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世充本来今天是不想跟宇文述当面作对的,但是现在他的心思已经全转变在帮助杨广拿下辽东,为中原扬威,为麦铁杖报仇,也为把隋朝的国力,军力长久地陷在关外,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开始是为迅速地平安辽东来着想。
王世充看了一眼宇文述,说道:“末将以为,这次我军出征辽东,讨伐高元,是吊民伐罪,以有道击无道的正义之师,既然师出有名,那么就应该在行天威之余,也要行我大隋的浩荡天恩,以感化这些化外之民,怎么能跟这些凶残野人一样,行此禽兽之举呢?”
帐内众将,大多流露出一份不以为然的神色,甚至是鄙夷,尽管王世充渡河以来打得不错,在诸军之中也算是突出的,但众人都对其还是有些不服气,宇文述那种以血还血,以杀止杀的做法,才符合这些关陇军人们的暴力理念。
王仁恭冷冷地说道:“王将军,高句丽军连京观这种残忍的做法都使出来了,而且这次进攻他们的大营,这些高句丽人拼死抵抗,死不投降,我军的将士伤亡极多,你不是不知道,想必你的部队冲锋在前,部下也早已经怒火中烧了。要是将士们看到麦将军的部下们不仅没被安葬。还被高句丽人如此侮辱。不用我们下令,他们就会自发地杀掉这些高句丽俘虏,这才是人之常情,你为了那些轻飘飘的仁义道德,强行压抑军心,只怕有损士气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士气是靠着高昂的求战**,而不是杀红了眼的以杀止杀。如果在辽河开了这个口子,那么接下来我天兵就会成为一群失去了人性的野兽,攻城之后,也一定会放手大杀屠城,这和陛下当初制订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完全违背,即使攻下辽东,也不过是得到一座又一座的死城而已。”
薛世雄笑道:“我等离国千里,来此荒凉寒冷的辽东之地。兴兵除暴是一回事,但也不能无休止地助长高句丽人的气焰。他们若是顽抗,那我们就坚决地消灭,破城破寨之后,鸡犬不留,这样才能恩威并施,震慑其胆。”
辛世雄冷笑道:“王将军,你前日里攻破敌营之后,可是大发善心啊,把那几百个高句丽俘虏全给放了,以为这样就可以瓦解敌军的斗志,结果呢?那些高句丽人还不是顽抗到底?你那套收买人心,优待俘虏的作法,对付那些北边的突厥,西域人还可以,因为这些人本就无忠义廉耻之心。可是高句丽的民族性格却很顽强,从将到兵都是非常顽固,你指望靠释放俘虏来瓦解敌军,根本没用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高句丽已经立国数百年,自认是独立国家,独立民族,所以不肯向异族投降,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感化他们,之所以大多数高句丽军士宁死不降,是因为高句丽的那些将军,城主们,把我们隋军描绘成了洪水猛兽,见人就杀,所以这些士兵不敢投降,不是因为他们多忠勇,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落到我们手里,会被虐杀折磨而死,与其说是顽固,不如说是恐惧。”
王世充这话在情在理,即使是刚才轮番发难的几员大将,也都无话可说,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宇文述眼中寒光一闪,冷冷地说道:“王将军,那照你这么说来,高句丽军残杀,虐待我军将士的尸体,我们却要以德服人,把俘虏尽数归还,就算可以削弱高句丽人的抵抗意志,那我军自己的士气呢?你如何能让士兵们服气?接受你的这套理论?这些血性汉子只知道他们的战友,同袍被高句丽人残杀,死后连尸体都不放过,你能阻止得了他们报复吗?”
王世充面带微笑,负手背后,在军帐之中来回地行走起来,抑扬顿挫地说道:“当年春秋时期,楚庄王在泌这个地方,大败晋军,一雪楚国当年城濮之战输给晋国的耻辱,战后,楚国大夫潘党要求收集晋军的尸体,筑成京观,以万世炫耀楚国的武功,永远地震慑晋国人,结果楚庄王拒绝了,还说出了一段名垂千古的至理名言,诸位将军可知他说了什么吗?”
关陇众将虽然精通兵法,但往往文才不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典故,面面相觑,尽露迷惑之色。
王世充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楚庄王说,从文字构造上讲,止戈二字会合起来就是武字。所谓武功,就是禁除残暴、消灭战争、保有天下、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诸国、丰富财物。因此让子孙不要忘记祖先的丰功伟业。”
“现在我让两士兵暴尸荒野,这是残暴;炫耀武力威胁诸侯,战争便没有停止;既残暴而又l有消除战争,怎么能保有天下?晋国还仍然存在,怎么能够巩固功业?违背百姓愿望的事情还很多,百姓怎么能安定?没有德行而仅凭强大的武力争霸诸侯,又怎么能使各国友好相处,乘人之危而为自己谋利,以别国的动乱求得自己的安定,并以此为荣,怎么能丰富财物?”
“武功有七种德行,我们一种也不具备,又拿什么向子孙展示?还是为祖先建造一座神庙,报告取得了胜利就是了,我这点战功还算不得武功。古代圣明的君王讨伐不听王命的国家,杀掉首恶分子并将其埋葬,作为一次大杀戮,在这时才有京观,以惩戒历代罪恶之人。现在晋国的罪恶无法确定,而士兵又都是为了执行国君的命令而尽忠,又怎么能建造京观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入土为安
王世充一口气说完这番话,长叹一声:“于是楚庄王下令掩埋晋军将士的尸体,在战场上建了一座宗庙,向祖先汇报了此战的胜利,就回国了。楚军将士皆叹服不已, 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名垂青史,难道诸位将军,连一千多年前古人的见识都不如吗?”
杨广哈哈一笑,说道:“王将军所言,在情在理,这回朕兴兵除暴,以有道伐无道,乃是义师,高句丽人久不知王化,有此恶行,虽然让人气愤,但情有可缘,我等不可效法这等小丑行径。”
“传本帅军令,高句丽军的尸体,在检验首级,纪录战功之后,一律埋葬于河边,至于这杨千寿的尸体,则一如高句丽军对待我麦铁杖等三将的处理,缝合尸首,制作上好的棺木,派俘虏送回那安市城,以宣扬我军的仁德。那一千多的俘虏,有伤的加以医治, 全部遣返回乡,不许打骂。”
众将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行礼称是,宇文述勾了勾嘴角,说道:“大帅,那我军的那些战死者的尸体,给做成了京观,这可如何是好呢?”
杨广点了点头,说道:“传本帅将令,派御营骁果两千,去那京观所在,毁掉京观,把我军尸体厚葬,记住,离那京观所在方圆三里之内,不允许我军其他部队的将士进入,违令者,斩!”
杨广说到这里时,看向了王世充:“王将军,朕配属给你三千骁果骑士,还把沈光借到你的手下,可是你好像没用他们打仗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说道:“这里到处是营寨。而营寨后没有路,泥泞难行,骑兵难以发挥,以后征辽东大战还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以末将没有让沈光和骁果骑士们出动。而是让他们留守在攻下的营寨里。”
杨广点了点头:“很好,那这个毁掉京观,掩埋我军尸首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事不宜迟,你现在就出发吧,我们这里接下来还会讨论分兵攻略各城的事情,商议完后,会把结果通知你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摆出一副恭敬的表情:“谨遵大帅军令!”
三个时辰后。原高句丽军临时营地边的那片空地上,已经多出了一个三四里见方,一丈多深的超级大坑,七百多名高句丽俘虏正在心惊胆战地挖着坑,坑外上千名王世充的亲兵护卫,手持兵器,眼中时不时闪着森冷的杀意,一言不发。
大坑的一边。已经堆起了八千多具无头的尸体,而几千颗插在木杆上的隋军首级。也已经被取下,清理干净面部的淤血,放在地上成了许多排,得亏这三月的高句丽辽东,还是寒冷的天气,若是换在夏天。十天的功夫,这些尸体和首级只怕早已经开始腐烂,甚至开始传染起疫病了。
王世充面沉如水,站在一处小高坡上,看着手下的亲兵护卫们监督着高句丽的俘虏们忙来忙去。三千名骁果军士远远地散在三里开外,布成了两道警戒线,全部面朝外,连一只兔子也无法钻进来。
沈光的脸上尽是愤怒之色,他的拳头紧紧地握着,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从牙缝中吐出了一句话:“真想把这些高句丽人全给宰了,做成京观!”
王世充点了点头:“沈护卫,你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
沈光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道:“王将军,沈某实在难以理解你的想法,这些高句丽人如此虐杀我军将士,侮辱尸体,为什么我们还要对他们以礼相待,只是让他们挖个坑后就把他们放走呢?要我说干脆把他们全给坑了,我的骁果兄弟们很乐意再挖个坑的。”
王世充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是看到这些兄弟们的尸体,气得恨不得想把高句丽全国的人口都给坑杀,做成京观呢?但是沈护卫啊,如此一来,我军在高句丽一定人心尽失,接下来攻打的每一个城池,都会拼死抵抗,绝不投降了,为了这个,我们要多死多少兄弟?难道我们至尊征伐高句丽,就是为了铁血屠杀,获得一个一个填满了尸体的鬼城吗?”
沈光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这道理我也明白,可是,可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王将军,难道我们就真的这么算了吗?这笔血仇,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清算?”
王世充的眼中冷芒一闪:“沈护卫,这些高句丽的兵士也不过是给强征过来的普通百姓罢了,他们是想不到京观这种东西的,下这命令的人,一定是高句丽的大将,在我看来,十有**就是那个辽东城城主,高句丽东部大人渊太祚!”
沈光咬牙切齿地说道:“原来是他!哼!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个人嗜血凶残,对吗?”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说道:“不,渊太祚是高句丽名将,绝非嗜杀凶残之辈,要不然为什么偏偏留下麦将军他们三位主将的尸体,完好无损地让我军赎回,却又要如此对待我军的其他普通将士呢?”
沈光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突然双眼一亮:“是不是他们想要用三位将军的尸体,来拖延时间,换取自己撤军逃跑?”
王世充笑着点了点头:“沈护卫果然聪明,不过这只是其一,他们在这里搞京观,目的有二,一来是激怒我军,也有样学样地屠杀高句丽俘虏,如此一来,本来我军出兵高句丽,只是想推翻其君,还有少数上层的贵族,一杀俘虏,就成了要灭整个高句丽之民,这就逼得高句丽百姓死战到底了。”
“这第二嘛,大概也是想要震慑我军,尤其是战斗意志不坚定的随军民夫,引诱军中出现畏战逃亡的现象,无论是愤怒还是恐惧,都是渊太祚所希望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上他们的当。”
沈光这下子听明白了,笑道:“听了王将军的一番分析,沈某茅塞顿开,刚才确实是我太冲动了,差点坏了大事,还请将军见谅。”(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攻心之计
王世充哈哈一笑,拍了拍沈光的肩膀:“年轻人,有一股子热情是好事,以后的大战恶战还有许多,我希望你能第一个冲上辽东城头,把我大隋的旗帜高高地飘扬,以震慑敌胆,好了,那些俘虏的坑也快挖完了,你辛苦一下,招呼他们把尸体埋葬后,就每人发几天的干粮,将他们遣散吧,我的亲兵里有两个会说高句丽话的,你让他们翻译就行了。”
沈光点了点头,转身向着大坑那里走去,坡上只剩下了王世充和魏征两人。
王世充的目光渐渐地变得阴冷了起来,轻轻地叹了口气:“玄成,我看是时候要交出兵权了。”
魏征并不知道王世充今天帐中军议之事,微微一愣,说道:“为什么?”
王世充叹了口气,把今天在帐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魏征连连摇头不止,他长叹一声,说道:“原来是这样,主公,何必为了帮杨广打下辽东,而去得罪宇文述呢,你这样做法,实在不明智啊,就算杨广这回打输了又如何,不是更有利于我们的计划吗?”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玄成,上次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我们都是汉人,推荐杨广的暴政是一回事,但也不能做有损我们族群的事情,这次杨广征伐高句丽,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也是我们汉家王朝能时隔几百年后,重新将这个先祖浴血奋战夺取的土地,收回中原故土的行动,就算以后我们要建立新的王朝,也不能少了高句丽。”
魏征仍然摇着脑袋:“主公,恕我直言,这些都是太远的事情。眼下我们起事都没有什么把握,哪还管得了建国以后收回高句丽呢。再说了,为此事得罪了宇文述,若是他接下来下手陷害您,那可如何是好?”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屠杀俘虏的事情,现在万万不可。隋军新进入高句丽,需要的是收拢人心,减少此地民众对大军的抵触情绪,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曾经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就是同样的道理,宇文述这个老滑头,久经战阵,也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坚决要屠杀俘虏,说白了还是要打自己的小算盘罢了。”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前几天于仲文率部来到大营之后,宇文述就千方百计地要他的部队留下来在西岸,两人还为此在杨广的面前大吵一场,后来宇文述还是靠了主公你先行打过辽河的军功,才争来了这个过河后总指挥的职务,说老实话。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既然宇文述已经对主公你起了杀心。主公为何不转而扶持于仲文,对制衡宇文述呢。”
王世充嘴角勾了勾,叹道:“于仲文是关陇世家的一员大将了,除了李渊,李密这两个大家族以外,他们于家是另一个西魏开国八柱国家族。当年祖先于谨是开国大将,的地位甚至在隋朝杨氏的先人杨忠之上,如果说现在关陇集团李渊是隐藏在暗中的精神领袖的话,那这于仲文,则是明面上地位最高的人了。”
“于仲文为人性格孤傲。而且贪图小利,当年在江南曾经倒卖军粮,激发民变,但其人能征善战,从平定尉迟迥的时候,就可以独当一面,为此,连先帝杨坚都对他小心防范,不敢给他过大兵权,更不敢让他出镇一方,形成割据。”
“所以于仲文在先帝期间一直不算得志,跟贺若弼的情况有点类似,但后来杨广在当晋王的时候,急于拉拢重臣,所以就在宇文述的推荐下找上了于仲文,当了自己的晋王府司马,后来更是官至东宫右卫率,与宇文述相当于左膀右臂,两员大将了,也正是有他们二人,杨广才能这么快地掌控军队。”
魏征笑道:“可是天无二日,总大将的位置只有一个,在夺权掌军的时候,宇文述和于仲文还能齐心协力,可到了杨广坐了天下之后,却是更重用没有背景,被关陇诸将所排斥的宇文述,而疏远于仲文了。所以这些年于仲文一直心有怨气,就想着靠这次征伐高句丽来翻身呢。对吧,主公?”
王世充点了点头:“所以从我们这里,于仲文如果得势,那他可能会聚集整个关陇世家的大将,全都听他的号令,这个人是不希望隋朝灭亡的,一定会拼死保全,他一个人倒是不可怕,但若是能号令关陇将领,就有点麻烦了。两害相比取其轻,宇文述虽然现在对我起了杀心,但我自信有办法能治住他,可是于仲文要是得了势,那我们夺天下的计划,只怕会受到重创了。”
魏征的眉毛微微一挑:“主公这样一说,我倒是心中释然了,不错,于仲文在争天下的时候,会给我们制造远比宇文述更大的麻烦,如此看来,还是继续维持现状的好。主公,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决定要交出兵权,以免受到宇文述接下来的陷害,对吗?”
王世充笑道:“这是必然的事情,再说了,麦铁杖的这支部队,是他一手组建,他才是这支军队的灵魂与核心,之所以在渡河作战的时候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也是从兵到将个个想要为麦铁杖报仇的原因,现在已经打过辽河,斩杀了高句丽军的副帅,攻下大营,这仇可算报了一大半。”
“剩下的人,从麦氏兄弟开始,都会战意衰减,我即使带着他们继续打下去,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战果了,而且在我看来,这支部队南方人居多,在渡河之战中能派上大用场,可是马上要进入适合骑兵作战的辽东平原,显然不会强过其他各军。所以这时候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魏征点了点头,看着远处正在招呼着士卒们把尸体和首级扔进坑里的沈光,单雄信,杨公卿等人,说道:“那雄信他们这些亲兵护卫,还是回杨广的御营里担任宿卫吗?”
王世充笑道:“不错,跟着杨广,还是最安全的,不过有一个人我一定要留下,以后会有大用场。”
魏征笑了起来:“费青奴是吧,必须留下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杨广不高兴
入夜,辽河东岸的大营里,已经到处飘扬着隋军的旗帜,但杨广的那座富丽堂皇,可以由大车拖着走的移动御营,却还留在西岸,只怕要建立一座百步来宽的浮桥,才能让这个庞然大物渡河向东。
而杨广在白天去东岸巡视了一番,并且布置了各将的任务之后,就又回到了这个舒适安静的御营里,只有在这里,在温暖的炉火,檀香的味道,还有绝色美女们柔软的胸脯里,他才能感觉到久违了的天子感觉,而那到处散发着尸体的臭味,尤其是杨千寿那个死不瞑目的人头,会是杨广接下来好几天挥之不去的恶梦。
杨广脱去了那一身金甲,尽管这身甲胄是特制的,只在外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帛,里面都是轻轻的竹片,但这十几斤重的家伙穿在杨广的身上,时间长了仍然是让他非常地不适,现在这样,穿着轻薄的绸缎皇袍,才让他浑身上下一阵轻松,连出汗的感觉都好了许多,不象原来那样汗珠透不出毛孔,弄得浑身发粘的感觉了。
杨广坐在胡床上,手里拿着一道奏折,这些都是从内地加急传来的,平日里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杨广都交给虞世基,裴蕴等人商议办理,只有这些人拿不准的,才会送到杨广的面前。
萧美娘小心翼翼地给杨广磨着墨,从杨广那微微勾起的嘴角来看,他知道又有人惹到杨广生气了,看这架式,只怕又要有人性命难保啦。
杨广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把奏折往案上一丢,身子后仰。靠在了那张虎皮大椅上,萧美娘轻轻地向着奏折上瞟了一眼,只见“张须陀”三个字映入了她的眼帘,她的表情微微一惊,因为前一阵还听杨广夸过这个张须陀在山东一带平叛得力呢,想不到这么快就给人举报了。
正当萧美娘的心中在回忆有关张须陀的细节之时。杨广却缓缓地说道:“美娘,你说要是有人私开粮仓,发放军粮,朕应该如何处理呢?”
萧美娘的嘴角边勾起一个酒窝,笑道:“陛下,臣妾哪懂这些军国之事呢,您应该找大臣们商量这些。”
杨广没有睁开眼睛,继续缓缓地说道:“这个张须陀,身为齐郡郡丞。朕又加了他齐郡通守,山东道讨捕大使一职,让他总管齐鲁之地的军事,本来前一阵他打得不错,把那些盗匪消灭得七七八八了,可是这一回,却跟朕说什么饥民遍地,齐郡郡治历城城外有几十万饥民。如果没吃没喝,会引发民变。于是他就把他军队的军粮全部发放,为此还耽误了进军高句丽的时间!”
萧美娘的眼中水波流转,奇道:“我大隋不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吗?齐鲁之地又是出了名的粮食高产,怎么,怎么会闹饥荒呢?”
杨广勾了勾嘴角。正要开口,帐外突然传来一个内侍的声音:“启奏陛下,前军飞虎军代总管,虎贲郎将王世充求见。”
杨广一下子睁开了眼,坐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快让王将军进来。”他顺便对着帐内其他的卫士们说了几句,让他们退下,只留下几名聋哑的贴身侍卫在此。萧美娘本也想告退,杨广却让她留下,坐在一边的绣墩之上。
王世充一身戎装,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帐内,一看到萧美娘在,略微有些吃惊,旋即马上向二人行礼道:“臣王世充拜见陛下和皇后娘娘,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说着,他的膝盖动了动,准备下跪。
杨广笑道:“王爱卿平身,你甲胄在身,下跪不便,就免了吧。”
王世充就势站直了身子,说道:“启禀陛下,末将已经按您的吩咐,把我军战死将士的尸体掩埋了,并把高句丽军的京观给毁去,挖坑的七百多名高句丽俘虏,也在训诫了一番之后,发放干粮后遣散回去,那些高句丽俘虏都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