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沐阳将杯子里的果汁一饮而尽,站起来说道:“哟呵,这些鱼还挺厉害呀,看来老叔得拿出点真本事了,下梅花桩!”
  梅花桩是淡水垂钓时候相当有效的一种方式,但布置起来颇为麻烦,所以没有什么独特目标不会这样钓鱼。
  之前钓上大鳡鱼的钓客就是用了梅花桩,这要在湖里打窝子,所谓打窝子就是在湖水里设置垂钓点,比如把石头放下去垫高出水面,可以让人踩在上面。
  首先要选择一个中心窝点,敖沐阳找了一个小舢板固定住后做了中心窝点,然后用湖边的石头在前后左右各打一个窝子。
  这样梅花桩就成型了,之所以得到这名字,是因为成型的窝点联合在一起就像一朵梅花。
  朱朱问道:“每个窝子都要下一杆吗?”
  敖沐阳摇头:“不必,还是下两根杆。”
  “继续扎蛤蟆?”
  敖沐阳翻了个白眼:“用不着!”
  他在舢板上垂下钓竿,又在左边的窝点上垂下一根钓竿,然后悠然的回到岸上等待起来。
  朱朱摁着一根钓竿,将军摁着一根钓竿,一人一狗对视一眼,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小丫头叫道:“阳叔,为什么你去遮阳伞下喝果汁,我和将军要带在这里?”
  “因为待在那里会热呀。”敖沐阳理直气壮的说道。
  小丫头气的哇哇大叫。
  不过这种方法确实更容易钓上鱼来,朱朱这边闹腾着,将军那边鱼线一下子绷紧了。
  见此将军赶紧用双爪使劲摁住钓竿基座,敖沐阳翻身而起,蹚水走过去抓起了钓竿。
  犬科动物没有锁骨,这样它们前肢挂不住肌肉,前肢没什么力气,所以它们打架靠嘴巴啃,而不是像猫科动物那样喜欢拍巴掌。
  将军的力气在狗子里名列前茅,可要它能摁住钓竿还是很难,鱼在水中的力气是很可怕的。
  敖沐阳抓住鱼竿收放鱼线,朱朱看他手臂肌肉贲起的样子感觉像是钓到了大鱼,赶紧放下钓竿两眼放光的跑去看热闹。
  除了精力充沛要发泄,其他时候将军沉稳懂事,它立马过去摁住了钓竿基座。
  一番争斗,敖沐阳将鱼线收了起来,然后一条顶多有二十公分长的鱼被他提到了手里。


第492章 饿虎吞食
  “这是什么鱼?真好看。”朱朱盯着敖沐阳提起的鱼好奇问道。
  一个硬邦邦的声音响起:“黄辣丁,很好吃。”
  敖沐阳回头一看,看到六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
  她这次换了穿着,不再穿那件宽大破旧的校服,而是一套篮球服,这套衣服上下身并不配套,上衣是湖人的24号紫光闪烁,下身则是一片草绿,NBA的两大豪门球队在一个野丫头身上尴尬的相遇了。
  六妹也提着钓竿,显然她也知道雨后是钓鱼的好机会。
  不过她不知道是刚来还是收获不佳,手里的网兜里空空如也。
  敖沐阳提着手里的鱼笑道:“哈,六妹呀,你最近怎么老往我们龙头村这边跑?以前一年半载见不着你,这几天是天天见到你啊。”
  听他这么一说,六妹脸色顿时难看,拎着鱼竿怏怏不乐的往回走。
  朱朱看她身影孤孤单单,便跑上岸追着她说道:“喂,小姐姐,一起来钓鱼呀。”
  她伸手要拉六妹,六妹一把将她推开,凶巴巴的说道:“别碰我啊。”
  敖沐阳苦笑着摇头,这小姑娘的脾气真是古怪。
  六妹倔强的要走,敖沐阳倒是无所谓,朱朱却想挽留她,毕竟两人年纪相仿,她这会正缺少小伙伴呢。
  看着六妹的背影,朱朱大声说道:“喂,我们这里有黄辣丁。”
  这一招很好使,小丫头的脑瓜子很精明,一下子掐住了六妹的命脉。
  六妹先前待在旁边,就是看到敖沐阳提起了黄辣丁后才跑过来的。
  黄辣丁是龙涎湖出产的另一种珍稀淡水鱼,它长得很好看,身体是流线型,整体是淡黄色,体表有褐色阴影,在水中游动起来美感十足。
  更美的是它的鱼肉,黄辣丁是杂食性鱼类,但以肉食性为主,这从先前它在水中的挣扎力度就能看出来,肉食性鱼都有着出众的体力。
  这种鱼的脑袋带有略微的毒性,吃的时候要切掉头,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缺点,不管清炖还是红烧,细腻的鱼肉都很是鲜美。
  六妹显然是饿了,她长得瘦骨嶙峋,摆明长期营养不良,只是她皮肤黝黑,这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她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很差的脸色。
  瞪了一眼敖沐阳,六妹阴沉着脸走下湖里将鱼竿撒了出去。
  敖沐阳招手道:“你要钓黄辣丁,你来我这个梅花桩钓位。”
  六妹倔强的抿着嘴,不言不语的握着鱼竿等在那里。
  过了一会,她的肚子发出了咕噜噜的声响。
  旁边正想交好她的朱朱听到后眼睛一亮,她飞快跑到遮阳伞下将自己的小背包打开,然后翻找一会拿出卤蛋、肉干和土豆片又跑回来。
  献宝一样,她将小食品递给六妹:“这是阳叔给我做的零食,都很好吃,你要吃哪个?”
  六妹绷着脸看了她手里一眼,然后又扭过头去,她依然不声不响,可肚子咕噜噜的响的更厉害了。
  朱朱笑道:“你没吃早饭吗?这些零食可以做早饭……”
  “谁稀罕?”六妹拍了她的手一把,然后收起鱼竿气冲冲的离开了。
  小丫头傻眼了,看着敖沐阳委屈的几乎要落泪:“六妹怎么这样呀?”
  敖沐阳安慰她道:“估计她不爱吃零食,来,你拿给将军吃。”
  将军用舌头舔了舔嘴巴,狗脸上表情很期盼。
  一个钓竿钓上来了黄辣丁,敖沐阳又换了另外的窝点下钓竿,过了一会后又有黄辣丁上钩。
  这样就证明周围水域有黄辣丁鱼群生活,敖沐阳不偷懒了,他和朱朱、将军一起看守钓竿。
  一共七个窝点七个钓位,他们分错开下钩,于是黄辣丁们纷纷上钩。
  鱼群有记忆力,它们发现了有的地方诱饵不能吃,吃掉会被抓走,可是它们只能记住一两个地方,窝点太多、下饵的地方太多,黄辣丁鱼根本记不住,这样便容易上钩多了。
  这就是梅花桩钓鱼更容易有收获的原因之一,到了中午时分,敖沐阳利用梅花桩一共钓到了十来条黄辣丁,另外还有两条草鱼和一条石爬子。
  石爬子鱼肚子肥肥,这是一条带籽母鱼,敖沐阳便将它扔回了湖里,只带走了黄辣丁和草鱼。
  湖边有村民在树荫中支起帐篷、挂上遮阳网,他们在这里出租烤炉和提供淡水产加工业务,游客们钓了鱼、摸到虾蟹河蚌,都可以过来花钱请他们进行代加工。
  敖沐阳要了一个烤炉和一个锅子,他自己来处理这几条鱼,用不着别人帮忙。
  朱朱本来也要帮忙,然后她看到了六妹的身影依然待在湖边,便犹犹豫豫的找了过去。
  这次不知道她怎么说的,六妹跟着她磨磨蹭蹭的来到了树荫下。
  敖沐阳将黄辣丁摘头破肚后进行了清炖,两条草鱼则被他简单腌制后放上了烤炉做炭火烤鱼。
  清炖鱼简单,炭火烤草鱼难度很大,一是需要不断往上抹油撒调味料,二是草鱼的鱼皮很嫩,容易被火烤焦。
  敖沐阳娴熟的翻着两条草鱼,源源不断往上刷油,同时撑开鱼身上的开口往里撒上佐料,主要是孜然、椒盐、胡椒粉、姜粉和芝麻之类的东西。
  不多会,烤鱼的香味先弥漫开来。
  六妹的肚子又咕噜咕噜的响了起来,她目不转睛的盯着烤鱼,嘴里一个劲吞口水。
  敖沐阳估计她不只是没吃早饭的问题,便先舀了一碗鱼汤给她。
  拿到鱼汤,六妹顾不上烫先喝了一口,然后一边烫的咧嘴一边继续往下喝。
  敖沐阳道:“你慢点喝,小心烫一嘴燎泡。”
  “没事。”六妹罕见的露出笑脸。
  敖沐阳让朱朱拿出零食,朱朱傻乎乎的问道:“六妹不是不喜欢吃吗?”
  这次等她拿出来,没有人吃的比六妹还凶。
  烤鱼很快就熟了,敖沐阳扇着扇子来散热,等到烤鱼温度降下来,他用小刀将鱼肉切了下来,叮嘱道:“吃慢点,草鱼的鱼刺很多。”
  野生草鱼腥味重,但敖沐阳用大料给拿住了,剩下的就是野生鱼的筋道肉质,这可比养殖鱼好吃多了,毕竟双方的生活环境和运动量不是一个档次的。


第493章 藤壶来历
  敖沐阳用叉子插着鱼肉塞进嘴里,鱼腥味几乎吃不出来,倒是烤出了肉汁,那股鲜美的味道融合孜然粉和椒盐后,组合出来的香味让人胃口大开。
  朱朱和六妹吃的也是开心,不过一个是小口小口品尝,一个是狼吞虎咽。
  六妹吃东西比将军还蛮横,几乎就是往喉咙里塞!
  敖沐阳不得不连续给她倒饮料:“慢点吃慢点吃,这里的菜足够咱们吃的。”
  两条草鱼是大鱼,合起来有二十斤,黄辣丁有大有小,大的也有二十公分的长度,敖沐阳同样炖了两条,一个成年人和两个女孩根本吃不了。
  不过这只是他的猜测,六妹是真能吃!
  炭烤草鱼她全吃了出来,黄辣丁的鱼汤她也喝了个干干净净,连里面的葱姜蒜都吃掉了。
  黄辣丁她没吃,不是她吃不下了,而是说道:“你们不吃我能带走吗?我妹妹爱吃这个鱼。”
  敖沐阳帮她进行了打包:“行,你带回去吧。”
  朱朱把剩下的所有零食也塞给了她:“还有这些、还有这些,都给你,你带回去给妹妹吧。”
  六妹默默的收拾起东西,扛着鱼竿离开。
  中午天热了,敖沐阳回到家里树荫下睡午觉。
  他刚睡醒的时候,村里一户搞海产养殖的敲开了门:“村长,兵叔在家吗?我们几家联合搞了个海蛐养殖,感觉不大对劲,想让兵叔去瞅瞅。”
  海蛐从名字来理解似乎是海里的蛐蛐,其实并非如此,二者没有丝毫联系,海蛐是藤壶的俗名,藤壶是一种贝类。
  藤壶是好东西,它们分布甚广,几乎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都可以发现其踪迹,这种贝类数量繁多,常密集住在一起,成型后的藤壶是节肢动物中唯一行固着生存的动物。
  养殖藤壶简单,只要找一处水质优良的地方往礁石上放养藤壶苗就行,它们最终会固定在礁石上慢慢生长。
  不过要养殖的藤壶可不是随处可见那种,而是从西班牙等国引进的特种藤壶,普通藤壶不能吃,一是肉少二是污染严重。
  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高档海产品开始出现在饭桌上,特种藤壶就是其中之一。
  正儿八经出产于西班牙和欧洲的藤壶很昂贵,一盘菜在大酒店可以卖出上千块,价格惊人,当然味道也是鲜美的惊人。
  正在养殖池收拾黄金鳝的敖志兵老人擦擦手站起身:“小涛,你怎么突然心血来潮要养海蛐了?这东西我也没怎么见过,洋人的货啊。”
  敖明涛讪笑道:“这不是那啥嘛,咱们村里现在游客多了,我觉得以后修了路游客更多,肯定有一些有钱人来咱们这里,搞点海蛐能卖大钱,这东西好吃又新奇,对吧?”
  敖志兵道:“确实是够新奇的,走吧,我跟你去看看,这东西贵是贵,可不好养呀,对水质要求很高。”
  敖明涛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咱村外面的海水水质就相当好,我想养着试试,反正海蛐苗子价钱不贵。”
  听到这里,敖志兵的脚步一下子慢了起来,他问道:“苗子不贵?你是在哪里买的?多少钱?”
  敖明涛说道:“一千块钱五千个苗,我和二灯、三灯兄弟掏了两万块买了十万苗,正常的话过两年能出产个一两万斤的海蛐,那卖给四五十万没问题吧?”
  敖志兵脸色不好看了,他说道:“你要是真能出一两万斤的海蛐别说四五十万,就是一两百万也没问题,可洋海蛐的苗都是进口过来的,十万苗子光这个税费就不止五万块吧?”
  敖明涛听他这么说紧张起来,道:“你老是说我遇上骗子了?不能吧,我们是托朋友联系的生意呀,人家还说等苗子长起来还会回来收。”
  “先去看看吧。”敖志兵眉头皱巴的有些紧。
  听着两人对话,敖沐阳便跟了上去。
  朱朱是他的小尾巴,看到他和将军离开,赶紧背上她的小书包也跟了上去。
  路上她问道:“阳叔阳叔,海蛐是什么?海里的蛐蛐吗?”
  敖沐阳摇头:“不是,是一种贝类,学名叫藤壶。”
  朱朱立马点头:“哦,藤壶啊,这个我知道,我们船厂有很多哩,它们可讨厌了,总是会趴在船底,清理起来很麻烦的,我妈妈最讨厌它们,说它们是船舶吸血鬼。”
  这种藤壶就是不值钱的土产藤壶,在很多海岛上凡有礁岩处便会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可以黏附在礁石和船底,一旦贴上就很难再脱离。
  不过在龙头村这些地方还是挺少见的,因为当地的水质在很久以前就不适合藤壶生存了,另外他们这里海边礁石少、沙滩多,藤壶无法在沙滩上生存。
  敖沐阳问道:“小猪,你认识这些藤壶的样子吗?”
  朱朱笑道:“我不光认识它们,我还知道它们的来历呢,阳叔你知道吗?”
  敖沐阳一愣:“藤壶的来历?它们怎么来的?”
  朱朱一本正经的说了起来:“在很久很久以前,龙王家的小公主想上岸观赏人间的风景,可龙王担心岸边礁岩太滑溜,会跌坏小公主,于是下令在水族中招门坎石,铺在礁岩上为龙王公主垫脚。”
  “龙王爷说,谁能承担这一重任,以后海里礁上可以任凭来去,不必再受管束。水族们平日老埋怨水底的日子太沉闷,有这么个好机会,都争着报名,竞争激烈……”
  听了她的话,敖沐阳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是个传说故事。
  他看朱朱绘声绘色说的起劲,便耐心的听了起来。
  这样,朱朱说的更有劲了:“龙头鱼凭自己沾了个‘龙’字第一个来应试,它们一条挨着一条横卧在礁岩上,让龙王公主踩着走。可龙头鱼们平日娇生惯养,身子虚弱,龙王公主踩上去才走了两步,它们便吃不消了,一条条东倒西歪的,让龙王公主摔倒了,惹怒了龙王。”
  “其他水族纷纷上去试,根本都不行,最后藤壶挺身而出。藤壶平时在龙宫御膳房打杂,平日用坏的酒盅碗盏都一一保存着,这时候它们把破酒盅残碗盏往身上一罩,然后一层层附在岩礁上,龙王公主踩上去稳稳当当的,轻松上了岸……”
  “从此以后,龙王就不再管束藤壶,允许它们自由生长在礁石上,可以不必给龙宫纳贡、不必去龙宫请安,这样藤壶很懒,它们就随便找个地方安家,安家后再不动弹。”


第494章 卖我吧
  小丫头一路如百灵鸟啼鸣,将她所知的藤壶传说给讲了出来,没多久他们便去了码头。
  码头上一艘艘渔船安静的停靠着,其中一艘横在码头尽头,正有人蹲在船头和码头上的村民抽烟说笑。
  看到敖沐阳一行人走来,船上的两个汉子跳了下来,一起笑道:“村长来了。”“兵叔你过来了。”
  敖志兵点点头:“二灯三灯,你们俩兄弟真能折腾,这怎么又捣鼓起海蛐啦?”
  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笑道:“这不是想搞点自由经济发展嘛,哈哈,现在你看咱们村外这海里的水比以前清澈不少,我估摸着养海蛐是行了。”
  红洋近两年一直在努力的治理海洋污染问题,很多排污型企业要么转移要么关停,海水质地已经大有改善。
  这时候村外海域种上大量海藻和水草,它们的根系固定了水中的杂质,吸收水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带动了浮游生物的族群数量,进一步改善了海水质地。
  说话之间,敖沐兵上了船,然后看向附着板。
  附着板是塑料质地的带孔板子,每一块板子都有水盆搭配,海水透过孔洞将板子浸湿,上面攀附着一些小贝。
  这些小贝一丁点大,色泽灰白,外表是复杂的石灰质。
  毫无疑问,这就是幼年期的藤壶了。
  藤壶的繁殖和生长过程很有意思,和其他贝类一样它们也是雌雄同体,能够从水中直接获取精子受孕。
  但由于成年藤壶固着不能行动,在生殖期间必须靠着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
  也就是说,它们虽然是雌雄同体,可却互相交配、互相捅对方才能完成繁衍后代的行为。
  成年藤壶会固定附着在某个地方,但幼苗脱离母体后必须要经过几个星期的漂浮日子才能附物而居。
  在藤壶准备附着时,它们会分泌一种胶质,使本身能牢牢的粘附在硬物上,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
  现在的藤壶幼苗个头已经不小,它们进入了附着期,将之禁锢在一片礁石上后,它们会逐渐黏合其上。
  朱朱拉着敖沐阳的手爬上船后看向藤壶,然后立马摇头:“就是它们,妈妈说这是海洋污染物,不过我们的船都是长在船底,你们的怎么长在船里头呢?”
  二灯兄弟和敖明涛没在意她的话,只当做小姑娘乱说,他们在等着敖志兵。
  可敖沐阳却知道朱朱不会看错,她以前经常跟着颜青城去视察船只,虽然年幼,但见过的藤壶恐怕比敖志兵老人更多。
  老爷子拿起藤壶看了看,他问道:“你们从哪里买的?”
  “怎么了?”敖明涛反问道。
  听他不答反问,敖沐阳就知道这些藤壶种的来源有问题。
  敖志兵老人活了这么多年,见识广泛,自然一眼也看出了他们的小算盘。
  他也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说道:“你们去买海蛐苗,海蛐这东西不比一般的鱼虾蟹,你们怎么不找个懂行的跟着?”
  敖明涛吞了口口水道:“卖我们海蛐的是熟人,他不能坑我们吧?”
  敖志兵摇头道:“人家没坑你们,是你们自己坑自己。海蛐啊,能上桌的洋海蛐又叫鹅颈海蛐,那东西多珍贵,一千块钱能买到五千个苗?五千块能买到一千个苗就不错了!”
  他口中没有明说,但这话已经摆明了他的态度。
  二灯顿时紧张起来:“兵叔,这不是那个鹅颈海蛐吗?”
  “是吧?我们看过他们养的成品了,绝对是西班牙、意大利那些地方出的洋海蛐,没问题呀。”三灯补充道。
  敖志兵道:“这不是鹅颈海蛐,这是火山海蛐,现在看不大出来,等它们长大了就能看出来它们长得像个小火山,好看但不好吃。”
  二灯脸色变了,他狠狠一跺脚吼道:“他妈隔壁,连自己伙计都糊弄,老严这生意不想做了?”
  敖志兵用炯炯眼光盯着他道:“人家真糊弄你们了?还是你们自己贪小便宜?洋海蛐那东西多贵你们不清楚?嗯?”
  二灯涨红了脸,他扯着脖子说道:“他跟我们说这就是洋海蛐,起码说是用洋海蛐培育的!不行,涛子给他打电话!”
  不用他说,敖明涛已经打出电话了。
  电话接通,他火气冲冲的吼了一句,然后那边说了起来,越说他脸色越难看,却说不出话来了。
  等他挂掉电话,二灯着急问道:“怎么了?”
  敖明涛沮丧道:“老严这个老狗,玛德,他说当时提醒咱们了,这是洋海蛐繁育的,洋海蛐和普通海蛐繁育出来的……”
  “他说个屁,他就给咱们看了一些洋海蛐!”三灯叫道。
  敖明涛照旧是一脸沮丧:“嗯,是呀,就是用那些洋海蛐来繁育的种苗,看看合同,他说合同上标明了,不保证种苗完全长成洋海蛐。”
  二灯火急火燎去驾驶室找合同,其他人知道不用找了,空穴不来风,人家既然说的那么肯定,自然是有依据的。
  敖志兵看着这些藤壶苗道:“难怪我看着它们有点怪,原来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行了,你们就当花钱买教训了,买苗子这么重要的事不多找几个人去帮忙看看?还贪图便宜?哼哼,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敖明涛哭丧着脸道:“谁它娘不想占点便宜呀?”
  二灯找出了合同,三人凑在一起扒拉着看了好一会,然后开始骂骂咧咧。
  敖沐阳第一次看到藤壶种苗,他琢磨了一会回头道:“这些海蛐苗子一共多少钱?”
  “不算油耗和人工,光苗子就两万块。”敖明涛愤愤的说道,“玛德,被坑了两万块啊!”
  敖沐阳笑道:“这样,你们转手卖给我吧,两万块我掏了。”
  一听这话,船上几个人都有点懵圈。
  敖志兵下意识的劝说道:“东家,你要这东西干嘛?这样的海蛐没法吃,你养了也卖不了几个钱。”
  二灯跟着点头道:“对呀,卖给你不是坑你了?”
  敖沐阳道:“谁让我是村长,对吧?总得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吧?行了,转手给我吧,要是你们舍不得那也可以自己留下。”


第495章 吃穷老子
  接手这批海蛐有点像是做接盘侠,按照他说的来看,好听点叫解人所难,难听点就是有点傻。
  敖沐阳不傻,他买下这批海蛐有自己的打算。
  两万块钱不算多,他想试试用金滴来养殖藤壶有没有用处,毕竟这好歹是新培育出来的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