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之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府老爷们的嘴脸至此一览无遗,你叫国防军这些战将们如何看得他们上眼?!
“葛处长,这里的事情你有没有和总司令做汇报?!”梁大山倒是懒得说那些国府老爷们什么,他现在关心的是奉天方面有什么指示没有?!
葛子默苦笑着对梁大山道:“汇报倒是汇报了,可总司令让我们自行解决。”
梁大山听葛子默这么说不由得一愣,葛子默见梁大山有些不信只能是拿出一份电报交给了梁大山苦笑着道:“梁军长,您可以自己看看……”
梁大山拿过电报一看,上面这样写着:啥事儿都靠我,你们自己的脑子是干什么用的?!让你们拉练,就是让你们能够应付所有的突发事件!自行解决,搞不定了再说!国防军总司令:屠千军。
梁大山也是极为熟悉屠千军的,看着语气他便知道这肯定是屠千军口述让尚迪南给发的电报。而尚迪南这小子肯定是故意的,平时他发报都会修饰一下词汇。…;
这次估摸是怕梁大山不相信,特地给按着屠千军的语气发的。
“这么说,总司令的意思是让咱们自行解决?!”梁大山看完了电报,不由得叹了口气对着葛子默道。
葛子默点了点头,这不是明摆着的么?!不然我何必来找你咧?!梁大山想了想随即对着葛子默便道:“葛处长,你有什么意见?!”
葛子默耸了耸肩,对着梁大山便道:“我能有什么意见?!那群老爷们要告状他就告去呗!咱不是也有记者么?!让他们给采访一下,咱也报道去!看谁挨的过谁!”
葛子默的意见让梁大山眼前一亮,哟!这倒是个好方法,正在梁大山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咚~咚~咚……”的敲响了。
“报告!阿班记者到了!”郭鹏云看了一眼葛子默和梁大山,便对着门外道:“进来!”
“是!”便听得一声回报,随即“吧嗒!”一声郭鹏云的副官便带着哈雷特。阿班走了进来。见这带着眼镜儿,略有些秃顶的记者走了进来梁大山和郭鹏云、葛子默三人互视一眼不由得笑了!
刚瞌睡就给送枕头来了,如果梁大山三人知道谁是雷锋的话这三人肯定要夸哈雷特是个活雷锋哪!还是个具有国际人道主义的活雷锋呢!
不提这三人兴致勃勃的准备让哈雷特给爆点私料去,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的刘明远同志此时组织了包括德州附近的三十余家大户人家准备前往南京国府给告状去!
甚至为此,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还给刘明远拨付了一大部分的资金作为他们的路费和住宿费。南京国府也召开了紧急会议,当然!这次会议的与会者只有是蒋中证的心腹而已。
“根据我们的调查员回报,那些前来南京告状的大户人家已经在路上了。至多三两天就能够抵达南京。”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抱着一份文件对着在座的蒋中证等人沉声道:“根据我们的分析,此事是我们打击国防军、满洲地区政府的大好时机!掌握得当,甚至我们能够逼迫国防军将那些存粮交由国府发放,从而增加国府的声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中之力
徐恩曾的话刚刚说完,最近一直脸色阴沉的蒋中证终于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脸对着众人轻声道:“那么,大家都给说说应该怎么办吧……”
这件会议室内,有着蒋中证的智囊杨永泰,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由北平赶回来的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及实业部部长孔祥熙。当然少不了的是徐恩曾的直属上司——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立夫。
至于汪兆明、孙科等人蒋中证自然是不会请来的。而徐恩曾将情况报告完毕后,大家却都没有立即说话。别说对外派系了,就是蒋中证自己的内阁里派系斗争的也很厉害。
后来发生的CC系枪杀杨永泰、陈诚于呆湾声讨驱逐陈立夫就是这种斗争显性化的表现,而就现在而言蒋中证的内阁就有:陈诚为首的土木系,陈果夫兄弟的CC系、张群等人为首的政学系、刚刚获得一定权力的戴笠……等等。
这让人眼花缭乱的林林总总的派系,也让争权夺利成为了高峰。他们都视对方为祸国殃民,是“总司令身边的小人”等。虽然明面上他们没有怎么争斗,但暗地里各种争夺却极为剧烈!
比如提出这次计划的徐恩曾,就是CC系的人。而CC系这次提出计划,很大以方面是因为上次政学系的杨永泰提出的计划得到了蒋中证的欣赏。
因此而发力,就是为了提高CC系在蒋中证心目中的地位。以免让政学系在这次事件中单独得到蒋中证的重视。而失去一些权柄。
其他人不说,是打算看看蒋中证的态度如何。而陈立夫则是因为徐恩曾是自己的手下,自己总是不好先开口的。否则一旦说错什么被人抓住了把柄。话就不好回旋了。
蒋中证见半天都没有人吭声,不由得干咳了一下显示自己的不满。这些派系和派系之间的斗争,蒋中证其实都知道。可是他却不怎么管,反正只要双方不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他基本上不是很理会这些斗争。
蒋中证要的,是一种平衡。简单说就是各个派系之间的一种平衡,如果派系都团结的那么你们忽然想要换首领怎么办?!当然是你们互相斗争的好,只要不是斗争到你死我活的生死线上蒋中证基本不予理会。
即使后来为蒋中证立下汗马功劳的杨永泰在这种斗争中。被CC系暗杀。蒋中证也只是处置了CC系的一个大员,而没有对其首领有所动作。
“从事态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应当首先形成舆论。”见得没人开口,杨永泰只能是无奈的做起了先锋对着蒋中证及众人道:“首先中央社的新闻部要行动起来,同时给《申报》、《大公报》等报纸透露消息,先行形成舆论!这样我们就好做接下来的攻势了。”
蒋中证闻言极为感兴趣的对着杨永泰问道:“畅卿,别说话说一截呀!快说说,接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见蒋中证如此重视杨永泰,其余派系之人不由得脸色有些难看。尤其是陈立夫。这可是他手下弄来的消息。甚至人都给弄往南京的路上了!结果你杨永泰来摘桃子了,这如何能不让他火大。
“接下来,我们就要让中央社掀起舆论!然后顺理成章的将那些告状的大户接入国府进行质询。”杨永泰胸有成竹的笑着对蒋中证接连道:“在国府接待他们。然后召集记者召开记者招待会!声讨国防军的不义行为,并要求国防军立即撤出关内回到驻地。至于粮食,他们可以派人监督我们发放……”…;
蒋中证点了点头。而后犹豫的对着杨永泰道:“让他们监督?!”
陈立夫终于找到了机会插言了,却见陈立夫笑呵呵的对着蒋中证道:“总裁,监督么……我们当然可以有很多事情做了,比如:托梁换柱,比如掉包……总之,没有他们的军队在而我们的地方自然是由我们做主的。总是会有办法让那些粮食物资成为我们的……”
蒋中证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而后笑着对着众人道:“那么……这件事情便交给立夫来办吧!立夫啊……这次你们组织部可是给党国立下了大功哪!只要此事成了,我给你们记功!哈哈……”
这一拉一拽的功夫。蒋中证自然是会的。虽然自己倚重于杨永泰,可也不能忽略了做实事的陈立夫等人哪!自然是要表功夸赞一番的,至于徐恩曾自然是交给陈立夫来处理。
毕竟是陈立夫手下的人,蒋中证是不会插手的。
大方向定下来了,那么细节不过是商议一下后这次会议就算是结束了。蒋中证的心腹们各怀心思的散去,而陈立夫则是立志要把此事办好!好在蒋中证心里留下个好印象,将来利益分配的时候好多拿一分!
而蒋中证和心腹们在开会,汪兆明他们也没有闲着!国府之中,他们的位置被越来越边缘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上海事件的时候,汪兆明他们就想过再次倒蒋。但因为力量不足,而且准备也不充分是以才作罢。可这次,汪兆明、孙科联络了包括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张静江等。
这一次的倒蒋,汪兆明他们可谓是信心十足!绝对可以迫得蒋中证二次下野,为此他们召开了秘密会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所等待的就是他们派往东北联络屠千军的人传回来的消息了。
汪兆明在研究着怎么倒蒋,而第五军军长梁大山则是在带着阿班一起秘密的对那些灾民及大户人家进行调查。
为了让阿班信任,梁大山特地换上了一身的挑夫打扮和阿班一起在那些乡镇里转悠起来。而阿班对此则是极为兴奋,一个掌握着数万大军的军长竟然为了让自己取得资料而做起了挑夫。
这让阿班极为钦佩,可惜阿班不知道的是这位梁大山军长完全是因为无聊到了极点才心血来潮跟着阿班一起“考察民情”的。
这次拉练,原本就是定位在让各个新组建的师部学习自立及**作战的。作为军长,他自然是不能太过插手这些事物。可不插手这些事物你让他一个大军长在做什么呢?!
这段时间差点儿就把梁大山给憋闷坏了,好容易抓到个可以出来放风的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于是,他不顾郭鹏云等人的反对带着几个卫士便换上了便装假扮成挑夫跟着阿班一起进行采访。
用他对阿班的话来说,他可以做阿班的通译。毕竟山东话里可是有着不少方言的,学习京片子的阿班又哪里完全听的懂?!而且,阿班一个老外开口人家说不准有顾虑不敢说哪!
“唉……这周家……”梁大山带着阿班在一处佃农的家里坐了下来,吃着那简单的白水老农吸着旱烟对着梁大山就拉开了话夹子。
“周家是咱们这里的大户,这方圆百里的地儿都是周家的。”老农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对着梁大山沉声道:“也不怕对你们讲!这次老周家倒了霉,这镇子里就没人是不高兴的!”…;
哈雷特听得这老农的话,不由得诧异!但他之前就跟梁大山说好了,就当一个不会中文的老外由梁大山来套话。毕竟如果是他提问,人家说不准就不说了。
梁大山虽然从军多年,可也没少干些农活儿。是以换上了一身的挑夫打扮还是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哦?!这老周家怎么了?!”梁大山故意好奇的对着老农道。而老农则是叹了口气,对着梁大山沉声道:“老周家啊……嘿嘿……今年大灾说是给咱减免租子……可减免了么?!”
老人眼神冷了一下,把旱烟锅子在自己的鞋底磕了一下对着梁大山便缓声道:“他们勾连着那些响马打劫的事儿,我相信他们是做的出来的。就我认识的,因为租子被他们逼得卖儿卖女的,逼死的就不少!前段儿他还想来收我的地,我没同意……”
说着,老人指了一下边上那一间被烧的破烂凄惨的房子冷然道:“晚上,我家就起火了。我知道怎么回事儿,可我能对谁说去?!这镇子里的保安队长,是他老周家的侄儿。”
梁大山明白了老人要说什么,不由得叹了口气对着老人道:“那您老是卖了地还是没卖?!”
老人耷拉着眼皮对着梁大山便道:“原本我也想卖了,嘿!没想到他老周家就倒霉了,给国防军抄家了!该!这算是为民除害了!”
说着,老人有些担忧的望了望天际对着梁大山沉声道:“不过,这老周家好像联系上了什么记者说是要上京告御状去,就不知道这国防军顶不顶的住哪……要是让老周家得势了,我这地啊!就不得不卖了……”
说着,老人再次吧嗒吧嗒的抽起了旱烟。阿班则是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意味深长的看了梁大山一眼却默然不语。
第四百三十章 调查出来的畜生
吧嗒吧嗒的抽了一会儿的烟,老头儿忽然说道:“我老汉知道,你们都不是普通人。k更新特别是这位爷,身上有着行伍之气!你身边的那几个崽子,我估摸是你警卫吧?!呵呵……你们既然这副装扮来,肯定是想听实话的。那成!我老汉就给你们说叨说叨……”
这下轮到了梁大山尴尬了,他没有想到这老人竟然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不过既然老人愿意讲,他自然是愿意听的。梁大山便对着老人轻声道。
“大爷,您说!我们听着呢!”
老人将旱烟锅子在自己的鞋底下磕了一下,望着那院子外边儿便沉声道:“周家这一代的老爷,叫周世安。也就是被国防军打死的那个。”
“有一回周世安看上隔壁庄子一个叫三花家男人的地,叫了几回三花男人都不肯卖。末了周世安就诬那三花的男人是响马。说他绑票去了,要抓他去大狱。”
“当天晚上这周世安就带人把三花的男人从炕上拖出来,五花大绑抓走了。三花苦苦哀求那地主开恩放他男人。但是她穷,周世安的侄儿又是保安队长根本没有人敢过问这案子。”
“她跑到拘留所,浑身哆咳,哀求道;‘让我见见我男人一面吧。’周世安的狗腿子就说:‘你跟我睡一晚我就告诉你’三花没奈何,就跟那狗腿子睡了。半夜的时候那狗腿子就跟三花说:‘到街上去,就见着了。’她一听,以为放了人,马上跑到街上,果然见着了。碉堡地上一根木杆上挂着他男人的头!!”
“这碉堡是杂种周世安强迫大伙儿磨破手流着血修起来的!当时说是为了防响马,可现在那里挂着咱的人头!!那颗人头血淋淋的。服睛被抠出来了。三花一看就疯了。她爬呀爬,想爬上去取那人头,被大伙儿拉住送回家了。那天夜里下了大雨,人头掉在路上。”
“天明鸡叫后,三花出门来到街上,看到男人的头,捧回家去。她把人头抱在怀里,躺在炕上三天王夜。又是亲又是摸。好象她男人还活着一般。她凶得象一头母老虎,又象一头下了仔的母狗,谁都不能挨近她跟前。我们说什么她都不听,一直紧紧抱着那颗血淋淋的人头,一刻也不松手……”
老人说到这里。忽然间停住了。哆嗦着给自己的烟锅装上烟丝才对着梁大山等人颤声道:“那地,以后就归了周世安了。没人敢过问……”
梁大山阴沉着脸色一声不吭,而阿班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老头儿吧嗒吧嗒的抽了一阵的烟,这才对着梁大山他们沉声道:“老头子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京城里来的人,但总归是大人物。这事儿,国防军办的地道!我就希望和你们说这些……”
说完。老人在鞋底磕了一下自己的烟锅子弯着腰从院子里走回自己的屋子里。
梁大山他们则是互视了一眼,将碗里的水一饮而尽!随后牵着骡子便走出了这处院子,出了院子便能看到一处被炸开了的碉堡。这里,或许就是老人所说的周家的碉堡。
看了一眼那碉堡,梁大山和麾下的几个警卫带着阿班便悄然的离开了这处镇子。
随后他们还前往了几个大户所在的乡镇,但却难以找到任何人对这些大户的正面评价。这一路上他们听到了不少的故事,但无论任何故事都是一幕幕的悲剧。…;
譬如有人讲述自己的一位农民邻居。他在春播前向地主借了一百斤小米,借约规定。到了秋收时节要还两百斤。
他后来还不起这么多,就请求宽限,答应来年秋后还三百斤。可是因为遭灾,到期还是还不起,他只得把自己的地抵押出去,最后结果是丢了四亩地。因为这个,他老婆和两个孩子就饿死了。
为了区区一百斤粮食的债务,竟赔了四亩地和三条人命。
还有一个村庄里说过一个大户,他经常把佃户支出去干活,然后乘机调戏他的妻子。这位姓李的佃户闹了一次,于是大户便指使土匪把他绑走了。
这大户为了掩盖自己的干系,假装请保安队来解决这一绑架事件,还代替佃户摆了一次酒席。佃户被释放了,感激不尽,向仁慈的大户借钱偿还那顿酒席。
当然,利息低不了,佃户还不起债,就把自己那一小块地抵出去了。最后,大户要他把老婆也送去顶债,这一桩事才算了结。
更有甚者村子里,一个年轻的农妇哭着告诉梁大山,她被迫经常接待本地一个大户,还有民团的头子。她和丈夫都抗拒不得,因为那个地主是大户一霸,村里的、镇里的民团都是他亲戚!他的意志就是村里的王法!!
在北县另一个村子里,梁大山他们听到了另一些故事。佃户们告诉梁大山,这里的大户最喜欢折腾人!曾经往一个十六岁婢女的下面里塞麦子以寻开心。
玩腻了这个游戏,他就把婢女的双手捆上,在她的裤档里放进一只猫,把裤管扎紧。然后拼命的打猫,看着婢女被折磨得在地上拼命打滚,他乐得放声狂笑。
这些穷人的女儿总是被大户们想方设法的弄到家里当丫头,又或者是被商人贩卖到上海当妓女,太丑的,就送到工厂做工。
天黑的时候,走访的梁大山和哈雷特终于回到了国防军的驻地。梁大山换上了他的军装,身上那股逼人的煞气和野兽般的狂放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和哈雷特在自己的车厢内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便对着哈雷特沉声道:“哈雷特先生,我承认我一开始的确有着想和你一起去看看这些情况,甚至让你发一些有利于我们国防军的报道……”
梁大山和哈雷特的晚餐很是简单,不过就是风干的蹄膀剁碎的肉粥。就餐的地方,便是梁大山那简易的车厢办公室,梁大山站起来,看着哈雷特沉声道。
“但我现在改变想法了……”梁大山对着哈雷特沉声道:“我现在唯一的想法是:把这些没死的杂种全部宰掉!这。是一群活着都浪费空气的畜生!”
哈雷特则是轻轻的放下碗筷,对着梁大山轻声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做反抗……如果反抗了,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呢……”
梁大山闻言凉笑,如何反抗?!在现在的战争中,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海战术在重机枪、火炮面前真的不值一提!为什么会有军阀敢于直接用重机枪解决那些他们觉得有威胁或是多余的灾民?!因为他们知道,没有经过武装和训练这些灾民终究对他们威胁不大。
梁大山不知道的是,在后来这种被压抑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出来。在抗日战争中出现了极其可笑、奇葩的一幕——自己的国民在对外战争中帮助敌人把自己国家的军队缴械了!…;
当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5万多**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
中原王汤恩伯恼羞成怒。这位河南民众口中的四害(水、旱、蝗、汤)之一,把中原会战失败的罪责推到河南百姓身上,破口大骂河南人都是卖国贼。
其实何止一个河南,其他地方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剑桥中国史》还记载: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乡民情愿让敌人统治。却不想在自己政府下当自由民。
不过现在这奇葩的一幕还没有发生,是以梁大山并不知道这些。
“如果他们愿意到东北去,我们会想办法给他们弄些土地。”梁大山想了想对着哈雷特沉声道:“总比在这里等死来的要好……”
说完,梁大山对着门口大吼一声:“副官!!”
“到!!”随着梁大山的怒吼,他的副官赶紧进来对着梁大山一个立正敬礼!在哈雷特愕然的眼神下,梁大山对着副官命令道。
“通知三十七团,没死的俘虏全部以通匪名义就地枪决!名义么……通匪!”说着。梁大山指着桌子上那些今天收集好的各种血淋淋的故事对着副官沉声道:“这些材料,带到部队去!印刷下发给大家学习!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打仗!我们为什么要为总司令打仗!”
“是!!”那副官一个立正敬礼,而后便拿着材料小跑下去印刷分发去了。
而哈雷特此时已经从梁大山那令人震惊的命令中缓过神来了,对着梁大山便疑惑的道:“梁军长,你如何敢于相信你们司令就不是那样的人呢?!我知道,似乎在满洲也有着这样的大户呀……”
梁大山嘿嘿一笑,却没有跟哈雷特解释。这次第一军团没有出来做拉练,反而是在剿匪。这本身就是极为奇怪的事情,要知道在经历了九一八之后一部分的胡子被日本人收买或是剿灭了。
要么就是投靠了熙洽,不愿意卖祖宗的则是跟着马占山他们一起打起了游击战。是以,这些人不是被剿灭了,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