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高升(烟斗)-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志诚从赵清雅这里得到了一个关键的线索,自己会不会和陕州苏家有关联呢?

赵清雅见方志诚面色阴晴不定,疑惑道:“究竟怎么了?”

方志诚想了想,他对赵清雅还是很信任的,终于还是没忍住将心中的困惑说了出来,“雅姐,我最近知道一张老妈遗留下来的存折,每年有人会往上面打一笔款,但当我调查那个打款帐号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明显有很强大的势力在背后操控着一切。”

赵清雅很快读懂了方志诚的意思,道:“你觉得,陕州苏家跟你的身世有关?”

方志诚点了点头,轻叹道:“宋书记的妻子文行长似乎知道什么,昨日与她见面,她希望我不要继续追查下去,因为对我的仕途会产生不利。”

赵清雅犹豫片刻,道:“我当初与他相处的时候,曾经认识苏家的一些人,要不这样吧,我帮你找一些资料。”

方志诚摇头道:“还是不要了,对方很敏感,我怕你受到伤害。”

赵清雅微笑道:“我有方法可以查出些线索,而且若真是苏家的话,请你放心,他们绝对不会伤害我。”

方志诚从赵清雅的语气中能够听出些东西,当初赵清雅和前男友显然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最终因为前男友身患绝症,为了害怕连累赵清雅,才去了国外,杳无音讯。

身世问题,一直困扰着自己,若赵清雅能帮自己调查,也算是多一个方式。尽管答应了文凤,自己不会继续往下去调查,但他心有不甘。

离开琼金之前,方志诚跟戚芸见了个面,戚芸比起在银州的时候,气色要好了很多,毕竟回到家中,有父母照顾她。许久未见,两人难免有些生疏感,戚芸理了理刘海,沉声道:“最近省委的动静不小,第一步是在琼金准备开展整风行动,第二步则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的行动。整风主要包括三大块,第一块是整治干部贪污腐败之风,第二块是纠正社会不良之风,第三块是整顿经济界别各行各业自律之风。”

戚芸将此事告诉方志诚,想必有深意,方志诚轻声道:“看来省委这次要下狠劲了!”

戚芸点了点头道:“每次整风行动,都要有大批人落马,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

方志诚知道戚芸的意思,对于自己而言,整风行动可以用来对邓少群发起进攻,另一方面,邓少群恐怕也会利用这次契机对自己施加压力,毕竟他现在已经对邓少群构成威胁,政府几乎已经被他完全掌握在手中。

邓少群的优势在党务工作,此次整风行动是党委发起的,他若是巧妙运用的话,大可以削弱方志诚的实力,重新布局。

方志诚叹了一口气,他对现在投靠自己的那些人底细不是很了解,也摸不透那些人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方志诚默默记下戚芸的善意提醒,望着她纯净的眼眸,笑道:“看得出来,你已经适应新书记的工作了?”

戚芸点点头道:“文书记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行事作风沉稳、有力,判断极其准确,尽管有时候手段强硬了些,但他的出发点还是很真挚的,希望淮南官场有一番新的变化。他上任之后,还是充分认可思源总理的规划与思路,很少插手政务,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反腐倡廉上。淮南省这么多年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也豢养了大批蠹虫,这早已引起中央的重视。”

方志诚叹道:“中央考虑问题还是很全面的,为思源总理找了个好的接班者。”

戚芸微笑道:“其实思源总理看得很清楚,据说景隆书记甚至还是他一力举荐的呢。”

方志诚心下有点明悟,李思源在离开淮南之前,怕是已经发现淮南官场的痼疾,所以请示中央安排了一位强势的省委书记坐镇淮南,希望能够一改淮南官场的风向。当然,强势的文景隆真正来到淮南之后,行为方式就不再李思源的控制之中,他与卜一仁多次交锋,甚至还屡屡压制李系力量,其实换位思考,这也在情理之中。正部级的封疆大吏有自己的执政策略,哪里会任由别人摆布。

方志诚感慨道:“淮南省在一两年内,恐怕会要地震不断了。”

戚芸淡淡道:“地震倒也不至于,但省委最近在讨论全省处级干部交流轮岗制,这会引起很大的反响。”

听戚芸这么解读,方志诚对淮南官场的局势大致有了判断。即使没有地震,频繁的岗位调整也是必须的。按照正常情况,处级以上的干部调动都是在市内,也就是汉州的处级干部最多是在各个县区流动,但文景隆下一步的策略,恐怕会在全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如此一来,地方抱团的情况就没有了,人还是那些人,但全省的格局就完全不一样。

李思源是一个善于搞经济的省委书记,而文景隆在党务工作上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淮南省经过这一番变化之后,会去除一些因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不好杂质,迎来全新的气象。

方志诚笑道:“文书记给淮南带来了一缕清风。”

戚芸抿嘴一笑道:“对了,文书记还提过你,有一次我送材料给他审阅的时候,他突然问起我是不是跟你一起搭过班。”

方志诚警惕道:“他不会以为你是‘卧底’吧?”

戚芸摇头道:“你多想了,主要因为城中村改造项目,让他对你印象深刻,认为你是个值得培养的苗子。”

方志诚哑然失笑道:“实在荣幸之至。”

第0505章声东击西之计略

方志诚和戚芸在一起的时候,更像是战友,同处于一个战壕,彼此能理解对方的处境,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些建议,能够让对方茅塞顿开,这是与其他人相处时,不一样的感觉。志同道合使得两人能够充分地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行事风格与思路逻辑。

与戚芸吃了晚饭之后,方志诚开车将之带到离东城附近的一个酒店。两人刚进屋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了体内蕴藏的力量……

方志诚轻轻地将戚芸揽在怀里,戚芸将脸贴在他的胸口,许久之后,戚芸颇为自然地抬起头,方志诚头一偏,便稳住了她红润的嘴唇。两人都闭起了眼睛,享受那清润的感觉。

久别多日的绵长细吻慰藉着戚芸的心灵,戚芸身体颤抖着,她在努力控制自己,其实内心有种冲动,恨不得让自己成为方志诚的一部分,永远不相离。

男人与女人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当爱了就会想要在一起。他们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要与对方更亲密一些。

与方志诚分手之后,戚芸独自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家,坐在车内,她托着雪腮,浮想联翩。与方志诚的关系究竟该如何是好呢?戚芸原本以为距离的缘故,能够让很多事情慢慢变淡,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再次见到方志诚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跨过雷池,享受那种异乎寻常的刺激。

手机震动了两下,戚芸点开短信,方志诚发来一句话,“今晚的戚县长很美丽。”戚芸看了,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

从戚芸今天晚上身体的诸多反应来看,方志诚意识到她这么长的时间应该不会有其他男人,这让方志诚的情绪非常复杂,虽说她结了婚,但始终没有别的男人,只属于自己,只要是男人都会生出自得意满的征服感,但自己对戚芸没有承诺,以后自己终究会娶妻生子,这种结果对戚芸而言太过不公平。

戚芸今年三十多岁,想想这么多年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青春早已一晃而过,正处级的身份看透了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她有时候会反思,自己这么拼究竟值得不值得?因为在华夏传统的思维中,女人无才便是德,即使没有工作,也应该有男人撑起家。

她也曾经犹豫过,怀疑过自己,但从方志诚这里找到答案,自信自强的女人会获得异性的尊重。

就这么不清不白的耗下去吧,戚芸走入死胡同,再也走不出来,婚姻是座坟墓,她在墓穴中找到了可以栖身的一隅,倔强固执的性格让戚芸有些不计后果。

方志诚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自私,但他又不能直接问戚芸,是不是保持情人关系,然后互相给与对方空间,可以自由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很了解戚芸,这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人,若是自己这么问她,只会显得两人的情感太廉价了。

同样,戚芸很清楚,这种跨过道德禁区的情感让自己感到很新鲜刺激,但不可能长久,只是短暂的欢愉,但她原本就是一个习惯寂寞的女人,偶尔尝试一下这种异乎寻常的刺激,可以当作枯燥生活的调味品,有此足矣。

……

霞光区的云海办事处已经开始有序落实,方志诚期间给王崇打过几个电话,让他好好帮衬一点,王崇自然不遗余力。按照方志诚的思路,霞光区的招商办事处和东台的招商办事处达成同盟关系,从短期来看,是东台照顾霞光,但当霞光发展成熟之后,也一样会给东台带来利益。

因为招商引资就跟商场卖衣服类似,客人那么多,总有自己的喜好,不喜欢东台的,不代表不喜欢霞光。霞光也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当东台现在招商处于饱和状态,扶持政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两相比较之下,不少企业更愿意到霞光区发展。

方志诚暗自琢磨,是否在霞光区引入投融资平台,重建一个东台招商投资服务公司不太可能,但可以霞光区设立一个分公司,帮助霞光的中小企业实现快捷融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小微企业的繁荣程度决定着地方的潜力。大企业虽然在纳税、提供就业等方面,单体作战能力强,但现在华夏已经进入全民从商的局面,大企业固然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扶持并服务好小微企业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

扶持小微企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给予足够的宽容,不能有太多的限制,同时要在税收上给予减免;第二是提供更多地融资渠道,小微企业更多地是通过与银行借贷完成资本积累,这种渠道太过单一化,引入更多融资渠道,才能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第三是科学引导小区域小微企业单行业发展,形成合力。

以乡镇为聚点,倡导XX城模式。比如某个乡镇的牙刷制品比较有名,那就引导该乡镇专攻牙刷制造,使这个乡镇变成牙刷城,如此一来,客商在寻找牙刷时就会聚集到这片区域,集中订货。有了源源不断的客商,小微企业坐在家里也能收获订单,如此便能轻易存活。

方志诚因为是秘书出身的缘故,他有随时记录想法的习惯,零碎的思路会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系统的方案会录入在电脑中。

秘书商燕敲门而入,见方志诚茶杯中的水已凉,便给他更换一杯新茶,然后汇报道:“老板,下午两点半要走访区内三所重点小学,还请您注意腾出时间。”

方志诚点了点头,有点不悦道:“这个张晓亮啊,才让他分管教育局,他就给我找事做了。”

商燕笑道:“您出去走走,也是好事。毕竟很多人还不认识您呢,您太低调了,就是政府办估计还有些人不认识您呢。不止一个人曾经偷偷问我,经常进出区长办公室的那个小伙子是谁,我说是区长,他们还不信呢。”

方志诚没好气地笑道:“这些人是那些人?”

商燕连忙掩口,摇头道:“老板,这我可不能说,不然的话,要得罪人的。”

方志诚知道商燕是故意胡诌,来霞光区前三个月或许还有人不认识自己,但现在自己差不多在霞光待了有半年,哪里还有人不认识自己。

方志诚摆了摆手,轻叹道:“你与老郭沟通下,下午我们二点二十出发,提前一点走。”

“不等张区长?”商燕有点疑惑地问道。

方志诚点头道:“若是什么事都被别人安排得好好的,这个区长做了还有什么意思?”

商燕微微一怔,知道方志诚恐怕是想弄个出其不意,转身出门给郭劲远打电话,交代了下午的行程。

莫进接受了方志诚的招安之后,区政府的主导权完全归由方志诚。随后,方志诚便主持了区长分工,成浩的位置往前挪了几步,成为了第三副区长,分管重点项目、经济及招商工作,而张晓亮也获得了相对满意的分工,分管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工作。

不得不说张晓亮此人有很强的经营意识,他迫不及待地邀请方志诚走访几所重点小学,目的很简单,是想借助方志诚的身份来敲打教育局。按照正常的情况,分管教育的副区长都有教育系统的背景,以前当过教育局长或者校长,对教育工作很熟悉,在系统内有一定的威望。张晓亮知道自己在这个方面是弱势,难以服众,所以才会邀请方志诚走访重点小学。

下午两点半左右,张晓亮才得到通知,方志诚已经先行一步走访小学,于是匆匆往既定的第一个小学赶。来到第一所小学之后,发现扑了个空,方志诚根本没在,张晓亮连忙给商燕打电话,这才反应过来,方志诚玩了个声东击西之计,现在已经到了原本计划走访的第二所小学。

行程表中的第二所小学,名叫长河育人小学,也是霞光区内的一所名校。方志诚与商燕来到保安室,保安瞄了方志诚一眼,疑惑道:“什么事?”

方志诚笑道:“我们是三二班的学生家长,刚才班主任打了电话,小孩生病了,我们来接他去医院。”

商燕瞄了方志诚一眼,脸色一红,暗自嘀咕了一句,这方志诚不是在占自己便宜吗?这保安铁定是将自己和他看成夫妻了。

保安没怎么搭理,摆了摆手道:“那就赶紧去接孩子出来吧。”

方志诚轻松便进入了学校,不仅暗自皱眉,低声与商燕道:“学校的安全意识也太薄弱了,这么轻松便放人进来,后患无穷啊。”

商燕这才意识到方志诚是故意玩了一个计谋,看保安是不是合格,转而想起自己刚才羞恼的情绪,不仅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些。这时,商燕的手机响了起来,她捂着话筒位置,轻声与方志诚汇报到:“张区长打来的电话。”

方志诚点了点头,道:“让他来育人小学吧。”

第0506章别去做领导的主

等电话挂断之后,张晓亮连忙吩咐早已等候多时的教育局长王南生,道:“你赶紧给育人小学那边打电话,方区长第一站去了育人小学,让他们提高警惕,接待好方区长。”

王南生年纪接近五十,他听说方志诚先去了育人小学,也是有点措手不及,连忙吩咐下面负责协调的人,赶紧给育人小学那边打电话。

王南生是汉州教育界响当当的人物,当初曾经缔造过汉州奇迹,他曾经担任过区重点中学汉州一中的校长,任职的那几年,每年一中在高考成绩上都名列全省前茅,所以被提拔为霞光区教育局长。不过,王南生在任上主抓初中和中学教育,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上投入的不多。毕竟想要出成绩,高考是一个重点突破口,这也算有得放矢。

王南生对张晓亮这个主管领导,打心底不感冒,毕竟论资历,他在霞光区教育界那是响当当的,也算得上桃李满天下。张晓亮大张旗鼓地张罗这次走访活动,王南生哪里猜不出用意,他是想借方志诚这个区长来给自己施加压力。

王南生表面上对张晓亮态度有加,但骨子里有点不屑,所以这次走访工作并没有怎么用心准备,只是给三个学校的校长打了电话,让他们稍作注意。

王南生是一个很务实的教育局长,这么多年在岗位上自认为也是兢兢业业,他不太擅长权术,否则的话,他的平台应该是市教育局,也不会局限于区里。

方志诚打了个时间差,在学校里走了一圈。育人小学的整体环境还是不错,卫生搞得很好,但体育设施稍微显得破旧了些,操场上杂草重生,中央伫立着两个锈迹斑斑的球门,跑道上则是煤渣铺成的简易路面,与东台那边的小学环境差远了。

方志诚忍不住皱了皱眉。

育人小学的校长赵昌明听说区长先来到自己学校,被吓了一跳,赶忙来到校门口,问事先安排好把风的副校长。那副校长挠了挠头,面露疑惑道:“没看到车队啊?”

赵昌平道:“方区长一个人来的,没带车队过来,刚才有没有人进出过校门?”

那副校长摇了摇头,道:“没有什么人啊?只是一对夫妻过来接孩子去医院看病。”

赵昌平皱起眉头道:“那对夫妻呢?”

副校长道:“去三二班了。”

赵昌平叹气,匆匆往里走,道:“赶紧去找他们!”

匆匆来到三年级办公室,问了三二班的班主任,班主任一脸茫然,道:“我们班上没有同学生病啊。”

赵昌平心下一沉,叹气道:“那个肯定是方区长了。”

副校长嘀咕道:“不像啊,那个人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人。”

赵昌平跺脚道:“那就对了,方区长也就这个年龄。”

正当赵昌平在学校里找方志诚的时候,方志诚已经出了校园,坐进了轿车。

五六分钟之后,张晓亮带着车队赶到,方志诚这才下了车,张晓亮为他介绍了几名教育局的干部,方志诚点了点头,轻声道:“育人小学就不用进去了,我刚才已经看过了,现在我们去下一个学校吧。”

王南生面露苦涩,张晓亮深吸了一口气,暗忖方志诚还真不好伺候。

自己今天本来是想请他给自己走个场面的,没想到方志诚根本不按常理出牌,让自己措手不及。张晓亮突然有所悟,方志诚是想要告诉张晓亮,自己不会按照他的思路来走。他突然有种背脊生寒的感觉,自己不会引起方志诚反感了吧?

官场之中,有一大禁忌,不要去做领导的主,张晓亮今天所为,难免有种利用方志诚的成分在内,张晓亮意识到方志诚在这方面不是一般的敏感。

其余两个小学也就是走马观花,行程结束之后,方志诚要求去教育局进行座谈会。

王南生心中一阵嘀咕,有人说这方志诚是个难成的人物,话一点也不假,下午原本订好的计划完全被打乱,完全是被他牵着鼻子走,因为行程不可控,所以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

教育局的会议室不大,十多人将将坐下,张晓亮主持会议,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地说道:“今天的走访工作,不是游园会,也不是表扬会,而是一次查遗补漏,纠正错误的调研会。首先有请方区长发言,让他指导一下,我们今后的工作该如何改进。”

方志诚瞄了张晓亮一眼,道:“我最后再做总结吧,首先请各位教育局的干部和校长们说一下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区政府一定会为大家竭尽全力解决困难。”

调研会的目的主要以采集信息,解决问题为核心内容,这是常规流程,校长们便陆续发言,主要是围绕教育经费的问题,这两年财政对教育经费挪用的次数很频繁,甚至还出现教师工资连续两个月未能及时到位的情况。方志诚不时地追问几句,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要点。

等校长讲完话之后,方志诚与教育局的几名正副局长,道:“我对教育行业肯定没有你们了解,所以几位校长提出的问题,应该由你们来回答。”

王南生干咳了一声,道:“教育经费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霞光区,这是汉州的普遍现象,我认为学校要充分给予理解,毕竟政府和教育是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然,在下半年,我们会注意协调好,不会再出现教师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

方志诚点头道:“国家曾经说过再苦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承诺,以后政府绝对不会再动用教育经费,所以教育局会及时将这笔资金发给辛苦的园丁,如果有延迟的话,不仅是你们,我也会找南生同志的麻烦。与此同时,据我所知,教育经费包含很多内容,不仅仅是教师工资,还有校园的基础设施,这些钱是否都用到实处,我也想请大家讨论一下。”

王南生顿时醒悟过来,方志诚是刻意地将话题引到校园基础建设中来,他今天视察的时候,想必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王南生尴尬地笑了笑,道:“方区长,您有所不知,现在全区基础教育的条件的确有点苛刻,主要我们把中心放在初中及高中教育上,改天你可以去区一中看看,一定会对教育设施满意。”

方志诚摇了摇头,道:“南生同志,虽然我没从事过教育工作,但有些常识我还是知道的,每年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额度,莫非区里没有这么做,而是进行了调配?”

王南生暗忖方志诚虽然年轻,但言辞犀利直指要害,他点头道:“没错,我们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也是当初马区长认可的。钱拿到手了,要灵活的使用,好钢用在刀刃上,才不至于浪费。”

方志诚眉头微微一皱,王南生这句话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竟然搬出了马振才,这可是犯了大忌。

方志诚语气凝重地说道:“你这个观点,我无法说是错误的。但我不得不提醒你,明年上半年,即将迎来‘两基国检’,这对于咱们区政府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按照区里现在基础设施的状况,我们能够应付过去吗?”

方志诚此话一说,连张晓亮也有吃了一惊,因为张晓亮也是才接触教育工作,对国检也还是第一次听。不过,王南生是教育界的老兵,还是知道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