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渔村-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沐阳观赏了一会,随即浮出水面放出信号。
渔船开过来后开始放下仔船,敖沐东带着三名船员上了船,然后他开始指挥:“我做舵手,大鹏你做前手,二子你当后手,让你弟做三手。”
敖沐鹏点点头道:“没问题,开始整。”
小小的仔船在海面飘荡,一艘接一艘的部署开来。
8艘仔船先后入水,它们以半海里左右的间距飘荡在海面上,船上的四名船员展开配合,前手放钓,后手放浮标沉石,三手接篮头绳,舵手操舵,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为了尽量收获更佳,仔船放出的钓绳很长,最长能有六公里。
不过这次敖沐阳已经侦查过了,他们碰到的是个小带鱼群,所以不需要放出长绳,只要铺就个四公里左右即可。
放钓绳的方向取决于风向,关键因素是水深,因为带鱼生活在深海,放出的绳子往往得超过一百米水深,这种情况下以人力为主的母子钓就变得困难了,容易出现失误。
敖沐阳待在水里进行指挥,此时捕带鱼可是良机,带鱼容易汇聚成群,它们每年在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就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进行生殖回游,是母子钓的捕捞良机。到了冬季水温降低,带鱼又游向水深处避寒,那时候就只能进行深海拖网捕捞了。
另外多数鱼是在夜晚从海底上游去捕食,带鱼不一样,它们游泳能力差,不会去追击捕食,而是等食物上门。
它们会在白天的时候浮在海水中层,晚上才会去海底,这是因为白天时候它们的天敌躲在海底,于是它们可以停留在中层海域等待食物上门。
敖沐阳指挥着仔船下网,等到网阵部署成功,他便潜入水中俯瞰海水中的情形。
本来带鱼们是静止在水中的,它们头向上、身体垂直海平面,背鳍及胸鳍如鸟挥翅,平衡着身体竖立在水中。
随着鱼钩深入,食物出现,这些带鱼顿时激动起来,它们的眼睛一直在注视头上的动静,等到饵料出现,一条条带鱼的背鳍就急速震动起来,只见它们那银白色的身体弯曲,如玉雕的长弓,嗖的一下子便扑了上去……
行了,收获来了,敖沐阳又扫了一眼后浮出水面游向母船。
带鱼食性凶猛,它们不会客气,逮着食物就会吞,所以很容易上钩。
这样钓带鱼的周期很短,长长的钓线投放完毕后,仔船就可以慢悠悠的返回第一浮标,去钓取鱼线。
相比其他捕鱼法子,母子钓很累,它是一个连轴转的活,仔船回到第一浮标位置后,前手要快速收钓起鱼,后手一边将前手捞出水面的带鱼装入流体冰中保存,一边还得将三手制作的鱼饵挂在钩子上重新投入大海。
其中三手的任务就是制作新饵料,同时帮着脱钩、上钓,舵手则调节船速,调控航向。
敖沐阳刚回到船上就听到鹿无遗的叫声:“我噻,姐夫,你看那边,大鹏弄上来的那条带鱼真漂亮!”
敖沐鹏拎着一条大带鱼给周围的人看,这条带鱼着实漂亮,长有一米,宽有成人巴掌,身体线条流畅,皮肤雪白如镀银,阳光照耀,随着它跳动,银色肌肤反射阳光竟然发出了彩虹般的光泽!
第1566章 打家具
带鱼本身是极美的,它们美就美在那一身胜雪肌肤。
一轮母子钓结束,仔船纷纷回归母船,将一箱箱的带鱼送上船来。
带鱼是深水鱼,如果是被渔网拖上来的,那短时间内的水压变化加上在网具中的挤压,足以要掉它们的命。
所以市场上出现的带鱼都是死鱼,没有活鱼,但母子钓不同,它是能钓上活鱼来的。
箱子送上母船后,船上的人开始忙活,他们将一条条鱼捋直了放入流体冰中及时进行冰镇,以完美的保存它们的品相。
因为母子钓不是一窝端,它是下鱼钩后让鱼群争抢,而能抢到鱼饵的往往是体格健壮的大鱼,所以这样钓到的鱼体长且大,品质远优于一般带鱼。
这种优质带鱼看了就让人心喜,鹿无遗拎起一条来让敖沐阳拍照,说道:“给头特写,姐夫记得特写啊。”
敖沐阳郑重其事的拍了几张照片,鹿无遗喜滋滋的放下鱼拿起手机滑动屏幕看了起来,这一看懵了:“这这这,怎么都是鱼头啊?”
“你不是要对头进行特写吗?”
“我说的是我的头!”
“那你不说清楚?喏,给你重新拍。”敖沐阳翻了个白眼拿过手机又给认真拍了几张。
鹿无遗再度美滋滋起来,结果一看屏幕更懵了,鱼头倒是不见了,可怎么拍的都是他的裤裆呢?
“你的头,特写。”老敖对他挤了挤眼睛,“不过这摄像头没有透视功能,所以没法直接拍到你的小头。”
鹿无遗悲愤无比:“姐夫,我要回去跟我姐说,你调戏我。”
“都说小姨子是姐夫的半个屁股,那小舅子呢?”敖大国不怀好意的笑道,“莫非小舅子是另外那半个屁股?”
一听这话,敖沐阳脸都绿了,果断拿回手机正儿八经给鹿无遗拍了几张照片。
鹿无遗一边看照片一边说道:“姐夫,这钓上来的带鱼多好多珍贵,肯定能卖出高价,为什么以前不见大家用这法子来钓鱼?”
敖沐阳说道:“因为不赚钱呗。”
这么多人、这么多船,还是有他这个引路人带队,即使如此一趟出行顶多也就能弄上个四五百斤的带鱼,收获跟付出完全不成比例。
敖大国回忆道:“以前大家还真是用这法子来钓带鱼的,只是大概从70年代开始吧,机帆船多了,船上都是底拖网、围网、帆张网之类的东西,这样谁还用母子钓来钓鱼?”
说着他忍不住摇起头来。
鹿无遗说道:“现在可以用呀,带游客出海观赏这种钓法,这绝对是个很不错的卖点,另外还可以把这些特别优质的带鱼用高价卖给游客,游客里面多土豪,绝对有的是生意。”
“谁买呀?不管你保存多好,带鱼下油锅一炸都是一个样。”有人笑道。
鹿无遗摆摆手道:“NONONO,还真不是一个样,你当现在游客来渔村就是为了吃东西?那可错了,现在饮食业已经全球流通化了,他们是来体味不同风情的。你钓上来的带鱼给了他们不同的风情体验,那他们就愿意花钱。”
这点确实,敖沐阳点头,以后可以试试。
渔船在海上飘荡一天,前后找到了四个带鱼群,不断下钩,收获很不错。
回到村里后,这些带鱼第一时间送入冰库,敖沐阳正在忙活呢,敖志满来找到他问道:“村长,你这快结婚了,我一直没问,你打好家具了吗?”
新婚打家具,也算是当地风俗,以前渔家所用家具都是手工打制而成,对一个家庭来说,大件家具可能一辈子就打一套,便是在结婚时候制作。
敖沐阳笑道:“我不打家具了,满爷,打家具太费劲,我就不弄了。”
敖志满勉强的笑了笑,道:“嗯,现在家具城里啥都有,自己打的家具样式不好看,谁还打它呀?”
看他情绪不太对劲,敖沐阳赶紧解释道:“满爷,我不打家具可不是因为打出来的家具不好看,而是找不到合适的师傅。这打一套家具费老劲了,咱们乡里我就知道你能打家具,可你哪有功夫?”
听他这么一说,敖志满的笑容顿时热烈起来:“嗨呀,我能有什么事?再说我的事哪有你结婚的事重要?那我给你打一套!”
敖沐阳苦笑道:“五月十四号我结婚,还有不到半个月,只能来得及吗?”
敖志满说道:“来得及、来得及,水桶、饭桶、提桶、挈档这些零散物件我那里都有,我挑好的给你准备一套,费劲的是箱柜厨,不过也不打紧,我把模子都打出来了,再收拾收拾就行了,早给你准备好了。”
看他高兴的样子,敖沐阳心里有些惭愧,老人家一直记挂着他的事呢,肯定提前都把一切准备好了,就等他上门说一声。
结果他没在乎这事,还得让人家老爷子主动上门来问。
这事怪他,他想起了前些日子敖金福上门送锯齿剑的时候说的话,说老爷子早给他准备好新婚礼物了,显然说的就是这些家具物件。
敖沐阳擦擦手,当场跟着老爷子去家里看看家具,以决定样式。
他进门的时候看见敖金福在砍木头,别看少年长得瘦,可脱衣有肉,他一手抓着斧子砍下去,手臂肌肉结实,一斧头能剁开一段木头。
剁开木头后他立马拿起来看看,敖沐阳注意到他的动作便笑道:“怎么了,福娃,你现在研究起木雕来了?”
敖金福沉默寡言不说话,敖志满便说道:“他在找千年鸟不食呢。”
千年鸟不食是一种虫子的俗名,这虫子学名叫斗米虫,名字来源于古代传说,因为它能治小孩尿床或者消化不良厌食这些毛病,也能治疗一些老人病,所以价值很大,需要一斗米才能换到一条虫。
而千年鸟不食这名字倒不是说鸟不吃它,而是吃不着它们,斗米虫藏在一种长刺树里,专吃树心,即使是啄木鸟都很难能抓到它们,这才有了千年鸟不食的称呼。
斗米虫专门钻云实刺树,对树体伤害很大,听敖志满说了这话,敖沐阳惊讶问道:“哦,这是云实刺树啊?里面有千年鸟不食吗?”
第1567章 打家具
听着他的问题,敖金福将身边的小瓷碗挪了出来,里面有半碗的小虫子,跟蛆有点像,一样是白色,但要更长一些。
这就是斗米虫了,长得有些恶心,可是很好吃,且很有营养。
半碗虫子在一起缓慢的蠕动着,这看起来让人很倒胃口,老敖没这样的感觉,他眼疾手快把碗端了起来说道:“阿福,谢谢啦。”
“不用谢,等等,你谢我什么?”敖金福愣了愣随即急眼了,“这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虫子,不用谢我,我不给你!”
“你不不给我,我自己来抢。”敖沐阳说道。
敖金福叫道:“你不能抢,还给我。”
老敖很不要脸的笑道:“凭本事抢到手的虫子,凭什么还给你?再说你这么大的青年了,吃这个干嘛?”
敖金福怒道:“你比我还大!”
敖沐阳说道:“我不是自己吃,你知道你阳哥我马上要结婚了,结婚以后就生孩子,小孩会尿床,我留着给他吃呢。”
“哦。”敖金福听他这么说便点点头同意了。
欺负老实人没有成就感,见少年被自己糊弄朱了,老敖反而不好意思了,又把碗给放下了。
敖金福挠挠头问道:“村长哥,你不是要带回去晒干了给我大侄子吃吗?”
敖志满说道:“你村长哥逗你玩呢,不过村长你要是稀罕你就拿走,这两天福娃没事干就去山上找虫子,他已经吃了好几顿。”
老敖哪有脸真去抢人家的零食?他含糊的说道:“没事,我明天自己去山上找,咱们先看看家具的样式吧。”
他们主要商定的是橱柜这些大件的问题,像木桶之类的简单,爷孙俩平时在家没事就攥木桶,院子里有许多新木桶,随便选就可以。
木桶里面唯一要选的是挈档桶,这种木桶不是男方家庭准备的,而是渔家女方出嫁的嫁妆,专门用于妇女物品和以后孩子物品比如女性内衣裤及婴儿尿布等的盛放和洗涤。
敖志满给鹿执紫做了一个,他解释道:“我知道现在人用不上挈档了,不过好歹是个风俗么?鹿老师家里人不给她准备嫁妆,我把我力所能及的给她弄一弄,好歹像那么回事。”
敖沐阳笑道:“行,满爷,我替阿紫谢谢你了。”
敖志满道:“这谢啥?虽然福娃最后也没能去上学,可鹿老师当时为了让福娃上学费了好些工夫,咱不能忘本,都记在心里哩。”
挈档桶早就没人用了,平时老爷子并不做这种木桶,这次特意给鹿执紫做了个算作嫁妆,便做的很用心,跟艺术品似的,整体呈椭圆形,看起来矮矮胖胖,外表还上了一层漆粉,有镂刻雕工,镶嵌着好些雕品。
选了木桶,接下来就是订箱柜橱的样式和风格。
在电器普及之前,这几样东西是渔家人最主要的家具,很多家庭除了床桌椅就是几样箱橱柜了,所以箱橱柜打造的是否结实大方,样式是否时髦华丽,这就成了检验一个家庭贫富的标志。
由于箱柜橱体积大、在房间内陈列位置醒目,所以渔家人在这些家具的外表装饰上动足脑筋,竭尽展示之能事。
敖志满已经打出了一套箱橱柜,其中最大最醒目的是衣橱,又高大又宽阔,比敖沐阳还要高一个头,一整套都是双开门,其中一扇门上镶嵌了个大镜子,老敖过去照了照,发现鼻毛有些长,便仰着头拔起了鼻毛。
看他一个劲仰着头,敖志满还以为他在仰望什么,结果老头跟着看了看,就看见他俩大鼻孔。
“咳咳,村长,你看这衣橱给漆成什么颜色?我觉得红色喜庆,金色大方,绿色环保,白色时尚……”
敖沐阳想了想说道:“红色吧,就图个喜庆。”
这衣橱已经基本成型,风格古朴,外面有祥云和花鸟的纹饰,门缝的正中饰有一大块圆形的黄铜片,这样整个看上去很像清朝官员的官服。
衣橱用的是暗锁,有黄铜锁眼,老敖打开橱门看了看,里面上中下有三层,并有抽屉一对,全实木质地,非常实用。
敖志满还专门为衣橱配套了两个箱柜,一种是放在衣橱的上方的橱头箱,高有半米,其长、宽、深都与衣橱保持一致,形成一个和谐整体。
看着这老式的木箱,敖沐阳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生活,他母亲当年陪嫁了一个橱头箱,他还记得,由于这箱子放的位置高,他够不着,所以他的父母会把好吃的藏在里面,让小时候的他只能远观不能亵玩。
大件里除了衣橱衣柜还有碗橱,个头高矮有一米二,长度有两米半,一共分四层,能当碗橱也能当菜柜,功能齐全。
敖志满打开橱柜让他看了看,外开门里面还有内开门,其中第一层开了四个门,门上有镂空的花草,可以作为透气孔。
四个门的正中雕刻了四个字,春夏秋冬,每个字周围都有当季的花草,做工同样精美。
看过碗橱,敖沐阳真心实意的说道:“满爷你这家伙什做的好,比外面买的可要好多了。”
老爷子没有自矜,他说道:“咱别的不敢说,耐用性绝对比厂子出的货要好,村里水汽大,潮气大,外面的家具说是实木的,都是三合板之类的东西,我能不知道?压根不抗用!”
看过两个大柜子,另外还有小柜子,零零散散合起来一套得有十个。
整套箱子玲琅满目,老敖看的目不暇接,这一刻他对老头是彻底佩服了,他看都看的不耐烦,这要做出来得多费劲?
除了橱柜,他还给鹿执紫做了个崭新的梳妆台,同样的样式配套,美轮美奂,甚至顶上还伸出了挑棍,上面配了个玻璃灯罩,可以点油灯也可以放入电灯。
敖沐阳感动坏了,回去后拿了一整头熏香猪给老爷子送了过来。
投桃报李,敖金福把那半碗的斗米虫送给他了。
老敖觉得这买卖可以,乐滋滋的带着斗米虫回去。
斗米虫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用不着下油锅,只要放到火里烤一烤就行。
第1568章 海蜇咬人
烤斗米虫有讲究,得用竹筒来烤,竹筒耐火,把竹筒放在火上滚,里面高温烤熟了虫子也不会烤坏竹筒。
另外竹筒有清香味,烧出来的虫子会带有竹香味,再就是隔着竹筒焖烤,不容易把虫子给烤焦。
敖沐阳滚着竹筒在火上炙烤,鹿无遗跑过来蹲在旁边问道:“姐夫你这是干嘛呢?”
“你猜?”
“我猜你在热酒?竹筒酒还要热吗?”
“猜错了,我在做好吃的,不过只有一点。”
“那你会分给我吗?”
“你猜。”
“肯定会啦。”
“给你个机会,再猜一次。”
鹿无遗不在乎他说什么,反正自己肯定能混上吃的。
等到敖沐阳把竹筒拿出来,打开之后里面烤成黄白色的斗米虫滚落而出,看着这些虫子鹿无遗顿时脸色变了:“沃日姐夫,你吃蛆?”
敖沐阳怒视他道:“滚蛋,这是斗米虫,好东西。”
鹿无遗道:“那蛆还叫米共虫呢,它们有没有亲戚关系?”
老敖挥挥手道:“你不吃滚蛋,别乱扯,这是斗米虫,一种天牛的幼虫,我这么说你是不是有胃口了?”
“不是,更没胃口了。”
烤熟的斗米虫特别香,谁吃谁知道,敖沐阳吃的很开心,并决定第二天自己也上山去找虫子。
可惜劳动节小假期到来,村里变得忙碌,游客一窝蜂的赶来,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他得坐镇村委主持大局。
这次来的游客更多,因为村外海域又来了三头小须鲸,好些来过了的人又带着孩子来了,以前是看一头鲸鱼,这次来看一个鲸鱼群。
游客多了,事情也多,敖沐阳一上午去解决了好几起突发事件,在村里巡逻了两圈,可把他给饿坏了。
姜晓玉也饿了,跑去买羊油饼,老敖得知后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喊道:“嫂子,给我弄几个饼子回来啊。”
羊油饼跟咸菜是绝配,他正好看见了敖小牛,便让敖小牛回家给他拿来一碗腌万年青。
等到黄澄澄、香喷喷的羊油饼送到,老敖便把饼撕开,将绿中带红辣椒粉的万年青给塞了进去,然后卷成一团吃了起来。
一口咬下去,松松软软,随后嘴里就是羊油的喷香和万年青的鲜美滋味,这一口真是搭配的好。
敖沐阳也算是美食达人了,他觉得好多美味出在主食上,如果只吃菜肴而不吃主食,真心没什么好吃的。
他一连把三张油饼都给吃掉了,然后很舒适的打了个饱嗝,再来一杯绿茶,感觉生活真是美滋滋。
不过这种时候美滋滋的生活只是暂时的,快到吃午饭那会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老敖还在琢磨会不会是有谁找自己去吃饭,结果他接起电话后听到对面说:“村长,你赶紧来沙滩一趟,有人被海蜇咬了。”
被海蜇咬了?老敖赶紧起身往外快步走。
除了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人和出海的渔民,多数人对海蜇的认识就是拌白菜心的海蜇皮和拌黄瓜的海蜇头,脆脆的很好吃。
实际上它们是海洋一大毒物,大量海蜇是带有毒性的,每年因为海蜇而中毒的人可比因为海蛇而中毒的人多的多。
虽然走的急,老敖心里不太急,市立医院在村里建的分院改成了疗养所,但依然保存了一些科室,其中就有内科,专业处理海洋中毒。
他到了沙滩上后有村里人对他招手,火速带他去了码头。
一艘木船停靠在码头上,有个孩子在哇哇大哭,身边一对男女大为着急,手足失措。
看见这一幕,那村里人便说道:“刚才二子划船带游客出去看鲨鱼,结果碰上海蜇了,一时没注意,那孩子就伸手去摸海蜇,然后被咬了。”
敖沐阳上了船,那男人着急的抓住他手臂叫道:“村长,村长,这事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呀?”
“现在知道急眼了?”旁边的村里人毫不客气的说道,“当时你们出海的时候让你们看好孩子别碰任何东西,结果呢?”
敖沐阳瞪了身边的人一眼道:“行了,事已发生,说这些没用,让我看看是哪里被咬了?”
孩子的母亲将怀里孩子的手给举了起来,手背上有一片红肿,那孩子一边哭一边想去挠手背,还好孩子的父亲有数,一直抓着自家儿子另一只手,不让他去触碰伤口。
海蜇蛰伤人后的首发症状就是红肿和痛痒,后续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出现神经问题,严重了甚至会休克和死亡。
看过手背的伤口,敖沐阳又问道:“伤人的海蜇呢?”
海蜇品种多,毒性复杂,这点跟毒蛇一样,一旦被海蜇蛰伤,就跟被毒蛇咬伤一样,最好把海蜇给捕捞出来,让医生明确毒性,对症治疗。
船尾有一个大海蜇,敖沐阳一眼认出这是沙海蜇,一种大型水母,触手刺细胞有较强毒性。
敖沐阳问道:“有没有清洗过?”
孩子的父亲急忙说道:“我用海水给他洗过了……”
一听这话,敖沐阳脸色一沉:“谁让你这么做的?船主就没跟你说什么?”
孩子父亲尴尬的说道:“他说让我用衣服给孩子擦,但用衣服一碰孩子疼的厉害,用水冲洗会好一些。”
敖沐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说人还是得有文化点比较好。
海蜇蜇伤后的早期处理十分重要,渔民都知道,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能用水或酒精去清洗擦拭伤口,这样会刺激丝囊进一步释放毒素而加重伤情。
他把这点说出来,又说道:“船老大给你说的是对的,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干毛巾、衣服去擦拭皮肤伤口位置留下的毒液和触须,孩子叫疼是正常的!”
孩子父亲问道:“我家宝的手背上没有黏液和触须啥的,用水冲洗应该没事吧?”
敖沐阳带了明矾过来,他把明矾粉末倒入一瓶矿泉水中,往孩子手背浇了起来。
一边给孩子冲洗伤口,他一边说道:“海蜇的毒液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