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贵-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起义,其实也不过就是些之前在难民之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扯着大旗想要替自己牟取利益罢了,多数都是一个稍有些眼光的人领着一帮子乌合之众小打小闹,但到底也有成了气候的,骤然发难之下,倒也给朝廷带来了些麻烦,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武朝更因此而又有了乱象,许多百姓又因这些所谓的起义军而重新陷入混乱之中。

    不过,于朝廷来说,这些所谓的起义带来的也仅止于麻烦而已。

    朝廷百官因这个消息而气愤不已,不过是一场大旱带来的灾荒,竟然就有这些刁民敢打这大逆不道的主意,莫非是以为朝廷无人,或者是认为朝廷根本就抽不出手来收拾他们?

    怒极之下,在京中的武将纷纷向寒老爷子请缨,道是要好好给那些刁民点颜色瞧瞧。

    于朝廷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允许这种捊虎须的存在的,所以文武百官都认为寒老爷子必会欣然应允,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寒老爷子却对所有的请战都置之不理。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处事果决的寒老爷子这次为何会对那些刁民视而不见,更有些脾气比较急的武将,在背地里愤然道是寒老爷子胆小如鼠,连这些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都能吓到他。

    寒老爷子不是不知道这些武将在暗地里是如何议论他的,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当然也没有改变主意让人领兵出征。

    很快,不用寒老爷子解释,朝中官员便知道了寒老爷子为何对那些起义军无动于衷。

    在一天清晨,看守永定门的城卫在推开厚重的宫门时,竟发现城外立着黑鸦鸦望不到头的军队,无数面无表情的将士穿着锃亮的铠甲,手握闪着锐芒的刀枪,那冲天的杀气仿佛新生的烈阳一般,穿透云层,显露于世人面前。

    乍然看到这样一副令人惊异的画面,城卫们震惊之后便是一阵惊慌,早就听说江南等地有那大逆不道的起义军在四处兴风作浪,本以为迟早会被朝廷压下去的,难道消息有误,那些所谓的起义军竟然如此快的就冲到了京城来?

    心里有了这前的先入为主,城卫们只觉腿脚一片酸软,明明想要撒丫子赶紧逃离这里,却偏偏连迈动脚步的力气也没有。

    还好,立于将军最前端的一名端肃威严、看起来四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下一句话就表明了身份。

    “吾乃寒晔,奉旨率将士平定叛乱凯旋而归。”男人如此道。

    初听寒晔二字,城卫们还不合时宜的愣了一愣,好半晌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但随即,寒这个姓氏让他们很快的想起了这个名字的出处。

    “寒家二老爷!”

    一名脑子转得快的城卫震惊之下惊呼出声,然后成功引起一片哗然。

    寒老爷子一生得两子,除了如今领了兵部的寒家大老爷之外,还有一位二老爷,这位二老爷因在广东任了承宣布政使而一直在任上,就算是年节时都未回过京,所以近些年里京城鲜少有人见过他。

    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对寒家二老爷寒晔是完全陌生的,就比如在场的大部分城卫这般。

    可是,寒家二老爷不是好好的在广东任上吗,为何会突然回到京城,而且还是以这种方式震撼登场?而且,不是都说寒家二老爷是文官吗,那他此刻带领的这些将士,又是从何而来?

    城卫们的思绪就像个杂乱无序的线团般,怎么也理不清楚。

    但无论如何,寒家二老爷归京了,他们不可能不放行,验证了寒晔的身份,又比对了寒晔手里领兵的虎符,寒晔一马当先的便进了城,他所带回来的十万将士,却是回过身驻扎在了离京城二十里远的地方,以便随时听候调遣。

    寒家二老爷回京了,而且还是以如此高调的方式回来,城门处发生的这一幕以极快的速度便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

    寒晔在这个时候回京,还领着那么多的兵,这异乎寻常的事让京城许多敏感些的官员们心里都莫名的有些不安,就好像,京城即将发生大事了一般。

    寒晔回到寒家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了早朝之上。

    没有理会其他同僚看自己的那惊异的眼神,寒晔将自己从何得知江南等地有大逆不道之人妄称起义,并试图煽动当地百姓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事情发生得紧急,唯恐慢了一步便会让那些贼子给大武朝带来恶劣影响,于是来不及向朝廷请示,便擅自领了最近处卫所的兵平息叛乱,之后才上书向朝廷禀报此事,又得了寒老爷子的亲笔信班师回朝。

    寒晔的这番话算是解释了他为何会在此时此刻出现在早朝上,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何寒老爷子先前执意不理会闹得正凶的起义。

    但,上早朝的文武百官们,却并未因此而心情放松一些,相反,他们面上却是越发显得沉重。

    他们相信寒晔所说的领兵平息了叛乱之事,寒晔虽然任的文职,但谁都知道当初年轻时的寒晔在大武朝的建立过程之中也是领过兵的,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几年,但谁也不会否认当初寒晔领兵的才华。

    他们不相信的是,寒晔以文官的身份领兵,他的目的难道真的是如他所说的那般只是为了事从权急的平息叛乱?

    他带回京的可是整整十万将士,十万将士从广东回京,光是粮草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就不知道要用多久,又怎么可能是事出突然,更别提,如今大武朝缺粮的危机虽然解除了,但一下要拿出可供十万将士嚼用的军粮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寒晔手里的粮草,又是从何而来?

    而且,从广东到京城,这么长一段路,寒晔的归来却没有让京城众人知晓半点消息,若说他一路上没有刻意的隐瞒行踪,只怕谁也不会相信。

    那么,在皇上病重,命寒老爷子暂摄朝政,而寒老爷子又因为解决了因大旱带来的动荡的关键时刻,寒晔领着足以将京城团团围住的兵力回到京城,又有着什么样的深意?

    寒家,这次是真的要有所动作了吗?

    带着这样的思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京城各世族、官宦人家府里都显得格外的安静,更有许多隐隐察觉到其中不妥的人不得不思考起将来的出路来。

    而在这样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里,引发了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寒晔,却在休息好了之后来到了安国公府。

    萧靖北肯定,自己此前从来没见过寒家二老爷,更没与之打过交道,那么,这位初回京城的寒家二老爷,又怎么会在这等敏感的时期连帖子都不递就直接找上了安国公府呢?

    萧靖北可不认为寒晔是来找自己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位寒家二老爷,必然是为了凤止歌而来。

    他又想起了凤止歌当时所说的那句“如果我是当初的寒素”。

    如果凤止歌是寒素,那么自然就可以理解寒晔为何会如此突兀的上门拜访了。

    窥到这一点,萧靖北想了想,便直接让人将寒晔领到了聆风院的宴息室,然后让人通知了凤止歌,自己则是躲去了书房。

    寒晔被人带到宴息室时,凤止歌已经到了,而萧靖北还来不及出去。

    大步跨进来的寒晔连眼角的余光都没瞟上萧靖北一眼,便似眼里只能看到凤止歌一个人般,直直来到凤止歌面前。

    凤止歌这时正坐在宴息室的主位上,萧靖北以为她至少会站起身迎客的,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凤止歌安坐着不动,寒晔下一刻却单膝跪在凤止歌面前,仰着头,像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仰望自己崇敬的人一般看着凤止歌。

    “长姐。”寒晔声音低沉地道。

    萧靖北才要跨出门槛的脚步于是跟着一顿,终是忍不住回过头再看了寒晔一眼,这才一路去了书房。

    去书房的路上,萧靖北耳边一直回响着寒晔那声似乎压抑了许多激烈情感的“长姐”,然后便有了些迟疑。

    寒晔唤凤止歌为长姐,那他,岂不是要被寒晔唤上一声姐夫?

    ……

    褪下一身戎装,寒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虽然实际年龄已经四十有八,但除了眼角的细纹,在寒晔身上其实看不到多少岁月流逝的痕迹,反而一张本就温文儒雅的脸更因岁月的洗礼而平添许多成熟的魅力。

    若是放在后世,这绝对是个能吸引许多怀春少女的魅力大叔级人物。

    但此时,这样的寒晔却像个孩子一样半伏在凤止歌的膝头。

    “长姐。”他再次唤道,“你怎么才回来?”

    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思念,与淡淡的委屈,和他外表带给人的观感却是大相径庭。

    被寒晔这样靠着,凤止歌下意识的就想起了当年两人相处的种种。

    寒晔出生不久,寒老爷子的发妻便早早离世,那时的寒老爷子不仅承受了丧偶之痛,还得操心自小就“智多近妖”的寒素,以及早早没了娘的寒晔。

    那时的寒晔连话都不会说,寒府里又没有个正经的女主人,寒晔成天被府里的乳娘带着到底也不像话,所以当时的寒老爷子便突发奇想,将牙牙学语的寒晔塞到了沉默寡言却又异常早熟的寒素那里,只盼小儿子能让女儿表现出符合她年纪的那一面来。

    不得不说,寒老爷子确实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寻常做人父亲的,又怎么可能将尚在襁褓的儿子交到一个同样只有三四岁的女儿手里呢,别说儿子的分量远远超过女儿,就说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将一个更小的孩子照顾妥当就是个大大的问题了。

    可以说,寒晔几乎是被寒素一手带大的。

    正因为这样,幼时的寒晔与寒素最为亲近,亲近到连寒老爷子这个父亲与寒凌这个长兄都得被他排到后面去。

    后来到了适婚年龄的寒素与赵天南订下婚约,又离开寒家与赵天南一起四处征战,寒晔才算是正式离开了寒素。

    有着这样的过往,寒晔在看到如今的凤止歌时会有这样的表现,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凤止歌抬眼看了伏在她膝头的寒晔一眼,哪怕如今的寒晔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有小小一团的孩童,她仍伸出手,像许多年前一样轻轻抚着寒晔的头,丝毫不在意自己的举动会不会弄乱寒晔的发。

    一个成熟的中年男人,却以这样的依恋姿态伏在一个看样子只不过十六七岁的女子膝头,甚至还在女子抚摸自己头发时露出怀念与向往的表情,若是这里还有旁人,肯定会觉得这场景十分诡异。(未完待续。)

第189章 知晓

    自小被仅仅比自己大三两岁的寒素一手带大,在寒素身上,寒晔可谓是领略到了何为长姐如母,哪怕他如今已经年近半百了,这一点也从未改变。

    只是像这般伏在凤止歌的膝头而已,若不是考虑到两人都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模样,凤止歌也必定已经抱不动他了,他甚至还想要偎进凤止歌的怀里。

    所以,此情此景,对寒晔来说,着实算不得什么。

    紧紧搂着凤止歌的小腿,仿佛那是什么失而复得的无上珍宝一般,寒晔的声音都显得有些哽咽:“长姐,你可算回来了。”

    寒晔领兵进京其实并未得寒老爷子的授意,他是私自回来的。

    灾荒期间,寒老爷子就已经注意到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所谓起义军,也确实有写过信给寒晔,让他视情况着人领兵镇压,寒晔照做了,但却是亲自领了兵镇压了叛乱,然后一路回了京城。

    他只是想回京城看看他的长姐。

    寒老爷子认回凤止歌时就通知了当时远在广东的寒晔,早在那时,寒晔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想要回京,只不过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回来罢了,拖到现在,好不容易眼见大事可成,他当然不愿意再继续等待,将广东的事务交到了可信之人手里,就赶了回来。

    作为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寒晔平日自然不可能这般冲动,只能说,寒素对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看到虽然容颜被岁月更改,但举止却与当年如出一辙的寒晔,凤止歌眼里也闪过几许少见的温柔与怀念。

    几乎手把手将寒晔带大,在当时的寒素心里,说是将寒晔当儿子一样养大也不为过,这时见寒晔如此挂念她,凤止歌心里又怎么可能没有动容。

    如以往般用力揉了揉寒晔的脑袋,凤止歌轻轻一笑:“你又冲动了,回府时父亲没少责备你吧。”

    寒晔闻言却丝毫不以为意地道:“长姐,虽然我私自跑回来是有些不对,可如今大局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吗,再说广东那边的事我也早已经安排妥当了,指定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说着这样看似不负责任的话,寒晔心里却是极为轻松的。

    他其实知道如今正是对寒家来说至关重要的时刻,这些年来为了寒家的将来,他在广东也没少跟着筹谋,也只是在自幼仰望着的姐姐面前,他才会如此说话。

    凤止歌笑着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就这样安静的呆了一会儿,然后寒晔才抬头看向凤止歌,仔细打量起他的长姐如今的样子来。

    比起曾经的寒素,现在的凤止歌在容貌上实在变了许多,若非当初她主动承认,就是熟悉她如寒老爷子和寒凌都无法将她认出来。

    寒晔并不怀疑那般看重长姐的父亲会认错人,所以哪怕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他也是极为震惊的,此刻他也完全相信,眼前的少女就是自己多年前的长姐。

    在重生回来的长姐面前,寒晔说话没有任何的顾忌,然后问道:“长姐……寒家,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他并不是不知道如今的局面,他只是想从凤止歌这里得到确认。

    凤止歌点点头。

    “赵天南太过多疑,就算寒家不动,他也不会相信寒家没有不臣之心的,既然如此,寒家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寒家几百年传家,可不是为了最后毁在赵天南手中的。”凤止歌道。

    就如她所说这般,寒家这些年若真是什么也没准备,由着赵天南一****加深对寒家的忌惮,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举族毁在赵天南手里。

    别说寒家掌家的寒老爷子从来不是什么顾忌君臣之别就任人打骂不还手的人,就算是普通家族,在存亡的危机之下,又有几人能甘心束手待毙,迎来可以预见的毁灭与死亡?

    赵天南永远不会对寒家放心,既然寒家与皇室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那么,就让寒家自己来掌握命运吧。

    如今的局面,赵天南中风成了个不能言不能动的废人,朝政又都由寒老爷子一手把持着,寒家不仅多文臣,更有不少真正经历了战争的武将,经过寒老爷子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寒家这些武将手里更是牢牢捏了不少的兵权,更握有大量如今的大武朝紧缺的粮食,如此大好时机,寒家有什么理由失败?

    至于寒家若在这种情况之下登上那个顶点,会不会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嫌疑,呵,赵天南现在只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一纸禅位诏书,又有何难?

    反正,世人都知皇室人丁凋零,赵天南唯二的一子一女也于不久前丧生火海,疾病缠身的当今皇上万念俱灰之下再也无心朝政,将皇位禅让给德高望重的寒老爷子,又有什么不可能?

    就算朝中有人心存疑惑,有圣旨在先,赵天南又发不出声音,再有寒晔带进京的这十万精锐,难道谁还敢跳出来试试寒家有没有杀人的胆量不成?

    真到了那一天,凤止歌一定会让人在宫里给赵天南准备个好去处,让他时时刻刻感受着他所看重的江山变成别人的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想来,赵天南的表情一定会极为精彩。

    寒晔又在安国公府坐了一会儿,才告辞回了寒家。

    寒老爷子的书房里,寒老爷子与寒凌早就在等着他了。

    “见到你长姐,如今可安心了?”寒老爷子淡淡扫了寒晔一眼,有些不悦地道。

    寒晔私自归京,也将寒老爷子吓了一跳,他本以为这个幼子在这么多年的历练之后,脾性应该有所长进才是,没想到平时看着还算稳重,一旦遇到关于素素的事,却又跟个任性的孩子一般。

    寒晔闻言也不分辩什么,只“嘿嘿”一笑,又与父亲和兄长打了个招呼,才道:“父亲,如今咱们家眼见大事可成,人选可是已经选定了?”

    寒老爷子和寒凌闻言对视一眼,确定寒季杳为这个人选的事,因为事关重大,他们还没来得及告知寒晔。

    寒家子嗣不少,只算寒老爷子所在的嫡枝,寒凌有三子,寒晔有两子。

    生于寒家,每个子嗣都没有任何偏颇的自小就得到了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先前寒老爷子并未就人选问题早做准备,也只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寒家会如此早的就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若不是凤止歌的回归,赵天南也不会早早的中了风,再无法把持朝政,寒家也确实至少还需要好些年才能走到如今这一步。

    因如今的局面来得太早,所以在人选的选定上,寒老爷子才会觉得有些仓促。

    听寒晔这样一问,寒老爷子也不再隐瞒,“你和你兄长虽然子嗣不少,但脾性大多不适合走上那个位置,唯有你兄长家的老三季杳,倒还是个可造之材。”

    寒老爷子对寒季杳确实满意。

    寒季杳此前虽然显得有些放荡不羁,但该他学的却是一点没放松,尤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被寒老爷子和寒凌带在身边细心教导着,骨子里带着的对政事的敏感便一点点的被发掘出来。

    听寒老爷子提起寒季杳,寒晔略想了想,才从记忆里找到了那个有些玩世不恭的小侄子。

    他久不归京,并不知道如今的寒季杳成长到了哪一步,但既然能得了父亲的认可,想必是有可取之处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三人又就寒家的将来谈论了几句,寒老爷子看着两个儿子,忽然叹了一声,“为父已经老了,恐怕护不了寒家几年,你们也都差不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季杳虽然有几分可塑性,但到底年轻,只怕将来寒家的责任还是要落在素素身上。素素为寒家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当年更是寒家对不起她,才叫她被赵天南兄妹害成那个样子……”

    每每提及这件事,寒老爷子总是忍不住心生愧疚。

    所以,看了寒凌一眼,寒老爷子沉声道:“既然定下了季杳,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不妨早些提点着他,日后他就算做了皇帝,也必定要给素素一个任何人包括他也无法欺侮的地位!”

    寒老爷子说得斩钉截铁,即使是在两个儿子面前,他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女儿的偏爱。

    若是在其他人家,做父亲的不看重儿子反而如此明显的偏向女儿,只怕已经引来做儿子的心生不快了,但寒凌与寒晔不同,两人一个本就同父亲一样偏爱妹妹,另一个更是将长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寒老爷子的偏爱不仅不会让他们心生不快,只会让他们替凤止歌感到高兴罢了。

    所以,寒凌首先道:“父亲,就算您不吩咐,我与三弟也断不会让素素吃了亏,素素不知道有多幸运才能重回人世,我这个做兄长的,当然不会再让她如当年那般惨淡,有寒家有我和三弟做后盾,将来这世间定不会再有人能欺了素素去。”

    寒晔也跟着连连点头。

    得了两个儿子的保证,寒老爷子终于面带欣慰。

    对于这个自小得他十分疼爱的女儿,哪怕明知她的本事足以护自己周全,寒老爷子也总是忍不住会为她操心。

    不过如今想想,他也确实有些杞人忧天了。

    待寒家得了江山,已经年迈的他自然不会抓着皇权不放,皇位会直接落在寒凌头上,有寒凌看着,素素又怎么会受委屈。

    就算将来皇位传给寒季杳,那时的素素也已经是寒季杳的长辈,有这样一个做皇帝的侄子,天下又有谁能欺了素素去?

    放下心来的寒老爷子,以及正在心里思忖着将来要如何护着凤止歌的寒凌寒晔兄弟都没有发现,书房外,被他们谈论着的寒季杳正僵直着身子,一手紧紧攥着一本书,一手保持着抬手敲门的动作,面上表情既有震惊,又有终于明白了一个此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恍然。

    原来……

    凤止歌,竟然就是那个他只听过名字,却在祖父和父亲心里占据了极为重要地位的姑姑!

    这就是当初他向母亲提起想要娶凤止歌时,母亲断然拒绝之后为何会用那样怜惜无奈的眼神看他的真正原因?

    震惊之下,寒季杳鼻子莫名一酸,有种淡淡的悲哀萦绕于心,甚至还生平第一次突然有了想哭的冲动。

    死而复生,这是何等荒谬的事!

    他很想冲进书房里,直斥祖父、父亲以及三叔的异想天开,理智却又告诉他,祖父三人都绝对不是会被人蒙骗之人,他们既然如此坚信着这一点,那必然是经过了许多次的验证。

    所以,凤止歌,真的就是他的姑姑?

    寒季杳心里充斥着不甘心,但哪怕他几乎将手中的书攥成一把废纸,也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