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贵-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汝宁侯夫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从威远侯府着手,哪怕汝宁侯府不得不面对李家的怒火,至少也该从威远侯府讨些好处才是。

    汝宁侯世子是个不成器的,虽然年纪不小了,却还没谋着什么差事。

    最近听说锦衣卫北镇抚司下有个五品的实缺,汝宁侯夫人便想着以凤鸣舞为要挟,怎么着也要让威远侯府替儿子谋到这个差事。

    汝宁侯夫人并不担心威远侯府会做不到,只凭凤家大小姐那寒氏女的身份,要办成这件事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说来让人心寒,之前被汝宁侯夫人那般期待的金孙与李氏的不能生育,在汝宁侯夫人眼里,也就只值儿子一个五品的差事罢了。

    更可笑的是,她一边暗恨凤止歌的同时,一边却又谋算着利用凤止歌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汝宁侯夫人着实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只不过让她失望了,对于她的要挟,威远侯府却是根本就没接招,她也只能灰溜溜的领着凤鸣舞回了汝宁侯府。

    感觉到马车停下了,汝宁侯夫人自思绪中回过神来,厌恶地看了被她折磨得已经有些麻木了的凤鸣舞,扔下一句“晦气”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关于李氏落胎一事的后续,慕轻晚没有追问,凤止歌却是一直关注着。

    汝宁侯夫人从威远侯府离开之后的第二天,李氏娘家的父兄便气势汹汹的找上了门。

    李氏娘家兄弟众多。又都是习武从军的,一群五大三粗的男人冲入汝宁侯府,不待汝宁侯府的人分说,二话不说便将汝宁侯世子好一通胖揍。

    若不是想着好歹还要给汝宁侯世子留着一口气给李氏一个交代,听怕他们能当场把汝宁侯世子给打死。

    这一点也不夸张,李家满门行伍,以李家待李氏这个唯一姑娘的疼宠程度,他们真的一点也不介意因李氏而手上染血,哪怕那血是勋贵之家子弟,还是李氏的夫婿的。

    无论是汝宁侯夫人还是汝宁侯父子。以往与那些不对付之人争斗时。最多也就是在暗中使绊子,何曾像李家人这般上来就往死里揍的,只一照面,气势便落了下成。

    李氏的娘家人将汝宁侯世子好一通胖揍之后。也不含糊。直接就说出了他们的要求。却并非如汝宁侯府众人想象的那般要求汝宁侯府给出补偿,而是要求汝宁侯世子与李氏和离。

    这个要求可将汝宁侯府上下给惊着了。

    想当初李氏与汝宁侯世子的亲事可是汝宁侯夫人费了大力气才说成的,若不是李夫人担心李氏的脾性到了夫家会过得不好。也不会给她挑了汝宁侯世子这么一个完全立不起来的懦弱之人做夫婿。

    却没想到,这汝宁侯世子懦弱归懦弱了,也确实如李夫人所想的那般,在李氏动手时半点不敢反抗,但在女色一事上,却是能玩出一个又一个的花样来。

    若不是因为汝宁侯世子的好色,他又岂会在寒夫人的生辰宴上,破了凤鸣舞的身子呢?

    若不是他与凤鸣舞有染,那时郡主之身的凤鸣舞又如何会与他为妾?

    若不是凤鸣舞入汝宁侯府为妾,又岂会有如今之事?

    李家上下倒也算是明理,并未因凤鸣舞做下这等事便将威远侯府也给恨上,他们将罪过全都算到了汝宁侯世子的头上。

    李夫人在知道女儿不仅没了孩子还再不可能做母亲,差点没一口气喘不上来,她千挑万选的给女儿选了这个夫婿,却仍让女儿经历了这等事,那她又岂能再任女儿继续呆在汝宁侯府那泥潭里?

    所以,李家兄弟打上门前,是得了李夫人的死命令的,一定要将李氏带回李家,并叫汝宁侯世子与李氏和离。

    李将军这些年极得皇上信任,连带的李家也强势惯了,但李家能不在乎汝宁侯府这门姻亲,汝宁侯府却不能不在乎李家这个亲家。

    汝宁侯府在京城本就地位不显,这些年若不是借着有李家这门姻亲,只怕早就被其他家踩在了脚底下,若是李氏真的与汝宁侯世子和离,只怕汝宁侯府本就不怎么样的地位更要一落千丈。

    汝宁侯府自然不愿,但在这件事上,如今却是已经由不得汝宁侯府的意愿。

    李家兄弟将自家的打算说完,便径直闯进李氏的院子里接了人便走,临走之前还放下话来,若是汝宁侯世子不能如期将放妻书送到李家,那汝宁侯府便等着李家上下的报复。

    有了这样的话在前,眼瞅着与李家的姻亲关系是绝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汝宁侯世子也只能在汝宁侯夫妇的默许之下写了放妻书。

    至此,这件事起于凤鸣舞的的狠毒,而终于李氏与汝宁侯世子婚姻的终结。

    没有了李家这门强势的姻亲,汝宁侯府在京城诸多权贵之间着实不起眼,又因李氏与汝宁侯世子的和离不可能瞒得住人,汝宁侯府得罪了李家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这世上总是雪中送炭的少,而落井下石的多。

    那些有心想要搭上李家的人,并不介意通过踩低汝宁侯府来向李家表达自己的善意。

    这样一来,自打汝宁侯世子与李氏和离,汝宁侯府便开始不顺起来,不是汝宁侯在差事上被人刁难,便是汝宁侯府的产业又被谁家打压,或是汝宁侯世子外出时被人蒙了布袋便是一通乱揍。

    而李家,虽然自那些上门搭关系的人口中得知了这些,虽然没明确的表达过高兴或不高兴,却也从没说过制止的话来。

    能在官场混的,哪个不是人精,这样一来汝宁侯府所受到的刁难便愈发频繁,汝宁侯府众人也自此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当然了,这又是后话了。

    再说回凤鸣舞。

    自打李氏出了事,汝宁侯夫人便一直在想着要如何处置凤鸣舞。

    若只是个普通的妾室,敢做出谋害主母这等事,只怕汝宁侯夫人早就做主将人乱棍打死了。

    可她到底顾忌着威远侯府的反应,又想着说不准李家要亲自处置凤鸣舞,便一直将凤鸣舞关了起来,虽然毒打虐待是少不了的,却也没让凤鸣舞真出什么事。

    但是威远侯府不管,李家又根本就没提凤鸣舞这茬儿,只按着汝宁侯世子这个罪魁祸首来胖揍。

    在李氏与汝宁侯世子正式和离之后,想到凤鸣舞便是汝宁侯府遭遇如今这一切的源头,汝宁侯夫人更是恨不得亲手把凤鸣舞给掐死。

    不过,汝宁侯夫人在后宅中生存多年,自然知道死亡远不是最折磨人的。

    所以她满脸狠色的站在浑身已经找不到任何一寸完好皮肤的凤鸣舞,冷笑着道:“你那个以公主之身做妾的娘,不是正在慈云庵吗,想必她定然十分挂念你,我就好心送你们去团聚,如何?”(未完待续。)

    ps:  回娘家~

第107章 指婚

    对于那些在京城呆了超过二十年的权贵之家,清平长公主的容貌并不是个秘密,以当初清平长公主的高调与跋扈,想要不记得她的长相还真不是件容易之事。

    所以,那次在凤仪轩里,赵幼君在与钱多多等人厮打时被撕了帷帽,在场有不少人都认出了她的模样。

    只不过,顾忌着皇上与太后的反应,没有人敢在明处说这件事而已。

    而表面上,遮在皇室与清平长公主身上的那层遮羞布,还摇摇欲坠的维持着皇室的威严。

    私下里,京中不少人家都知道了清平长公主早逝一事的真相。

    汝宁侯府并不起眼,也并没什么过人的消息渠道,但有了李家这么一门姻亲,他们想知道这些隐秘之事也并不算特别困难。

    汝宁侯夫人又本就是个喜欢打听这些的,所以对于赵幼君的身份,以及凤鸣舞的身世,她虽然不能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也是大概明白的。

    在赵幼君被送入慈云庵之前,汝宁侯夫人对这对素未谋面的母女倒也算是保留着几分敬意,只不过,在赵幼君入慈云庵之后,她再想到赵幼君其人时,便只剩了不屑。

    有着当朝长公主的尊贵身份,赵幼君也能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她这三十几年的日子可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及至后来发生了凤鸣舞与汝宁侯世子之事,虽然表面上不显。汝宁侯夫人心里却也有种果然不愧是母女的感觉。

    如今凤鸣舞又害得汝宁侯府落得这么个境地,汝宁侯夫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凤鸣舞。

    汝宁侯夫人不敢要了凤鸣舞的性命,哪怕凤鸣舞不被皇室承认,她身上到底也是有着皇室血脉的,就算如今皇上看她不上,但难保哪一天皇上不会想起这个亲妹妹的女儿。

    当然,汝宁侯夫人也不可能放过凤鸣舞。

    在京城生活了四十年,汝宁侯夫人自然知道慈云庵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在她看来,比起死,只怕送到慈云庵去感受一下那些早已心理扭曲的尼姑们各种只有想不到的折磨。会更让凤鸣舞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这段时间的遭遇让凤鸣舞一看到汝宁侯夫人便反射性的想要往后躲。不过她所有的惧怕在听到“慈云庵”几个字时,都化作了最深沉的恐惧与绝望。

    凤鸣舞没有去过慈云庵,也并未看过那些传言中入了慈云庵便活得再没了人形的可怜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这并不能缓解她对慈云庵的畏惧。

    其实凤鸣舞对慈云庵最直观的认知。还是来自于凤止歌。

    凤鸣舞是知道凤止歌有多恨自己亲娘的。可就是这样。在赵幼君被送入了慈云庵之后,凤止歌便再没了任何举动,由此便不难看出。在凤止歌心里,赵幼君入了慈云庵之后便再不需要她做任何手脚。

    对凤鸣舞来说,知道这些便可以从侧面知道慈云庵的可怕了。

    对慈云庵的畏惧在这一瞬间压过了这些天来所受的苛待,凤鸣舞抬起她那张新旧伤痕交错的脸,往日的娇美再不存在,如今这张脸让人看了只觉可怖。

    凤鸣舞却似半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她匍匐着来到汝宁侯夫人脚边,一把抱住汝宁侯夫人的双腿,嘴里不住哀求道:“夫人我知道错了,您打我骂我都好,求求您不要送我去慈云庵,您要是容不下我,直接将我送回威远侯府就行了……”

    只看现在的样子,又有谁能将她与从前的凤鸣舞联系起来。

    凤鸣舞从前心里的骄傲,早已在这段时间的毒打与虐待之中被磨了个干净。

    被凤鸣舞这般本该是天之骄女的人这般求着,哪怕汝宁侯夫人这段时间以来心情一直阴郁沉闷,这时也难免多出几分得意与优越感。

    不过,这得意与优越感也存在了片刻,便因想到汝宁侯府的现状而消失殆尽。

    汝宁侯夫人抬腿将凤鸣舞踢至一旁,描绘得精致完美的唇扬起一个冰冷的弧度来,“将汝宁侯府害得这么惨,还想着回威远侯府做你的千金?你是在做梦吗?别说威远侯府已经将你逐出门了,就算他们肯带你回去,本夫人也断然不能如此放过你!你还是好好想想,在慈云庵里见到你娘时,你该怎样与她一叙离别之情罢!”

    说完,汝宁侯夫人便拂袖而去。

    而凤鸣舞的命运,也被汝宁侯夫人这样定了下来。

    知道凤鸣舞被送去了慈云庵,凤止歌便再没关注过汝宁侯府的事。

    进了慈云庵,哪怕你以前有再显赫的身份,也只能任由那些在烂泥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尼摆布,凤止歌半点也不担心赵幼君或是凤鸣舞能从那里跑出来。

    这回,赵幼君母女怕是真的再也打扰不到慕轻晚与她的生活了。

    凤止歌才将凤鸣舞之事抛到脑后,便见李嬷嬷满面急色的走了进来。

    这时正是凤止歌早上起身之时,房里围着不少丫鬟在服侍着她梳洗,见嬷嬷这少有的焦急之色,凤止歌便摆了摆手示意丫鬟都退下去。

    丫鬟们见状行了个礼,无声的退了下去,只凤止歌的大丫鬟半夏与扶风仍一左一右的立于凤止歌身后,继续为凤止歌梳洗。

    “出什么事了?”

    凤止歌看着铜镜中自己那有些模糊的影像,却并未将李嬷嬷的急色放在心上,而是考虑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做面镜子出来,这铜镜古朴归古朴了,照出来的影像却始终像是雾里看花般。

    “主子,出大事了!”在这带着寒意的清晨,李嬷嬷硬是急出了一脑门儿的汗。

    听李嬷嬷这样一说。凤止歌才转过头来,神色之间多了几分认真。

    “何事?”凤止歌问。

    李嬷嬷先是用袖子随意擦了擦头上的汗,然后深吸一口气,道:“主子,刚刚得到消息,宫里有圣旨给威远侯府,算算时间,只怕那传旨太监都已经出了宫门。而这圣旨的内容,却是要为主子指婚,指婚的对象……”

    听到赵天南要给她指婚。凤止歌只觉有些滑稽地扬眉。不过她也并未因此便觉得天要榻了,而是饶有兴味地追问道:“那人是谁?”

    李嬷嬷闻言,有些古怪地看了凤止歌一眼,好半晌才道:“……安国公世子萧靖北。”

    李嬷嬷这时也颇觉有几分巧合。

    想当初。她还曾因觉得萧靖北是个好的夫婿人选而特意放水让他摸进凤止歌的房里。这才过去多久。竟然赵天南就给两人指婚了。

    “是他啊……”凤止歌只念叨了这么一句,便又回到这件事的起因上来,“这么大的事。又关系到寒家,不可能是临时决定的,为何宫里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被凤止歌这样一问,李嬷嬷便压低了声音提醒道:“主子,您忘了,前些天林公公往凤仪轩里递了消息,您还准备去凤仪轩看看到底是什么消息呢,却被汝宁侯夫人领着凤鸣舞找上了门,这才耽误了。现在想来,想必,林公公递出来的消息便是关于此事的。”

    事情确实就如李嬷嬷所说的这般。

    被赵天南当作心腹这么些年,林公公对赵天南的心思自然也能揣摸一二。

    赵天南不允许寒氏女成为大武朝未来的皇后,在发现太子赵载存似乎对凤止歌颇为中意之后,便想到了给凤止歌指婚这个办法。

    凤止歌如今尚未婚配,他给凤止歌指一门好亲事,就算是寒老爷子亲至,也只能跪地谢恩,半点不能说出个不字来。

    而赵载存,不是赵天南小瞧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以他那优柔寡断的性子,能像如今这般因为对凤止歌心存好感而想做些忤逆自己的事就已经是她的极限了,让他在将来登基之后强抢臣子的妻子,只怕他却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

    这样一来,不仅断了赵载存的念想,又给极为赏识准备重用的臣子指了一门好亲事,还让寒家无话可说,再不能打大武朝皇后之位的主意,可不就是一石三鸟吗?

    林公公察觉到赵天南的打算之后,便第一时间往宫外传了消息,只不过阴差阳错的,凤止歌几次想要出门去凤仪轩看消息,却始终未能如愿。

    凤止歌这里没有回应,林公公也不敢自作主张的做些什么事干扰赵天南的判断,这件事便就这样拖了好几天,一直到今天赵天南终于下旨。

    李嬷嬷将事情说完,便一直偷偷瞄着凤止歌的面色,半夏与扶风也都放下手中的事不敢多言一句。

    许久之后,凤止歌站起身,就在李嬷嬷以为她要发怒或是怎样时,却见凤止歌对着镜子里看了一番,然后满意的点点头,转头示意李嬷嬷与半夏扶风:“你们怎么了,跟上啊。”

    这是要去荣禧堂陪慕轻晚一起用早膳。

    李嬷嬷一怔,自家主子这是什么反应?

    莫非,主子是真的听了她的劝看上了萧家小子?

    但是看主子的样子,可没半点这个意思。

    李嬷嬷一边疑惑着一边忙跟了上去,走出几步之后到底没忍住心下的疑问,“主子,这件事,要不要请老爷子出面?那人给您指婚,想必并未与老爷子通过气儿,否则老爷子怎么也不会半点消息也不给主子传,若是老爷子开口相拒,那人只怕也只能收回成命。”

    凤止歌不疾不徐的迈步向前,发间插着的步摇上缀着的玉珠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在这安静的晨间显得尤其的清楚。

    “这件事不用让父亲出面,若是父亲问起来,尽管让父亲应下来。”凤止歌却是给了李嬷嬷这样一个答案。

    “应下来?”李嬷嬷惊得张大了嘴。

    回归后主子虽然性子较从前要来得活泛了些,但其实骨子里很多东西都并未改变。就比如主子对待终身大事的态度。

    从前还在寒家时,主子就不只一次的说过将来要在寒家养老的话来,若不是老爷子后来为主子及那人订下亲事,只怕主子便真的要如她所说的那般,只待年龄一到,便立马搬入寒府那个偏僻的院子里去。

    到如今成了凤家姑娘,李嬷嬷亲眼看着主子一步步走到现在,眼见着主子一直想做的事渐渐有了眉目,但每次提及诸如“亲事”、“成亲”之类的字眼时,李嬷嬷其实能看出主子眼中的不以为然。

    也所以。才会有那次的故意放水。

    自那次之后。李嬷嬷一直存了自家主子会不会真的就此孤单一人的担忧,却没想到,如今面对赵天南的指婚,她以为主子会怒极之下愤而反抗。主子却笑着给了一句“应了”?

    面对李嬷嬷的疑惑。凤止歌又点了点头。

    “对。应下来。”

    凤止歌其实能理解李嬷嬷的不解,事实上,在说出“应下来”几个字时。就连凤止歌自己都有些不解。

    不过,随即她便又释然了。

    当初还是寒素时她便因寒老爷子的期望而与赵天南订下亲事,如今慕轻晚这个被她所承认的母亲,却又是个水做的人。

    凤止歌从前是想过这辈子不成亲的,但她的这个打算若是叫慕轻晚知道了,听怕又会哭得跟泪人儿似的。

    慕轻晚一直以来都希望凤止歌将来能觅得好夫婿,凤止歌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顶得住慕轻晚的眼泪攻势,如今既然有了赵天南这意外的指婚,她就此顺其自然,岂不能从此安了慕轻晚的心?

    而且,自从察觉到凤鸣祥待她的心思之后,再见到凤鸣祥,凤止歌便总能发现他的不自在。

    这是她承认的哥哥,却因为对她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之后再无安宁。

    表面上看来,凤鸣祥如今娶了贤惠的妻子,与于氏一副琴瑟合鸣的美满样子,可以凤鸣祥的性子,那样埋藏了许久的念头一旦冒出头来,又岂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就尽数敛去?

    也许,她嫁出去,对凤鸣祥才是最好的。

    至于她那指婚对象萧靖北嘛……

    想到萧靖北面上冰冷,却又被她逗得耳根发红的样子,凤止歌心里又不由冒出几分有趣来。

    以他那性子,想必她应该能与他达成共识,对吧?

    这样想来,成亲与否,不仅对她无甚大碍,还能让几个关心她的人从此安心。

    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可?

    凤止歌猛然想起,当初在查到与梁有才有染的那人身份时,她还隐隐有预感日后必将与那人扯上联系。

    莫非,那联系,便是因此而来?

    带着这样的疑问,凤止歌去了荣禧堂陪慕轻晚用早膳,她到时,于氏已经在帮着慕轻晚布菜了。

    这些天来,慕轻晚怎么劝于氏不必在她跟前立规矩,都只得了于氏的淡淡一笑,下次却还是按着时辰到荣禧堂来。

    慕轻晚见劝不过她,便也只好由得她去了。

    好在,她本也对这个儿媳妇颇为中意,自然也乐得一向安静的荣禧堂能有除了凤止歌之外的晚辈走动。

    婆媳姑嫂三人才用完早膳,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便有下人来报,道是有圣旨到。

    慕轻晚和于氏不知因由,对视了一眼之后,又想到前两天凤鸣祥上了为于氏请封诰命的折子,想必是旨意下来了?

    凤鸣祥当差并不在府里,慕轻晚便带着这样的疑问,领着于氏与凤止歌准备接旨。

    待一切准备妥当,宫里来的传旨太监这才宣读了圣旨。

    这次的圣旨确实与慕轻晚和于氏所想的诰命有关,不过圣旨有两道,于氏的诰命只是其中一道,另一道圣旨,却是为凤止歌与安国公世子萧靖北指婚!

    慕轻晚听完第一道旨意时,还安慰般的看了于氏一眼。

    女子诰命从夫从子,但这诰命的请封也并不是这般容易的,像于氏这样成亲这么短时间就得了诰命的,绝对是极少数。

    而在得知还有第二道旨意,并听完其上内容时,慕轻晚第一时间却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她这些日子也确实在为女儿留心亲事,可为何与此事八竿子打不着的当今皇上,会突然下这么一道旨意给女儿指婚?

    那个安国公世子,慕轻晚虽然并未亲眼见过人,却也是听说过关于他的故事的。

    没办法,周语然不装贤惠的那些年,压根儿就没想过萧靖北能从她手里活下来,只想着怎么弄死萧靖北,再从娘家过继一个儿子到安国公府,行事之间难免就张狂了几分,闹到京城上下都对安国公府那摊子事知道得一清二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