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志超说道:“必须得热忱呀,得让市里宣传口的同志感受到咱们渔家的火热情感,以后的宣传工作还得靠他们多多提携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把敖沐阳拉到一边说道:“其实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接人,还有点事找你呢,你知道打船灯吧?”
敖沐阳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也是一种渔家风俗,不过他只是听说过,没有亲眼见过,这种风俗流行于解放前。
打船灯是春节开始的活动,从春节一直持续到元宵,是一种地方传统小戏,曾经也被叫做小年戏。
这出小年戏不是红洋本地自己发展而来的,而是南下闽地打工的渔家人带回来的,来头很大,也是跟皇帝有关。
敖沐阳知道的就是这些,具体的他不了解,甚至连这出戏跟哪个皇帝有关都不知道,因为他只是听老人在过年时候提起过,并没有见过。
他把自己知道的内容说了出来,吕志超点头:“你说的对,这年戏跟清乾隆皇帝有关,这皇帝喜欢下江南么,有一回他乔装巡游的时候到了闽地沿海的一座渔村,然后投宿于一艘渔船上。船家祖父和孙女俩进行了盛情接待,这时候有渔霸来欺凌他们,乾隆皇帝大怒,特赠夜明珠一颗,还亲笔题赠‘渔家乐’金匾和圣旨金牌各一悬挂于船头。后来渔霸不敢再欺凌渔家,渔家因为有夜明珠之光,不论风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鱼,这就是打船灯这出年戏的来处。”
听完他的话,敖沐阳哂笑道:“他给的是夜明珠还是碘钨灯?船上挂个夜明珠晚上就能照明了?既然皇帝给了金匾和金牌,那干嘛还出海去打渔?靠这两样东西不就能发财致富了?还有,乾隆那么有正义感,干嘛不来个打黑除恶行动扫除渔霸?他花费大力气留下一副金匾和圣旨金牌能护得住一艘船,能护得住所有船吗?”
吕志超拍拍他的肩膀道:“镇上正准备开建个居民活动中心,还缺两副双杠,你这么会抬杠,要不等双杠送来你去给我从车上抬下来?”
第1535章 打冬菜
吕志超找他是为了跟他说明,今年春节镇上要组织打船灯的活动,到时候活动会下乡进村,挨个村子表演,让龙头村做好配合的准备。
这种政策村里自然会响应,敖沐阳让他放心,自己肯定准备的妥妥当当。
远洋捕捞回来休息过两三天后,村里又得组织渔船出海。
敖沐阳不想再去海上折腾了,他想呆在家里猫冬。
他有这个资本,其他渔民不行,冬捕一直是渔民增收的好机会,多少渔船都会在年前这段时间抓紧时间出海,哪管它天寒地冻?只要没有暴风席卷而来那就得干活。
红洋码头上便是如此,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每天都有无数渔船进进出出。
敖大国带领村里好些渔汉上了大龙头号,又要拔锚起航。
敖沐阳去码头送行,看着渔汉们抿着棉衣上船,他忍不住摇头道:“这几天天寒地冻,估计又要下雪了,你们就不能在家里待着?”
“能,可是我们待在家里,谁来送钱呀?”敖大国吸了吸鼻子说道。
敖沐阳问道:“现在日子过的还苦吗?”
敖大国嘿嘿笑了:“不苦,但钱这个东西,谁会嫌它多?这会出海是遭罪,可咱们生在世上不就是为了遭罪来的吗?而且现在遭罪能换到钱,值当!”
村里过惯了苦日子,如今全民奔小康了,可危机感还在,这样有大龙头号这么一艘大船可以用的时候,他们怎么会闲着?
要知道以前村里没有能抗风浪的大渔船,他们就得去给人家的船打工,打工的时候得听船老大安排,干的活累、强度大,赚的还少,相比之下自己开船出海要舒服多了。
敖沐阳不上大龙头号,但他也没有留在家里,而是驾驶着敖大国那艘小渔船出海,沿着海边行驶,去寻找冬菜。
冬菜就是紫菜,紫菜因季节不同,所采得的食味也大有区别,导致名字更是不同,冬天打的紫菜叫冬菜,春天打的紫菜叫春菜。
不同季节收获的紫菜味道也不同,冬季紫菜最少,长出来的叶片短小,色泽赤紫,鲜味最足,是其他时节收获上来所不能比的。
红洋冬季出产的紫菜有个绰号叫黑宝菜,因为这时节的紫菜越黑那鲜味越强,越是珍贵,以前在鸡精味精没有普及的时候,黑宝菜就是天然味精,做菜的时候撕下几片放进菜里汤里,那不管是菜是汤都会增添好些鲜味。
春天万物复苏,生出的紫菜比冬季要多,且叶片粗壮,形似柳条,色相发绿,鲜味就不那么足了。
所以,一年之中要取得好紫菜,就得冬季去搜寻。
他收拾了家伙什上船准备走,看见敖小俊、敖小牛一行少年在海滩边上挖冬蟹,于是他就招招手说道:“小阳叔要去找冬菜,手头上缺人,要不要过来打工?”
敖小俊感兴趣的说道:“可以啊,咱们提前体验一下踏上社会打工干活的感觉,挺好,多少钱啊?”
敖沐阳说道:“小阳叔大方,一人给一百块呢。”
敖小牛点点头道:“嗯,给的不少。”
敖鲁翰给他使了个眼色,道:“这还不少?小阳叔这叫雇佣童工,是违法的,咱们给他干活是有风险的,所以这价钱不合适,一个人两百吧。”
敖沐阳笑了笑道:“小俊刚才说的对,我是让你们提前体验一下踏入社会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就代表了资本家,明白吗?一个人九十块,爱干就干,不干拉倒。”
敖鲁翰还想争辩,敖沐阳摆摆手指道:“自己掐着时间,往后拖一分钟减十块钱。”
少年们顿时衰了:“干啦干啦,一百块就一百块。”
“错,是九十块。”敖沐阳嘿嘿笑道。
他雇佣少年们来干活是有原因的,差不多过年时候就要立春了,紫菜的材质在立春前后有本质差别,一旦立春,在春气催发下,它们会蓬勃生长,鲜味就很差了。
此时距离过年没有几天,腊八节早过了,他能捞冬菜的日子也没几天了。
“紫菜荧晔以丛被,绿苔鬖髿乎研上,石帆蒙笼以盖屿,蓱实时出而漂泳……”
正如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郭璞辞赋代表作品之一《江赋》所写的那样,要找好紫菜得去人迹罕至的岛礁上,紫菜在礁石在海水里都能生长,其中在海水里的时候它们会随波逐流,最终集中去礁石上,这样越是动荡的潮间带遇到紫菜的几率越大。
渔船贴着海边行驶着,敖沐阳拿着望远镜往四周看,寻找一些平时没人注意的礁石区。
船行到红树林区之后,这边礁石多,翻涌的潮流也凶猛,平时在这里能找到紫菜,但不光他知道这点,其他人也知道,所以等他到了这区域后看了看,发现礁石上的紫菜已经被人捡光了。
敖小俊从小就在海边撒野,纯粹野蛮生长出来的,他给敖沐阳提供了一个地方,就在大龙山从海岸崛起之处,那边因为地形缘故,海浪最猛烈,去的人最少。
果然,渔船开过去后,敖沐阳从望远镜里看,看到海边参差不齐的连绵礁石颜色黑黝黝的,上面覆盖着的便是紫菜。
见此敖沐阳大喜,打了个响指后说道:“好,小俊你立了一功,你们小伙伴每个人都得到了五十块的奖励,今天咱们就在这里打冬菜。”
看着汹涌澎湃的海浪,平时在城里上学的敖鲁翰有些胆寒,道:“这边浪有点凶哦,要不要这么危险?”
敖沐阳说道:“安心好啦,有小阳叔在,你们被海浪打下去以后只要没有给石头撞死撞伤,那小阳叔都能把你们救上来!”
“我日要不要说的这么吓人!”这下子不光敖鲁翰害怕,连敖小米几个孩子也怕了。
话是这么说,敖沐阳不敢让他们去潮间带冒险,而是让他们系好鞋带上了礁石,从礁石上来打紫菜。
礁石上蔓延生长了一些紫菜,海水里随浪翻滚的也有,敖沐阳就去水里捞紫菜。
看着他换上水靠要下去,几个孩子眼角直跳:“小阳叔,这多危险呀。”“就是,而且那么冷哩,你不怕冻掉卵子吗?鹿老师还没有怀孕呢。”
第1536章 鱼鲞怎么多了
打紫菜是烦琐的细活,在渔家一般都是女人孩子干这活,老爷们是要出海捕鱼的。
如果紫菜少,那打紫菜的时候可以用手拔,这叫拔菜,用这法子得到的紫菜最好,它是被连根拔出来的,茎叶匀称完整,不会混上碎贝壳和粗砂之类的东西,晒干收拾好后甚至可以一根根包装起来做礼物送入。
但这样耗费时间,正儿八经拔取的话一天是收获不了多少的,因为它们纠缠在一起,你拔的时候得先给分开,要不然缠的多了拔不动,只会损毁茎叶。
要想加快效率,那就是用工具,从钢缆绳上截取一截,一头用麻绳缠起来或套上一个塑胶柄当把手,然后拉起紫菜使劲抽打就行,这就是打菜了。
敖沐阳不在乎效率,他可是花了上千块雇佣了一群童子军的,所以慢慢往上拔就行。
少年们上了礁石,他则在水里一边汲取水汽一边干活,碰上紫菜拔起来就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一会捞了一片。
现在这时节的海风确实是冰冷凶残,他泡在水里感觉没什么,穿着羽绒服的少年们却一个个哆嗦来哆嗦去。
敖沐阳在水中看到了一些海带在飘荡,便摘了些海带叶。
绿油油的野生海带长得很好看,线条纤细,叶片单薄,不像养殖的海带那样粗犷。
他带着紫菜和海带上船,然后对少年们招手:“行了,先回来暖和一下,待会再干。”
少年们回到船上,敖鲁翰面色惨白,道:“钱难挣屎难吃,老祖宗诚不欺我啊。”
敖小米吸了吸鼻子说道:“我家狗不是这么感觉的,它吃屎的时候吃的很开心。”
敖鲁翰不悦道:“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跟我玩哲学?任何事物都是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我具体分析的是人,你说狗干嘛?你是狗吗?”
敖小米随即怒了:“你怎么个事?在城里上学就牛比吗?怎么聊着聊着骂人呢?你看不起我们在乡里上学的是不是?你鄙视我们呢是不是?”
其他少年纷纷怒目而视,敖鲁翰被气了个够呛:“草泥马,敖小米你真是个胡搅蛮缠的好手,真会上升高度,要是生在嗡嗡嗡年代,你这样的指不定得害死多少人。”
眼看少年们要争吵起来,敖沐阳不耐的摆手道:“行了行了,都是自己弟兄,吵什么呢?我给你们做个汤菜暖暖身子,都别叫唤了。”
敖小俊尴尬的说道:“你们快安静点吧,看看、看看,你们都把小阳叔给气懵了。小阳叔,其实我们跟你不是弟兄,我们是你侄子。”
敖沐阳叹气道:“看了你们这些熊样,我以后真不想要孩子了。”
听说可以喝汤吃菜,少年们老实许多,他们并不饿,但确实很冷,这时候能喝一碗热汤那还不是美美哒?
这次出海他开的是敖大国的渔船,虽然吨位比之大龙头号差许多,不过这也是一艘现代化渔船,带有个狭小的厨房,里面有炉灶和冰柜,之前敖沐阳看过,冰柜里放有冻豆腐、排骨和肉等食材。
可惜渔船上的葱姜蒜已经蔫了,他勉强挑了一点切开下油锅,又把化开的冻豆腐给切了炒成油光淡黄色,最后放入排骨翻炒一会后连同切成丝的海带一起炖了起来。
海带排骨豆腐汤,这是一道驱寒的好菜。
提起海带的医用价值,多数人知道它富含碘能预防某些甲状腺疾病,少数人知道它能抗辐射,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它也是一味能抗寒的蔬菜。
锅子很快咕嘟咕嘟的开始冒热气,少年们眼巴巴的看着锅子等待吃肉喝汤。
敖沐阳把捞上来的紫菜简单梳理收拾起来,这会他不在海里了用手接触紫菜上的海水,感觉冻的手疼。
他估摸着火候排骨炖熟了,便关火开锅开始给少年们分肉分汤。
敖小俊看着他舀菜的时候说道:“小阳叔你给我少放点海带多放点排骨,我喜欢吃排骨。”
“日。”几个少年大怒,“净说实话。”
可惜他们的目的达不成,敖沐阳炖的最多的就是海带,一人一碗汤里有小半碗是海带丝,不过他炖的滋味好,少年们吃的也是有滋有味。
吃饱喝足,身上暖和了也有力气了,少年们又下船去了礁石上找紫菜。
收拾了大半天功夫,他们收集起来一袋子的紫菜,把礁石周围收拾了个大概。
还剩下一些小紫菜和紫菜根的时候,敖沐阳就收手不干了,好歹得留点种子让它们繁衍,下次他还得再来呢。
带着紫菜回来,敖沐阳做了清洗,然后他回头看了看家里用晒棍撑起来的网,感觉自己晒的鱼鲞好像多了一些。
正好鹿执紫过来帮忙,他便问道:“小紫,你自己晒鱼鲞来着吗?”
鹿执紫说道:“没有呀,怎么了?”
敖沐阳站起来看着晒网说道:“那这不对呀,我记得东边这块网上没有放过鱼鲞,这会怎么放上了?”
“你记错了吧?”鹿执紫将信将疑的说道,“鱼鲞又不是活鱼,它们还能繁殖不成?”
敖沐阳走过去看了看,看到渔网上放的是小马鲛鱼鲞,都是二十多公分不到三十公分的长度,这确实不是他晒出来的。
他今年主要晒的是大黄鱼和大马鲛鱼,这是为了过年时候送礼使用,所用马鲛鱼都至少有一米长度,非常场面。
那么,这些小马鲛鱼鱼鲞是哪里来的?
他又问鹿执紫道:“是不是谁送过来的?看咱们不在家,自己给搭在网上晒了起来。”
鹿执紫想了想后摇头:“不是吧,这两天一直在家,没人来找过咱们。”
那这就成了个未解之谜。
不过谜底很快便破解了,当他们清洗紫菜的时候,看见元首带着爱妃们和没有几只半大猫崽子顺溜的从后面钻进来,它们嘴里都叼着一条鱼鲞,跑到晒棍跟前后轻巧一跳跃然网上,随即把鱼鲞放下又落了下来。
敖沐阳傻愣愣的看着,发现这些猫放下鱼鲞的位置都很正当,间隔距离也恰到好处,让他是大开眼界……
鹿执紫干笑道:“呵呵,你还记得吗?去年还是前年,村里刚养鸡鸭那会,咱家里的鸡仔鸭仔总是多了,然后发现是元首出去叼了人家的带回来。”
“记得。”
“嗯,这次还是那么回事。”
第1537章 那点事
村里晒鱼鲞的人家太多,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晒了马鲛鱼鱼鲞,所以要找到失主人家并不容易。
元首带着媳妇和娃也不知道从谁家捣鼓来的鱼鲞,光老敖能确定是偷来的就得有五六十个,也不知道这是它捣鼓了多久的战果。
敖沐阳拧着元首的胖耳朵问它从哪里头来的鱼鲞,元首喵呜一声叫就跑了……
没办法,他只好在周围挨家挨户的问,周围邻居都摇头说自家没丢鱼鲞,主要是晒的多了,丢上几条十几条根本无法察觉,如果元首不是从一家偷的,那这就要成为悬案了。
问了十几家没有找到答案,老敖也懒得找了,只能对邻居说了一声,让他们碰上村里人就问问,看看谁家丢了鱼鲞去他家拿。
村里人不在意,直接说道:“那都是鲅鱼崽子晒出来的东西,不值钱,村长你留着吧,这东西本来就是喂猫的。”
敖沐阳回家,看着他虎着脸的架势,元首立马往鹿执紫怀里钻去。
鹿执紫将它拖了出来,元首又改成了往她裙子里钻。
敖沐阳帮忙往外拖,拖着拖着就拖到了床上,这事也就罢休了。
后面几天他去哪里都带上了元首,总算把它给看住了。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春节到来了。
禁渔期那会没事干,他就找了建筑队把祖祠给修了一番,现在安全了,也像是那么回事了,今年村里可以一波波的组织人去跪拜先祖,不用担心会被把房子给挤得坍塌。
到了年根,村里忙活着过年还要忙活着招待游客,相比前段时间现在倒是游客多了起来,有些游客来渔村过年,到了腊月二十六七他们便赶了过来。
村里好些人家在院子里开始蒸大馒头,白天晚上都有腾腾热气冒,继因为广晒鱼鲞而导致全村弥漫着腥味后,现在全村弥漫起了麦香味。
贴近年根,杨树勇来找敖沐阳,对此敖沐阳很服气:“你怎么知道今天我家吃饭晚?来的正好呀,我刚把菜给做好。”
杨树勇无奈道:“你这是欲加之罪了,我哪知道你什么时候做饭?本来我是看这个点了你家应该吃完了,哪知道你们今天吃的晚?正好,给加一双筷子吧。”
敖沐阳翻白眼道:“少来这一套,到了年根谁家不忙?谁家饭点不得比平时更晚?”
杨树勇很主动的拿了个杯子在跟前,然后用眼神示意他拿出竹筒酒来。
敖沐阳家里的竹筒酒所用基酒要么是茅台要么是五粮液,最次也得是汾酒陈酿,都是好酒,杨树勇最喜欢来他家里喝酒。
抿了一口酒过了个干瘾后,他问道:“你又不出海了,在家里忙活什么?”
敖沐阳说道:“这不是带人收拾祠堂吗?我刚刚把祠堂给收拾好,你来干嘛?”
杨树勇咧嘴一笑,道:“你说我来干嘛?猜一猜,你能猜到的。”
敖沐阳说道:“你来专门蹭饭呗。”
杨树勇拂袖道:“乱说,现在谁家还差一顿饭?哟,腊肉炒蒜苗?鹿老师你坐你坐,不用收拾了,这几个菜够了,这个腊肉不错啊,你宰了香猪做的?”
敖沐阳闷哼一声,道:“你到底来干嘛?”
被他反复提及,杨树勇叹了口气:“我找你真有正事,说起这个来我就没有胃口。”
敖沐阳眼睛随着他筷子上下转动,转的快要眼花了:就你夹菜这速度和频率,你好意思说没有胃口了?
不过杨树勇确实为了一件麻烦事找来的,那就是王家村祭祖事宜。
他准备把王家村改为七姓村这个原名,改名的事在官方已经备案定下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村里人的想法,其他六个姓自然愿意,但一队的王家人不肯。
敖沐阳想起当初他带头祭龙王求雨的时候,找杨树勇帮过忙,那会杨树勇的要求就是年底祭祖的时候让他去帮忙,不过这都是好几个月前的事了,他差点忘记。
杨树勇可没忘,这次就是遇到麻烦事后上门来找他去帮忙。
听了杨树勇的话,敖沐阳说道:“王家村不乐意就不乐意呗,他吗的,你老杨可是暴君啊,就用强硬铁血的手段去推行,他们能怎么着?”
“能怎么着?几个年纪大辈分大的王家老不死的,说是我敢强行推行这事,就撞死在祠堂里,他们现在搬去祠堂里住了,唉,一言不合就要撞墙。”杨树勇愁的又是吃肉又是喝酒,红光满面。
敖沐阳问他道:“那当初你们村改叫王家村的时候,其他几个姓里的老人没有反应吗?当时王家人怎么做的?”
“时代不一样了,手段也不一样了。”杨树勇摇头。
“具体说说。”
杨树勇咂咂嘴后说道:“那会其他姓也不愿意,但那一任的村长和书记都是王家的人,他们两个就是强硬的把事给办了。对于那些口口声声要撞死的老头,他们根本不管,不过私底下给他们送钱送东西了,堵住了他们的嘴巴。”
“你也这么干啊。”敖沐阳给他出主意。
杨树勇愁的又喝了一口酒:“我说了时代不一样了,那会家家户户缺粮食呢,给点东西就能收买人心,现在你就是给钱也不行,没用。而且这是王家人玩剩下的手段,他们早就防备着了。”
敖沐阳沉默了一番,事情确实不好办,但他心里怎么还挺开心的呢?
杨树勇眼巴巴的看着他问道:“敖队,你有办法不?”
敖沐阳摇头:“没有好办法,那你有办法吗?”
杨树勇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但我自己用不成,得靠你帮忙。”
“你说。”敖沐阳警惕的看着他。
杨树勇精神一振,道:“你把镇上的吕书记他们给叫来,要是能把海警队上的苏队长他们叫来就更好了,用官面上的威风压住这些老不死的。”
敖沐阳呵呵一笑:“换个办法。”
杨树勇说道:“换个办法就是往死里怼,你跟我一道去对付这些冥顽不化的老头,他们要死就让他们死,要闹就让他们闹,你帮我给镇住场子就行!”
敖沐阳说道:“来,把上一个法子再说一遍,都需要哪些领导?”
第1538章 祠堂
王家村的情况跟龙头村是不一样的,很不一样,王家村是七姓发展而来,村子起初就比龙头村大,另外他们人口杂乱,七姓有七个祖先。
这种情况下,在旧社会那个重视礼道和先祖的年代,他们村的祠堂自然更大,建筑的也更是辉煌大气。
一直以来,红洋的渔家村落里都有祠堂,不论其规模或重要性这都是其它建筑无可替代的,旧社会怎么判断哪个村有钱、哪个村势力大?就看哪个村的祠堂建的高大壮丽。
王家村的祠堂建在村子正中央,也是巧合,他们村子的中央地界地势稍微高一些,祠堂建在这个位置,七个姓氏的人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