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败家仙人-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同学算清楚的。”
说完,嘴角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我会给她们两个清算这笔烂账的机会,等下我就请她们去机场接我妈,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她们讨价还价。”
陆渊只好坚定不移地闭上眼睛,干脆把自己当成死人算了。
等下午出院后,陆渊被安置到了宾馆,和范姐带来的几个司机、保镖一个待遇。
至于昨天晚上的犯罪现场,其实在中午之前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连陆渊打破的落地玻璃窗都重新换上了新的。
当然,这座公寓也就成为了安置太上皇和皇太后的临时行宫。楼上的六个房间立刻被占用得满满的。
太上皇两口子还专程到宾馆看望了一下陆渊,某位病人只好装出昏迷不醒的模样。
两口子见女儿装修的房间很仿古,但又十分大气,一时赞口不绝。不过最让他们放心的,却是楼上的单间卧室,根本没有陆渊的住所。倒是李天语和她两个妹妹都有自己的房间,按照她们的风格布置。
已经知道女儿究竟多么有钱的罗晋夫妇本来以为,再没有其他事情能震撼到他们两个了。不过在国庆这天,却发现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套用成语就是鼠目寸光,井底之蛙……
今年的国庆不是十年的大庆日子,当然没有阅兵式什么的。但对于整个四九城的民众来说,今天的热闹有两样:
一、故宫博物院正式展示“翡翠西瓜”这几件国宝;二、在国家大剧院将上演名为《**唐月》的古典民乐名曲。
罗晋和何燕妮就是作为第一批参观者,进入故宫博物馆的。
两个人也不是没有逛过故宫,不过因为今天的游览是女儿亲自安排,所以就算是再不想去,也得硬着头皮撑一下。
开始两口子还以为是女儿怕他们闷着,同时也是尽一下孝道,最后一个目的则是怕他们两人去参观排练什么的。反正国家大剧院就在故宫的外面,距离很近,在两位靓丽的解说员带领下,步行过去的时候两口子还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
但当解说员将夫妇二人带到明显前面设置得有几层岗哨的乾清宫正殿时,夫妇俩才发现这里是一个小型的文物展示会。
出入其间的都是共和国的领导和各方名流,光是他们能认出来的,就包括台北市的几位大佬,尽管都是商界人士,但也是属于他们罗家仰望的存在。至于大陆这边,领头的就是不怎么出现在电视中的总理,还有港澳两地的特别行政长官。
至此,自认见过不少世面的夫妇二人也开始惶恐起来。光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要是遇到大阅兵,就算是他们家过世的老爷子,最多也只能在嘉宾席上捞到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至于他们两个,大概连列席嘉宾席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这个文物展也是如此,在最为讲究资格身份的港台两地,他们两口子这两个小商人,在南边的城市尚需要看市政府官员脸色的存在,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个足以值得炫耀的参观邀请。
那剩下的可能,就是女儿有这个资格!
两口子一猜测到这个答案,也越发奇怪了。
固然罗雪琴可以算得上是富可敌国,还有一点儿小小的名气。但在以官本位为根本的大陆,就算女儿的钱再多十倍,也不可能被邀请到这个和她基本不搭边的文物博览会当嘉宾,享受特殊待遇。
不过转眼两人就被引荐到了共和国的二号首长面前,杨总理一脸笑容地道:“令嫒与两位分离多年后,再次团聚,可算是一段佳话,我可要向两位贺喜才是。”
素来精明能干的何燕妮除了致谢之外,一时间找不到任何说法。
。。。
第七十八章 演奏开始
等总理带人离开之后,两眼一抹黑的夫妇二人才从解说员的口中知晓,女儿罗雪琴和陆渊为国家上缴了几本古代乐谱,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尤其在古典音乐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阅】
且今天晚上的音乐会,许多节目都是改编自上面的古曲。
夫妇二人才知道女儿居然是国家的有功之臣,能获得这次邀请也缘由于此。
对于这些罗晋倒没有什么,但对何燕妮来说,更是上了心。原来一直担心女儿既有亿万家财,又有倾国之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块天大的肥肉,天下间没有哪一个男人不会动心。
现在多了国家功臣这个身份,至少在首长心目中挂了号,那可是比亿万资产还要管用得多。在她这个当母亲的心目中,光是罗雪琴的容颜,随便找一个亿万富翁嫁了,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女儿现在这么有本事,追求者多不胜数,还怕找不到合适的?
就怕女儿早已经心有所属了。
某人在病床上打了一个寒颤,睁开眼发现房间中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一时间憋屈到了极点。其他人都去看罗雪琴的表演去了,只有他成了一个多余的累赘,直接给无视了。
床头边有两袋方便面和几个水果,还有两个小丫头写的纸条,“饿了自己泡方便面!”
一定是罗雪琴故意唆使的!李天语也跑不了!
陆渊恨恨地将方便面丢在床头柜上,然后放出一个替身继续躺在床上,本来的真身却消失在房间中。
晚上八点,国家大剧院的灯光一下黯淡下去,台上只剩下悠扬清越的编钟声在半球形的剧院中回荡。伴随着乐队箫瑟和鸣的伴奏,浑厚博大却又庄严肃穆的旋律冲击着台下所有观众的心灵。
好似一切时光都倒流到了千百年前的战国春秋时期,各国的君王正以最宏大的气势,演绎着最为精深浩瀚的乐章。
编钟固然是这首古曲的主旋律,但在一边合奏的众多琴瑟箫笛、钟鼓竽磬却编织出了无比动听的旋律,与钟声相呼应,感动着所有聆听音乐的观众。
相对于大剧院中的现场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更是幸运得多。在节目开始的两分钟后,一个镜头就锁定了古装打扮的罗雪琴。
尽管只有一刹那,但所有人的目光完全被那种拥有东方古典神韵、清丽无匹的俏脸所吸引,还没有看仔细。镜头就一扫而过,屏幕上现出十根青葱般的玉指,此起彼伏地按在一根青翠碧绿的竹箫上,一张樱红圆润的朱唇正轻轻开启,吹奏出清越飘渺的天籁之音。
时间不到一秒,所有观众都认出那位吹奏竹箫的古装女子,正是这些天来风头不减的天籁女神罗雪琴。
不过比起任何一次亮相,都要惊心动魄。
要是原来网络上或者电视上出现的形象是妖孽级的祸水,那么现在出现的形象则是不折不扣的仙女级或者女神级,完全诠释了什么叫祸害众生,什么叫六宫粉黛无颜色。
就是刚才的惊鸿一瞥,已经在亿万观众眼中留下了永世难以磨灭的记忆。
人们才知道,那个在白色钢琴面前曼声轻歌的女孩,仅仅是人家不施胭脂的素颜照,最多只能算是一块璞石,而眼前的这副形象,才是精心雕琢,仔细打磨的无瑕美玉。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此时坐在台上演奏竹箫的罗雪琴,心头也有几分郁闷和压抑,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能完全放开手脚,吹奏出动人的箫声,而必须压抑住清越无边的天竹箫的旋律,与乐队的演奏相和,突出编钟的主体音色。
这份活罪,其实并非是从今天的演奏开始的,而是几天前就有些迹象了,不过远远没有今天那么突出。
关键在于陆渊放心不下,所以让她拿着这把属于仙家宝物的竹箫在台上镇场子,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可以用这宝物来暗中化解于无形。
唯一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她自己已经成型的先天真气精进,再加上这仙箫。她吹奏出来的箫音简直就是喧宾夺主,让其它所有乐器,都成为她的绿叶伴奏,由她引导前进。
台上指挥家聂城好似已经有所觉察,拿手势暗中对她招呼了一下,让她控制住自己的节奏。
罗雪琴只觉得心头一片凉飕飕的,不是她想出风头,而是那把天竹箫在作怪,没奈何只好全力“放水”,拿出漫不经心的姿态,撑过这曲开幕表演。
一曲终了,国家大剧院所有观众,在沉默片刻之后,爆发出最为热烈的掌声,其中很大一部分掌声是冲着那位鹤立鸡群,傲然出众的女孩去的。
来欣赏古典民族乐器的,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欣赏水平,都能清晰无误地听出这首古曲中那道险些掩盖了金钟玉鼓光华的清越箫声。
虽然台下很昏暗,距离舞台也有些遥远,不一定能看清楚女孩的容貌。但手中的节目单上,却清楚明白地写明了乐队成员的名字。
尤其罗雪琴这个十分惹眼的名字当然不可能被人遗漏了。
“雪姐姐好厉害!”
两个基本属于音乐白痴的脑残疯狂粉丝如此说法。
“雪儿加油!”
另外两个脸蛋红艳艳一片激动莫名的亲友团兼脑残粉也是如此叫嚷。
“所有人都在鼓掌,娟娟这孩子真不容易!”作为父母的罗晋和何燕妮两人,手掌更是拍得通红,比起其他脑残粉卖力多了。
“好像雪儿已经发现我了,大概不会揭穿我吧?”
某位凌空虚坐在半圆形剧场高空的家伙如是说,作为这个世界上仅有的仙人,用隐身法躲在剧院的高空偷听,更能寻找到所有声音汇聚的中心,聆听到最好的效果。
这个时候台上的灯光黯淡下去,最后只剩下大屏幕上的山水画卷。
悬停在空中的某位偷听者,清晰无误地望见罗雪琴放下手中天竹箫,抬起一双明媚的眸子,朝他停身的虚空望了一眼。
台上的队伍稍微发生一些变化,最为庞大的乐器编钟从正中挪移到了左侧,几种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退出“历史舞台”,琵琶、扬琴加入了乐队。
琴弦再次拉动,优美轻快的琴瑟同时充盈整个空间,欢快悠扬的旋律舒展开来,从四面八方安抚着众人的心弦。
两三个小节之后,旋律越发空灵飘渺,浩瀚无边。
这是唐代最为出名的靡靡之音——《羽衣霓裳曲》,据说是李隆基为杨玉环所作,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空灵无边的琴瑟轻音成为了主体,浑厚清越的编钟则是成为其中的点缀,悠扬缠绵的箫声笛声则化身成为了渐渐凝聚成型的仙女,缓缓露出了羞花闭月的容颜。
众人仿佛置身在浩瀚无际的九天之上,四周云雾飘渺,星河灿烂,到处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一个个仙姿飘渺的仙女,缓缓从九天飘落而下,在空中翩翩起舞,如诗如画,浮想联翩。
尽管以琴瑟为主导的飘渺空灵之声化身成为了无边的云海星辰,但罗雪琴的洞箫则是越发晶莹剔透,穿越了时空般,盘旋在天际云霄之中,引导着一位位的仙女上下起伏,表演着最神奇的舞蹈。
箫声越发激荡,无数仙女曼妙的身姿焕发出无数的云霞彩光,吸引住了过往的仙禽神鸟,与众多仙女一道翩翩起舞。
舞步越来越轻快,到了高。潮之处,好似九天上下,都弥漫着动人的旋律,无数天花飞洒下来,花香满人间。
淋漓畅快之处,更是让人美不胜收,情不自禁竖起耳朵去聆听一切,生怕漏掉一个音符。
坐在空中当免费观众的陆渊不禁苦笑起来,发现他让罗雪琴带着天竹箫上场,简直就是一个愚蠢到极点的主意。
要不是罗雪琴竭尽全力压制箫声中的飘渺仙灵之气,光是这一曲羽衣霓裳,就可以将台上台下变成一个真正的大舞台。
所有的观众和台上的演奏者,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翩翩起舞,难以控制。
若是罗雪琴的功力再深厚一点儿,天竹箫中更将涌出诸天幻象,可以让所有人清晰无误地欣赏仙女下凡的灵异景象,重现一个月前在白云观后殿出现的仙灵之境。
到时候,就算是罗雪琴声称她是真正的仙女,恐怕也没有任何人怀疑真假,尤其被她“仙音”洗脑的这群观众,则是将成为第一批受害者,生死予夺,变成她最为忠诚贴心的脑残粉。
只要她一个眼神,就算面前是万丈悬崖都会毫不眨眼地跳下去。
羽衣霓裳在最**的部分,就戛然而止,留下无比的震撼和仙灵之音,萦绕众人耳际。
大概过了半分钟,铺天盖地的热烈掌声简直要将屋顶给掀翻,
尤其是在场的许多音乐家,更是惊奇地发现,罗雪琴的演奏已经完全踏入音乐大师的领域,要不是为了和乐队配合的话,还要胜出几分。
现在的罗雪琴,不仅是乐队的灵魂,且更将整个乐队抛开一段距离。
很多时候,乐队彻底沦落成为了陪衬和阻力。
众人不约而同地期待起来,要是女孩独奏的时候,难道效果还要更胜三分?
。。。
第七十九章 广陵散
罗雪琴的独奏,在第六个节目《阳关三叠》上就出现了。【】
改用琵琶的罗雪琴,正式成为了乐队的灵魂,用铿锵有力的曲调,将那种黄沙万里,激昂高亢的的古代边军生涯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三叠,就是重复往返的意思。不过作为古代琵琶名曲之一,这次演奏的曲谱和大家所熟悉的《阳关三叠》大不一样。曲调旋律更为简洁,萧杀荒寒的凄凉气韵更是弥漫在众人心田之中,压抑得沉甸甸的。
当大屏幕上呈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之时,昂扬迅捷的的琵琶声犹如马蹄般敲打在众人的心田,让人热血沸腾,且充满了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的悲壮韵味。
号角战鼓声渐渐远远逝去,荒寒的万里黄沙再次成为永恒不变的主题,只留下一段悲凉的挽歌,缓缓流淌在宽阔的殿堂中。
琵琶声渐渐舒缓低沉,最后无影无踪。
一曲终了,出奇的是没有任何掌声,只有一种沉闷的压抑。
舞台上的灯光越发黯淡下来,乐团也消失殆尽。
一抹灯光从顶上打了下来,照在一具漆黑的古琴上,两位工作人员将一张竹席,一具香炉摆放在了古琴的旁边。
幕布上的大屏幕也呈现出了一片青碧的竹林。
一位身穿古人衣冠的中年男子走上台来,用低缓有力的声音道:“在中国音乐史上,古琴在春秋战国之后,就走上了历史舞台,取代了编钟的王者地位,成为了士子文人的必修技艺,更诞生了无数的古典名曲,影响深远。”
“无论是名流千古的《高山流水》,还是千古绝唱《广陵散》,都对各个时代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次绝传,又多次为后代的音乐大师重新创作,可以说是有许多个版本。现在大家将要欣赏到的,则是原版的两首古琴曲,请诸位尽心聆听。”
换上了一件银白色古代宫装的罗雪琴,再次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乌黑的长发在头上挽成了一个公主髻,一根朱红若火的凤钗斜插上面,凤口垂下的珠链衔着一颗蚕豆大小的银白珍珠。
一张俏丽无匹的秀脸也精心雕琢了一番,修长乌黑的眼睫毛犹如半月,看上去宛若月宫嫦娥般盘膝坐在古琴后。
仪态端庄,神情凝重,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但全身上下却散发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气息,容光照人,让人不敢逼视。好似是九天之上的仙女,风华绝代,冷艳出尘,自生威仪。
不要说台下和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就算是李天语这位最熟悉罗雪琴情况的死党,也是不约而同在心头浮现出了“天人之隔”想法,她旁边新晋升的某位脑残粉丝兼大美女,更是眼珠眨也不眨地盯着前面,无限仰慕崇拜之情清晰可见。
坐在另外一边的何燕妮手掌不禁一紧,用力捏着丈夫罗晋的手腕,探过头去,在他耳边小声道:“我都怀疑这孩子不是我亲生的,而是天妃娘娘赐下的九天仙女,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回转天上了。”
罗晋小声道:“别胡说八道!”
何燕妮也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这么说不是诅咒闺女吗?
但心头总觉得这两天的相处下来,和女儿的距离越拉越远,明明本来不抱多少希望的女儿再次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一如既往地叫她妈妈。但再也无法将女儿抓在手心中,尤其女儿表示了她的不满之后,她这个当母亲的都是战战栗栗,生怕再惹孩子生气。
尤其现在女儿邀请他们这个当父母的参加她的音乐会,本来是拉近母女关系的时候,但现在给她的感觉却是迥然相反。
不由自主地朝旁边不远的座椅看了一下,女儿最好的闺蜜也是一副两眼冒着小星星,恨不得跑过去匍匐在女儿脚下,表示崇敬仰慕之情的姿态。
不禁心头一松,连天语这么漂亮活泼的女孩子都是对雪儿死心塌地,她的那个经理人也是一副恭谨万分的神态。她自己刚才这个奇怪的想法大概不是她一个人才有,所有女儿身边亲近的熟人都是一个想法。
乳白色的灯光照在古琴上,将罗雪琴艳丽不可方物的俏脸隐藏在乳白的光晕中,更为她增添了几分朦胧飘渺的仙灵之气。
犹如白玉般的细指在琴弦上一扫,几道跳跃而动听的徵弦声腾空升起,犹如正月烟花般地绽放开来。
《广陵散》的旋律正式响起,繁复细腻的琴弦声在十指的挥舞中,渐渐勾勒出一曲欢愉博大的妙音。
这曲出自东晋竹林七贤的古琴曲,上半阙欢愉壮丽,下半阙则是转为悲凉苍茫,跨度极大,指法更是要求极高,就算是专业的琴师没有一年半载的时光,也难以掌握。
在国家大剧院的观众隔着舞台很远,不能看清楚罗雪琴在古琴上跳动的玉指,但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却没有这个苦恼,能清清楚楚地望见十根飞速跳动,上下翻飞的葱葱玉指。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大部分的音乐爱好者和广大观众来说,飞速跳动翻飞的纤秀玉指,好似超越了人类的极限般,几乎在一秒之中,可以弹奏出三四种不同的琴音。没有任何一次失误,每次都是准确无误地拨划在琴弦上。
最让人骇然的是,十根起伏不定的指头十分自然,潇洒自如,根本没有任何手忙脚乱或者矫揉造作的架势,一根指头弹起,另外一根指头就恰如其分地按了下去,仿佛是妙如天成,练习了千百遍般。
光是上半阙罗雪琴展现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犹如蝴蝶翻飞的指法,就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到了下半阙,罗雪琴的指法一缓,表现欢愉的宫商之音渐渐疏远,颤抖的徵羽变为主旋律,曲调苍凉悠远,足以让人怅然泪下。
无论是上半阙犹如炫耀指法般的宏大欢愉,还是下半阙黯然神伤的悲凉无助,都是一脉相承,转换之间浑然天成。
跳跃的指头和颤鸣的琴弦,都昭显了演奏者真实无误的心灵情感,好似罗雪琴化身成为了千年前的古人,坐在刑台前,用琴音描绘自己的生平际遇。
这种从欢愉到悲凉的转换,尤其是指法变换十分繁复的琴曲中,是最为体现演奏者的功力水平的。
对于知晓真相的陆渊来说,更知道为什么是让罗雪琴来上台表演独奏,而不是出动乐队伴奏或者多琴合奏,而是因为实在难以找出和罗雪琴配合的演奏者来。
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
民族乐团的成员,大概除了几位民乐大师外,其他都难以跟上罗雪琴的脚步,所以就不画蛇添足,让罗雪琴单独演奏效果更佳。
当最后结束的几个小节来临,琴音若断若继,那种悲凉凄苦的感觉,充盈着所有人的心弦,台下无数人都没有发现眼角已经出现了晶莹的泪珠。
等一曲终了,台下没有任何掌声,而是只有压抑不住的呜咽抽泣声,若不是压抑着心头的情感,大概有许多人想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至于鼓掌欢呼,那就甭用想了。
李天语从口袋中抽出纸巾,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抹着,不过转眼就发觉一大包纸巾就被四周根本不熟悉的观众自然而然地抽了个精光,就算她身边的周紫欣都只好用手掌擦拭眼角的泪珠。
陆渊这个混球,是故意的!
想起纸巾是在探望陆渊,故意嘲笑这混蛋时被他塞进去的,两个小丫头也被一人发了一大包。本来当时还没有想到是用来做什么,这个时候当然知道是为什么准备的了。
本来想继续演奏第二首《高山流水》的罗雪琴,这个时候只好停下动作,收敛一下心神,才发现自己好似眼角也有些湿润了。
本来以她的一生经历,是无法完全把握住这首古典名曲的精髓所在,尤其下半阙以拙胜巧,以悲替愉的艺术手法,她就算经历了普通人没有的悲苦凄凉,但也有些浅薄。
现在在台上全心全意演奏这一曲,要是以十分为限,她最多只能打七八分,上半阙无论指法意境,都是臻至完美之境,但后半阙心境还是差了许多,只能说是中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