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进击的王妃-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宫空虚,无交心之人,前朝无可用之才,连一个能领兵作战的人都没有。若是以往,狄兴远敢如此,他便派人去取狄兴远的项上人头,让天下人知道违抗帝皇的下场。而今,他可用的将士只有区区数万人,不能动狄兴远,也根本动不了他。
李邺谨不肯退步,又对他无可奈何,只能这般僵持着。
“狄将军不是已经镇压了反贼了吗?为何还不归京?”
“今上为君不仁。昔日顾家何等忠心,却落得这个下场。狄将军怕是心有戚戚焉,恐跟顾家落在一样的地步,才不归来的吧。”
“你听说石人的事了?望月命数将尽,狄将军也要反了。”
“狄将军要反?!”
百姓愈加惶惶不安起来,只觉得这天下是真的要变了。他们并未怨恨那些造反的人,而是感叹望月的气数将尽。
“当年顾将军惨死天青镇的时候,或许就该有今日了。”
“是啊,若是顾将军还活着,望月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行人悄悄地感叹一句,然后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去了。
这国家兴或亡。他们的日子都得过下去。
李邺谨甚至有些厌恶早朝了。他很想将自己关在太和殿里,将所有的窗帘都拉上,自己便坐在那里,静静地感受着那黑暗。又抑或选几个美人,葡萄美酒,美人相伴,方不辜负这美好时光。
等他恍然回神的时候,李邺谨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此时的想法竟与前朝的那些亡国之君如此相似,醉生梦死,活在自己构建的现实了。
李邺谨按时坐在了早朝的大殿上。
今日商议的是如何处理狄兴远战胜归来,却不入京之事。
“陛下,狄兴远带着两万大军不入京,与邺城形成对抗的姿态,是有反心!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派人镇压!”
李邺谨的目光飘在那人的身上:“派你去?”
那人刚刚的慷慨激昂顿时消失地无影无踪,脸色微微发白:“臣只是个文臣,论行军打仗如何比得上狄兴远?”
另一人道:“依老臣看来,狄将军并无反心。否则,他可不必去打何勇,更不必在赢了之后又归来,驻守在距离邺城九十里的地方。”
“臣听闻,狄将军是要陛下为顾家平反,他便会入城?”
“狄将军并无反心,而是重情义。当年他在顾老将军麾下,顾老将军对他又知遇之恩,他念着情,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陛下,臣以为狄将军的要求无可厚非!顾家满门忠烈,乃是被奸人所害。陛下被奸人蒙蔽,如今幡然悔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何不效仿古贤人?”
一时间,朝堂上皆是劝慰的声音,劝皇帝为顾家平反。
但是在李邺谨看来,这是逼,逼他的人不是群臣,也不是狄兴远,而是顾天澜!
李邺谨突然起身,转身离去,留下一众懵了的朝臣。
距离邺城九十里外的军中。
公孙奕的嘴角挂着一抹笑,饶有兴趣地问道:“这样子了,他还不屈服?”
顾天澜也笑了:“他的性子便是如此,越逼他,他反而越不这样做。”
“那你还逼他?”
“等将他逼到退无可退之时,他只能选择屈服了。”
顾天澜的心情愈加好了。
当年李邺谨残害顾家,杀死她的时候,何曾想过会落入这样众叛亲离,退无可退的境地?
“阿澜,你这般无赖的模样,为夫甚是喜欢。”公孙奕说着,喝了一口酒,搂着顾天澜便哺了过去。
顾天澜的酒量好,饮酒后脸微微发红,面容更加娇媚。
公孙奕见此美景,刚推开,嘴唇又压了上去,碾着她的唇慢慢地吻了起来。开始只是轻吻,到后面,他的舌头便钻入了她的嘴唇,浩浩荡荡地清扫着里面的空气,很快将她吻得气喘吁吁。
狄兴远一掀开帐帘便看到这般情景,第一想到的是不是自己也该回营帐抱着娘子亲热亲热了。
想到正事,狄兴远还是厚着脸皮走了进去。
顾天澜狄兴远的到来便立即推开了公孙奕。
公孙奕没有丝毫羞赧,脸上反而带着一丝意犹未尽。
“两日过去了,陛下并未有丝毫屈从的意思。”狄兴远道。
顾天澜的嘴角勾起一个志在必得的笑:“很快,他就没有选择了。”
狄兴远看着她。她那般胜券在握,所有的事仿佛都在她的意料之中。眼前的女子深不可测,但是却能让掩在阴霾里的顾家重见天日。这是他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如今有人能做到,他自然要全力配合。
李邺谨没有早朝的第一日。
耳边终于没有了朝臣叽叽喳喳的声音。那些朝臣,看似都在劝他,为他的李氏江山兢兢业业,实则都都是贪生怕死,都是顾天澜的帮手,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认错。
呵。
他终于得以清静一日。然而上天并未如他的愿。
他刚醒来,一个内侍便带着一人匆匆走了进来。
那人一看到皇帝便跪了下去:“陛下,岱州葛氏反了!”
李邺谨还好是坐着的,若是他站着,此时已经站不稳了。
刚平息了何氏的叛乱,如今葛氏又反了。纵然他很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江山已经千疮百孔。刚堵上一个孔,另一个伤口又开始流脓。
石人见,望月亡。
从那座石人开始,望月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便开始冒出了头,都想要他这天下。
呵,他们怎么配?
他才是真龙天子,那些牛鬼蛇神竟敢这般大胆。
“陛下,狄兴远带着两万大军不肯入京,朝中无将士,也无将才,该如何平乱?”
这句话戳中了李邺谨的弱点。
李邺谨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了下去:“容朕想想。”
李邺谨如同暴怒的野兽一般,在太和殿里走来走去,横冲直撞,由什么东西挡住他的脚步,他便一脚踹过去。有时会撞到利器,他却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般。
他身上的衣服烂了,身上布满了伤口,终于坐了下来,气喘嘘嘘,脸色惨白,却又狰狞。
不过为顾家平反罢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待到望月的江山稳定下来,这史书还不是任由他编纂?
他想要顾家忠就忠,想要顾家是反贼便是反贼。这功过是由后人评断的,后人评断的方式便是史书。
李邺谨脸上颓然的表情消失,变得兴奋起来,仿佛终于看到一点光。
他再走出太和殿的时候,又变成那个沉稳且深不可测的帝王。没人知道太和殿里发生的那一幕。
他走进御书房,在椅子上坐下。
他拿起笔,在摊开的纸上写道:“顾氏祖上随太|祖皇帝征战,救国家之难,保社稷之无虞。然为权奸说嫉,得此祸端。朕日思夜想,深感痛惜,怜其忠心,洗清其冤屈,顾今书此书,昭告天下。”
皇帝写下为顾氏平反的诏书,昭告天下!
各朝各代,为被奸人所害的忠臣平反的事并不少,但多是平先皇之臣的反。没有皇帝会为自己的朝臣平反的,因为那是自己判下的罪,平反则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打自己的脸。皇帝乃是真龙天子,即使错了,也会继续错下去。而像李邺谨这般,承认自己错误的,还是头一遭。
李邺谨写下这封诏书的时候,便觉得脸火辣辣的疼,屈辱感油然而生。
他很想将这封令他屈辱的诏书撕了,撕成碎片!
但是终究,他忍住了。
他叫来了礼部尚书,昭告天下。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御驾亲征
“顾将军没有反!当年顾将军死在天青镇,乃是了朔云的计谋,以身殉国!顾将军不是无用,而是朔云太过于狡猾。”
“顾家世代忠良,不曾想被奸人所害,竟背负反贼的名声这般久,还好苍天开眼。”
皇帝诏书下,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一道黑色的身影穿过人群,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凌府的门口,推门进入。
昔日里繁华的顾府,挂上凌府的牌匾,繁华了四年,如今又重归冷寂。里面一个人都没有,院子里的杂草丛生,宗祠,已经累积了一层厚厚的灰。
顾天澜取下了帽子,拿着抹布,擦去了灵牌上的灰尘。
她擦得小心翼翼,从后到前,最后一块是她父亲的。
顾天澜仿若父亲站在她的面前,刚毅的脸上满是笑容,满脸慈爱地看着她。
“女儿来看爹爹了。”
“澜儿,好久不见。”
“李邺谨已经替爹爹和诸位叔伯平反了,爹爹不必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了。”
父亲脸上的笑容没有变,只是皱纹加深了:“好孩子。”
顾天澜说着,眼泪便落了下来。
“女儿只要活着一日,便不会叫爹爹在阴间还要受委屈的。”顾天澜的眼闪耀着冰冷的光芒,“那些欠顾家的,欠女儿的,女儿都会一点一点地讨回来。爹爹只要看着便好了。”
父亲的脸上的笑容终于退去,变得担忧起来。
“澜儿,为父只希望你过得开心一些,恣意妄为一些,那样才是为父的女儿。”
“阿澜会过得开心的。”公孙奕走了过来,执住了顾天澜的,将她往自己身边拉了一些,两人之间是亲密无间的距离。
父亲的目光在顾天澜和公孙奕之间穿梭着,然后集在公孙奕的身上。他常年征战沙场,眼神里带着杀伐之力,厚重深沉,沧桑而富有穿透力,像是能看透人心。
两人静静地对视着半晌。
父亲的身影渐渐变淡,然后消失了。
“我像是看见爹爹了。”顾天澜痴痴道。
那一瞬间,她脑海闪过许多画面。幼年时候,她骑在父亲的肩头玩骑马,长大一些,父亲便带她去骑真的马,她跟随师父习武,父亲站在山下的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再后来,父亲带着她一起上战场……那一幕一幕从她脑海闪过,仿若昨日。
父亲突然老了,双鬓有了白发,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有一天,从她的生命里彻底消失。
顾天澜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公孙奕站在那里,让她靠在自己的怀里,一拥着她的背,一落在她的脸上,擦去那滚烫的泪水。
顾天澜哭得伤心,像个孩子一般,将她剩下的稚气都展现在这里了。
公孙奕觉得格外心疼,却只能替她擦着眼泪。
两人在宗祠了静静地相拥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回到了狄兴远的营帐之。
顾天澜一进入营帐,便见众人都忙碌着,将衣服用具都收拾了起来,一副准备拔营的模样。
顾天澜走进主帐,便见狄兴远坐在那里,粗犷的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笑容。
“陛下为顾家平反了!”他兴奋地想要去抓顾天澜的臂,被公孙奕一挡,方才回神,连忙缩回了臂,“都是姑娘的功劳,狄某对姑娘感激不尽!”
他是顾老将军麾下一员猛将,老将军待他如亲子一般,他待顾将军也如同mei mei一般。他知道顾家冤屈,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躬耕于田间,远离那些纷争与罪恶。如今,他做不到的事却实现了。
“狄将军客气了,我该感谢你才对。”顾天澜道,望了营帐一眼,见里面的东西也收拾了一番,她问道,“狄将军有何打算?”
“当然是回邺城向陛下复命。之前我允诺陛下,只要陛下为顾家平反,我便入京,如今自然要信守诺言。”狄兴远道。
顾天澜托着下巴沉思了起来,没有说话。
“姑娘可是觉得不妥?”狄兴远看着她的模样,不由得问道。
“狄将军觉得令公子如何?”顾天澜问道。
“小儿顽劣……但却天真烂漫。”说到自己的儿子,狄兴远的脸上不由得带上一抹温和的笑。
“令夫人呢?”
“乡野粗妇……但是贤良淑德、善解人意。”狄兴远的脸上有些疑惑,不知道顾天澜为何要问这些。
“狄将军此番入京,恐怕就见不到天真烂漫的儿子和善解人意的夫人了。”顾天澜淡淡道。
狄兴远的脸色不由得变了:“姑娘的意思是陛下会杀了我?不会的,我不过是想替顾家平反,并未要谋反。”
“你的所为便如同将刀架在李邺谨的脖子上逼他就范,你觉得他能容许这样的人活着吗?”顾天澜道。
狄兴远仍然不相信:“我镇压了起义军,乃是望月的功臣,陛下若是杀了我,会令天下人心寒的。”
顾天澜笑了,像是在嘲笑他的天真:“李邺谨不一定要杀你,也可以你自己暴毙。”
在狄兴远的观念里,他是忠君爱国的,虽然他不满过,失望过,但是从未想过大逆不道的事。此时,眼前的人才将真相扒开,赤
裸裸地放在他面前,他不由得动摇了。
狄兴远想着自己的妻儿,不由得看向顾天澜:“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望月皇宫。
皇宫里格外热闹。礼部尚书王阳羽亲自负责迎狄兴远归来的相关事宜。
宴席、美酒、舞女,这些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狄兴远的胜利归来。
皇帝对这些件事也十分重视,亲自来巡视了酒宴的布置情况。
“狄兴远喜欢喝酒,酒都备好了?”皇帝问道。
王阳羽立即道:“二十年的九酝春酒,酒很裂,狄将军肯定会喜欢的。”
皇帝沉吟了片刻:“还缺一样东西。”
王阳羽问道:“陛下觉得狄将军喜欢什么样的酒?”
皇帝突然靠近王阳羽,压低声音道:“在九酝春酒加点鹤顶红,味道更淳,狄兴远会更加喜欢。”
王阳羽垂着脑袋:“臣明白了。”
王阳羽退了下去,当门关上的时候,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狄兴远之前是威风,如今终于到了清算的时候了。这哪里是迎接他胜利归来的晚宴啊,简直是鸿门宴,要人命的。
皇帝布满阴霾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个笑。
他心憋着一口气,今夜终于可以出气了。
狄兴远既然这样效忠于顾家,那他便让他去阴间效忠顾家。
按照拔营的时间,狄兴远该是在傍晚时间入城的。皇帝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只是待夕阳西下,天边最后一点余光消失,天彻底黑下来,都不见狄兴远与两万大军的踪影。
越等,李邺谨便觉得愈加不安。
李邺谨终于等不住了,问身边人:“狄兴远为何还未入城?”
身边人道:“属下派人去探探。”
这一探便探上月上天。
“陛下,属下派去的人一路上都未曾看到狄将军与两万大军的踪影,待到了狄将军安营扎寨的地方,便发现营帐全部空了。”
李邺谨已经从这汇报窥见了事实。
狄兴远没有归京,而是带着他的两万大军跑了。
他被狄兴远摆了一道。
他昭告天下为顾家平反,结果狄兴远仍旧带着两万大军跑了。
这便意味着他丢下脸面,丢下帝皇的尊严,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李邺谨感觉到一股烈火在自己心熊熊燃烧着,他恨不得将欺骗自己的狄兴远碎尸万段。
“陛下,狄兴远叛变了。”王阳羽道。
李邺谨的笑声里带着无穷的冷意:“他真是好大的胆子,待朕抓住了,便将他凌迟处死。”
“狄兴远不守信用,欺骗陛下后叛变,天理不容,陛下可昭告天下,让天下人得而诛之。”王阳羽道。
“不可。”李邺谨摇头。
“陛下……”
“岱州葛氏反了,若是狄兴远反了的消息传出去,民心更加不稳,天下更加乱。对外只得道,狄兴远被朕派去驻守边地了。”
“狄兴远叛乱,我们却要替他瞒着?”王阳羽觉得无比憋屈。
李邺谨深吸一口气:“正是如此。但是,朕也不允狄兴远逍遥。朕将御驾亲征,讨伐岱州葛氏。”说是岱州葛氏,其便包括狄兴远。
当夜,李邺谨便穿上铁甲,迅速纠集了两万大军,近乎掏空了整个邺城,准备御驾亲征。
刑部尚书赵隶和礼部尚书王阳羽监国,皇帝悄悄出征。
趁着夜色,皇帝的铁骑朝着邺城的城门处行去。
只是刚走到城门口,便被一人挡住了去路。
城门处站着一人,一身黑衣,带着斗篷,浑身都被裹得黑漆漆的,身形瘦削,仿佛风一吹就会被吹走,但是却又十分稳健。
李邺谨纵马前行了几步。
那站着的人也慢慢地回头。
当看清他的脸时,李邺谨的表情微微变了:“是你!”
那人朝着皇帝跪了下去。
“陛下不可御驾亲征,陛下一旦踏出这邺城,这天下便会落到顾天澜里。”那人道。
“朕为何相信你?”李邺谨冷眼看着他。这人是顾天晴的骈头,李邺谨对他并不半分好感与信任。
“顾天澜在陛下的身边安插了许多人。陛下倚重的人,便有一人是顾天澜的人。”季英韶不慌不忙道。
李邺谨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谁?”
季英韶的薄唇里吐出一个名字:“赵隶。”
第二百三十五章 陷入重围
邺城西郊的一处山坳里。
这里树林密布,怪石嶙峋,最易藏人。
顾天澜便在这密林之中藏了五千人。这五千人,有原来的顾家军,也有公孙奕的人,这里的个个都是好手,有以一敌百的身手。
“李邺谨御驾亲征,带着两万大军。守着邺城的便只有五千侍卫了。邺城简直是一个空壳子,稍微一击便可破。”顾天澜道。
公孙奕不由得对她竖起大拇指。
本来强大无比的望月,竟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分崩离析,最后只依靠五千人,便可夺取这李氏江山。
“王阳羽和赵隶监国,王阳羽对李邺谨倒是忠心耿耿,不过他一个文臣,不足为惧,赵隶又是我们的人,望月简直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顾天澜道。
她突然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样一幕——李邺谨征战归来,看到自己的江山易了主。那时,不知他是什么感受。
顾天澜如今要做的就是等,等着李邺谨的两万大军离开邺城,等着赵隶杀了王阳羽,将他们迎入城中。
景华宫。
凌菁作为人质被困在敏妃宫中。只是她的日子过得悠闲,这一段日子,身材圆润了一些,腹部微微隆起,已经看得出有身孕了。
凌菁感受着自己腹中奇怪的变化,每天都充满期待,除此之外,她最开心的便是隔一段时间,赵隶便会来看她一次。
今日又到了赵隶入宫来看她的日子。
敏妃其实并不懂,凌菁那般漂亮温婉的少女为何会喜欢上赵隶这样的恶煞。赵隶的年纪是她的两轮不说,整日阴沉着一张脸,浑身散发着一股冷气,那张脸绝对称不上英俊,只有身材还行。她不知道的是,当这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赵隶会收起浑身冷意,温柔地抚摸着凌靠在自己怀里人的脑袋,两人之间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密。
赵隶与凌菁静静地待了片刻。
“收拾一下细软,准备出宫吧。”赵隶道。
凌菁的眼睛顿时亮了,可以见到哥哥了,但是又有了新的苦恼:“那你怎么办?”
“李邺谨已经御驾亲征,这邺城很快就要易主了。”赵隶道。
“等阿澜姐姐掌控望月后,你是不是可以离开这个是非地,跟我一起隐居?”凌菁的眼眸里亮光更盛。
赵隶迟疑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凌菁的脸上飞上欢快的笑容,迅速起身收拾了起来。
与凌菁一并离开的还有敏妃。
这两人收拾完之后便坐上了一辆悄悄通往宫外的马车。
赵隶在暗处看着马车的身影彻底消失,便转身离去了。
赵隶朝着宫外快步走去。他的手里沾满鲜血,向来无所畏惧的,此时竟有些不安。赵隶脑海中闪过凌菁的脸,或许是因为有了牵挂。
礼部尚书府。
王阳羽乃是皇帝心腹之臣。
对于与赵隶一起监国,王阳羽是有诸多不满的。在他眼中,赵隶就是那个奸佞小人。只是为了望月的稳定,他忍下了恶气。他是文官,赵隶还是有一定的震慑力的。
王阳羽一出府邸的大门,还未踏上马车,突然被一群黑衣人围住了。
离他最近的黑衣人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王阳羽吓得脸色一白,厉声喝道:“你们是何人?大胆!”
他话音刚落,黑衣人便分开一条道,一人走到他的面前,那人嘴唇紧抿着,脸上透出一股戾气。
“赵隶!”王阳羽看见他,背后不由得一寒,但还是壮着胆子问道,“你要做什么?!你要谋反吗?”
王阳羽话音落,那举着刀的人突然用力,鲜血喷飞了出来。
赵隶望着倒在地上的人,脸色不由得变了。因为死的并不是王阳羽,而是他的人。
赵隶回头,便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那本该御驾亲征的帝皇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