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高升(烟斗)-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晓荞换了个姿势,唇边含着玉指,露出一副娇憨慵懒的表情,赵和平看得一呆,再也忍不住,往床上摸了过去……

第0311章民意可如此使用

那女保龄球教练只是简单教了一下方志诚和钟扬基本动作,然后便与徐鹏说话去了。方志诚和钟扬见被冷落,便与隔壁两位洋妞搭讪了一番。这两个洋妞是俄罗斯人,在会所三楼的俄罗斯饭店上班,平常休息的时候便会来到楼下打保龄球。洋妞比较开放,稍微简单聊了一下,便按时是不是愿意去酒吧喝一杯。

方志诚和钟扬原本打算欣然前往,不料被徐鹏给拦住了。徐鹏从口袋里掏出钱包,给那两位洋妞每人一点小费,等洋妞离开之后,说明缘由。那洋妞来打保龄球是假,钓凯子是真。等去了酒吧之后,随便点一些洋酒,她们便能赚到不少提成。

钟扬倒抽了口凉气,感叹道:“徐鹏,我发现与你的生活层次差得越来越远了。”

徐鹏耸了耸肩,苦笑道:“生活所迫,我也不想变得如今这般醉纸迷金。”

钟扬瞅了一眼那保龄球女教练的身影,低声问道:“怎么?你看上那女人了?”

徐鹏微微一怔,淡淡笑道:“你想多了,只是关系比较好而已。在这种高档休闲中心,必须要培养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办起事来才能够事半功倍。”

钟扬脸上露出了然之色,笑道:“我理解了,这犹如我们办案时很多情况需要眼线。”

徐鹏将手指放在嘴边,淡淡道:“不可轻易对人言。”

在任何行业,想要混得风生水起,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方志诚从钟扬与徐鹏的对话中,突然得出一个想法,自己也要建立类似的情报体系,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现在的云海办事处和深州办事处都有类似的功能,但这个太过于对公了一些,方志诚需要培养一些有助于个人利益的人马才行。

玉茗传媒集团的后期发展,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来发展,它的属性为民营企业,而且一旦铺开,人脉关系网也相当驳杂。比如,通过演艺学校进入娱乐圈后,可以接触到政界、商界的高层,采集有用的信息也就变得更为简单。

正思索间,钟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面色变得极为阴沉,挂断电话之后,他凑到方志诚的耳边,低声说道:“范新安出现在银州,而且带着很多人,可能要闹事。”

钟扬早在前几日便安排人跟踪东台地下钱庄的大头目范新安,他突然来势汹汹地出现在银州,这种状况必然不可轻视,定然要有大事情发生。

方志诚眉头微微一皱,道:“那赶紧召集人马,瞧瞧范新安究竟图谋什么,如果真干出些天怒人怨的事情,咱们必须得制止才行。”

钟扬叹了一口气,嘴角露出苦笑道:“我现在手中能调动的人,也就七八个,怕根本挡不住他们,那些人当中有亡命之徒。”

方志诚嘴角一翘,苦笑道:“那也不行吧……”他转念一想,低声道:“能不能让钉子喊点保安,这样也能壮壮声威。”

钟扬琢磨了一阵,点头道:“死马当活马医吧。”言毕,钟扬给钉子打了个电话,钉子最近守在玉茗舞蹈学校早就闲得蛋疼,听说要闹事,立马响应,喊了两面包车人,往约定汇合的地点赶去。

这是一个坐落在银州东郊的烂尾楼群,足有五六栋,每栋楼高有二十多层,在黑暗中显得异常阴森恐怖。开发商在售楼之前开始预售房屋,但实际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问题,最终开发商携款潜逃,于是,这烂尾楼一直便没有人能够接手下来,成为银州的疮疤,经常有市民为之去市委大院上访。当地政府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拿出相应的措施。

其中一栋楼宇的最高层上,站着十来个人,他们围着一个被捆绑的女人。

赵和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面色不佳,低声与范新安道:“把她放了吧,只不过是个女孩而已,没有太多的威胁。”

范新安皱了皱眉,不悦道:“和平哥,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优柔寡断,这女人可是想要弄得你身败名裂。”

范新安如此一说,赵和平脸上露出了犹豫,他正准备爬上床,搂住杨晓荞,这时房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却是范新安突然来到。原来范新安听到了风声之后,一直注意调查身边人,最终发现赵和平身边的杨晓荞有问题,于是在关键时刻找到了赵和平。

杨晓荞尽管行动十分隐蔽,但她的主动接近,引起了赵和平的女儿赵婧的敌意。赵婧委托范新安调查杨晓荞,阻止杨晓荞接近他的父亲。范新安仔细调查之后,内心一惊,因为杨晓荞的父亲死在自己手上,曾经杨晓荞还闹到公司,当面发誓不会饶过自己以及赵和平。

赵和平的好事被打算,他原本很愤怒,因为他不相信杨晓荞会对自己不利,但事实胜于雄辩,范新安在房间里搜出了摄像机。而杨晓荞在事情败露之后,冷静地坦白了一切。

杨晓荞被蒙着双眼,手臂被绳子反捆,她没有慌张,仿佛早已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形。

赵和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弯下腰后,摘掉了杨晓荞口中的布团,然后又解掉了蒙着她眼睛的布条,露出了那双充满仇恨的眼睛,“晓荞,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要陷害我!”

杨晓荞冷笑了一声,讥讽道:“赵和平,不要假惺惺的了。我爸临走之前,除了那封遗书之外,还留下了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你如何诱惑我爸一步步走上绝路的。从知道这件事情那天起,我便发下誓言,一定会让你罪有应得。”

赵和平脸上露出苦笑,道:“当初我提醒过老杨悬崖勒马,但他太过贪心,没有收手。其实,他那时候将工厂卖出去,一切就可以妥善解决了。”

杨晓荞瞪了赵和平一眼,冷笑道:“辛辛苦苦忙了那么多年,拱手低价卖出,最后让地下钱庄成为最大的获利方,这便是你们的意图吧?”

赵和平叹了一口气,道:“你对我的误解太深了。”

范新安在旁边提醒道:“和平哥,还多费什么口舌?你先走吧,下面由我来处理吧。”

赵和平深深地看了一眼杨晓荞,道:“晓荞,你妈我会帮你照顾好的……”

说完,赵和平果断往外行去,他眼中有点涩涩的,突然心中升起荒谬之感。在官场这么多年,早已经历过大风大浪,原本以为自己内心足够的强大,但没料到在决定退出舞台的时候,却差点输在一个少女的手中。

杨晓荞的演技太好了,一步步地接近自己,诱惑自己,只差一步,便能让谨慎小心的自己,留下把柄在她的手中。赵和平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有种郁结,想不通为何命运会如此折磨他,因为自己对晓荞付出了真心。

赵和平步伐沉重地离开楼顶,想象着即将发生的一切,明天早晨或许会有人发现,楼下出现坠楼身亡的女尸。这是范新安的一贯手段,凶暴而残忍。

他踏出楼宇,往楼顶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然后钻入车内。恰在此刻,从远处打来强光,却是数量车灯穿过黑暗而来。

“不好,被人发现了。”赵和平面色阴沉,嘱咐司机,“发动车子,不要开灯,找个小路赶紧走。”

司机点了点头,打了个方向灯,轿车颠簸了几下之后,绕着烂尾楼行走一圈,沿着小道迅速逃离。因为车身是黑色的,所以在黑夜之中,距离一远,肉眼根本难以分辨。司机的车技不错,借着昏暗的灯光,倒也没有遇见什么险情。

至于那个烂尾楼却是发生了激战,先是匆匆赶来的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控制了楼下的小弟,随后一行人快速扫楼,寻找到了目标所在的楼顶。

伴随着“呯呯”数声枪响,烂尾楼出现了短时间的枪战,大约十来分钟之后,刑警救出了命悬一线的杨晓荞。至于原本试图逃跑的范新安,被钉子带来的保安给围困住,没能成功逃脱。因此一场连环谋杀案浮出水面,在过去五年时间内,范新安策划了五场谋杀案,并将现场布置成“自杀”,欺骗众人视线。

范新安被捕之后,近二十名家庭携手上访,表达民意,呼吁市政府严厉打击银州地下钱庄系统,同时严惩那些放高利贷的罪魁祸首。市公安系统为此举行了专项活动,在全市各县进行严查,找出与地下钱庄任何相关的人员,轻则说服教育,重则依法论处。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地下钱庄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尤其以东台,不少人谈地下钱庄色变,肃清了当地的黑色金融势力。

另外,东台还发生了一件引起热议的事情,县委副书记赵和平神秘失踪了。虽然政府没有发出声明,但不少人还是猜出了赵和平与地下钱庄关联甚密。为了保持政府的良好形象,东台政府选择了低调处理此事。

一个月之后,事情逐步平息,宋文迪翻阅着地下钱庄专项案件汇报资料,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志诚倒是给我上了一课,原来民意可以如此使用。”

那些与地下钱庄有关联,获取利益的群众是民意,而那些因为地下钱庄而受害的群众也是民意。利用受害者的民意,主动发起进攻,远比畏惧那些利益方的民意要来得更为正确。

第0312章不是结局的结局

几句话无法讲清楚这一个月发生的诸多变化。

《华夏青年报》用系列报道的方式,从记者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地下钱庄被捣毁的始末,以及对东台经济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应该给与民间借贷一定的生存空间,因为这会使企业募集资金更加的便捷,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开放的活跃度,但事实并没有那么轻松简单。如果放任民间借贷的发展,这把双刃剑会露出森然的獠牙。在东台,看到了许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因为被高额的利息所拖累,分崩离析。

至于那些被蛊惑集资的群众,他们只看到短暂的眼前利息,并不知道地下钱庄承诺的利润存在极大的风险。几乎每天都有小型地下钱庄因为亏损,然后逃跑,导致群众投入的资金变成了泡影……

银州对地下钱庄采取了看似极为激烈的手段,甚至影响到了部分群众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正确而有超前性的。当地政府正在采用其他形式对民间借贷进行补充。这次打击地下钱庄的风暴中心东台县政府,成立了一家具有金融属性的公共服务机构——东台招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当地企业的投融资解决难题……”

李卉用清脆的声音读着最后一篇特稿,语气充满兴奋愉悦之情,终于读完了最后一段,她轻轻地合上了报纸,啧啧赞叹道:“方局,没想到《华夏青年报》竟然用这么长的时间来报道这件事,原本以为会引起恐慌,没想到这到变成了好事,还为咱们的招商公司作了免费宣传。”

即使在一周之前,大家都还忐忑不安,包括方志诚也有点拿不准接下来的变化。因为省里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银州的这种行为太过冒险与激进。

事件上升到意识形态,那就极为严重了。甚至有人还对宋文迪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在银州的诸多措施太“右”,并要求对宋文迪给与相应的惩罚。

这种影响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虽说没有任何明显的震荡,但却是暗潮汹涌,导致淮南省最高层派系一系列地明争暗斗。

宋文迪也为此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不过,他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方志诚,丝毫没有向下转嫁压力,而是默默地承担下来。以至于,专项小组能够调查地下钱庄达到一个月。

方志诚想着死马当活马医,便尝试与《华夏青年报》的记者进行了联系。《华夏青年报》是国家级报刊中,最富有前瞻视野的媒体,他们对“捣毁地下钱庄”这一新闻十分感兴趣。安排了三名记者来到银州,进行了长达三周的明察暗访,整理出了数篇高质量的新闻。

新闻发布之后,原本对宋文迪诘难的政敌均保持了沉默,同时以淮南省为中心,一场席卷全国的打击地下钱庄专项行动迅速启动。

方志诚脸上没有表露任何情绪,内心还是感到振奋,毕竟借着这场行动,招商公司终于扫除了在地方上最大的障碍,而且招商公司的名声也借此被宣传出去,以后的定位将不再局限于东台,慢慢朝外辐射,以银州为中心,向全省扩散。

方志诚手指敲了敲桌面,看了一眼李卉,手指了指沙发,轻声道:“卉姐,你稍微坐一会,我有点事情要跟你沟通。”

李卉心中微微一动,前两周市委组织部已经安排人下来对方志诚进行了考察,后来因为地下钱庄一事闹得太大,所以便一直没有消息,但李卉隐隐猜出,这应该与方志诚即将晋升有关联。

李卉端正地坐在沙发上,迭起玉腿,方志诚泡了两杯茶,取给李卉一杯,轻声道:“组织部的通知估计本周便会下达,我不会离开东台,但招商局长的位置要空下来了。”

李卉眼中异彩涟涟,她也不知道自己心情为何如此复杂。方志诚如果升迁,对于自己是个好消息,自己作为常务副局长,水到渠成往上更进一步,不过,没了方志诚,她心中很忐忑,自己有能力撑起招商局,肩负起打得这么开的局面吗?

李卉轻叹了一声道:“方局,你能高升,我应该送上祝福。不过,我心中没有个底,招商局这么一摊子的事情,以前都是你一手操办,如今交到我手上,我怕自己力有不逮。”

方志诚摇了摇头,微微一笑,淡淡道:“如果不出意外,即使我去了县政府,也会主管招商引资工作。这也是我跟组织部的要求,所以你不要太过担心。而且,从过去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你完全可以胜任招商局长的位置。我从你身上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方志诚说的是心里话,他以前是市委书记秘书,对招商工作一窍不通,若不是借助李卉这个得力的干将,又怎么能在一年之内打造出这么一番事业。

方志诚的个人能力再强,那也只是一个人而已,招商引资需要团队合作,而李卉承担了大量协调与管理工作,才让方志诚无后顾之忧。

李卉有点感动,轻叹道:“方局,我真的很感激你,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从原来的歧路回归正途。”

方志诚摆了摆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目光凝重道:“卉姐,我这么做,并非没有目的,只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我坚强的后盾。”

李卉凝视着方志诚充满阳光正气的眼神,毫不犹豫地点头承诺,“方局,你与我共事也有一年,应该对我有所了解,我是感性的人。你对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不会背叛你。”言毕,李卉伸出食指与中指,发了一个很歹毒的誓言。

方志诚没有打断李卉,他默默地观察着一切,毕竟招商局这么大的家业,他不可能轻易地丢给一个人。只要当确定李卉足够忠诚,方志诚才会放手给李卉。

他点了点头,伸出手掌,轻轻地将李卉举起的手腕拉了下来,微笑道:“卉姐,我相信你。从今往后,只要我方志诚能够步步高升,便一定不会忘记卉姐你今日之言。”

李卉感觉到方志诚手掌传来温热之感,不知为何心脏加快速度,她感觉脸颊两侧火烧一般,连忙一缩手,将头低了下去。

方志诚有点诧异,不知李卉为何表现出如此小女人姿态,倒也没有多想,轻声道:“卉姐,做好准备吧。我这几天便会陆续的将工作交接给你,招商局的未来将掌握在你的手中了。”

李卉嗯了一声,连忙起身,有点失态地离开了局长办公室。

方志诚看着李卉窈窕的背影,微微一怔,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摇头,打消自己心中的胡思乱想。

接下来,方志诚打出了好几个电话,主要是交代自己离开招商局后的相应安排。现在招商局除了熊德超之外,其余三人都是自己这个阵营的,至于自己离开之后,现有编制产生空缺,方志诚已经想好,这是为李卉留的。自己打的几个电话,是给几个隐蔽在暗处的人员,这些人都是方志诚当初亲自招到招商局的,现在还只是普通的办事员,但是他留在招商局的火种,两年乃至几年之后自有妙用。

既然离开招商局了,方志诚也就没有必要事必躬亲。给李卉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而自己只要随时掌控李卉的动向,便能够调动整个招商局的走势,知人善用,是管理的精髓。

梳理完了一切,方志诚接到了钟扬的电话。

“赵和平死了!”钟扬叹了一口气,有点惋惜。因为赵和平是联系地下钱庄和银州官场的关键人物,如果能够找到赵和平,这对于彻底清除银州官场蠹虫有着极大的作用。赵和平一旦死了,链条便断裂了。因为范新安一直跟赵和平进行联系,他承认每年从赵和平那边会多出许多资金,但并不知道那些资金从何处而来。

所以钟扬判断,赵和平之死,有点蹊跷!

方志诚沉默许久,沉声道:“赵和平的死,暂时不要透露出去,东台原本就有很多谣言,若是扩散出去,更加人心惶惶,不如低调点处理吧。至于赵和平家属那边,我会去好好慰问,尽量给赵和平争取一个好的名声,如此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钟扬叹了一口气,品出了方志诚的言外之意,同时也对他的决定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与上面的指示不谋而合。地下钱庄的问题,到此为止,不要再扩大化,毕竟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若是再继续刨根问底,到时候那方势力怕是不会这么消极被动,甚至鼓动群众,发起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这是大局观!

挂断了钟扬的电话,方志诚踱步走到窗口,外面刮起了大风,零星挂着枯黄树叶的枝干被吹得乱颤,天空笼罩着一层阴霾,隐约风雪欲来的势头。

第三卷县府腾龙!

第0313章上了台阶成配角

很多人都想不通,方志诚明明可以往市里调,结果却选择留守东台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少人认为方志诚还是太幼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放弃了一个大好的前程。

县官虽说更有实权,但毕竟层次低了些,既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基层经验,完全可以回到市里,选择一个实权部门熬资历,这远比留在东台要明智得多。

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珂为此给方志诚打了一通很长的电话。

“志诚,你这次太冲动了,市委办这边已经给你留好位置,秘书一处处长,级别副处,这可是许多人在抢的岗位,你却准备留在东台,这岂不是白白便宜别人了吗?”王珂与方志诚关系很好,所以他说话也就更为直接了一点,方志诚当初刚进市委办,便是在王珂手下学习,王珂也算是方志诚的半个老师。

而王珂对方志诚也是真情实意,如果不是因为方志诚成为了市委书记秘书,在宋文迪面前帮自己美言几句,他又如何能有现在的地位?听闻方志诚不愿意回市里,还想在东台留守一段时间,王珂难免有些上火。

王珂琢磨着,即使东台潜力再好,毕竟也只是银州的一个下属县,如果把自己一直放在那么狭小的空间之中,这无异于坐井观天之蛙,太过闭塞了。

方志诚能猜出王珂的意思,凭借齐氏集团项目和黄金街项目,他在东台已经捞够了政绩资本,趁热打铁回到市里,一定能够受到重用,现在留在东台,等政绩的热度冷却,反而没有现在的这种效果。

而且,省里传出消息,等市委这届结束后,宋文迪极有可能调往他处,一朝天子一朝臣,方志诚届时在市里没了依仗,想要再回到市里,那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别人都以为方志诚有什么特殊的身份,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飞速地往上走,王珂对方志诚却是知根知底,了解方志诚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完全靠着自己的实力与运气,颇为不易。

更关键的是,方志诚靠着宋文迪才能有如今的地位,若是宋文迪离开银州,那么方志诚就什么不是了。

方志诚长吁了一声,微笑道:“王主任,之所以留在县里,是因为我深深地觉得,在这个层级能够学到的很多东西。现在回到市里或许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但在东台县我能收获更多实战经验。我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需要通过许多磨砺,才能让自己更加的充实。”

王珂无奈地苦笑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想法。也罢,你还年轻,在县里多待一两年也不算什么。不过,我得提醒你,要注意紧跟宋书记的脚步。”

方志诚笑了笑,暗忖王珂现在变化很大,比起两年前看事情透彻了许多,迂腐之气去除许多。他轻声道:“我心中有数。对了,我最近听说你当选市委秘书长的呼声很高。”

王珂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据我所知,我的胜算不大。”

“哦?”方志诚挑了挑眉,疑惑道,“你是市委副秘书长,再往前一步,成为市委秘书长那是水到渠成之事,到底什么地方多了变数。”

王珂沉声道:“一言难尽啊。前几日宋书记找我谈了一次话,拿出了一份我的投诉材料,上面罗列了我诸多莫须有的罪名。不仅宋书记收到了这些材料,几乎所有常委手中都有一份,即使那些材料都是空穴来风,但对手用的招数太狠了,肯定会有所保留。”

方志诚能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