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神苍龙道-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阜帧
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苦修,敖丙本尊的修为早已达到真仙大圆满,他的的十二具祖巫分身也尽皆都恢复到了巅峰的修为,一个个相当于大罗金仙的实力,即使单独面对冥河教祖,也都丝毫不落下风。而至于十二祖巫按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合一,敖丙都敢保证即便是在圣人手下,他也能支持片刻。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圣人不动用混沌至宝的情况下,否则的话,就算是真正的圣人,如果没有混沌至宝,与带有混沌至宝的圣人相拼,也必然会吃一个不小的亏,而像他这种只是接近圣人的实力,恐怕连一个呼吸的时间都坚持不住。
混沌至宝之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先天五行旗合起来,也根本无法抵挡。
“现在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是该返回人界了。呵呵,恐怕这一次,截阐两教的决战也快来临了。”敖丙一声苦笑,便带着一万天兵天将和两万多名龙兵,再加上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道返回了人界。
而就在这时,三十三天之上,围绕着成汤和西岐的气运之争也正陷入了白热化之中。早在九曲黄河阵之后,女娲娘娘返回了天界,便着手续接成汤的气运,同时削弱西岐的气运,但是这一点却遭到了伏羲、神农和轩辕三位大能的一致反对,在这三人之中,虽然只有伏羲是新进的圣人,轩辕和神农只是准圣,但是由于他们曾经是人类和妖族的族长,在两族中一向德高望重,再加上伏羲的反对,女娲娘娘一时之间竟然感到势单力孤。
不过女娲娘娘却是丝毫没有妥协,她尽一切办法从中周旋,让成汤的气运恢复到了纣王降香之前的水平,并力主劝说三圣作壁上观,让成汤和西岐自己决定各自的气运,三圣虽然对此不满,却知道女娲娘娘真正掌控着王朝气运,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与此同时,成汤天子帝辛在纣王的辅佐下,也渐渐的政治清明起来,他首先下了罪己诏,承认自己这些年来残害大臣、滥杀无辜的错误行为,并且在王后胡仙儿的劝说下,裁撤酒池肉林,去炮烙,拆鹿台,还应胡仙儿的主动要求,将其废去后位,降为贵妃,而四镇诸侯这时候也都表示臣服,天下重新变得安定起来。
但是纣王和闻太师并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姜子牙定下的计策,四镇诸侯会在某一日同时反叛,天下将重新陷入战火之中,而两个王朝之间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端重启
纣王三十年,三月,东鲁国七间殿。
东伯侯姜文焕正坐在中军帐展玩兵书,忽然听闻西伯侯姬发命使者前来,虽然心中感到奇怪,但还是命人请其进来。
片刻之后,便见一人进来拜见,对着姜文焕施礼道:“小臣散宜生参见东伯侯。”
姜文焕连忙还礼,命人赐座。两人寒暄了几句,姜文焕便开口问道:“不知道散大夫到我东鲁来,有何贵干?”
只听得散宜生说道:“小臣奉我家侯爷和姜丞相之命,出使东鲁,特来邀请侯爷一道兴兵伐成汤,待得将来取天下,定会尊奉侯爷为王。”
姜文焕闻言一怔,随后说道:“当今天子勤修德政,并无过失,成汤已显中兴气象,我等怎能妄启刀兵,涂炭生灵?”
却听得散宜生赔笑说道:“侯爷有所不知,昏君虽然有所收敛,然而太师闻仲妄行郡县,早已引起诸侯的不满,现在中原各国都在昏君和闻仲的武力威胁下,交出了宗庙社稷,沦为昏君直属的帐下之臣,他们虽然表面恭敬,心中其实不服,曾经派人秘密联络我家侯爷,希望侯爷能够振臂一呼,清君侧,杀闻仲,归还诸侯封地,我家侯爷自忖威望能力不足,便派小臣来见侯爷拿个主意,只要侯爷振臂一呼,天下影从,成汤江山唾手可得,而一旦迟疑,祖宗辛苦多年开拓的封地,恐怕就成为昏君直属的郡县了,将来在九泉之下,侯爷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姜文焕冷哼一声,大声说道:“大夫此言差矣,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身为臣子,所拥有的封地本就归属天子掌控,现今天子为了天下安宁,取消封国,列为郡县,这也是好事,我等怎能阻止?”
散宜生却嘿嘿笑道:“难道侯爷便忘了当初姜王后是如何被昏君害死的了吗?难道忘了令尊老侯爷是如何被昏君所杀的吗?直到现在,你的两个外甥依然流落在外,他们身为昏君之子,将来能够继承王位,却依然投靠我家侯爷,提出原为部将,率人杀进朝歌,斩杀妖妃妲己,为生母和外公报仇,并杀闻仲,重新恢复封国传统。”
姜文焕叹了一口气,低沉着说道:“父亲和妹妹之仇,我姜文焕何时能忘?但是他们都是遭到馋臣费仲尤浑所害,这两个贼子已经被闻太师斩杀,他们的头颅也都被本侯和南伯侯用来祭奠我们各自的父亲了,我已知道我妹妹被害之事主要来自于黄飞虎之妹黄飞月的阴谋,现在黄氏一门尽绝,这段仇恨已经了结,本侯不会再计较了。至于率兵打仗,由于之前本侯反抗成汤,就已经让我东鲁**民饱受战乱之苦,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本侯绝不会再为了一己私利而让我军民遭受苦难了。所以,散大夫还是请回吧。”
就在这时,七间殿内忽然闯过来一人,大声喝道:“姜文焕已经被昏君收买,当初昏君许诺,念在他与昏君的裙带关系,依旧封他为侯,正因为这样,他才不顾念天数顺逆,坚决拒绝西伯侯的邀请,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毁我整个东鲁二百镇诸侯,独自执掌整个东鲁国,实在是可恶至极。”
姜文焕抬头一看,却发现面前之人竟然是在数年前投奔自己的平灵王,不由怒喝道:“在本侯的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速速与我退去?否则的话,本侯定不会顾念昔日情分,对你有所宽宥。”
却不料平灵王嘿嘿冷笑道:“你眼中既然无我二百诸侯,自然不配再做东伯侯,你不是忠心王室吗?现在你就辞了你的东伯侯之位,只身投靠昏君去吧,看他到底是封你郡县长官还是要你性命。”
姜文焕冷冷一笑,大声喝道:“好逆贼,竟敢在本侯面前大放厥词,当初真是不该纳你这样的畜生,不过今日也不晚,看本后如何拿下你这些叛逆,交予天子发落。”
姜文焕说完之后,就从胁下掣出宝剑,欲伤平灵王。
却见平灵王淡淡一笑,退后几步,对着姜文焕一指,就见一道绳索发出了一道金色光芒,将姜文焕牢牢捆住。
“你这贼子,今日可还有话说?”平灵王不待姜文焕开口,早已一剑挥下,斩下了姜文焕的首级。
姜文焕的卫士们见状大惊,立刻挥舞着各种武器向平灵王杀了过来,平灵王口中念念有词,用宝剑对着那些卫士一指,就见一道道粗大的闪电飘落下来,直接把那些卫士烧为了焦炭。
“从今日起我便是东鲁之主,依旧恢复我平灵王的称号,尊奉西岐姬发大人为天子,率领大军共伐暴君,杀妖妃妲己并太师闻仲,清君侧,为恢复天下封国制而战,请大夫回复天子,我等必会如期出兵。”
平灵王志得意满,对着散宜生施礼说道。
而散宜生也是满脸含笑,赞叹说道:“大王肯倡义举,率军同征昏君,实乃社稷之福,我家大王决定,将会在三月十五日,命姜丞相登台拜将,共伐暴君馋臣,还望大王莫要误了时期。
平灵王笑道:“没有问题,散大夫放心吧。我等定会唯姜丞相他老人家马首是瞻,准时在三月十五日率军攻打东海郡,夺回属于本王的故国,然后挥师向西,共伐朝歌。”
散宜生自然知道平灵王与姜子牙乃是父子关系,对着平灵王悄悄说道:“丞相让下官告诉世子,将来取得天下,必将整个东鲁二百镇诸侯尽皆封给世子,并且答应给世子专诸征伐的大权,即便是东夷之地,世子也可任意征伐,并将征伐过的那些土地和人口并入贵国。小臣先在这里向世子道喜了。”
平灵王脸上一喜,对着散宜生拱了拱手,又命人摆下酒席宴,好好款待散宜生,之后才一脸喜悦的把散宜生送回西岐。
紧接下来,平灵王就以东鲁国主的身份下达命令,二百镇诸侯尽皆全力备战,务必在三月十五之前集结二十万大军,克期攻打东海郡和游魂关。
而就在平灵王宣布备战的同时,南都、北海、西岐也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
南伯侯鄂崇禹忽然在一个晚上被申公豹炼制成了傀儡,然后在第二天下令整个南都二百镇诸侯全力备战,准备在三月十五兵发三山关。
北伯侯崇黑虎也忽然在某一天下令全面备战,并准备在三月十五兵发陈塘关。
而就在这时,冀州侯苏护忽然宣布归顺西伯侯姬发,并且与北伯侯建立了同盟,相约在三月十五日共伐西岐。
此时的西岐,众多将领也都集结了将近六十万大军,聚在西岐城,准备在三月十五日登台拜将,奉姜子牙为元帅,率军征伐朝歌,而玉虚弟子现在也重新集结到了姜子牙帐下。
经过了短短三年,姜子牙就发现这些门人的修为有了巨大的飞跃,杨戬竟然突破到了金仙中期,哪吒也突破到了金仙初期,而且还练成了三头八臂,手中拥有乾坤圈、风火轮、九龙神火罩、阴阳剑、金砖、火尖枪等武器,实力之强仅次于杨戬。
杨任手持五火七禽扇,修为也到了真仙初期,韦护也是真仙初期,手中乃是一根先天下品灵宝降魔杖;李靖手中依然是十三级黄金宝塔,只不过修为竟然也提升到了真仙初期。
除了他们之外,殷郊、殷洪也下山了,殷郊手持翻天印、落魂钟、雌雄剑,殷洪手持阴阳镜、水火锋、八卦紫绶仙衣,尽皆是散仙后期的修为,但是因为手中法宝变态,在实力上比哪吒都不遑多让。
在这些门人之中,只有一个实力修为没有提升,那就是土行孙,他在这三年里对邓婵玉日夜想念,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修炼,惧留孙没有办法,只好把手中唯一一件宝物幌金绳传给了他,希望他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也不枉自己传艺一场。
哪吒见土行孙的修为在这三年里竟然没有丝毫寸进,不由得有些轻视于他,对着他说道:“土行孙道兄,你这三年里难道就知道想着邓婵玉那贱人了?真是没有出息,你看我们大家的修为,都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说你以后让我们怎么说你?”
土行孙哼道:“难道我不知道你们的修为是如何提升的?如果不是因为你们靠着掌教老爷从镇元子那里弄来的人参果,你们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进步?不过就算你到了金仙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一样打不过敖丙?嘿嘿,早在三年前,我师傅都不是他的对手,到了如今休要说你们,恐怕就算燃灯老爷来了,也未必能够战而胜之。”
哪吒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在他面前提起敖丙,现在见土行孙如此,立刻大怒道:“你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公子这是没见到敖丙,只要见到了他,定然把他碎尸万段,你这矮子三年没见,修为没见长高,脾气倒是越来越臭了,竟敢如此羞辱我等,待得破了成汤天下,小爷我定当把你抓住,狠狠地抽上二百皮鞭。”
却听土行孙嘿嘿说道:“妙极妙极,我正想找个时间好好揍你一顿呢。你这惹祸的小畜生,竟然敢辱骂邓小姐,我要不给你一个教训,你还真以为我怕了你呢。”
“你刚才骂谁?”哪吒双眼一瞪,对着土行孙喝道:“一个三尺高的矮子竟敢如此狂妄,小爷要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不知天高地厚了。由衷的我们现在就见个输赢!”
土行孙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嘲讽,淡淡说道:“打就打,谁怕谁啊,别看你现在到了金仙初期,但是在我土某眼中,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两人越说越激动,眼看就要打起来,姜子牙却根本无法约束,到了最后还是被杨戬给强行压下,各自训斥了几句,这才结束了这场骚动。
而这时候,阐教二代弟子也都纷纷降临,他们再次下山来到西岐,完全是为了三天后的姜子牙金台拜将大典,只要那一天到来,就意味着西岐反攻朝歌的开始,他们相信这一次他们肯定能够顺应天意,推翻昏君的统治,而对于这场大战会造成怎样的伤亡,却没有放在他们任何一个的心上。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广成子参谒碧游宫
日月乱转,斗转星移,三月很快就到来了,初四日早朝,姜子牙上出师表,希望武王能够准许他率兵出征西岐。
武王览罢出师表,沉吟半晌。对姜子牙说道:“相父此表,虽说纣王无道,为天下共弃,理当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伐君。’今日之事,恐怕天下后世都会以此为口实,把孤陷于不忠不孝之地。更何况三年前天子派将征伐,孤已经向天子上了降书顺表,如果此次再妄起刀兵,一旦再战败,恐怕孤与丞相死无葬身之地了。孤与相父共守臣节,以俟纣王改过迁善,不亦善乎?”
子牙曰:“老臣怎敢陷主上不忠不义乎?但天下诸侯布告中外,诉昏君妄行郡县,欲将天下四镇八百诸侯宗庙社稷尽皆毁灭,根本不配君临天下,便纠合诸侯大会孟津,昭畅天威,兴吊民伐罪之师,观政于商,前有东伯侯平灵王、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具文书知会,如哪一路诸侯不至者,先问其违抗之罪,次伐无道。老臣恐误国家之事,因此上表请王定夺,愿大王裁之。”
武王性格本就软弱,如果不是姜子牙硬要扶持,恐怕连西伯侯之位都不愿继承,前番收降纳叛,也都是受子牙挟制,不得不为,但见战场节节胜利,倒也渐渐地放心了,但是自从大破十绝阵失利,西岐军队连连败北,最后不得不屈膝求和,所以心中对姜子牙所谓的天命开始有了一丝的疑虑,再加上对朝廷的惧怕,因此总是犹豫不决,迟疑地说道:“既是他三路欲伐成汤,听他等自为。孤与相父坐守本土,以尽臣节,上不失为臣之礼,下可以守先王之命,不亦美乎?”
子牙上前,厉声说道:“惟天为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荼毒生民,如坐水火,罪恶贯盈,皇天震怒,命我先王,只可惜先王没有来得及立此大功,将重任留给了大王。今大王行仁义之师,正该替天行道,吊民伐罪。如不顺上天,恐怕会有罪愆。”
上大夫散宜生也上前奏道:“丞相之言乃为国忠谋,大王不可不听!今天下诸侯大会孟津,大王若不以兵相应,则不足取信于众人,众人也必不服,怪罪我国以助桀为虐。倘移兵加之,那时又该当如何?况纣王信谗,屡征西土,黎庶遭惊慌之苦,文武有汗马之劳,今方安宁,又动天下之兵,是祸无已时。以臣愚见,不如依相父之言,统兵大会孟津,与天下诸侯陈兵商郊,观政于商,俟其自改,则天下生民皆蒙其福,又不失信于诸侯,遗灾于西土。上可以尽忠于君,下可以尽孝于先王,可称万全策。乞大王思之。”
武王知道自己根本无法阻止姜子牙征伐西岐,又见散宜生说这一番话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心中暗道就算失败了,我也可以此为借口,推说不知,只把你等交给天子便是。这才喜悦,缓缓说道:“大夫之言是也!不知用多少人马?”
宜生回答道:“大王兵进五关,须当拜丞相为大将军,付以黄钺、白旄,总掌大权,得专邦外之政,方可便宜行事。”
武王点头说道:“但凭大夫主张,即拜相父为大将军,得专征伐。”
宜生又奏道:“昔黄帝拜风后,须当筑台,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毂,推轮,方成拜将之礼。”
武王准奏,命姜子牙、散宜生安排相关事宜,便宣布散朝。
宜生次日至相府对子牙说,令辛免、辛甲往岐山监造将台。当时二人至岐山,拣选木植砖石之物,克日兴工。
由于二将督促甚严,动用数十万奴隶昼夜赶工,仅仅用了五天,就造成了拜将台。二将见功成,也不顾死在皮鞭下的众奴隶,回报子牙。
子牙令宜生入内庭回武王旨,自己将在两天后的三月十五登台拜将,请武王准时到来。
子牙又立辛甲为军政司,先将“斩法纪律牌”挂在帅府,使众将各宜知悉。又将“斩法牌”挂于帅府,众将观之,无不敬谨。
不知不觉间,三月十五日吉辰已到,武王带领合朝文武齐至相府前。只听里面乐声响过三番,军政司令门官:“放炮开门。”
只见三声炮响,相府门开。宜生引道,武王随后,至银安殿。军政司辛甲忙禀请元帅升殿:“有千岁亲来拜请元帅登辇。”
子牙忙从后面道服而出。武王乃欠身言曰:“请元帅登辇。”
子牙慌忙谢过,同武王分左右并行至大门。武王欠身打一躬,两边扶子牙上辇。宜生请武王亲扶凤尾,连推三步。
子牙排仪仗出城,只见前面七十里俱是大红旗,直摆到西岐山。
散宜生至鸾舆前,请武王出舆,然后奏道“大王可至元帅前,请元帅下辇。”
武王便依言行至辇前,欠身曰:“请元帅下辇。”
宜生引导子牙至台边便开始念诵祝文。
散宜生读罢祝文,又有周公旦开读祝文,又有毛公遂捧武王所赐黄钺、白旄,祝曰:“自今以后,奉天征讨,罚此**,为生民除害,为天下造福,元戎往勖之哉!”
子牙跪受黄钺、白旄,乃令左右执捧。
召公姡Ф涟兆N模友谰又卸ⅰJ芰私鹂鸺住⒔!⒂〉任铮吲豕肌
散宜生又请武王拜将,武王在台下大拜八拜。又勉励了一番。
子牙谢恩,送武王下台,便传令道:“军政官与众得知,俱于三日后在教军场听点。今日有三山五岳众道兄与我饯别。”辛甲领命,传与众将知悉。同武王俱在金台等候。
子牙离了将台,往岐山正南而来。有哪吒领诸门人来迎接子牙,只见甲胄威仪,十分壮丽。来至芦篷,只见玉虚门下十二弟子拍手大笑而来,对子牙曰:“相将威仪,自壮行色,子牙真人中之龙也!”
子牙欠身打躬道:“多蒙列位师兄抬举,今日得握兵权,皆众师兄之赐也,而姜尚何能哉!”
众仙笑道:“只等掌教圣人来至,吾辈才好奉酒。”
话犹未了,只听得空中一派笙簧,仙乐齐奏。
诸弟子自然知道是元始天尊驾临,伏道迎接。子牙俯伏,口称:“弟子愿老爷圣寿无疆!”众门人引道,酌水焚香,迎鸾接驾。
子牙见元始天尊上了芦篷坐下,再次拜道。
便听元始说道:“姜尚,你四十年积功累行,今为帝王之师,以受人间福禄,不可小视了!你东征灭纣,立功建业,列土分茅,子孙绵远,国祚延长。贫道今日特来饯你。”
命童子取酒来,斟了半杯,见子牙跪接,一饮而尽。便说道:“此一杯愿子成功扶圣主。”又命饮一杯,说道:“治国定无虞。”又命饮一杯,说道:“速速会诸侯。”
元始见子牙吃了三杯,又跪下。便问道:“你又跪者何说?”
子牙曰:“蒙老爷天恩教育,使尚得拜将东征,弟子此行,不知吉凶如何,恳求指示!”
天尊说道:“你此去并无他虞,你谨记一偈,自有验也。偈曰:界牌关遇诛仙阵,金鸡岭上遭阻遏。谨防达兆光先德,过了万仙身体康。”
子牙闻偈,拜谢道:“弟子敬佩此偈。”
元始点了点头说道:“我返驾回宫,你众弟子再为饯别。”
群仙及子牙等众门人尽皆送出篷来,只见仙风一阵,元始回了鸾驾。
且说众仙来与子牙奉酒,各饮三杯,南极仙翁也奉子牙饯别酒三杯,尽皆起身作辞而去。
子牙同武王、众将进西岐城。回帅府之后,命大小众将俟三日之后,下教场听点。
三日后,子牙至教军场,升了将台,下教场看操,过名点将。令杨戬、哪吒、李靖、殷郊为四路将军,各统十五万人马,辛甲、辛免、太颠、武荣为先行,各统大军,待得准备停当之后,便请武王随自己一道出征前往西岐。
武王根据子牙的建议,又将内政托付给周公旦,便于三月二十四日下令启程。
大军出发不久,便遇到伯夷、叔齐挡道,苦劝武王勿要以臣伐君,子牙不听,命人将两人架下去。
又过了没多长时间,前军先锋辛甲忽然遇到一将魏贲挑战,一番战斗之下大败而回,子牙本拟斩杀,却见魏贲请求饶过辛甲,并说自己愿意归降,子牙便命辛甲将先行将印交给魏贲,这才率军继续前进。
可是子牙只是来到了金鸡岭,就被孔宣率兵阻住了去路,一直经历了三个月才被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收走孔宣,大军才得以继续进发。
这孔宣自恃修为高深,并没有将子牙起兵之事上奏天子,又没料到自己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