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进击的王妃-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元德问道:“王妃说得对,但是现在改咋办,总不能这样干等着啊!”

    公孙奕终于开口道:“等。”

    “……”将军你是故意跟老子过不去吧!你就说一个字,老子这粗神经实在理解不过来啊。蓝元德看向顾水月,一副‘求解释’的表情。

    “过不了多久,李邺谨的亲信王振押运的粮食就该到燕州城了。”顾水月道。

    “然后呢?”

    顾水月:“……”她都解释到这种地步了,蓝元德还理解不了,她也是没办法了。

    蓝元德眼睛一亮,一拍脑袋:“王振还不知道燕州被我们夺了回来。打开城门,让王振进来,他就乖乖将军粮送进来了。然后再饿死李邺谨和他手下的小崽子们!”

    顾水月和公孙奕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别有深意。

    蓝元德只说了一半。

    当日,王振押送着五十车军粮入燕州,城门处的守卫都是望月军打扮,王振根本没有怀疑,当他一入城门,门一关,看着出现在他面前的云曜时,整个人顿时傻了。

    “云曜!你不是死了吗?棺材谷那场大火没烧死你?”王振揉了揉眼睛,根本不相信云曜还活着。但是无论他揉多久,云曜依旧站在他的面前。

    王振转头看去,云曜身后的兵士都是被他欺侮的顾家军旧部,此时都一脸仇恨地站在他面前,愤恨地看着他,像是恨不得上来撕了他。

    云曜一挥手,那些人便围了上来,将王振以及他的下属全部抓了起来。

    “大胆,云曜你居然敢抓我,你是要造反吗?我让陛下杀了你!”王振怒吼道。

    “这里已经不是望月了。”云曜道。

    “我当然知道这里不是望月,这里是朔云,但是已经被陛下占领了,就是属于望月的!”

    “王振,你再仔细看看。”云曜道。

    王振扭头看去,从守城的将士,再到巡逻的士兵,他们的衣着,以及行为习惯,都不是望月的!

    王振猛地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云曜。

    “燕州已经被宸王公孙奕占领了。”云曜的话打碎了王振最后一丝希望。

    王振及他的属下全部被关入了地牢之中,公孙奕并未下令杀了他们。

    当天晚上,一封书信由一根箭钉在了燕州城门上。守门将士摊开一看,那上面竟是红红的血字,一笔一划都怵目惊心。

    守门将士立即送到了公孙奕的手中。公孙奕与顾水月一起看了那一封信。

    那信是李邺谨的,以允州百姓的血写下的血书,让公孙奕今晚便将军粮全部送入允州,否则明日,允州就会多一条护城河,护城河里流的水便是允州百姓的血。

    公孙奕看完信,手将信捏成一团,一用力,便将信碾为碎屑了。

    “李邺谨还真是无耻,整个允州的百姓都成了他的人质。”公孙奕的眼中怒意涌现。

    他戎马半生,或许尚未见过这般无耻的对手。

    “李邺谨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顾水月道。

    公孙奕看向她:“阿澜,你觉得此时当如何?军粮,给,还是不给?”

    若是这样一再忍让,李邺谨下一步就该要他退出燕州了,否则就屠城,难道那时,他也该退出去吗?

    顾水月沉默了半晌,而后道:“给。”

    “给?”公孙奕有些疑惑。

    “我们越忍让,李邺谨越残暴,就能更激起百姓心中的怒火,终有一日,他们会忍无可忍。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那得忍到何时?”

    “只忍这一次。由王振带人押送军粮入允州,其中可以混入一些我们的人。到时候联合百姓,一起打开允州城门,里应外合……”顾水月道,“一举攻下允州城!”

    “好!但是混入允州的人选……此去九死一生,十分危险。”公孙奕道。

    “我去。”顾水月道。

    “不可。罗甯有勇有谋,让他去。”

    “李邺谨阴险狡诈,怎会不防备这一点?罗甯对上他,根本没有蒙混过关的可能。唯有我,才能避过他的双眼。”

    “阿澜!”公孙奕不由得抓住她的手,眼睛里写着不赞同。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的阿澜总是喜欢孤身犯险。上一次解救罗甯,也是九死一生,当李邺谨将箭直直对着她的胸口时,公孙奕也像跟着她死了一次。如今又来一次,公孙奕觉得自己首先承受不了。

    “墨寒,我不会出事的。我还有大仇未报,我还得……做你的皇后呢。”顾水月抬头,眼中闪耀着一道微光,那双眼眸格外美妙动人。

    公孙奕像是淹没在那美妙的微光中,心中一股温热蔓延着,喉结上下动了动。

    他声音嘶哑道:“好。”

    顾水月露出一个更为灿烂的笑,将脑袋靠在了坚硬的胸口上,听着他强健有力的心跳声,顾水月也吃吃地笑出了声。

    公孙奕将她紧紧地搂进了怀里,然后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公孙奕戎马半生,阴狠果决,却没想到碰上她,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与李博弈

    “公孙奕会将军粮乖乖送进来吗?”李邺谨坐在主座上,神态悠闲道。

    他真没想到这四城的百姓用处这般大,往城门上一放,高罄和公孙奕竟是先后退了兵。这便给了李邺谨喘息的时间。借着这短暂的时间,李邺谨立即休整军队,重新排兵布阵。

    “会的,公孙奕不给,难道是想饿死这四城的百姓吗?他已经退了一步,若是这步不继续退,就会前功尽弃。百姓的死便会归咎于他身上,他依旧是乱臣贼子。他已经骑虎难下了。”姚时俭道。

    两人刚下了定论,便有兵士来汇报道,公孙奕同意将军粮交由望月。

    “哈哈哈,朕一旦想到公孙奕不想却又不得不将军粮送进来的模样,便觉得十分可笑。给自己竖了一忠臣的旗帜,却没想到画地为牢,将自己困在其中,一举一动都该照着忠臣的模样来做。他要是一开始就承认自己是乱臣贼子,今日就不必顾及百姓的命,可踩着百姓的身躯,一举拿下允州了。”李邺谨大声笑了起来,笑着笑着,他的脸便冷了下来,“朕最厌恶这般虚伪的人!”

    “这般虚伪之人,根本不配与陛下争天下。”姚时俭道。

    两人将公孙奕狠狠地嘲讽了一番。

    李邺谨望着公孙奕所在燕州的方向,脸上露出一丝狠戾而狰狞的笑。

    顾天澜,你这辈子还真是挑错了人!朕便要让你看看你挑中的男人是如何匍匐在朕的脚下,成为一只狗的!

    公孙奕承诺立即放了押送军粮的王振,由王振继续押送军粮出燕州,再入允州,他不派一兵一卒跟随。

    李邺谨派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去接应王振,自己则在房中饮酒。恍恍惚惚间,他的对面坐着一青年,正端着酒杯,朝着他敬酒。

    “陛下,来比比谁的酒量好?嘿,陛下您喝醉了,还是臣略胜一筹。”

    转眼,那英姿飒爽的青年变作红妆的女子,脸上的温柔变成狰狞的表情,那双眼里盛满仇恨。

    李邺谨猛地坐直了身体,一股冷气从背后腾了起来,冷汗不由得冒了出来,酒顿时醒了。

    再看对面,空荡荡的一片,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李邺谨站起身,想着顾天澜如今变成了顾水月,想着公孙奕轻而易举交出的军粮,李邺谨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转身便往外走去。

    顾天澜何等阴险狡诈,若为友,乃是强大的助力,但是为敌,则需万分防备。

    “来人,备马!”李邺谨吩咐道。

    他一上马,便朝着城门出飞奔而去。

    整整五十押粮车,连成长长的一支队伍。

    王振一洗前耻,从阶下囚转瞬成了功臣,趾高气扬地在公孙奕的眼皮底下出了燕州,朝着允州而来。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的表情也是风光无限。

    允州的城门开了,王振坐在马上朝着守城将士吹嘘一路上的艰辛。

    “那公孙奕也不过如此嘛!以前听着名气挺大,什么战神,什么战无不克,如今看来,其实就是个胆小鬼,被咱们陛下的威严一吓,乖乖地给打开了城门。”王振吹捧道。

    身后突然传来‘嗤’的一声,王振猛地转头,只看到身后有一乖巧的小兵,正扶着运粮车从他身边经过,一脸的乖觉,脸上充满了对他的崇拜,并无丝毫嘲笑。王振只看了一眼,便觉得自己听错了,继续与守门将士吹嘘着。

    那小兵正是顾水月装扮的。

    那小兵在运粮队里存在感极低,没什么朋友,很少和人来往。顾水月与他身形差不多,换上他的衣物,再稍微易容一番,脸上的稚气与那小兵如出一辙。她往一众兵士里一站,竟没人发现那小兵换了人。

    顾水月也确实笑了。她觉得可笑。

    她做望月皇后的时候,对王振有几分了解。王振原本为李邺谨面前的宦官,此人擅长溜须拍马,十分会迎合李邺谨。顾天澜曾经三番五次地提醒过李邺谨要远小人,李邺谨也答应地痛快,没过两日便将王振打发去看马了。

    顾水月没想到的是,两年过去了,王振如今竟然是李邺谨身边的红人,还做了统领。李邺谨此人有些好大喜功,王振那拍马屁的话恐怕刚好拍到他心里去了。李邺谨贬王振,其实是做给她看的。

    顾水月觉得王振说的话可笑,也觉得自己可笑。

    不过有这样可笑的统领,甚至连手下兵士换了人都毫无所觉,顾水月才能轻而易举地混入允州。换句话说,顾水月该感谢李邺谨重用王振了。

    顾水月扶着马车入了允州城。举目望去,允州可谓一片死气沉沉,哀鸿遍野,偶尔走过的百姓,面黄肌瘦,脸上皆是惊恐,见了兵士,就像见了鬼一般。

    李邺谨,还真是个‘好’帝王,竟将百姓弄成这般模样!

    突然,一阵马蹄声响起,远处,一匹马奔腾而来,扬起一阵飞尘。

    那马越来越近,马上的人终于看清了,正是被顾水月心中暗自骂了无数遍的李邺谨。

    李邺谨从顾水月的身边冲了过去,一股酒味扑面而来,顾水月躲闪不及,便被扑了一身的灰尘。

    然而,她并未在意灰尘,刚松下去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

    李邺谨来这里做什么?

    李邺谨的马停在城门处,待到所有的军粮都入了城,李邺谨便让人将城门关上了。

    王振足足带了一万人,这一万人乌压压的一片,占了一大片地方。顾水月便混在这一万人当中。

    “王振,你带入允州的一万人,可是你带入燕州的一万人?”李邺谨冷沉着声音问道。

    王振跪在李邺谨的面前,扭头看着那乌压压的一片人:“启禀陛下,这……不是那一万人又会是谁?”

    李邺谨冷笑一声:“废物!”

    王振被骂得脸一白:“陛下的意思是——这里面可能混着公孙奕的人?”

    顾水月身子小,隐藏在人群中,听到此言的时候,身体不由得绷紧了。

    李邺谨比王振难糊弄多了!

    李邺谨令一万人列成队,骑着马在队列间转了一圈,目光迅速掠过。他的目光最终停在顾水月的身上。

    顾水月:“……”

    她不该这么倒霉啊。

    李邺谨的目光看得她毛骨悚然。

    “抬起头来。”李邺谨道。

    顾水月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李邺谨是在与她说话。顾水月深吸一口气,然后抬起头,战战兢兢地看着李邺谨。

    “朕知道你还活着。”李邺谨道。

    云曜告诉过她,李邺谨已经猜到她还活着,但那始终是一个猜测。顾水月心中千头万绪,脸上却是惊惶不定的表情,朝着李邺谨跪了下去,讷讷道:“陛下!”

    李邺谨眯着眼睛看了他的头顶一会儿,试图从他身上看出一些什么来。

    “说说你的身世。”李邺谨道。

    “属下叫汪柳,自幼父母双亡,跟着邺城城东的乞丐长大的,后来长大一些,便入了军营……”顾水月将原身小兵的身世背了出来,但是说的不是很顺溜,就像受了惊吓,说话有些磕磕碰碰。

    顾水月知道这是一场博弈,她一旦入了马脚,便死无葬身之地!

    李邺谨一直在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气质畏畏缩缩的,眼神也是畏畏缩缩的,是常年累月形成的。难道他真得看错了?

    李邺谨指着一人道:“汪柳,按照你的说话,你在王振手下也待了两年了,该知道你身边的人是什么名字吧。这人叫什么?”

    顾水月精神一直是高度紧张状态,唯恐脸上暴露出什么。李邺谨这句话却差点叫她晕过去。

    她背了汪柳的身世,但是并未将这一万人的名姓全背一遍啊!李邺谨多疑,要取得他的信任十分难。

    顾水月忍着落下冷汗,慢慢地抬起头,看着李邺谨指向的人。那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顾水月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姓,恐怕就连汪柳本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姓!

    汪柳可能不知道!

    短短一瞬间,顾水月已经下了一个赌注。

    “属下……不认识他。”汪柳绞尽脑汁想了一会儿,说得差点咬到舌头。

    李邺谨拧着眉看着他。

    顾水月吓得垂下了眸。

    “陛下,属下是新来的,属下也不认识他。”那被李邺谨指着的人回禀道。

    顾水月松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想要做个擦汗的动作,但是她忍住了。

    李邺谨骑着马离开了,将那可疑之人拉出来问了一遍,问到最后,竟都经受了考验。

    李邺谨回头看了一眼乌压压的一片,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惑,这般好的机会,公孙奕为何会不往允州安插人呢?

    若真安插了,他便一个一个逮出来,来个杀鸡儆猴,将人头送到公孙奕的手中。

    李邺谨骑着马离去,派了重兵守着军粮。李邺谨之前说是向百姓借军粮,但是军粮来了后,却没有丝毫要还的意思。

    “他们就是狼,怎么会还?宸王不该将军粮给他们的。”

    “不给的话,李邺谨就要屠城了!宸王也是为了我的命不得不做出妥协。”

    “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粮食没了,活不了几天了,你很快就能如愿了。”

    “只盼着宸王能早日攻破允州了。”

    顾水月从允州城里走过,听到的对话都是这样的。只是她身上穿着的是望月兵士的衣服,她走过的地方,那些百姓都连忙噤声,以看恶魔的眼神朝她投来充满恨意的一眼。

    顾水月与一众兵士来到营帐之中。她与四五个兵士睡在一个营帐里。她往地上一躺,便不再动了。

    刚刚与李邺谨的那番博弈,她浑身都是软绵绵的。待缓过气来,她便想,如何才能在重兵把守下,联合百姓一起,打开允州的城门,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第一百五十六章 假传旨意

    夜里,顾水月便从军营里悄悄地溜了出去。她趁着夜色,将整个允州都探了一遍,心中大致有了数。

    允州城里大约有十万的望月将士。根据州志的记载,允州城有五万百姓,百姓的数量是望月兵士的一半。

    等天亮了,她又回到了军营里。王振带来的一万人被分入各个军营,顾水月则被分为了守城兵士。

    允州共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唯有北边的城门通公孙奕所在的燕州。所以北边的城门是重兵把守。

    北边守城处至少有五千人,百人为一队,轮流在城门附近巡逻,一旦有可疑情况立即处置了。顾水月在北边的城门呆了一会儿,便发现这城门的守卫有多森严了。

    这百人为一队,百人之间其实是连坐的关系,其中一人是奸细,其余人也要受到株连,起到互相监督的关系。一人想要有所动作,是十分艰难的。

    顾水月可以避过几人的视线耍小动作,但是却无法避过九十九人。这样下去,她根本没有机会可以打开北城门。

    顾水月不想浪费时间,在北边的城门呆了一日,便立即溜了。其余的九十九人为了逃避罪责,便说他在巡逻的时候摔下井里死了,这件事便这样瞒天过海过去了。

    顾水月逃离军营后,迅速换了一套衣服,瞬间从兵士变成了一个农家小姑娘。

    顾水月提着一个篮子走在最热闹的大街上,这里是最好的倾听百姓们的声音的地方。

    “我家那个不怕死的,竟然说要去打开城门,迎宸王进城。”

    “那敢情好啊,说不定宸王封你家男人做个军师呢。”

    “别开玩笑了,就他那怂样能做军师?”

    “哪里怂了?这允州这样想法的不少。就说跟我们紧邻的燕州,如今归了宸王,那粮食都是从寰州运来的,他们根本不会饿肚子。哪像我们?如今过得是什么日子?简直是猪狗不如!等回去,我也叫我家男人跟着你家的去开城门。”

    两个妇人凑在一起絮絮叨叨。顾水月将她们的议论声全都听在了耳里。

    等两人说完了,顾水月便跟着前一妇人的身后,跟到了她家中。

    那妇人的家是个小的四合院,那妇人进门,关上了院子的门。顾水月便从围墙处跳了进去,在里面走了一圈。本来也该是个小富之家,如今也是家徒四壁,这都该是李邺谨的‘功劳’。

    顾水月对她那个想要开城门的丈夫颇有些兴趣。

    待到夜里,顾水月躲在瓦上,便见识到了。

    那男人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蓄着胡须,一派文人打扮,原来竟是个教书先生。夜里,他的房中便聚集了许多人,看那些人的装束,有些是书生,有些是武夫,这样截然不同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颇为怪异。

    “城里的百姓连米糠都吃完了,再这样下去,熬不了两日了。”

    “明天夜里就动手!”

    “怎么动手?”

    “有刀的拿刀,有剑的拿剑,没刀没剑的就拿棍子,明日天一黑,我们就朝着北边的城门杀去!”那教书先生道。

    “先生,这不对啊,那北门有一千人守着,我们才多少人?而且,就算我们打开了城门,宸王还在百里之外呢!”

    “昔日里陈胜吴广起义何曾想过这么多?我们如今便是拼了命寻一线生机罢了!待我们死了,还有其他人。我们不过开个头罢了!”那教书先生掷地有声道,“与其让李邺谨用我们的命去威胁宸王,不如用我们的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顾水月不由得将瓦掀开了一些,仔细瞧了一眼那教书先生。

    那书生的脸上表情狠绝,竟真是抱了必死的决心。一个书生竟然有这样的胆识,不由得让人敬佩。

    “开城门,迎宸王,其实也不必死的。”

    女子的声音突然自头顶响了起来,几十号男人不由得抬起头看着屋顶,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

    “何人在屋顶?”那教书先生厉声问道。

    只见他屋顶的瓦被一片一片地掀去,一娇小的身影便从那缝隙间跳了下来。那是个绿衣的姑娘,扎着简单的发髻,巧笑嫣兮,气质不俗。

    “你是何人?”

    “宸王公孙奕派来的人。”

    “宸王?!”那些人互相看了几眼,脸上的表情都是难以置信。

    “宸王知道允州的百姓都在受苦,便令人暗中混入了允州,伺机打开城门。”顾水月道。

    她气质不凡,说得一板一眼,那些人心中的疑虑渐渐消了。

    “反正都是抱着必死的想法的,不如听这位女侠吩咐罢了!”

    顾水月瞬间收获了五十人的帮手。

    只是她的法子却不能像那教书先生那样简单粗暴,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她要得是智取,出其不意,给李邺谨突然一击。

    月色从掀开的瓦砾间照了进来,照耀了整个房间,更照亮其中的绿衣姑娘。

    她手中拿着一张白纸,另一只手拿着笔在上面写着,其余人都听得聚精会神。褪去了刚刚的浮躁与义气,所有人都变得冷静下来。

    第二日,夜。

    五十车粮运入允州,兵士们都饱食一顿,夜里都是神采奕奕,守门的将士也分外有精神。

    百人轮流巡逻,城门犹如铁桶一般,无懈可击。

    马蹄声响了起来,巡逻的兵士不由得朝着马蹄声传来的地方看去。

    西城门,这里的守卫比北门弱一些,却也安排了一千兵士。

    不一会儿,一队人便行至他们的面前。

    “传陛下命令,快接旨!”来人的声音洪亮,只是天黑,又无月光,看不清他的脸。

    只看着那阵势,又都大摇大摆地骑着马,像是陛下身边的亲兵。

    很快的,那城门口便都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手谕,有人攻北城门,速去支援!”

    “这不对劲啊,大人,咱们守得是南门,如何能随意离去?”

    “违者斩!”传令的人厉声道,瞬间灭掉了那存疑的声音。

    这守城官正是王振:“陛下的手谕我看看。”

    那马上的人扔了一卷纸给他,王振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