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姜晓玉这方面也很能干,他以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勉励了她,然后让她去指挥这些事。
  大龙头号徐徐启动,老虎照例尾随,抹香鲸看到了,也跟着往外游动。
  敖沐阳不想让它离开村外海域,就捞了一条死鱼往它身上放了一点金滴,然后奋力往反方向扔去。
  金滴入水,抹香鲸感觉到了它的存在,大嘴张开游了过去。
  一条江豚也发现了金滴,赶紧想要去抢,结果游过去抬头看到了一个老大的嘴巴,吓得它一脑袋扎猛子到了海底。
  “这次出海,咱们目标是啥?”敖沐东叼着烟过来问道。
  敖沐阳挥手向前指去,道:“星辰大海!”
  “啊?”
  “碰到什么捞什么,这次咱们往深水海域走一走,近海这边没什么东西。”敖沐阳不调侃了,说起正事。
  春季渔汛,深海水域往往有大收获。
  他们得抓紧时间来猎取渔获了,进入夏季后又要开展禁渔期,到时候敖沐阳是队长,得以身作则,村里的渔船绝对不能出海。
  敖沐东离开后,敖千文溜达了过来,他问道:“龙头,咱们这次往深水走?”
  “对。”敖沐阳点头,“刚才跟东子还说来着,浅海没什么东西了。”
  敖千文道:“我觉得以后咱们应该就走深水,主打深海捕捞,不过大龙头号不大行,有没有换船的计划?”
  敖沐阳琢磨了一下,他身上倒是有些闲钱,砖头岛渔场一直有珍稀渔获出产,源源不断给他换成了钱,一个春季单单是渔场就给他带来了三百多万的收益。
  可是他得把钱投入度假村,那才是个下金蛋的鸡,买一艘具有远海捕捞能力渔船,那恐怕得要千万人民币的级别,他暂时抽不出那么多资金。
  考虑一番,他还是摇头:“先用着大龙头号吧。”
  大龙头号的吨位和大小不足以应付全天候的远洋捕捞,几次出远海,他都是先确定了海上天气没问题,上次从南中国海往后走,碰上一场突然而来的风暴就差点出事。
  渔船行驶了一天时间,几次下网收获一般,就有一网打捞到了银鲳鱼,这能值些钱,其他的价值不大。
  大龙头号上的船载雷达出现反应,敖大国估计水下有鱼群,于是敖沐阳就决定下水去看看。
  他跳入水中,老虎习惯性游过来,顿时驱散了好些体色银白的游鱼,这是白姑鱼群,之前出海经常能捕捞到。
  白姑鱼和黄姑鱼的价值都一般,敖沐阳提不上兴趣来,不过这好歹是海鱼,捕捞上去送入冰舱,等到夏季禁渔期也能卖些钱。
  大龙头号撒下渔网开始捕捞白姑鱼,敖沐阳则跟老虎往远处游去。
  这次老虎的黄小弟也跟来了,黄唇鱼的耐力不行,很多时间它都待在村外海域等着老虎,没法跟着远行。
  不过现在它聪明起来了,竟然学会了钻到坐鞍让老虎驮着它游动,估计老虎没有察觉到自家小弟跟自己搭便车,否则肯定得用泰山压顶收拾它。
  黄小弟跟着吃金滴,如今变得肥硕不少。
  敖沐阳摸了摸它小腹,嗯,鱼鳔很满,以后缺钱了把这货转手卖去南方一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说不准能换一艘船。
  黄小弟感觉倒是敏锐,迅速发现了老敖的不怀好意,甩着尾巴往海底钻。
  老虎没接到什么指令,看到自己小弟出现顿时欢乐起来,追着黄小弟在后面游动,跟它在水下玩闹。
  这条黄唇鱼个头不小,得有一米半以上的长度,鳞片金灿灿,身躯圆滚滚,估计重量也得有上百斤,绝对是黄唇鱼中的姚明。
  可在老虎面前远远不够看,老虎追它就跟人追老鼠似的,也就是无聊的时候能玩玩,要是真打闹起来,老虎一个不小心就能碾死它。
  黄小弟一个劲的往水下潜,潜到四五十米的深度它就潜不动了,老虎肺里空气充沛,依然可以往下潜。
  敖沐阳四处扫视想寻找鱼群,可鱼群没找到,倒是在海底隐隐发现了个巨大身影。
  他以为自己发现了一艘沉船,于是兴奋的拍了拍老虎的额头给它指示游动方向,这里水深得有六七十米,不算深,老虎很轻松的潜泳了过去。
  随着靠近,敖沐阳发现自己猜错了,他碰到的不是沉船,他看到那些巨大的骨架也不是沉船龙骨,这是一些骨头——他发现了一头鲸鱼的尸体!
  这条鲸鱼尸体已经破损严重了,大部分骨架暴露出来,肉和内脏早就不见,这很正常,死掉的鲸鱼是海洋生物的一场饮食狂欢,鲨鱼、盲鳗和其他食肉鱼会在第一时间吃掉鲨鱼的油脂、鱼肉和内脏。
  鲸鱼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从生到死,对一大片海域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生物学家给鲸鱼的死亡起了个专属名称,鲸落,字面上理解,可以认为是鲸鱼从游动的海面缓缓落下,最终沉到海底,为一生划下句号。
  这个专属名称是海洋中所有生物唯一拥有的死亡称呼,类似人的‘仙逝’、‘西去’之类的词,生物学家觉得这个词是有优美含义的。
  之所以要给鲸鱼的死亡授予专属名称,是因为它们死后能为海洋创造任何生物死亡都不能带来的贡献。
  从上往下俯瞰鲸鱼残存的尸体,敖沐阳有些震撼,这鲸鱼的尸体,太大了!
  此时鲸鱼的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剩下皑皑白骨一片,从粗糙庞然的颅骨开始,一直到车斗般的尾骨,敖沐阳估计长度得有三十五到四十米!
  可是,据他所知,据人类所知,海洋中最大的生物应该是蓝鲸,最长能长到三十三米,但他现在看到的这片白骨,持续的长度可不止三十五米!


第752章 一个世界
  上小学开始,敖沐阳就知道蓝鲸非常大:
  蓝鲸的舌头上能站50个人,蓝鲸的心脏和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等等。
  据说蓝鲸在其生命的头七个月,幼鲸每天要喝400升母乳,一天能长接近一百公斤……
  这些都是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他没见过蓝鲸,蓝鲸来过红洋海域,可他那时候上学,没能去观看,只是听说来着。
  书本上没有蓝鲸的骨头,他不知道蓝鲸死后会变成什么样,但现在他看到的这具残骸肯定是蓝鲸的,只有它能长这么大。
  甚至,连蓝鲸都长不了这么大,俯瞰这具残骸,这可是有接近四十米的长度,不过考虑到可能残骸骨骼被海流冲刷移动过,导致位置有所改变,让它的长度出现了误差,这么想一切倒也正常。
  敖沐阳从海底上方俯瞰鲸鱼尸体,感受到了一股震撼、苍凉和——喧嚣!
  鲸鱼的死去对它来说是终结,但对所处海域来说却是一场盛宴,它用自己那庞大的身躯,供养了一个生态系统。
  敖沐阳以前看过相关纪录片,说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是依靠鲸落生存的。
  其中一些海洋生物,比如蛤蚌、蠕虫和盲眼虾等会在尸体旁一点点吃掉残余物。这些鲸落是可以化能自养的,意思是说,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产食物。除了不需要获取太阳光(因为阳光无法穿过深厚的水),化能自养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现在鲸鱼残骸附近就有许多爬行动物在生活,更别说细菌菌落,这个根本数不清。
  鲸鱼的死亡得到了鲸落这么一个专属名词,是因为它有研究价值,鲸落分阶段,不同阶段养育着不同的生命。
  敖沐阳记得,一次完整的鲸落似乎有四个阶段,具体名字他忘记了,但记得第一阶段鲸鱼养活了鲨鱼、鳗鱼等食肉鱼,第二个阶段则养活了这些爬行动物。
  根据所知,他粗略估计这条鲸鱼可能死掉得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了,因为第一阶段最多能持续二十四个月,然后才进入第二阶段。
  鲸鱼残骸附近的生物长得很古怪,它们外壳是红色的,很鲜艳的颜色,相貌有点像青蛙,大脑袋小身子,从头部往尾部线条一个劲收缩。
  它们自然不是青蛙,它们是螃蟹,一种样子很不像螃蟹的蟹,旭蟹。
  因为这种螃蟹长相过于非主流,除了官方称呼之外,地方上给它们起的名字都跟螃蟹不一样,千奇百怪,比如海臭虫、海蛤蟆、狮蛄猫,红洋当地叫做虾蛄头。
  前段时间敖沐阳刚带队收获了很多虾蛄,大略来看,这螃蟹确实跟虾蛄的脑袋很像。
  蓝鲸的尸体太庞大了,对于旭蟹来说是一座巨大的粮食宝库,蟹群到来后在这里住了下来并进行繁衍,已经形成了个大蟹族。
  和多数走路姿势喜欢横行霸道的螃蟹不一样,旭蟹走路是正常的前进后退,这跟它们体型有关系,旭蟹的体型是大头小身子,横着走不好办。
  不过和其他螃蟹横行霸道的作风倒是一样,它们占据了这个鲸落,就把其他的爬行动物给赶走了。
  正常来说,鲸落进入第二阶段,很多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
  但敖沐阳看下去,没看到其他动物,就看到了旭蟹。
  这样也好,他可以收获一批旭蟹,这种螃蟹虽然名字不好听,可味道好吃,特别是蟹黄,又大又美味。
  老虎的座椅上有渔网,捕捞螃蟹用渔网不合适,可是装螃蟹用渔网就很好了。
  敖沐阳拖着一张网落到了鲸鱼尸骸前,他从鱼头位置开始,落在海里捡旭蟹,就跟采姑娘的小蘑菇一样,一下一个、一下一个……
  采集旭蟹必须眼疾手快,这家伙长着两个大螯,螯外侧还有狰狞的锯齿,就跟南海鳄神岳老三锯齿剪一般,不管被它夹住还是划一下,那都得付出鲜血的代价。
  此时鲸鱼的鱼头还没有彻底腐烂,大部分露出了白骨,但依然有一些腐肉在,看起来有些恶心。
  不过它的块头太大,敖沐阳站在前面仰头看,就像在看一栋大楼。
  想想吧,它的舌头可以站上五十多个人啊!
  蓝鲸躯体庞大,养活的生物族群就巨大,敖沐阳估计这边的旭蟹得能有个几万只,够他忙活好些天了。
  鲸鱼嘴巴巨大,敖沐阳走进去,心里有些打怵。
  海底安静,只有旭蟹爬动时候发出‘唰唰’声,好像阴风。
  这个深度的海底已经没什么自然光了,敖沐阳能看清仅仅是因为金丹改造了他的眼睛。
  暗无光线的海底,鲸鱼大张的嘴巴如同传说中的酆都城大门,里面黑洞洞的,有进无出……
  敖沐阳慢慢往里走,进去后他打眼一看,下意识的身体哆嗦了一下。
  他的面前矗立着好些黑色板子,鱼嘴上颌宽,并向上凸起呈弧形,每侧都有这样的板子,多达三四百个,这些板子大概有一米长、半米宽,黑漆漆的立在哪里,就像墓碑!
  “哎呀妈呀,好吓人。”他在心里嘀咕着安慰自己,“不过这是蓝鲸的须板,没事没事,这就是个蓝鲸,这就是它的须板。”
  心里是这么说的,可感觉不会骗人,他感觉还是挺害怕的。
  红彤彤的旭蟹在须板之间爬动,怎么看怎么像是鬼故事里那些红色尸蟞……
  想到这里老敖赶紧抽了自己一巴掌,快他妈别瞎想了,老老实实干活吧,再想下去还吃不吃旭蟹了?这玩意儿的蟹黄可是很好吃的。
  抽了自己一巴掌,他一边捡旭蟹一边开始默诵党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753章 怪螃蟹
  默念党章,敖沐阳是勇气倍增,这让他内心充满了力量,但背多了有点发困……
  其实即使蓝鲸有四十米的长度,即使四十米的范围内都有旭蟹,那搜罗一空也不算很难,毕竟常规一个蟹群聚集地的长度范围最少也得上百米。
  可蟹群聚集地是平面的,蓝鲸的尸骸是三维世界,就拿它的脑袋来说,跟一栋楼似的,这楼里楼外都有旭蟹,数量很多。
  敖沐阳的渔网里很快缠满了旭蟹,他都有点拖不动了,只好将尼龙拖绳塞进老虎嘴里,让老虎拖着渔网上去。
  他在鲸鱼脑袋上放了个信号发射器,海洋茫茫,如果没有信号定位,那只要离开这片海面几公里,以后就很难再找到它了。
  鲸落养育了这个旭蟹群,根据时间推算,它能养活旭蟹好几年,直到一点肉不剩,只剩下白骨。
  那时候大量厌氧细菌会取代旭蟹们成为鲸鱼尸骸的主力居民,它们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
  老虎往海面游动,敖沐阳继续俯瞰蓝鲸那庞大的尸骸,它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了——最终还是很大,毕竟它的尸体太大了!
  老虎载着他找到大龙头号,船员们将渔网拉上去,然后大喜:“虾蛄头呀,龙头哪里找到的,好东西。”
  “赶紧收拾,咱们一起去找,龙头是用手捡的?那说明这虾蛄头应该在浅水区,这边有礁区吗?”
  旭蟹的蟹壳比较薄,蟹肉和普通梭子蟹差不多,但有一个又饱满又鲜美的蟹黄,所以市场上价格很可观。
  敖沐阳耸耸肩道:“用不着一起去,我自己去就行。”
  听他这么说,船员们就闭上了嘴。
  对渔民来说,渔获资源的信息是隐私,说出来是情分,人家不说是本分,而且敖沐阳还是船上龙头,他们更不能刨根问底。
  不知不觉,敖沐阳在水下那是忙活了大半天时间,晚饭可以吃旭蟹。
  这东西在红洋一带的海域不常见甚至可以说是罕见,渔民们也没怎么吃过,所以大家很是期待。
  再者,旭蟹确实算是海洋美食。
  古龙在《楚留香传奇》中写到过,姬冰雁有个庞大而舒适的马车,里面有两个抽屉:一个装满了酒,“十个用白银铸成的方瓶子装有十种酒,从茅台,大曲,竹叶青,到关外羊乳酒都有,瓶子着来虽不大,却可装得下三斤十二两”。
  另一个则装满了下酒菜,“里面不但有江北的大虾米,金华的火腿,还有福州糟鱼,福州烧鹅,海宁海臭虫,无锡肉骨头,长白山的梅花熊掌……总之,只要你想得出来最好吃的下酒菜,这抽屉里就有”。
  其中的海宁海臭虫,指的就是旭蟹,别看旭蟹这个俗称不好听,可它指的是外表像是臭虫,内里却完全不一样。
  吃旭蟹简单,清蒸就行。
  但蒸旭蟹是个技术活,它的蟹黄很鲜,换句话说就是‘蟹味’很重,带有腥味,蒸的时候得加上配料。
  船上厨房有的是葱姜蒜,敖沐阳找了粗有儿臂的大葱,然后一层层剥开将旭蟹给包起来,蒸锅里的水混上姜汁和料酒,等到水煮开,沸腾后姜汁会混合水蒸气蒸入蟹体内,以此来去除蟹腥味。
  本身旭蟹就是红色,看上去跟蒸熟了似的,下锅之后颜色更是鲜红,倒是喜庆。
  一大锅旭蟹抬下来,收工的渔民们三三两两的回来,各自拿了几个又舀了一碗炖排骨,再拿上个二两白酒出去随便找地方吃了起来。
  敖文昌拿了一个看了看,笑道:“这螃蟹长得可真怪,跟青蛙似的,海洋世界,无奇不有啊。”
  “你当它海蛤蟆这名字白叫的?”敖千文说道。
  “不是叫虾蛄头吗?也叫海青蛙?”敖文昌问道。
  敖沐阳说道:“是海蛤蟆,海青蛙是鮟鱇鱼,它在海底一蹦跶一蹦跶的……算了,反正都是俗名,而且是不同地方的俗名,你叫它们海青蛙也没错。”
  俗名没有官方认证,各个地方自己能听懂就行。
  他特意拿了最大一个虾蛄头,卸掉蟹壳后露出好大一块蟹黄。
  将军、元首、有福和狼家兄弟‘蹭’的一下子凑了过来。
  敖沐阳一一推开它们摇头道:“不好吃,这个不好吃。”
  将军用爪子推开他的手,继续往他跟前凑。
  敖沐阳将蟹盖递给它,它一摇头甩掉,小萌不嫌弃,趴在那里用爪子摁着蟹盖舔了起来,眯着眼睛怪快乐的。
  可快乐不长久,它抬头的时候发现大家伙都分到了蟹黄或者蟹肉,最不济的也有蟹腿吃,就自己傻乎乎的在舔蟹盖。
  这让它很不满,然后低下头更卖力的舔起了蟹盖……
  敖沐阳盯着它看,这孩子怎么有点傻呢?不过想想跟狼样子差不多却傻出水平、傻出国际范的哈士奇,狼里面有傻的也不稀奇,否则第一代的傻哈士奇哪里来的?
  旭蟹在红洋得名虾蛄头,除了长得像之外也跟肉质鲜美如虾蛄有关。
  敖沐阳弄了一小碗姜汁,他用肉蘸着塞进嘴里,腥味不重,肉很嫩。蟹黄不必蘸姜汁,完美品尝它的鲜味才是最好的。
  一个螃蟹在他手里拆的七零八落,但甲壳一块块有零有整,敖沐东看到后过来拼凑了一下,道:“高手啊龙头,还能拼起来?”
  敖沐阳微微一笑:“留着又是一道菜。”
  敖沐东问道:“什么菜?”
  “往里塞进米粉蒸熟,这就是蟹壳粉,比虾粉还要好吃,味道淡淡的,不腻味人。”
  大龙头号出海三天,他捞了三天的旭蟹,即使这样也没有捞完,还有一部分旭蟹留在鲸落中。
  剩下的他不捞了,留着让螃蟹繁衍,等到了九月份再来一波,那时候蟹黄更大,送去市场更受欢迎。
  即使现在不是吃螃蟹的好时候,可旭蟹带回村里,依然很快被游客和渔家乐给抢光了,根本不用往市场送。
  甚至有外村人听说有虾蛄头都跑来买,跑的慢的还买不着。
  杨树勇给敖沐阳打了个电话,说道:“我去找你有点事,你顺便给我留点虾蛄头。”


第754章 第二弹
  晚上,照例是摸着黑,杨树勇那魁梧的身躯出现在门口。
  将军张开嘴叫了几声,杨树勇拎出手提包给它看,它闭上嘴巴摇摆尾巴出门玩去了。
  看着将军的背影,杨树勇说道:“老敖,你现在一当官,你家这狗都不一样了,学会收礼了啊。”
  敖沐阳道:“你给我带什么礼物来了?”
  杨树勇嘿嘿笑道:“带了个屁。”
  “那这个包呢?你拎着个空包过来?”
  “那必须空包啊,不是空包我怎么从你这里带走虾蛄头?”杨树勇继续嘿嘿的笑,他把将军都骗到了。
  敖沐阳服气,问道:“行行行,给你留了一些待会你带上,对了,你吃饭没有?”
  “没吃。”杨树勇理直气壮的说道。
  敖沐阳道:“那快点说正事吧,早点说完你早点回去吃饭,别饿肚子,对胃不好。”
  这番话他说的语重心长,教诲谆谆。
  杨树勇一时无语,摊开手后愣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过,他这次过来确实有正事。
  “丁二炮出院了,这煞笔知道第二次打他的人是你搞的,我看他老是往王友卫那边跑,肯定不是去吃饭的,王友卫比你敞亮不到哪里去,想去他家蹭饭不容易。”
  敖沐阳斜睨他一眼:“再这么说,我真不给你拾掇下酒菜了啊。”
  杨树勇赶紧摆手笑:“开玩笑开玩笑的嘛,生活在于折腾,咱们得多折腾。那啥老敖,你准备拾掇点什么下酒菜?”
  敖沐阳道:“你先说你的。”
  杨树勇说道:“我就是想跟你说,这丁二炮跟王友卫指不定又要使什么幺蛾子,我不是他们嫡系,弄不到具体消息。”
  敖沐阳问道:“你们王家村七个队七个队长,王友卫心腹都有谁?”
  “一队是王家人,五队是马家人、六队是丁家人,这三队都是老王的阵营;我们杨家是二队,跟七队的余家人走的近,三队和四队两家在一起。”杨树勇一一诉说。
  敖沐阳道:“那你们王家村有搞走私,这块你知道吧?”
  杨树勇叹了口气,道:“大概知道,但不太清楚,我参与不进去,或者说老王防着我呢,这事很隐私,他们很小心,我就知道这事以前是老王亲自负责的。”
  敖沐阳说道:“不是他亲自负责,他没那么多时间,是王栋梁在负责。王栋梁坐牢之后,你说王友卫会把这事交给谁?”
  杨树勇迅速反应过来:“丁二炮?!”
  敖沐阳说道:“丁二炮是他第一心腹?”
  杨树勇点头:“完全可以这么说,王栋梁就是丁二炮带大的,丁二炮自称是他干爹,不过因为这事王友卫在喝酒的时候刺过他,王友卫看不上丁二炮,就把丁二炮当奴才而已。”
  听他这么说,敖沐阳眼睛一亮:“那王友卫平时对丁二炮应该好不到哪里去吧?有没有机会策反丁二炮?”
  杨树勇一拍大腿,气愤的说道:“草,没用,这个煞笔有毛病,他甘心做王友卫的奴才。他们丁家人都是这样的贱骨头,鬼子侵略咱们红洋那会,他们丁家可是出了好几个汉奸!”
  “玛德,王友卫把丁二炮当奴才,那是咱们外面人看出来的,丁二炮自己还乐在其中哩,他是铁了心的给王友卫舔腚眼子,王友卫虐他千百遍,他也会把王友卫当初恋!”
  敖沐阳咂咂嘴道:“这是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