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微微一笑:“那主公为什么不亲自领兵去救火呢?要是换了董纯,皇甫无逸他们领兵,有可能会继续追击杨玄感的啊。”
王世充摇了摇头:“不会的,李密做事,一向很绝,放的火一定很大,没两三天扑不灭,再说董纯和皇甫无逸两个只不过是中人之才,他们就算带兵追击,也多半不是杨玄感的对手,离开了坚固的大营和地形优势,在平原上作战,杨玄感这个当世霸王,几乎是无敌的。”
“而且,宇文述快来了,到时候连樊子盖也得听他的指挥,若是追击杨玄感不力,让杨玄感入了关中,那宇文述一定会找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我可不想当那只替罪羊!”
魏征笑道:“这回宇文述终于彻底翻了身,还害死了多年的死敌李浑,主公,你跟宇文述一向关系不错,他找谁当替罪羊,也不会找你吧。”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摇了摇头:“玄成,你错了,宇文述为人阴险狠辣,六亲不认,李浑以前好得跟他能穿一条裤子,不也照样给他黑了吗?我跟他做过这么多见不得人的坏事,尤其是桃李满天下的这个谶言,等于是我送给他的,就算为了杀人灭口,他也早晚会对我下手的,绝对不能对他报有什么幻想。”
魏征肃容道:“主公所言极是,属下失言了!”
王世充长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正想说什么,楼下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是单雄信跑了上来。王世充的脸色微微一变,因为他把单雄信派往了洛口仓,让他有事急报,现在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单雄信了。
单雄信满头大汗,说道:“主公,洛口仓和回洛仓的火已经扑灭,董纯与皇甫无逸已经和卫玄合兵,开始追击杨玄感了。”
王世充手中的折扇“啪”地一下掉到了地上:“怎么会这样?”
单雄信叹了口气:“杨玄感只烧了辎重和一些陈米,没有把整个仓城焚毁,所以大火很快扑灭了。”
王世充的脸上肌肉不停地跳动,猛地一跺脚,大骂道:“妇人之仁!”(未完待续。)
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致命的仁义(52更)
杨玄感的大军,以标准的行军速度沿着氓山西侧的河谷平原,向着北方挺进着,杨玄感的心情很好,骑在黑云马上,一路走,一路哼着小曲儿,清风拂着他那张英气逼人的脸,连日来的不爽和郁闷,一扫而光,就连他手下的士兵们,也都是一个个兴高采烈,军歌嘹亮!
李密的心情却很不好,脸色阴沉,骑在一匹瘦马上,一直不声不响地跟在杨玄感的身边,两兄弟并辔而行,可是在高大强悍的杨玄感,和神骏异常的黑云马边上,李密看起来就象个骑着毛驴的小矮人。
杨玄感笑着摇了摇头,看着李密,说道:“密弟,你这是怎么了,这么垂头丧气的,不就是没把仓城给全烧光嘛,只要火起,就达到目的了,你怎么还在为这事耿耿于怀啊。”
李密终于忍不住了,一张黑脸胀得通红,厉声道:“大哥,我再说一遍,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能痛下狠心吗?这不是妇人之仁是什么?你可知道,现在的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你这是在贻误军机!”
杨玄感的嘴角勾了勾,淡淡地说道:“不是潼关已经无人防守了么,我们可以长驱直入函谷道,卫玄和东都的部队再怎么也去洛口仓和回洛仓跑了一趟,这一来一回跟我们差了三天的时间,有这三天的时间,足够我们取关中了。就算我尽焚洛口仓和回洛仓的粮食,也不过让他们多灭个两三天的火罢了,并不影响什么。又何谈贻误军机呢?”
李密咬了咬牙:“回洛仓和洛口仓有几百万石的粮食。现在连卫玄的军中也开始缺粮了。东都那几十万人口,更是一直只能靠南阳那里运来的粮食勉强撑着,要是再加上宇文述,来护儿和陈棱的几十万大军,没了这两个仓城的粮食,他们根本无法攻击,就算到了中原,也是无粮可吃!”
“他们只能再停下来等几个月的江淮粮食运到。才能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我们入关中也不可能一天就攻下大兴城,总得巩固几个月吧,大哥,你为什么这么糊涂?!”
杨玄感冷冷地说道:“烧掉洛口仓和回洛仓的粮食,确实可以让隋军无粮可吃,但你就不想想,河南的几百万百姓,他们能吃什么?就算隋军搞军事管制,粮食分配。也是夺百姓的口粮,就象在东都城中做的那样。你看那些出城的百姓,一个个给饿成了什么样,连走路都困难!密弟,我们起兵是为了兴兵除暴,救天下之民于倒悬,若是我们连民众的死活都不管了,那和杨广又有何区别?!”
李密恨恨地一拳打在瘦马的脖子上,打得这匹瘦马几声悲嘶,他长叹一声:“大哥啊,成大事者切不可拘泥于小节,爱护百姓,造福生灵,那是在夺取天下以后的事情。”
“现在是乱世,这个乱世本就是由我们开启的,战端一开,兵连祸结,就是这样的结果,你要做的,不是顾及一地一城的百姓,而是要尽快结束战争,去救天下的百姓于水火。要是我们失败了,这天下百姓重新归了杨广的暴政,那才会过得生不如死呢!”
杨玄感摆了摆手:“杨广不顾百姓死活,所以才会弄得天下大乱,我不学他。我杨玄感有自己的原则,宁可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不能害了百姓。”
“密弟,你说得对,这河南的百姓,就是因为我们起兵而吃了苦的,我们现在要去关中了,又怎么能把他们饿死呢?本来照我的意思,是要带着这几十万,上百万的百姓一起去关中,你说不能学刘备,拖慢了速度,好,那我把百姓留下,总不能把他们给饿死吧,大家各退一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密长叹一声,喃喃地说道:“现在后面的卫玄,董纯和皇甫无逸三支军队,连兵十万,离我们只有三天的路程,而宇文述,来护儿和陈棱的三路大军,也已经进入东都境内了,离我们也就是五天左右的路程,万一我们这里再耽误点时间,给他们粘上,那可就万劫不复啦!”
杨玄感正色道:“密弟说得很对,现在洛口仓和回洛仓的事情已经就这样了,再说也没有意义,还是想想当下吧,这回大哥答应你,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浪费时间了,我们的前锋已经在弘农城下扎了营。”
“大哥决定了,不会去攻打弘农城,全军只留一部在河西监视,大部队全部渡河,直取河东岸的函谷关城,然后骑兵先行,抢占潼关十二连城,打开去关中的通道,最后只留下三五千人把守潼关,主力直取大兴城,一个月内,扫平关中,这样如何?”
李密长叹一声,向着杨玄感拱手行礼,眼中光芒闪闪,言辞恳切:“大哥,小弟求你了,这真的是最后的机会了,再也不能出半点差错,哪怕再误个半天,就有可能铸成永久的遗憾,这十余万忠勇的将士,也都要受你所累!”
杨玄感咬了咬牙,沉声道:“不会的,这回大哥保证听你的!”
正说话音,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杨玄感皱了皱眉头,定晴一看,却是小弟,作为前军先锋的杨积善。
杨玄感不满地勾了勾嘴角,远远地说道:“积善,你这是怎么回事?现在你应该在前军先锋的位置上,有事找传令兵来就行了,为什么要亲自过来?快回去!”
杨积善却是置若罔闻,一口气地跑到了杨玄感的面前,杨玄感本待再骂他几句,却突然发现他的头上又扎起了白色的孝带,两眼血红,鼻子在不停地抽搐着,非是痛苦之极,安会如此?
杨积善的眼中泪珠滚滚,大叫道:“大哥,弘农城的狗贼,把,把阿大的首级,悬在城头,要我们有胆去攻!”
杨玄感眼前一黑,“哇”地一张嘴吐出一口鲜血,几乎怒发冲冠:“在哪里,带我去!”(未完待续。)
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杨素的脑袋(53更)
弘农城头,杨素的骷髅头就高高地挂在一面“隋”字大旗下,边上立着一道横幅,上面从上到写写着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逆贼杨玄感之父杨素之首级!”
而杨素的那一头乱发,还没有完全脱落,他的相貌本就雄伟非常,骨骼也比常人来得粗大,特别,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他本人,而在他的首级之下,还放着一坛大粪,每隔一会儿,城头的士兵就把他的首级浸到这坛大粪里,再重新升起,让这副本来白惨惨,偶尔泛着绿色磷光的头骨,变得屎黄兮兮,散发着恶臭,就连那两只空洞洞的眼眶里,都塞了几砣黄黑相间的屎巴巴,在恐怖中又透出了一股莫名的喜感。
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站在城头,自从卫玄大军离开河谷平原后,他就带着仅存的两三千民兵回到了弘农城,这一个月来,他想尽办法招募兵力,把这附近山中的猎人,河上的船夫全都抓进了弘农城,编入守城的队伍,而他全家十三岁以上的男丁,也都被坚执锐,上城防守。
也亏得这弘农城作为拱卫潼关的军事要塞,武库充足,前一阵潼关守军大逃亡的时候,他也及时派人把那些守军遗弃的军械辎重给捡了回来,经过这一番折腾,他又凑了六七千兵力,紧闭四门,就是等着杨玄感的大军经过。
这杨素的首级,是上次杨智积从卫玄那里要来的,由于他是隋朝宗室,又在大战中立了功。卫玄也不好拒绝。本来杨智积是想用此物来震慑城中同情杨玄感。图谋不轨的人,可是今天,却派上了大用场。
杨智积的身边,尧君素持着他的那张六石大弓,肃然而立,那天他一箭射死了杨玄纵,被杨智积大加夸赞,问他有没有意图与自己一起防守弘农城。尧君素一口答应,这些天来俨然也成了杨智积的副手,和守城的实际指挥官。
杨智积的嘴角勾了勾,看着城下杨玄感和杨积善兄弟二人对着杨素首级在那里号啕大哭,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想不到这大逆反贼,居然还有人性,知道孝顺亡父,我还以为杨玄感真的是丧尽天良,六亲不认之徒呢!”
尧君素冷笑道:“畜生亦知报父母养育之恩,杨玄感这样做。并不奇怪,王爷。还是您这一招高明,挂出老贼的人头,这下子杨玄感看起来不会进关中了。”
杨智积叹了口气:“这一招也是死招啊,城中战士不过七千,又多是新兵,尧将军,你觉得我们真的可以守住吗?”
尧君素咬了咬牙:“杨逆的精兵锐卒,在东都基本上耗光了,现在剩下的多是新近附逆的东都百姓,并无多少战斗力可言,我们弘农城也算坚固,现在王爷挂起了老贼的首级,城中军民皆知一旦城破,杨逆必会屠城泄愤,是以人人皆无退路,皆会并力死战,杨逆纵有十万大军,又能如何?”
杨智积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本王就是这样想的,谁都可以反隋,但我杨智积作为隋朝宗室,是绝对不能叛逆的,现在我们是阻止杨逆进入关中的唯一指望了,能多拖一天都是好的,就算最后城破,我杨智积也会带着全家老小殉城,以报隋室对我们一家的厚恩!”
尧君素摇了摇头:“王爷言重了,叛军一路轻装前来,没有攻城的战具,就是现在去砍伐树木,制作攻具,也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现在卫将军,董将军和皇甫将军的大军离叛军只有三日之路程,多拖上半天,甚至一个时辰,都有解围的希望,我估摸着,守住三天,问题不大!”
杨智积一脸严肃,摇了摇头:“还是不可大意,你我曾经亲眼在河谷平原上见识过杨玄感的疯狂与凶悍,那一战亏得杨逆被石头砸伤,无法亲自冲阵,要不然杨玄感这个猛将亲自冲锋,只怕那战我们就败了,尧将军,你可是神箭手,今天希望你能复制那一天的传奇,把杨玄感本人射杀于城下,那就是这次平叛的第一奇功啦!”
尧君素哈哈一笑:“末将当年作为圣上的贴身护卫,深受君恩,每日思之,无以为报,今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正好可以弄死杨玄感!平定叛乱!”
杨智积微微一笑,拍了拍尧君素的肩膀:“那就有劳尧将军了!”
弘农城下,杨玄感双眼血红,肿得如同一对水蜜桃一样,头上重新扎起了白色的孝带,而他的一身铠甲外面,也罩起了白色的麻布孝服,一处不大的临时军帐之中,叛军的高级将领如李子雄,韩世谔,王仲伯,周仲隐,杨积善等,都面色凝重,立于左侧,而文士智囊,以李密为首,韦福嗣,虞柔,裴爽等人,则是站在右侧,个个眉头深锁。
杨玄感看了一眼李密,缓缓地说道:“杨智积这个狗贼,竟然敢如此辱我先父的尸体,我不攻下弘农,生吃其心,难消我心头大恨,各位,对于攻克此城,有何好的建议,请直说无妨!”
李密的嘴角抽了抽,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哥,你刚才才答应过小弟,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再耽误时间,贻误军机了,可是你现在。。。。”
李密话没说完,杨玄感就咆哮了起来:“密弟,这是什么事吗?挂在城头的是我爹的首级,不是你爹的,如果你是我,你还会这么淡定从容吗?!”
李密一咬牙,沉声道:“这不是淡定从容,这是要为全军将士的生命负责!大哥,现在潼关在西,弘农城在东,一方面是光明大道,一方面是地狱之途,难道全军上下,十万将士,他们的生命就不值得你尊重吗?”
杨玄感怒道:“小小弘农城,又不是东都,他们没有八弓弩箭,也没有大炮飞石,更没有王世充守城,我一天之内,就可以攻下!密弟,我现在需要你给我出主意攻城,而不是劝我不报父仇,折向关中!”(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一怒攻城(54更)
李密的脖子涨得通红,黑黑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里精光四射:“大哥,你冷静一点行吗?我军一路轻装至此,哪有攻城器材,就是现做,也要至少一天时间,虽然弘农城连护城河也没有,但毕竟是一座城墙有两丈高的坚固城池,现在城中军民皆知城破则死,人人都会死战,又怎么是一两天就能攻下的?!”
杨玄感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不管,我就是要攻下弘农城!不然,我杨玄感连辱父之仇都不能报,就算进了关中,又会有什么英雄豪杰跟随!”
李密不管不顾了,心一横,大声道:“大哥,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当初汉高祖刘邦在逃亡的时候,一脚把妻儿踢下了车,连老父也丢给了项羽,汉光武帝刘秀在起兵之后,亲眼看着自己的亲哥哥被更始帝所斩杀,而谈笑自若,所以他们才能得天下。”
“大哥不是最喜欢读孟子吗?孟子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圣先贤都知道,做人一定要克制,忍耐,必要的时候要放弃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你怎么就做不到这点!”
杨玄感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厉声回道:“我杨玄感做不到!我杨玄感喜欢的是项羽,不是刘邦!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载,现在我已经名垂青史。要是连父亲的大仇都不能报。就算得天下。又有什么快乐可言?我杨玄感的父亲,兄弟,族人几乎尽死于这次建义之中,建不建立王朝,我已经没有兴趣了,宁可轰轰烈烈地象项羽那样留于史书之中,也不想窝窝囊囊地象刘邦那样偷得一个天下!密弟,你难道是第一天认识我杨玄感吗?”
李密的嘴唇在发抖。眼中的泪光闪闪,他知道,杨玄感终归不会再听自己的建议了,愣了半天,只能长叹一声,摇头退下,一颗滚热的眼泪从他的眼眶正中流下,落到地上,砸起片片尘埃,终归消散不见。
杨玄感就象一座爆发的火山一样。口鼻中都喷着热气,气虎虎地说道:“谁有良策。可以迅速破城?”
韦福嗣连忙跑了出来,说道:“大帅,可以把军中的钱帛全都拿出来,重赏三军,更是可以把这些财宝就放在阵前,通告全军,如果有先登或者先冲入敌城池者,重赏!”
杨玄感毫不思索地大叫了一声:“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十万大军,不信就没有飞檐走壁,登城如履平地的勇士,就用这办法,攻第一波,还有别的好办法没?”
李子雄接着说道:“可以一边攻城,一边让军士们砍伐城南氓山之中的树木,紧急制作云梯,第一拨的攻击,可以由勇士们靠绳索,爪勾强行登城,但要想大规模的攻击,还是得靠云梯才可以。”
杨玄感咬了咬牙,说道:“好,那就按李大将军说的办,第一波先绳索爪勾爬城,后面再用云梯,一边打,一边做攻城道具,还有吗?”
韩世谔跟着说道:“我军要抓紧时间,就不要分兵四面了,派老弱为疑兵,绕到四城,摇旗呐喊,而集中兵力,攻其西门一侧即可!”
杨玄感点了点头:“不错,我们是要抓紧时间,好在这弘农城没有护城河,可以强攻一面。”
李密的声音终于空洞地响了起来,冷冷的,不带任何感情:“大哥,你是不计任何伤亡,任何代价,要以最快的速度强行攻下,对吗?”
杨玄感的心中一喜,这个时候,他还是最希望听到李密的声音,他走下了帅案,上前拉着李密的手,诚恳地说道:“密弟,大哥不是不知道现在时间紧急,但是辱父大仇,不能不报,若是这里是东都,我也就忍了,可是弘农城小兵少,我军可以一鼓而下,就这么走了,大哥实在是不甘心啊,就算得到天下,也会成为永远的刺,密弟,大哥真的需要你来帮我!”
李密木然地把手抽出了杨玄感那满是汗水的掌心,淡淡地说道:“不用多说了,大哥,如果要攻城,那一定要快,绝对不能超过两天,两天如果攻不下来,那我们不管胜负,马上渡河取潼关,你若是这点也不答应,那小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杨玄感一咬牙,扭头回帅案上抽出一枚令箭,大声说道:“韦参军,虞参军,裴参军,你们跟着王仲伯将军一起,领一万精兵,现在就渡河到西岸,去占那函谷故关的关城,现在就去!”
王仲伯朗声应了声诺,接过杨玄感递过来的令箭,转身就走,韦福嗣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甘心地也跟着走了。
李密知道杨玄感赶走韦福嗣等人,也是为了示好自己,他咬了咬牙,沉声道:“那就有请大哥在攻城的时候,不要顾及本方的伤亡,第一拨勇士攻上城头,与敌混战的时候,请大哥下令弓箭手向城头覆盖射击,不分敌我,尽数射杀!”
杨玄感的脸色一下子大变:“这,这至于吗?杀伤敌军当然是应该,但是混战的时候连我军一起杀伤了,这样会让军士们如何看待我们?以后还会有谁肯拼命?再说了,城头的我军也全射死了,那还会有人继续爬城吗?”
李密的眼中杀气浮现,一闪一闪:“是的,这样一做,第二波恐怕没人敢上了,这时候就需要大哥亲自上阵,带着杨家的部曲家兵,亲自登城!如此,则弘农城有可能一鼓而下,若非如此,两天之内,绝无破城可能!”
杨玄感的双眼中精光闪闪:“密弟,你这话什么意思?你一向不要大哥我冲得太前,说我是全军的希望,一旦出事则全军崩溃,万万不可冒险,为何这回需要我亲自冲锋了?还有,第一批人登上了城墙,后面跟着冲就是,怎么就不能拿下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章 独立城头(55更)
李密冷冷地说道:“因为我军的攻城,不是靠云梯和攻城塔,而是靠绳钩,就算重赏之下,全军中有个四五百飞贼盗匪,已经是很难得,靠着这些人,可以冲上城头,但是不可能攻下城池,还是得靠后面有了云梯和冲车之后,才有把握。”
杨玄感皱了皱眉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第一轮攻城呢?等云梯造好之后再攻,不是更好吗?”
李密断然道:“万万不可!城中的兵力不过数千,可以一鼓而下,要是靠云梯和冲车,又得浪费一整天时间,我军就没有任何余地了!敌军也知道我们要争取时间,所以我军第一轮绳索和爪勾攻城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尽全力抵抗,而城头也一定会密集防守,如此,则可以给我军攻城的弓箭手们造成最大杀伤的机会,一旦敌军大量伤亡,我们后面就容易得多,大哥的神武盖世,亲自带少量的云梯和冲杆攻城,就可以一鼓而破!”
杨玄感听得动容不已,沉吟了一下,说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比如火攻之类?”
李密摇了摇头:“现在没有什么风向,而且这里靠近黄河,气候不是非常干燥,想要火攻城楼,并不容易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时间,只有行非常之举,才能一举破城!”
杨玄感咬了咬牙:“那第一波战死的兄弟们,一定要记下他们的名字,予以厚恤才是。”
李密冷冷地说道:“那是以后的事情,大哥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