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阴雄-第5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点了点头:“是的,如果只是渊太祚,那靠我们这八万步骑,是不用担心,可是乙支文德的部队是精锐之师,又以逸待劳,这时候赶到战场,追击我军的殿后部队,那胜负就很难说了,最要命的是,他根本不必考虑渊盖苏文的死活,不象渊太祚那样,我们还可以用渊盖苏文的性命相要挟。”

    李渊点了点头:“这确实是阿大我顾虑不周了,唉,其实,你这样说,阿大倒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就是叛逃的兵部侍郎斛斯政。”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一变:“斛斯政?他会逃亡高句丽吗?阿大,此事可是非同小可,不可以乱说啊。孩儿以为,斛斯政这时候投奔高句丽,未必会获得人家的信任,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他逃到契丹或者勿吉这种蛮荒之地,隐姓埋名,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李渊摇了摇头:“不,二郎,若是正常人,这时候是保命要紧,但这斛斯政,阿大很了解,他贪生怕死,贪恋荣华富贵,是吃不了那种到蛮荒之地的苦头的,而且,他是杨玄感的手下,也许早就会作好这方面的准备,阿大担心的是,他早就跟高句丽有暗中的往来,这回逃亡并不是仓促的行为,而是早有退路。”

    李世民的神色变得紧张起来:“阿大,这么说来,斛斯政可能会投奔高句丽的乙支文德,把我军的情况,尤其是杨玄感在后方起兵的事情,告诉给乙支文德?”

    李渊沉重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此人深知我大隋内情,我辽东的兵力,粮草,将帅,以及后方的情况,全都一清二楚,他若是把这些告诉乙支文德,那根本不用渊太祚再派使者,乙支文德一定会全军压上,来进攻我们的。”

    李世民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奸贼,孩儿怎么就疏忽了他!”

    李渊摆了摆手:“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这些也不过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不过我们确实要作好万全的准备,二郎,你有什么好的殿后之法吗?”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寒芒:“若是实在不行的话,只怕得牺牲掉我们从怀远镇带来的那数千运粮民兵了。”

    李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慌张,摇了摇头:“非如此不可吗?”

    李世民叹了口气:“非如此不可。。。。”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向了遥远的南边,喃喃地说道:“除非,右翊卫的来护儿来大将军,这时候已经过了北海,威胁到平壤城了,这才会让乙支文德撤兵回援,而不是千里追杀吧。”

    李渊长叹一声,抬头看天,喃喃地自语道:“天哪,让来护儿渡海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东莱海边(十九更)

    东莱,海边,曾经是隋军造船场的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那些船坞的后面,连营数十里,一队队的隋军步骑正在营地间来回巡视着,营门紧闭,如临大敌,而几百步外的海面上,上千条黄龙巨舰被系在海岸之上的桩子上,孤零零地来回飘荡着,船上却是空无一人,横七竖八的船桨靠在下层的桨手舱口,随着潮水的起伏,在千余条战船在缓缓地动荡着,透出一股子难言的诡异。

    营寨之中,中军的位置,一面写着斗大的“来”字的大旗,正顺着带有咸味的海风飘扬着,而大旗之下,一座气派非常,被数百名挎刀持矛的精锐亲卫们护卫着的中军大帐内,却是帐闪紧闭,外面的值守士兵们全部弓箭上弦,刀枪在手,神情严肃,如临大敌。

    帐内,来护儿正襟危坐于帅案之后,一脸的严肃,他的几个儿子则是分列下面的两侧,按着各自的官阶高低掺杂在众多将校之间,周法尚作为副帅,站在左首第一位,而随军长史,曾经出使过西突厥的通事谒者崔君肃,则一身红包文官打扮,站在右首的第一位,眉头深锁,一言不发。

    来护儿的手里,拿着一份羊皮纸书写的塘报,而在他面前的帅案之上,一张牛皮袋上,拆开的袋口上分明是火漆与孔雀毛构成的花押,而袋身之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急”字,这正是隋军内部传信的最高机密,飞鹰传书。

    来护儿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崔君肃。说道:“各位。自从两天前接到东都的消息。说是杨玄感已经反叛之后,今天,我们又接到了辽东的消息,说是至尊已经决定撤兵辽东,回师中原平叛了,而在昨天夜里四更时分,我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也回报说,杨玄感起兵。确实是事实,现在从黎阳到虎牢,到汲郡,到东都城外的上春门,除了怀州一处还没有落入叛军之手外,已经尽数陷落。”

    众将传来一阵惊叹之声,显然大家对杨玄感的进展速度之快,难以置信。周法尚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帅,杨玄感留守黎阳。后方的军粮军械,都没有经过黎阳。他又是如何能掀起这么大的声势,居然可以一路打到东都城下呢?”

    来护儿摇了摇头,说道:“杨逆为了这次的反叛,准备多年,我们所有人,包括至尊,都给此贼骗了,他起兵的名义,正如我们前两天所说,是诬陷我来护儿谋反,所以临时征集了黎阳的近万名船工与民夫,与之合谋,然后他们杀害了几百名押运粮草的官兵,和以治书御史游元为首的一批不肯与之同流的官员,还把其骨肉分给众反贼吞噬,这些人吃了官兵的人肉,就上了贼船,再也不能回头了。”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杨玄感的这种残酷手段,闻之无不变色。

    已经有来六郎之称的来整叹了口气:“当年东晋时期,江南的妖道孙恩,卢循的天师道妖贼,在浙江一带起事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手段,让变民反贼去吃州县长官的全家人肉,以断其招安回头之路。”

    “加上妖贼的宗教洗脑手段,让这些反贼战斗力异常凶悍,甚至屡次打败名震天下的北府军,要不是靠了一代战神,南朝的建立者刘裕力挽狂澜,恐怕整个历史就要改写。杨玄感居然想到这招,看来此贼并不象看起来那样只是个肌肉蛮夫啊。”

    长子来楷冷笑道:“杨玄感还真就是个莽夫,可是他的那个结义兄弟李密,却是名动天下的绝代智士,这个歹毒的主意,一定是李密给他出的。”

    五子来弘则一脸的忧虑,说道:“父帅,七弟(来渊)就在东都附近的南阳担任鹰扬郎将,现在叛军围攻东都,七郎怎么样了?”

    来护儿的嘴角跳了跳,脸色一沉,说道:“别提这个孽子了,我们来家没有这个反贼!”

    此言一出,他的几个儿子人人变色,异口同声地说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来护儿闭上了眼睛,咬了咬牙,说道:“叛军围城之后,东都城内人心惶惶,守城大将樊子盖,为了严明军纪,收拾人心,斩杀了公然抗命的败将裴弘策,并悬首东门,连同城内的数百名反贼一门宗族,同党的脑袋一起挂在城外,以示与叛军誓不两立的决心。”

    “可是这件事又被反贼所利用,那李密四处派出奸细,与那些率兵勤王的各路援军联络,说是樊子盖在城内大玩河阴之变,已经把所有关陇世家子弟全部斩杀,而裴弘策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这些带兵平叛之人多数兵力薄弱,无法战胜叛军进入东都,又被叛军的花言巧语所蛊惑,竟然多半投降了反贼,来渊这个逆子就是其中之一,还有韩擒虎之子韩世谔,虞世基之子虞柔,周罗喉之子周仲隐等四十余人。”

    “哦,对了,据今天最新的消息,前右卫大将军李子雄,也在去辽东的路上反了,杀了护送他面圣的天使,逃去与叛军会合。”

    来弘张了张嘴,说道:“这,父帅,有这么多世家子弟一起投入叛军,想必也是身不由已,七弟的个性我知道,一定也是听了奸人的挑拨,一时糊涂,这才加入叛军,我看我们。。。。”

    话音未落,来护儿的眼中杀机一现,抄起案上的一块镇纸石,狠狠地砸向了来弘,来弘不及闪避,一下子给砸中了额角,顿时脑袋开了花,头盔一下子落到了地上,长发披散了下来,而发际之间的鲜血,如喷泉般地向外冒,八尺高的汉子,居然给砸得站立不稳,差点要摔倒下来,一边的来整眼急手快,一下子扶住了他,才没让他当众倒地。

    只听到来护儿的声音如暴风般地响起:“无知小儿,在这里放什么屁!来渊就是有一万个理由,也是反了,从他反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是我来护儿的儿子,也不是你们的兄弟,而是与我们不共戴天的反贼,你们不管是谁,在战场上遇到他,一定要亲手取他的首级,不能有半点同情和怜悯,懂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按兵不动?(二十更)

    来弘捂着自己的伤处,血液不停地从他的指缝间冒出,他的嘴角动了动,还想再说些什么,来整却在他的耳边低语道:“二郎,别说了,七郎这回犯的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杨玄感又是诬陷我们父帅谋反,现在已经一万张嘴也说不清了,再有对七郎的辩护,只怕又成了我们来家的罪状啊。”

    来弘咬了咬牙,低声道:“六弟,这个关系,为兄不是不知道,只是难道我们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七弟走向万劫不复吗?”

    来整的眉头微皱:“现在是军议,公众场合父帅当然不能说什么,以后再相机行事吧。”

    来弘叹了口气,在来整的扶持下起了身,身着仍然面色阴沉,鼻孔里尽是大口粗气的来护儿行礼道:“孩儿无敌,出言无状,还请父帅责罚。”

    来护儿沉声道:“你们几个小子,都给老子听清楚了,本帅只说最后一遍,来渊这个反贼,已经不是我来护儿的儿子,也不是你们的兄弟,而是不共戴天的叛贼,死敌,见面之后,有死无生,对他就得象对杨玄感和李密这两个贼首一样冷酷无情,不,还得更加下死手,因为他不仅反叛朝廷,反叛天子,还置我们来家于灭族的危险之中,不更应该杀吗?”

    来楷的眉头一皱,行礼道:“父帅,孩儿谨记。”

    来弘和来整等人也都只能跟着行礼。来护儿对几个儿子的反应还算满意,神色稍缓,开口道:“好了。现在不谈那个反贼的事情了。继续我们的军议。周副帅,战报你也看过了,对于现在的情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周法尚的神色严峻,虽然他的子侄没有参与叛乱的,可是他很清楚,自己同为南朝武将,命运与来护儿是息息相关的。上回两人搭档,渡海远征,却是功败垂成,若非王世充相助,只怕都要死在高句丽。

    回国之后,杨广虽然仍然让他们留任,却是派来了崔君肃来作为长史,名为长史,实际上此人并无军事才能,纯粹就是起个监军作用的。这说明杨广对他们也起了疑心。

    这回右翊卫大军渡海不成,却是先被杨玄感诬蔑谋反。又出了来护儿之子来渊勾结叛军之事,可谓是焦头烂额,所以前天来护儿本想直接起兵攻击杨玄感,周法尚却看出崔君肃的神色有些不对劲,所以居中调和,建议再观察一阵再说,为的就是结营自保,以免再落下什么把柄给人利用。

    可是来护儿再次问向了自己,周法尚心知肚明,他是想要寻求自己的支持,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后,周法尚咬了咬牙,开口道:“来元帅,本将以为,最好还是继续观察一阵为好,历城的齐郡郡丞张须陀,能征善战,现在反贼起事,不知道他那里立场如何。我军若是出师讨贼,得防止后路被人抄截啊。”

    来护儿摇了摇头,说道:“张须陀张将军是极为忠于圣上的,这回我们的探子也观察到,他现在仍然是在历城一带率州军兵讨贼,就在十五天前,变民军裴长才部,突袭历城,张将军正在城外巡视,一时间不及召集军队,只剩五骑,被贼军围住数百重,箭如雨下。”

    “可是张将军却是勇气弥厉,大呼杀贼,在贼阵之中来回冲杀,身被二十多创,血流满身,仍然面不改色,终于等到了城中的守军集合反击,于是大败变民军,斩首数千级,一举消除了这股子变民军对历城的威胁。如此忠勇强悍之将,实乃我大隋之福,又怎么可能变节倒向贼军呢?”

    张须陀这个超人般的英雄往事,这些天来已经在齐鲁大地四处流传,即使是营中众将,原来准备渡海的将士们,也都是赞叹不已,只是在这个时候,听到了张须陀的消息后,崔君肃却是眉头一皱,沉声道:“来大帅,这张须陀既然有如此的本事,能以五骑突破两万敌军的围困,为什么杨逆作乱至今,他却不发一兵一卒去讨伐呢?我听说这张须陀原来也是杨素的手下,跟杨玄感交情非同一般,难不成,他们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来护儿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摇了摇头,正色道:“不会的,崔长史,张将军虽然神勇退敌,但也身上受了二十多处重伤,这会儿正在休养,无法作战。至于跟过杨素,那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就是本帅,也曾在杨素的帐下听令过,这和杨玄感的谋反,是两回事啊。”

    崔君肃冷冷地说道:“杨逆起事,就是因为身为监军的治书御史游元,监管不力,各种反迹没有及时汇报,象李密这种行踪诡异,为陛下所不喜的人跑去杨玄感那里,还成天四处观察附近的地势,这么重大的情况也没引起他的警惕,现在本长史在此,绝不能重蹈他的覆辙!”

    来护儿的眉头挑了挑,周法尚却沉声道:“崔长史这话又是何意?难道到了现在,你还在怀疑来大帅,怀疑我右翊卫全军将士的忠诚吗?”

    崔君肃冷笑一声:“对于来大帅,我自然是放心的,如果来大帅有异志,这会儿崔某已经是身首异处了。但是对于张须陀,我实在是放不下这颗心,他的齐郡部队,也有几万人了,离黎阳又是最近,按说应该主动去平叛才是,但现在却是在观望之中,这实在是诡异得紧。若是他真的与叛军通谋,在我军出发时袭击我军的后备辎重粮草,断我军粮道,那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说到这里,崔君肃环视四周,缓缓地说道:“现在陛下的命令还没有来,并没有指示我军要做什么,如果此时出兵讨贼,是违命抗旨之行,也会落下一个图谋不轨的恶名,有杨玄感的例子在先,以后很难洗脱这个罪名。加上张须陀的动向不明,所以,崔某以为,按兵不动,等待圣命,才是上策!”(未完待续。)

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兵明志(二十一更)

    此话一出,帐内的众将们纷纷点头附和,来护儿的面沉如水,他的心如明镜,这崔君肃倒未必是真的怀疑自己,而是不想担这责任,毕竟违令出兵,就是矫诏抗旨,杨玄感亡了大隋,自立为君,这姓崔的作为世家子弟仍然可以得到重用,就象现在跟着杨玄感一起造反的那些世家子弟们一样。

    可是别人可以走这条路,来护儿却不行,不仅仅是因为他出身南方,只是在大隋才得到了提拔,一路靠战功升到今天的地位,更因为普天之下,大概也只有杨广才会为了制衡关陇世家,而如此破格地提拔任用这些江南武将,若是让杨玄感得了势,那就算自己倒向他,也不可能有比现在更高的地位了。

    想到这里,来护儿咬了咬牙,沉声道:“崔长史,难道就这样看着叛军攻击东都,我们作为大隋在中原不多的强大军队,就这样见死不救吗?”

    崔君肃勾了勾嘴角,沉声道:“来大帅,你有陛下让你出兵的圣命吗?或者说,你有东都留守,越王殿下要你出兵的圣命吗?”

    来护儿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但这是有原因的,陛下现在还没有回中原,不知内地情况,也不好下什么命令,而东都被贼军围困,现在只能闭城防守,这个命令也传不出来。所以,现在是我们作为臣子,显示忠诚,自行决定的时候了。”

    崔君肃冷笑道:“来大帅,只怕未必吧,东都既然可以把叛军围攻的消息传出来。也能给你下命令。你手上的这个加急塘报。不就是从东都来的吗?”

    来护儿的嘴角勾了勾,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羊皮军报,却是暂时想不出什么话反驳,只能点了点头:“不错,是东都传出的,不过那是在敌军围攻前的事,现在敌军的势力已经庞大,东都水泄不通。再无战报可以传出了。”

    崔君肃哈哈一笑:“未必吧,我的来大帅,他们这塘报上,说明了要求西都大兴的留守军队尽快出关作战,也要求涿郡的大将李景提供支持,甚至让镇守江陵的大将****起部移文,要求其出兵,可偏偏就是漏了来大帅你,来大帅,你觉得这是个巧合吗?”

    来整抢道:“那是因为杨逆散布谣言。说我父帅与其通谋,他起兵也是借口来平定我军的叛乱的。现在他自己反了,这个谣言不攻自破,只是东都的守将一时消息真假难辩,为防万一,所以没对我们下令,但也没有说我们是叛军啊。”

    崔君肃重重地“哼”了一声:“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按兵不动,没有加入叛军的行列,这才是自保之道,若是我军现在就全军开拔,没有至尊的旨意,我们就是擅自行动,就会给视作叛军,就算平叛成功了,也没有好处!”

    来护儿摇了摇头,沉声道:“崔长史,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林大人,原谅我,这段找不出更好的诗啦),我等身受国恩,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机,需要我等有能力的人出手相救,救兵如救火,东都已经被围攻,危在旦夕,若是我们都不出兵相救,那还有哪路兵马能全力以赴?”

    崔君肃摇了摇头:“有大兴的卫玄,还有涿郡的李景,他们的兵力都强过我们,有他们出手,不缺我们这一路吧。”

    来护儿断然道:“不,卫玄的责任重大,要防守关中门户,若是他只以部分兵力出战,那是杯水车薪,解不了东都之围,若是他全力出击,那万一战事不利,则关中门户洞开,杨玄感和李密都是出身关陇的大世家,如果入关中,哪怕是分兵以偏师入关中,也如同龙飞九天,鱼入大海,再想制住,就难于上天了。所以关中之兵,轻易不可动,至少,不能让他们单独行动。”

    “至于涿郡,那里的情况崔长史不是不知道,山东和河北,已经是变民四起,历城的张须陀尚且给变民军打到郡治城下,更不用说闹得更凶的河北一地了。李景大将军正是四面出击平叛,手中兵力有限,他要保证征辽大军的后勤辎重,根本不可能分出大军单独征讨,按说他离黎阳这么近,应该第一个接到消息,可是过了这十几天他都无法出击,这说明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江陵的****起,带领的只是久不习战的州郡兵,我大隋自灭陈之后,在南方撤府兵,原来作为前线的荆州地带,也因为成了内地,战备一落千丈,要靠他们对付杨玄感的虎狼之师,无异于痴人说梦。再说了,荆州一带,一向是萧氏西梁的老家,需要留兵镇压才是。怎么能轻动兵力呢?现在留着兵都要怕有贼人响应杨玄感,趁机作乱,更不用说大军撤走了。这一路,也不能指望!”

    众将听得连连点头,崔君肃一直捻着胡子,微微地眯着眼睛,凝神倾听,听到来护儿说完后,他的眼睛慢慢睁开,说道:“那来大帅的意思是,天下兵马,都不足倚仗,只有我们这一路,才是大隋最后的希望了,对不对?”

    来护儿沉声道:“本帅没说这样的话,只是其他各路都有他们的难处,现在征辽大军远在万里之外,整个大隋的腹地空虚,能直接投入战斗的强大机动部队,也只有我们这一路了。我们不出手,东都危急,大隋危急!”

    说到这里,来护儿站起了身,眼光扫过众将的脸庞,声音中多了几分感情:“各位,从大道理说,我们是为国出力,平叛讨贼,以报国恩君恩。从个人角度讲,我们的家属都在东都,若是叛军破城,城中生灵涂炭,我们的家人也不得免,所以这回救国也是救家,平叛亦为自保。”

    “这样想的话,大家还想继续在这里观望,拖延时间吗?来护儿不才,幸得陛下的垂青,与各位共事,现在本帅想请各位与我一起出兵,救国,救家!”(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会师张须陀(22更)

    众将群情激愤,一下子都抽出了佩剑,举剑过头,高声叫道:“救国,救家,平叛,杀贼!”随着一下下有节奏的喊叫声,几十个壮汉的吼叫声形成了共振,振得每个人的耳膜直响,五腑六脏也是一阵鼓荡,热血沸腾。

    崔君肃面沉如水,在这一片吼叫声中,他也明白,军心士气已经偏向了来护儿一边,自己怕是很难煽动了,但他仍然不死心,咬了咬牙,亮出了最后的撒手锏:“来大帅,就算你要平叛保家,有你的道理,可是你毕竟是在抗旨,万一事后至尊追究起来,你怎么办?要连累大家一起落得个抗旨之罪吗?!”

    来护儿的眼皮跳了跳,神色一下子变得坚毅起来:“各位将军,但且安心,此事是我来护儿一人所为,与各位无关,大家只是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