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进击的王妃-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幅是太傅之女,书香门第。公孙奕对这位太傅之前有恩,所以太傅对公孙奕忠心耿耿。他的女儿年方十六,端庄秀雅,带着几分天真与可爱,一般男人都会喜欢。
第三幅则是罗甯的妹妹。罗甯被封晋国公,身份不同以往。他是武将,但是他妹妹却被他保护得很好,养在深闺娇小可人的女子。
顾天澜拿着笔,将对这三位姑娘的点评都写了下来,连着三幅画像,一起送到了崔琰的手中。
崔府这几日的门槛差点被踏破了。
崔氏是世家,从前朝便开始兴盛,历经几次朝廷变更,依旧屹立不倒。
而且,皇帝召崔涟为相,且亲自将崔氏父子迎入府邸的事,整个朝堂都是有目共睹的。这百年世家,将成为朝廷新贵。
而且,许多人对这有着倾城之姿、绝世之才的崔琰十分好奇,都想来见识一番。
也因此,崔府可谓宾客云集。
崔涟应付地脑袋疼,便以闭门修行书法为缘由,不再见客,将所有事都推给崔琰。
这便正合了来访的宾客的心意。
而今日,来的宾客中有一人不同。
崔琰将他请进了门。
“崔公子,奴才是皇后娘娘派来的。”来人嗓音尖细道。其实从样貌便可以看出他是宫中来的人了。
皇后?
崔琰很快捕捉到这个名字。
“娘娘有何事?”崔琰问道。
“娘娘让奴才来送三幅画像,请崔公子好好看看。”
内侍离去,给崔琰留下三幅画像和一幅书帖。
他本来以为那日公孙奕说要为他选妻不过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竟是真的。崔琰心中有些不快。其实那一日,公孙奕不计前嫌,亲自迎他入府,崔琰便知道公孙奕的意图了。这场斗智斗勇,他处于劣势,公孙奕有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而若是他不做出贤臣的模样,势必为崔家抹黑,他如今很被动。而今,公孙奕竟还要为他选妻,是想将他拿捏得更牢吗?
崔琰打开了那三幅画像。
看完后,他便有些兴致缺缺了。在博陵的时候,想要与他成亲的女子入过江之鲫,他却无一个合心意的。众人都道他才华出众,唯有有才华的女子才配得上他。娶个夫人与他一起吟诗作对?崔琰觉得这样的日子乏味的很。这三个女子与之前那些女子并无什么差异,都是温婉型的。
崔琰放下画像,打开了那封书帖。
那内侍说这是皇后写的书帖。
崔琰看了一眼,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丝兴味。
他本来以为被公孙奕金屋藏娇、将公孙奕迷得三荤五素的女子,必定是千娇百媚,写的字也该是蝇头小楷,却没想到这字龙飞凤舞的,力透纸背,带着一股气势与洒脱。
不知为何,崔琰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张面孔来。
那姑娘生得柔媚,但是打起架来却气势凛然的,却又无丝毫违和感。
要替他选妻吗?
崔琰心中突然生出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令下人拿来了纸笔,循着记忆里的模样,将昨日见到的姑娘的眉眼勾勒出来。
第二百四十五章 画像女子
崔琰昨日所见是个男装打扮的,而画上的则是女子。
画中的女子穿着大红色的战甲,手里拿着长枪,黑发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她的面容妩媚,冷眸里若泛着秋水,眉宇之间却又带着一股英气,眼神睥睨,威风凛凛。柔媚与威风恰如其分地柔和在一起,变成一个无比闪耀的存在。冷风似乎吹起她鬓角的头发,她朝着他张扬地笑着……
崔琰也笑了。
他未见过她女装的模样,但是觉得她女装就该如此。
崔琰叫来了下人,那画已经卷好,递给了他。
“明日宫中若是来人,便将这幅画给他,说崔某已有心上人,便是画中女子。只是惊鸿一瞥,崔某并不知女子身份,还望皇后娘娘帮忙找找。”
下人恭敬地接过了画。
公子竟然有心上人!
下人心中震惊,觉得这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却也不敢问,垂着脑袋退了出去。
崔琰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对自己的主意极为满意。他初入京都,人生地不熟的,寻人并不好寻。他还想着去何处寻找那姑娘,如今帮忙的人便送上门来了。
以皇后娘娘的权势和身份,过不了几日便可以知道她的身份了。
皇后娘娘,这件事便辛苦你了。
崔琰心中颇为期待,心情不由得好了起来。
顾天澜送去的三幅画像本有试探之意。她和崔琰不过一面之缘,只觉得此人不如他面上的温文尔雅,至于他的喜好,并不知晓。
崔琰有喜欢的便罢,不喜欢便继续送。看公孙奕的架势,便是势必要给崔琰选一个夫人了。
公孙奕对她和其他妇人一般去看崔琰很不满意,妒火作祟,若是能给崔琰寻个夫人,平息了公孙奕妒火,又能拉拢崔琰,也是好事一桩。
顾天澜自己造的孽,便只能自己去偿还了。
顾天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崔琰回信。
内侍恭敬地将那幅画像递给了顾天澜。
“娘娘,崔公子看过那三幅画像,说自己已有心上人,便是这画上的人,但是他并不知道画中的人身份,还望娘娘能帮他。”
顾天澜刚要接过内侍手里的画,一人突然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公孙奕听到了内侍的话,心情显然不错,将内侍手里的画抢了过来:“崔琰有心上人了?朕说了要好好给他寻一门亲事的,既然他有了心上人,无论谁家姑娘,朕都能把她寻出来……”
公孙奕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因画上的人根本不必去寻,这人他熟悉地很,他闭上眼睛都能勾勒出她的容貌。
公孙奕的心中有一股怒气翻滚着,只觉得那副画格外刺眼,想要将它撕成碎片,但是看着那面容,又极为不舍。
顾天澜一看他脸色变化,心里便‘咯噔’一声,觉得有不好的事发生了,待看到画像上的人,便知道公孙奕由喜转怒的缘由了。
顾天澜觉得颇为滑稽,简直祸从天上来。
她与崔琰不过一面之缘,崔琰对她并无什么特殊的地方,甚至为了不使用阴谋暴露想要杀了她。崔琰怎么会喜欢她?顾天澜几乎要怀疑崔琰是故意为之的了。
难道崔琰已经知道她的身份,故意要挑拨离间?
不可能的!
“他怎么敢?!”
公孙奕像是愤怒到了极点,对于崔琰的痴心妄想。他手臂上的青筋爆了出来,恨不得骑着马冲入崔府,将崔琰拖出来狠狠地鞭打一顿。
他为帝王,早已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唯有对着顾天澜的事,会失控。一旦想到有人敢觊觎他的阿澜,公孙奕便觉得宛若毒蛇啃噬着他的心脏。
公孙奕的眼中是真的有了杀意。
顾天澜看着他的模样,连忙劝道:“崔琰只是不满你为他定下亲事罢了。而且,崔琰并不知道我的身份。”
他并非真的对她有意思。
公孙奕的怒气并未散去。
地上跪着的内侍已经瑟瑟发抖。
他在宫中伺候的时间不短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帝这么可怖的模样。
顾天澜对内侍道:“你先退下去吧。”
内侍听到这声宛若新生,慌忙退了下去。
房间里只剩下顾天澜与公孙奕二人。
顾天澜起身,走到了公孙奕的身边,替他捏着肩膀,一脸讨好,声音软绵绵的:“墨寒,莫要气了。这是一场你与崔琰的博弈,你若是气坏了身体,不正如了崔琰的意?”
公孙奕伸出手,抓住了肩膀上顾天澜的手,将她拉到自己的面前,盯着她的脸看着。
说实话,崔琰其实画的不错,一眼便看出是他的阿澜,但是实际上,形似,但是神却差了许多分,崔琰区区一幅画,又岂能画出他的阿澜?
这样想着,公孙奕的心情便好了许多。
公孙奕粗粗地喘了一口气。他又并非委屈求全之人,他不好过,也不会让崔琰好过。
公孙奕拧着眉想了一会儿,很快,紧皱的眉毛散开,脸上如云开月明。
“阿澜,既然崔琰要娶画上的人,那朕便允了他。”
顾天澜看着他脸上那令人发寒的笑,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陛下体恤臣子,礼贤下士,乃是旷古绝今的明君。”
“朕为明君,自然离不开阿澜这般贤良淑德的皇后。”
“陛下圣明,臣妾不过锦上添花。”
两人便这样互相吹捧了一番。顾天澜在军营中插科打诨多了,说这这样的话也丝毫没有脸红,公孙奕夸她的话,她也生生受了。
于是,当房门打开,内侍看到的又是帝后琴瑟和鸣的模样。
这大概是最奇怪的帝王了。
一般帝王登基,除了大肆封赏之外,还会广纳后宫,而这位皇帝,一直独宠皇后一人,且无纳妃的痕迹。
也不知是皇后魅力太大,抑或皇帝太过痴情,抑或这两者兼任有之。
第二日,顾天澜刚梳洗完,公孙奕便已经早朝归来了。
公孙奕俊朗的脸上满是兴奋。
“阿澜,朕带你去看些有趣的东西。”
顾天澜知道要出宫,又将自己的华服换成了便服。公孙奕也换了一身衣裳,他偏偏要与顾天澜穿一样的颜色,不过这样两人走在一起确实更加相配了。
公孙奕并没有命人备马车,而是从马厩了牵了一匹好马,两人共乘一匹马。
两人都已经抛弃帝后的身份,宛若一对最平凡的小夫妻。两人走过繁华的街市,走过安静的巷道,走过绿意盎然的郊野,两人登上京都的高墙,眺望远方。夕阳下,两人乘在马上,马走得很慢,顾天澜从背后抱住了他,将脑袋靠在他宽阔的背上,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那一刻宛若春暖花开。
这便是大梁啊,这便是她与公孙奕的江山啊。没有望月,没有朔云,百姓们脱离了战乱,过得更加安稳了许多。
有时候,武将解甲归田也未必不是好事。
武将不必戍守边疆,便是天下太平了。
两人最终停在一间豪华的府邸外。
这府邸是公孙奕上次下来的,刚刚翻修过,大门上写着‘胡府’二字。
这是礼部尚书胡大人的府邸。
顾天澜对胡府的印象便是胡氏女,胡氏女在京都素有美名。胡氏女,貌不凡,但是自幼跟着师父学艺,会一些拳脚功夫,所以顾天澜看到胡氏女画像的时候,便掠了过去。
顾天澜坐在马上,公孙奕牵着马,从正门绕着围墙走,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公孙奕将马拴在了树上,便拉着顾天澜越过围墙,悄悄潜入了胡府。
两人趴在一处隐秘的地方,正对着的正是胡府的内院。
顾天澜疑惑地看了公孙奕一眼,公孙奕将食指放在嘴上,‘嘘’了一声,示意她再等等,
顾天澜便不做声了,耐下心来等待。
过了一会儿,内院里突然热闹了起来。
“小姐,饶命!”
一群仆从落荒而逃,后面追着的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女子,双手拿着两只巨大的锤子,甚是威武。
顾天澜目瞪口呆地看着公孙奕。
公孙奕道:“胡氏女。”
素有美名的胡氏女怎么会是这样的?
“我看到的画像可不是这样的。”
“胡尚书爱面子,自然不想人知道自己有个粗鲁野蛮且身形威武的女儿,于是对外道自己女儿不过会一些拳脚功夫。至于画像上的人,则是经画师润色过的。”
这画师也是厉害,一润色跟本人完全是两个模样了!
“阿澜,你觉得这胡氏女配崔琰如何?”
崔琰的身形不过胡氏女的一半,顾天澜难以想象两人在一起的模样,崔琰何等英杰,跟胡氏女在一起简直是暴殄天物。
在公孙奕含笑的注视下,顾天澜道:“甚好。”
回宫后,顾天澜又写下一封书帖,将崔琰送来的画像上的人的身份认真地杜撰了一遍。
崔琰没想到这皇后这般本事,短短一日时间,便将那女子的身份查到了。
胡氏女,尚书府的嫡女,书香门第,但是自幼学武,会一些拳脚功夫。
崔琰问侍从:“你可曾听说过胡氏女?”
侍从道:“胡氏女的美名传便整个京都,今年十八,提亲的人已经踏破门槛。但是胡尚书很宝贝这个女儿,没人见过胡氏女的真容。”
想着那一日的一面之缘,崔琰勾勒出一个淡淡的笑:“哦?这般倒是与本公子甚是相配。”
那些想嫁他的人也踏破了崔府的门槛。
他尚且不知这是公孙奕的又一步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得见真容
就在公孙奕兴冲冲地拟旨赐婚于崔琰与胡氏女的时候,崔琰也想着上胡府拜访,以报答胡氏女的救命之恩。
胡尚书对于崔琰的来访受宠若惊。
胡尚书虽然也是书香门第,但是胡家并未出现过像崔琰这般的子弟,他如一阵清风,面容清俊至极,又满腹诗书,可谓惊才绝艳。崔氏父子来京都不过半月,已有无数人踏破崔家的门槛了,无数人想要崔琰做自己的女婿。
胡尚书觉得天下落馅饼,崔琰居然来访,且和女儿有关。
“崔某刚入京都的时候,被匪徒所劫,是胡姑娘以一敌百,从匪徒手里救出崔某和家父。”崔琰道。
胡尚书想着自己力大无穷的女儿,这事确实做得出来。
胡尚书矜持道:“小女自幼便有侠义之心,崔公子不必挂怀。”
他其实想说的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啊。胡尚书其实已经为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来胡府求亲的人不少,但是胡尚书一看到自己几斗饭量的女儿,都没有勇气答应人家。
胡尚书说着,又试探地问了一句:“崔公子觉得小女样貌如何?”
崔琰阅人无数,但是像那日那女的样貌很少,甚至可谓绝无仅有。
崔琰想了想道:“倾城之姿。”
胡尚书心中狂喜,这崔公子一看便不是凡人,原来这审美也不同于凡人。就算是自己的女儿,胡尚书对着那张颇有棱角,甚至堪称粗犷的脸,也说不出‘倾城之姿’四个字来。
“胡大人,崔某想亲自拜访胡小姐,当面感谢,不知方便不方便?”崔琰问道。
这才是他今日来的主要目的。
胡尚书压下心中的狂喜,又变得惴惴不安起来。崔琰说女儿倾城之姿,会不会是因为那一日的光线不好,没有看清女儿的样貌?今日阳光正好,崔琰瞧见了,会不会改变想法?
胡尚书沉吟片刻道:“崔公子莫见怪,小女身体有些不适。”
崔琰也不再勉强,朝着胡尚书拱了拱手道:“那崔某便告退了。”
崔琰走出胡府,脸色当场便变了。
小厮看着崔琰的脸色:“公子,您不是爱慕胡小姐吗?”
这小厮其实对胡小姐颇为好奇。
崔琰笑道:“那根本不是胡小姐,我被摆了一道。”
崔琰的笑分许多种,有让人如沐春风的,有让人觉得惊恐的,而此时的笑却令人浑身发寒。小厮察觉到自家公子的心情很不好。
“那日女子身上有股英姿煞爽之感,浑身的气势是久经沙场才有的,而胡家是书香门第,即使胡小姐身后不凡,也不该有那般气势。而且刚刚胡尚书的表情也说明了一切,胡尚书说谎了,他害怕人看到他的女儿。他很想将女儿嫁出去,又害怕人看—他女儿和传说中的恐怕有出入。”
崔琰条理清晰,分析地头头是道。
小厮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公子,觉得自己的脑袋成了浆糊。但是他家公子说的一定是对的。
“那皇后为何说那日公子遇见的便是胡小姐?”
崔琰嘴角勾出一抹笑:“这便是有趣的地方了。”
皇后肯定知道那日女子的身份,又不肯让他知道那女子的身份,便说明那女子的身份有些特殊。
“京都可有有婚约的女将军?”崔琰问道。
小厮立即去打探了一番。
崔琰觉得自己有件事需要确定一番。他乘着马车离去,再悄悄返回了胡府,只是已经变了一身装束,白衣换成了黑衣,浑身的气质也变了,除非与他极为熟悉之人,没人能将他与温润如玉的崔公子联系起来。
崔琰偷偷潜入了胡府,当看到胡小姐的真容与传闻的品不凡、貌不俗有何等差异时,心中的许多疑惑便迎刃而解了。
让他误以为胡小姐便是那日的女子,也算准了他要见胡小姐,胡尚书是不允的。然后再趁机赐婚……
这恐怕是那位帝王的意思吧。
只能说自己的那幅画像触及了帝皇的逆鳞,让他恼羞成怒之下做出这般缺德之事。
那女子与公孙奕有关系?
公孙奕不是对皇后一片痴心吗?
崔琰觉得愈加有意思了。
不久,小厮也将打探到的信息汇报给了崔琰。
“公子,京都并无女将军。昔日里望月倒是有一位,便是昔日望月皇后顾天澜,朔云也有一位,当今陛下还是云王的时候,身边有一位女将军盛今然,只是这两位都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
崔琰突然想到皇帝封当今皇后为振国将军,又为她开设府邸,心中竟生出一个十分荒谬的想法。
皇帝难道并非传闻的一般,被美人所惑,做这些并非是博美人一笑,而是有他的用意……
若说那日的女子便是皇后……
崔琰觉得这个想法十分荒谬,但是这想法便这样盘桓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崔琰隐约觉得,这位皇后不止是宠后,她像是一个谜,身上藏着许多旧事。崔琰觉得好奇,想要解开其中的谜。
他来到书房,令小厮研墨,自己展开空白的纸,开始作画。
这一次,依旧是一样的面容,只是那红色的战甲换成了凤冠霞帔,顿时由意气风发的女将军变成了雍容奢华的贵妇,竟是无一丝违和感。
崔琰怔怔地看着画上的人。
初始的时候,崔琰对那女子并无其他想法,只有好奇,好奇她是何人。恰逢公孙奕强行要帮他选妻,崔琰便顺势将那女子画像送入宫中,其实是想探究哪女子的身份。第一次落笔的时候,崔琰心中波澜微漾,这一次落笔,他盯着画上的女子,心竟砰砰地跳了起来。
崔琰的嘴唇紧抿着,表情变化莫测。
他猛地将画卷卷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那陌生的躁动。
他叫来了小厮:“将这幅画送入宫中,皇后的手中。”
顾天澜拿到画卷的时候,还是颇为惊诧的。
公孙奕刚拟好赐婚的圣旨,便被狠狠地打击了一番。
“崔琰不仅才学好,而且思维敏捷,他已经推算出我的身份了。”顾天澜道。
她确实很震惊,同时也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崔琰的那些传闻并非浪得虚名。这位年轻的公子,名声传遍天下,可谓百年难得一遇的文才,确实有他的本事。
公孙奕盯着那幅画卷。
若说上一次,崔琰画出的只是表象,但是这一次,却画出了些许气质。
崔琰在试探。
公孙奕依旧觉得嫉妒与愤怒。但是,他知道对弈者的本事后,也更加谨慎了起来。
“阿澜,你觉得该如何?”
“崔氏父子入京半月,陛下该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了。”顾天澜道。
公孙奕眯着眼睛,点了点头:“时间差不多了。”
当晚,崔琰便收到了宴帖。
“皇帝将我们晾在崔府半月,如今设宴……”崔涟有些摸不清皇帝的用意。
“崔家远在博陵,皇帝听闻的只是名声。若为相,必定贤能,皇帝自然要考核一二。”
崔涟瞬间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这半月时间,是试探,是考核,皇上设宴,便是认可了他。但是这半月,他只待在府中,访客太多,他后来已经闭门谢客,什么都没做,又是如何通过皇帝的试探的呢?
“所有皇帝都嫉恨拉帮结派,朝臣抱团,这半月时间,父亲待所有来访者都是君子之交,陛下看重的便是这一点。”
当然,还有一点崔琰是不会说的。
他的猜想或许是正确的,那日的以一敌百的女子,便是宫中那位受尽恩宠的皇后。
崔琰猜对了,但是他并不开心,心中还有些酸酸的。
那种感觉很陌生,他也不想去探究。
第二日夜里便是晚宴的时刻,皇帝宴请的都是功臣与重臣,再加崔氏父子。
这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在宫中设宴。这宴会的规格十分高,无论是美酒佳肴,都是上乘的。
黄昏降临时,受邀者便陆续入宫。
这朝臣们是分两派坐的。
一派是跟随公孙奕建功立业的,对公孙奕忠心耿耿,多是武将,诸如罗甯、蓝元德等人。
另一派则是公孙奕提拔起来的文臣。武将戍守边疆,保卫国之安宁,治国则要靠文臣的文韬。
自古文臣和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