能秒杀,明白了不?”
王吉星连连心有余悸地点头,明白了明白了,论调理老公,我老王只服你们蜀州的女人!
齐菲菲笑得直拍桌子,这招太厉害了,小美姐今天晚上我们单聊啊。
王文强泪流满面,默默地一颗一颗夹着黄豆,朱哥,你这可算是把兄弟带沟里了啊!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
接下来的日子里,送走了重庆的同事,送走了蜀州蛮州的客商,送走了开学的娃子,送走了孙老和大师兄,李家沟又重新恢复了清净。
汪丫头这次比较给力,李家沟门楼和九斗碗坝坝宴,在两期蜀都商报第七版上占了俩方块。并且都在日报网站上占了版面,并引来了一些转发和讨论,李家沟好歹有了一丢丢名气。
桂圆陆续下树了,这次李君阁完全将事情交给了硌豆和二狗,因为盘鳌乡龙眼产量基数在那里摆着,虽然因为跟福建两广时间差的关系,价格依然挺高,但其实也没挣到多少。
蛮州桂圆产地主要就在蛮州市郊,滋味浓郁,药用价值高,吃过蛮州桂圆再品尝福建两广的,感觉就像兑了水一样,但是因为产量起不来,不成规模,再到了夹川盘鳌乡,那就是真正的小打小闹了。
本着有枣没枣打一竿的心理,李君阁沿着空间灵泉点了一圈桂圆种子,希望在灵泉的滋润下,这些桂圆也能变出令人惊喜的花样来。
空间里上次买来的那堆种子也终于派上了用场,秋蔬菜的种植季节到来了,李君阁在空间里开出了几分地当做育苗床,撒上种子,每天浇灌灵泉水,准备等育出苗来后移出空间,算是第一次农业试验。
就是自家的地里都种上了甜象草,估计得去租人家的荒地才行了。
上次从林旺财那里淘来那株兰草总算是活了下来,老叶子全部枯掉了,不过根上的水晶头密密地发了出来,剩下的几个芽头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将它移到空间的小岛上,希望它尽快成片,李君阁反倒不愿意它又成为碧波玉龙那样惊世骇俗的名品,只要能沾上奇兰珍品的边就行。
结果还是让李君阁哭笑不得,移到空间小岛上的第三天半夜两点,这株兰草着花了,两枝嫩黄色的花苔上,各开出一朵黄玉般纯净的花朵,大如水仙。
可问题是,整个岛屿都充满了幽幽的兰香,而且这香气似乎留在了脑子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那味道似乎也时不时的冒出来。
奶奶看着李君阁这几天时不时地抽抽鼻子,找了一堆草药煎水给他喝,还告诉他立秋后就不要去游泳了。
“又是一个妖孽啊!好在花型不算惊世骇俗,就叫你‘五溪仙黄’吧。”
上次废墟后山弄来的大白茶树已经结出了小圆果子,这玩意儿李君阁不会养,也只能移到小岛上,任它自行繁殖,希望几个月后能变成茶树林。
想到茶树林,又想到了虫茶,这事情还没有给阿音汇报呢,于是又去村委找阿音。
来到村委,发现俩国际友人也在那里,对着电脑屏幕跟阿音用英文交流。
李君阁跟几人打招呼,说道:“嘿,你们俩国际友人,咋见天儿的往村委跑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村有俩美国常委呢。”
阿音对李君阁一般是能动手就不吵吵,在李君阁肩膀上啪地一拍:“就知道说怪话!alice跟shirly是我请来的,准备把我们网站的英文版弄出来,你不知道就别瞎说。”
李君阁还摆谱:“我是她们叔,打都打得,说两句咋的了?”
俩国际友人不依了,一边揪着李君阁一个耳朵,alice恨恨地说道:“jungle你这坏家伙!从下飞机就吓唬我们,阿音说现在的中国是新中国,没那么多老规矩了,女人早能顶半边天了!”
李君阁赶紧讨饶,说道:“是是是,半边天半边天,在蜀州你们还是大半边,thebetterhalf,这个短语给蜀州的老公们用那可真是恰如其分啊!”
shirly还在不依:“你对jungle这么熟悉,名字都叫这个,前两天去采蘑菇,都不知道带着我们!”
李君阁感觉冤得乌云压顶:“讲讲道理好不好!这么老远回家,不待上三天晨昏定省趋奉有时,就想着跑出去玩,可不是李家沟的规矩。再说这名字还是前几天你们给我起的!叔叔的大名是君阁,意思是men’spenthouse!”
alice跟shirly笑得东倒西歪,这jungle还会用英文逗闷子呢,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色情杂志么!
懒得理会笑抽抽了的俩国际友人,这跨国的文化差异没处说理去了。
对阿音说道:“阿音啊,最近有啥事没?”
阿音说道:“最近除了非遗那摊子事情,还要督促收龙眼,种植秋蔬菜,马上油菜育苗要窝肥,红薯也开始要收获了,大家都在忙呢,没你那么闲。”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最后那句你不说我也不会怪你。我这里再给你汇报一个事情啊,上次坝坝宴的时候,好些人对我们本地的虫茶都感兴趣,你能不能组织村里统计一下这白茶的数量,看看明年谷雨时组织生产的话,能出多少斤虫茶不?现在乡里的虫茶都是自产自用,如果能带起一个产业来那也不错啊。”
阿音高兴地说道:“这也是一项开源了,不错不错,比非遗来见效更快,乡亲们也能有一份收入,我明天组织人手开始统计。”
李君阁说道:“现在各家各户虫茶应该都有存货,你组织统计的时候顺便帮我宣传宣传,愿意卖的都到我家来,我用比乡场上高一成的价格收购,今年先摸个底,分分成色,探探市场,试制出一批产品来,名字我都想好了,我们不跟着别人叫‘龙珠茶’了,我们单独打响红水河边‘赤珠’的名号,再加上我农开公司的特色,这茶就叫‘五溪赤珠’,算是公司第一个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了。”
阿音有些担心地道:“说得很诱人啊,不过这销路……”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这玩意儿一年流入市场的就一两百斤,我们今年能弄到五十斤就不错了,这么点量,供应一个宁膳堂都捉襟见肘了,干吧!”
阿音也是个干脆的:“行,那我们说干就干!”
交代完这些,又答应俩国际友人有空带她们去采最后一茬蘑菇,这才脱身往篾匠叔那里去。
就见篾匠叔跟良子丫头两人坐在敞坝里,一个在编柄,一个在给竹竿子拭漆,身边搁着一个梅子青色的茶壶,一高一矮两个同色同款的杯子。
见到李君阁到来,良子丫头停下手里的活计,又去拿出一个天青色的杯子出来给李君阁添茶。
李君阁看看杯子,又看看良子丫头,笑容越来越古怪。
良子丫头脸就红了,低着头不吭声。篾匠叔莫名其妙,说道:“一大早又来发啥神经!”
李君阁说道:“小侄所料不差的话,篾匠叔,你家这新添的杯子,梅子青的有两个,我手上这样的有八个,对不?”
篾匠叔说道:“对呀,没错,良子新添的,咋了?”
李君阁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良子丫头是讲究人啊,俩梅子青的,叫主人杯,是男主人跟女主人用的,我手上这样的八个,叫客杯,是客人来了用的,篾匠叔,这个意思你懂?”
篾匠叔这下也“腾”地闹了个大红脸,却又理直气壮起来:“我家的杯子,爱咋用咋用,哪有那么多说头!这茶你喝不喝?不喝我就让良子撤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这就是恼羞成怒了哟!得得得,你是大辈儿我惹不起,对了,有个小生意跟你说说。”
篾匠叔还在羞恼:“半天不说个正事,一天到晚的惫懒!说吧,啥生意?”
李君阁说道:“最近准备倒腾点虫茶,想弄点像样的裹束,这虫茶城里人喝得精贵,一次一二十颗地放,所以我们的器具也要雅致,容量也不能多,我估摸着一两一个的小盒就合适,按他们那种喝法,也够一个人喝半年了。”
篾匠叔估摸了一下:“那就用八公分直径高矮的竹筒合适。这花色你准备咋弄?”
李君阁说道:“不用花色,越素越好,就烫‘五溪赤珠’四个瘦金小字,漆水就挂鱼竿的漆水,不过层数就别弄那么多,总之在最省工的情况下弄得好看雅致就成,这个你看着办,这个你跟婶子都是行家。”
篾匠叔说道:“那行,我先弄个小样,明早你来看成不成。”
李君阁站起来说道:“行,走了,我还要去小石头那里看看去。”
走出了老远,才听篾匠叔在后面吼道:“你个死二皮!刚刚你管良子叫啥?!现在还不能这样叫!”
李君阁边走边撇嘴:“这手艺人矫情起来比文人也不弱,嘴上不要不要的,心里早都认账了!不然咋这么些会儿才反应过来?”
拉着几十块大小合适的石头来到盘鳌乡,小石头过来接他。
俩人一边往石场下石料一边聊天。
李君阁说道:“你家老爷子呢?”
小石头说道:“这就魔怔了,天天对着你送来那几块有机玻璃转悠呢!”
李君阁说道:“这样也不行啊,你一个人接活能操持好这个家不?”
小石头说道:“我们乡里活本来就不多,一般就是打碑,雕狮子的现在都少了,老妈在屋后种点菜,养了两口猪,平时也没啥花销,生活还行。”
第一百三十四章 老团鱼
李君阁说道:“这样可不行啊,你妈也太辛苦了!这样,你把我这几十块石头都弄成砚台,如果是石眼金筋分布得好看有特色的,你就给我弄成素的,不雕花;那些没多少特色的,你看着办,花式不要太繁复,以清雅为主;像上次‘万壑松风’‘一鹭青莲’那样的精品,一个月有一块就行。”
四爷爷生日的时候,李君阁将‘万壑松风’送给四爷爷做礼物,用四爷爷的话说那叫‘抚石凝露,发墨成油,宝光自蕴,水过即清’,真真是砚台中的极品。
“我也不跟你细论了,一个砚台我给两百工钱,这里四十多块石头,我先给你四千块钱你交给你妈,完工后结另一半,以后每月都是这个数。”
“你家的碓窝石杵之类的就别弄了,又不挣钱又不长手艺,你以后每个月砚台弄完就跟你爹一起琢磨号鼓的事,多跟老人家长本事才是正经!”
小石头的眼圈都红了,说道:“二皮,我都听你的!有了你给我的电磨雕刻笔,这进度可比以前快得多,交给我,你就放心瞧好吧。”
李君阁探头看了看里屋,老石头正皱着眉头,一会看看图样,一会拿着拐弯的錾子在环氧树脂块上比划,想想把头缩回来:“算了,我就不进去跟石头叔打招呼了,走了啊!”
小石头说道:“吃了午饭再走呗!这都快饭点了!”
李君阁钻进车里,说道:“我们之间客气个啥,我还得去农家乐看看经营情况呢,回见啊!”
猛禽沿着盘鳌溪开出一段,就见到一群人在五溪河口子江滩那里围着,闹得乌喧喧的,好像有什么热闹可以看。
李君阁将车停下来,也跟着去凑热闹。
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就见一个老头扯着半根竹篙,正跟泥潭里边一个东西较劲呢。
李君阁一看吓了一大跳,大锅盖大小一个团鱼,背壳直径一米还多,看架势上百斤,正在泥潭里扑腾,嘴里咬着竹篙一头,打死不松口。
“我去好大一个老团鱼!”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君阁自己都忘了“老团鱼”三字在盘鳌乡是特定称谓,那是化身胖秀才想骗婚的主,上千年的道行。
就见人群哗啦啦往后退开了几尺,一下腾出了好些空间来,就剩下李君阁跟那老头还站在泥潭边上。
那老头听到“老团鱼”三字也吓得手抖脚抖,连撒手都忘了,看样子都快要抽风。
李君阁一看,这人不陌生,正是上次郑南成组织闹事时在后面街边上卖菜那位老族叔,四爷爷生辰他也来过,李君阁还单敬过他一杯酒。
李君阁说道:“咦,族叔,你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