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宽敞的戏台衔接着崭新的码头,背靠碧波荡漾的大海,面前是被夕阳余晖染成金灿灿的广袤沙滩,气势恢宏。
整个台面的台柱是粗大的毛竹,台板平坦,上面已经放好了幕布,也摆上了桌椅道具,正有两队武生在上面对打,硬桥硬马都是真功夫,即使没开唱腔,还是赢得了观众一片喝彩。
敖沐阳赶到后便不断有人打招呼,有熟悉的村里人,有陌生的游客,也有半生不熟的外村人,反正戏台对外开放,谁爱看都能看。
今年村委之所以请戏班子来唱戏,是因为红洋这边年夜饭吃的晚,多数都是八九点钟才开吃,这样吃饭之前就有个空白,倒是可以看春晚,但现在春晚不够精彩,不如请个戏班子过来热闹热闹。
他料定游客会爱看当地这种社戏,倒不是说这种戏曲多好看,而是他已经摸透了游客的脾性:多数人与其说是来旅游的,不如说是拍照的。
他选的这家戏班子不是收费最实惠的,也不是唱的最好的,甚至不是最有名的,而是考察后发现他们的道具和戏服最新的,绝对上相,最适合来拍照了。
果然,戏台前的游客不少都举着手机相机,有的还在录像……
另外有些老人确实在认真的看,现在社戏的主要受众就是老人了,城市里有电影有舞台剧也有演唱会,却没有这种社戏。
所以,游客中的老人还是挺喜欢这种娱乐活动的。
天色渐晚,夕阳落下。
有人在海边拍夕阳,这不大容易,冬季落日很快,明明太阳先前还挂在海平面上,但仅仅四五分钟就消失不见,只留下一抹红彤彤的余晖。
太阳落下,没有月亮挂上天空,月朗星稀,年三十没有月亮,敖沐阳也不知道今晚夜空会不会出现繁星点点的盛况,不过今天晚上也没人去看夜空。
他吹了个口哨把将军叫回来,一人一狗往家里走去。
“领导,这么早就回家啊?”全涛满脸堆笑跟他打招呼。
敖沐阳递给他一支烟道:“我看戏看多了,没意思,回去准备一下,待会吃大餐。”
全涛看了看香烟上的标识,看清有‘中华’两个字后就没舍得抽,而是夹在了耳朵上。
敖沐阳注意到后把刚开的一包烟塞给他,全涛黑脸膛发红,跟个紫茄子似的:“谢谢领导啊,我给你拜个年,祝你新年心想事成,祝咱们龙头村越来越旺!在您的带领下,一切都越来越好!”
“我也给你拜年,同样祝你心想事成,祝你闺女的身体健康能越来越好。”敖沐阳笑容可掬的回应。
住在村口的敖志义正在大门外遥望戏台,看到敖沐阳跟全涛谈话他就脸色一变,道:“哼,还真把自己当个干部了。”
他儿子敖千喜说道:“千耀家这小子现在做了村长,确实算是个干部了……”
“村长算个屁的干部。”敖志义不屑的说道,“毛主席都说了,村长村支书,这是最基层的服务员,给社员服务。”
“对对,我的意思就是他仅仅是个村干部罢了,屁大的小官。”敖千喜顺着老爹的话说道。
他这么说也没有获得老敖志义的欢心,老头子往地上吐了口浓痰说道:“啊呸,你小子不给力,让敖沐阳把村长给争去了,到现在你就在市里打工,你说这能对得起咱家列祖列宗?咱家可是那啥,宦官世家啊……”
“官宦世家,爹啊这大年三十您可注意用词。”
“官宦世家、宦官世家还不一样?总之就是你不争气,咱家已经三代是村支书、村长了,就到了你这一代,唉,你啊你啊,真不争气!”
敖沐阳从两人身边经过,笑着打了个招呼。
敖志义板着脸不看他,绝不给他好脸色。
见此敖沐阳便对敖千喜说道:“千喜叔你这是怎么又惹老爷子不高兴了?老爷子,大过年的开心点,要不然让老祖宗看到了还以为你不欢迎他们回家呢,小心他们带你下去教育你啊。”
敖志义被这话气的直咳嗽。
不远处是敖沐康家,他也站在门口,敖沐阳好奇的打眼看去,看见敖小俊在院子里吵闹:“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帮你妈做饭,这么晚了出去干嘛?”
“我就要出去玩,我待会再回来吃饭。”
“不行,去年的三十晚上你他么疯到了午夜,今晚休想出去。我跟你说,你吵也没用,我就堵在门口,看看咱们谁能熬过谁!”
“真的?爹,我反正才十三岁,看看谁能熬过谁!”
敖沐阳家里热闹,颜青城母女、钟苍三口、黑龙、敖志兵、鹿执紫姐弟,还有一群毛孩子,那叫个人气十足。
颜青城给将军它们都带了礼物,全是一身衣服,朱朱和六妹花了半个下午的时间给它们换上,敖沐阳带着将军回来,两个姑娘扑上去,又给将军换了衣服。
将军的衣服很威风,是一件军服,肩膀位置还挂着将星,五星上将。
但将军野惯了,船上这衣服它觉得不爽,又是在墙上蹭又是去地上打滚,一心想将衣服脱下来。
朱朱不满意,她去厨房拿出菜刀摆放在将军面前,将军只好垂头丧气的接受现实。
天色黑下来了,红洋方向的夜空飘起点点烟花,村子里响起鞭炮声,噼里啪啦不绝于耳,那叫一个响亮。
又是一次年三十。
敖沐阳把菜肴摆上桌,大圆桌上摆置的满满当当,他举起酒杯说道:“过年好啊各位亲人,来,大家举起杯子来,干杯!”
第1163章 富在深山
到了午夜时分,村里越加的热闹。
这下子放鞭炮的、放烟花的,还有在大院里摆上篝火然后载歌载舞的,整个村子一晚上是灯火通明。
鹿无遗和朱朱都喜欢热闹,他们俩在外面满大街的蹿,敖沐阳只好给他们开了门,等着他们回来。
村里人喝了酒有点上头,有的半夜就开始窜门拜年了。
这倒也是红洋的风俗,渔村隔着山,那风俗就不一样了,前滩镇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早起吃水饺然后拜年,而不远处的粟集镇和海柳镇都是大半夜就拜年,拜晚年后回去要吃水饺,然后再入睡。
敖沐阳觉得这样的风俗更好,因为他们村里要吃着年夜饭折腾到半夜,大清早再起来折腾着拜年,整个大年夜里顶多能睡五六个小时。
如果可以半夜就把年给拜了,那早上随便睡,还能睡个懒觉。
现在他遇到的情况是晚上不止折腾到午夜,一直到一点半都有人敲门要来给他和鹿执紫、颜青城拜年,偏偏来的只是一部分人,到了早上他还是得早早起床,因为还有大部队在早上来拜年。
这让老敖很生气,他可是非常喜欢睡觉的,出海捕鱼的时候都不会熬夜,结果大年三十晚上竟然要熬夜了!
他把责任归咎于鹿无遗和朱朱两人,本来他锁上门,村里人识趣不会来吵他,结果两人出去玩了,敖沐阳给他们留着门,留来留去成了给村里人留的了,正是这原因,导致了村里的醉汉们进了屋。
鹿无遗和朱朱兴高采烈的跑回来,然后就看到了脸色扭曲的敖沐阳。
两人都是机灵,一看到敖沐阳的表情立马找理由,朱朱卖萌,给他一束花做礼物,鹿无遗则说道:“这是大年初一呀,姐夫,初一不要生气,这寓意不好!”
朱朱使劲点头道:“对对对,我妈妈说过,初一是一年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初一都要好好的。初一高兴,一年高兴,初一幸福,一年幸福。”
敖沐阳便咬着牙说道:“对,初一好好学习,那一年都会好好学习,朱朱,明天啊不,今天,今天你一整天别想出去,老老实实给我在家里写作业!”
“已经写完了呀。”朱朱急忙辩解。
敖沐阳狞笑道:“那就看书,初一多看书,一年多看书。”
这下子轮到鹿无遗疯狂点头了:“对对对,朱朱你要多看书,我就特别喜欢看书,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你喜欢看什么书?”敖沐阳问道,“初一可不能骗人,初一骗人一年都在骗人!”
鹿无遗一愣,然后弱弱的说道:“我我,我挺喜欢看秘书的。”
敖沐阳困的不行,没心情跟他们开玩笑,就锁上门回到房间。
他的房间里呼噜声四起:“呼呼,呼呼!”“呼—噶,呼—噶,呼—噶噶!”
听到这些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跟着上了二楼的鹿无遗大惊,他说道:“姐夫,这不是我姐的声音啊,听呼噜声的声调,这是男人的声音,我姐这是……”
看着他一脸惊恐,敖沐阳阴沉着脸道:“连将军它们的呼噜声都听不出来吗?不用给我演戏,明天收拾你!”
他推开门,呼噜声突然断了,挤在床上的将军、狼大、元首和有福们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看他,而狼二则翻着肚皮伸着爪子继续打呼噜:“呼—噶,呼—噶,呼—噶噶!”
今晚炮仗声太多太响,熊孩子们被吓得不行,鹿执紫便带它们上了床安抚它们。
鹿执紫现在睡得是敖沐阳请敖志满专门制作的大眠床,这大眠床可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床,它是个小屋,格局是前堂后室,上有顶盖,下有踏步,前有廊庑,床四面设围屏,端的是宽敞奢华,比欧洲的公主华盖床还要敞亮。
结果到了如今,老敖找了找发现宽敞的大床上愣是没有他的位置。
真是床铺之大,却无我容身之地!
老敖只好把将军、狼大和有福塞进了鹿无遗的房间,让它们去抢鹿无遗的位置……
他感觉自己刚闭上眼睛迷糊了一阵,然后又有鞭炮声响起,敖志兵老爷子开始呼唤他们:“东家起床喽,过年好呀,颜总,您过年好的好。东家,鹿老师起床啦,元宝已经出锅喽。”
鹿执紫起床穿衣服,敖沐阳和狼二彼此热烈的拥抱着,一个磨牙一个打呼噜,还睡的很香。
这样,她便喊了一声:“吃饭啦。”
前一秒钟还在呼噜呼噜叫的狼二猛的跳了起来,就那么原地给蹦了起来,睁开眼睛使劲抽鼻子找吃的。
被它这么一折腾,敖沐阳也醒了过来:“嗯嗯,天亮了?”
“没有。”
“那我再睡一会。”
“拜年的来了。”
敖沐阳一怔,迷糊的脑瓜子这才意识到:“今天大年初一啊。”
狼二从床上蹦下去,张开嘴开始叫唤:“嗷呜!”
敖沐阳换上一身笔挺西装,这是鹿执紫在红洋找师傅手工定制,跟他的挺直身板和强硬气质是绝配。
楼下热热闹闹,钟苍一家和黑龙也已经起来了,大家见面就互相拱手:“过年好、过年好。”
鹿无遗踉踉跄跄的跑出来,两个黑眼圈给挨了拳头似的,敖沐阳幸灾乐祸:“昨晚你不是嘚瑟吗?有黑眼圈了吧?今晚继续折腾啊。”
“这黑眼圈跟昨晚没关系,是将军用脑袋撞我眼睛,啊啊,是它给撞出来的!”鹿无遗那叫一个委屈。
敖志兵打开门,外面像是有人埋伏似的,几乎立马就有人进来了:“村长,过年好,带我儿子过来给你拜年!”“鹿老师,过年好,颜总,过年好!”
敖沐阳就没能吃饭,开门后便有人络绎不绝的进来给他拜年。
鹿无遗冷眼旁观,他数过了,敖沐阳、鹿执紫和颜青城是村里人必拜的,多数人也会给敖志兵拜年,有的还给钟苍夫妇和黑龙拜年,就是没他的份。
这让他一时心冷,唏嘘道:“富在深山有远亲,帅在闹市无人问。”
没人管他,他就摇头感叹:“难怪大家都要当官,这还只是个村长,就威风成这样,我要是以后成了董事长,嗯,我要上进!我要努力!”
第1164章 上头很重视
拜年的跟赶集的似的,络绎不绝。
好不容易送的差不多了,敖沐阳打算喘口气去吃饺子,结果朱朱跑来要新年礼物,鹿无遗也跟着要。
敖沐阳便说道:“咱中国人过年只有红包,哪有什么礼物?这是过年,又不是过圣诞。”
朱朱便伸出手道:“那我的红包呢?”
敖沐阳问道:“那,你的拜年和磕头呢?要磕头才有红包。”
朱朱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么好糊弄了,她哼了哼道:“小阳叔,你这是糊弄我呢,可别忘了,以后你和鹿老师会有小宝宝哦,那时候我这个当姐姐的,可是要好好和他接触的。”
这话说的对,老敖便给了他一个红包。
鹿无遗也伸手,说道:“姐夫,以后你和我姐有了孩子,我可是当舅舅的啊。”
敖沐阳道:“对,我知道,但你有本事就去折腾他,到时候你姐会让你知道人间地狱什么样的。”
鹿无遗想到了小时候姐姐收拾自己的场景,他那时候可是被折磨的很惨,所以才会记恨姐姐,这样他便打了个寒颤。
“还要红包吗?”敖沐阳笑嘻嘻的问道。
鹿无遗摆手说道:“不要了不要了,但姐夫你得送我个礼物啊,比如、比如发财的脑洞?我现在是充满了雄心壮志,我一定要在商业上有所建树,我要做大亨,我要做金融皇帝!”
敖沐阳道:“求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要是想在商业上有所成就,我倒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但我不想回去做虎哥助理了,那样操作o2o海鲜平台要见效太慢了,我想快点成为金融大亨。”鹿无遗猜到他要说什么,就打断了他的话。
敖沐阳想了想,道:“好,那这也行。”
他转过头去问鹿执紫道:“亲爱的,村委当时有一本《刑法》来着,我好像拿回家了,你记得放哪里去了吗?找出来送给小小。”
鹿执紫狐疑问道:“小小,你要《刑法》干什么?”
鹿无遗沮丧道:“我要个锤子哟!”
敖志兵老爷子从后院拎着一把锤子找到他,道:“鹿少爷,你要锤子干撒?”
这声少爷算是暂时安慰了鹿无遗受伤的心。
初一当天可能是村里人最轻松的时候,这一天没有船出海,也没有任何活,除了渔家乐给游客准备饭菜,再就是跑鲤鱼灯的灯队来村里搞活动。
敖沐阳准备了红包出去看鲤鱼灯,灯队来到龙头村后他得给钱的。
但到了大年初二,那渔村可就忙碌起来,也就热闹起来了,因为每年的初二要祭海。
这活动都已经有些年头没举行了,如今村子走向鼎盛,一些会耗费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活动就又被翻了出来。
另外,此次祭海也是为了顺带着给龙头号举办入海典礼,两项活动二合一,也算是省时省力。
祭海一直是渔家的传统活动,各个渔村每年都有举行,起初祭海活动形式简单,没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户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定当地人传说中东海龙王或妈祖娘娘的生日,或者选个黄道吉日就能祭海。
后来,祭海的活动开始严肃起来,和祭祖一样,都成了各个渔村大族展现村里实力、增强宗族凝聚力的一个方式。
另外像新船入海也要祭海,大龙头号入海那会就举行过这样的活动,今年举办的尤其正式,倒不是敖沐阳骚包,而是上头有指令。
本来,敖沐阳通过颜青城和戴宗喜在市里联系了媒体,结果杜坦之告诉他,说市委宣传部会跟进年后的村里活动。
得到这消息后,敖沐阳自然就得卖力的筹备活动了,这次可是宣传部门和媒体分别从官方和民间两个角度对村子进行报道,绝对能大大扩大龙头村的影响力。
一大早,他安排敖大国和敖文昌带着村里人忙活祭海准备事宜,自己则去招待了一下杜坦之和宣传部门的官员。
杜坦之是红洋太子,敖沐阳偏居小渔村,不涉及官场争斗,不去市里显摆,所以对此不了解。但宣传部门的官员们却对他的能量非常清楚,这样等于敖沐阳招待杜坦之就行了,其他官员都成了随行。
看着在杜坦之面前战战兢兢的几位官老爷,敖沐阳用肘子碰了碰他的腰道:“太子爷,你可真够威风啊。”
杜坦之摊开手道:“是我爸爸和我爷爷、外公威风。”
敖沐阳一愣:“我只知道你父亲的身份,原来你正儿八经是宦官世家啊。”
“什么宦官世家?”杜坦之急眼了。
敖沐阳拍了拍脑袋道:“口误口误,前天有人说过这话,让我给记住了,你是红三代啊?”
杜坦之没过多的提这些,他含糊的说道:“咱们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说这个了,我跟你说点有用的,现在龙头村在市里乃至省里都是相当有地位,你心里可有点谱。”
敖沐阳狐疑问道:“是吗?”
杜坦之点头:“嗯,真的,因为中央鼓励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龙头村是红洋新农村的建设典范,市委那边想把龙头村建设成红洋的大寨和华西村,以点带面,通过龙头村来展现红洋、展现社会主义渔村的风采。”
敖沐阳精神一振,道:“那敢情好啊,按你这么说,这次我们村里搞祭海活动,没有个大领导过来给说个话、发个声?市委长老团没人来?”
杜坦之说道:“没有。”
敖沐阳很失望,道:“那你说的那么煞有其事干嘛?上头还是不重视嘛。”
杜坦之斜睨他道:“上头不重视,通过你们镇子的山路能修的那么快?上头不重视,能有轮渡直通你们村?领导们不来就是因为太重视你们。”
他看看周围,然后拉着敖沐阳低声道:“你快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现在中央的领导们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对基层的猫腻很清楚。要是市里领导亲自来村里进行讲话或者调研,那龙头村就要被打上市委的标签了,到时候即使村子发展的好,对中央调研组来说也是并不稀奇的——如果一个城市要全力发展某个村子,这村子还能发展不起来?”
第1165章 海之祭
听着杜坦之的话,敖沐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信杜坦之的话,再说了,村里已经走上正途,有没有上头政策的支持都没问题。
杜坦之怕他不信,就继续补充道:“龙头村的发展,市里、县里不会明确的来插手,但会从侧面提供帮助。简而言之,你自己打上路中路和下路,县里、市里会给你打野、打辅助。估计未来两三年,市里还会把村里跟国际上挂钩,很快就会有外国旅游团到来吧。”
村里有外国游客,不过都是散客,红洋是海港城市也是个国际化都市,城市里有不少外企和外国工作人员,他们这些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经常会有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进村。
两人聊了一会,祭海开始了。
王家村和后楼门都有人来帮忙,杨树勇亲自过来,敖沐阳看到他后就招手道:“老杨,你们村今天不祭海吗?”
杨树勇道:“我们村等元宵节结束再祭,今天不跟你们村争,反正也争不过你们。”
现在渔村搞活动都是为了制造噱头吸引游客,关乎传统的原因已经很少了,所以今天留在村里过年的游客几乎都来了龙头村,而没在村里过年的游客又不会这么早来旅游,或者说他们正月里就不会出来旅游,这样其他村没必要花费人力财力去搞没用的祭海活动。
杨树勇此番过来还有其他目的,他说是来帮忙,其实来学习。
以前祭海活动的主体是渔村里的家族,大家伙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送船祭海的活动。
后来这些年随着近海渔获出产量剧减,出海船只也剧减,而沿海养殖户大为增多,这样祭海活动的参与者从最初的船老大变成了今天的养参、养鱼、养蟹和育苗的专业户。
像前滩镇这些渔村,多数从九十年代初期就不再举行祭海活动,二十几年下来,关于活动的规则和项目都遗忘的差不多,如今得互相学习。
杨树勇过来是带了礼物的,那就是一些面塑。所谓面塑可以理解成用白面做成的形状不一的模型,有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百花齐放、海底世界之类。
龙头村自己也做了面塑,其中姜晓玉带着几个妇女做了个盘龙面塑,这是要祭奠的龙王爷了,有头眼身尾,有龙须有龙鳞,上面涂着颜料,金鳞闪烁、五爪苍劲,栩栩如生、神采奕奕!
红洋渔家祭海就是祭奠龙王爷,海龙面塑送到码头上垒起的高台上,前面有供桌,敖沐兵指挥着一行妇女把贡品送上去。
贡品主要是三牲,猪、鸡、鱼,相比祭祖,祭海用的贡品少,可是讲究多,比如猪,祭祖用的是猪头,祭海用的却是整猪,且以黑毛公猪为最佳。
龙头村选了一头种公猪,这猪个头很大,跟个小三轮车似的。
这个是敖沐阳让拉忠给宰杀的,因为祭海用的猪要把毛圈剃掉,只在猪脖子上留一圈黑毛证明它身份就行,另外还要在皮下吹气,让它看起来个头更大、更加威风。
拉忠做臭猪肉也是这样,他干这个最专业。
准备祭海了,大猪被抬了上来。
敖沐阳打眼一看,这猪脖子上留下好大一圈黑毛,见此他便急了:“谁指挥的剃毛?不是留下一小圈就行了吗?这是干嘛?给猪系了个围脖?”
敖沐东拿出刮刀急匆匆上去善后,敖沐阳看了后摇头:“还是不行,再少点,把它猪头后面的黑毛都剃掉,这弄的跟络腮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