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霸途-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登猜测道:“魏军也许是白天故意麻痹我军,准备夜间发起突袭,绝不能大意!”

    灌婴等人不敢怠慢,将九千人分作三支,保证城墙上的守军不低于六千人,另外一支轮流休息。

    竟然一夜无事,魏军并未来攻城。

    这让灌婴、陈登有些迷茫,更加猜不透魏军的来意,如果这支队伍来的目的是攻占宛城,为何不全力攻打?

    “要知道十万楚军正在逼近,昨夜已经过了襄阳,预计再有三日便会兵临宛城脚下。”灌婴把刚刚收到的消息告知陈登、曹真、曹性等人。

    天亮之后,魏军大营响起号角,营门大开,再次朝宛城发起进攻。

    这次的规模比昨日大一些,魏军出动了一万人分作两股,分别攻打宛城北门与西门。

    但攻势依然算不上猛烈,魏军停停打打,更多是用弓箭朝城墙上仰射,扛着云梯的盾卒也只是发起试探性的进攻,稍稍遭到猛烈的狙击,便裹足不前。

    从清晨厮杀到傍晚,魏军阵亡人数不过三百余人,城头上的守军损伤了四十余人。

    天黑之后,魏军鸣金撤退。

    曹真分析道:“以末将之见,魏军昨日与今日的攻势都是疑兵之计,昨夜按兵不动也是为了麻痹我军。今夜必然会发动大规模袭击,不可怠慢!”

    灌婴、陈登俱都深以为然:“曹子丹所言极是,魏军今夜必来猛攻,干脆都不要下城休息了。天气已经暖和,都在城墙上睡觉吧!”

    姜翠屏的眸子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来得好,姑奶奶这两天厮杀的一点也不过瘾!”

    又是一夜过去,魏军大营竟然毫无动静,晚上一兵一卒未出。

    包括灌婴在内的唐将几乎不堪折磨,相比于猛烈的攻势,猜不透敌军的目的无疑更让人心神不宁,如坐针毡。

    “我操你姥姥!”

    曹性一拳砸在墙垛上破口大骂,“魏军主将到底是哪个孙子?兵临城下,又不进攻,难道是来消遣我等的么?”

    陈登背负双手,任凭春风吹拂博带:“魏军此来到底意欲何为,必须好好分析一番。”

    就在这时,曹仁率五千将士自穰县归来,竟然不见魏军拦截,畅通无阻的自宛县南门进了城池。

    听了陈登、灌婴等人的猜测,曹仁抚须道:“我猜,这支魏军渡河而来多半是为了扰乱主公与周公瑾率领的主力军心,所以才围而不打。”

    曹性耸耸肩:“马上修书给主公,就说这支魏军是一伙怂货,宛城稳如泰山。”

    曹真道:“据斥候禀报,唐昧、养由基率领的十万楚军已经过了新野,预计最迟明日傍晚或者下半夜就会兵临宛城。”

    陈登兴奋的道:“来得好,希望楚国盟友到来后与我军齐心协力,一举歼灭这支魏寇。”

    灌婴捻着胡须道:“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这支魏军来的有些邪门啊!”

    城外的魏军大营再次响起号角,营门打开,魏军席卷而来,准备再一次朝宛城发起进攻。

一百四十一 大将阵亡

    魏军这次出动了两万人,比昨日增加了一倍,比前日增加了四倍。

    计算人数简单,但要摸透魏军的动机却让人绞尽脑汁。

    “管他娘的魏寇什么目的,给我狠狠的射,狠狠的砸!”

    灌婴挽起袖子,举起一块磨盘般的滚石狠狠砸下城墙,将一名扛着云梯冲锋的魏卒砸的脑浆迸流。

    曹性和姜翠屏各自弯弓搭箭,出箭如飞,玩起了射箭比赛。

    半个时辰下来,曹性射出六十五支箭,射倒了九名魏卒。

    而姜翠屏的速率稍微慢了一些,射出了五十一支箭,撂倒了七名魏卒。

    “哈哈……姜姑娘,承让承让!”曹性大笑着抱弓施礼。

    姜翠屏不服,咬着牙又是一箭射下,一名魏卒应声仆倒,“本姑娘射出了五十二箭,射死了八名魏卒,还是我厉害一些!”

    曹性不服,再次举弓欲射,忽然城下一匹青骢马疾驰而来,奔腾如飞。

    马上驮着一个身高八尺左右,一脸短须,凌厉的眼神几乎可以杀人的武将,以迅雷不及反手摘下弓箭,奔着城墙上就是一箭。

    “卧槽,他要射我!”

    曹性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爆了一句粗口,同时举弓与敌将互射。

    曹性的弓弦拉得如同满月,羽箭瞄准了城下武将的咽喉……

    只是羽箭还没离弦,便听到一股尖锐的风声呼啸而来,曹性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喉头传来一阵锥心刺骨的剧痛,然后嗖嗖的凉风灌进身体里。

    “我……被……射……穿……了!”

    曹性双眼圆睁,有些难以置信,双手死死抓住穿透了脖颈的羽箭。

    魏军不是一直在懒洋洋的攻城么,这是从哪里跳出来了一个神箭手?

    “被玩死了!”

    曹性的瞳孔在急剧扩散,身体在瘫软下去的同时有些后悔,早知今日大祸临头就不浪了!

    早知道会死,打死也不和姜翠屏比箭,果然是出头的椽子先烂,逞能的将军先死。只是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啊!

    “快召医匠救曹将军!”

    旁边的姜翠屏大吃一惊,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弯弓搭箭朝城下的魏将怒射,“还曹将军命来!”

    这魏将冷哼一声,轻描淡写的朝城墙上放了一箭,竟然在半空中与姜翠屏的羽箭撞击在一起,同时折断,坠落到城下。

    “好厉害的箭术……”

    姜翠屏的惊呼还未发出,就听到有呼啸的风声扑面而来,急忙下意识的扭头躲闪。

    只听“咄”的一声,一支羽箭正中她的左肩,登时穿透甲胄,刺入胛骨,痛的姜翠屏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这名魏军神射手只用了两支箭就射倒了城墙上两员守将,一死一伤,简直是百步穿杨。震慑的城墙上的唐军弓手汗毛倒竖,俱都不由自主的寻找掩体保护要害。

    但这魏将似乎并不恋战,冷哼一声,拨马退却,“哼……雕虫小技,安敢在我飞卫面前卖弄?”

    得知曹性中箭,灌婴与曹仁急忙赶来查看,人还未到,曹性已经双腿一蹬,气绝身亡。

    猎犬终须山上丧,将军难免阵前亡,灌婴脸色铁青,下令拔掉曹性脖颈里的羽箭,用上好的棺椁收殓了。

    “曹性的箭术出类拔萃,在我唐军中屈指可数,没想到竟然死在箭下!”

    曹仁蹲下身子亲自拔出刺穿了曹性咽喉的羽箭,惋惜不已,丝毫不知道这位被后世戏称为“银河射手”的家伙曾经射瞎了他一个好友的眼睛,而且成就了“拔睛啖目”的壮举。

    陈登也闻讯赶到,摇头叹息:“这可是我们唐国阵亡的第一员大将,真是可惜啊!”

    姜翠屏捂着肩膀上的箭伤,减缓血液的流淌,咬牙道:“这名敌将的射术比我和曹将军强了不知多少倍,没听说魏国有这么厉害的神射手啊?”

    但城墙上下人喊马嘶,杀声震天,仓促间也没人去认真听姜翠屏的话。世间藏龙卧虎,谁知道魏军之中何时多了一个神射手?

    曹性的尸体被抬下城墙,用棺椁收殓起来,城墙上的战事依旧在持续。

    魏军今日的进攻比前两天猛烈的多,战至傍晚,至少折损了一千两百余人,而唐军也被乱箭射死了三百多人,曹性的阵亡更让唐军上下深感悲痛。

    就在守军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天色黑了,魏军鸣金收兵,抛下一千多具尸体撤回大营。

    灌婴在宛城里面寻找了一块空地,连夜把曹性下葬,陈登、曹仁、曹真等将校俱都前来送行,一个个都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夜间唐军不敢大意,依旧在灌婴、曹仁、曹真的率领下轮流守城,在保证城墙防御的同时,还要获得充足的休息,以保证白天战斗的时候有足够的精神。

    天亮之后,唐军俱都抖擞精神,准备迎接魏军更加猛烈的进攻。

    但出乎预料的是,魏军竟然在拔营,看起来是要准备撤退。

    众将喜出望外,灌婴推测:“估计主公在平陆大胜庞涓,这支魏军没有起到扰乱军心的作用,所以撤退了。”

    “登认为更大的可能是魏军得知楚军逼近宛城,所以提前撤退。”陈登举目远眺,做了一个更加合理的分析,“来的可是十万楚军,魏军再不走怕是要全军覆没了。”

    姜翠屏带伤来到城墙上,请求追袭:“曹性将军因为与我比箭而亡,小女子请求出城追袭,替曹性将军报仇雪恨!”

    灌婴摇头拒绝:“将军难免阵前亡,姜姑娘休要把责任往自己头上揽。魏军兵力远在我军之上,出城追袭风险太大,万一有诈,必遭惨败。小心使得万年船,还是放任魏军离去算了!”

    一个半时辰后,南方尘土大起,马蹄声与车轱辘声犹如山呼海啸,楚军旗帜滚滚而来。

    陈登与灌婴在城墙上极目远眺,看得出来的是楚军前锋部队,大约两千乘战车,三万军队的规模,飘荡的旗帜上大书一个“养”字。

    片刻之后,楚军兵临城下。

    一员身材颀长,细腰长臂,面貌雄伟,背挂强弓,腰悬箭壶的大将策马出列,高声向城墙上喊话:“喂……城上的将士听好了,某乃楚国先锋大将养由基,与唐昧将军奉了我主之命前来支援你们唐国。得知有三万魏军正在攻打宛城,唐将军特命某全力驰援,莫非魏军已经退走?”

    灌婴下令打开城门,与陈登、曹仁一起出城拜谢,并打算犒劳楚军。

    养由基婉言谢绝:“这三万魏军深入你们唐国境内,正应该一举全歼,岂能坐视他们逃离?犒劳就不必了,尔等准备几十万粮草供应我军即可。唐将军命我全力追袭,尔等可派兵助战。”

    人家远道而来的楚军都这么卖命,灌婴、曹仁也不好意思拒绝,商议一番后,由曹仁率领七千将士跟随楚军的步伐,向北穷追撤退的魏军而去。

    临走之前灌婴再三叮嘱曹仁:“某总觉得这支魏军来的有些邪门,曹子孝一路上多加小心,莫要追的太紧。既然楚军一心歼敌,那就让楚军冲锋在前吧!”

    曹仁允诺:“灌将军放心,仁自会见机行事!”

    马蹄声再次响起,车轮滚滚,两千乘战车在三万楚军,七千唐军的护卫下全力向北追袭撤退的魏军,一直穷追了五十里,终于赶上了魏军的踪迹。

    唐军出动的全是步卒,速度远远不及楚军的战车,所以养由基也没有打算指望唐军出多大力,只是命曹仁在侧翼保护。

    半个时辰后,楚军先头部队追上了魏军尾部,两军在旷野中发生激战。

    “某乃楚国养叔,魏卒箭下受死!”

    养由基站在最前面的战车上,手挽铁胎强弓,连发九箭。

    弓弦响起,必有一名魏卒倒下,竟是例无虚发。

    在养由基的鼓舞下楚军士气如虹,并肩冲锋的战车上乱箭齐发,数百名戎右纷纷弯弓搭箭朝逃窜的魏军中发起仰射,一时之间,中箭倒地者此起彼伏。

    魏军阵中那名叫做飞卫的武将露出愤怒与兴奋之色,反手摘下背上的铁胎强弓,准备勒马与养由基较量一番:“啧啧……终于遇见像样的对手,容我去将他射下战车!”

    带队的主将是一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年约三十出头,目光犀利,留着络腮胡子的悍将,闻言急忙阻止飞卫,正色警告。

    “休要鲁莽,我等奉了白将军之命前来诱敌,切莫因为意气用事而因小失大。我等这次在宛城脚下做的非常不错,眼见楚军已经逐渐上钩,千万不要影响了大局!”

    飞卫忍着冲动收了弓箭:“那好,我就暂时寄下养叔的性命,待将楚军引入伊阙境内后,某誓要射穿他的喉咙!”

    魏军看起来无心恋战,被养由基率车兵一阵冲杀,阵亡了千余人。

    而且楚军战车行驶速度极快,用了半天的时间超越了魏军,切断了魏军北上的退路,“无奈的魏军”只能调头向西,奔洛阳境内逃窜。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养由基一面率兵连夜追袭,一面派人向主帅唐昧报捷:“大捷,三万魏军被阻断退路,正向洛阳方向逃窜,请主力紧跟步伐,一举全歼!”

一百四十二

    在楚国的众多上将之中,唐昧是最没本事的一个。

    不仅仅比项燕父子要差,就是比起斗伯比、斗廉父子,昭阳、昭睢兄弟,也是大大的不如,而且这在楚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因为唐昧是熊侣的小舅子,其妹唐姬深得楚公熊侣厚爱,所以楚国的文武也就默认了唐昧的上将地位,谁让人家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好妹子。

    有时候命好也是一种资本。

    自己这个大舅哥有几斤几两熊侣自然心知肚明,所以平时很少委与重任,也就让唐昧剿剿匪,平平乱,招募下士兵,干干打下手的事情。

    时间长了,风声自然传到唐昧的耳朵里,让这个唐国舅引以为耻,并不承认世人对自己的诋毁,发誓要建立一桩大功,让楚人刮目相看。

    于是在唐昧的央求下,唐姬隔三差五就在熊侣耳边吹枕头风,让这位楚国的君主给大舅兄一个统率大军,扬眉吐气的机会。

    这次楚国出动了十万兵马援唐,规模不可谓不庞大,而熊侣之所以敢委任唐昧做主将,就在于熊侣的策略是声援。

    何谓声援,就是盟友在前面打仗,自己躲在后面吆喝,凭阵势恐吓敌人,出工不出力。

    唯恐唐昧有失,熊侣派出了楚国武艺仅次于项羽的养由基,相信两人搭档北上,绝无闪失

    养由基的武艺比起项羽来逊色不少,但却拥有百步穿杨的射术,能够在百步之外射中柳叶,力道足以洞穿七层铠甲。

    唐昧此次北上不需要打仗,只是吆喝几嗓子,摆摆样子即可,并且配备了楚国数一数二的猛将做副手,回来后就能向世人吹嘘自己统率了十万大军北上解唐国之围,足够吹嘘一辈子。

    楚公熊侣为了这位大舅兄也算是煞费苦心,剩下的就看唐昧的运气了。

    “哈哈……这真是天大的功劳,上天待我不薄啊!”

    唐昧接到了养由基的报告之后大喜过望,几乎笑的合不拢嘴巴,“主公命我北上以声援为主,但既然有三万魏军主动送上门来,那就围而歼之,扬我大楚军威!”

    唐昧拔剑在手,高声下令:“全军加快脚步,紧跟着养由基的步伐,休要放走这支孤军深入的魏寇。”

    在唐昧的督促下,七万楚军加快脚步,昼夜兼程,跟着养由基的步伐穷追魏军不舍。

    养由基率部追赶了一天一夜,期间与魏军发生过三次鏖战,俱都以楚军告胜而结束,累计歼灭了至少一千五百魏军,这更让养由基和唐昧斗志昂扬,催兵紧紧咬住魏军的尾巴。

    养由基催马当先,手挽强弓,意气风发:“将士们,再加把劲,一举把这支孤军深入的魏军歼灭,归国后必有厚赏!”

    三万楚军俱都斗志昂扬,士气高涨,纷纷高举兵器,报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大楚必胜!”

    见楚军上下一片乐观,曹仁深感忧虑,趁着军队野炊之际来见养由基,拱手道:“养叔将军,我方已经向西追赶了两百余里,前方就进入周王室的领土。以末将之见,不如鸣金退兵算了,以防不测!”

    养由基看了看地图,与部下将校商议了一番,决定继续追赶魏军:“我军有十万之众,就算进入周王的疆域又有何妨?这支魏军被逼的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才向西逃窜,再向前追一百多里就进入山脉连绵的伊阙县境内,纵然插上翅膀也是难飞。眼见已是到嘴的肥肉,煮熟的鸭子,岂能再让他飞走?”

    听了曹仁和养由基的对话,楚军将校俱都哂笑不已:“哈哈……我军四倍于敌,尚且畏敌如虎,这大唐将领的胆量真是让人不敢恭维啊!”

    “末将并不是怕周王,而是怕秦军会有动作。”曹仁一脸凝重的将顾虑道来,“过了伊阙再向西走一百多里就是秦国疆域,所以末将有些担忧。”

    养由基微微颔首,沉声道:“曹子孝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但从伊阙到秦国境内山脉连绵,秦军要调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魏军在前,秦军要打也是先打魏军,咱们就追到伊阙止步,再见机行事。”

    曹仁也没有别的办法,而且魏军这一路阵亡了将近三千,眼见已是慌不择路,就此放他们逃出绝境也实在有些可惜。

    “既然如此,仁愿听从养将军差遣!”曹仁拱手施礼,甘愿接受养由基指挥。

    曹仁的犹豫让养由基有些鄙视,觉得唐军将士缺乏胆量,便命曹仁依旧在左翼护卫,待三万楚军稍作休整,吃饱喝足之后继续咬住魏军的尾巴穷追不舍。

    养由基毕竟只是副将,最终的决定权还得由唐昧来拿,便派了斥候飞马去向唐昧禀报。

    为了立功,唐昧率领七万楚军紧紧咬住先锋部队的步伐,一直保持五十里左右的距离向西进军。

    接到养由基的禀报后,唐昧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就依养叔将军之见,无论如何也要歼灭这支孤军深入的魏寇。就算过了伊阙也要追,我等有雄兵十万,即便进入秦国疆域又如何?秦军若敢插手,老子便直捣咸阳,生擒了嬴任好!小小的魏国,老子要灭他易如反掌!”

    有了唐昧的允许,养由基更不迟疑,继续催促楚军战车全力追赶。

    在大禹山境内又一次和魏军发生激战,阵斩了两千余名魏军,使得楚军士气更盛。

    看着身后的将士不断的倒在楚军的刀枪之下,被唤作飞卫的武将有些痛心疾首:“章邯将军,加上这两千兄弟,可是前前后后已经搭进去七八千人了,这代价实在让人心痛!”

    章邯抚须微笑:“本将又何尝不心痛?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让楚军杀我兄弟。再向前三十里进入伊阙境内后,武安君率领的二十万雄兵,早就恭候多时!”

    在章邯的指挥下,“魏军”再输一阵,丢下两千具尸体继续向西撤退,一直进入伊阙县境内。

    养由基再胜一阵,更是志得意满,一马当先率楚军紧紧咬住“魏军”不舍:“将士们再加把劲,将这支魏军一举全歼,让项氏家族休要小觑我等!让项羽休要目中无人,难道我养由基不如项藉?”

一百四十三 天网

    伊阙位于洛阳正南七十里,因境内有香山与龙门山左右对峙,形似门阙,有伊水自两山中间穿境而过,故此得名。

    伊阙县南北纵横八十里,境内山脉连绵,沟壑起伏,水流充沛的伊水自秦国境内奔腾而来,使得伊阙的地形更加雄伟险峻。

    伊阙县本为周王室控制的疆域,但在前年秦将蒙恬奉了秦公嬴任好之命讨伐对周天子不敬的申国,自伊阙出秦疆域进入宛城附近,自此伊阙境内的要道遂为秦军掌控。

    一场春雨过后天地间起了大雾,苍茫白雾笼罩着伊阙县的两座大山,云雾飘渺,好似人间仙境。

    就在茫茫群山,层层叠嶂之中,埋伏了十七万精锐的秦**队,各个蓄势以待,静候楚军钻进渔网之中。

    “驾!”

    浓雾之中,有数骑自东方疾驰而来,进入山区后便吹响特制的号角向伏兵发出提示,告知来的是自己人,以免误伤。

    几匹快马沿着伊水岸边的驿道疾驰,一直狂奔到龙门山脚下一处山坳之中,方才勒马带缰,拉着长长的腔调大喊道:“奉章邯将军之命前来报信!”

    正在山坳的帅帐中商议军事的十几员秦将正围在帅案前查看地图,听居中的主将分析形势,听到外面响起斥候的喊声,便“哗啦”一声散开。

    帅案后面坐着一个年逾四旬,身材魁梧,相貌雄伟,高鼻鹰目,颌下留着三绺胡须,一身青铜甲胄的大将,随便往那一坐,便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势。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官拜秦国驷车庶长的白起。

    前些年秦公嬴任好任命商鞅为相,在秦国实行变法,设定二十个爵位,论功行赏。

    从最低等级的公士开始,向上依次是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一直到左更、中更、右更,再到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等二十个爵位。

    而官拜左驷庶长的白起已经是秦国武将第一人,位列二十爵位的第十七级,在秦国位高权重,掌控着兵马大权。

    在方离建立唐国之前,嬴任好对于商鞅制定的这套官爵制度非常满意,并引以为傲,觉得秦国的吏治甩了其他各路诸侯一大截,自此对商鞅言听计从。

    但在方离建立唐国,推行三省六部制后,登时让商鞅的这套官爵制度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别的不说,单论职位名称与分工,唐国推行的三省六部制就爆了商鞅的二十官爵好几条街。

    许多目不识丁的粗人一听“兵部尚书”就知道是主管军事的,一听“工部尚书”就知道是主管工程的,但一听簪袅、不更、上造这些拗嘴的名称,只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为此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