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幸福末世-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从姜妈那听到一些吕芳小叔的事,也有些极品,你有事的时候你想找他是找不到的,等他有事的时候,就会出现和你讲述兄弟情深的那一套。
“没事,姨夫没把村尾的那处房子借出去就对了,我们在地下冰窖里藏了不少的粮食,肯定能够咱这些人吃到秋收的,上面地窖里还储存了很多的秋菜和干菜,等我明天让你表哥给你送点来,你们家也别省着,肯定够吃。”我把刚刚咽回去的话又说了出来。我很喜欢吕芳,而且小姨家帮我们了不少忙,我也应当适当的回馈一些。
“不用,嫂子,我跟你说这些可不是管你要东西呢,我就是心理不舒服跟你唠叨唠叨。”吕芳听我这么说,急忙和我解释。
“我知道,你是啥样人我还不知道吗?嫂子是啥样人你也应该知道。嫂子说有那肯定是有,没道理我们吃不完都烂到菜窖里,而你们还在这省吃俭用的吧,是不是?”
吕芳寻思了一下就说:“那行,嫂子这么说了,我就要了,但是嫂子这事你让我知道就行了,可别告诉我爸了,要不他又该动恻隐之心,想接济我小叔了。他要是那样的,给他点东西,我也没什么说的,顶多我们少吃两口呗,但是他就不是那样的,总把我们当傻子耍,也就我爸还顾念着兄弟情,人家可没这想法。还有,也不用表哥明天送了,明天晚上我自己去拿,省的别人看见。”
“怎么的,咱们村也不太平吗?”我看吕芳这么小心就问道。
城市中 第一百一十章矛盾
“恩,就前两天,咱村进来了几个县里的二流子,咱村人开始也没在意,结果当天把村那头的老张家给偷了。
多亏老张家当时发现了,那几个二流子加起来偷走了有100多斤的粮食。把老张家心疼的,全家拿着扁担、铁锨的直撵到大道上才罢休。
虽然粮食没全丢了,但是也够吓人的了,现在村里人都特别注意,把家里的粮食都藏起来了。谁家有动静,左邻右舍的都会出来看看,就怕让那些人在钻了空子。”吕芳和我讲起了前几天发生在村子里的偷盗事件,我心里寻思,怪不得我们刚来的时候,邻居的秦婶会出来看看、问问,估计就是怕那些小贼再来。
“那咱这现在报警,还有人来吗?”我很关心现在Y市警察系统是否还在运行,最起码要知道离这里最近的Y县还有没有警察执勤,这样我们才能决定以后要是出事的该怎么办。
“还报什么警啊,电话和手机都不好使了。”吕芳看我的表情,好像我问了一个傻问题,也确实,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的。
“那要是咱们抓到了小偷的话,怎么办?”不能就这么放了吧,要是一点惩罚都没有,他们就会想,反正你拿我没办法,那我下次还来。那这样就没完没了了。
“就是把偷的东西追回来,再把小偷打一顿就得了,这大雪嚎天的,大家都不容易,村里不可能在派人把那几个小偷押送到县里警察局的。”吕芳也知道这样的惩罚太轻了,但是没有办法,让人押送小偷去县里,更危险,谁家都不会出人的。
“哦。原来村里人是这样的态度,我知道了。行,这次回来我们就不打算再回D市了,打算在咱们村多待几年,以后要是有事,你可告诉嫂子一声。”虽然我们在这买房子了,但是住的时间毕竟还短,有些事我们不是很了解,还需要有人经常提点一下。
“行,嫂子。咱们这关系还说什么了。”吕芳拍着胸脯跟我保证着。
之后我又和吕芳聊了一些村里的八卦,直到姜智回来我们的话题才打住。
我们这14个大人,5个小孩就浩浩荡荡的回到了村尾的家里。小姨一家三口都要和我们一起回来。想帮我们收拾收拾,姜妈没让,说等明天白天的时候在来,这大黑天的他们三口来回走也不方便,再说我们回去也不收拾啥了。大家都累了,要收拾也要等到明天的。这才说动小姨不跟着我们回来了,说等明天她一早就去帮忙。
姜智他们刚刚回来就是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在厨房的灶台下点了柴禾,上面坐了两大锅的清水,这样又把我们洗漱的热水烧了。烧柴的热气从烟道走遍这个屋子(这是当年修房子时特意改造的),把屋子多日来的潮起也去掉了些。我们进屋后就感到屋里温度上来了。
姜妈给大家分配了房间,二姐一家住一楼左手边第一间(照顾二姐夫腿脚还不利索)。曲爸曲妈住左手边第二间,大姐夫一家住一楼右手第二间,姜爸姜妈住右手第一间。我们一家住二楼左手边第二间,薇薇和萱萱住左手边第一间,李诚和李山庆父子住二楼右手边唯一一个卧室(改造房子的时候。把二楼右手边的第一个屋子和中间的厅打通了,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区。)。
在分配房间的时候。大姐的老婆婆有些不满意,估计是嫌姜妈给他们家分的屋子在一楼,而且屋子里就一张大炕,她们一家四口都要住到一张炕上,晨晨现在都能当大人用了,还是这么老中青三代一张床是不太方便。
姜妈看老太太有些撂脸子,就解释说:“大姐啊,我让你们家一家四口住一楼可是好意啊。我本来想你腿脚不好,二楼不好上,所以我是照顾你才让你们一家住一楼的。你要知道,这烧火的热气可是从厨房先到一楼,然后才到二楼的,二楼相对可比一楼冷,你要是嫌弃一楼不好,那你就和薇薇她们娘俩换吧。
再说,咱家的房子就这么大,让你们四口住一间真的挺挤的,不过这已经是最大的房间了,你要是不满意,咱们俩换也行。”我们家的格局都是第一间屋子比第二间屋子稍微小一些。
老太太让姜妈说的有些没脸,还是大姐夫出来打圆场,又将他妈拉回了一楼的房间,这房间才算分好了。
我看着要对掐的两个老太太,有些头痛,你说在路上不是好好的吗,那老太太让干啥就干啥,一点儿多余的话都没有,现在怎么就变了呢,难道是因为要安定了,以为自己家的大劫得避,没有什么危险了,想在这时候争取点个人利益?
姜妈也没管那事,大家分配好房间后,就让大家都去客厅,刚刚在小姨家,那一碗面条那几个大男人肯定是没吃饱,现在在给大家整点吃的,怕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饿。
大姐夫他妈没出来吃饭,大姐夫很不好意思的对大家致歉,和大家解释说他妈这些天太累了,想歇一歇就不出来吃了。大姐和我们说,其实老太太的性格一直是这样,在路上那是因为晨晨和她说了姜智有仙缘的事,把她镇住了,她才有所收敛。现在到这了,就以为灾难过去了,她就又开始了。
吃饭的时候,我就看姜爸姜妈和曲爸曲妈在那叽叽咕咕的,她们以为我们听不到,但是我一边吃饭,一边留心听了,他们在讨论说以后这一大家的人不能总在一起过。那个老太太的性格也不适合这么多人一起过,想让大姐一家去另一处房子住,按姜妈的话说,不是一类人,就别往一处凑乎,要不早晚得臭了。她们不想让我和姜智为难,就想这事由她们和大姐大姐夫说。
还盘算着,家里在这买的那十几亩地。也给这几家分了,有难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能相安无事,但是如果安顿后还是这样,以后弄不好就有纷争。
毕竟不光是一家人,还有没有血缘的亲人呢。所以亲兄弟明算账,等大家都休息过来,就把这些固定资产都分了,然后平常自己家过自己家的日子,有问题了咱在相互帮助。这样可比都凑合到一起过相亲多了。
等晚上大家都简单洗漱过了,我就和姜智说起来今天姜妈她们四位老人讨论的话。姜智想了想说:“爸妈他们考虑的是对的,是应该这么办。虽然你和大姐二姐是亲姊妹。但是你我和姐夫、和姐夫的家人可没血缘关系,你认为好的,人家不一定认为是好,而且已经成家的,有几个喜欢住到别人家啊。又不方便,又没有话语权。爸妈他们这样安排正好,几家分开过,摩擦就少,咱们是顾念亲情把他们都从城市里接了出来,他们念着咱们的好。这来了后,咱又给房子又给地的,他们肯定更感激咱们。以后咱家这些亲戚相互照应,拧成一股绳,在这末世里生存的机会就更大了,这样对我们几家都好。”
姜智说的道理我懂,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远的香。近的臭。”就是一家人适当的也要拉开点距离。
不过我很担心大姐的老婆婆:“你说,梁姨这一路知道我们不少秘密。这要是分开了,她能不能往外瞎说啊?”
“她知道我们什么秘密啊?就知道咱们走的时候带了很多的食物,咱们运气还很好,走到半路还捡到了一辆房车,这一路上都很平静,没几天我们就到踏山村了。”姜智笑着自问自答。
我想了想姜智的话,还真别说,我们这一路上,从戒指中拿、收东西可都是背着她的,她还真不一定能知道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的。
“那行,我明天就和大姐、大姐夫说,为了大家好这些事还是别告诉老太太了。”
“你放心,你不用去说,咱爸咱妈这些问题肯定都想到了,他们吃的盐比咱吃的米都多,他们办事你就放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等我们这些人都起来,小姨一家三口就上门了,我们也就没有时间考虑别的问题了。
先是几个老太太生火给大家煮早饭,就简单的一大锅小米粥,锅边上贴的玉米面饼子,再盛了一大盘子韩式拌菜,一盘咸鸭蛋,早饭就准备好了。
小姨家三个人都说在家已经吃过饭了,姜妈还是非拉他们也上桌,说就是在家吃完了,现在也能在喝点粥的,总不能我们一家都在吃,你们光看着吧。
最后三个人还是被姜妈拽上了饭桌。
家里人太多,餐厅的餐桌最多只能做12个人,所以今天我们分了两桌吃饭,老人和男人们在餐厅吃,我们几个女人和几个孩子在客厅的茶几上吃。
吕芳看到我们的伙食,就说:“嫂子,你家还真有好货,我都多长时间没这么生吃青菜了。”说完,用筷子夹起一口拌菜,放到嘴里,嚼了嚼又说:“真好吃!”
“好吃你就多吃点,我在地窖里存了不少呢,一会我给你拿点儿,你回家吃。给,再喝完粥,吃个饼子,光吃拌菜还是有些咸的。”说着,我给吕芳端了一碗粥,还夹了一个玉米面饼子。
晨晨也说:“小芳姑姑,你在吃吃这个咸鸭蛋,也可好吃了,一会让我小姨也给你拿点儿。”
我好笑的看着晨晨一脸的小大人样说:“呦,你还挺会借花献佛的吗?”
晨晨骄傲的说:“那当然,这是我妈教育的好,我妈说了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说到对待敌人,他还运手成刀比划了一下砍的动作。
城市中 第一百一十一章状似分家
这顿早饭就在我们的笑声中度过了。
接着小姨夫就要带着姜智去村长家,和他说说,把房子要回来。我们这些在家的,今天就要好好拾到拾到家里了。
我们家大院里堆满了积雪,小姨夫给我们清雪的时候,就他自己一个人,能把雪从房顶上扫下来就不错了,院子里的他就没倒出空来管。
今天是正月十六了,天也是难得的一个好天,新的一年刚刚开始,铲雪是我们今年的第一个任务。
我们家几个大人和几个孩子,都捂的严严实实的,拿着工具来到院子中,每个人都根据能力分配了铲雪任务,然后就开始热火朝天的大干了起来。
我们先是把院子里的雪先铲到一处,然后李诚用家里的小推车再把雪运出院门。几个孩子开始干的还挺认真,后来不知道是谁提议的,他们开始在院子里堆起了雪人,我们把前院的雪清完得时候,他们的雪人也堆完了。
茜茜进屋向姥姥要了5个扣子,两个当了雪人的眼睛,剩下的三个当了雪人衣服上的扣子,含含跑到厨房向奶奶要了一根储存的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萱萱则在柴禾堆里挑了两根树枝当雪人的手,最后,晨晨把鸡舍里的食盒征用了,给雪人又戴了顶帽子。
我们几个妈妈围在旁边看着几个孩子亲手堆的雪人,好一翻的评头论足,姜智去村长家都回来了,我们的清扫大队还是在前院墨迹呢。
姜智加入了我们,而小姨夫则找曲爸和姜爸去了,这几个老头早上就去房子后面的大棚了,说是既然我们回来了,那大棚就不能闲着。他们今天就去翻翻地,松松土,争取尽早的种上菜。
我们也转战后院,边干活,边问姜智去村长家的情况。
姜智说:“我到那也没说什么,是小姨夫和村长说的,要李峰把房子给我们倒出来,村长到是没说别的,就说一会儿他就去李峰家一趟,和他们说一下情况。然后给咱们回信。”
然后他和我说:“放心,那房子的房产证还在咱们手里呢,那可是白纸黑字的写着咱是房子的主人。就是他想赖,也得看咱让不让啊。”
对,就是这个理。我家的房子,谁也占不去。
之后这一大早上,我们就把院子里的雪给扫清了。大棚的工作倒是没有开始。因为大棚的顶部有些破损,要先修缮完毕,才能用。所以,吕芳刚才就被找去做了技术指导,争取尽快完成修缮工作。
等到中午的时候,村长就来我家了。一脑门的官司样,一看那样我就知道,肯定是李峰他们家出幺蛾子了。
整整是。我们把村长让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家里的所有人都全员陪同,整个客厅大大小小的21个人,很有说服力吧,我们是真的需要房子。
村长坐下后。想了想先叹了一口气,才说:“老姜啊(这是说姜智他爸)。你看大家都不容易,李峰他们家的房子现在不敢住,我刚刚去了他那一趟,他说实在是现在没有地方搬,让你们能不能通融一下,等开春了他们修完房子再搬。”
村长说完后,姜爸没吱声,我在旁边直着急,就怕姜爸开口就答应了,姜智拉着我小声的说:“你放心,咱爸比你都明白。”
果然,一会儿姜爸就开口了:“村长,按理说,同一个村得,人家有困难我们是应该帮一把的,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家这老些人,现在都挤到一个屋檐下,这也不是一个长久的事啊。”姜爸说完还很有说服力的指了一下客厅里的20多人给村长看。
“我们家当初在这里买了三处房子的时候,就是打算我儿媳妇他们家三个孩子一人一处的,现在我外甥一家,干闺女一家也都来了,我们这个房子是真的住不下啊。”姜爸为了更有说服力,就把李山庆、李诚说成是外甥,薇薇说成干闺女了。
我看梁姨听姜爸说三处房子是要给我们姐三个一人一处,她的小眼睛就瞪起来了,贼亮贼亮的。估计是有些想法了。
姜爸又开口说:“要不这样吧,李峰他原来的房子不是不牢固吗,我们不怕,他要是不想倒我们家的房子,那我们就将就一下,先住他家的房子吧,这样总可以了吧?”
据我们了解,李峰的房子是半年前结婚的时候才修过的,比我们那处已经住了10年8年的房子要好的多,我们分析李峰就是想赖我们的房子才会借房子的。
村长之前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了,难道是收了李峰的礼了,才这么帮他,我心里有些黑暗的想。
村长听姜爸这么说就一愣,说:“那个房子可不安全啊。”
“没事,这我们来之前就早说好了,曲凤他们一家带着老人来的,在我们这住也不习惯,来的时候就打算安顿好后,就去住西边那处房子,我们总不能把人家带来后,就说话不算数了吧。”
梁姨这时也接话说:“他姜叔说的对,这房子曲艺买的时候就是想给我们家住了,你也知道这么一大家子一起住,那有锅盖不碰碗勺的,他家怕房子不牢固,可以回他老子家住吗,他老子家不能房子也不能住吧?再说,听说这当初借房子的时候他小姨夫不想借的,还是村长你给担的保,那现在你是不是该给我们解决解决啊。”
村长让梁姨说了有些接不上话来,最后说:“你们家也是有困难,那我再去他家协商一下。”
“行,村长叔,麻烦你去通知他们一声,尽快搬走,我们这还有人等着搬进去呢。”姜智在村长起身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句。
村长走了后,姜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了一句:“早上村长可不是这个态度啊。”
梁姨可没管村长是什么态度,她就关心房子的归属问题,所以真的问了姜妈,“老妹妹啊,刚刚含含他爷爷说的是真的吗?那处房子真的是打算给曲凤住的啊?”我一听她说的话,就意识到原来不光我们不想和她一起住,人家心里也想搬出去。
姜妈亲热的拉起梁姨的手说,“哪能啊,曲凤可是曲艺的亲姐姐,咱就是一家人,你别看咱平时有吵有闹的,这不正像你刚刚说的吗,一大家子一起过日子,锅盖碰碗勺是难免的。但是,我们心里可没把你当外人,怎么可能让你们搬出去住,你放心,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就饿不着大家,咱们以后好好处,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多好。
刚刚和村长说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那就是要回房子的借口,当时多买房子就是为了多买几亩田地,人家卖房子的人家都是连田地一起卖的。”
梁姨听姜妈这么说,就丝丝唉唉的说了她的想法,“老妹妹啊,你说的可真好,我也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生活在一起,但是你说我守寡都这么多年了,孩子们也说我性格好像变的有些古怪了,我自己也有些感觉,平时就烦人多,人一多我的心情就不好,心情一不好就爱发火。你瞅瞅,这人越老了,毛病反而越多了。
我就想啊,你们对我们都这么好了,大老远的把我们一家完完整整的都接了过来,我可不能让大家在看我耍脾气啊,所以就想还是搬出去的好。”
她看姜妈看了我一眼好像要开口反驳,赶紧又接着说:“我知道曲艺的心思,曲艺这孩子仁义啊,有福就想着她两个姐姐,昨天我问曲凤,曲凤也不愿意搬,说老曲家的姊妹好不容易又聚到一起了,不想分开。这都是为了我这个老太婆啊,我们要是搬到那两处房子住,离着也都不远,她们姐妹想了,抬腿就能找到不是。再有我们搬出去了,大家住的也宽敞宽敞。也省的我这臭脾气总惹大伙不开心。”
之后梁姨和姜妈、曲妈又相互恭维了一翻,都说不舍得对方,最后曲妈问我的意见,我看了眼大姐,然后状似为难了一下,就同意了。三个老人都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做到一起就像她们是亲姐妹一样,唠的那个热乎啊,你夸夸我这好,我赞赞你那行的,最主要都夸曲妈生了三个好姑娘,把曲妈美的。那恭维的话更是像不要钱似的猛往外撒,肉麻死人了。
我看她们唠的热乎,也没有我们插嘴的余地,就把大姐拉过来问:“大姐,这事你知道不,你是怎么想的?”
“我婆婆昨天可没说要搬出去住,可能是今天听你们说家里还有房子还说是要给我和你二姐的,才临时起意的。
至于我的想法,我同意搬出去,我老婆婆就是这么特的一个人,在路上这么长时间没发作,我还觉得挺奇怪的,还以为是被晨晨给吓唬好了呢,没想到这刚到地方,她就开始作妖。”
大姐埋怨完她婆婆,就拉起我的手说:“小艺,你才是别有什么想法,我和你姐夫刚刚听我婆婆的要求,都觉得对不起你,你们费了这么大力气,把咱们姐几个都带出了城市,这刚稳定下来,我们就想分开,太不对住你了,这叫姜智他们家的人得怎么想。
但是你姐夫就这么一个妈了,就是再不对,也不能扔了不管是吧,我和你姐夫也商量过了,在一起住,以我婆婆的性格,长久不了,她那性格就得把她放一个没人的地方,让她天天收拾屋子有事干才行。”
城市中 第一百一十二章分家单过
我听了大姐对她老婆婆的评价,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然后我和大姐说:“没什么对不对的起的,咱虽然是亲姐妹,但是也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有自己的家人要照顾。能顺利的把你们都接出来我就挺知足的了,要是只有我和爸妈回来了,你和二姐还在城市里,你说我们这日子可怎么过。
这好歹咱们现在暂时都平安了,也都有个地方落脚了,没什么好惦记的了。以后咱还像以前那样,平时各过各的,有事的时候相互说一声。不过,你要看好你婆婆,虽然她应该是不知道我们的秘密,但是你也要和姐夫通个气,姜智这个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行,我知道了,我和你姐夫都知道这件事的轻重。”大姐和我保证,肯定能看好老婆婆。
在我和大姐聊的时候,二姐也过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