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6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元进本人也深知这些人的盘算,但他起家时的兵力不足,无法各地固守,再说这些江南世家的实力在本地根深蒂固,刘元进没有这些人的帮忙,那些打下来的地方也无法稳固。”
“所以双方就形成了这种微妙的共识,刘元进他们带着自己的老兄弟出去攻掠各地,而打下来的地方则交给世家小宗们来代为管理,刘元进等人的军需由这些地头蛇提供。”
“现在我们消灭的,是刘元进他们的起家主力,但是那些个江南世家的实力,却基本上没有受到损失,玄成,你觉得他们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魏征咬了咬牙:“那这样的话,主公若是斩杀这几万江南本土的世家子弟,岂不是结怨整个江南?对我们又有何好处?”(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章 驱虎吞狼
王世充平静地说道:“好处?玄成,刚才我就跟你说过,在江南,不能出现一个稳定的割据势力,江南人口众多,粮食丰足,一旦出现一个割据势力,那就会成为我们争夺天下的巨大障碍,就算我们一统中原,这里也会长期独立,有大江的险阻,想要夺取江南之地,并非易事。”
魏征叹了口气:“可是主公平叛之后,这里还是隋地,有隋朝的官员来治理,主公想的,是不是太多了点?”
王世充冷笑道:“隋朝的官员和兵将要是能控制住,稳定住江南,这次就不会让刘元进闹成这样了,只不过是一个江湖草莽,就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将来隋朝天下大乱,中原河北山东这些地方全要派兵镇压,哪有精力顾这江南之地?只怕就连我这样的临时征招的士兵前来平叛,也不容易了。”
魏征的眉头一皱:“主公的意思,是江南最后仍然会脱离隋朝的统治,自行独立吗?而这个让江南独立的人,会是我们未来的威胁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如无意外,让江南独立的人,会是江南的土著世家,这些人在这次反叛中,没有冲到前面,却是隐藏在了后面,现在刘元进已败,他们只要出海躲过这次的风头,等我军一退,就会卷土重来。”
魏征微微一笑:“那样不是正好合主公的心意吗?江南要是有人领头造反,会让隋朝顾此失彼,对我们也有好处啊。而且江南这么多中小世家,现在也没有一个领头的,就算日后有人起兵,也多会内战,一时半会儿出不了什么英雄。”
王世充冷笑道:“玄成,你说徐盖算不算英雄?”
魏征的脸色一变,半晌说不出话来,久久,才叹了口气:“唉,主公,你说我这脑子,居然把他给漏了,你是因为徐盖仍然在逃,所以才要把这次起事的叛军余党都斩尽杀绝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不,不管徐盖在不在,我都会把他们斩尽杀绝,只不过因为徐盖这次跑了,情况更严重,所以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慢慢地去搜捕他们,只能行此非常手段。”
魏征轻轻地“哦”了一声:“这话又怎么讲?”
王世充微微一笑:“徐盖家本就是江南的书香门第,上等世家,南陈国灭后,江南的顶级和上等世家多半被隋朝迁入关中,而中等世家,又因为上次的江南之乱,被清洗了一大批,所以现在江南的世家力量比以前小了许多,几个比较突出的家庭,如吴兴沈氏,会稽陆氏等,都是以前的中下等世家,也正是因此,他们这次才不敢随便地参与叛乱。”
“可是徐盖不一样,他是二十多年前就造反的铁杆反贼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恢复陈国,在我这里的十几年里,他每次都想着把宣儿给要回去,就是想打着这个陈国公主的大旗,在这里聚焦南陈的遗老遗少们。”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主公以前分析过,陈叔宝当年是主动投降,而且陈氏宗室多半在隋朝任官,又给严密地监视,想要偷出个陈氏宗室皇子来造反,很困难,但陈宣儿不一样,她已经假死了,又是一个被隋朝两代皇帝霸占的可怜女人,以她作大旗,号召力远远不一样的。”
王世充哈哈一笑:“正是如此,玄成,所以这回没了大旗,徐盖干脆就不站在前面,而是继续利用刘元进作为旗帜,让江南的草莽与盗匪们第一批起事。而他却作个军师,为这些变民出谋划策,你看,这回刘元进他们冲昏了头脑,上了我们的当,可是徐盖再次逃脱了,这说明他还是对情势,对我的将兵能力有清楚的认识的。这个对手,远比已经死了的刘元进,管崇和朱燮要可怕。”
“他下一步的动作,一定是趁机收拾刘元进的余党,那些没有参与今晚一战的余党们,多半是江南各世家的子弟,徐盖正好可以把他们裹胁了下海,以他的本事,加上这些江南地头蛇们对地形的熟悉,下海进岛,我们很难清剿,等我退兵之后,他就会成了这些人的大英雄,加上徐家原来的高贵门第,那在江南成事,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
魏征叹了口气:“徐盖确实有这个本事,这么说来,主公为了对付徐盖,就必须得把这些人给骗过来处理掉,让徐盖没有别的路可走?可是主公,你若是杀了这些人,那这些人的家族对你恨之入骨,徐盖只要再逃过一次,那就会利用这股子仇恨,很快东山再起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那些人不是想来投降吗,那就得交投名状来才行,这个投名状,就得是徐盖的人头!”
魏征睁大了眼睛:“这也行?他们真的会杀了徐盖来投降?”
王世充微微一笑:“徐盖是逃亡专家,自然不会给他们杀了,但只要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徐盖就会被江南的地头蛇们追杀,本来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熟悉江南情况,跟这些地头蛇们交好,但是要是这些地头蛇们为了自保,而要对他下手,那他在这里就呆不住了,无论他跑去荆州,岭南,还是北上中原,只要不留在江南,就成不了事。因为他一个外来户,又没有经营布势,顶破天也只能当人家的手下,做不得主人!”
“等到我们杀掉江南的这些叛贼余党之后,那些地头蛇们虽然愤怒,但一时半会儿也会震慑于我的雷霆手段,绝不敢马上起兵报复,只有中原大乱,隋朝无力平定时,他们才会慢慢起事,而那,会是几年之后的事了。”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有意识地放过一两只北方的变民军,让他们渡江南下,与这些本地世家争夺江南,那就能完全达到我们的目的,既让江南生乱,又让江南不至于出现一个强大势力。”(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精神控制
王世充顿了顿,面带微笑,看着沉思不语的魏征,继续说道:“江南的世家中,缺乏徐盖这样的人才,未必斗得过外来的变民武装,但变民武装又很难收服江南人心,所以打来打去打到最后,等我一统中原之后,他们还是无法分出胜负,到时候江南征战多年,人心思安,我只需要派一支偏师,就可以将之收入囊中了,玄成,你说我的这个计划,如何?”
魏征抬起了头,正色道:“主公的计划安排很好,属下无话可说,只是有一条,就是您若是在神灵面前发誓,还是三思为好,主公谋略无双,骗人可以,但是对着神灵来这一手,只怕会为以后招来祸事。”
王世充哈哈一笑,他本就是个来自后世的黑社会老大,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他摇了摇头,说道:“玄成啊,你真觉得这个世上有神灵?人会受这些神的控制和操纵?”
魏征皱了皱眉头:“主公啊,虽然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游方道人,但我并不信三清帝君的,更不可能去信如来佛祖,但是我不信,你不信,不代表天下人不信,佛教自从进入中原以来,已历数百年,尤其是梁武帝萧衍,在江南大兴佛寺,至少在这里,人们有多信这佛教,主公不会不知道吧。”
王世充点了点头:“当年萧梁武帝倿佛之事,让他丢失了天下,不过确实弄得江南人人成了善男信女,虽然说他信佛尊佛,也有抑制在江南成了气候,掀起过大规模叛乱的道教天师道的原因,可是这么一搞,上百年过去,江南确实已经是南朝四百八十寺,无论男女都信这个,就连萧摩诃这样的武将世家,也给他起了摩诃这样的佛名。”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既然知道江南人心所向,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习俗,争夺天下,可以靠兵法权谋,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但想要稳定地治理天下,还是要收拾人心才行。一旦你在神佛面前立了誓又毁诺,那江南人心,只怕永远也无法收服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玄成,你太高估了人心对于信仰的力量了,你说梁武帝以国家的力量尊佛抑道,把原来孙恩卢循们的信徒转化为善男信女,不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吗?”
魏征咽了泡口水,摇了摇头:“可是,可是那是因为佛教更得人心啊。”
王世充摇了摇头,神色冷峻:“但凡宗教,都是装神弄鬼,欺骗无知愚民的,只不过佛教让人对来世寄予希望,而道教却是只许诺今生的修仙得道。这一世能修成正果的毕竟万中无一,可是下一世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加上国家的大力宣扬,皇帝的身体力行,在江南一带,能得人心,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在北方呢?要知道佛教可是最早在北方传入的,后来五胡乱华时期,那些个异族的胡人君王又开始大力地推行,但就是这样,现在在北方仍然是佛释道三家分庭抗礼,难分高下,在南方如此流行,只不过是因为萧衍本人的大力推行罢了,他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
魏征吃惊地看着王世充:“主公,您这是要做什么?要发明出一个新的宗教,或者是扶持道教或者儒教,以对抗佛教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点我还没有想好,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王世充的天下,绝对不能再让这些秃驴来装神弄鬼。这跟我信不信,或者是百姓们信不信没有关系,而是这些寺院道观,占了太多的田地,庄园,又不交税,大量的流民佃户,卖了田以后就可以跑到寺庙里,头一剃就当和尚。长此以外,寺院的占地越来越多,而他们吸纳的人口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就会成为佛国,世俗的君王,反而斗不过这些神棍了。”
魏征半晌无语,久久,才叹道:“主公,我知道你这是为了国家的千秋万代着想,但是人总是有精神需求的,现实中的国家,必须是少数人的富贵,多数人如牛马一样活着,这样的巨大不平等,会造成人心理的失衡,他们现实中无法反抗,所以只能寄托于虚幻的宗教。”
“你看看杨玄感,他那个脑子里人人平等的理念,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许就是因为接触了宗教,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连他这样的高门世子,都不可避免地受了这些影响,不要说普通人了。主公,你就算成了君王,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你不是神。”
王世充哈哈一笑:“神?玄成,你觉得神是什么?还不是各种自吹自擂,装神弄鬼的神话故事所包装起来的偶像崇拜吗?释加摩尼不过一个破落王子,孔丘不过是个流浪列国的丧家之犬,他们活着的时候很悲惨,连饭都吃不饱,死了以后却给人拿来作了神,圣人,你不觉得这可笑吗?”
魏征点了点头:“确实如主公所说的那样,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成神成圣,因为他们放弃了人间的富贵,权势,不当王子,不当国相,却去著书立说,周游列国,去帮助那些穷人,贫苦人,所以才会成为别人眼里的神。这是功业再高的君王,也无法与之相比的。主公,我知道你雄心壮志,但是这个神,你真的成不了。你要治国,就要得罪百姓,向他们征税,要他们从军,侵犯他们的各种利益,又让他们怎么喜欢你呢?”
王世充淡淡地说道:“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从刚才我跳大神借东风开始,或者说从以前我不少次装神弄鬼开始,我已经有意无意地开始运用人们的这种敬畏神灵之心了。”
“以后的征战,我会把这种理念进一步强化。但是凡事不破不立,我不先把江南人的这种礼佛之心给打掉,以后就无法占领他们的精神家园,我不会让江南出现一个新的神棍集团,来跟我未来的帝国对抗,玄成,这就是我必须在佛前发誓再毁诺的原因,你明白了吗?”(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宗教的本质
魏征一动不动地看着王世充,久久无语,半晌,才叹了口气:“主公所想,非常人所虑,属下是非常地敬服,但是主公你考虑过没有,那些山野村夫,善男信女们,是更相信你呢,还是更相信神佛?”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人性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恐惧,贪婪,自私,懦弱,这些是人性深处不可改变的东西,正是基于这些人性的弱点,才会有宗教。道教让人修仙得道,佛教则向人许诺来生和死后的天堂地狱,这些都是利用人性中的这些弱点,进行洗脑和欺骗。”
“玄成,原始的时候,天地间一片苍茫,就象那些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样,人们崇拜的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的东西,渐渐地,就成了神,如同现在的突厥人,他们信的是狼神,更早的匈奴人,信的是昆仑神,因为他们的文化落后,宗教上也落后,没有那些农耕民族发明出来的道教,儒教,佛教这些高深的理论,所以蛮族嗜血好杀,因为他们无所畏惧,也不怕善恶有报。”
魏征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但是自从佛教出现以来,北方的胡人君王却是有不少信了佛教,主公,你又如何解释这个呢?”
王世充哈哈一笑:“玄成,你真当那些个胡人君王是自己信佛吗?他们若是真的自己信了佛教那些生前作恶,死后要进拔舌地狱的轮回理论,那还会那么凶残好杀吗?五胡乱华时期,最有名的几个信佛的胡人君王,如石勒,石虎,姚兴等人,都是杀人无数的可怕帝王,他们杀人都不眨眼,会真的信佛?”
魏征的脸上闪过一丝疑虑:“既然不信佛,他们又为何大规模地礼遇僧人,增建寺院呢?”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因为在中原,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当时是道教,而非佛教,佛教就跟这些乱华的五胡异族一样,都属于外来的宗教,五胡的胡人本身经济和文化都非常落后,所恃的只有军力强悍,能一时压制汉人的反抗,但时间一长,随着他们进入中原后也要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武力是在下降的,而汉人的人口众多,迟早会反超他们,所以要想长治久安,就得在精神信仰上作文章,至少,不能让汉人的本土道教,成为国教。”
“而且道教这东西,在中原流传千年,早已经深入人心,别说是立足不稳的外来胡人政权,就是东汉,东晋这样的本土汉人王朝,碰到太平道,天师道这样的邪教起事,照样差点灭亡,这种对教众洗脑,宣传和煽动,非常可怕,是普通的世俗君王,无法抵御的。道教不求来世,只图今生,天生就是最可怕的宗教,如果不用那种安于现状,轮回转世的佛教来对抗,只怕胡人的江山,十几年就要一换了。”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说得有几分道理,但为什么立了佛教为国教的胡人政权最后都不长久,反而是灭佛教的北魏太武帝,他的北魏王朝还能有百余年国运呢?”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石赵帝国和后秦帝国身处乱世,本身也不是一统天下,在江山初定,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就推行佛教,只会让自身的勇猛和血性受到影响,有利于内部的统治,但不利于抵御强敌入侵,所以这两个国家,没有亡于自身内部,而是被强大的外敌所消灭。”
“北魏的情况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南宋北魏分别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拉锯战,双方的实力相当,战线与疆域也基本上稳定,北魏的太武大帝十几次远征大漠,基本上消灭了北方草原上柔然的威胁,在南方也与刘宋形成均势,这个时候,佛教的负面影响就越来越多地展现出来。”
“北魏建国之初,把佛教当成国教来宣扬,给予国内的僧人寺院极高的礼遇,让他们占据了大量的庄园,而且僧众们有国家的扶持,又有香火钱,根本不担心饿肚子,这时候就会有大量的破产农民干脆剃了光头,遁入空门。”
“如此一来,佛教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一方面太多的寺院占据了国家大量的土地,不交税,一方面又占据了大量的人口,国家非但不能从这些人身上收税,反而要养活他们,这就跟百余年后南朝梁国的情况一样,梁武帝崇佛,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但这四百八十寺的背后,却是没有当和尚的普通民众,他们的负担加重了两到三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看看南梁后来碰到候景之乱时的情况吧,候景这个羯人,只不过带了八百残兵败将来投,可是一月之间,就能拉起十万之众,渡过长江,围攻建康,一年之后建康沦陷,他的部队有百万之众,这些兵是哪里来的?若不是被南梁的沉重税赋压得活不下去,会去投靠一个异族暴君吗?”
魏征叹了口气:“主公对史上的事情,或者说教训,真的是见解深刻,一针见血。您就是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所以觉得宗教对于国家是有害无益,要早早消除?”
王世充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以后我的国家,不能出现梁武帝这样的情况,大量的寺院或者道观占地圈人,消耗国力。所以这回,我正好可以用这个机会,去灭灭江南百姓心中的佛。”
魏征摇了摇头:“主公,现在咱们刚刚掌兵,做这事是不是太早了点?而且我们也不是要经营和发展江南,现在在江南渎佛毁寺,除了激起江南人的愤怒外,没什么用啊,事后我们也无法安抚的。”
王世充微微一笑,眼中的碧芒一闪:“玄成,你记住,我们这回在江南的行动,是为了给江南以后再叛留下火种,再说了,要是不在佛祖面前发誓,我又怎么能让这几万叛军来降呢?哈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古刹释俘
晋陵,通玄寺。
宏大的大雄宝殿上,檀香袅袅,几百名僧人正穿着僧袍,拿着法器,为十余万名近日内战死的两军将士做着法事,这场法事是王世充特地花了大钱请通玄寺的智能方丈做的,而出身江南的智能大师,毫不犹豫地就接下了这个任务,一直心向叛军的他,也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寄托对于这些故人们的哀思吧。
王世充今天没有穿盔甲,而是换了一身紫色的官袍,带着十余个便装随从,站在大殿之外的广场上,智能方丈法相庄严,手持着一根禅杖,披着大红袈裟,站在王世充的身边,耳中听着那几百僧人的讼经之声,看着前面广场上被押着的两千多名俘虏,轻轻地叹了口气。
王世充显然注意到了智能方丈的这个举动,微微一笑:“智能方丈,为什么要叹这口气呢,是不是你觉得本官会对这些俘虏不利?”
智能方丈冷冷地说道:“不敢,不敢,王将军在那一夜的仁慈之举,老衲和江南百姓都清清楚楚,再不敢对王将军的虎威有任何地怀疑。”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大师好口才,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您这里却是一语双关,好生厉害。”
智能方丈高宣了一声佛号:“阿约陀佛,善哉善哉,王将军,在寺外是你的天下,你如何地叱咤风云,老衲都管不到,最多也只是能给一些战死的将士做做法事,超度他们的亡灵罢了,可是这通玄寺乃是至尊陛下亲赐的佛门圣地,你若是在这里大动干戈,血溅佛刹,那恐怕至尊知道了,也不太好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指着眼前那些坐在地上,没有绳索捆绑,却一个个浑身发抖,不敢抬头的俘虏们,说道:“大师是不是以为今天本官是要在这里杀俘?”
智能方丈的脸色平静,说道:“佛门清修之地,还是不要染血的好,老衲奉劝将军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
一边身穿便装的费青奴早就恨得牙痒痒了,他是个粗人,也不信佛,破口大骂起来:“你这老秃驴,怎么说话的,我家大帅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和尚来教训了?我们想在哪里杀就在哪里杀,你还阻止得了?!”
智能方丈叹了口气,不再说话。和尚碰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王世充的脸色一沉,一抬手,阻止了费青奴的企图上前,沉声道:“费将军,这里是佛门圣地,休得无礼。”
费青奴见了王世充就跟见了猫一样,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一边点头,一边退下,只是退下之时,还恶狠狠地剜了智能方丈一眼,吓得这位白眉白须的和尚,也不自觉地向后退了半步。
王世充看着智能方丈,平静地说道:“大师误会了,我王世充虽然是军人,但也知国家法律,知道贵寺之中,是不能随意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