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可是毕竟百姓没饭吃,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王世充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关于这一点,微臣早就有计较了,这回微臣是带了军粮,从饥民百姓中招募精壮从军,其实这个想法也可以进一步推广,遭了灾的地方,仓库的军粮绝不能动,但可以让灾民们去搬运粮食,负责运输,不正好民夫的数量不足嘛,那就让他们一路运粮到辽东,这样路上有的吃,也解决了前线军粮的问题,不是一举两得嘛。”
杨广先是哈哈大笑起来,本能地说道:“好计,好计,王爱卿,你想的与朕完全一。。。。”说到这里时,他突然想到了些什么,摇了摇头,“不对啊,王爱卿,这些人并不是要服徭役之人,按国法,我们是没办法让他们远离故土,去支援辽东前线吧,这样一来,会不会出事?”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神色:“不会出事,这不是徭役,而是他们吃了国家军粮米的一种回报罢了,想想连陛下都为国征战,不辞劳苦,远赴辽东,又有谁来给陛下和征战高句丽的百万将士好处了?难道那些自带干粮来投军的壮士们,就是来服徭役的?小民的见识浅薄,需要地方的各级官吏加以教化,晓谕,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杨广的眉头还是紧紧地皱着:“可是你也说过,有些别有用心的歹人会从中挑唆,唆使这些百姓造反,那又如何是好?”
王世充的脸上换了一副冷厉的表情:“那就需要陛下恩威并施了,即要行菩萨心肠,也得施雷霆手段,不然那些歹人畏威而不怀德,陛下对他们天恩浩荡,这些贼人还以为陛下软弱可欺呢。所以陛下有必要施行连坐制,尤其是在山东和河北一带,若是全家有一人逃亡,上山为盗为匪,则全家收捕连坐,对于那些拒不投降,打家劫舍的贼人,抓到后则要严刑处决,以震慑群丑!”
杨广的眉头舒展了这么多,显然,他所说的那些宽容,仁政,都是嘴上说说的,只有这样严刑峻法,才符合这个暴君的本性,可是他仍然作出一副痛心的模样:“都是朕的子民啊,因为朕的征战,而让他们遭受如此的苦难,朕,朕这于心何忍啊!”
王世充“嘿嘿”一笑:“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汉武帝,秦始皇的心思,岂是愚民能懂,终有一天,这些百姓的子孙后代,会代代称诵陛下的伟大,又何必在乎当世之人的感受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复仇封伦
杨广哈哈大笑起来,走到御案前,满意地拍着王世充的肩膀:“王爱卿,还是你说话办事让朕放心,你的想法与朕完全一样,可惜啊,群臣中能理解这一点的不是太多,看来以后有些事情不用听太多人的意见,与你商议即可。”
王世充装出一副谦恭的模样:“陛下,万万不可,微臣的出身太低,不入那些世子贵胄们的眼,陛下若是想强行提拔微臣,只会搞坏和那些关陇世家,山东大族间的关系,无论是要打仗还是治国,陛下还离不开他们啊,臣一番肺腑之言,还请陛下三思!”
杨广冷冷地说道:“朕想要用,想要提拔什么人,还需要看他们的脸色吗?当初朕重用虞世基,裴蕴他们的时候,这些北方大族也都反对过,现在又如何了,还不是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王世充长叹一声,装出一副忠义耿直的模样:“陛下,虞侍郎和裴大夫他们,本身就是出身于江南的世家大族,也是高门子弟,比微臣这样的商人之子,西域胡人之后要强上了这么多,而且他们很聪明,执掌中书门下省,专门为陛下起草诏书,一方面接近陛下,是陛下身边的宠臣,另一方面他们也并不掌人事军政之权,没有分那些传统世家的权力官位,即使有些事情会得罪那些世家大族,也可以把这个决定推到陛下身上,所以这矛盾并不是很尖锐。”
“但微臣不一样,陛下如果要用微臣,那一定不是听微臣成天山呼万岁的。而是要微臣办些具体的事务。这样一来就难免会得罪人。他们不敢恨陛下,只会拿臣开刀,微臣就是现在这样,也不停地有人在跟陛下说微臣的不是,所以陛下也知道,微臣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陛下这里。也是无所不言,只是希望能用这样的表现,来证明微臣的忠心,打消那些对微臣的中伤。”
杨广微微一笑,说道:“王爱卿,勿虑,朕对你是非常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你做这么多机要之事,说你坏话的人确实是有,而且还不少。想必你也知道是哪些人吧。但朕是不会听他们的。”
王世充咬了咬牙,说道:“陛下。如果是出于公心,或者是出于对微臣的出身不满,那么提醒陛下不要重用微臣,提防着微臣,都是可以理解的,微臣也不会说些什么,毕竟当年高颖和杨素都直说过,微臣这样的情况,即使不犯任何过失,只要在官场上,就会惹人嫉妒,中伤!”
“可是微臣不能接受的是,那些伤害过,中伤过,甚至是刻意地陷害过微臣的人,微臣曾经念在同朝为臣,不想得罪人的份上,放过了他们,可是这些人不但不体会微臣的好心,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利,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新的靠山,就可以来继续中伤微臣了,还请陛下明察!”
杨广哈哈一笑:“王爱卿,你想说的,可是宇文述?”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宇文将军位高权重,他的情况不一样,他是害怕微臣上升得太快,动摇了他的地位,这一点,微臣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微臣在这次征辽的时候多次抢了他的风头,甚至提出与他相反的意见,也确实是有些咄咄逼人了,这是微臣做得不好的地方,与宇文将军无关。”
杨广的眼中冷芒一闪:“宇文述这回仗着朕对他的信任,在前线也是嚣张跋扈,任意胡为,这回兵败平壤,固然于仲文要负主要责任,但若不是他在前面孤军冒进,扔下辎重大车,要士兵们背二到三石的军粮辎重,又怎么会逼得士兵们抛弃军粮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宇文将军也是一时心急,想要抢功所致,他并不是不知道士兵们的做法,所以后来选择了在萨水一线扎营观望,以待后援,军事上来说,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杨广恨恨的说道:“朕就是不能接受他这种把私人的功利罢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做法,这次朕没治他的罪,只斩了刘士龙,罢免了于仲文,已经够对他客气的了,若是他再不知好歹,继续因私废公,朕也不得不对这个亲家公翻脸不认人啦。”
王世充心中窃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杨广还在气头上,有意无意地提醒两句宇文述的事情,哪怕嘴上是在为他求情,说好话,但杨广只要现在想起于仲文的事,就不会对他网开一面,重新起用,如此一来,自己既保留了宇文述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又让他近期内不可能再害到自己,王世充有充分的自信,两到三年内,自己就完全不用再怕任何人的陷害了,无论是宇文述还是虞世基,更不用说封伦了。
杨广恨恨地发泄了几句后,奇道:“王爱卿,你既然不是针对宇文将军,那你说的这个一直在恩将仇报,陷害你的人,又会是谁?”
王世充咬了咬牙,沉声道:“现任内史舍人,内侍侍郎虞世基的幕僚,封伦。”
杨广轻轻地“哦”了一声:“朕没有听过他说你的不是啊,也没有见过他上的奏折有关于你的内容,王爱卿,你是不是弄错了?”
王世充摇了摇头:“微臣有自己的情报和眼线,封伦几次三番地唆使虞侍郎,要置微臣于死地,上次在辽东的时候,宇文将军看微臣不顺眼,当时封伦就极力要求虞侍郎在这时候加把劲,站在宇文将军一边,把微臣往死里整,这点绝不会有错的。”
杨广的脸色微微一沉:“王爱卿,你这管得也太宽了吧,封伦不过一个五品的内史舍人,你就监视他的不会一动,那是不是朕的大臣们,你都要监视?”
王世充连忙跪倒在地,磕头道:“陛下,微臣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别的官员,微臣万万不敢私自监视窃听,惟有这封伦,上次在榆林设局害微臣,若不是老天有眼,让微臣侥幸躲过,只怕这会儿微臣的全族已经性命不保,有些前车之鉴,微臣不得不在封伦身边放几个眼线,以求自保。这绝非对陛下的不忠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路遇美娘
杨广叹了口气,作了一个向上的手势:“王爱卿,起来吧,不过以后你不得朕的许可,不许去随便监控群臣,听明白了吗?”
王世充连忙站起身,点头道:“微臣知错了,以后就是连封伦那里,也不敢派人监视了,只要陛下知道臣的这一片赤胆忠心,那微臣是不惧任何中伤陷害的。”
杨广的眉头舒缓了一些:“好了,你的意思,朕已经很清楚了。你先下去吧,封伦的事情,朕自有计较。这些天,朕会先下令各城的粮草向辽东一带集结,以作大军前出的保证,而你,先利用这段时间,回东都去吧,办完张衡的事情之后,朕会随时召你的。”
王世充行了个大礼,恭敬地倒退而下,出门的时候,他直起了身子,昂首阔步,和刚才那种小心谨慎,亦步亦趋的样子判若两人。
转过一道拐角,一道熟悉的香风扑来,王世充一抬头,却是脸色一变,来的不是别人,居然是萧皇后,她的风度依然是雍容高贵,在一众宫娥之中,卓尔不群,甚至看起来比半年前自己离开时要精神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给自己滋润了一次的结果。
萧美娘显然也是一惊,没有料到在这里会碰到王世充,王世充低头行了个礼,抬起头的一瞬间,却发现萧美娘看着自己的眼神,一大半是幽怨,还有一丝惊喜,仿佛是在看着一个老情人,看来上次对自己的恨。也消得差不多了。王世充恭敬地退到一旁侧立。舌头却不经意地舔了短嘴唇,萧美娘的粉面微微一红,目不斜视地越过王世充,走向了杨广的宫殿。
杨广正在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刚才王世充的话,一阵轻轻的脚步传来,萧美娘那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陛下,臣妾奉旨而到。”
杨广笑着抬起了头。迎上萧美娘,拉住了她的手,一边摩挲着,一边说道:“美娘,来得正好,朕可是想死你啦。”
萧美娘幽幽地叹了口气:“陛下,臣妾能蒙陛下赏恩赐见,已是心满意足,不知有何事,可以为陛下分担呢?”
杨广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嘛,本来朕是想要你来听听朕和王世充的谈话。结果你来晚一步,他已经走了。”
萧美娘轻轻地“哦”了一声:“怪不得刚才臣妾看到那王世充匆匆离开呢。哎呀,陛下,这些军国之事,臣妾一介女流,又怎么能看得清楚呢?”
杨广叹了口气:“这个王世充,朕实在是很难看透他,有时候觉得他确实是忠心耿耿,有时候又总觉得他藏着些什么,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提醒朕要防着他,朕实在是爱惜他的才能,舍不得不用,但又不知道他出的那些点子是否对朕有利,实在是难办地紧啊。”
萧美娘这半年多的时间,每天都在想着那天跟王世充的一番**,那一夜对她来说,真的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她恨死了这个男人用这种阴险下流的手段,拿住自己的痛脚,可另一方面,那种久旱逢甘露的感觉,又实在是妙不可言,与杨广那种色中饿鬼,又身体不行,每次只能草草了事的感觉不同,那一夜的王世充,倒是处处迎合着她,百般体贴,那种妙不不可言的感觉和,是她为人妻三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她所朝思暮想的,居然就是何时还能与王世充再续前缘。
想到这里,萧美娘的脸上不禁微微一红,但她马上反应了过来,越是如此,越是不能在杨广的面前暴露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一切都需要随机应变 ,以与王世充的约定行事,稍差半分,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萧美娘轻启朱唇,说道:“陛下是天神下凡,火眼金睛,那王世充就是再厉害,也不过是人杰而已,又怎么可能和天子相比呢,若是连陛下也看不透他,那臣妾又怎么敢妄语呢?”
杨广没有注意到萧美娘神色的异变,他还是在思量着刚才和王世充的对话,对萧美娘,多年以来他与其说是当成了妻子,不如说是当成了一个近臣,完全是政治上利用的关系,床第之欢,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杨广摇了摇头:“朕原以为王世充恨的是宇文述,这次会借宇文述兵败之事发难,趁机痛打落水狗,可没想到这王世充却是力保宇文述的将位,反倒是暗中监控虞世基和封伦,虽然没有说虞世基什么不是,但言辞间对封伦却是激烈的攻击,美娘,你能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吗?”
萧美娘和王世充早就就这些事情通过气,自然是早就编好了说辞,微微一笑:“怕是王世充精明过了头,专门找软柿子捏吧。”
杨广微微一愣:“这又是何意呢?”
萧美娘微微一笑:“这王世充嘛,对陛下的忠诚,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他出身卑贱,又是商人之子,做事难免斤斤计较,不够真诚,世家子弟们看他不顺眼,他也看那些人不顺眼,要想爬上高位,出将入相,也得踩着那些世家子们上位才是。”
“宇文述虽然是关陇世家中的异类,人缘也不好,但毕竟跟陛下是亲家,有姻亲关系,而且自陛下登位以来,一直掌军,党羽部下遍布军中,从这次征辽的情况来看,众将还是不敢和宇文述彻底撕破脸皮,所以王世充这样精明的人,也知道现在宇文述没有彻底失掉陛下的信任,不敢痛下杀手。”
杨广冷冷地“哼”了一声:“他倒是挺会猜朕的心思,这回又让他猜中了。”
萧美娘秀目中光波流转,继续说道:“所以王世充要想上位,只有把目标放在文臣之上,而非武将,即使他军事才能出色,可是不容于诸将,亦是无用。虞世基是江南文人,靠着亲近陛下而受宠,根基不够深,又遭人忌恨,按说本是个很好的下手对象,但他现在也不敢肯定陛下会抛弃虞世基,来提拔他,所以他不敢直接冲着虞世基来,而是把目标,对准了虞世基的头号智囊,也是跟他有了死仇的封伦。”(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皇后回都
ps: 感谢书友在线杀人,中国黑龙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fkingbitch的打赏鼓励。
杨广轻轻地叹了口气:“封伦这人也真是的,朕也不知道他跟王世充究竟是何等的仇,以至于此,以前差点是害人不成给搞死,现在到了虞世基那里还不消停,死咬着不放,朕要是杀了封伦,那虞世基和裴蕴势必惶恐,也会给那些早就看他们不顺眼的关陇世家子弟们一个信号,以为朕要对他们下手,后续的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说到这里,杨广看着萧皇后,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这个信号不能发出,这一段时间重用江南和荆湘文人,以制约山东大族的做法不能动摇,美娘,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既惩戒了封伦,让王世充满意,又不至于让虞世基生出误会呢?”
萧美娘微微一笑:“其实虞世基也是个聪明人,若不是看出陛下对王世充宠信有加,以他的个性,早就听封伦的话,来弹劾王世充了。他之所以收手,也是留有余地,所以陛下不可以把事情做绝。”
说到这里,萧美娘顿了一顿,笑道:“只是封伦上次就没有严惩,这次又死性不改,臣妾看来,他也不一定只是要对付一个王世充,而是作为一个世家子,要打压这种新上升的力量,听说那些世家子弟们,对陛下一直在大力推行的科举,也是极力反对,科举出来的人才,他们是一个也不让进入朝堂,全部只发放到州郡一级,甚至县里,这恐怕和陛下想用科举的新人们代替这些世子子弟的初衷。不相符合吧。”
杨广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美娘说得一点不错,他们就是这样明里暗里地跟朕在做对,所以这回朕一定要征高句丽,也是要借关陇世家那些军汉们,在此役中能得功升爵,去好好压一压那些山东世家。江南文人们现在根基尚浅,还无法跟北方大族对抗,朕必须要通过科举的方式提拔一些非世家子弟们进入朝堂,不然完全靠了袭爵和推荐当官,朕永远没有自己亲信的臣子。”
萧美娘点了点头:“所以这回是个好机会,借着敲打一下封伦,也能显示出陛下的意志。臣妾以为,让封伦去出使一趟高句丽,或者是百济。新罗等国,是个不错的办法。”
杨广的双眼一亮,点了点头:“这办法倒是不错,但是现在能以何等名义去出使这些国家呢?”
萧美娘笑道:“高句丽这回被我大隋天兵攻击,虽然侥幸取胜,但仍然是损失惨重,让封伦这时候再去问责高元,让他继续称臣致歉。谅那高元也不敢真杀了封伦。不过这一行也有危险,可以杀杀封伦的锐气。”
杨广摇了摇头:“高句丽现在太危险。封伦不是非常有胆色的人,万一在敌人的刀兵之下,失了天朝的威仪,那就适得其反了,去高句丽不行,去百济和新罗这两个藩属国。又没有什么意义,美娘,你再帮忙想想,要去一个跟我们大隋关系不好,但又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却要这封伦受苦受罪的地方,哪里比较好?”
萧美娘轻移莲步,也边走边思考了起来,走了几步后,她突然笑了起来:“陛下,前日里不是有个勿吉酋长突地稽,派人来送信,说是愿意归顺我大隋吗?”
杨广先是一愣,转而哈哈大笑起来:“美娘真是机智过人啊,这勿吉一向是高句丽的仆从蕃属,不服王化,但听说勿吉骑兵剽悍善战,就连以凶猛著称的契丹人,都要畏惧他们三分,这回平壤之战,区区三万勿吉骑兵,就杀了我七八万大军,可见其战力非凡,若是能说服这勿吉抛弃高句丽,转投我大隋,那无异于断高句丽一臂,不错,不错,朕这两天本为此事烦恼呢,让封伦去嘛。。。。”
说到这里,杨广又犹豫了起来:“封伦的胆色略有不足,此行真的能完成使命,让勿吉来降吗?”
萧美娘的秀目流转,笑道:“陛下,这可不是我们主动派使者去勿吉,而是那个勿吉酋长突地稽,自称被高句丽不公对待,没有给予应有的封赏,这才主动来投我大隋,而且他还派了亲信来送信,是他主动邀请我大隋出兵接应他的,所以封伦只要能想办法到了勿吉之地,是不会有别的危险的。封伦当了好几年内史舍人,也无功升迁,此行虽然要穿越契丹的地盘,有一定的危险,但我想以封伦的机敏,当不至于坏了事。”
杨广的眉头舒展了开来:“好,很好,就这么说定了,朕一会儿就下诏,让封伦出使勿吉粟末部,接受酋长突地稽的投诚。”
萧美娘盈盈一个万福:“臣妾预祝陛下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杨广点了点头 ,看着萧美娘,说道:“美娘,这次去辽东,苦了你了,天寒地冻, 路途遥远,让你一个女子跟着大军,深入蛮荒,朕于心不忍,你这就回东都洛阳去吧,帮朕好好看管一下阿孩(杨柬的小名)。”
萧美娘知道这一定是王世充在按计划行事,但脸上仍然装出一副惊讶的表情:“陛下,阿孩又惹事了吗?”
杨广重重地“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朕在外面为了国家打拼,他倒是在东都里又死性不改,不在府反省过错,反而成天出来勾搭以前的那些狐朋狗党。朕现在抽不开身回东都,只有美娘你多多费心了。”
萧美娘也装出一副害怕的神情,跪倒在地,说道:“都是臣妾的过错,没有教育好阿孩,让他惹陛下担心,生气,还请陛下治臣妾之罪。”
杨广摇了摇头,扶起萧美娘,拉着她的手,柔声道:“美娘,阿孩十岁起就离了东宫别住,是朕没有给他选好良师益友,过于放纵,跟你真的没有关系的,你不必自责。朕远中在外,宫中也无人主事,非你不可啊。”
萧美娘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窃喜,再次一个万福:“臣妾领旨,预祝陛下这次远征能大获全胜!”(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床上政治
两个月后,洛阳,皇宫。
萧皇后的寝宫外,与平时完全不一样了,不知何时,门外的那几个平时一直在的瘦小宫人,换成了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个个虽然剃干净了胡须,但仔细看的话,仍然是留有一些胡碴子,而几个站在门口的宫妆女子,看起来也是身手矫健,绝非一般的宫娥,只是这些人虽然个个双目炯炯有神,却是聋哑人,什么也听不见,若是你在他们面前,也是一言不发,只会用手比划。
殿内传来一声声**的叫声,让人不敢相信这些叫声居然来自于母仪天下,尊贵无比的萧皇后,倒更象是个青楼妓馆,久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