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做事,是对他这个南朝累世豪门世子的侮辱,加上我一直扣着陈宣儿不放,他也是怀恨在心,认定了我是淫…辱南朝公主的贼人,这次他背着我私下找窦建德和王须拔,其实已经算是正式脱离了我的控制了,只是他也知道,在隋朝完蛋之前,咱们还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还不能这么快地就去举报我,所以才这样自行其事地让手下到处点火,以图乱中取利。”
魏征笑道:“他真正的如意算盘,恐怕还是想要拉上窦建德和王须拔同时起事,这样在冀州,幽州一起发动,那声势可就大了。”
王世充冷笑道:“徐盖哪会这么好心,与人共享胜利成果呢?依我看来,他是想让窦建德和王须拔为他火中取栗罢了。这二人身处河北之地,比起他所在的齐郡,更靠着征伐高句丽的前线,而朝廷要调兵征夫,送上前线,更是只可能在河北征兵,那里去年才因为挖河的事情弄得天怒人怨,要是现在还这么搞,只怕大军离开河北,征讨高句丽之时,也就是河北开始狼烟四起之日了!”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所言极是,您当时派张金称去河北,也是为了把这把火点起来的,现在金称那里已经万事俱备,只等有人挑头起事了,您看那窦建德和王须拔,会不会响应徐盖的号召,率先起事呢?”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说道:“窦建德其人,外粗实精,表面上看豪爽仗义,但实际上是个很会保存自己力量的人,从上次他带着手下投入到薛世雄的军队这一点来看,他也是乱世中的观望者,绝不会先发制人,就算起事,也最多是占了高鸡泊,啸聚山林,积聚力量罢了,不会象徐盖希望的那样,攻州略郡,成为众矢之地的。”
“至于那个王须拔,我虽然没和他打过交道,但以前就知道,他手下有个叫宋金刚的军师很厉害,有这个人出谋划策,我想他也不会莽撞行事的,他们活动的幽州涿郡之地,乃是征伐高句丽的后方基地所在,必有重兵守卫,在这里匆忙起事,只会死路一条。”
魏征微微一笑:“这么说来,大家都在等杨广的全国总动员命令吗?”(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二章 主臣高论(二)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不错,徐盖那里让几个狗腿子上山下乡,到处传播这些反战歌曲,这些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只要不扯旗造反,是不会引起官府的注意的。而窦建德和王须拔,也不会在河北大乱之前自己主动起事,他们还是要观望,我们真正要在意的,是杨广何时发出全国总动员的命令。”
魏征的眉头微微一皱:“那依主公看来,要等到何时呢?”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很快了,封伦出使突厥,应该很快就能碰到我们的乙支国相了吧,要是杨广得知高句丽派密使在和突厥接触,他不打高句丽才叫奇了怪呢!”
漠南,大利城。
自从十年前隋军大破都蓝可汗之后,长孙晟便率兵三万出塞,在这漠南中部修建起了这座完全和汉朝边城的风格一模一样的要塞,可以说这是一座平地建在草原上的城池,城墙用黄土混合着沙子制成 ,可以抗风沙尘暴,城中按着不同的部族和身份的尊卑,安了五万户人家,多是老弱妇孺留守,平时青年男子们出外放牧,日落则回城中居住,也算是探索一种适合草原牧民们定居的生活方式。
起初这些突厥人对此很不习惯,但时间长了以后,发现这种定居的生活比起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生活要安逸了许多,加上隋朝每年都会以公主梳洗钱的名义送到足够二十万人吃上一年的粮食,久而久之,这些突厥人也快改行成农民了。围绕着大利城的周边。也开垦出了上千顷的田地。种起了粟米小麦,远远看去,除了满山遍野的牛羊外,也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滚滚,让人会产生出一种置生于华北平原的错沉出来。
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即以前的二王子阿史那咄吉)站在城头,冷冷地看着城外十几里外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这支队伍穿着汉人的衣服。打着隋朝的旗号,正向着大利城行来,在他们的两侧,数千名突厥骑兵在护卫着,可不正是这次隋朝出使突厥,给始毕可汗带来官方册封诏书的使节团?
始毕可汗身边,一个中等个子,黑黑瘦瘦,穿着羊皮袄子,看起来三十岁上下的突厥人。正是他的智囊史蜀胡悉,看着沉默不语的始毕可汗。史蜀胡悉小心地说道:“大汗,这些隋朝使节前来,是给您册封合法的大汗之位的,您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要搞得这样闷闷不乐呢?”
始毕可汗嘟囔道:“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那个高句丽的乙支文德来我这里的时候,这个使节团倒是过来了,而且都不吭一声,出了塞后才跟我们联系,这让我们如何是好?”
史蜀胡悉笑道:“大汗,你还是多虑了,那乙支文德现在已经给我们安排在了城中的民居里,他自己也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出现的,而且人家这次开的条件很好,能给我们提供五百万斤的生铁呢,隋朝可是还一直对我们生铁禁运哪。大汗,以后想要彻底摆脱隋朝人的控制,成为真正的草原霸主,还是得和高句丽人结盟才行,至少他们的生铁,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始毕可汗的眉头皱了皱:“让我担心的不是乙支文德的到来,而是这家伙是咄必王子派人介绍过来的,胡悉(史蜀是姓),你不觉得这中间有问题吗?”
史蜀胡悉摇了摇头:“能有什么问题?大王子,哦,不,现在应该叫他大特勤,大特勤他没有私吞这五百万斤生铁,而是信守了以前跟大可汗,还有三特勤(阿史那俟利弗王子)的盟约,共同分享了这批生铁,这说明大特勤是很识时务的,这个艰难的时刻,外有隋朝的压迫,内有各部落,尤其是漠北铁勒人的虎视耽耽,我们阿史那部落要是在这个时候起了汗位内战,那可真就要万劫不复了。”
始毕可汗点了点头:“可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大哥他一向跟那个隋人王世充有秘密的交易,而这个乙支文德出使了一趟大隋后马上就到了我们这里,拍胸脯地说可以拿出五百万斤生铁来,胡悉,你不觉得这中间有问题吗?若不是有人从中穿针引线,这乙支文德怎么会突然易容改扮,跑到我们突厥来了呢,给他带路的又是大哥的智囊高宝义,我总觉得这事背后有那个王世充的影子。”
史蜀胡悉微微一笑:“那王世充是个狡猾的商人,听说这次西域一战,隋军虽然打胜,但是处罗可汗给赶下了台,他在西域多年的经营算是泡了汤,以前通过西域的金山铁矿给我们运生铁牟取暴利的买卖也没法做了,所以他也一定会想方设法打开新的商路,我估摸着这个乙支文德,就是在他的暗示和撮合下,才会来我们突厥一行的。”
始毕可汗的眉头微微一皱:“那王世充又能得什么好处?卖生铁是乙支文德卖我们,跟他又没关系!而且这是一条新的走私渠道,他只怕是分不了太大的利益吧。”
史蜀胡悉摇了摇头:“我想王世充也有意跟高句丽做一些生意吧,现在隋朝的皇帝野心勃勃,四面都想要炫耀武力,这回西征打服了西突厥和吐谷浑,可能会把目光放到东边来,高句丽一向不服隋朝,多年不曾入朝进贡,这回去派出了乙支文德为首,我看进贡事小,乞求隋朝不要出兵才是大事。那王世充是个商人,如果想要做生意,就不希望打仗,所以我想他会在隋朝内部上下活动,让隋朝皇帝不对高句丽用兵,以此收取丰厚的回报吧,冲着这一条,乙支文德也不可能不给他分一大块好处的。”
始毕可汗的嘴角勾了勾,颌下的胡须顺风飘扬,他深吸了一口气:“好了,不管他们的事情,我们还是得伺候好这些隋朝来使,胡悉,该我们下城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三章 大使李密
李密穿着一身三品的紫色朝服,正合着他这回的鸿胪副卿的官品,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官帽戴得很正,由于脖子下的绳扣系得很紧,所以这草原上的大风也不能把他的三品乌纱帽吹得歪上半分,只是他这会儿却是若有所思,骑在马上也是出了神。
穿着一身五品大红官袍的封伦骑着一匹略矮了点的马,跟在李密的后面,落后他大约半个马身的距离,精通礼仪制度的封伦,这一路上都是这样,小心地跟在李密的身边,不至于超到他前面去,可又始终能和他说上话,对于李密这样的贵族之子,封伦是永远不会主动得罪的,除了王世充这个一生的敌人外,朋友是越多越好,更不用说李密这样的柱国世子了。
不过今天自从一早上路以来,李密都是这副魂不守舍的表情,这让封伦看在眼里,奇在心中,这回封伦早已经打探到消息,那个高句丽的国相乙支文德,这会儿正藏身于大利城中,在册封仪式结束后,把他一举抓获,乃是极大的功劳,更是可以坚定杨广出兵攻打高句丽的决心,上次那个威逼处罗可汗下跪,后来又册封了西突厥莫罗可汗的崔君肃,回朝之后就是官升三级,直接当到了礼部侍郎,自己这回能不能一飞冲天,就全要富贵险中求了。
但是李密这个足智多谋的家伙,今天却是如此地反常,这让封伦感觉有些奇怪,他终于忍不住了,轻声地说道:“李大使(这回是以李密为册封大使)。您今天是有些不舒服吗?”
李密回过了神来。黑黑的脸上神色平静。他微微一笑:“有劳封副使挂心了,本官一切安好,只是许久未见到如此壮丽的草原风光了,尤其是这里居然平地里起了一座城池,周围还有良田万顷,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啊,所以一时走了神,让封副使见笑了。”
封伦在来突厥之前就曾经打探过李密和王世充的关系。发现当年李密也曾经参与过抢王世充新娘子的事情,二人之间的关系一向不好,本来他担心杨玄感和王世充好像关系非同一般,李密会不会也和王世充有暗中的联系,可是后来的情报却显示,自从杨素死后,李密和杨玄感之间的走动都很少了。
甚至在半年前的东都儒家传道大会上,河北名儒孔颖达舌战群儒,夺得讲儒大会的头筹之后,有些落败的儒生恼羞成怒。雇佣杀手想要暗杀孔颖达,却被杨玄感提前得知了消息。把孔颖达接到了自己的家中保护起来。听说雇佣杀手的正是当年李密的授业师父包恺,为此两人大吵一架,几乎划地绝交。
这一路之上封伦也几次试探性地向李密提及杨玄感,结果李密全都是面色铁青地岔开话题,由此可知,李密是真的和杨玄感翻脸了,更不用说那个他一向看不上眼的王世充了,眼看马上就要进入大利城了,封伦决定选择这个时候,跟李密摊牌,告知他乙支文德之事,反正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可能再阻止自己了。
封伦压低了声音,小声地说道:“李大使,你可知上个月来过我们大隋的高句丽国相,乙支文德?”
李密的心中一动,座下的马儿一阵嘶鸣,几乎乱了脚步,李密好一阵勒紧缰绳,才让这马儿平静下来,他沉声道:“封副使,这回我们出使突厥,你提及这高句丽国相做什么?”
封伦看了看左右,沉声道:“尔等暂且退下,我与李大使有要事相商。”
跟在身边的十几名隋军骑卫看向了李密,李密沉吟了一下,挥了挥手,道:“传令,队伍暂且歇息,小半个时辰后上路。”他说着,一打马头,向着边上的一个小草坡走去,封伦紧随其后,几个侍卫想跟过去,李密摆了摆手,“不用跟过来,站在坡下即可。”这几人行了个礼,跳下战马,在坡下持槊而立,背对着坡上摆开了警戒的架式。
李密走上了小坡,草原上的劲风吹拂着颌下的山羊胡子,他也不转头,轻轻地说道:“封副使,这一路上你每天晚上都在和神秘的探子接头,就是为了此事吧。”
封伦微微一愣,转而笑道:“李大使真是好手段,封某本以为每天的接头已经是天衣无缝了,想不到还是逃不过你的眼睛。”
李密冷冷地说道:“作为大使,如果连自己的使节团里有什么动向我都不能掌握,那也不用做这个大使了。只是我原以为你是和突厥人有什么私下的交易,可现在才知道,你是为了那个乙支文德。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封伦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这也是下官中无意发现的,在东都洛阳的时候,下官本来是奉了虞侍郎的指示,要严密地监视乙支文德,此人是敌国国相,在至尊开始考虑对高句丽动手的时候,突然以朝贡的名义来到我们大隋,实在是居心叵测,所以下官后来发现,这个乙支文德,在一个人的安排下,居然秘密地和突厥使者高宝义接上了头!”
李密的眉头一皱:“什么人如此大胆,竟然敢安排突厥和高句丽的使者接头?这可是比生铁走私更严重的罪名啊,传到至尊的耳朵里,说不定要灭九族的!”
封伦“嘿嘿”一笑:“可不是吗,大隋上下,有这个贼胆的,只有一个人,蒲山公,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李密的脸色一变,即使是镇定如他,这会儿也不禁动容:“什么,你是说王世充撮合了此事?”
封伦点了点头:“不错,正是此人。他仗着至尊的恩宠,胆子大得可以包住天,只可惜我当时监视的人少,也没有直接在他的庄园里抓个正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乙支文德和高宝义离开了他的庄园。”
李密的嘴角勾了勾,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么,封副使这回准备怎么做呢?”(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四章 封伦的引诱
封伦摸了摸自己的三缕长须,上前一步,诞着笑脸,说道:“蒲山公,你我都是世家子弟,这次又有缘一同出使突厥,下官的境遇就不用说了,您也知道,挺丢人的,若不是虞侍郎的关照,这会儿也只是个平民百姓,而您蒲山公嘛,作为柱国世子,才名满天下,可是现在的官职也无法让您发挥才能,下官也实在是遗憾得紧啊。”
李密的眉头一皱:“这些不过是李某的私事,封副使管得太多了吧。为朝廷效力,何必要在意官职的高低呢?封副使,你以前吃过大亏,依李某看来,就在于功利心太强,太急功近利了,以至被人反拿了把柄,按说以你老兄的聪明绝顶,应该吸取教训才是啊,怎么可以一错再错呢。”
封伦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但仍然笑道:“那些是以前的事了,走私生铁的那个案子,这几年兄弟我一直是痛心疾首啊,思前想后,我出的岔子,或者说致命的失误就在于,我没有顾及国家的利益,不顾国法,只想扳倒王世充,虽然我的目的没有错,但手段确实过激了,最重要的是,那种生铁走私,有害于国家,至尊是不会支持我的。”
李密的脸色变得稍微好看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说道:“嗯,封副使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好,其实我的意思也是这样,这回我们出使突厥,是大隋与属国之间的外交行动,一切都不能破坏大隋和突厥的关系,你想立功的心情我清楚。但万一弄得不好。让突厥可汗下不来台。甚至心一横反了大隋,到时候你我生死事小,大隋的江山社稷就要面临危险了,你我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的。”
封伦笑了笑:“蒲山公言重了,封某不才,当年也曾跟着长孙将军多次出使过突厥,所以我的手上,还是有一些突厥的情报线的。当我知道了乙支文德和高宝义的密会之后,马上就启动了这些情报线,详细地询问了高句丽和突厥的关系,所有的情报都告诉我,在乙支文德这次来大隋出使之前,高句丽和突厥,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双方甚至连起码的商队来往也没有。”
“因为两国之间,在辽东一带隔着我大隋的营州,还有契丹。而北方又是荒凉险恶的勿吉人的领地,极难通行。所以多年来,这两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若非如此,王世充又怎么可能在他的庄园里,秘密安排高宝义和乙支文德见面呢?这可是要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李密点了点头:“这倒是不错,王世充此人,阴险狡诈,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若非万分紧急,是不会行此险招的,所以高句丽和突厥,就是此人的撮合。封副使,可惜你当时没有捉贼拿赃啊,现在口说无凭,又有何用?”
封伦的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神色:“蒲山公,今天我找你,就是说这事,若不是我有了万全之策,有把握一举人赃并获,又怎么会这么多天来一直不停地打探突厥这里的消息呢?现在我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了那乙支文德的落脚点,只要我们把他抓个正着,那突厥和高句丽之间的勾结也就水落石出,到时候你我就成了英雄,一定会得到至尊的封赏的!”
李密先是一惊,转而怒道:“胡闹,有高句丽的使节在这里,就证明两国有勾结了?再说了,要是他们真的有勾结,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我们,真的扯旗造反,又能如何?封伦,你在这是拿大隋的国运开玩笑,我断不能答应!”
封伦微微一笑:“蒲山公你真的是多虑了,以我在突厥的情报,始毕可汗本人也只是前几天刚刚知道乙支文德的事情,本来根本不想见他,但那大特勤咄必,亲自跑到了这个大利城,好说歹说,才让始毕可汗勉强同意见他一面,在这次见面的时候,乙支文德可是狮子大开口,一口气就提出给他们供应五百万斤生铁的条件,这才打动了始毕可汗,待之如上宾。现在突厥的新汗刚立,各仆从部落都不稳定,在这个时候,是无力与我们大隋相抗衡的,断不可能为了一个乙支文德,而坏了跟我们大隋的关系!”
李密咬了咬牙,说道:“话虽如此,那始毕可汗毕竟是庇护了乙支文德,我们如果真的直接动手搜查,那岂不是对突厥的极大侮辱!即使是这回他们不说什么,以后等实力强大了,也会叛离大隋的。”
封伦笑着眨了眨眼睛:“那是以后的事了,突厥人永远都是北方的苍狼,不可能一辈子这样当狗养下去的,我大隋现在看起来四夷宾服,但东边的高句丽,北边的突厥都是狼子野心之辈,早晚必有一战,作为臣子,我们也当为社稷着想,万万不能让这两个危险的敌人真正地联起手来,那可就是大隋的祸事了!”
李密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此事不可莽撞,这样吧,到时候我们进大利城之后,你带人去锁定乙支文德的住处,而我则去见始毕可汗,向他旁敲侧击此事,如果他承认此事,愿意主动交出乙支文德,那么此事就此了结,反过来若是他矢口否认,我们也不能打草惊蛇,你找到人证物证,证实乙支文德来过突厥,回去后我们再上报至尊,请他定夺。”
封伦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不行啊,如果抓不到乙支文德,不带回国去审问,就定不了王世充的罪,那我们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李密的眼中寒芒一闪,刺得封伦的心微微一沉,只听李密冷冷地说道:“封副使,你自己刚才也说过,国事第一,不能把私人的感情和事情放在国事之上,我知道你恨王世充,我也不喜欢这个人,但不能因为跟他个人的恩怨,而坏了国事,这次想要强行带走乙支文德,实在是太危险,还是把这个权力交给突厥人的好,也算给足了他们面子,你看如何?”(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五章 始毕可汗的盘算
封伦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但是事已至此,李密才是有最终决定权的人,他也没办法多说什么,只好悻悻地说道:“一切但凭蒲山公安排。”
李密点了点头,看着远处的大利城正在放下的吊桥和打开的城门,长出一口气:“看起来始毕可汗也正在迎接我们,现在也是我们上路的时候了。”
始毕可汗和咄必特勤两人一马当先,骑在了前面,有意无意地与后面的随从们拉开了几十步的距离,离着隋朝的使节团队还有十里左右的距离,始毕可汗一边骑着马,一边扭过了头,对与他几乎并驾齐驱的咄必特勤说道:“大哥,你这回可是真的给我找了个大麻烦啊,隋使来了,乙支文德却还没走,万一要是给隋朝人发现了,我们可就难办了啊。”
咄必特勤微微一笑:“怎么,大汗害怕了吗?如果您觉得有问题,我现在就回去,把乙支文德带回我们漠北部落,等隋朝人走了,再回来谈生铁交易的事。”
始毕可汗摇了摇头:“大哥误会了,既然我留下乙支文德在我们大利城,就已经表明了决心,我们突厥人是草原上的苍狼,自由自在,怎么可以一辈子受隋人的这种欺负和控制?父汗在时,我们三兄弟只能忍耐,现在轮到我当了大汗,这种情况不可能再继续下去。”
咄必特勤笑着点了点头:“大汗这样,才象个突厥大可汗的样子,只要您一直是这个想法。我这个做哥哥的一定会全力支持你。这回隋朝使节团来得诡异。事先没有任何招呼。而且出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