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霸途-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国打不过齐国,只好另结强援,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鲁国与楚国结成了同盟,楚国也多次派军队帮助鲁国抵御齐国的进攻。而正是因为唐国和楚国关系不错,再加上吴起的建议,所以鲁公姬申才派吴起出使荥阳,与唐国结为盟友。
但在吴起看来,既然与齐国这个恶霸毗邻,鲁国无论如何都发展不起来了,所以这才在内心深处有了跳槽的想法,只是还没有找到契机罢了。既然此刻方离主动授予官职,吴起便坦然接受,不去考虑有什么负面影响,反正自己还有后路可走。
相比于痛快接受的吴起,韩非则显得谨慎了许多,作揖施礼道:“多谢唐公厚爱,虽然现在一身担任多国官职的大有人在,但我们韩国还没有此例,非必须回去请示主公后才能决定是否接受。”
“呵呵……非公子过于谨慎了!”
方离大笑着规劝韩非,“凡事都需要有人敢为天下先,我们唐国的公孙衍现在就在赵国为官,方便沟通两国的关系。我看这样吧,非公子先接受我们大唐的官职,若韩公实在不愿意,你再把印绶还给寡人。”
韩非犹豫了片刻,最终颔首答应下来:“既然如此,非恭敬不如从命!”
方离把最后一个官职给了远在赵国的公孙衍,不管他现在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初衷,方离都不能忘了这个最初给自己指路的智囊,绝不能把他拱手让给赵国,一定要尽最大努力留住公孙衍的心,把他抢回来。
“寡人决定册封公孙衍为尚书左仆射,由工部雕刻印绶,派人给公孙衍送到邯郸去!”
册封完了文武百官,方离还得收买一下民心,当朝宣布把百姓的赋税减免一半,并持续三年。日后若征用劳役,也可以按照工期折算成赋税。并大赦唐国境内的囚徒,除了十恶不赦之人,其他全部释放出来从军,将功赎罪。
早朝结束,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唐国普天同庆,百姓欢欣鼓舞,军心士气高涨,各个斗志昂扬。
筵席结束后,吴起、韩非接过唐国的印绶,各自踏上了归国的旅途。方离派遣陈登送出荥阳二十里,并赠送厚礼答谢鲁公和韩公的赏脸。
平定虢国南部之后,唐国的总兵力已经上升到八万人,而且在各地广设征兵处,持续招募,数量依旧还在上涨。相信等各地牢狱中的囚徒编入队伍之中后,唐国的总兵力突破十万不在话下。
方离和周瑜商量一番,决定派遣审配、纪灵、廖化率一万五千兵马北上平陆,支援前线物资,若前方战事吃紧,随时驰援。
审配、纪灵、廖化奉了命令,点起一万五千兵马浩浩荡荡的北上平陆而去,张辽与颜良也一起辞别方离与满朝文武,快马加鞭返回池阳和绛关镇守去了。
剩下的三万五千兵马全部集结在荥阳城外,由赵云、马岱、徐盛、曹性四将日夜操练,提高将士们的战斗能力与军事素养。
数日之后,从河内、成皋、偃师、平陆等地送到荥阳的新军已经超过了一万人,而由各地牢狱遣送来的囚徒也超过了五千,使得荥阳的总兵力再次达到五万人。
周瑜下令打开库府,全部发给兵器、甲胄,并勒令四将严格训练,严肃军纪,不得懈怠,若有人胆敢触犯军纪,定然从严处置。
方离在周瑜、荀的陪同下站在荥阳城头,望着城外连绵的营帐,听着校场沸腾的杀声,看着热火朝天的操练场面,不由得踌躇满志:“我大唐现在看起来蒸蒸日上,是时候派陈元龙出使洛阳,争取周王的承认了。”
周瑜点头道:“陈元龙去洛阳最合适不过,若周王不承认咱们唐国的地位,不承认主公的身份,瑜自有计策。一切等陈元龙反馈回消息后再做计较!”
方离返回太极宫后召来陈登,把周王姬郑垂涎已久的“天尊璧”交给他,命陈登带领百十名随从即刻动身赶往洛阳朝拜周王,尽力争取周天子的承认。
“主公放心,姬郑手里就剩下洛阳一座城池,手中兵力不过三四万,谅他不敢不识抬举!”
陈登接过天尊璧,带领百十名随从出了荥阳西门,快马加鞭朝洛阳疾驰而去。两地相隔不过一百八十里路程,料来晌午过后就能抵达洛阳。
陈登前脚刚走,徐盛就飞马来到太极宫向方离禀报:“启禀主公,城外军营门前来了一个器宇轩昂的大汉,此人自称要来投军却不肯通报姓名。坚持非周将军或者主公亲自接见,他才肯加入我们唐国。而周将军刚刚去了南面的偃师县视察,因此臣特来禀报主公!”
方离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哦……此人既然如此自负,肯定有本事傍身。我大唐正是用人之际,速速带他入宫来见寡人,若有真才实干,定然重用!”
一百零八 班门弄斧
“臣遵诏!”
徐盛答应一声,不消片刻功夫就带了一个身高八尺左右,体型颀长,相貌雄伟,面色微黄,嘴角留着两撇胡须的大汉来到太极宫丹凤殿拜见方离。
“小人宋国睢阳人灌婴拜见唐公!”这大汉对着方离长揖到地。
“灌婴?”
跪坐在书案后面的方离听到这两个字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缓缓抬头仔细审视眼前的灌婴,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主动来投靠自己的名将。之前的英布不算,他是赵云拐来的!
论名气灌婴在刘邦手下算不上顶级,论统兵不如韩信,论谋略不如张良,论武勇不如樊哙,论内政不如周勃、曹参,就更不用说萧何了。
但论综合能力灌婴却在前列,而且战绩也足够显赫,曾经率部斩杀过龙且,平定过英布之乱,数次大战项羽,最终在丞相位上善终,谥号“懿侯”。
趁着灌婴弯腰施礼之际,方离悄悄用意念向脑海中的系统吩咐一声:“给寡人查询一下灌婴的能力?”
“锵……灌婴统率92,武勇93,谋略75,内政76。”系统应声给出答案。
“真是个全面的人才!”
方离听完系统给出的数据在心里暗自夸赞一声,在统兵能力与个人武艺以及用兵谋略上,灌婴都和张辽相差无几,但在内政上却比张辽强一大截,算得上文武全才。
“灌壮士免礼!”
方离亲自起身搀扶起灌婴,以示对他的尊重,“灌壮士此来莫非意欲加入我们唐国?”
灌婴身躯站的笔直,抱拳道:“正是!得知唐公登基后改革吏治,广施仁政,招募豪杰,灌婴特来投奔。并非小人夸口,某在乡间也算小有勇名,十几个汉子近不得身,弓马娴熟,可以左右驰射,也曾看过兵书,略晓兵法。”
方离击掌称赞:“既然如此,寡人便带着灌壮士去军中走一趟,在校场上施展身手,若有真本事,寡人定然不吝封赏。”
当下方离纵马在前,典韦随后,徐盛、灌婴也紧紧跟随,马皮、简快两名亲兵头目率领了百十名侍卫前呼后拥,一阵风般出了太极宫直奔城外的校场而去。
这世上想要出人头地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凭借战功资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再一个就是凭本事服众,赢得国君的器重,也可以平步青云,封侯拜将。
方离在校场的点将台前勒马带缰,对灌婴吩咐一声:“当着寡人与众将士的面,你有何本事直管施展,若能服众,寡人必有重用。”
灌婴遵照方离的吩咐借了一匹战马与长枪,在校场上来回驰骋,长枪翻飞,施展平生所学,赢得一片喝彩之声。
最后灌婴又拈弓搭箭,射落从上空飞过的一只倒霉斑鸠,最后来到方离马前翻身下马,抱腕施礼:“小人献丑了,听闻唐公箭术了得,请多多指教!”
好些日子不上战场,方离突然有些手痒,扭头对马皮吩咐一声;“给寡人取一把弓箭来。”
马皮答应一声,以最快的速度给方离取了一把铁胎弓过来。
得知主公准备一展身手,校场上的将校纷纷聚拢过来先睹为快,赵云、马岱、曹性也都闻讯赶了过来,围拢在一起,拭目以待。
方离手挽铁胎弓,腰悬箭壶,在校场上来回策马寻找目标。
等到一群麻雀从头顶掠过,突然以闪电般的速度连发三矢,俱都无一虚发,弓弦响起,连落三只麻雀。
麻雀虽然比斑鸠飞的低,但其体积小,想要射中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方离在瞬间连射三箭,全部命中目标,这就更难做到了。
还未收箭便赢得满场喝彩,将士们的欢呼声震彻云霄:“主公神武,主公的箭术真是天下无双,有这样英明神武的主公,何愁大唐不能平定天下!”
就连以箭术引以为傲的曹性也佩服不已,抚摸着嘴角的两撇胡须道:“都说主公箭术了得,我曹性还有些不服,以为那是同僚们的恭维,今日一见,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灌婴更是惭愧不已,对着方离单膝跪拜:“没想到唐公的箭术竟然如此高超,我灌婴简直是班门弄斧,实在是惭愧啊!”
“班门弄斧?”
方离眉头微微皱起,在心中暗自思忖,既然这个词语从灌婴的嘴里吐了出来,说明公输般已经名声大噪,他的工艺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若是能够把他从鲁国挖来为唐国制造兵器,定然会让唐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方离暂时无暇多想,急忙下马扶起灌婴,夸赞道:“灌壮士不必谦虚,你的箭术也不差,武艺更是非凡。寡人决定擢升你为裨将,在周公瑾麾下训练兵马,将来率部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唐公如此器重灌婴,敢不誓死相报?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灌婴热血澎湃,对着方离长揖到地,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
荥阳大营目前驻扎了五万兵马,方离命赵云、马岱、徐盛、曹性、灌婴、祝融等六将一起操练士卒,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传授给士兵,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赵云武艺出众,善于用枪,方离就让他负责训练长枪兵,专门练习对付骑兵的技巧。马岱精通骑术,方离就让马岱训练骑兵,提高骑兵操控战马的能力。
曹性武艺较差,但射术还算不错,方离就让曹性专门训练弓兵和弩兵,扬长避短,发挥他的长处。灌婴与徐盛则肩负操练盾兵以及力卒的重任,在战场上负责冲锋在前,攻城时当先陷阵。
五员大将各司其职,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将五万兵马训练的士气高涨,斗志昂扬,一个个顶着凛冽的寒风刻苦操练,只等主公一声令下便走上沙场建功立业。
两日之后周瑜从偃师归来,对方离道:“我这几日琢磨了一个灭申的计策,只等陈元龙从洛阳反馈回消息,周王承认了咱们唐国的地位,瑜便在开春之前一鼓作气把申国给平了,趁机扩大地盘。”
ps:今天出了趟远门回到家里已经晚上九点半了,精神有些疲惫,剑客匆匆赶了一章,欠一章明天补上。
一百零九 天子的绿帽
洛阳,周王宫,议事殿。
虽然周王姬郑贵为天子,但手里能够掌控的土地已经只剩下洛阳及周遭的十余座县城,治下人口五十万,能够调动的兵马四万人,比起当初的虞国强不到哪里去。
姬郑逐渐意识到周王室已是权威不再,只有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仰人鼻息才能保持住自己“天子”的荣誉头衔,哪怕是徒有其名也好过被人废黜。
于是姬郑及手下的臣子开始改变策略,巴结亲近齐、秦两个大国,但凡有小国敢挑衅周王室的权威,便派人向齐、秦二国求援,让这个两个巨头替自己讨回公道。
而齐、秦怀揣着几乎相同的目的,时不时施舍给周王一些物资,也会出兵替周王教训一下“犯上”的小国家。
譬如,前年秦国就派蒙恬率十万人马教训了对周王不敬的庸国,齐国去年春也曾经派匡章率兵攻打不肯给周天子纳贡的蔡国,各自换回了对等的政治利益,提高了自己的国家地位。
近年来,姬郑把这招“狐假虎威”使用的更加炉火纯青,采取讨好齐、秦两大巨头,不得罪楚、晋、赵、魏、燕、鲁、吴等强国,对其他小国保持强硬姿态的策略,游走于群雄之间,倒也平安无事。
对于仅仅百里之隔的唐国崛起,姬郑及手下的文武自然会加以关注。只是唐国发展的过于迅速,姬郑及手下的臣子还在寒风里抱着红泥火炉取暖,周瑜便以雷霆之势拿下了荥阳,平定了虢国南部地区,将虢虞两国真正融为一体。
卧榻之侧有强敌崛起,周国君臣深感不安,但唐国也没有冒犯周王室,更没有做出大不敬的事情;姬郑只好静观其变,同时派使者赶往咸阳与临淄,试探秦公嬴任好与齐公姜小白的态度,究竟如何看待迅速崛起的唐国?
这日晌午过后,四十多岁的姬郑正在后宫与爱妃翟叔隗抱着火炉烤栗子吃,为了博美人一笑,姬郑频频上演“火中取栗”的把戏,逗得二十岁出头的翟叔隗花枝乱颤,捧腹大笑。
“哈哈……大王真逗,你乃堂堂的天子,竟然为了臣妾冒险,万一烫伤了宝贵的手掌,这天下诸侯还不得把臣妾烤着吃了啊?”
姬郑眯着眼睛盯着翟叔隗雄伟的胸部,色眯眯的道:“真要是这样的话,各路诸侯肯定抢着吃这块肥肉,哈哈……饱满有型有弹性,色香味俱全,肯定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大王!”
翟叔隗挥起粉嫩的拳头敲打姬郑的胸口,“呜呜……大王真是太残忍了,竟然舍得让诸侯把臣妾吃了?臣妾真是伤心欲绝啊!”
就在这时,宦官冯迎抱着拂尘走了进来,施礼道:“启禀大王,唐国使者陈登求见!”
姬郑“忽”的一声站了起来,冷哼道:“哼……唐国终于想起寡人这个天子了?马上带唐国使者到议事殿来见寡人!”
“老奴遵诏!”冯迎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姬郑转过身来笑眯眯的对翟叔隗道:“爱妃啊,听说诡诸的天尊璧落到了唐国,寡人这就去向唐国讨来,送给你做生日礼物。”
“大王真是对臣妾太好了!”
翟叔隗高兴的凑上去在姬郑的脸颊上亲了一口,接着推搡道,“大王快去,国事为重!”
姬郑这才起身,恋恋不舍的告辞:“既然如此,那寡人就先去处理政事了!”
姬郑前脚刚走,翟叔隗就斥退左后的宫娥与太监,从窗子里向外鬼鬼祟祟的左瞅右瞧,等待心上人到来。
片刻之后,房门戛然打开,走进来一个年约二十七八,身材修长,相貌偏阴柔的英俊男子,进门就一把抱住翟叔隗疯狂的拥。。吻起来,“小美人,这老废物好几天不出门,寡人可想死你了!”
而翟叔隗则疯狂的回应着来人,犹如干柴遇见烈火一般,从窗前缠绵到床榻上:“带王子,臣妾可想死你了,日思夜想,你得想个办法让我们长相厮守。我可不想每晚都伺候这个中看不中用的老废物!”
“先忍着吧,总归有办法!”
王子姬带顾不上闲扯太多,猴急的把翟叔隗剥光,扬鞭策马,直奔巫山。
议事殿。
看到穿着天子服的周王走进大殿,陈登急忙作揖施礼:“唐国使者陈元龙拜见天子陛下!”
姬郑并没有搭理陈登,径直在龙椅上坐了,抬手抚摸了下头顶的帽子,不耐烦的对冯迎道:“天气愈来愈冷,该让内侍监给寡人做一顶新的帽子了。对了,给寡人做顶绿色的,新年新气象,寡人要让自己变得年轻一些!”
“老奴遵诏!”
冯迎陪笑答应一声,“只要大王喜欢,一顶不行咱就做两顶!”
姬郑这才把目光投向陈登,抚摸着嘴角的两撇胡须,盛气凌人的道:“你就是唐国的使者?”
“臣正是唐国使者陈元龙!”陈登微笑着答应一声,不卑不亢。
姬郑忽然拍案怒斥:“你们唐国好大的胆子,不向寡人禀报就擅自建国,眼里可有我这个天子?”
陈登拱手作揖道:“晋国派兵攻打虞国,破我国都,杀我子民,掳我君主,不知那时候陛下又在哪里?”
“咳咳……”
姬郑一脸窘迫,咳嗽一声,诡辩道:“这个嘛,晋国打你们虞国肯定是有理由的,要不然晋国为什么不打别的国家呢?”
面对着姬郑这张近乎无赖的嘴脸,陈登实在想不到堂堂的天子竟会说出这种市井无赖的话语,真想上前扇这老家伙一个巴掌,“你丫的老子打你肯定是有理由的,要不然为什么老子不打别人呢?”
但陈登也知道自己身为使者不能意气用事,忍着心头的怒火道:“晋国以强凌弱,王室权威不再,虢虞为求自保,只好合并为唐,保家卫国。”
姬郑也知道自己的话上不了台面,而且虢虞合并为唐已经成为事实,唐国已经崛起,坐拥两百万人人口,十万雄兵,荥阳距离洛阳还不到二百里路程,真要惹毛了唐国这些“匪徒”不见得会有好果子吃。
便挥挥手道;“行了,王室权威在不在,岂由你说了算?你今儿个来洛阳意欲何为?”
陈登忍着怒火道:“臣此番来洛阳乃是奉了主公方离的口谕拜谒陛下,请求陛下承认我们唐国的国家地位,册封我们主公方离为唐国公。”
“寡人若是应允了,有什么好处呢?”
姬郑斜靠在铺着虎皮的天子座椅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悄悄伸手抚摸着酸痛的后背,在心里沉吟道:“翟叔隗这磨人的妖精简直要了寡人的老命,一夜索求不尽,真是越来越无法满足他了!若是能把天尊璧讨来送她,定让她给寡人放几天假。”
陈登拱手道:“若陛下能够应允,我唐国愿意献上宝贵的‘天尊璧’,并岁岁向王室纳贡。而且唐周毗邻,若有国家敢对王室不敬,我们唐国定然出兵维护。”
“屁话!”
姬郑直接口出秽语,“寡人有秦国和齐国作为靠山,需要你们唐国出兵?”
“天尊璧自然不可缺少,要想让寡人承认你们唐国的地位,必须给寡人这些!”姬郑说着话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陈登一脸不解:“请陛下明示!”
姬郑清了清嗓子,趾高气昂的道:“五十万石粟米,五座城池,五十个漂亮女子,五十万百姓,五千将士。若你们唐国答应了寡人这些条件,寡人便承认你们唐国的地位,册封方离为唐公。”
陈登不由得血往上涌,忿忿的道:“陛下说的这些,登一条也不能答应,倒是可以送陛下五十顶绿帽!”
“屁话!”
姬郑再次爆粗口,“绿帽寡人家里就有,何须你们唐国进贡?派人告知方离,若答应了寡人的条件,便依允你们唐国,否则门也没有!”
毕竟人在唐国,陈登按捺着心头怒火道:“既然如此,容小臣回去向主公禀报!”
姬郑挥手拒绝:“不必了,你留在洛阳,给方离修书即可。若方离不答应,你就永远别回去了!”
陈登又气又怒,没想到堂堂的天子竟然这样无赖,忿忿的道:“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岂能扣押使者?”
“你算个屁使者?”
姬郑嗤之以鼻,“四海之内皆是寡人的子民,你是大周的子民,寡人有权处置,何来使者一说?”
姬郑说着话起身走向陈登:“把天尊璧先交出来,免受皮肉之苦!”
陈登后退一步;“天尊璧还在荥阳,不在小臣身上!”
姬郑一脸不耐烦的道:“你怀里鼓鼓囊囊的揣的什么?左右何在,给我搜身!”
“喏!”
大殿上的几名侍卫答应一声,把陈登围在中央就要搜身。
陈登情急之下从怀里掏出天尊璧,高高举起,大喝一声:“谁敢再上前,我便把他摔成碎片!”
姬郑吓了一跳,急忙摆手阻止:“万万使不得,使不得啊,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有话好说、好说!”
一百一十 有眼不识泰山
“陛下身为天子,实在有失风度!”
陈登举着天尊璧大声呵斥,“登此来洛阳以礼事主,而陛下却处处刁难,像个市井之徒。如果大王想要强抢天尊璧,我便让它变成碎玉!”
“都给寡人退下!”
姬郑喝退侍卫,自己也退了几步,央求道;“陈先生请莫要激动,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寡人可以不抢,但你们唐国妄想只凭天尊璧就让寡人答应你们的条件,想也休想!”
陈登依然双手高举天尊璧,反驳道:“大王的条件简直是强人所难,恕我们唐国不能答应!”
“你再回去和方离商量?”姬郑口气变软,“不行,给你们唐国减半?”
陈登一口回绝:“陛下要粟米、女子可以,但城池、百姓、将士,绝无可能!”
姬郑重新坐回龙椅,商量道:“实在不行,寡人把粟米、女子减半,你们唐国把偃师、京县、卷县割给寡人,其他就免了,你看如何?”
“还是那句话,粟米、女子可以给陛下,但我大唐的土地却是寸土不让!”陈登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