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志超哈哈大笑,然后猛的绷起脸皮:“小敖同志,这就是你作为党员的觉悟吗?你自己琢磨一下你的话,哦,对了,你还不是党员?”
敖沐阳道:“入党积极分子。”
吕志超道:“没事,回去我给你介绍一下,转成预备党员。不过这事回头再说,今天来有别的事,跟咱们渔家文化有关。”
“咋了,谁要练瑜伽吗?”敖富贵的声音从前院响起,将军它们拔腿狂奔,向着包子的香味扑去。
敖富贵把书包高高举起,连踢带踹加吓唬,将军一行只好尾随在后。
他走进后院问道:“我刚才听见瑜伽文化了?那算我一个,最近我在减肥,我媳妇让练瑜伽来着,这方面我绝对是村里的高手。”
吕志超回头笑道:“呀,富贵来了呀。”
敖富贵看清他的样子便老实了几分:“吕书记,你好你好。我正准备带回去镇上给你们几位领导回礼呢,那啥,吕书记昨天你给的红包有点太大了,我琢磨着我不能收。”
昨天婚礼在镇上举行,因为敖沐阳的面子,镇上几个领导包括派出所上下都去了,敖富贵和敖沐东都知道,这些人是冲着敖沐阳去的,所以说好了不收红包。
吕志超摆手道:“结完婚了还有退红包的?不说这个了,来,你过来坐,之前我听说过,你小子是个唱渔歌、喊渔家号子的好手,是吧?”
敖富贵放下书包停了停胸膛道:“吕书记,你说起这个我就不玩虚的,这方面咱们镇上我要是自称第一,那——这话说错了是吧?应该我要是自称第二,那没人敢称第一。”
吕志超竖起大拇指道:“豪气,这真是青年意气呀!”
敖富贵得意的点点头,敖沐阳暗暗摇头,这傻孩子没有点政治头脑,吕志超突然提这个,肯定有麻烦事在等着呢。
果然,吕志超说道:“是这么个事,借着龙头村的光,咱们镇子这几年经济搞得好,我也跟着沾光了。但我想,镇子不能光靠龙头村来带动,反过来镇子也得帮助龙头村一起发展,我研究了一下,觉得咱们要发展乡村旅游业,不能光靠吃喝玩,得走好文化这条路!”
“我上任书记以来,一直在研究咱们渔家文化,富贵你别说了,不是你拉腰扯骨头那个瑜伽,是咱们渔家。”
敖富贵讪笑道:“我知道,明白您的意思。”
吕志超说道:“唉,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为什么这么说?我研究后先是被咱们丰富的渔家文化和传统给吓到了,然后又被这渔家文化的流失给吓到了!”
敖沐阳点头道:“对,现在渔家文化几乎要断层了。比如说捻匠这活吧,据我所知全镇竟然找不上一个人。”
吕志超使劲一拍大腿道:“小敖你说到点子了,最近我看网上有关于咱们捻匠工艺的热议,就是你们村搞了个视频,是吧?在网上火了?”
敖沐阳点头,江雪四人确实有几分本事,他们把捻匠工作做成了一部纪录片,而且很多地方采用了黑白老式风格,视频在网上播放后就火爆起来,现在不少游客会跑去跟捻匠们合影。
吕志超说道:“捻匠文化就是咱渔家文化的一部分,对不对?还有渔歌文化、渔家号子文化,渔家捕捞文化,各种习俗,各种出海传统等等,很丰富嘛。”
敖富贵说道:“还有海上唱新闻,甚至还有船拳,吕书记,你要说咱们渔家的传统文化那可得找我,我对这个研究比较多。”
敖沐阳点头道:“确实,富贵不务正业,除了每天开船接送游客之外,其他时间他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敖富贵悻悻道:“这算什么不务正业?”
吕志超高兴的说道:“对嘛对嘛,这怎么会是不务正业?这是传承咱们渔家的文化,百年大计,文化先行!”
敖富贵嘴巴咧的老大。
吕志超说道:“我想从官方开始,把咱们渔家文化和传统给重视起来,进而影响民间,把它们都捡起来,以后传承下去,怎么样?”
敖沐阳点头道:“我们龙头村肯定全力以赴的协助政府,这是好事,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功绩。”
吕志超咂咂嘴指着他道:“你这个小同志,思想觉悟还是不行,不要什么都忘业绩功绩上想,虽然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着,他便笑了起来。
人总有私心,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利他,那就是好人办好事了。
获得了他的极力支持后,吕志超心里有数了,说道:“那我回去让办公室出个文案,周四周五吧,我把村干部叫过去开个会,咱们这个夏天把这事好好搞一搞。”
敖富贵道:“吕书记你记得叫我呀,我连主题都想好了,炎炎夏日,文艺复兴!”
吕志超心里高兴,便笑道:“这你放心,就冲你唱渔歌、喊号子的本事,你肯定是咱们这文艺复兴的干将。”
“我还会海上唱新闻呢。”敖富贵倒是不谦虚,他现在是迫切的需要认同感,自从他的航运大业歇菜后,他没什么事干。
这点在婚前好说,顶多被人调侃几句,结了婚就不一样了,男人总得有一番事业,否则在家里站不直腰板不说,还容易被娘家人说闲话。
吕志超连声答应,另外他还要求敖沐阳把陈冬娃等四个老捻匠介绍给他,因为网上已经有了舆论铺垫,他打算用捻匠文化来开个头。
第1385章 螃蟹挂了
吕志超算是实干派的领导,他自从上任镇书记后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强化全镇治安,第二把火是提升渔村服务的质量,第三把火则是保护公路。
显然,他这三把火是萧规曹随,目的便是维护好前滩镇的旅游资源。
在维护了一年之后,镇里旅游业已经走上正轨,他就转守为攻,准备开疆辟土,进一步提升镇子的名气,为乡镇创造更大的名气,增加全镇gdp。
他来找敖沐阳后的当天傍晚,一份通知下发到了龙头村的村委,全镇乡村干部大会于周四举行,每个村的村支书和村长都得去,不准请假。
敖沐阳没想着会请假,他这段时间一直没事忙活,整天闲在家里,所以接到通知后他就让姜晓玉做了个回复,说一定会去开会。
结果就在周三下午,事情突然来了。
事情来自于村里一位名叫敖援藏的老汉,他是个老渔夫,吃水上饭已经有六十年了,前些年身子骨扛不住海上的风浪,无法再去海上打渔,便缺少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难。
三年前开始他的生活有了转机,游客多了,他虽然不能出海,可是去湖上泛舟还是没问题,就重新整饬了小船,带着游客在湖上游玩。
去年冬天村里联系了一批鸬鹚,他正好是白发白须且有一艘小乌篷船,敖沐阳就拨给他七八只鸬鹚,让他一边划船带游客一边养鸬鹚捕鱼。
有了鸬鹚这道风景线,他今年游客更多。
老头不糊涂,几年下来他已经明白游客想要什么了,就把小船收拾的尽量古朴,戴上了斗笠穿上了渔家传统的大襟布衫和笼裤,赤着脚养着鸬鹚和一条老金短毛,以传统渔家老汉的姿态来迎接游客。
过去几十年他一直过着穷日子,勉强吃饱饭,除了逢年过节舍不得吃肉,所以长得瘦削,这样他在刻意打造一下,让老汉的形象就跟从七八十年代走出来的一样,让游客们耳目一新。
敖援藏的船在龙涎湖上很受欢迎,游客们要雇佣他的船得提前预约,老头受了一辈子没钱的苦,发现如今能赚钱,他就不怕劳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得在湖上漂十四个小时。
他对龙涎湖无比熟悉,湖里有点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察觉,这次就是得亏了他,老渔夫发现湖里螃蟹出现了细菌感染。
周三下午的时候他去找了敖沐阳,直接展开一个小网兜,里面是一些死螃蟹。
这些螃蟹个头比婴儿手掌大不了多少,它们体色正常,可胸部与腹部连接处起了水肿,敖沐阳知道,螃蟹在这个季节这个个头是要频繁脱壳的,而它们甲壳上起了水肿之后那就没法脱壳了,时间一长就死掉。
敖援藏抽了抽鼻子说道:“村长,我今天在湖边抽烟的时候看见了,这螃蟹是感染塘弧菌了,你看它们不能正常脱壳了,这些是死掉的,湖边还有好些没死哩,但也动弹不了了,我看着快死了。”
敖沐阳拿起小螃蟹看了看,道:“藏爷爷你带我去湖边看看。”
路上他给李继打了电话,让他赶紧来帮忙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细菌感染问题还不算严重,湖边出现的螃蟹不多,只有在几个浅水湾子的石头下面和芦苇丛中发现了几只胸腹水肿的螃蟹。
看着这些病蟹,敖沐阳道:“藏爷爷我真得感谢你,幸亏你发现的早,要不然这次咱损失可大了。”
敖援藏笑道:“你这话说的,龙涎湖里的螃蟹是全村的财富,我是村里的社员,应该的呀。这是不是塘弧菌?我看着像河蟹塘湖菌感染。”
敖沐阳并不了解,他在等李继来提供专业意见。
李继不多会后赶到了,他带了个医疗箱,打开以后里面有手术刀、有显微镜、有放大镜、有切片玻片和一些瓶瓶罐罐的试剂,跟个袖珍实验室似的。
看到病蟹后他就打开医疗箱拿出了这些工具,医疗箱可以撑起来,他用酒精棉消毒后又点燃了一台酒精灯,然后开始解剖。
敖援藏好奇的说道:“李老师,这老高的日头,你还用点灯?这个小白灯倒是挺好看的。”
李继笑道:“这是酒精灯,用来制造无菌环境的,哦,就是消毒灭菌用的。”
老头恍然,敖沐阳又问道:“李老师,就凭你的本事,还用动家伙什?眼睛看一看不就能看出它是怎么回事了吗?”
李继哼了一声道:“我神仙眼呀?这病蟹的症状是胸腹交界处水肿并无法正常脱壳,就这么点症状怎么判断?蟹水肿、蟹奴病、聚缩虫病、脱壳障碍等等都会出这些症状。”
他带了一个学生来帮忙,那学生负责了解剖。
螃蟹不是爬行动物,检测病症对那专修爬行动物学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还好李继见多识广、知识面广泛,在他指点下,学生很成功的解剖了五只病蟹。
看完解剖后,李继说道:“病蟹胸腹甲水中,脏器腹水严重,而肠道内无食物残留,初步判断不是寄生虫病和脱壳障碍,应该是蟹水肿和池塘弧菌感染,做个切片检测吧,如果没有弧菌发现,那就是蟹水肿。”
敖沐阳心里一动,道:“应该是塘弧菌感染吧?藏爷爷凭经验就是这么判断的。”
敖援藏赶忙摆手说道:“别听我的,我连私塾和小学都没念过,能懂个啥?听老师的,得检测一下看看。”
检查结果不久之后出现,学生做好玻片放入显微镜下,李继亲自看了起来。
调转镜头看了一会,他招手示意敖沐阳来看:“会看显微镜吧?你过来看看,小高,你做个培养皿做个确定。”
敖沐阳贴着显微镜看去,视野已经被李继调好了,他打眼一看便看到了一些细菌,它们弯曲成弧形,尾部带有鞭毛,数量众多。
他把自己看到的说了一下,李继问道:“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敖沐阳讪笑道:“我高中倒是学过生物,学过细菌,可是这种细菌不认识啊。”
“回头给你老师打个电话道歉,你一定没尊重人家的劳动,上课没好好听讲。而且你这智商也是感人,你自己都说了,看到了弧形的细菌。”李继翻白眼说道。
“池塘弧菌?!”敖沐阳立马反应过来。
第1386章 弧菌
在死蟹体内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弧菌,李继眉头皱了皱:“淡水蟹的池塘弧菌应该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现在才六月中旬,不至于吧?”
确定是池塘弧菌感染,敖援藏跟着着急了,这病菌很厉害,发病猛烈,死亡率可达30%到50%,而且这细菌的菌群具有爆发力,就是说现在已经有螃蟹感染死亡,那估计水下已经有大量螃蟹感染细菌了。
见李继判断出了病情,他那学生举起琼脂培养基问道:“老师,还要不要做菌群培养试验了?”
李继谨慎的说道:“做一个,提供双向验证。”
夏季养蟹出现弧菌感染并不罕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政府支持、市场需求量大,河蟹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追求最大效益,河蟹的放养密度都很大,而且养殖户为了它们长得快,会配合使用蛋白质含量更高的饲料。
这样螃蟹死后不会向鱼一样上浮,还是会藏匿于养殖场底部,导致养殖水域条件恶化,加上投喂的冰鲜鱼和高蛋白质饲料很容易变质,河蟹摄食后体质下降,而且一旦没能被及时吃完,它们会迅速腐烂污染养殖水域。
这样到了高温季节,弧菌就会大量繁殖并侵染河蟹,造成河蟹弧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可是这针对的是养殖池,像龙涎湖这么大的水域,不该出现河蟹感染。湖里水质绝对很优良了,养殖环境也好,俗话说“养蟹先养水”,龙涎湖的水好,那不该出现大规模的弧菌感染。
他把自己想到的跟李继说了一下,李继点点头道:“你懂的不少啊。”
敖沐阳苦笑着说道:“还凑活吧,毕竟我是李老师您的关门弟子。”
听到这话,李继便瞪了他一眼:“我的关门弟子就懂这么点?丢我的脸,引发弧菌又不是只有温度和腐殖高蛋白水质这么两个条件,你再往湖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敖沐阳看向湖里,阳光灿烂,湖水清澈,几十艘小船缓缓的漂在湖面上,时不时传来人的欢呼声。
他想了想后说道:“没什么问题啊。”
李继耐心的说道:“你睁大眼睛仔细看。”
老敖把眼睛睁到最大,都睁的眼角发疼了,可还是没看到什么。
李继无奈了:“我让你睁大眼睛是让你多观察、动脑观察,你竟然真的把眼睛给瞪大了,你你你……唉!”
收徒不慎!
老敖很想进步,他就继续努力的看向湖里,为了看得远,还踮着脚尖、抻着脖子,敖援藏跟着他这么去看,湖边小船上站着一排鸬鹚同样摆出了这姿势,当然它们不是在学两人,这是它们的观望天性。
李继指了指湖水中说道:“往下看啊,你伸着脖子这干什么?湖里有什么?水草啊,伊乐藻啊。”
敖沐阳点头道:“对,是有伊乐藻。”
早年陆虎给过他一批伊乐藻,他养在后院养殖池中后发现对水产帮助不小,而伊乐藻是蟹类的食物,所以当龙涎湖开始养蟹后,他就往湖里栽种了好些水藻,到如今已经有两年时间,长势很好。
李继分析道:“龙涎湖的水质清冽,这跟水藻多不无关系,可水藻过多不是好事,特别是如今天气热了,水藻死后下沉至塘底会迅速发烂发臭,造成底泥氧债大。而且你得知道,湖底六七月份全天缺氧,虾蟹爬草游边很严重,容易导致湖底泥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厌氧菌大量繁殖,滋生了弧菌群。”
这点确实,敖沐阳点头,龙涎湖里水藻多、鱼虾蟹也多,常年没什么人来规模化捕捞,只有秋季捕蟹和冬季钓草鱼这么两项活动,确实会给湖泊的生态系统带来压力。
李继又说道:“不止如此,来到湖里的游客多,湖里接受的垃圾就多。虽然你安排了人不断拖网清理垃圾,可是这清理的都是固态垃圾,垃圾上本身带来的细菌已经进入了湖泊中,无法被打捞消灭,或许这就是感染源。”
敖沐阳沉重的点头,他问道:“那怎么消灭弧菌?”
李继道:“从弧菌的发病原因分析可得,引起弧菌暴发的最大因素就是溶氧。水体溶氧过低,底泥氧债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造成河蟹应激,减弱其抵抗外界不良因子侵袭的能力。且低氧条件下,需氧微生物受到抑制,厌氧微生物崛起,易形成优势物种,从而达到甚至远远超过其致病阈值。”
这番话说的就很有水平了,敖援藏向敖沐阳投以求助性目光,敖沐阳摊开手说道:“往湖底加氧?”
李继说道:“这是治根的法子,还要有治标的法子,我回去找专攻甲壳类动物学和水产病理学的同事问问吧。”
敖沐阳立马拱手道:“李老师您费心,回头我给您准备一桌饕餮盛宴!”
李继笑道:“也别回头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准备一下吧。”
敖沐阳:┓(?′?‘?)┏。
来吃晚饭的时候,李继也带来了解决弧菌爆发感染的方法。
第一是确定细菌感染区域,根据他同事的专业分析,以龙涎湖的规模,现在不是全湖爆发了弧菌感染危机,而是某一片湖底出了问题。
之所以会有螃蟹死亡,是因为淡水蟹在换壳季节有地盘意识,它们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地盘,也轻易不会让别的同类进入自己地盘。
确定了这片区域后,那就要走第二步路了,向水域投放制氧机和增氧剂,并组织人手对相关水域的湖底进行大清理,要带走残饵、污物,清除湖底腐烂杂草。
同时要往湖底撒药来杀灭细菌,现在有抑弧菌试剂泡腾片,一片片的跟砖头似的,分散着扔到湖里,正好湖底没有水流波动,泡腾片可以放心的作用于问题水域。
李继还告诉他,现在爆发了弧菌感染的水域还不少,主要是今年干旱,除了春天一场大雨外,至今一直没有雨水降落,湖中池塘没有新入水源,也就没有氧气带入。
这点老敖没办法,他控制不了天气。
听了他的回答,李继冷笑道:“你这是逃避,都没有想解决方法,直接就说自己没办法!”
敖沐阳想了想后心里一动,说道:“那,来个龙王祈雨的活动?”
正在喝酒的李继差点呛着:“祈雨?你他么没脑子啊?这能有用?肯定是想办法人工降雨啊!”
第1387章 明星
周四,镇上开会。
前滩镇各村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来了,因为龙涎湖出了弧菌感染,敖沐阳连夜安排人去市里买了增氧剂、灭菌泡腾片等药物,早上的时候他要安排工作,所以来的晚了一些。
他和敖富贵到达镇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会议室里已经很热闹了。
不热闹是不可能的,前滩镇可是个大镇子,共辖一百二十多个村子,也就是说来开会的人足足有二百四五十号!
村干部们姿态多样,有县市政府派下来的大学生村官,他们面貌青春、气质上扬;有靠村民选上去的村里人,他们多是渔民出身,皮肤黝黑粗糙、举止豪放;也有靠贿选村民上台的暴发户,这些人就穿金戴银,腰上挂着金色大h,配上他们那圆坨坨的肚子,那h腰带扣就跟个封印符似的。
这些人很多互相之间不认识,所以就凑成了小团体,基本上狗找狗、猫找猫,腰上系着金h腰带的是一伙,大学生们是一伙,渔民本色的是一伙。
吕志超还没来,村干部们在一起寒暄,镇政府安排了五个姑娘在端茶倒水、送上瓜子花生和果盘。
这下子好了,村干部们有吃有喝,凑在一起口沫横飞,有人牵着牛从镇政府门口经过,一个保安挥手道:“这是母牛吗?绕个路吧,里面一堆人在吹牛比呢,小心给你家母牛吹炸了!”
敖沐阳因为是从湖边赶来的,脚上穿着雨靴、身上湿漉漉带着泥点子,跟个泥腿子似的。
但他可是村干部里的超级巨星,当他出现在会议室门口,立马有人喊道:“嘿,敖兄弟你来啦。”
敖沐阳扭头看了看,结果不认识,他便礼貌的挥手打了个招呼笑道:“不好意思,来的晚了。”
被他这么打了个招呼,那村干部视作荣耀,他用不在乎的语气对身边的人说道:“哦,这就是龙头村村长敖沐阳,前段时间一起喝过酒。”
这些村干部自然都认识他,毕竟他现在被市里宣传为明星村长,不少村子的干部都来龙头村取过经。
他进门后会议室更热闹了,哗啦啦一群人围了上来,向他伸出的手臂要是举起来那跟小树林似的。
敖沐阳被簇拥在中间,不断跟人打招呼、不断跟人握手,把他给忙的焦头烂额,差点懵了:
“敖主任你好,好久不见啊,今天中午一起喝个酒。”
“你好你好,是啊,好久不见,下午还有公务咱们中午就不喝了。”
“敖主任正好我想请教你点问题,你看下午我跟你一起去你们村聊聊?”
“客气了,什么请教不请教,有事直接找我。”
“敖主任咱们俩来个自拍,我从县里来村里就是受到你的光辉事迹的影响,必须得多多向你学习。”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敖沐阳没想到自己这么受欢迎,有人直接对他敬礼了,他看到这样的一幕直接慌了:我就是个村长,又不是首长,你这是整什么?
敖富贵也很慌,有些人一看敖沐阳那边围堵的水泄不通,就跟他打起招呼。
可怜敖富贵一个不认识,他光是要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就差点记炸了脑袋。
一片拥挤中,又有个中年人凑到了敖沐阳跟前,敖沐阳习惯性伸出手准备说久仰久仰,结果那中年人对着他撇撇嘴说道:“这不是敖主任吗?我还以为大家在看明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