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即使它们没碎里面的酒水也没了,瓶口采用了老式牛皮纸搭配泥封的方式,干泥入水早就融化了,多年来海水通过牛皮纸渗入了罐子里,毁掉了里面的酒水。
  再往后的船舱没法进人了,它们破碎的更是厉害,通过缝隙敖沐阳往里看,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又是一个废沉船。”敖沐阳无奈的摇头。
  他不想空手而归,就回到第二个船舱仔细寻找酒罐子,想看看能不能找个完好的酒罐子带回去。
  结果随着他打开木箱子,发现有的木箱子里不是酒罐子,而是一些绫罗绸缎。
  当然,这东西只能凭着印象来猜测,海水浸泡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些布匹多已经腐朽不堪,用手一碰就变成黏糊的碎片。
  惊喜没有出现,即使他耐心的将所有箱子都打开了,也再也没有什么发现,如此他没办法,只好离开沉船、浮出水面。
  他在沉船上待了有两个多小时,没人怀疑他在水下的情况,因为百米深潜的上浮过程也得耗费很长时间。先前科研人员之所以迅速上浮,那是情况紧急,不得不加快速度浮起来。
  看到他出水,曹教授立马迎了上来:“小敖,你怎么样?”
  敖沐阳道:“我这边情况挺好的,喏,曹教授,这是水温分布情况。”
  曹教授拿着测温计道:“这次幸亏有你,你可是帮大忙了。”
  敖沐阳笑了笑不动声色的将两个小盒子放入了包里,没人注意他,他本想打开盒子看了看里面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没有动手。
  盒子不知道在水下待了多少年,里面也不知道有什么,贸然打开容易导致里面东西被空气氧化而损坏,他准备回去找个合适环境再打开盒子。


第567章 大清宝钞
  接下来两天,敖沐阳依然留在了海上。
  曹教授是科研狂人,得到了水温分布图后,潜水员机体过热情况便可以解决了,他们调整了潜水服的散热能力,科研人员继续下水。
  敖沐阳自然也得跟随在旁,只要水下有人,那他绝不会留在海面上,那叫一个恪尽职守。
  可能是他保护得力,可能是他们运气好,后面两天时间队伍在水下再没有遇到问题,一切顺利进行。
  考察结束后,曹教授没有亏待他,除了之前议定好的三万块薪酬,另外给了他五千块的奖金,以感谢他在此次考察活动中给予的付出。
  敖沐阳投桃报李,留下曹教授等一行人去村里住了一天,吃喝住宿全是免费,不为赚钱,只为结交几个朋友。
  另外,曹教授是国内地质类研究中的大拿,每年不知道要在多少报刊上发布多少报告,如果以后他在报告中提一下龙头村、介绍一下龙头村,那对村子帮助很大。
  龙头村正在申办海龟的自然保护区,学术界越是有人帮忙说话越好。
  回到村里,敖沐阳设宴款待了一下曹教授,席间他找了李继教授作陪,然后喝着酒,他从两位知识渊博的老教授口中得到了一种防止海洋文物出水后迅速氧化的办法。
  这个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往上喷出抗氧化剂,以水溶性抗氧化剂来对抗无所不在的空气和带来的氧化反应。
  他选择的抗氧化剂是谷胱甘肽溶液,比较好获得,很多水果商便会使用它来喷洒水果,以减缓水果的成熟过程。
  陆虎人脉足,他打电话问了一声后,第二天便有人给他用快递邮寄了一瓶。
  得到了谷胱甘肽溶液后,他终于打开了两个小盒子。
  首先,他将盒子外围的蜡给刮了下去,这些蜡经过多年的海水反应已经变质,变得跟玉石似的,坚硬、好看,可惜不值钱。
  刮掉蜡后,他便往盒子上喷了一层谷胱甘肽溶液。
  接着他在盒子上开了个洞,盒子是木头材质,如果不是外面包了一层蜡,早就跟那些大木箱一样被海水泡烂了。
  凝蜡是一种海水中保存物品的好东西,在它的保护下,小木盒依然完好。
  随即他通过小洞往里喷了一些谷胱甘肽溶液,至此才打开了小盒子。
  盒子轻飘飘,注定里面没什么金银珠宝,敖沐阳打开后一看,里面是一几张纸。
  这些纸张厚重而昏黄,上面印着蓝绿色的字体和图案,其中上面横着的一行字是:大清宝钞!
  看到这东西敖沐阳乐了,一番苦心总算没有白费,自己终究从海里搞到了文物!
  这是大清宝钞,清朝的纸币,绝对是文物了。
  由此可见,海中沉船是清朝时期沉没于海中的,他上网查询了一下,他手里拿到的大清宝钞出自咸丰年间,上面写着有:咸丰五年大清宝钞二千文浙江课税票。
  对于大清宝钞,喜欢金庸剧的都不会陌生,《鹿鼎记》里最重要的交易角色就是它,当时韦小宝动辄掏出市值几千两白银的大额纸钞,那叫一个土豪。
  其实那经不起考究,敖沐阳看网上介绍,清朝发布的纸钞面值不大,他得到的这些是‘二千文’,面值已经相当大了,但折合下来不过是一两白银。
  根据清朝户部宝钞局的规定,官票之中白银一两抵宝钞钱二千,宝钞二千抵银一两,与大钱、制钱并行……
  不过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使老百姓受到严重损失,到了咸丰末年,这东西几成废纸,后来到了同治元年,这宝钞甚至停止了使用。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宝钞使用时间不久,在市场上存留时间不久,时至今日它们变得很罕见,于是在现代收藏市场上价值很高。
  网上有相关的拍卖记录,去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出现了一张这样的宝钞,具体是‘咸丰二年大清宝钞五百文课税票’,它拍出了二十万的高价。
  敖沐阳数了数,第一个小盒子里一共有八张这样的钞票,那就是大概一百六十万了。
  一百六十万可不少,对于他的身价来说没什么,但这东西可以见于世面,这些钱他能够公然拿出来进行消费,不像出售太监藏宝那些所得现金得藏藏掖掖。
  带着欣喜心情,他又打开了另一个盒子,准备再收上一批大清宝钞——不对,再收上一批人民币。
  这个盒子更沉重,相比前一个盒子至少要重上一倍,显然里面有更多的大清宝钞,不对,更多的人民币。
  结果盒子一开他失望了,这个小盒里没有钞票,一张没有,里面是一堆信封!
  打开牛皮纸信封,里面是脆脆的宣纸,因为敖沐阳没有做好防氧化准备,抽出来后迅速开始变得脆弱。
  宣纸上写满了字,字迹已经含糊不清,敖沐阳仔细辨认,认出这可能是一封封家书。
  原因是牛皮信封上贴着邮票,邮票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有的大、有的小,不管怎么样上面都有大清邮政局字样,还有一分银和五分银的标注。
  家书上大多的字看不清了,只有开头称谓下笔重,能看出父母称呼,这样的东西哪怕是名人所留那也价值不大。
  而且敖沐阳觉得这家书不是来自名人之手,应该是船长或者大副留下的,否则不会出现在驾驶舱中。
  他将牛皮纸塞回信封连同大清宝钞一起留了下来,其中信纸没有处理,而大清宝钞则细心的喷了一层防氧化剂。
  好歹有一百六十万左右的收获,敖沐阳还是挺满意的,他随后给大清宝钞拍了照片发给程德明老爷子,想通过他问问这宝钞的价值。
  老爷子经常满中国飞,作为一名收藏家,他要到处参加拍卖会,要到处去参加私人收藏品鉴会,还要配合政府和高校去鉴定一些出土文物。
  敖沐阳发去照片的时候他正好回到了红洋,便主动打了个电话过来:“喂,小敖,你这也是够抠门,发现文物了不给我打电话你发什么微信呀?”


第568章 超级游艇
  调侃几句之后,老爷子回到了正题,他问道:“你手里的大清宝钞都是两千文的吗?”
  敖沐阳掩饰着内心的高兴道:“不是,还有五千文的,那是大额宝钞吧?”
  老爷子说道:“对,五千文是大额宝钞,这样你等等我吧,我明后天去你们村里一趟,过去度个秋假,正好休息一下,过不了多久我还得到处飞,这马上各家拍卖行就要开始秋拍了。”
  关于宝钞的具体信息,老爷子没说,敖沐阳问了几句,结果被搪塞了过去,这让他感觉不太妙。
  转过一天,程德明乘坐一艘豪华游艇来到龙头村。
  游艇长度有六十米,总共有三层,线条流畅,船体雪白,如同海上的优雅骑士,各处都在流露着高贵气息。
  敖沐阳起初以为哪位大富豪光临龙头村了,结果游艇靠上码头后,看到了程德明老爷子。
  老爷子一身打扮照旧,对襟老布衣、千层底的老布鞋,花白须发随风飘飘,比镇上的道士浮吉子还要仙风道骨。
  见此敖沐阳就乐了:“哟,老爷子,你这怎么玩起游艇来了?”
  程德明微微一笑,道:“我这不想着以后要经常往你的龙头村跑吗?自己没个游艇不行,正好前段时间受邀去参加了个游艇展,于是订了这么一艘游艇。”
  敖沐阳问道:“游艇不错,多少钱?”
  程德明招手道:“你上来看看,你是靠海吃饭的行家,你觉得这船价值上能有多少?”
  敖沐阳没有客气,脱下鞋子上了游艇。
  游艇的船身上有一行隐蔽的字母,Beeau,这是它的品牌,博纳多,一家创立于1884年的法国豪华造艇厂商,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欧洲中产阶级最是热衷这个品牌,都以拥有一艘它们出品的游船为荣。
  博纳多最厉害的是帆船制造,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帆船游艇制造商,也是欧洲最大的游艇生产商,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推出了大量公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帆船和游艇产品。
  一看到这个牌子,加上游艇的长度,敖沐阳就知道价格得一千万以上了。
  他从甲板开始参观,甲板上有一处U型社交区域,包括前部酒吧和开放式日光浴区,装潢简单而典雅,美而不艳、靓而不俗。
  在U型社交区域转了转,敖沐阳注意到中央咖啡桌下方的甲板安装了玻璃底面,这样可以方便自然光线照入下方的休息室,设计很巧妙。
  除了U型社交区域,宽阔的主甲板还进行了开放布局设计,这样可以召开沙龙,上面放置着一张大理石咖啡桌,环绕以四张大型扶手椅和两张沙发。
  继续向前是舱房的正餐区,里面提供可以供10人同时用餐的圆形餐桌。
  内饰方面,游艇使用的是自然卷枫木、雪花白大理石,另外点缀有紫水晶、缟玛瑙、绿玉髓、碧玉等,奢华大气,简直是漂浮在海上的宫殿。
  这艘游艇的代号是‘瀑布’,因为它的前部甲板采用了瀑布设计,游艇三层舱房错落有致,曲线流畅而华丽,如同一座三层分阶瀑布。
  此外,上层甲板确实有一个瀑布,那是内部循环小瀑布,清澈的海水从甲板上往下流,流入下方的SPA浴池,这样保证了浴池水的清洁和流通。
  无边浴池周围环绕着大型日光浴垫和向前的座位区,敖沐阳过去之后,有人按了个按钮,随即有遮阳篷缓缓展开,这遮阳棚是多色水晶,可以挡住紫外线而保留出色的光线。
  参观了一圈之后,敖沐阳问道:“这船马力怎么样?”
  程德明微笑道:“发动机有一对,是2012马力的MTU发动机,巡航速度为14节,最高速是17。5节。油箱是三万四千升,如果以11节的经济速度航行,那一次加完油能航行3800公里!”
  敖沐阳咧咧嘴,道:“好大的油箱。”
  程德明笑道:“这个还是普通的吧,我去看游艇展的时候,有个游艇的油箱是五万多升,加满油后能跑七千公里!”
  敖沐阳叹道:“那简直可以进行环球旅行了,这船的价格怎么着也得两千万,是吧?”
  程德明不置可否的一笑,问道:“你说的是什么单位,美元吗?”
  一听这话,敖沐阳惊呆了:“两千万美元?一亿六七千万人民币?!”
  程德明哈哈大笑:“当然不是,我跟你开玩笑呢,可以说你猜的很准,也可以说你猜的不准。”
  “为什么这么说?”敖沐阳无奈的叹了口气,他知道老头犯了老毛病,又开始玩起了故弄玄虚的把戏。
  老爷子说道:“这艘船到底多少钱,我不好说,可以说它没花钱,因为买下它我没有出钱,可以说它价值六千块钱,因为间接来说我是花六千块买下的。”
  敖沐阳脑子一转,联想老头的职业这番话就很好理解了:“你曾经花六千块买下了一样东西,然后用这样东西换了这艘船?!”
  老爷子莞尔一笑:“你小子聪明。”
  既然卖关子没卖成,程德明便不绕圈子了,他直接说道:“这艘船实际上的报价被你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一共是两千两百万人民币。”
  敖沐阳很羡慕:“老爷子,我知道你有钱,没想到你这么有钱。”
  上次卖掉金银后,他身上的现金才刚刚达到两千万的标准,结果这不过是人家有钱人买个游艇的事。
  他想起了当时鲨鱼哥的话:几千万而已,这算什么。
  确实,对于有钱人来说,定制一辆豪车就得一两千万,买个游艇又是这些钱,他们住的房子甚至是大几千万打底,这些钱不算什么。
  程德明摆摆手道:“我的现金不多,不过早些年收藏过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儿,这次船就是我用一幅山水画换的。”
  “谁的山水画?”
  “张大千。”
  敖沐阳了然,他钦佩的说道:“张大千的真迹,被你用六千块就收到了呀?”
  对于自己的手腕,老爷子显然很是得意,他抚摸颔下短须微微一笑:“那是九十年代的六千,当时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第569章 信封上的东西
  敖沐阳知道他现在要什么,老爷子现在要夸奖呢。
  于是他配合的夸赞道:“那您这眼光和手段也是够厉害,六千块买一幅画换成一艘豪华游艇,这简直太惊人了。”
  老爷子斜睨他一眼道:“比起你来,我还是差一些。”
  “何出此言?”
  老爷子点了点他的手腕:“你这手串花了多少钱买的?要是你愿意,我现在就拿这艘游艇换你的手串。”
  敖沐阳连连摆手:“算了算了,我这个以后留着当传家宝了。唉,老爷子你肯定也有传家宝,肯定不是我这小手串能比的。”
  气氛一时凝滞,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因为这关心往往是伴随着借钱来的。
  敖沐阳感觉老头对他的白奇楠手串贼心不死,于是故意露出羡慕的样子来转移对方注意力。
  程德明当真了,他说道:“小敖,你没必要羡慕我,老头子我看人很准,你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以后你绝对看不上这样的小东西。”
  敖沐阳道:“老爷子您这就高看我了,得,借您吉言,希望以后我的发展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观过了游艇,敖沐阳带他回了家,将大清宝钞拿了出来。
  看着这些宝钞,程德明说道:“小敖,我是绝对看好你的前途,不过你的未来不在这东西上面。”
  这话就更好理解了,敖沐阳顿时失望:“这些宝钞不值钱吗?”
  程德明道:“起码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值钱,它们合起来价值不到五十万。”
  这价钱太低了,敖沐阳惊讶道:“我之前上网查了一下,大清宝钞价值应该还可以,一张五百文的就曾在拍卖会上拍出了二十万的价格!”
  “物以稀为贵。”老爷子微微一笑,“咸丰年的大清宝钞正是五百文的最少。”
  老敖不太死心,问道:“可我这钞票它面值大呀。”
  老头笑了起来:“有什么用吗?它面值就是再大,现在还能流入市场?如果不能流入市场,那面值就毫无价值。”
  敖沐阳沮丧,不得不说,这有道理。
  其实从沉船中收获个五十万块也不少了,主要是跟预期差距较大,这让他心情有些低落。
  程德明安慰他道:“没事,你手上不是还有一串白奇楠吗?你要是愿意卖了它,那身价立马蹭蹭蹭往上涨。”
  老头依然对他的白奇楠手串抱有极大兴趣,这东西太罕见了。
  鉴定过了宝钞的价值,正事就结束了。
  没事干老头又要谈论他的白奇楠手串,敖沐阳郁闷,索性将他得到的那些家书拿了出来,故作神秘的说道:“老爷子,你知道我这些宝钞哪里来的吗?”
  程德明来了兴趣:“那个,沉船里发现的?”
  他是随口猜测,结果他一语中的!
  敖沐阳自然不能承认,他说道:“不是,是我祖传的。”
  发现古董文物一定要往祖宗身上挂,否则消息传出去,等着换成五百块加一面锦旗吧。
  甚至倒霉一些,比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一处乡村发现了一座金丝楠木屋子,那房屋有五百年历史,通体为金丝楠木,其总价值预估为四亿美元,结果让政府知道了,最终房屋主人免费将房子捐献给了国家……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敖沐阳将信封拿了出来:“你看,这是我家祖传的家书,这些宝钞就是连同家书装在一起邮寄回来的……”
  说到这里他不说了,因为他发现老头没在听自己的话,对方的注意力全在这信封上了。
  程德明接过信封快速翻看,他问道:“你还有家书吗?”
  敖沐阳摇头:“就这些了,怎么了?我家家书很值钱?”
  程德明道:“对啊,你怎么不早点把这家书拿出来?你真是舍本逐末,你给我看什么大清宝钞?”
  敖沐阳试探的问道:“这家书,我是说这家书的信封是什么宝贵材料做成的?”
  程德明道:“就是牛皮纸,宝贵个屁,它值钱的地方是这邮票,这是大龙邮票啊!一二三四,四张大龙邮票!还有这些,嗯,好!”
  大龙邮票?敖沐阳眼巴巴的看了看信封上的大清邮票,他这时候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重要信息:对呀,大清宝钞是文物,这清朝邮票自然也是文物。
  程德明翻来覆去的查看这些邮票,他一边看一边摸胡子,满脸的兴奋之色。
  敖沐阳问道:“老爷子,这邮票有什么说道,你给我说说呗。”
  程德明道:“有什么说道?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迄今存世已经没有几套了,全球范围内集邮者数量庞大,里面有钱人众多,所以它的价值就水涨船高!”
  “涨到了多高?”
  “具体不好说,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蟠龙邮票的具体价值不一样,蟠龙邮票最不值钱,几千块就能卖一张,不过这十张合起来得有上千万!”
  “嘶嘶。”敖沐阳倒吸了一口凉气,下意识的猛撮牙花子。
  将军听到后以为他在偷吃什么好东西,赶紧屁颠颠的跑来低眉臊眼的看。
  自然,它是屁也没看到。
  “1878年,大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个地方设立了邮政机构,当时附属于海关,于是上海海关造册处就以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鉴定过了邮票后,程德明将它们的来历徐徐道出。
  敖沐阳道:“哟,老爷子没看出来啊,你对狗尾巴清政府还挺尊重,还叫大清朝呢,它大个屁,咱中华民族就在它们手里完犊子的。”
  老头瞪了他一眼:“没文化你就别乱说,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唐代的国号叫“唐”,宋代的国号叫“宋”,但元、明、清的国号是叫大元、大明、大清,人家清朝的正式称呼就是大清朝,这无关尊不尊。”
  这点敖沐阳不太清楚,他是钢铁混凝土直男,对导致了中华近代困难的清朝没有好感,所以也就没怎么了解。


第570章 二一添作五
  给他普及了一番历史常识,老爷子继续普及邮票知识:“邮票图案就是这样,正中是一条五爪蟠龙,四周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绿色是一分银、红色是三分银、橘黄色是五分银。”
  “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是大龙邮票,你小子知道为什么这么称呼吗?”
  敖沐阳道:“因为清朝的国号是大清?”
  “不是,因为后来清朝又推出了一套带着龙的邮票,新的龙邮票个头比这个小,就是这批邮票,所以大的就叫大龙,小的叫小龙,不大不小的就叫蟠龙邮票。”
  一边说,他一边点了点信封上的邮票,确实,不同信封上有不同大小的邮票,不过因为它们没有贴在一起,差距也不是很大,所以敖沐阳之前没注意到。
  成功的摆了敖沐阳一道,老头很得意,摸着胡须笑的很欢快。
  敖沐阳不在意这点,他搓搓手道:“一千万啊,哈,这下我可发财了。”
  程德明笑眯眯的抚摸着胡须道:“对呀,你发财了,一千万卖给我怎么样?看在咱们交情的份上,我给你再加二百万!你看,这样你赚大了,我亏的都要卖游艇了!”
  一听老头这么说,敖沐阳乐了:“抱歉,我不卖。”
  老爷子不着急,双手交叉抱在小腹慢悠悠的说道:“你一定觉得我在糊弄你是吧?没事,这个你可以去市场上问问价,按照你这里邮票的成色,合起来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