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进击的王妃-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云王府里有发生一件怪事,云王府的库房突然着火了,众人在救火的间隙,竟有人潜进公孙奕的书房,将他的书房翻得面目全非。

    公孙奕在书房里并未放什么重要的东西,书房里的东西大多是做样子的,一些机密都藏在更为隐秘的地方。

    公孙奕并未丢失什么。

    于此同时,一封李邺谨写个公孙奕的书信送到了厉宁的面前。这封书信其实是怜贵妃准备的,给厉宁看得‘证据’。

    怜贵妃和朔云帝都知道那场交战的真相,但是公孙奕太狡猾了,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所以朔云帝才无可奈何。而并非怜贵妃说的朔云丢不起这人。若是能除掉公孙奕,丢点人又如何?

    这封书信模仿得惟妙惟肖,厉宁将那封书信研究了许久,终于断定这封书信是真的了。

    顾天澜的命,十万大军的命,他先得向公孙奕讨债!

    厉宁闭上眼睛,一双清秀的脸映入了他的脑海,渐渐清晰起来。

    天澜,我会为你报仇的,我会让你的仇人都去为你陪葬的!

第一百一三章 约见厉宁

    使臣厉宁带着望月皇后的两位嫡亲妹妹来到朔云,本意是想联姻的。这对于两国邦交又是一项很好的举措。百姓们都是想过着和平日子的,战争带来的只有苦难,所以对于这次望月使臣到来也是十分欢迎的。

    然而,公孙奕或顾水月杀死望月皇后两位妹妹的传言甚嚣尘上,这传闻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说云王是为了战功,趁机想挑起争端。

    在百姓的心中,云王是战神,守卫了朔云的平安,如今竟为一举私欲挑起战争,百姓对他的印象突然就变了。

    “这手段实在高明,这等罪名加诸于云王身上,不仅可以降低云王的威信及百姓对云王的爱戴,而且可以向云王问责。这样的事,朔云历史上并未发生过。景历十六年,吐蕃使臣入朔云,与吏部尚书的儿子发生冲突,致使吐蕃使臣丧命,皇帝为了安抚吐蕃及百姓,便杀了吏部尚书的独子。”顾水月道,“对方来势汹汹,针对的便是云王府。”

    “娘娘,吏部尚书独子与王爷如何能比?王爷手握重权,若没有王爷,如今朔云安宁何在?他们岂能因为王爷有害死顾天姝的嫌疑,便要王爷的命?”饮玉觉得顾水月的话有漏洞,不由得反驳道。

    顾水月轻笑了一声:“对方便是利用了人心的弱点。民众是最易被煽动的,百姓们很珍惜平静的日子,而一旦有人想要破坏他们这样的生活,他们就会极力抵抗。过去的,永远只是过去的。而且,对方的目的,就是公孙奕的命。”

    不只是公孙奕的命,还有整个云王府中人的命。

    顾水月已经猜到幕后之人是谁了。

    能这般想要公孙奕的命的人,且费了这么大心机,也是绝无仅有的。

    “娘娘,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饮玉不由得道,“这谣言长期下去,于云王府不利啊!”

    如今已经是夏日了。顾水月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阳光照耀在她的脸上,她脸上像是蒙了一层金光,淡定如厮,高深莫测。

    顾水月的脸上露出一个狡黠的笑:“谣言其实也是一种武器,它颠倒黑白,杀人不见血,用这种武器的人心思也十分恶毒。如今要辟谣十分难,我想了整整两日,要对付这样的谣言,便是‘以谣治谣’。”

    接下来,关于顾氏姐妹的死又有了多样传闻。

    有说顾氏姐妹是因为作恶多端,被恶鬼索命,也有人说是有人为了陷害云王而杀死顾天姝的。除了与之前传闻相反的传闻外,还有襄助之前的传闻的。

    比如说,公孙奕见顾天姝样貌不俗,意图不轨,顾天姝抵死不从,服毒身亡。

    这些传闻真真假假,百姓们开始茫然起来,本来极不利于公孙奕的传闻,如今被分成了两派。

    有人说,云王与云王妃感情那般深,云王为了云王府甚至遣散了后院,再说,顾天姝纵然有几分姿色,又如何能与云王妃比?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更有云王府侍卫证实云王对顾天姝无半分意思。

    于是,有人不由得想,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云王的?

    另一派系则坚持认为云王意图不轨,想要挑起战争。

    这反应在民间的两大派系,其实是两个人无形的较量。

    一人在云王府,一人在永寿宫,两人不成见面,却已经完成了一场交锋。

    怜贵妃听着下属的汇报,不由得笑了一声:“这顾水月还真是不一般,竟然这样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本宫的计谋。然而,这次恐怕要叫她失望了,因为本宫的计谋不仅限于此。”

    怜贵妃手中握着底牌,那张底牌就是望月使臣厉宁。

    在这两种传闻甚嚣尘上的时候,望月使臣厉宁向皇帝请求向云王问罪发展到了高

    潮。

    若说之前的传闻还是仅限于百姓之间的,那厉宁的请命则影响到了官僚阶层。

    在厉宁请命后,皇帝则匆匆着急了几位重臣,讨论这件事。

    这几位重臣便包括丞相王允,御使大夫以及高太尉,还有六部尚书。

    皇帝将书帖狠狠地摔在地上:“厉宁太过分了,死的不过是顾氏两姐妹,他竟然要问责云王府,让朕给他一个交代!云王乃是本朝功臣,朕怎么可能为了两个女人,处置了云王?”

    皇帝这话看似处处护着云王,实则将云王推到一个恃宠而骄的位置。

    “陛下,云王确实有功,但是也不能仗着功劳胡作非为啊!”高太尉深知皇帝的心思,立即道。

    皇帝顺势点了点头:“云王这件事确实做得有些过分,事关朔云和望月的邦交……”

    高太尉将地上的书帖捡起来看完后,道:“厉宁在这封书帖上的言辞十分激烈,他是使臣,他说的话在望月帝面前是有些分量的。而且,若是望月帝居心不良,便会借此机会再战。那时,望月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对朔云十分不利。”

    高太尉的话让皇帝陷入了沉思中。

    “即便如此,也不能如厉宁在这书帖上写得一般,用云王的命去换顾天姝的命。”皇帝果决道。

    “自然不能全听厉宁的,我朔云泱泱大国,难道还要受制于望月吗?臣的意思是,陛下可以意思意思地处置一下云王,比如免了云王的封号,名曰‘废黜’。”

    皇帝又沉思了一会儿,半晌后才道:“那只能如此了,朕下旨废黜公孙奕的‘云王’封号,收回封地,将云王的三十万大军由高太尉暂领。这也是权宜之计,做给望月看得,云王应该不会在意这些名声。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废黜封号,收回军权,这不是明摆着趁机架空云王吗?

    诸位重臣都是老狐狸,早就看出了皇帝和高太尉是在唱一场双簧,要的便是这个目的。

    皇帝已经决定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各个复议皇帝的提议。

    这场秘密朝会一结束,一封信便送到了公孙奕的手里,那封信上详细记录了朝会的内容。

    公孙奕看完后,脸色猛地变了。

    “他已经等不下去要我的命了,我不能坐以待毙。”公孙奕的眼中闪过一抹狠绝。

    房间里只有公孙奕和顾水月两个人。

    顾水月看完那封信便陷入了沉思中,丝毫没有被公孙奕身上散发出的冷气影响。

    “王爷的意思是要反?”顾水月问道。

    “这虽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皇帝没有给我留活路。只要他那一则圣旨下来,等高太尉真接了我的三十万大军,那什么都晚了。”

    “所以那一则圣旨不能下。”顾水月道。

    公孙奕看向顾水月:“皇帝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好机会的。”

    “我好奇的是厉宁为何甘愿成为皇帝的棋子。”

    “他要的是本王的命,他想为顾天澜报仇。”

    顾水月不由得看向公孙奕:“王爷已经知道了?”

    “他做的事看似隐秘,其实一举一动都落在许多人眼中。厉宁一直在查一年前的那场大战,我在那场大战中却是用了一些手段。”公孙奕道。他的眼神闪了闪,像是闪过某些不好的回忆,颇有些阴郁。

    顾水月怔了一下。

    其实说起来,那场大战,她的死以及十万大军的覆灭,李邺谨和顾天晴是主谋,但是公孙奕则是帮凶。

    站在公孙奕的角度,战场尔虞我诈,他做的事没有错,但是站在顾天澜的立场,公孙奕则是帮凶。

    而当厉宁要为她报仇的时候,她却与公孙奕同床共枕。这其实是顾水月长久以来一直忽略的问题,如今便*裸地摆在她的面前,不得不去解决。

    “这件事的关键其实在厉宁上。厉宁咬定是你杀了顾天姝,皇帝处置你是为了给厉宁一个交代。若是厉宁不再坚持,那皇帝便没了处置你的借口了。”顾水月很快地看到问题的关键,“我得去见见厉宁。”

    公孙奕沉着眸子看着顾水月,似乎想从她眼中探究什么一般。

    顾水月面色不变,心中却隐约有些不安。

    公孙奕突然笑了:“爱妃为了为夫这般奔波,能娶得这般的娘子,为夫正是三生有幸。但是,厉宁与顾天澜的关系不一般,纵然娘子伶牙俐齿,恐怕也不能说得动他。”

    “那我也得试一下。王爷此时反,便刚好坐实了谣言——云王故意挑起战争。你此时反,就失了民心。”顾水月道。

    公孙奕沉默了片刻,揉了揉顾水月的头发,叹了一口气道:“娘子说的是。”

    皇帝确实利用这个机会将他逼入了绝境。

    清心阁是一处皇家别业,一般是用来给各国使臣住的,厉宁便住在这清心阁中。

    这一日的夜晚,他刚刚用西湖龙井泡了一壶茶,便迎来了一位客人。

    来人一身黑色的斗篷,完全掩盖住了身形。

    厉宁刚好将茶倒好,斜着眼睛看了她一眼:“我刚好泡好了茶,客人来的真是时候。”

    “那便谢谢厉大人了。”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

    来人脱下斗篷,露出一张七分清纯、三分妩媚的脸。

    顾水月走到了厉宁的对面坐下,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厉大人甘当棋子,那位九五之尊就赏了你这样一样东西?”

第一百一十四章 水月天澜

    厉宁刑部出生,做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就连坐,腰板也是挺得笔直:“自然不止这些,还有公孙奕的命。”

    “你便这样想要公孙奕的命?”

    “顾小姐便这般护着公孙奕吗?”厉宁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直视着顾水月的双眸,眼神变得凌厉起来,似乎想从她眼中看出一些什么。

    “他是我的丈夫,我自然要护着他。”顾水月像是什么都没听出来,回道。

    “丈夫?呵!”厉宁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我初始的时候还觉得顾小姐像一个人,此时想来,是我想岔了。她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对待仇人,向来不会心慈手软。”

    厉宁此时想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明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不同的样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衣着,为何在见到顾水月的第一眼,还会想到她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笑依旧深刻地映在他的脑海中。当然,那笑并非她为后时端庄优雅的笑,而是在战场上,她还是那个小兄弟时爽朗的笑,笑得那般纯澈、毫无杂质。

    或许是他太想念顾天澜了,竟然会将另一个人当成她。这世上只有一个顾天澜,没有人比得过她。

    厉宁心绪很快冷静下来。

    顾天澜已经不在了,她活着的时候他不曾对她好过,她死了,他便替她报仇吧。

    厉宁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但是那一瞬间,顾水月还是感觉到厉宁心绪的变化。他仿佛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心性变得坚硬起来。一般的事已经无法动摇厉宁的决心了。

    “顾小姐若是想来说服我放过公孙奕的话,那便请回吧。”厉宁道,一副起身送客的姿态。

    “你说的那个人可是顾天澜?”顾水月径直问道。

    厉宁冰冷的眼底闪过一丝柔情,转瞬即逝。

    “顾小姐,请回吧。”

    “我们不谈公孙奕,便来谈谈顾天澜。”

    “你不配提这个名字,你也是她的仇人。”

    厉宁根本不想与顾水月多言,顾水月不走,他便转身朝着房间走去,猛地关上了门,将顾水月关在门外。

    顾水月盯着横在自己面前的门,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厉兄,顾天澜最大的仇人其实是李邺谨和顾天晴。”顾水月道。

    下一瞬,门突然打开了,厉宁笔直地站在那里,眼眸里含着一丝难言的激动,俊朗的脸上,肌肉抖了抖,这是紧张到极限的表现。

    厉宁的喉咙有些发紧:“你刚刚说什么?”

    “顾天澜最大的仇人其实是李邺谨和顾天晴。”顾水月仰着头,望着他的眼睛,道。

    “前面一句。”

    “厉兄……”

    厉宁深吸了一口气。

    他性格孤僻,为人刻板,身边很少有什么朋友,旁人见了他,也是恭敬地唤一声‘厉尚书’,位高一些的,则直接唤他‘厉宁’。唯有她,喜欢追在他的身后,一口一个‘厉兄’。

    “十年前,我奉命追查宁王谋逆一案,边城刺史是宁王的人,千方百计地想要阻挡我查案,有一次竟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我关押在牢狱中……”

    “我带着五百将士冲进了地牢之中,将你救了出来,路过刺史府的时候,顺便将刺史家的胖儿子扔入了水中。”

    “青楼的红姑属意我,时常给我送一些香囊香包……”

    “我那时正当英俊潇洒,往红姑面前走了两遭,红姑便移情别恋了,那些香囊香包便全都送到我的手中了。”

    “当年,顾老将军冲入我府中,将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要我娶你……”

    “我爹就是个暴脾气,他不喜欢李邺谨,看不得我嫁给他,但是也不能逼迫你啊。我就对我爹说,若是他再逼迫你,我就到庙里当尼姑去,我爹也就怂了。”

    两人说着说着,突然笑了起来,那旧日的事,不去想,只偶尔在梦里出现,真想起来,还是有说不出的趣事。两人笑着笑着,连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一刻钟后,他们换了一个更为隐秘的地方坐下。

    在顾天澜的印象中,他们相识十年,她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厉宁。厉宁浑身都在发抖,连脸上的肌肉也是一抽一抽的。

    厉宁觉得自己像是做梦一般,他曾经在梦里梦见过无数次的情景,竟然在现实里发生了。

    厉宁又静静地坐了一刻钟,方才镇定下来,沙哑着喉咙道:“天澜,你还活着。”

    顾水月以一个慵懒的姿势倚靠在椅子上。

    与厉宁相处的时间里,她大多数是以男装的模样出现的,那时,她还是个兵痞子,并非端庄秀雅的望月皇后。

    “凡尘事未了,我又怎能甘心死去?”顾水月笑着道,从盘子上取了一个葡萄,扔进了自己的嘴里。

    这一举一动,与十年前一模一样,与那高高在上的望月皇后不同,与刚刚的云王妃也不同,面前的她,便是那个与他称兄道弟的顾天澜。

    厉宁心中一暖,神色也柔和了许多。

    “你死了,我替你报仇,你活着,我帮你报仇。”

    “厉兄,我还不曾知道你对我这般情真意切。”

    厉宁向来不禁逗,若是以往,早就黑着脸拂袖而去,而今,厉宁不禁没有怒,那白皙的脸上反而泛起了一丝红。

    顾水月连忙坐直了身体,知道这玩笑不能开了,一不小心就开过头了。

    “我最大的仇人是李邺谨和顾天晴。”顾水月道。

    “那场大战是个阴谋,公孙奕参与其中,也‘功不可没’。”厉宁道,“我们可以先借朔云皇帝的手出去公孙奕,再想办法引起望月和朔云的战争……”

    “公孙奕出了事,株连九族,我也是被株的其中一个。”顾水月道,“所以,公孙奕不能出事。”

    厉宁心中突然有些郁郁。

    他怎么能忘了,此时的顾天澜,身上还背负着另一层身份——云王妃。

    “我与公孙奕是一条船上的人。”顾水月道。

    “你对公孙奕……”厉宁深吸一口气。

    “有意。”顾水月道。

    厉宁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又重重地出了一口气:“你忘了公孙奕是你的仇人了吗?你的命,还有顾家十万大军……”

    “我自然记得。”顾水月道,“我永远不会忘了那一幕,那些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具具尸首躺在我的脚下,我的孩子……我连我的孩子都护不住。”

    厉宁不禁前倾了一些身体,握住了顾水月的手。

    顾水月猛地收回了手:“我说过,我和公孙奕是一条船上的人。有意是有意,仇恨是仇恨。公孙奕可以助我报仇,等杀了李邺谨和顾天晴后,我再与公孙奕算这段仇。”

    “天澜,你在逃避。”

    “厉宁,若是你不愿帮我,我不会勉强你。”

    她的话如一把钝器刺着他的心脏,一阵一阵的钝痛。

    “天澜,我说过,我会帮你的。你活着,我很开心。”厉宁道。

    这是一次秘密会面,顾水月不宜在此久留。顾水月站起身,将斗篷戴在头上,披上披风,身形完全被掩盖住了。

    “我走了。”

    门打开,顾水月出了门,娇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厉宁看着他早已消失的身影,脸上的表情怅然若失。

    “天澜,若是再有一次机会,当年老将军将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就该醒悟,娶你的。”那时,他尚且不懂自己的心,不知道早在很多年前,她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顾水月乘着夜色回到了云王府。

    那里,同样有焦急等待着她的公孙奕。

    顾水月还未走两步,便被公孙奕搂进了怀里。公孙奕取下她头上的斗篷,便露出一张娇柔的面孔,上面似乎带着一丝阴郁。

    “阿澜,那使臣惹你不开心了?”公孙奕不由得问道,伸出手想要抚摸她皱起的眉头。

    顾水月拍开了他的手,从他怀里挣脱了出去,转身便朝前径直走了过去,根本不理会跟在她身后的公孙奕。

    顾水月入了房门,关上门,将公孙奕关在门外。

    与故人相见,新仇旧恨上心头,她需要好好冷静一下。

    “夫人生气了,且不知为何生气,这该如何是好?”公孙奕低声囔囔道。

    他知道顾水月是去见了厉宁,他对于那场谈话的结果并不关心,更关心的是厉宁说了什么,竟对她的心情产生了影响。

    “饮玉,厉宁对王妃说了什么?”公孙奕面无表情地问道。

    饮玉只听到院子里,顾水月和厉宁谈话的内容,待进了屋里,便一个字都没听到了。

    “顾天澜?”这个名字再次跃入了脑海。

    顾天澜还是望月皇后的时候,对厉宁便颇为赏识,两人又是旧识。厉宁要置他于死地,本就是因为顾天澜。所以他们谈及顾天澜,并未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厉宁本来要关门送客的,娘娘说了一句‘厉兄,顾天澜最大的仇人其实是李邺谨和顾天晴’后,厉宁突然打开了门。”饮玉道。

    厉兄……

    他的王妃居然叫一个男子‘厉兄’,这个叫法真是叫得公孙奕心中醋意沸腾。

    “本王知道了。”公孙奕道。

    顾水月在门里,公孙奕便站在门外,并没有离去。

    “阿澜,这造反的事向来不能面面俱到,这虽不是最好的时机,但也不是太糟糕。我已经做了安排,时机很快就会来的,你以后也不要再去找厉宁了。”公孙奕道。

    当年,他与顾天澜针锋相对,两人的秉性其实是截然相反的。

    顾天澜讲究稳中求胜,公孙奕却讲究险中求胜,他喜欢剑走偏锋。只是这样的性子放在造反上,还是颇有些极端了。

    “不行,这一次你得听我的。”顾水月突然打开门,瞪着站在门口的男人道。

    公孙奕趁机溜进了门,到了里面便不再出来了。

    就在皇帝兴冲冲拟好圣旨要撤掉云王封号的时候,厉宁突然又上了一封书帖呈到了皇帝的手中,说自己误会了云王,顾氏姐妹并非被云王所害。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西川刺史

    皇帝将那封书帖狠狠地摔在地上,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怒气已经到达了顶点。

    “好个厉宁,竟敢戏耍朕!”皇帝用力地喘着气,将桌案上笔墨未干的圣旨撕成碎片,仿若撕扯的是厉宁一般。

    他逐渐冷静下来,刚刚一切看似并未发生,唯有眼眸冷硬如寒冰。

    “隐贞。”

    一个人从黑暗里走了出来,单膝跪在了皇帝的面前。

    “去杀了厉宁,至于这封书帖,厉宁从未呈上来,朕更没有看过。”皇帝道。

    这是一个绝好的对付公孙奕的机会,无论厉宁为何倒戈,他都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等厉宁成了死人,便什么都不能说出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