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8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很难供应三万大军的饮水需要,现在有大雪,还看不出什么,一旦雪停,就等于断了水,到时候裴寂就无法防守,只能移营去汾水一带,只要他一动,高度机动的刘武周军骑兵,就可以拦腰截击,裴寂必败无疑!”
李渊听得冷汗直冒,连忙在案上摊开了一张舆图,仔细地看了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头上出的汗更多,喃喃地说道:“啊呀,说的还真是,这么明显的问题,裴寂怎么就疏忽了呢?”
他说到这里,突然抬头看向了封伦,沉声道:“你既然已经看出了这点,为什么不向裴寂说清楚呢,跑到朕这里说,算什么事?”
封伦叹了口气:“裴寂不喜欢我,连面都不肯见,他宁可收了裴虔通的好处给他写信推荐,也不愿意见我一面。他的周围僚属,多是文官谋士,写写文书,管理粮草还行,却无一个宿将帅才,这话没人跟他说,我想说又说不上,现在只怕刘武周也已经看出他的这个弱点,会加以攻击了,陛下,您要做好并州局势雪崩的心理准备啊。”
李渊咬了咬牙,转头对着殿外沉声道:“来人,快来人,马上拟敕,向并州的裴仆射传诏。”
正说话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似是有人一路小跑过来,李渊的脸色一变,沉声道:“何人如此大胆,朕不是说了今夜不见任何人的吗?”
屈突通的声音远远地从门外传来:“陛下,大事不好,裴仆射大军在度索原惨败,全军覆没,裴仆射只身逃回南边绛州,向陛下求救!”(未完待续。。)
第二千三百九十四章 封伦献计(二)
李渊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看着门外屈突通的方向,失声道:“什么,裴仆射败了?这是怎么回事!”
屈突通缓步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塘报,本想对李渊说话,但一看正跪在地上的封伦,马上又警觉地闭上了嘴巴。
封伦微微一笑,说道:“屈突尚书(屈突通时任兵部尚书),宋金刚应该是派兵截断了裴仆射大军的水源,逼其移营的时候发动突袭的吧。”
屈突通的眉头一皱:“封先生怎么会知道这一点?难道你的情报比军报更快?”
李渊叹了口气,看向封伦的双眼中已经多了几分信服的神色,他对屈突通说道:“知道了,屈突尚书,你退下吧,朕还和封先生有事相商。”
屈突通微微一愣,晃了晃手中的塘报:“可是这前线的军报。。。。”
李渊摆了摆手:“朕要好好想一想,战报朕已经知道,你先退下吧。”
屈突通勾了勾嘴角,行礼而退,李渊的目光落到了封伦的身上,沉声道:“封先生,让你说对了,朕以前一直以为你不过是个文官,想不到你对军机,居然还如此地在行。难道以前大权臣杨素这么看重你,说你当居他的位置。”
封伦微微一笑:“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光会些内政税赋之类的文官技能,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关陇世家子弟,要的是文武双全,这行军作战之事,也是少不了的。草民弱冠从军,跟着杨素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兵书更是熟读,这些方面,不会差的。裴寂的才能是在内政上,他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所以一看他的那个布置,我就知道他会吃大亏。”
李渊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晚了。封伦,你看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是好呢?”
封伦勾了勾嘴角:“介州一失,晋阳已经不可守,就算没有您的命令,齐王也一定会放弃晋阳逃走的,现在您要考虑,是放弃并州,还是起大军争夺。”
李渊咬了咬牙:“并州是我们起兵的根本,晋阳城有精兵数万,粮食可支数年,怎么能放弃呢。朕要马上下令,让齐王元吉坚守晋阳,不得擅离。”
封伦叹了口气:“陛下,来不及了,我很了解齐王的为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敢坚持的,如果您真的要夺回并州,那只有让太子或者是秦王领兵。”
李渊勾了勾嘴角,眼中光芒闪闪,说道:“那如果朕诏令太行山东的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山东兵马回援呢?”
封伦摇了摇头:“这是下下策,断不可行。李神通所部,除了有一两万关中和并州的部队外,其他多是太行山东,来依附大唐的各路势力,这些人是看大唐势大才来投奔,忠诚度是要打个大问号的,如果并州失守,大唐的关中和山东之地被隔绝,只怕李神通自保都不容易,而且这个时候,窦建德一定会趁机攻掠大唐的太行山东之地,他们是指望不上的。”
李渊咬了咬牙:“那要他们在窦建德出兵之前,就缩回并州助守呢?”
封伦叹了口气:“人心惶惶,是很难缩回来的,山东兵必然不愿在这个时候跟随回并州,如果只带关中和并州兵,那等于是主动放弃关东之地,以后再想出,可就难了,再说一两万人改变不了战局,刘武周经此大胜,如果再夺取太原,那兵力不下十万,陛下想要反攻并州,非倾关中兵不可。”
李渊的眉头一挑:“那还是得靠秦王才行了。”
封伦看着李渊的眼睛,平静地说道:“陛下,你对秦王就这么放心吗?”
李渊的嘴角抽了抽,半晌,才缓缓地说道:“朕对自己的儿子,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建成也许还有些自己的想法,可是世民他可是一直很听朕的话啊。”
封伦微微一笑:“秦王的作战能力举世无双,但陛下只怕也知道,秦王府的文武僚属们,一有机会都是在劝秦王趁着打仗掌握兵权,建立军功,去夺太子的位置,您就不担心这个吗?”
李渊厉声道:“封伦,注意你的言辞,你这样挑拨朕的两个儿子间关系,到底想干什么?再说了,你刚刚从叛贼那里过来,我们这里的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封伦深深地吸了口气:“陛下,今天草民若是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又安敢这样见您,献计呢。如果草民只想混日子,求个安稳,那随便找太子或者秦王当个僚属,都可以,为何要来求见您呢?”
李渊的双目炯炯:“你来见朕,究竟是为了什么?”
封伦目不斜视,正色道:“草民也不怕说实话,草民就是想求个荣华富贵,这点跟房玄龄,杜如晦,韦挺,王硅他们都没有区别,只不过,他们以为跟着年轻的皇子,可以成为从龙之臣,以后一飞冲天,而草民却以为,陛下才是大唐之主,只有效忠了陛下,才算真正地为了大唐效力,所以,草民并不想在两位皇子之间选边站,而是直接来投陛下。”
李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现在天下的世家子弟和人才,多半是投向了朕的三个儿子,也难得有你这样的人肯直接来找陛下。但是,你为朕效力,却要离间朕的父子之情,朕绝不答应!”
封伦微微一笑:“造成皇子间的对立,这不正是陛下的安排吗?又岂是草民的几句话可以离间的?”
李渊的眼中冷芒一闪:“你这话什么意思,朕怎么会让自己的儿子相互对立?”
封伦正色道:“此乃帝王御下之术,就算是您的孩子,一样是您的臣子下属,您要想保皇位稳固,只有在您千秋万代之前,让皇子间互相竞争,如此才不可能抱成一团,架空您的权力。”
“太子和秦王都是世之英杰,不肯居于人下,自北朝以来,走上皇位的太子又是少之又少,即使您立了建成为太子,藩王仍然有窥嗣的可能,所以建成也是利用一切的机会在巩固自己的势力,违您命令打长安,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要通过这样的举动,拉拢军心,为已所用,所以,您需要秦王来平衡,牵制太子,草民说的没错吧。”(未完待续。。)
第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分封与制衡
李渊的脸色阴沉,看着封伦的脸,一言不发。
封伦微微一笑:“陛下,草民今天来向您献秘策,句句出自肺腑,如果您觉得草民不可用,不可信,就可以斩杀草民,这些事情,就会成为永远的秘密。”
李渊长叹一声:“罢了,封伦,这话朕就是对裴寂也没有说过。但是今天对你,就当对着一个死人说吧,如果你不能出个好主意解决此事,那朕就只有让你带着这些秘密,永远地到地下了。”
封伦点了点头:“草民有这个觉悟,如果不能帮陛下分忧,那就一死了之。陛下可以直言。”
李渊咬了咬牙,沉声道:“不错,太子建成离朕太久,一直在杨广的身边做人质,所以养成了他阴郁深沉的个性,让朕也有点害怕,朕看不透这个儿子,但总觉得他给杨广的灵魂附了体,迫不及待地想要抢班夺权。所以朕不能让他掌兵,需要放在身边,监视使用。”
“但是他毕竟是未来的储君,朕也不希望隋杨宗室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惨剧在我们李唐身上出现,所以也不能象杨坚对杨勇这样把他软禁,朕要给他东宫的班子,让他处理政事,但不能给他兵权,以免助长他的野心。”
“可是现在天下未平,群雄四起,朕又需要我们李唐宗室大将亲王领兵出战,二郎世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从太原起兵以来,他立下无数战功,能力也深得朕的赏识。”
“可是问题就来了,二郎的能力越强,大郎就越是嫉妒,现在朕已经看到他们兄弟相残的苗头了,二郎在浅水原打败西秦,俘虏薛仁杲,对薛仁杲很是优待,可是二郎一回来,刚提赦免薛仁杲的事,大郎就极力劝朕,要斩杀薛仁杲,以震慑在乱世中称帝的人,两人几乎在朕面前翻脸,朕也只好先顺着大郎的意思,杀了薛仁杲。”
“这么一来,等于打了二郎的脸,当初他可是向薛仁杲作了承诺,保他一命的,薛仁杲一死,陇右各地的薛秦旧部和那些羌胡部落的头人们纷纷因为恐惧而复叛,逼得二郎只能再次率军平定陇右,这件事上,大郎和二郎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大概刘武周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敢挥师南下,攻击并州。”
封伦点了点头:“陛下所言极是,皇位只有一个,两位皇子都是野心和能力兼具的人,所以必然会起了冲突。现在看起来,是秦王殿下退了一步,暂且忍让,但陛下既然要扫平天下,就非秦王不可,暂时压下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李渊的双目炯炯:“封伦,你有什么办法,能化解这一点呢?”
封伦的眼中冷芒一闪:“陛下可否放心把军队交给太子殿下指挥呢?”
李渊摇了摇头:“绝对不行,一来他打仗并非所长,跟二郎远不能比,这从太原起兵以来的一系列战役都可以得到证实,朕不能拿着国家命运和前途开玩笑。第二,朕刚才也说得清楚,对他,朕实在是有些放心不下,有朕看着他都要抢功,如果一旦脱离了朕的控制,没准会直接自立了。”
封伦微微一笑:“那陛下对秦王就这么放心吗?”
李渊咬了咬牙:“二郎一直在朕的身边长大,朕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孩子打仗有一套,而且对朕很是孝顺,不至于想要提前夺朕的江山,他有可能会盯上大郎的东宫储君之位,但应该不会在朕生前夺权。”
封伦点了点头:“如此,陛下应该让二郎掌军,扫平天下才是。”
李渊叹了口气:“但大郎怎么办?朕不怀疑二郎有这个本事,但他越是有这个本事,越是对大郎构成威胁,到时候兄弟相残,如何是好?朕打下江山,不是让他们两个再次开战的。”
封伦微微一笑:“陛下可曾听过慕容氏燕国的往事?”
李渊微微一愣:“慕容氏燕国?是指五胡乱华时期建立前燕的那个慕容氏吗?”
封伦点了点头:“不错,就是他们,慕容氏的开国奠基人慕容,跟他的庶子大哥慕容吐谷浑,能力都很强,但为了继承人之位,也是反目成仇。最后慕容吐谷浑带着几千帐的部众,去国万里,西行而去,经过了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后,在河湟一带建立了吐谷浑。”
李渊有点明白过来了,点着头:“你的意思是,让朕给二郎分封实地?分裂国家吗。”
封伦点了点头:“看起来也只能如此了,非但慕容氏兄弟,就是突厥,也是首代可汗土门可汗的兄弟,室点密可汗向西远征,征服西域和河中地区,建立了西突厥,草原上有这样的习俗,有能力的弟弟分一部分的部众,去国万里远征,以免兄弟相斗,如果陛下既想要用秦王的领军之能,又要让他牵制太子,以保您的皇位稳固,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定鼎天下之后,把秦王远远地分封出去,或者说让他能管理打下的地盘。”
李渊咬了咬牙:“那以后朕要是用秦王扫平河北,中原,这些地方也给他?”
封伦微微一笑:“给他又何妨?您得到天下,靠的是关陇世家和贵族的支持,杨广的灭亡已经证明了一件事,就是这些关东人是靠不住的,秦王能征战天下,靠的也是关陇旧将,到时候您可以给他地盘,却把关陇世家们收回,那秦王就跟尉迟迥一样,成了无根之水,看似地盘大,但不至于能据以作乱。太子若是到时候能容他,自然可以相安无事,若不能容,最多是行韦孝宽平定尉迟迥的故事,无论谁得天下,都还是李唐天下,到时候陛下早已不在,又何必担心呢?”
李渊咬了咬牙:“可这样一来,等于朕亲手给两个儿子埋下了冲突的线索,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封伦叹了口气:“无情最是帝王家,再伟大的帝王,也只能保证自己生前不出事,至于身后之事,就让他们自求多福吧。”(未完待续。。)
第二千三百九十六章 封伦再起
李渊的脸上肌肉跳了跳,咬了咬牙,沉声道:“封伦,现在朕问你一句,并州的形势如此地恶化,应该如何处置?朕是要派建成去,还是派世民去,或者,由朕御驾亲征?”
封伦微微一笑:“陛下,你觉得并州的事情,会是这么简单的吗?”
李渊的脸色一变,奇道:“不就是刘武周连结突厥南下,想趁机夺我并州之地吗,还有什么复杂的?只能说,朕这回用人不当,派了不通军事的裴寂领兵出征,以至于此。”
封伦叹了口气,正色道:“陛下,刘武周不过是个边关土豪,只想着自保,在陛下率军入关中的时候都没有想着起兵南下夺取并州,又怎么可能一下子有了这样的见识和眼光呢?”
李渊的嘴角勾了勾:“听说他新近找到的带兵大将宋金刚,有文韬武略,很有战略眼光,加上阿史那思摩一向是突厥良将,如果是他们的建议,那刘武周突然开了窍,也不困难吧。”
封伦摇了摇头:“宋金刚不过是一个休妻求将的客将罢了,这种事情上是不会有多大的发言权,至于阿史那思摩,他一直被始毕可汗所防范着,尽管他一直想要攻击陛下,但却过不了始毕可汗这一关,这次他却是奉了始毕可汗之秘令,主动带兵来助,陛下应该想想,为何始毕可汗和刘武周,这一对主仆突然间同时转了性,把大唐作为头号敌人了呢?”
李渊的眼中目光炯炯:“是因为朕新近击灭了西秦,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吧。”
封伦叹了口气:“陛下,你就没想过,那个搅乱天下的黑手王世充吗?”
李渊的脸色一变:“王世充?你的意思是,这事是王世充的策划?这怎么可能呢,他在中原,而且刚刚和李密大战,又怎么有心思介入这突厥和刘武周呢?”
封伦冷笑一声:“陛下也应该知道,这隋末的乱世,几乎就是王世充一手策划的,从窦建德到薛举,甚至更早的杨玄感,还有薛铣,都是他一起约定起事的盟友,刘武周当年杀王仁恭自立,好像也有他的影子,跟突厥更是长年的合作关系了。也只有他,才能让始毕可汗改变对大唐的支持,转而让刘武周进犯大唐了。”
李渊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你说这话,可有什么证据吗?”
封伦摇了摇头:“没有证据,但是刘武周的行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王世充大败李密之后,几乎一战而得中原,他明明有机会一举干掉李密,却是放任其逃跑,入了关中,草民以为,他这是驱虎入林,想要让李密跟陛下起了冲突,他好坐收渔人之利。”
“只可惜他低估了大唐,低估了陛下,也高估了李密在关陇世家中的影响力,李密入关中后,没有掀起什么风浪就完蛋了。所以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回就是想办法挑唆刘武周,让他趁着大唐现在最窘迫的时候南下。一方面大唐的关中军力,多半是在秦王手中安抚陇右,抽不出太多兵力,一方面大唐的山东兵力,与窦夏的关系紧张,也难以回援其他战场。”
“这时候联系大唐东西两大战区的并州地区,就显得格外地重要,刘武周以前不是不想南下,而是受了始毕可汗的命令,不得与大唐为敌。但是随着大唐消灭了西秦,始毕可汗也开始感受到大唐的压力,这时候如果王世充再派人挑拨,那始毕可汗就会允许他手下的那些个汉奸傀儡们,南下攻击大唐,刘武周和梁师都几乎是同时发难,这还不能证明问题吗?”
李渊咬了咬牙:“就算是王世充挑拨的,这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毕竟是刘武周南下并州,不是王世充打破潼关进入关中吧。”
封伦叹了口气:“草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王世充老谋深算,绝不会为他人作嫁衣,他在打败李密之后的一系列行动都非常地反常,不去四处攻掠李密的州郡,而是回到东都几乎无所作为,别人看他是想要篡权夺位,但我跟他斗了一辈子,知道绝不会这么简单。”
李渊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他想举兵入关中?”
封伦点了点头,眼中冷芒一闪:“正是,在他的眼里,大唐和陛下才是最大的,也是最危险的敌人,以前陛下在隋朝的时候,他就几次陷害,就是因为他深知陛下在关陇世家中的地位。这是他这个胡商之后无法相比的。所以他先后扶持了杨玄感甚至是李密,想要来和陛下争夺关陇世家的领导权,但都失败了。现在大唐已经在关中站稳脚跟,只可能用武力解决,如果大唐的关中兵力调往他处,长期与其他强敌作战,他才有入关中的机会。”
“所以,他挑起刘武周南下,就是要陛下出兵与之大战,关中空虚,他就会突袭潼关,直入关中,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啊。”
李渊咬了咬牙:“那朕当如何应对?”
封伦微微一笑:“陛下绝不可亲征并州,而是要拥几万强兵,在潼关,蒲坂一带,最好是亲自攻下蒲坂城,以绝王世充之望。”
李渊点了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并州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
封伦摇了摇头:“当然不行,一定要派秦王出兵相救。”
李渊叹了口气:“大郎肯定会极度不满,到时候怎么办?”
封伦微微一笑:“陛下,这就是用帝王术的时候了,一定要让秦王自己表态请战,而不是由您下诏让他去并州,这样太子的愤怒,就不会冲着您来啦!”
李渊的双眼圆睁:“这话是什么意思?”
封伦正色道:“陛下可以装着非常惊慌的样子,朝议要放弃并州,退保关中。太子并没有战胜刘武周的勇气和把握,会附议,但秦王一定会主动请兵出战。到时候陛下就顺势而为,如此,国事家事两全其美,岂不是两难自解?”
李渊的满脸皱纹都在跳动着:“很好,封先生果然高明,朕对你的提议非常满意,来人,传旨,即刻起升封伦为内史舍人,参与政事。”
封伦一下子俯下了身子,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未完待续。。)
第二千三百九十七章 弃守并州?
长安,秦王府。
李世民的神色坚毅,坐在榻上,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房玄龄个个面色凝重,看着李世民,却又是说不出话。
久久,还是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你们是在怪我今天在朝堂之上主动请兵出战吗?”
长孙无忌长叹一声:“秦王殿下,我们在陇右的时候就一再劝您,不要主动地招惹是非。陛下既然亲口说了贼人势大,不可与之相争,要收回并州和关东的所有部队,保关中陇右的河西之地,而太子也已经附议了,您为什么非要主动提出愿率三万精兵出战呢?”
李世民淡淡地说道:“因为大唐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候,刘武周夺取并州,窦建德也趁机开始在关东进攻,我大唐这两年来好不容易打下的河东,山东根本,有毁于一旦的风险,若是这时候缩回关中,那关东之人一定对大唐会失望,继而是轻视,我们再想东出,难度会大过现在的十倍,为国事而分担责任,是我作为亲王,作为陛下的儿子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房玄龄的眉头一皱:“可是秦王这样公然地违背陛下和太子的意思,对你可没有什么好处啊,且不说刘武周现在势头强劲,太原的齐王元吉,竟然被吓得直接带精兵逃跑,把守城的司马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