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破大千-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城外的年轻人们在奔跑过,活动了气血后也迎着太阳自顾自的摆出了各式的拳架子,随着呼吸吐纳一点一滴的增强着自己的力量。
日头渐渐高涨,金色的鳞光不断的向城内攀升,一直来到了一个朱红色的高大墙壁之上。
这里的氛围和外间完全不同,似乎外城的热闹一点没有影响到这里的宁静,既算是最热闹的门第内也没有一丝的声响传播出来。
庞大的建筑物构成了一个让人目眩的奇迹,那是几乎超过了千米的巨大城墙。
而屹立在城墙两侧,好似人形一般的建筑物持剑守护着内里的一切,给人一种难以磨灭的肃穆印象。
再跳脱的人,在见到了这样的建筑物的时候,也会心生敬畏。
可是再往里面看去,庞大的城墙内部并非是想象当中高大繁华的云群殿堂,反而似乎只是一些寻常的建筑,哪怕有些辉煌的建筑,也不过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只是在其中巡逻的卫队却远远超乎了想象的密集,可谓是三步一廷,五步一岗。
到处都是不断来往的人影,随着晨曦鼓声的敲响,这座巍峨宫殿内的一切也要再次上演。
任谁看这也是一个屹立不短时间的王朝才能拥有的气象,尤其是这座城市的居民的气质,绝非一代之功。
然而实际上这座宫殿铸成也不过三十年,这个城市再次成为都城也不过三十五年!
自从异族侵入这片中原大地,战火腾升便已经践踏了无数的古城,过去的那些都城一个个都随着战火倒下,唯有这里没有受到多少的侵袭。
金陵!
这个曾经作为数个朝代古都的城市,再一次成为了这片天地的中心!
平定了天下后,那位掀翻了异族的伟大帝王并没有停歇下来,追敌寇于北漠,开疆土于西南,扩眼界至四海。
短短的时间内,天底下的变化既算是那些读书万卷的大儒也看不明白。
只有世上的那些百姓感觉到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吃得饱了,也能够认字了,便已经奠定了这方王朝不可取代的绝对民心所向!
所以哪怕是儒家学派不再是朝堂独支也没有能够撼动这座帝国的根基,反而是使得更多的学说涌现了出来,法家掌刑狱,兵家守土开疆,儒家教化万民,道家治道德,墨家掌机构。
还有更多的商家,农家,纵横家都开始涌现,异族的出现使得大地沉沦,却也给这片中原古老的大地迎来了一次真正的革新之机。
虽然未曾如先秦时期那般真正的百家争鸣,却也已经是各司其职,欣欣向荣之相。
天下安康,百姓安居,甚至可以不带兵甲穿行于国土各处,就可知此时已经到了真正的盛世景象。
可是如果仔细分辨,就能发现这座都城从皇宫到附近大臣的府邸都诡异的可怕。
尤其是频繁出入的军队更是使得一些敏感的人感觉到了不妙。
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越是如此,他们也越是紧张了起来。
偌大的皇城之中变得一派严肃,新晋的官员感到了一阵阵不自在,反倒是那些跟随着开国帝王的老人大多数都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并没有太过紧张的情绪。
只是浓浓的疑惑也存在于他们的心中。
那位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金陵?
不少人将目光射向了位于官员最前列的两道身影,恐怕这天下也只有他们才知道原因了。。。
第一百五十章 神武
不同于过去的皇朝,议事的时候是在天尚未亮起的时候,新成立的这个王朝三日一开的朝会往往是在晨鼓敲响以后才会召开。
这也给上下官吏带去了良好的作息,辰初上朝(早上七点左右)一直待到朝会完毕,然后到了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就可以下班回家了。
中间甚至还有半个时辰的休憩时间,可以吃个午时饭。
可以说光是这样的作息安排,对于前代的朝廷来说就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更多的休息时间却也代表着朝廷必须要有着更多的效率,各分职能绝不混杂。
在这一点看来,王朝统治者的对于各项政策下的功夫绝对比任何帝王都要深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当中的名句绝非是一空口白言,勤勉慰己深耕细做都是此代之所以昌盛的原因。
当然那些无所不在的超凡力量也使得整个王朝上下有着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官员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以制度治国,却更需要人力治国的天下而言,制度之优绝不如人之优来得那么直接有效。
监察天下的锦衣卫,更是成为了当代帝王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刃,哪里出现了问题这把刀子就将问题连根拔下。
若是帝王不够强大自然是挖耗根基之道,可是随着新朝的确立国度发展越发的快速,挖去腐肉固然疼痛却并非不可接受,更是有着一种震慑的作用,反倒是使得吏治越发的清明。
再加上以高薪福利养廉德,一手大棒一手糖饼的方式喂下来,固然有人不满却也已经平定了所有大势,只待制度深入民心便再无改换的余地。
毕竟这等手段比起异族铁骑践踏的时候将人以目色分等,下等人无一丝机会余地可要好得太多了。
记吃不记打的人经过了几次铁血清洗后也变得寥寥无几,剩下的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在体制内转变自己的想法了。
如今的官吏考核可不止是单纯的几个官员上下一说便认可了那么简单。
道家方士游走考核道德,农家墨家深入底层考察民生,儒家游走看教化,几方综合加上政绩综合考评必须达到六十才算是合格,过七十五便算良好,超过八十五则属于优秀。
两次优秀或是五次良好便能升迁,各方监督之下自然也有考核的具体办法出示,每地各有异同评分比例也不一样,便使得官员对于每年的考核十分看重。
却也不知道那些考核人员究竟在何方,只能终年都付出心力于所辖之地,政通人和自然就评分上佳,稍有懈怠便只能得个合格。
若是有那种本事不济的甚至还有可能被打回吏员,不复官身那才叫做成为了官场笑柄。
不过这也是新朝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哪怕是获得了公员的身份也不代表着官名加身了,依旧是从小吏做起,只是升迁考核迅速许多,出色的直接授予官身也不是没有。
使得各地官员少了许多读死书不同民政之辈,也使得这些日后的高官更多了和底层民众接触的经历,知晓民心民意所向。
可以说经过这样的重重考核,迈入了都城金陵的官员都是人中英豪,哪怕是一员侍郎,放在外面也足可堪称干吏。
只是在今日里,这些往昔的干吏们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一旬一次的大朝会。
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人疑问于来回的兵马为何这么多了。
只因为。。。那人要入京了!
不同于往日里朝会前的议论纷纷,大家都为同朝官员大多数都算认识,调笑个几句话或是讨论一下未定的策议都是有可能的。
在今日却显得格外的肃静。
一股肃穆的氛围从一开始就萦绕在了朝会之中,就连为首的两员当今帝王真正的股肱之臣也显得格外的沉默。
没有谁比他们更加清楚当今陛下和那位的关系复杂程度了,不过昔日同袍情义仍在,如果那位没有犯禁,自然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
就在此时朝会后方一阵阵骚动传来,为首的两人回头看去顿时心中一惊!
齐齐闪过同一个念头:
‘怎么他今日也来了?!’
不止如此,跟在他的背后一个富态可掬的男子也让他们深深怀疑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自从那件事后,这位就已经被勒令不允许来到金陵,今日居然。。。
联系一下那位的不久便要到来,两位堪称是帝国脊柱的大臣也不禁生出了一丝茫然。
到底。。。要发生何事了?
。。。
滚滚江涛荡不尽,风流雨打浪淘尽。
来往着数不尽的商船,使得这条通往王朝都城的通衢变得更加的繁忙。
可是在今日里,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显得一片平静,两侧岸边有着巨大的战舰横栏,为中间水域留下巨大的空间,哪怕是再有急事也只能走边侧的水道。
其威严霸道,倒是让不少商民怨声载道,只是怨言再多又如何,那些兵丁可不会理睬你们。
若是按照他们说的做便做了,如果不做既算是当场被击杀也无处可以伸冤,这也是军方霸道非常的一面。
毕竟不是过去募兵时代了,现如今的军队都是职业军人,世代为军,有产业有耕田无后顾之忧自然也更加令行禁止。
莫说是一般小民,哪怕是一方地方官员,面对军队的时候也要非常谨慎,非是掌握了确凿的情况难以成行。
不过军方上下一有兵家传承,二有法规巡视营,倒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发生,少有几出也被眼力惩处,主犯斩首,家丁被刨除军籍,三代不得入文武两道。
其严厉程度比许多杀人犯的判罚都要严苛了。
但今日情况不同,哪怕是地方官吏也不会因为有人冲撞了军队找死而有所异议,因为那是活该!
如果真的惹恼了将要莅临此地的那位大人物,只怕就算是官吏考核写上十个优秀,也救不回他们了。
毕竟那位可是。。。新朝第一异姓王!
神武王!
蓝玉!
第一百五十一章 乱世英杰
新朝建立之前,天下纷乱可谓民不聊生,异族庞大的军队不止是占领了旧时中原,更是远到了欧巴罗大陆,几乎将更远处的色目人杀得闻风丧胆。
而中原当年作为抵抗最为强烈的一个地域,虽然只是让其中作为领导的异族王室吃了大亏,却还是受到了严厉的监控。
尤其是异族王朝的建立,直接使得异族王室来到了中原大地之上,可谓是衣冠沦陷,大地尽是白骨。
不过有压迫便有反抗,以武林豪杰为首加上各派道家高人下山,可以说从统治确立的第一天起,中原大地就是烽烟四起。
无数的豪杰林立,再加上异族被中原繁华腐蚀的速度远超想象,很快一场又一场的起义开始出现。
南方陈友谅,北有白莲教韩家红巾军,一时间异族统治岌岌可危。
只是到底是庞然大物,哪怕已经腐朽也非简单一时可以取得胜利,先是自大都内布下各种政令取消对于中原人士的歧视政策,然后便是派遣了许多征战多年的老卒强将征讨天下叛军。
南方有长江为凭,异族统治力量不够,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扰乱异族王朝的粮草来源,北方大战十几年消耗了异族王室在中原的统治根基,上百场的血战,波及了各个阶层,几乎摧毁了异族王室的所有实际统治。
哪怕最后北方红巾军彻底失败逃往了南方,却也给新朝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不要说当今帝王出身便是源自红巾军中的一支,先头部队在南方建立根据地。
当年北方红巾军大势燎原,却内部争斗频繁,韩家,刘福通明争暗斗,各地红巾军头领虽然奉诏却各有心思。
从郭子明部独立出来的当今帝王看清楚了这一点,明白北方已经没有他发展的余地,很快就率领部队开往中原南部,欲要在看似已经平缓的南方开辟一条道路。
就在北方红巾军大战不息的时候,只身带部转战千里,最后才在如今的金陵当时被改为应天的地方扎根下来。
常年的耕耘使得当今帝王的部队有着极好的民声,加上江南数位大才的出手襄助,又有猛将来投,不知不觉之中本来小小的一只残军就成为了南方排行第三的队伍。
尤其是在大将来投之后,数位英杰纷至沓来,道家,儒家,兵家各有传人尽皆投入了他的麾下,是以他势力不大,战力却极强。
道家刘基,儒家章溢,兵家徐达各有所长,治理教化,执掌军事更是远超想象之力,然而他们所学虽然尽得各学说真传却不知究竟师承几何。
哪怕是有几位名义上的师傅,也多为庸碌之辈,不敢言说学问尽出己身。
有了军事,谋略和政治高人的帮助,一切便只等待粮草财源,这个时候江南大贾沈家竟然散尽家财,行使古时吕不韦商国旧事,力助当今帝王,事实上他的眼光也没有错。
很快在不被世人看好的情况下,他得到了足够的粮草后极具的扩张,短短时间内就直接将南方最强的陈友谅打的溃不成军。
一番大战后,两方攻守异位,号称汉王的陈友谅更是连连丢失了许多疆土。
其中猛将常遇春为先锋,连破陈友谅三州之地,尽纳入当今帝王的掌握之中,一时间世人皆惊。
毕竟北方已经一片糜烂的局势,而陈友谅协上官驾驭大军,已经几乎占据了南方大部,乃是世人眼中最有机会赢得胜利之人,再差也可也划江而治,成就前宋旧国。
可是却被一个小小军阀打得落荒而逃,别说是陈友谅部下,就连北方的异族王朝也感到讶异。
很快更大的战争形成,这一次没有一点小觑的意思,陈友谅尽起甲兵六十万,带上投靠的各种奇人异事,欲要决战!
这一次陈友谅已经可谓是精锐尽出,不但使用了常年和异族大战的甲士,更是请出了不知归隐何处的墨家传人,构建出了数十艘巨大的楼船。
这些楼船都有几丈之高,用丹漆粉饰,每艘巨大的楼船都分有三层,上下有走马槽,船上船下说话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各个撸箱都被铁皮包裹。
如果一旦相撞那么这些庞然大物必然可以摧毁一切敌对的存在,就连不少水湖精怪见到了也感到惊惧,不敢兴风作浪,可见这些楼船的可怕之处。
这等庞然的造物也只有占据了南方富庶之地的陈友谅才有财力和人力短短时间建成,更不用说楼船之中各有器物,可以发挥出绝不逊色于一般陆地机构的威能。
最厉害的龙头火箭更是曾经一箭射到了南昌城头,超过万里的射程堪称天下无敌!
一场激战,各方轮流上场,陈友谅更是携带百官家属作战前线,做出了全力而为的架势,不成便举国齐灭。
可以说那样的激战比最后当今帝王横扫北方,驱逐异族于漠北都要浩大。
无数的奇人异士出手,各种奇谋妙计上场,手段百出不说,就算是暗中大战也已经超过了上百场,足足拉扯了三月时间。
一直打得人困马乏,南昌城内也几尽弹尽粮绝。
终于刘基窥到了一线机会,当今帝王也丝毫不惧,派兵遣将,徐达为中军,常遇春为先锋,带领无数精锐率兵救援!
其中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也在此战之中彻底展露了头角,后来成为新朝军中拥有赫赫威名的军神!
面对尽出底牌的陈友谅,当今帝王一方不甘示弱,强者辈出不但在正面战场猛攻三天,更是在超凡之战当中赢得了全面的胜利。
支持陈友谅的释教败退,道门龙虎真人身败回山,剩下的兵家大将更是在正面战场为常遇春所杀,偌大基业一夕倾塌。
刘基更是做法唤来东风,一场火袭,直接覆灭了陈友谅的数十万大军。
彻底奠定了新朝成立的基础,可以说从此当今帝王便真龙乘风起,举世无敌手。
无论是陈友谅残部,还是张士诚,乃至于北边的异族王朝,直接被横扫毫无抵抗之力。
而在这些征战之中越战越盛名的蓝玉也成为了军中的不败军神,声望甚至达到了与当代帝王不相伯仲的地步。
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禁城中,朝议起
亦师亦友,功高震主,可以说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君臣模板了。
若不是真有大气魄大胸襟的国君,既算是开国太祖,这样的大将也只有横死一途。
刘邦之走狗死,宋太祖之杯酒释兵权都是前例。
蓝玉威望越高,在军中越是受人敬仰,相对的他受到的猜忌也就越多。
要知道有的人位置高便已经另一些人的死敌了,毕竟位置只有这么多人,要是有人没了一系的人都要受到牵连空出来的位置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明里暗里,哪怕是蓝玉威望无双也多有抨击者,尤其是拥兵自重更是年年不断。
饶是以当今帝王的雄才大略也有时候无奈的抱怨了几句,他们就不能拿点别的东西出来么?
也可以见得两人之间并无外人想象之中那么多的隔阂,然而权力本就是腐蚀人心世间最毒之物之一。
甚至就连长生久视的仙神也未必可以扛得住这样的大毒,所以世间雄才大略的帝王到了老迈的时候也往往昏庸不堪,这便是扛不住权力之毒的反噬。
不过如今天下已经不同了,可以说哪怕是唐宋两代也不可能有如今这般盛世的可能。
那是一种集聚了时代智慧和大势所趋而形成的剧变!
从未全力出手过的当代帝王无人知晓他已经走到了什么地步,唯有当年和北方异族敌对的时候,将喇嘛教的活佛亲手镇杀过后便再无显赫战绩。
反倒是蓝玉一直以来横行天下,无论何等超凡进入新朝境内都只有臣服的份,在许多人的眼里原因便是因为这座新朝半壁长城!
北逐异族王庭至极西的大洋,南方更是开拓四海,镇压莫测神怪的袭击,其威压天地之势,几乎可以说是举世罕有。
若不是新朝帝王众望所归,谁也说不好这位异姓王能否有争龙之力。
只是他本人从未有过这般的念头,反而是在东征西讨之中极为豪迈的性格赢得了不少当地异族的尊重。
哪怕是大破异族也并没有将其妇孺赶尽杀绝,若说外族声望,只怕比新朝天子还要高上三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封为藩王之后便一直镇压在新开拓的西南之地,镇压当地的异族并无离开的迹象。
突然传出要进京的消息,可以说一时间天下都颇为震动。
当然他依旧是做出了臣子的本分,上书表奏了原因,不过藩王信件并不入礼部户部,而是直接交给了那位真龙天子,所以诸多京臣都不知道究竟是何等缘由。
而天子也答应了那位神武王的请求,允许他进入京城。
可以说细细算来,两位也约莫有十年左右没有见过面了,谁也不知道这两位堪称天下极尊的人物碰面究竟会激发出何等的火花。
只是如今天下承平,有野心之辈也尽皆隐没,再加上立国不久后,刘基便走遍了山川大河封住了那些异士福地洞天,彻底断绝了他们干涉人间的道路。
可以说一时间天地平稳,谁也不明白神武王进京究竟有何等缘由。
。。。
大江之上。
随着一声声好似怪兽鸣叫一般的尖锐声响,一艘庞大的船舰从河流的下游开来。
全部由精铁打造,吞吐着无尽的声浪,不见帆不见桨自由的航行于河流之上,让两岸的民众和士兵都为之惊诧。
到底是已经开放民智多年,也没有人以为是什么怪物,反倒是有些学了点墨家皮毛的人开始好奇这等庞然巨物是如何在水面航行的。
虽然都知道铁是密度极为紧密的事物,在水上的时候很容易沉下去,可是一旦面积增加也是可以浮起来的,只不过能够浮起这般庞大的重量肯定不止是单纯的接触面积增加。
不少人开始猜想这巨物的内部结构,而对于那些两岸最多的商人则是眼睛一亮。
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些更加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将要来临。
一时间这些嗅觉敏锐的家伙们都想到了,那因为无数海浪和恶劣天气而被搁置的对于四海更深远处的开发,只是想到了最开始迈入四海的那些家伙们如今的财富就让他们感到了一阵心头火热。
‘既然帝国已经有了军用和公用的产品出现,那么民用的很快也就。。。’
无数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一时间哪怕是争抢,甚至是拥挤,被限制的两侧水道也开始了疯狂的冲刺,更有一批人不惜雇佣道家高人甚至是武道强者来传递信息,就为了早一步进行准备。
在这样的天大机遇面前,有可能早一丝时间便可以领先背后无数的人抢先获得那数不尽的财富。
不管那些争夺机会的商贾们,更多冷静的人却看到了那钢铁巨兽上面悬挂的旗帜,一时间陷入了震惊。
威严赫赫的一条蓝色的螭龙环绕,能够使用这等旗号的也只有天底下不多的几个王爷了,而以蓝色为底的更是只有。。。神武王蓝玉!
‘这是要出什么大事?神武王竟然进京了,而且还是。。。大张旗鼓?!’
一时间心中难以把握平静,看出了那旗帜代表意义的人物都不禁感到了震撼,毕竟这位藩王已经近十年没有入过金陵城了。
风云汇聚,天要变了。。。
不知道多少人有了这种感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