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事已至此,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有生路,我告诉你,现在要想扳倒王仁恭,告他在这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已经是不可能有效果了,因为皇帝不可能在这时候为这点小事撤换边关大将的。要想告王仁恭,只有告他谋反,告他勾结突厥,这才有一线生机!”
刘武周惊得倒吸一口冷气,谋反可是夷族的大罪,他也没有想过斗到这么狠,而且谋反罪如果是诬告,那告密者也要以谋逆罪论处,等于是用自己全族的命去赌王仁恭全族的命,他的额头开始冒汗,端起酒爵喝了一杯酒,给自己压了压惊,沉吟了半天,才抬头道:“还有别的办法吗?这是不是太狠了点?”
李靖冷笑道:“现在皇帝害怕的,是有兵权的大将拥兵自重,只有在这件事上作文章,才能让皇帝派员来调查,到了这个时候,如果皇帝派人来,那就是宁信其无,不信其有了,你跟突厥有这么多年的关系,到时候只要让突厥人做点文章,提供些证据,我这里再联系下朝廷里的高官,就可以扳倒那王仁恭啦。”
刘武周的眼中光芒闪闪,在盘算着得失和成败的可能,终于,他的眼中凶光一闪,猛地一拍手,厉声道:“好,就听李长史的,告王仁恭这个狗娘养的谋反,你说吧,要我怎么做才行!”
李靖微微一笑,说道:“刘校尉,你跟突厥大将,阿史那思摩熟悉吗?”
王仁恭的郡守府内,后堂的一处别院之中,王仁恭与李靖相对而坐,两个人都是神色严峻,王仁恭看着手中的一卷写满了突厥文字的羊皮细卷,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手在微微地发着抖,而李靖则是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喝着手中的一杯酸奶酪,悄悄地观察着王仁恭的神色。
终于,王仁恭抬起了头,平静地说道:“这卷细卷,是从何而来的?”
李靖正色道:“是在今天下午的时候,一个企图化妆成汉人的突厥使者,想要翻越太行山,绕过雁门郡进入关内,被我安排的密哨所发现的,当场拿下!”
王仁恭拿着手上的细卷,声调抬高了一些:“这卷上所说的,是一派胡言,我王仁恭跟突厥作战多年,势成水火,怎么可能跟他们勾结呢。再说了,若是我勾结突厥人,那又怎么会让这突厥来使绕过关城,从山区进入中原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李靖点了点头:“属下要是怀疑太守的忠诚,就不会把这个东西拿给太守看了,而且属下以为,这是明显的反间计!”
王仁恭的眼皮一跳:“反间计?!”
李靖笑道:“正是,突厥人狡猾,自从雁门一战之后,他们就退回了塞外,这几个月来郡守的防守滴水不漏,没有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当面的突厥大将甩是阿史那思摩,此人谋略过人,正面不能突厥,就开始想歪心思,想要诬陷太守,借陛下的刀,来取太守的性命了!这正是当年韦孝宽设计反间斛律光之计也!”(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反间计
王仁恭的脸色一变,韦孝宽和斛律光这对北方双雄,可谓北周和北齐建立后两国的柱石,长城,交锋多年,互有胜负,有斛律光在,北周不能越雷池一步,即使是韦孝宽这样的名将,统领了整个关陇军功贵族,也不能战胜斛律光。
于是韦孝宽开始打起了反间计的主意,斛律光为人忠正,对于朝中的奸臣祖铤,穆提婆等人深恶痛绝,还嘲讽他们是盲人,必将祸乱国家。祖铤,穆提婆等人虽然不敢直接与手握重兵,又身为国丈的斛律光直接对抗,但在心中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有机会,必会生根发芽。
武平三年(公元572年),北周将军韦孝宽忌妒斛律光的英武勇敢,便制造谣言,编成儿歌,在北齐都城邺城歌唱,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又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
祖珽又乘机加了几句:“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让小儿在路上歌唱。穆提婆听唱后,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掌控了北齐朝政的女相陆令萱。陆令萱认为“饶舌“是指斥的自己;“盲老公“说的是祖珽。因而相与密谋,将歌谣向高纬启报,说:“斛律累世为朝廷大将,明月威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娶公主,谣言十分可怕。“
北齐君王高纬昏庸残暴,由于他的父亲高欢也是通过掌握兵权,结亲皇帝的方式架空了北魏皇帝,最后实际建立了北齐,所以高氏皇帝对于这种重兵权臣极为忌惮,即使斛律光没有任何实际的反行,也被这几个童谣所击倒,最后被高纬所诛杀,失去了国之长城的北齐,也很快就被北周所灭,韦孝宽成功反间,诱杀敌国大将的这个战例,成为了兵家们津津乐道的案例,也成为每个统兵在外,镇守一方的大将心中最可怕的梦魇。
王仁恭咬了咬牙,沉声道:“我不是斛律光那样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大将,只不过是一个马邑郡守罢了,兵不过两万,又怎么可能对圣上构成威胁呢?这个谣言应该不至于害到我。”
李靖的眼中冷芒一闪:“只靠太守的马邑兵马当然不可能成事,但是,如果牵涉到突厥,引外夷入侵,那就一切都有可能了。现在突厥是陛下的头号心病,任何扯上突厥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高度警觉。太宗切不可掉以轻心。”
王仁恭咬了咬牙:“难道突厥人给我写个羊皮卷,就能害到我了?我为将多年,与突厥大战小战上百场,是突厥人的死敌,也正是因为这样,圣上才派我来马邑镇守,又怎么可能反叛呢?”
李靖叹了口气:“此一时,彼一时,突厥现在已经恢复了实力,上次雁门一战,可以一次出动四十多万骑兵,连陛下也差点成为他们的俘虏,所以自然会有些心怀不轨的家伙,想要勾结突厥了,当年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不是就有韩王信这样的人,连兵匈奴,长久地成为边患吗?斛律光的事情,可离现在不远啊。”
王仁恭咬了咬牙,沉声道:“那信使何在?我要亲自审问!”
李靖摇了摇头:“那个信使是个死士,在给我们拿下的同时,就咬舌自尽了,现在死无对证,只剩下这封羊皮卷了。”
王仁恭松了口气:“那就平息此事好了,把这羊皮卷给烧了,不就没事了吗?”
李靖的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不可,他们能这样送信一次,就能送第二次,第三次,这次是我们运气好,查到了信使,可若是下次没有查到,那可如何是好?而且,据我分析,肯定是有人接应这突厥信使。”
王仁恭的脸色一变:“什么,有人接应?药师(李靖的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靖点了点头,说道:“那突厥信使来的飞狐口,乃是一处隐秘的小路,樵采之人生生趟出来的路径,突厥人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商队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只能走大路官道,来城内的几个定点区域开市集,一路之上也有我们的军士护卫和监视,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小路的,可是这个信使却穿越了这条路,那一定是有熟悉地形的内奸引路!”
王仁恭的脸色越发地严峻:“内奸?你的意思是?”
李靖正色道:“听说最近郡守大人和刘武周的关系极为糟糕,甚至他还趁太守巡视在外的时候,私通郡守大人的爱妾,有这回事吗?”
王仁恭冷冷地说道:“此事药师应该比老夫更清楚吧,又何必问?”
李靖笑道:“一个艺妓而已,再说我原来只是听她说想要购置一些突厥风情的貂皮衣,因为刘武周经常出关和突厥人做生意,能搞到上好的貂皮大衣,所以我才安排了他们见面,可没想到他们以后会有奸情啊。”
王仁恭咬牙切齿地说道:“药师,此事我已经查清楚了,与你无关,那个贱人已经给我打死,本来我是想要息事宁人,毕竟刘武周是本地土豪,势力非同一般,在军中也有不少他的人,现在大敌当前,我不能为了一个女人将帅失和。”
说到这里,王仁恭的眉头紧锁,说道:“不过刘武周多年来不肯跟我合作,我本来是怕突厥人在跟他交易的时候,趁机打探我马邑内情,这才要在他的商队里放一些使者监视,可他却一直以为我要夺他的家产,药师你这些年来也清楚,对于此人,我已经一忍再忍了,可他为什么还要如此逼我?”
李靖微微一笑:“因为他是地头蛇,而您是强龙啊。您的存在让他不舒服,又不肯象普通的郡守刺史那样收了钱就不顾国事了,所以他当然是巴不得让您早走早好啊。”
王仁恭咬了咬牙:“所以他就要这样勾结突厥,来陷害我谋反?”(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箭在弦上
李靖点了点头:“现在在马邑,又有谁有刘武周这样的势力,又有谁能勾结突厥人送信,更是有谁能跟太守大人有如此的仇恨,要以谋反罪来害太守大人呢?”
王仁恭闭上了眼睛,再睁开时,已经是满眼杀气,冷冷地说道:“自作孽,不可活,药师,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谢谢你这次帮助我,你放心,我不会把你放到太原,到李渊手下的,这次我收拾完刘武周以后,就上书圣上,让他放你回马邑,我已经六十了,在这里干不了两年,你李药师的绝世兵才,只有在这边关重镇,在这乱世之中,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你一定可以象赵国大将李牧那样,成为一代名将的。”
李靖哈哈一笑:“那就托王郡守的吉言了,上次为了救援唐国公的事情,下官跟那李千牛起了点误会,听说唐国公也想找机会收拾下官,所以还有劳郡守大人向陛下美言,把下官调回马邑,下官以为,我们一定可以长久合作愉快的。”
王仁恭这会儿已经完全不怀疑李靖帮助自己这回的动机了,他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这回刘武周我单独对付,不劳药师你费心了,此事一了,我就会向圣上建言,调你回来。”
李靖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大喜之色,叉手而拜:“多谢郡守大人。”
王仁恭哈哈一笑,正要开口,李靖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很重要,下官差点忘了。现在想起来,一定要提醒好郡守大人。不然的话,一切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王仁恭的眉头一皱:“什么事情?”
李靖正色道:“就是白日里刘武周提过,开仓放粮,赈济难民的事情。”
王仁恭的眼睛眨了眨:“此事没有什么不妥啊,上次突厥入寇,不仅雁门血战,我们马邑的兵力因为出援雁门,也被突厥人和离石胡人两边夹击,大片的田地被践踏,今年的麦子几乎损失一空,按规定,是应该开仓放粮,不然百姓人吃啥喝啥呢?”
李靖摇了摇头,说道:“这正是刘武周的毒计,换在平时,他这个提法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这个人的每个提议,都是包藏祸心了。郡守大人,您还记得上次杨玄感谋反的时候,就是打开洛阳周围的洛口仓和回洛仓仓城,开仓放粮,一个月的功夫,就聚焦了十万大军吗?!”
王仁恭的脸色一变,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这也是刘武周陷害我的毒计了?”
李靖笑道:“正是,郡守大人你想啊,那刘武周是本地土豪,现在的军中有不少人都是他的人,这两三万马邑军队未必都听你的,所以如果他要诬蔑你图谋不轨,就一定要让你开仓放粮,竖恩于民,这样才能迅速地扩充军队,然后引突厥人入寇,如此一来,这个谋反,就顺理成章了!”
王仁恭咬牙切齿地说道:“狗贼真是阴险啊,用这样的连环计来害我!”
李靖正色道:“郡守大人,所以绝对不可以听刘武周的话,开仓放粮,刘武周的反意已经暴露无疑了,如果您现在就要对他下手,只怕他会狗急跳墙,直接拼命了!以刘武周现在在军中的势力,真要开战,一切都很难说啊。”
王仁恭低声道:“这也是我要派你去太原的原因之一,其实我也一直在查刘武周,觉得这小子最近很不对劲,如果我查到他的反行,就准备请唐国公发兵剿灭他。现在他的反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也到了我们该出手的时候了。”
李靖微微一笑:“放心吧,王郡守,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三天之内,我一定会带唐国公的大军来助你平叛的,你可一定要稳住啊!”
王仁恭点了点头:“那我就一切都靠你了。事不宜迟,药师,连夜出发吧。”
一个时辰后,已是四更,而马邑城南门外十里的一处小树林外,却是灯火通明,尉迟恭,寻相等十几个剽悍的护卫,和苏烈一起,站在小树林外,人人严肃,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会儿各自的主公在林中商议极为重要的事情,重要到关系他们的生死。
刘武周的脸上肌肉直跳,而对面的李靖也是神色肃穆,插在地上的两个火把,火光照耀着他们的脸,配合着透过树梢的月光,让他们的脸上阴晴不定,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他们这时候摇晃的内心。
刘武周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咬牙道:“老贼果然还是想主动下手害我,我就知道,他终归还是要走这步的,药师,多谢你来提醒我。”
李靖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是鱼死网破的时候,不能有半点犹豫,那个信使给老贼截获,我们陷害他的事情也已经泡了汤,现在他连夜派我去太原,就是要分开我们两个,然后在这里对你下手,我一到太原,那一定就会死在李渊的手上,这叫一箭双雕!”
刘武周一咬牙:“我现在就回去,召集军中的兄弟,攻杀老贼,药师,你觉得如何?”
李靖叹了口气:“若是平时,我肯定应该跟你一起干的,但是我李靖的全族都在东都,如果我跟你做了这事,那一定会牵连家人的,刘校尉,你全家都在这里,可以杀了王仁恭后连络突厥,割据自立,但我李靖不行。”
刘武周点了点头:“这也是人之常情,药师,我完全可以理解你!那你现在快走吧,老贼为了保密,不可能现在就联系李渊,对你下毒手,所以你是安全的,我会做掉王仁恭,然后这里就死无对证了,你以后只需要想办法躲过李渊的毒手即可!”
李靖微微一笑:“老弟,你只有弄死王仁恭,我才有未来,全指望你了!”
刘武周的眼中闪过一道冷芒:“这回我不会召军中的兄弟,人联系多了,事情会外泄,现在我就回马邑去突击他的郡守府!明年今天,就是他的忌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马邑沦陷
马邑,郡守府,王仁恭全副武装,将袍大铠,在两百余名全副武装的部曲亲兵的护卫之下,稳坐中堂,已过五更,天色也已经发白,天边的第一缕晨曦已经照进了郡守府中,王仁恭的目光终于从手中的那一卷兵书移向了别处,若有所思地问道:“李靖已经出城了吗?”
一个护卫说道:“出城了,小的一直跟着他出城的,直向太原方向,我足足跟了五里后才回来的,不会有错。”
王仁恭点了点头:“看来李靖没有骗我,刘武周这小子果然想要对我下手,李靖以前跟那小子一直混在一起做生意,这回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站在了我,站在了朝廷一边,哼,本来李渊要我收拾这小子的,这回看在他救了我一回的份上,我就不为难他了,在李渊那里能不能活,不看他的造化啦。”
那个亲卫勾了勾嘴角,说道:“主公,何不下令现在就把刘武周拿下呢?”
王仁恭冷笑道:“愚蠢,姓刘的在这马邑家大业大,军中大半的军士都是他的人,我要是下令现在就捉拿他,只怕要在城中大战了,你们有把握能一下子擒住他吗?”
亲卫吐了吐舌头:“这个,他还真敢对大人不利吗?那可是谋反啊,就不怕抄家灭族吗?”
王仁恭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狗急跳墙,什么也做得出来,再说这小子一向跟突厥关系非同一般,实在不行还可以投靠突厥,你们给我听好了,控制住城内的粮仓,严禁放粮,然后紧闭城门,一个突厥人也不许放进来。没有外援,我有你们这些部曲亲卫,也不见得会怕了刘武周。”
正说话间,一个军士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满头大汗,叫道:“主公,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王仁恭的脸色一变:“出什么事了?”
那个军士满头大汗,却顾不擦,说道:“刘武周他,刘武周他反了,带了五百多个人,直接就冲进了粮仓,杀了守仓的一百多个弟兄,这会儿正在开仓放粮呢!”
王仁恭目瞪口呆:“什么,他敢开仓放粮?”
军士点了点头,急道:“是啊,这会儿正往外发放米粮,吸引那些流民加入他呢,主公,就在小的来报信的时候,他已经在城内聚了七八千人啦,正在向这里来呢!”
王仁恭睁大了眼睛:“什么,往这里来了?他没有去攻打武库吗?”
那军士摇了摇头:“刘武周多年来一直在私藏兵器,就在他开仓放粮的时候,也从家里运出了大量的兵器甲胄,一边发米粮,一边发兵器,现在至少有四五千暴民给武装起来了,正在往这里冲呢,主公,现在怎么办!”
王仁恭的嘴唇在发抖,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和兵刃相交,矛槊入体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清晰可闻了,听起来离这里已经不到三百步,而且越来越近,他猛地跳了起来,拔出腰间长剑,厉声道:“传我将令,收缩武库的军队,全部集中到郡守府,马上平叛!今天,不能消灭叛军,那我们就全部为朝廷尽忠吧!”
两个时辰之后,郡守府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寻相的手里提着王仁恭的人头,浑身上血,大笑着走出了府中,对着府外的几千名叛军士兵们,高高地举起,刘武周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而几千叛军则欢声雷动,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刘武周转向了兴奋的人群,大声道:“弟兄们,我刘武周起兵,并不是为了我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实在是隋朝气数已尽,君昏臣暴,皇帝为了一已私欲,连年兴兵,横征暴敛,而各地的守官残忍凶恶,如这王仁恭,眼看着流民饿死,都不开仓放一粒粮食,这样的皇帝,不应该反吗?这样的郡守,不应该杀吗?“
叛军士兵们暴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显然,刘武周说中了他们的心声。
刘武周高举右臂,把王仁恭那还在滴血的人头高高地举起,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楚:“王仁恭有名将之称,不也是今天一战送了命?隋朝纵有雄兵百万,但天下狼烟四起,也是无法扑灭的,我刘武周今天就反了,不仅要杀王仁恭,还要连兵突厥,夺取天下,今天跟随我一起起兵的各位,将来都是从龙之臣,荣华富贵,不可限量!“
叛军士兵们个个双眼发亮,高声叫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天之后,太原,郡守府。
李渊的面沉如水,正襟危坐在帅案之后,看着跪在案前的一个浑身是血,满脸烟灰之色的军士,沉声道:“你再说一次,马邑怎么了?”
那军士抬起了头,哭道:“就在昨天,刘武周那贼子突然起事造反,他先是带了几百人袭取了粮仓,然后开仓放粮,分发武器,把城中的几千名流民给武装和组织了起来,然后直攻郡守府,王郡守虽然率部奋战,但寡不敌众,最后,最后英勇战死了,他临死前,派小的突围来此,要小的向唐国公,向李长史汇报在马邑发生的一切!”
站在一边的李靖装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喃喃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刚离开,就出这种事情,天哪!”
李渊沉声道:“李长史,难道你在马邑的时候,就没有发现刘武周的异动吗?”
李靖叹了口气:“不瞒唐国公,我和王郡守已经发现了刘武周谋逆的迹象了,所以王郡守才跟我分头行事,他说他在城中稳住刘武周,让我来向唐国公说明马邑的情况,请您出兵相助,以合击突厥的名义,带兵来马邑,然后把刘武周一党彻底拿下。可是,可是刘武周还是提前发动了,唉!”
李渊的眉头皱了皱:“李长史,现在马邑的情况如何,兵马,战力情况如何,你能告诉我们吗?如果我现在出兵平叛,胜算有多大?”(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出兵平叛
李靖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马邑的兵马大约有三万,从前面回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军队加入了叛军,王将军最后只有几百名部曲战斗到了最后,马邑一直是边郡,大部分的守军都是来自于城外的突厥和稽胡部落兵,这些人长年跟刘武周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听命于他,所以王将军本来是想借着部队调防为名,让这些人不能进城支援刘武周,可是没想到刘武周竟然直接偷袭粮仓放粮,让城内的流民加入他,靠了这些人攻杀了王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