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阴雄-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年过去了,杨玄感的力量和他的个子一样又涨了许多,原来雄阔海的力量跟他的个子一样,比杨玄感还高了一截,这几年下来,杨玄感已经反过来高他半头有余。

    拳脚功夫上,雄阔海虽也有七八百斤的力气,但比起杨玄感的千斤之力却是不如,拼尽全力也只能和杨玄感的单手打个平手。但他为人一向傲气,当面却从不夸赞杨玄感。

    这四年里,天下安定,杨素不再外出征战,开始好好地管教杨玄感,逼他天天在家看书习字,未经同意不许他随便出门。

    几年下来,只有每月一次的出城练武跑马,才是杨玄感最快乐的时光。

    杨玄感举着长槊,一路奔回了家里的马圈,把长槊向地上一插,翻身跳下了黑云,摘去面具,露出一张英气逼人的脸,微黑的肤色,浓眉大眼,笔挺的鼻梁,朱唇白齿,颌下开始蓄起一撮小胡子,身长八尺,壮如熊罴。

    他把脸贴在了黑云的面门,轻轻地抚了抚黑云的鬃毛,柔声道:“好朋友,辛苦了。”

    黑云喷出一口热气,也在他脸上蹭了蹭。

    杨玄感摸了摸黑云的脖子,转身大步流星地向自己的房间走去,两个上来牵马的仆人听到了他中气十足的声音:“照顾好我朋友,它渴了。”

    杨玄感走过了两道门,迎面差点撞上一个少女,那少女年约十七八岁,手持一把红色拂尘,婢女的打扮掩饰不住她绝世的容颜,瓜子脸,面如桃花,眼如星辰,瑶鼻瑶口,肌肤胜雪,发如乌云,头上扎着两个丫环,体态婀娜,穿一身粉色连衣长裙,腰间束着条绿色的裙带,脚上着一双红色绣花鞋。

    杨玄感一见此女,舌头就象打了结一样:“红,红拂,是你呀。”

    此女姓张,闺名初尘,多年前随母亲一起进入杨府,其母作了幼弟积善的乳母,后来留府作了杂役。

    初尘渐渐长大,出落得越发标致,与一般在杨府长大的婢女不同。她从小就志向远大。情趣高洁。连所用的拂尘也染成红色,被人笑称为红拂女。

    杨素识人无数,见此女天生聪慧,异于常人,便让她陪自己的几个儿子一起读书。

    几年下来,红拂熟读史书,甚至对兵书一类也有强烈的兴趣,杨素考察自己的儿子们的课业时。曾几次当堂问她一些兵法,红拂皆对答如流,有些见解连杨玄感都不能及。

    杨素曾对杨玄感表达过以后可以娶此女为妾的意思,只是杨玄感一见此女,平日里的威风与豪气都会消失不见。就象现在这样,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红拂略一欠身,对着杨玄感行了个万福,螓首微垂,朱唇轻启,声音优美动听:“世子回来了。老爷吩咐过,要你一回家就去书房见他。”

    杨玄感道:“我去换个衣服马上去。”

    “老爷吩咐的是马上去。还请世子这就过去吧。”红拂美妙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

    杨玄感想了想,道:“书房应是清修之所,我全身盔甲,不太好吧。”

    红拂抬起了头,目光直视杨玄感,正色道:“老爷乃是大将,在府里世子就是他的属下,他的话相当于军令,没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兵法有云:呼名不应,点时不到……”

    “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为慢军,犯者当斩。好啦,红拂,十七律五十四斩我前年就能倒背了。我这就去书房行了吧。”杨玄感转头向书房方向走去。

    “世子请稍等。”

    “又有何事?”

    “红拂斗胆,还请以后世子去跑马场练武时,这马槊就不要带回了。”

    “为何?”

    “两丈长的马槊,被世子一路举着,在城中万一有个闪失放平了下来,会刺伤人的。还是留在那里的好,不然总会有人背后妄议世子在这皇城耀武扬威横行无忌的。”

    “那我在家要练功怎么办?”

    红拂笑了起来,露出两排编贝般的皓齿:“在家打一支重量长度完全一样的不就行了?”

    杨玄感来到书房,看到杨素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人却在出神思考,杨玄感看到那本书的封面,写着“北史”二字。

    杨素也不看自己的儿子,缓缓地道:“听说你今天又把满记跑马场的大木靶打烂了?”

    杨玄感心中暗暗得意,嘴上却说道:“回父亲,那靶子太不结实了,孩儿叫那刘管事下次换个纯钢的千斤旋转靶。”

    “恐怕你等不到那个纯钢靶子了。”

    “为什么?爹爹是怪孩儿在城里举着长槊,太过招摇了吗?还是您觉得孩儿和王世充走得太近?”杨玄感想到要给禁止去跑马场奔驰练武,一下子急了起来。

    杨素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非也非也。因为你将要刺的,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固定靶子,而是敌人的血肉之躯了。这会儿高熲和王世充只怕已经在东面建功了,我们的速度还得加快才行。”

    杨玄感闻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笑容一下子上了脸:“阿大的意思是您要挂帅出征西突厥了吗?要孩儿随您出征?”

    杨素点了点头:“今天朝议已定,关中陇右一带的府兵十五万,已经在灵州一带集结完毕,我们父子连夜出发,目标是已经越过大漠,向我陇右扑来的达头可汗,还有他那号称战无不胜的西域雄师!”

    杨玄感用力地点了点头:“这次除了孩儿外,玄纵和玄挺去吗?”

    杨素沉吟了一下,道:“一并去吧,你们三个已经成年,应该见识一下真正的战阵,只是兵凶战危,一旦随为父出征,就不再是我的儿子,而是我的属下,若是犯了军令,照样军法从事,这点你可清楚?”

    杨玄感吐了吐舌头:“阿大啊,平日里你在家里就把我们兄弟几个当成部属,每天早晨都要到您这里点卯,孩儿十岁时就背十七律令五十四斩,这些早就熟记于心啦,您就放心吧。”

    杨素叹了口气,道:“慈不将兵,为父在家时对你们虽然严厉,但毕竟是在家,你们就算犯了令,最多责打一阵,不会真斩了,但到军中,便再无父子,你是长子,到时候一定要督促好两个弟弟,军法无情,勿教为父难做。”

    杨玄感听出老爹话中的杀气,不由背上一阵寒意,忙正色道:“孩儿必不负阿大所托。”

    在杨玄感起身离开书房时,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拱手道:“孩儿还有一事相求。”

    杨素正拿出一幅地图,在桌上准备看,闻言道:“说。”

    “孩儿这次可否将那些骁果壮士一起带上,也好搏个功名?”杨玄感虽然年方十九,但是也通读史书,熟知朝廷的典籍制度,很清楚在大隋当武官,非军功不得升迁,雄阔海等人身为骁果军官,却来给自己看家护院,如果打仗时不带上他们,只怕真的一辈子只能给杨家当打手了。

    “你看着办吧,只是为父提醒你一句,战阵之上,吉凶难测,就连为父也未必能生还,那些骁果壮士乃皇上所赐,为父无权征发,你若想带他们去,须得他们自愿方可。”杨素仔细地看着那张地图,头也没抬一下。

    杨玄感面带喜色,拱手行礼道:“是!”(未完待续。。)

    ps:  感谢网友也想写等人的月票支持,感谢网友也想写,千里马0208的打赏鼓励。今天开始,本书改为每天一更五千字,照顾各位喜欢看大章的历史类书友的需要,更新时间改在早晨八点,一般情况下雷打不动。

第四百八十三章 灵州出塞

    灵州,关外,风沙满天,一支看不见尽头的大军正在缓缓前行。

    杨玄感全身披挂,上身兽面连环甲,内里还穿了一层明光铠,头戴凤翅亮银盔,腰间虎皮银带,足下摩云金翅靴,背后是一件天鹅绒的大红披风。手持那把两丈多长的纯钢长槊,只是槊头重新打成了蛇矛的样式,而槊尾也做成了尖刺,可以反手攻击从背后偷袭的敌人。

    杨玄感离家前,由大兴城中的兵器大师乌尔善将长槊进行了改造,槊身有两个机关,上面一个按下后,长槊会缩到两米左右,利于陷阵肉搏,下面一个按下后,能从槊尖机关里怒射出六枚透骨钢钉。

    杨玄感背上还挎了一把六百斤的铁胎弓,箭袋里五十支长杆狼牙箭,马鞍上还挂了一把重达一百斤的短柄钉头链子锤,用于与马上敌人的近身格斗。

    漫天的风沙中,不少士卒被吹得东摇西晃,杨玄感戴着他的纯金面具,摸了摸身下的黑云。

    这次出征,连黑云也是全身披挂,甲骑具装: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黑云除了四条腿以外,全身都给裹得严严实实,如同一部活动的铁罐头。

    杨玄感看了一眼自己身处的这队骑兵,也个个都是甲骑具装的铁甲重骑,只是他们的坐骑远不如黑云来得神骏,马上的骑士们虽然也和自己一样全副武装,战马却未披甲,都在前军的运输大车上放着。

    杨玄感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从那晚跟父亲聊完。他就和两个弟弟一起踏上了征途。这二十万大军,除了从大兴里带出的五千骁果铁骑外,都是由关中和陇西各府的郡兵直接集结到灵州的。

    其中步军有十七八万,骑兵不过三万左右,战车有一万辆,平时用作运兵器甲仗与粮草的大车。这支大军前后拉开了足有三十多里长。而杨玄感则带领着那五千骁果一起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方。

    他这次出征才意识到自己还有个上仪同的官位,可以指挥五千到一万人,雄阔海则做了他的副将。协助他排兵布阵,行军作战。

    一个背上插了小旗的传令兵从后面骑马奔了过来,一边飞驰一边在喊:“大帅有令,原地待命!每队留出哨戒,不得有误。”杨玄感远远地看到后面走得歪歪扭扭的步兵们听到这话后如逢大赦,一个个原地围成圈坐了下来。

    传令兵奔到杨玄感的面前,一拱手:“杨将军,大帅请你到中军帐议事。”

    杨玄感对着身边的雄阔海说了声:“拜托将军了。”一拨马头,黑云四蹄如电,载着杨玄感奔向中军。

    中军在整个队伍的中间靠前的位置。杨玄感一路上只见步军们东一堆西一圈,还有人奔向附近的水源找水喝。他奔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中军帅帐。只见这里已经临时搭起了一个帐蓬,一面高大的帅旗在猎猎的风中飘扬,帐外数百名装备精良,顶盔贯甲的士兵在全神戒备。

    杨玄感走进了帐中,发现杨素穿戴整齐,头戴大元帅金盔,身着虎头吞云铠,外罩大红将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杨素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盒令箭,左侧身后挂着一张行军地图,而右侧站着一位手持令旗,神色冷峻的执法官。众将已经分列左右了,而站在左首前两个的,却正是长孙晟和王世充,二人都换了一身突厥人的打扮,皮帽羊皮袄,在一众顶盔贯甲的隋军将领中,显得不伦不类。

    杨玄感微微一愣,却听到杨素厉声道:“骁果军上仪同杨玄感,为何来迟!”

    杨玄感一个激灵,连忙说道:“孩儿一接到传令马上就来了,没有片刻耽误呀。”

    “杨玄感,本帅最后一次警告你,军中无父子,你要再敢乱攀关系,军法伺候!”杨素冷冷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杨玄感吓得一下跪倒在地:“末将知错。还请大帅恕罪。”

    杨素冷冷地“哼”了一声:“念你担任全军先锋,路途稍远,这回暂且饶你一次,若有再犯,二罪并罚!”

    杨玄感擦了擦头上冒出的汗水,应了声是,退到了一边。

    杨素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对着帐中诸将微微一笑:“诸位也都看到了,长孙将军和王将军不远千里,从乞伏泊那里赶来,就是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长孙将军,请吧。”

    长孙晟向杨素行了个礼,站出列,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神情:“十五天前,我东路大军在高仆射,史元帅的指挥下,转战千里,于阴山脚下的乞伏泊大破东…突厥都蓝可汗所部,都蓝可汗本人已经闻风丧胆,大败而逃,整个东部草原的突厥仆从各部,以漠南突厥大头人阿里不哥为首,纷纷来大军中遣使送质请降。东部突厥一战,可谓一战定乾坤!”

    此话一出,众将都相顾失色,突厥战力之强,众人都多少交过手,深有体会,虽然知道高熲乃当世帅才,史万岁也是难得的良将,全力一击,应能取胜,但一战就能几乎收伏整个东部突厥部落,还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杨素的脸上没有任何神情的变化,微微一笑:“长孙将军和王将军这回跟着高仆射立下大功,可喜可贺,请代我和诸位将军向高仆射致意,我们西路大军也一定会打败达头,建立功勋的。”

    长孙晟点了点头,拱手道:“高仆射在派我二人来时,曾特意吩咐过,在杨元帅与突厥交战的期间,我二人暂且留在军中,杨元帅如果有什么吩咐的事情,自当照办。”

    杨素点了点头:“很好,长孙将军。也亏了你前一段的情报。现在达头可汗的一举一动。都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按他们现在的行程来算,可能这一两天就会与我军遭遇,二位将军对于这场战事,有何高见?”

    王世充本欲开口,忽然又想到这是在杨素的军中,他不可能象高熲,史万岁那样充分听取自己的意见。这时候自己新来乍到就贸然建言,可能会适得其反,于是收住了到嘴边的话,默然不语。

    杨素看向了右首边第一个的周罗睺,这次周罗睺作为整个大军的副将从军,杨素开口道:“周将军,你是南陈名将,依你看,应该如何对付突厥人?”

    周罗睺的眉毛微微一动,开口道:“杨元帅。末将一向身居江南,与突厥接触极少。不敢妄言,还是先听听其他将军的意见吧。”

    杨素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了站在右首第二位,一个红面长须,方面大耳的大将,说道:“屈将军,你有何高见?”

    王世充一眼看过去,倒是有几分眼熟,突然想起来此人就是身为上仪同将军的屈突通,自己上次处理皇甫孝谐官司的时候,曾和任长安令的他弟弟屈突盖打过交道,这兄弟二人长得有七八分相似,难怪自己似曾相识。

    屈突盖想了想,说道:“我大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不是太多,突厥兵胜在弓强马快,来去如风,但若论列堂堂之阵,与我正面对抗,并非所长,所以末将以为,还是以传统的战法,战车护住两翼,阵前遍布拒马鹿呰,以强弓硬弩射之。待其几次冲锋不成,再以骑兵反击,可获大胜。”

    杨素又问了几个将军,也多是这个意见,他的脸上仍然看不出任何表情来,一言不发。

    这次以车骑将军身份跟随大军出征的刘全眉头微微一皱,上前两步道:“大帅,其实末将一直不太明白,为何我军要远出塞外,在突厥的地界与之决战?按说我大军乃是步骑混编部队,夹杂着战车与辎重,依托边关的坚城打防守反击方是上策。”

    杨素沉声道:“刘将军,本帅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开皇二年就从军了,想必参加过开皇三年那次突厥入寇之战吧。”

    刘全低下了头,面有愧色:“回大帅,惭愧得紧,那次末将在兰州总管叱列大人麾下,在临洮遇敌,未能取胜。”

    “因何而败?”

    “敌众我寡,以三万步军对阵十余万铁骑,并非我辈不够勇敢。”刘全说着,突然解下了甲胄,露出上身,王世充看去,满满当当都是蚯蚓样一条条的刀疤与一个个小洞样的箭孔,让人不忍直视。

    刘全指着身前几条最长的刀疤,道:“末将当时给砍了几刀,醒来后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三万兄弟啊,听说生还的还不到五千。”

    杨素对着刘全问道:“你当年是小兵,可以不考虑为何会输,今天你是将军,能说说敌众我寡的原因吗?今天的情况和当年有何不同?”

    刘全从没考虑过这问题,一下子瞠目结舌:“这……,大帅,末将只知服从指挥听命行事,未曾独当一面过,您所说的,末将实不知。”

    杨素摇了摇头:“刘全,你从军也有近二十年了,只知上阵厮杀,冲锋陷阵,这兵法战策之事还是毫无长进啊。当年从西边入寇的突厥大军也就是你当面遇上的那十余万人,而我朝自大兴以西,各路兵将加起来不下三十万。

    战败的也不止你临洮一处,二十日内,乙弗泊,临洮,武威,安定,天水,各处守军均战败,旬月之内,丧师十余万,后来亏得高人用计,方才不战退敌。败因就在于各地守军被分割成孤立的据点,各自为战,方致以少敌多。”

    刘全的表情变得很沉痛,似是不愿意回忆那段痛苦的往事,声音里充满了苍凉:“大帅所言甚是,当年叱列大人正是听到突厥入寇安定,率军去救时才在野外遭遇敌军主力。”

    杨素点了点头:“正是,我大隋是步骑混合,步军为主,机动力上远远比不上突厥大军,他们十几万铁骑,来去如风,专门捡我几千里防线上薄弱之处打击,所谓万里长城万里空。就是这意思。”

    杨素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着。王世充和众将一样。竖着耳朵仔细地听:“若我军其他据点的守军闻讯支援,一旦离开坚固设防的城池,就会遭遇刘全当年的结果,被敌大批主力骑兵围攻。

    缺乏战车与骑兵的步军在野外被胡骑来回冲杀,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了。这就是当年我朝损失惨重的根本原因。”

    杨素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刘全身上:“刘全,你还想坚持当年的守城打法,把历史再重演一次吗?”

    刘全早已经满脸是汗。低声道:“末将惭愧。”一拱手,他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杨素环顾了帐内,沉声道:“破突厥之策,当效法汉破匈奴之法,刚才刘全所说的据城力战是下策,还有上中二策可选。”

    众将不约而同地拱手行了个军礼,连甲片晃动的声音都出奇地一致:“愿闻大帅高见。”王世充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这次在东线还是靠了传统的战车结阵战法,诱敌来攻,但看起来杨素要选的是主动出击的打法。他一下子想听听这位当世名将的选择。

    杨素虎目圆睁,眸子里神光大盛。从众将的脸上一一扫过:“中策乃效法汉车骑大将军卫青,以步骑混编部队正面迎敌,弓弩手在前,长枪手居中,战车列于阵前防止敌骑兵突击,骑兵为辅,列于阵中,用作决战时反冲击以及追击逃敌。”

    众将面露喜色,显然这种打法非常合大家的胃口。王世充有些失望,这和刚才屈突通的选择是完全一样的,了无新意。

    杨素继续说道: “至于这上策,则是学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精选骠骑,一人双马,轻装迂回,直捣敌军巢穴,毁其营地,杀其老弱,断其给养,并在其必经之路的水源中下毒,待其主力回师来救时,以逸待劳,可获全胜。”

    众将闻之皆面有难色,一共就三万多战马,还要一人双骑,这一万多骑兵要是路上没有向导,碰上了突厥的主力,只怕是有去无回。

    但既然杨素说到这是上策,无人敢直接出言否定。

    杨素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王世充的脸上,定住不动,寒光一闪而没。

    王世充没有一点开口的意思,还是低下了头。杨素的眼神中掠过了一丝失望,开口问道:“诸公可有高见?都可畅所欲言。今天乃是军议,想到什么都可以说。”

    杨玄感咬了咬牙,他明白刚才的意思,但自己实在没有指挥全骑兵部队万里奔袭的经历,古代兵书上那些名将们辉煌的背后是无数失败者的白骨。

    但他又想到了霍去病,出征前杨素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荡,他一下子热血沸腾起来,于是挺身出列,朗声道:“末将愿选上策,亲率精骑突袭敌巢。”

    众将一看是他,赞赏,不屑,惋惜的表情俱有之。

    杨素一点也不意外,沉声问道:“你知道达头可汗的巢穴在哪里吗?”

    杨玄感一下愣住了,想了想,道:“这需要侦骑斥候的打探,那达头可汗虽是出自西突厥,不远万里而来,但总会有屯粮之所吧。”

    杨素叹了口气,摇摇头,对着杨玄感轻轻摆了摆手:“你且退下!年轻人有血气之勇是好事,但兵凶战危,这不是你一个人生死的事。

    没有可靠的情报,不作周密的计划,甚至没有行军的向导与路线,一旦有个闪失,不但这万余健儿片甲不还,失去了骑兵掩护的十几万大军也只能被动挨打,岂可儿戏?”

    杨玄感心中惭愧万分,自己只凭一时热血上冲便出来请缨,确实没有起码的情报和计划,杨素这番话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也让他清醒了许多,于是拱手而退。

    杨素继续问道:“诸公还有何高见?尽可明言。”

    众将有了杨玄感的先例,皆闭口不言。

    杨素叹了口气,道:“那今日议事先到此为止,大家回去后这一两天想想破敌良策,还请各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