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炼归仙-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洞内就没有再传来任何消息。在修士被困洞穴的第六个月,营救终获成功。但当营救修士进入洞穴后,他们才得知,就在受困的第四个月,修士莫尔已经被他的同伴杀掉吃了。
根据四位获救修士的证词,在他们吃完随身携带的辟谷丹后,是修士莫尔首先提议吃掉一位同伴的血肉来保全其他四位,也是修士莫尔首先提议通过抓阄来决定吃掉谁,因为他身上刚好带了一副骰子。四位生还修士本来不同意如此残酷的提议,但在他们获得外界的信息后,他们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反复讨论了保证抓阄公平性的问题,最终选定了一种掷骰子的方法来决定他们的命运。掷骰子的结果把需要牺牲的对象指向修士莫尔,他于是被吃掉了。
此案件就是如此过程。
很清楚明白的案情,但是很不好判。
四名修士吃掉修士莫尔,是否有罪,是否该杀?
第二百三一章 七杀问心(六)
孙豪读书很多,自认为学识不错,但是,这个远古时期或许已经发生的案件,孙豪并没有在历史书上发现只字半语,也就是说,这四个修士,是否该杀,孙豪必须自己判断,并作出判决。
这跟化身黑落神将之时有根本的不同,化身黑落,孙豪是知道该杀的,只是需要理由说服自己,因为,历史就是那样。
但是,化身这个远古判官大士,手头要判的这个案件,就完全无迹可查了,必须孙豪自己做出判断,也不知道杀魔宫的考验是杀好,还是不杀好!
大夏帝国上下,对此案件都相当关注。
这四名修士,是大夏以十名修士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整个营救过程,也饱受大夏帝国民众关注,可以说,此时,孙豪所化身的大判官唐丁,已经成为了整个大夏的焦点。
万众瞩目,就连大夏皇室,此时也派有代表亲临审判现场,听取唐丁宣判。
厅堂之上,唐丁居中而坐,左右两边,坐着四名副手判官大士,都一脸肃然,开始审判。
四名副手大士,观点并不一致。
两位副手判官大士主张宣判四位修士有罪,他们认为:“任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人都必须被判处死刑,此四名修士,按律当斩。”
另两位副手判官大士主张宣判四位修士无罪,他们认为:“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大夏民众认为应该宽恕这四名修士或仅给予象征性的处罚。民众的态度显而易见。因此‘审判应该考虑民情’,四位修士应该宣判无罪。”
四位副手,意见相左,打成平手,是杀是放,此时,全看孙豪化身的唐丁大士。
应该如何宣判?孙豪开始思考,整个厅堂之中,一片肃静,众人都宁声静气,关切地看着孙豪化身的唐丁大判官。
杀?不杀?
此案,已经有过初审,初审的判决是四名修士有罪,按律当斩。
此时,四位副手,意见相左,四位修士是生是死,全在唐丁大士一言之间。
孙豪思考良久,缓缓睁开双眼,看了一眼充满希冀的四位修士一眼,缓缓开口说道:“当我倾向于维持初审判决,我又显得多么荒谬,这些将被处死的人是以十名英雄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说到这里,孙豪化身唐丁大士大声说道:“我退出对本案的判决”。
孙豪退出,不判就是判。
四位修士面如死灰,因为唐丁大士退出,四位副手大士打成平手,那么也就是说,最终判决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意味着维持原判:“四名修士,按律当斩”。
是日,四位修士被斩。
四位修士脑袋落地的这一刻,孙豪心头又闪过一丝念头:“何为杀?为何杀?”。
旋即,孙豪精神一振,人从幻境之中退了出来,定神一看,自己又出现在了一个问心殿之中。
这间问心殿明显不是前面那一间,因为这一间问心殿内,只有八个悟道蒲团。
孙豪进来不久,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从这间问心殿的入口处走了进来,不出孙豪所料,欧阳兄弟也再次走进了这间问心殿。直到第十六人进入之后,悟道蒲团亮了起来,显示,大家可以开始悟道了。
这十六个人,是刚刚那间问心殿内的修士中的一部分,刚刚那间问心殿是二十三人,只有十六人到达这里,这就意味着,有七名修士已经被杀魔宫真正淘汰出局了。
分析这十六个人,孙豪发现,登上杀蒲团的修士之中,也有两人被淘汰,其中青云门的程曙光就在被淘汰之列。显然,两个光门相比,带“悟”字的光门淘汰率会稍低,不过,也并不保险,一旦没有通过杀魔宫的相关考验,就算登上过杀道蒲团,一样也有被淘汰的危险。
因为上一关刚刚好淘汰了两个身登“悟”字的修士,这样一来,这里的杀道蒲团就很好分配了,孙豪等没有被淘汰的“悟”字修士,自然再度登上了杀道蒲团,开始悟道。
又因为两个光门都有机会进入下一关,杀道蒲团的重要性就降低了许多,其他修士虽然心存不满,但是也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登上这个悟道蒲团,孙豪的心头,自然浮现出了刚刚审判的这个案件的领悟。
杀?还是不杀?
最终,孙豪虽然没有做出选择,但实际结果却是:“不得不杀”。
那么,为何如此呢?
大夏乃是人族第一个一统的帝国,立国之后,立有“禹刑”,“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律法,乃是约束修士及常人而设,如今的宗门,发展千万年,也大多沿用了古刑法的一些规定,比如不准同门相残之类的规定,都是从大夏律令之中演变而来。
律令之所以设立,在于规范修士或者是凡人的行为,保护整个人族的社会秩序。
四位修士之所以会死,之所以被斩,无他,死于礼法之下。
礼法,乃是大夏立国之根本,其严肃性,其权威性不容质疑,如果此四名修士不斩,礼法威严何在?如果此四名修士不斩,必然引发情与礼法之间的有一场巨大争论,人族是以情治国,还是应该以礼法治国,这是一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
历史的实践告诉孙豪,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族要想繁荣昌盛,就必须维护礼法的严肃性于权威性。
是故,孙豪才有弃权而实际是斩杀四人的决断。
此四名修士,杀之于法!为礼法而亡。不礼之人,杀!
孙豪明悟:杀之,也是大仁大义也!
明悟之后,孙豪通过“悟”字光门进入第三个幻境。
第三个幻境之中,孙豪摇身一变,变为了汉水河边的一个渔夫。
京华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京华城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又在河水之中大声呼救,孙豪所化曾被他骗过的渔夫恰巧又在现场:“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救还是不救?
不救,商人就会淹死,不救等于杀!
第二百三二章 七杀问心(七)
这个故事,博览群书的孙豪读到过,其结果孙豪清楚记得是没有救,最后,商人被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只是,看着在汉水河中挣扎的商人,孙豪心中想到:“难道自己真的见死不救吗?这商人虽然不守信用,按照杀魔宫墙壁之上的记载,属于不信者杀的范畴,但是,从孙豪本心来说,商人无信固然可耻,但是,罪不至死,虽然化身为渔夫,孙豪觉得自己应该也是一个大度的渔夫,一个不计前嫌的渔夫……”。
修士修行,当顺应本心,既然本心觉得这商人罪不至死,孙豪所化渔夫决定:“救了”,渔夫跳下河,救起了呼救的商人。
救起商人,孙豪再度回到了问心殿,发现自己问心考验并没有失败,自己再一次获得了问心悟道的资格。
那么,由此看来,问心殿内,杀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并不是唯一通过问心的途径,想来也是如此,如果这问心殿真是只要杀戮就能过关的话,想必就不会有那么多被淘汰的修士了。
第三问出来,问心殿内的悟道蒲团变为了六个,修士也仅仅只剩下了十一个。
欧阳都三没有出现在问心殿内,想来已经被淘汰出局,欧阳让二倒是挺了过来,出现在孙豪的身后。
六个蒲团,获得悟字的修士却有七人,魔修那边,四人全过,多了一人。白正煌不想节外生枝,自动削去一名魔修的“悟道”资格,双方再度相安无事,登上蒲团,开始悟道。
孙豪这次悟道,却和前面两次有所不同。
坐上悟道蒲团之后,孙豪仿佛又变成了渔夫,然后,那个两次获救的商人,展现给了孙豪两个不同结局的故事。
故事一,商人依旧不守诚信,一次,汉水大灾,粮食减产,此商人囤积居奇,不少无辜贫穷百姓因为没有粮食饿死,而这商人却乘机大赚黑心钱,孙豪所化渔夫大为后悔,悔不该当初救其性命……
故事二,商人第二次获救之后,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同样是大灾之年,这商人大幅赈灾,被誉为万家生佛,孙豪所化渔夫庆幸,幸好当初救其性命……
一样的救人,两种不同结局的故事,自己救人,对还是不对呢?第一种可能让孙豪大汗淋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救人虽然是善举,但善举却不一定会结出善果。历史故事之中,渔夫最终没有救这商人,恐怕也是有其道理。远古贤人用这个故事教育后辈,却也是教育后辈讲诚信,人无信则不立。
不救是杀!这个故事让孙豪明悟,有时候,杀可能也是善,一念之仁,不杀也可能会造恶。
那么,明悟了这个道理,如果自己身为渔夫,当日当时,自己会不会依然救起商人呢?孙豪坐在悟道蒲团之上,参悟良久,最终想明白了,自己照样会救。
就算化身渔夫,自己应该也是一个大度的,胸怀宽广的渔夫!
想通这个道理,孙豪通过“悟”字光门进入第四个幻境。。
这一回,孙豪化身为帝,国内刚刚发生一起影响巨大的杀人案,帝国大臣,分成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需要为帝者最终裁决。
这是一起为父复仇杀人案。
最近,京华城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杀人大案。原雟州都督府都督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张瑝和十一岁的张琇将大夏朝廷的监察御史杨汪杀死于京华东郊以报父仇。
若问事发原因,还得追溯到三年前。雟州都督张审素清廉正直,被部下陈纂仁诬奏其“冒战级、私佣兵”。孙豪所化大帝获报,派杨汪按察。杨汪先将张审素关押在监狱,自己则到雟州按察谋反案。张手下不胜其忿,擅自杀了陈纂仁,又以兵七百包围了杨汪,胁迫杨汪为张审素雪冤。很快周边军队赶至,杀了董堂礼及其党羽,杨汪得以脱身,于是上奏说是张审素谋反。
依照大夏律令,除张审素本人处斩以外,张家十六岁以上的儿子全部被处以极刑。两个儿子张瑝、张琇因未成年,流徙在外。几年后,二人逃回京华,隐名埋姓,藏匿市中。一天夜里,在京华东郊,二人截击已经改名万顷的杨汪至死。
此案轰动京华,都城士女都同情张琇兄弟,认为他们年纪虽幼小,却能为父报仇,堪称孝烈。
大夏朝廷有不少大臣认为,张氏兄弟“孝烈,应宽恕,宜贷死”;但也有大臣认为“国法不可纵报仇”,当依律严办。
大夏立国,最重孝道。历来,大夏国都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有史以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报杀父之仇素来也为大夏修士凡人所理解支持。
张氏兄弟为孝,击杀仇人,在大夏修士、大夏民众看来,乃是大善行为,朝野上下,认为其情可免死罪的人为数不少。
坐在大帝之位上,孙豪思考良久,缓缓开口,大声说道:“孝子为父报仇的情感是义不顾命,可国家制定法,哪能容此。张氏兄弟,按律当斩”。
孙豪化身大帝发话之后,年幼的张氏兄弟被决杀,张琇兄弟死后,修士庶民皆伤愍之,为他们写作哀诔,张贴于衢路。市人集资敛钱,于死所造义井,并葬张氏兄弟于北邙山。又恐万顷家人报复来发掘,并作疑冢数处,让旁人无法找到……
孙豪所化大帝冷眼旁观,并未阻止。
杀魔宫墙体有云,不孝者,杀!
孙豪幻境之中,张氏兄弟大孝,但其情可恕,其行为过激,孙豪不得不杀!
就算士庶皆伤,也是按律当斩!
孙豪缓缓消失在幻境之中,又一次通过了杀魔宫的考验,出现在了一间问心殿内。
这一次,四问过后,问心殿内的悟道蒲团仅剩四个,而通过考验的修士有九人,其中六人都是带悟修士,欧阳让二很遗憾地没有通过考验,已经被淘汰出局。
第二百三三章 七杀问心(八)
不过,不知道这些被淘汰的修士,会不会有一些收获或者是补偿,想来,作为培养后辈修士的传承之地,应该不会让进入的修士白来一场,孙豪猜测,很有可能被淘汰的修士会进入杀魔宫不同的宫殿,获取到层次不一的传承或者秘法什么的。
而且,孙豪猜测,通过考验的次数愈多,获得的收获应该越大。
因为还在杀魔宫内,孙豪不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这需要出去杀魔宫之后才能验证。
现在,这一间问心殿只有四个蒲团,却有六名悟道修士,矛盾产生了。
白正煌桃花眼里闪过一丝精芒,然后开口说道:“两边,一边两个,沈钰,有没有意见?”
沈钰看看现场,九名修士,魔修那边多了一人,真要开启战端,不一定对青云门有利,看看白正煌,最后再看了一眼孙豪,沈钰开口说道:“如此甚好”。
白正煌嘿嘿一笑,很快,对身边的一名修士说道:“这回,你退出”,那修士点头说好,竟然没有怨言。
青云门这边,沈钰看向孙豪,开口说道:“孙豪,觉得怎么安排为好?”
青云门是上宗,青木宗只是附属宗派,沈钰觉得,于情于理,孙豪如果聪明一点,都应该自觉退出才是。
听到沈钰询问自己的意见,孙豪脸上出现淡淡地笑容,回答了一句风牛马不相及的话:“孙豪现年十九”。
听到孙豪这个答案,沈钰的眉头皱了起来。
孙豪报出自己的年纪,看似是和悟道蒲团的归属毫不相关,但是,孙豪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不会拱手相让的态度。
青云门的门规之中,有这么一条,附属宗门弟子,如果能二十岁以前筑基,那么筑基之后,是有机会被青云门的金丹真人收为亲传弟子的。
现场青云门弟子,都是压制修为多年,专门为龙雀秘境而来的弟子,二十岁以下的倒是基本没有,也就是说,这些弟子之中,除非有特别关系,日后很难成为真传。
孙豪这句话正是提醒沈钰,自己以后也会加入青云门,并且有机会成为亲传弟子,那么,沈钰就不要拿孙豪是下宗弟子的事情说事了。
孙豪寸步不让的态度让沈钰有点恼火,如果不是现场有魔修在看笑话,如果不是另一个青云门修士并不是他沈钰身边的人,此时,沈钰都有心要让孙豪好看了,就算是忍住了孙豪,但是沈钰还是语气不善地问道:“那么,孙豪,你和张文试试手,公平竞争吧,谁赢谁上”。
因为青云门这边没有敲定人选,白正煌那边也不着急,站在一边看好戏,听到沈钰让孙豪和张文用修士常用的办法,战力决定地位之时,魔修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神情,这真是一场好戏,没想到,青云门自己先窝里斗了。
听到沈钰的话,孙豪摇摇头,脸上一脸微笑,但语气却毫不客气:“沈师兄,孙豪没有和张文动手的必要,孙豪这里有两个提议,沈师兄不妨听听,一个提议,我们青云门动手,驱逐魔宗弟子,全得四个悟道蒲团,这样岂不是最好?第二个提议,如果沈师兄实在是不想跟魔修争斗,那么,孙豪倒是想试试沈师兄的高招,想讨教一二”。
孙豪这番话,可以说是差不多把这问心殿内修士给得罪光了,魔修那边,几个魔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这青云门的附属宗门弟子真是大言不惭,居然想把五行魔宗的弟子当成软柿子给捏了,真要动手,谁捏谁还很难说呢。
青云门这边,沈钰的脸上也是一脸铁青,这孙豪,真是不知道好歹,居然敢向自己挑战,认为张文不是他的对手,还真是不知道马王爷是否长了三只眼……
实话说,孙豪真实的想法不是别的,倒真是希望沈钰能硬气一点,向魔修开战,这样,孙豪自信有自己的帮助,最终能尽灭魔修,获取传承,那里需要青云门自己争斗。
但是,很显然,沈钰没有采纳孙豪的第一条意见的打算。孙豪这番话说完之后,沈钰气极而笑:“好,孙豪,你真是很好,想见识见识我的手段是吧,那么你来吧,我让你三招,看看你能不能碰到我,看看你有没有能力给我形成威胁,如果你能,让你一个蒲团又何妨,如果你不能,哈哈哈,希望你能有点自知之明……”
让我三招?看着哈哈大笑的沈钰,孙豪淡笑摇头,这沈钰未免太自信了吧,不过,既然如此,也就别怪我让你难堪了:“如此,那我们就这样说好了,沈师兄,小心了,沉香剑,起,沈师兄,小心,剑直刺……”。
孙豪背后,沉香剑飞速出匣,在空中带起一连串残影,直射沈钰。
孙豪竟然真敢动手?沈钰心说,找死,正寻思是否利用这个机会,名正言顺斩杀孙豪之时,猛然发现,孙豪的沉香剑已经飞速袭来,而且,这沉香剑虽然只是极品法器,但是爆发的所谓剑直刺攻击,居然给沈钰巨大的危机感。
孙豪这一剑,给了沈钰一种一往无前的冲锋感,锐利无比,速度极快。
感受到危机,沈钰不敢怠慢,嘴里大喝一声:“玄剑盾,固若金汤”,随着他的大喝之声,他身边出现一把金色大剑,大剑挥动,在身前结成一面盾牌,将他保护在了其中。
沈钰身为青云门嫡系弟子,家传了得,玄剑盾也是一门防御力极为了得的防御法术,青云门同辈弟子,只有少数修士,比如轩辕红等人,才能勉强突破玄剑盾的防御,对沈钰造成一定的威胁。
在沈钰想来,一个下宗弟子,就算这所谓的剑直刺看起来锐利无比,但是想要突破自己的玄剑盾,应该也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剑直刺笔直直刺过来之后,沈钰的额头顿时冷汗淋漓,这剑直刺的穿透力简直太强了!自己的玄剑盾根本就抵挡不住,沈钰有感觉,若论穿透力,孙豪这招剑直刺,简直比轩辕红对自己的威胁还要大。
说时迟,那时快,玄剑盾只稍稍挡住一下,沉香剑已经突破了防御,点在了沈钰的胸前,不过,好在貌似孙豪的实力也不是很强,沉香剑突破防御之后,力道有所不足,仅仅只能是在沈钰的左胸之上点了一下,并没有对沈钰形成实际伤害。
不过,其中冷暖,只有自己知道,沈钰明明觉察到了,沉香剑刺穿玄剑盾之后,原本还是势大力沉的,只是在刺中自己的前一刻,突然显得力道不足一般,这才对自己没有形成太大伤害。
沈钰心中马上明白,这应该是对面的孙豪故意留手了!
第二百三四章 七杀问心(九)
现场毕竟有不少魔修,孙豪也不想让沈钰太难堪,这才在关键时刻稍稍留手,没有给沈钰造成太大伤害。
不过,试过沈钰的实力,孙豪心头涌起淡淡的失望,这沈钰虽然是这次青云门的带队大哥,但在实力之上,明显弱了轩辕红一筹。如果自己全力对战,哪怕是他法器和法术有优势,但想来也挡不住自己多久,这倒是和孙豪想象之中的青云门弟子有点差距。
在青木宗不少弟子的资料之中,青云上宗就是厉害的代名词,不少前辈弟子的修行笔记都记载了青云门弟子如何如何厉害,这让孙豪长期以来,对青云门弟子充满了期待和敬畏,进入龙雀秘境之后,和轩辕红接触之下,孙豪也感受到了轩辕红身上一些诡异难测的手段,感觉青云上宗还真是名不虚传。
孙豪为什么要审量沈钰,找沈钰动手,实际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