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协议,除非我们邀请,不然不得进入我们四部的世袭领地的,这点乙支将军不会忘了吧。”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那只凭高太出的骑兵,你就有信心打退隋军?”
渊太祚点了点头:“大王的部队只需要设阵于鸭绿水南侧,壮我声势即可。现在我军多是步兵,缺乏骑兵,也就没有机动性,即使战胜了隋军,也很难打成歼灭战,兵书有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想打得隋军以后也不敢再侵略我辽东,只有狠狠地歼灭他们几支部队才行。”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怪不得你主动率军据守辽河一线,这其实是在掩盖我军缺乏骑兵,战力不足的弱点,而且据河而守,可以最大程度地削弱隋军的人数优势,对吧。”
渊太祚哈哈一笑,指着宽阔的河面,说道:“不错,老天也在助我们,今年的天气暖得特别快,这辽河上本来结冰能结到三月初的,可是二月不到,今年的冰就全破了,我又把这辽河上的几座桥梁一拆,现在隋军就是插翅也飞不过来啦,除非。。。。”
乙支文德紧追着问道:“除非什么?”
渊太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远方隋军的营地,若有所思地说道:“除非他们真的不惜士卒的性命,搭设浮桥,拿人命往这辽河里填,强渡!”(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七章 强渡的选择
王世充走在隋军的大营里,这里距离前方的辽水前线,足有二十里,离着杨广那个金碧辉煌,气派十足的御营,也差了五里,自从五十多万隋军各自到达辽水西侧的指定营地后,每支部队的主将每天思考的就只有一件事:如何能飞过这该死的辽河,强攻河对面的高句丽军大营!
一个身着紫色文官袍,头戴进贤官的瘦小官员,在一众戎装的军士中显得格外的刺眼,正大声呵斥着周围的军士和工匠们,指着地上的一根根大圆木嚷嚷着什么,王世充的心中一动,走了过去,离此人还有十余步的距离,便大笑道:“宇文尚书,原来你在这里啊。”
那名紫袍官员转过了头,正待发怒,一看到是王世充,哈哈大笑起来:“王侍郎,哦,不,王将军,怎么会是你啊。你不在御营里值守,怎么会跑到这地方?”
这处大营正是隋军的工匠后勤们聚集的一个营地,而这名紫袍官员,正是工部尚书宇文恺,和王世充也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当年王世充在开皇十八年的时候担任莱州造船使的时候,当时因罪免官的宇文恺就和王世充一起共事过,不仅如此,王世充的满园也是宇文恺亲自设计,云定兴督造的,后来宇文恺因为修建宫殿的功劳重新翻了身,官至工部尚书,但和王世充的联系也一直没断,在王世充遍及全国的商业帝国里,也有宇文恺的一份子。
王世充微微一笑:“御营已经在昨天夜里到达,陛下虽然舟车劳顿。但仍然放心不下前线的战事。听说高句丽也出动了大军。据河死守,而这辽河今年又特别早地解了冻,现在想要过河,只有强渡了,所以特命我过来看看前线的情况。”
王世充说到这里,看着宇文恺,叹了口气:“宇文尚书啊,我刚刚从河岸那里过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这辽河足有一百五十步宽,而且水又深又冷,在这个天气里,无法强行淌水过去,而高句丽军不仅把原来河面上的三道桥梁拆了个干净,而且把整个辽河上的所有船只全都烧了个干净,现在麦铁杖麦将军所在的营寨,乃是全辽河最窄的一段,也是水流最缓。可以强渡的唯一地段了,高句丽的精兵锐卒。也都集中于此。”
他说到这里,指着远处,那高高树立,密密麻麻的高句丽的大营里的箭楼,即使隔了近二十里路的距离,这些高达数丈的箭楼仍然清晰可见,而在箭楼上,来回走动,密密麻麻的则都是背着弓箭,挎着箭囊的弓箭手。
王世充摇了摇头,脸上现出一副凝重的神色:“宇文尚书,我看你们工程营里,现在都是在抢造船只,准备渡河,但在我看来,这个方案不可行啊。”
宇文恺的脸色微微一变,这几天来,他已经造了三百多条渡船了,只是后方运来的木头往往又大又沉,是用来安营扎寨的那种重木,而不是适合造船的那种轻木,所以在今天的早晨,刚刚拿了一条小船试着下水,结果只装了二十多个人,跑了一半就直接沉到了水底,连船带人给对面岸上的高句丽弓箭手们射成了刺猬,所以他才会在这里大发雷霆,大骂这些造船的工匠和军士。
宇文恺说道:“可是现在没有办法造桥,只能靠船只来强渡,难道王侍郎,哦,不,应该是王将军,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宇文尚书,我不是做工程的出身,也没有你这天下第一巧匠的心思,你就当我胡言乱语好了,我刚才看了那辽河的河面,都还漂着大块的浮冰哪,而且对面的高句丽人也是严阵以待,紧急的时候还可以发射火箭,你看这种情况下,船要是重了,就会直接沉到水里,船要是轻了,会给这些大块的浮冰撞坏,除了以船强渡外,能不能想想浮桥的办法呢?”
宇文恺先是听得连连点头,直到最后听到“浮桥”二字后,哑然失笑,摆了摆手:“王将军,你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太大了,这个浮桥,哈哈,是不可能建成的。”
王世充笑道:“怎么就不可能了呢,愿闻其详!”
宇文恺一边捋着自己的胡子,一边说道:“浮桥嘛,就是用许多船只,横着排列,从我们这边一直通到对岸,然后在这些船上盖上木板,两边再以绳索或者往河里打木桩固定,以防这些船只被水冲走,这样才叫浮桥。我们现在连对岸正常的船只都渡不过去,如何能用浮桥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如果固定这桥面木板的不是船呢,而是伸出去的木板,这个办法还能不能行?”
宇文恺的脸色一变,疑道:“王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若是底下无船,如何才能让这桥面的木板稳固住?”
王世充收起了笑容,脸上现出一丝冷酷的表情:“没必要整段浮桥都要用船架好了再铺木板,咱们可以分段着来,第一段先放个十几条船横着前伸二十步,然后让士兵们扛着下一段的浮桥船只,再向前进,再伸二十步,如此这般,一边铺船,一边在后面钉木板以作桥面,而前方的士兵在丢下船只和木板后,让他们跳进水里,在水里打桩,这样不就能盖着浮桥向前推进了吗?!”
宇文恺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叫道:“高啊,实在是高,如此一来,根本不用渡河攻击了,哈哈哈,王侍郎,你可真是天才!”
可是他笑了没两声,突然嘎然而止,摇了摇头:“不行啊,王将军,这样还是不行,如此一来,平常状态下自然可以搭着浮桥前进,可是对面还是有高句丽军哪,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只怕我们的造桥军士们还没到河的一半,就会给他们全部射死了,这桥也没法固定啊,尤其是在水里打桩的人,那就是人家的活靶子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八章 浮桥战法
王世充摇了摇头:“富贵险中求嘛,若是能这么轻松地在战场上立功,那岂不是人人可以得爵了?第一个冲的烈士,第二个冲的壮士,这仗可是当着至尊的面打的,我想,绝对不会缺了奋不顾身的猛士的。”
宇文恺的眉头仍然紧紧地皱头,说道:“只是按你的说法,浮桥扔进水里,要人起固定的作用,且不说现在的河里还漂着冰块,寻常的士兵很难在水里撑上太长的时间,就算在河里站住了,可万一被高句丽兵射中,人死了就无法再作这种肉身桩子啊,到时候水势一大,那些作桥基的船都会给冲走的。”
王世充微微一笑,指着远处工匠们正在打造的船身说道:“宇文尚书啊,你刚才还是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这些船只可以十艘为一组,钉在一起,上面事先盖好木板,只要直接往水里一扔,就是一段现成的浮桥,然后让扛这浮桥的士兵跳进水里,扶住桥身,而后面的部队只需要把桥身跟前面的一段浮桥给钉在一起,一时半会儿就不用怕这桥被冲开,当然,需要一些人跳到水里打木桩,尤其是到了深水区的时候,还是有点危险的,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怕没有敢死的勇士做这事!”
宇文恺点了点头:“听起来这个方案不错啊,王侍郎,那我就照你这个办法试一试,不过我这里只能造出一段段的浮桥,真正要到辽河上架起这种浮桥,还得靠三军用命才是。你最好问问前方军营里的麦将军。薛将军他们。是不是能找到足够的军士来执行这个计划。”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放心吧。这个事情就交给我啦!”
三个时辰之后,辽水岸边,王世充和麦铁杖比肩而立,换了一身小兵的衣服,站在水边,潺潺的流水声不停地钻进二人的耳朵里,麦铁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手已经捏成了拳头。似乎在作着什么艰难而重大的决定。
王世充微微一笑:“老麦,若是这事你不肯干,那我就去找薛世雄商量了啊。你可别后悔。”
麦铁杖一咬牙,沉声道:“这世上就没我麦铁杖不敢做的事,行满,你忘了当年连宽阔的长江,我也是一个人游了过去吗?跟长江相比,这小小的辽水算得了什么!”
王世充哈哈一笑:“好汉不提当年勇啊,老麦,当年的长江可是有千里防线。南陈军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才让你偷渡成功。可是这辽水嘛,能渡河的地方就是这区区十里正面,你看看对面都有多少高句丽军了?莫说你是偷偷游过去,就算你有翅膀可以飞,也会给高句丽人射下来的!”
麦铁杖的嘴角勾了勾:“只要强渡的小船足够多,高句丽人也顾不过来的,总有能渡到对面的船,只要上了岸,那我们就有信心攻破对面的大营!”
王世充冷笑道:“能有多少船渡过去?一百条船里能过去三艘还是五艘?对面也是有十几万大军,不是只有三五千人,在这辽河里死个五万人,好不容易渡过去两三千人,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背水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老麦,你给自己找理由也要找些靠谱的啊。”
麦铁杖恨恨地一脚踢出,把一块石头踢地飞出十余丈,远远地落到河里,引得对面的高句丽弓箭手们一阵紧张,几十支弓箭在空中飞舞,最后有气无力地落到那石头落河的地方,河上漂起了十余根箭杆,一个浪头打来,全都消失不见。
王世充叹了口气:“老麦,这回我可是真心帮你,以舟船强渡的话,几乎是必败之举,这十里宽的河面,没办法一下子万舟竞渡,而且高句丽军要是用火箭的话,小船是无法抵挡的,即使冲到对面的船,也无法再划回来,到时候河里的沉船一多,第二波攻击的时候船都会给撞沉,所以想要冲到对面,只能靠搭浮桥强冲。”
麦铁杖反问道:“难道浮桥就不是木头做的吗?高句丽人一样可以放火箭来焚烧,到时候只有几座浮桥,高句丽人更是可以集中攻击,桥只要一给烧毁,那冲到对面的人也会全部损失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富贵险中求啊,这就要看第一波冲上对岸的人是否足够勇猛,能清出一片登陆的空间,掩护后军杀过去了!所以第一批冲过去的,一定要是武艺高强,悍不畏死的猛士,铁杖,这是你的好机会,只有冲了过去,才可能立下这次征高句丽的头功,你应该明白这一点的。”
麦铁杖的眼中闪闪发光,他回头看了一眼,最近的卫士也在几十步外,可他仍然不太放心,大声吼道:“离我们远点,退到百步之外!”
等所有卫士都退得足够远之后,麦铁杖才压低了声音,沉声道:“行满,你这回又是打什么主意?你是真心想让我军获胜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当然是真心的,若是在这里久拖不绝,百万大军把兵粮吃个精光,那没准杨广就只能被迫还师了,这可对我的计划没什么好处!”
麦铁杖咬了咬牙:“可是若是我们成功地渡了河,击垮了这几十万高句丽军,辽东势必可以一鼓作气地拿下,我大隋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你想要趁机作乱,只怕也不可能了吧。”
王世充摇了摇头:“只有打过了辽河,这仗才能继续打下去,高句丽大军有这么多,不可能一下就给消灭的,就算守不住这里,也会退往辽东的各处城池防守,我军的骑兵过河不易,多半不能全歼,所以这一切还是在我的掌握之中,不过你这仗如果表现出色,倒是可以立下头功,实现你多年的宿愿,我可这是打心眼里地想帮你。”
麦铁杖冷冷地说道:“王行满,我再警告你一次,你的那点花花肠子,最好不要太过份,误了国家大事,而且我麦铁杖一定会忠于至尊,忠于大隋的,你还是老实点好。”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神色:“我会陪着你的至尊,看你麦将军建功立业,第一个打过辽水的!”(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九章 战前庙算(一)
夜半,三更,王世充呆在自己的营帐里,躺在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上,这是他托了能工巧匠,按自己满园里的那张摇椅定制的,可以分体拆卸,到达目的地后再组装起来,那两道弧线状的底盘,搭在上好的波斯地毯上,让他躺在上面不仅可以轻轻地摇动,更是感觉不到一点地上的寒气。
帐内的火盆里,“噼里啪啦”地在燃烧着,让人浑身暖洋洋的,虽然比起杨广的御帐还是要差了许多,可是跟外面军营里那些二十多个人围着一小盆炭火,瑟瑟发抖的样子,已经好上许多了,作为从三品的大员,正四品的虎贲郎将,王世充自然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魏征穿着一身看起来有些宽大的皮甲,垂手肃立在王世充的身边,在处理完了江都之事后,他就迅速地赶往涿郡和王世充会合,到达涿郡后才跟王世充留在当地接应他的手下碰上,得知自己的主公随驾去了辽东,于是一路追赶,终于在前天夜里和王世充会合,而今天的那个现搭浮桥的主意,也是精通各种古今战例,渡河战法的魏征提供的思路,由王世充精练,整理后向宇文恺和麦铁杖提出的。
王世充的眼睛仍然微微地闭着,这处看似不起眼的营帐之外,是他绝对信任的三百余名亲兵护卫们把持,有明哨也有暗岗,任何人也不可能近这营帐百步之内,即使是杨广亲自前来,外面的人也会及时发声报信,所在在这里。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和魏征商议各种谋逆之事。而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魏征的表情很严肃。叹了口气:“主公,其实我真的不赞同你这回的做法,这个强渡之法,为何要教给宇文恺和麦铁杖呢?他们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尤其是麦铁杖,始终不肯站到主公这边来,我怀疑以后他会成为我们的巨大障碍。”
王世充仍然闭着眼睛,微笑着摇了摇头:“不。玄成,你多虑了,麦铁杖如果要举报我,早就举报了,不会等到现在,他其实更倾向于相信我跟他说的天下大乱的话,一直也想给自己找个后路,但这回杨广让他当了先锋官,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麦铁杖也是感激不已。想要以死为报,所以对于他。我们不能打压,还是要给他创造些机会才好。”
魏征摇了摇头:“可是主公就这样让他打过辽河,夺得头功,这样真的好吗?”
王世充冷笑道:“这辽河哪是这么容易能打过去的?真当对面的高句丽兵是南陈的那些酒囊饭袋不成!据我这些天的观察,高句丽的营地戒备森严,各营盘之间暗合兵法五行,奇门遁甲,可见必有名将坐镇,那个渊太祚看来并不是虚有其名,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还有 ,而那些高岗箭楼之上的射界极为开阔,一旦隋军渡河,就会给覆盖式地箭雨射击,别说强渡了,能把浮桥扔在水里就不错啦,不死个几万人,用尸体填个半条辽河,哪可能冲得过去?!”
魏征的嘴角勾了勾:“这么说来,主公是想让麦铁杖这场大败,损失掉手头的所有实力?”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麦铁杖手下俱是精锐,如果这三个军在手里,那他打过辽河后,还真有可能一口气打到辽东城下,高句丽的辽东主力尽在这里,万一给他打得太狠,可能连城也守不住,所以我需要借高句丽人的手,来挫挫隋军的锐气。”
魏征的眉头舒缓了一些:“这么说来,主公也不认为他们能打过河去?”
王世充微微一笑:“最终还是可以打过去的,但那要消耗很大的代价,高句丽人如果意识到隋军这次不惜伤亡也要强攻辽东,那就会退回去据城死守,只要战事能拖个半年以上,到了夏天,下起雨来,道路泥泞,疫病流行,到时候杨广就是想要硬撑,也是很难撑下去了。”
魏征点了点头:“那来护儿的水师呢,那支部队可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来护儿和周法尚都是名将,而且周法尚事事都让着来护儿,不会象当年贺若弼和韩擒虎那样争功,以至影响胜机,他们毕竟有十几万精锐的部队,一举拿下平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世充摇了摇头:“水师长途奔袭,跨越整个大海(渤海),一路上风浪颠跛,本就是让战斗力折损大半,尤其是战马,即使上了岸后也很难作战,来护儿和周法尚带的主要是江南的部队,战斗力不算太强,核心部队也就是一两万关中老兵,但这些人是以骑兵见长,我刚才说过,长途海路之后,骑兵的战斗力会下降得无法作战,加上军粮补给也只能维持几个月,所以他们很难一鼓作气攻下平壤城。”
“更何况,我已经通过乙支文德,向高句丽人作了预警,他们连北部褥萨的骑兵都调往了平壤一线,而且平壤附近本就有十余万高句丽守军,人数上是占了上风的,加上主场作战,天时地利人和尽在自己这一边,我想那高句丽国王既然有乙支文德,渊太祚这样的厉害手下,平壤一带的指挥官也不至于太差,断不会重演当年陈叔宝那样自乱军心,自毁长城的悲剧。”
魏征点了点头:“那么,来护儿和周法尚所部会全军覆没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从躺椅上坐直了身:“不会的,这二人是名将,就算战败,也会在海滩一线扎营固守,毕竟手下也有众多的兵将,高句丽人想一口吃掉他们也不现实,我估计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结营对峙,谁也无法速胜,然后还是要看辽东这里的战果才行。”
魏征的眼中寒芒一闪:“那么辽东呢?杨广会不会在攻破辽河之后一鼓作气,直取辽东城呢?”
王世充笑着摇了摇头:“渊太祚要是一战能丢掉整个辽东,也别做这个东部褥萨了,他若是没有后招,怎么会轻易地起兵据守辽河一线呢?!”(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章 战前庙算(二)
二人正说话间,帐外突然响起一个大嗓门:“什么人,站住!”
王世充和魏征马上收住了话,王世充站了起来,只听到外面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咱家乃是至尊身边的内侍,奉命来请王将军进御帐内议事,还不快快通报,若是误了正事,看你如何担待!”
王世充微微一笑,转头对魏征说道:“看起来我们的至尊也听到宇文恺和麦铁杖上报的强渡计划,要召集众将商议了,我这就过去,过几天,咱们看好戏!”
魏征微微一笑:“我现在就已经有点等不及了!”
三天之后,辽河,已时。
今天的天气很好,早早地就是红日凌空,虽然气温还是很低,但天空万里无云,连前几天大作的刺骨北风也已经消失不见,十里宽的辽河正面上,数万隋军已经以军为单位,列出了三个巨大的方阵,战士的盔甲反射着耀眼的阳光,而嘴里呼出的白气汇集在一起,仿佛如同三条巨龙在吞云吐雾一般。
在离辽河大约五里处的一座新搭的巨大高台上,杨广正面带微笑,坐在一面巨大的黄色伞盖下,在他的身边,几十名高级官员分文官武将,左右而立, 一个个也都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尖,看着远方的辽河前线。
本来杨广是想到河边观战的,可是王世充提醒他,高句丽军中也可能有类似隋军的投石车和重型弩炮,射程可达五六百步,这立马就让杨广的万丈豪气消失不见。几经衡量之后。还是把观战台设在了这个离河五里的地方。安全是安全多了,可是前线的军士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皇帝就在自己的背后观点,士气一下子削弱了不少,与在涿郡誓师出征时,那军歌冲天的景象,不可同日而语。
杨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不满地勾了勾嘴角,说道:“前面的这些兵是怎么回事。不喊不叫的,不是在冲锋前都要大声呐喊,鼓号震天,来鼓舞士气的吗?”
虞世基的脸上挂着微笑,说道:“陛下,想来是前军的将士们正在观察地形,思索战法,然后一举杀过辽河吧。”
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