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阴雄-第9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征叹了口气:“这次撤军以来,我们留下的三处伏击都没有成功地击退李唐军队,他们一受攻击,就马上收缩,然后等李世民率军接应,眼看再向前出了这片山中,就进入一马平川的洛阳地区了,李唐军队如果直逼东都,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只怕中原的许多州郡,会倒向李唐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不让李世民看到希望,他又怎么会压上所有的部队,跟我们决战呢?昨天柴绍和李秀宁的后军也跟李世民会合了,这下他已经有十余万精锐的部队,可以说李渊把所有的老本全押上了,这还不是好事吗?”
魏征咬了咬牙:“可是我们的各地军马却还没有来齐,李靖那里全无动静,而显州田瓒,尉氏滑州那里的王要汉,时德睿,齐地的徐圆郎等人,都没有要来的意思,就连那管州的杨庆,您的侄女婿,估计也存了反水的心思,正在观望呢。”
王世充笑着摇了摇头,突然扭头看向了另一边:“妙才,至少还有你帮我,对不对?”
杨玄感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在火光的照耀下,如同大理石雕一般,而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李世民留给我,这回我要为密弟报仇!”
第二千五百零八章 双龙初遇(4更)
慈涧两岸,两军林立,王世充一身将袍大铠,身后是万余步骑,重装步兵居中,骑兵列在两翼,拉开六七里宽的正面,旌旗招展,矛槊如林,鼓角喧天,而战士们随着各自队正的指挥,暴发出阵阵的欢呼之声,气冲宵汉。
而西侧的李唐军队,也列出了足有四五万的军阵,尽管看起来宽度差不多,但是阵型的厚度比起对面,要宽上了许多,与对面的喧嚣之声相比,李世民这里的阵型却是鸦雀无声,战士们的神色凝重,看着对面这座杀气冲天的军阵,一言不发。
李世民今天换了一身上好的铠甲,两只兽头构成了他的两大块护心镜上的装饰,还是骑着那一身紫色的战马飒露紫,手上没有拿武器,而双刀插在他的背后,大弓挂在武器架上,就这样徐徐而前,尉迟恭手持乌龙长槊,胯下乌龙驹,秦琼手持亮银奔雷槊,胯下呼雷豹,一左一右地护卫着李世民,直到涧边。
王世充面带微笑,沈光与来整持槊护卫,也是三骑而前,直到涧边,这是王世充这辈子和李世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面对面,尽管隔了五六十步的距离,但是身边有两个铁血保镖,就算是放箭,也并不用担心安全。
李世民的脸色平静,对着王世充以拳按胸,算是行了个军礼:“我乃大唐秦王李世民,王将军,你约我在此见面,有何指教?”
沈光的脸色一变,大声喝道:“大胆,李世民,你竟然敢对我家陛下无礼!”
一边的秦琼冷笑道:“你家的皇帝是篡位自封的,秦王没说他是逆贼,而是说将军,已经很客气了。”
来整哈哈一笑:“秦叔宝,那你在陛下手下为将的时候,怎么说?要说叛变,反贼,你又是什么东西?”
秦叔宝不慌不忙地笑道:“如果王公能一心扶隋,做个忠臣,我自然会为之效力,可是他犯上作乱,篡位自立,我又怎么能跟他同流合污?王公,我离开你是为了大忠,对你个人,我确实亏欠,这个恩情,只有来生再报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好了,乱世之中,各为其主,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秦将军,我提醒你一句,你从我这里叛逃,可不是我登位之后的事,而是之前你跟着裴仁基想要谋反害我,事有不成,这才跑掉的,对不对?”
秦琼的脸色微微一红,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一边的尉迟恭哈哈一笑:“乱世之中,有才德之士自然会投奔真命天子,王世充,你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手下大将为什么会投奔大唐,而不是跟着你!”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尉迟将军好像很识天命啊,那为什么你在刘武周的手下时没主动投奔大唐呢?非要战败势穷,兵败投降后才跟了李唐?这么说是你以前不识天命,现在突然开窍识了?”
尉迟恭的嘴唇抽了两下,咬牙切齿地说道:“那是因为我尉迟恭以前目光短浅,有眼不识天下,不知真正的英主是谁,受了刘武周的蛊惑,见到秦王之后,我才知道谁才是真命天子!”
王世充哈哈一笑:“尉迟将军,你这话可要想好了再说啊,李唐的皇帝现在是李渊,秦王也不是太子,你这么说,在李唐那里可是谋反之语啊,据我所知,李唐那里看你不顺眼的关陇诸将不少,前两天你就差点没命吧。”
尉迟恭的脸色大变,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不是这意思,王,王老邪,你,你休得血口喷人。”
李世民冷冷地说道:“王世充,你今天约我来这里见面,就是为了逞口舌之利的吗?我的兄弟都没有你这么有心机,都是些热血男儿,你莫要想出言害人,有什么话,直接对我说,没事的话,就回去吧。男人之间解决争端,靠的是武力,而不是嘴巴。”
王世充微微一笑,对李世民说道:“我们大华强国,和你们李唐,各据一方,以前也算是基本上相安无事,现在我们分别从两个隋帝手上禅让得国,都算是正统,何必这样杀来杀去,让百姓重陷水火之中呢?”
李世民平静地看着王世充,淡然道:“王将军,你想说什么?是想向我军投降,以保富贵吗?这点倒是可以,这回我出发前,父皇给了我授权,你要是肯保全百姓,弃甲归顺,那父皇可以与你平分天下,王公之位,自不必待言。”
王世充哈哈一笑:“就象李密那样吗?”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大唐没有什么对不起李密的,他兵败来投,我们给他国公之爵,九卿之职,可是他贼心不死,不图报恩,却是在大唐内部四处串联,勾结旧识,想要作乱,被父皇察觉后就直接叛逃,对这种人,如果换了你,会不杀吗?”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李密曾经当到中原义军的盟主,就连你的父皇,也曾经致书卑辞,表示愿意奉他为盟主。这样的人,你们就给个国公,然后让他去当大厨子,你们李唐对李密还真是好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李密是兵败来投,又无土地,我们大唐征战天下,实权爵位都是给各位领兵大将了,要是他这样一来就当个大将,这才不符合常制吧,所谓无功不受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如果是你肯归降,那父皇一定会考虑你现在的地盘,军队,酌情给你安排实权之官职的,至少你王家一门富贵,不用担心。”
王世充哈哈一笑:“李世民,你这样一个黄口小儿,也想在我这里忽悠我信了你吗?你觉得我是怕了你,打不过你,要投降你李唐了?简直是笑话!”
李世民勾了勾嘴角:“既然你不想投降,那就战场上见个高下好了,今天约我出来,又有什么必要呢?”
王世充笑道:“我只是觉得,两军对阵,士卒无辜,百姓更无辜,隋皇失道,天下大乱,万民于水火之中已经久矣,我们华强与你李唐两国,好不容易才算是稳定一方,再动刀兵,那无疑于重陷天下百姓于水火,所以想来跟你罢兵休战,我们各自领兵退回,以慈涧为界,岂不更好?”
第二千五百一十章 李世绩的阴谋(6更)
河北,黎阳,开明二年,正月。
李世绩一脸愁容,站在黎阳城头,景物依旧,人事已非,全城上下的旗号,服色,已经是一变再变,从当年瓦岗军的玄色,变为关中唐军的黑色,再变成现在窦建德所部夏军的橘色盔甲,而唯一不变的,只有李世绩那炯炯有神的双眼。
长史郭孝恪,是继战死的丘孝刚之后,李世绩身边最信任的亲信了,他是中原阳翟人,少年时在乡间横行,给人视为无赖,游侠儿,天下大乱之后,他带着数百乡党投奔李密,从那时起,就给调到李世绩的身边,虽然其勇武不如郭孝恪,但智谋却比那位有勇无谋的猛将兄要好得多,也正因此,现在他成了本就足智多谋的李世绩身边的头号谋士,上次李世绩黎阳兵败之后,也正是他劝李世绩暂时向窦建德投降,以观时局变化的。
李世绩长长地叹了口气:“看起来窦建德还是不信任我们啊,不管我们如何为他效力,甚至帮他打下了李唐在河内一带的获嘉,新乡等州县,他仍然不肯把我的父亲放回来,一直留在身边当人质。只怕我不管怎么做,都无法成为窦建德的心腹啊。孝恪,当初你劝我投降窦建德,看来是步臭棋了。”
郭孝恪微微一笑:“人不可能预知未来啊,当时将军兵败,李神通被俘,而将军的父亲也给窦建德俘虏,这时候就算回唐,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恐怕多半是会给唐皇作为山东之败的祸首泄愤式地处死,再说了,窦建德以前一向以礼贤下士而著称,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年多当了夏王之后膨胀得这么厉害,先后杀害了宋正本,王伏宝等亲信大将与谋臣。”
李世绩点了点头:“草莽就是草莽,起事之时可以控制自己的**,但一旦得到权势之后,那种本性仍然暴露,他绝不是天下之主,我们还是要早作打算才是。大唐现在已经和窦夏和角,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他们也已经给送了回去,我们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郭孝恪的眉头一皱,上前两步,低声道:“可是将军的父亲还在窦建德手上,这时候回去,就不怕窦建德一怒对他不利吗?”
李世绩微微一笑:“这回好机会到了,我们可以直接干掉窦建德,窦建德若是一死,那我爹自然就可以救出来啦。”
郭孝恪的脸色一变:“将军已经有了计划了?”
李世绩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大唐已经出兵攻打王世充,这黄河一带的地方势力又是持观望态度了,象尉州的时德睿,宋州的王要汉,周桥的孟海公,这些人都是犹豫不定,不知道是该投唐还是继续效忠王世充。我已经给窦建德发消息,让他趁这时候出兵,攻掠黄河南岸一带。”
郭孝恪不信地摇着头:“窦夏在这个时候不会为这点小利跟王老邪撕破脸吧,万一李唐这回灭不了王老邪,不就是跟王老邪开战了么?”
李世绩哈哈一笑:“所以说窦建德农民一个,只贪小利,不识大局,当初就是看刘武周和大唐开战,一时心痒,才占了大唐山东之地,以为自己得了个便宜,其实不过是结怨于大唐,只不过大唐一时半会儿不会跟他计较罢了,以后怎么可能不加倍报复呢?”
“这王老邪也是一样,那些地方州郡,他都没派兵过去占据,仍然让地头蛇们保留军队和统治,这种地方丢了没什么可惜,但我这次在信中说,我们可以打着出兵救王老邪的名义,先占了这些便宜再说,以后再看情况,如果王老邪战败,则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占了这些地方,打开进入中原河南的通道,如果王老邪胜了,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为他镇压那些反叛,倒向李唐的地头蛇,到时候说不室王老邪还会吃个哑巴亏,允许我们占了这些州郡呢,总之,只要李唐和王老邪继续掐下去,大夏就可以不停地占便宜。”
郭孝恪笑道:“窦建德看似豪爽而内心狭隘,总改不了贪小便宜的毛病,您这么一说,他一定会听的,正好前一阵,那个魏郡贼帅李文相,起兵归附窦建德,我看他原来也是瓦岗旧部,后来跟您一起归顺李唐,然后李唐山东之败后,他也是迫于无奈归附了窦建德,但他心里应该是看不起窦建德的,要不然以他一个河北贼帅的身份,前些年不归附窦建德,却去投奔瓦岗。这个人也许我们用得上。”
李世绩满意地点了点头:“可以作为后招来使用,现在窦建德派了他的妻弟,那个著名的大草包曹旦,率军接管李文相部,听说也是把他们吆来喝去,如同仆役,这李文相早就不满了。这回窦建德若是同意了我的战法,我就自请为先锋,让窦建德率军后继,等他经过黎阳城时,我们就埋伏下伏兵,趁他不备,一起杀出,哼,上次打宇文化及的那些个地道,还在吧。”
郭孝恪微微一笑:“在的,藏的好好的,上次连李神通都没告诉呢。”
李世绩的眼中冷芒一闪:“那就好,派五百死士藏于其中,到时候窦建德来了,我引他的部队在城西扎营,中军帅帐,就在地道出口附近,这回,我看他还怎么逃过这一劫!”
一天之后,州,窦夏首都。
窦建德的手中拿着一份书信,双眼都在放光:“好,太好了,李世绩深知河南内情,有他在,作为先锋,起码河南的各州郡,我们是可以打下来的!”
裴世矩的嘴角勾了勾,摇了摇头:“夏王,万万不可,我们和东都王世充可是有盟约的,互不相侵,若是您这回趁火打劫,王世充又挺过李唐的这一波攻势,只怕。。。。”
窦建德抬起了手,止住了裴世矩的话:“好了,自从魏征过来挑拨王伏宝和宋正本谋反,王世充又自己称帝之后,我们跟他的合作,就自然中止了,现在,王世充和李渊一样,都是我们乱世中的对手,孤意已决,出兵中原!”
第二千五百一十一章 忠臣裴世矩(7更)
裴世矩咬了咬牙,大声道:“大王,作为您的臣子,我必须要说一句,王世充不是李渊,您跟李唐,本就是敌人,他们暂时不来打您,也不是因为岑文本来说情,而是因为他们有王世充要对付。如果他们消灭了王世充,那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大王。”
“但王世充不一样,他和大王是多年的盟友,大王起兵,登位,他也是出力颇多,这么多年来,在这乱世之中,您和他算是肝胆相照,不违誓言的一对双雄,即使到现在,王世充仍然信守了承诺,没有主动跟大王为敌,您若是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夺他的地盘,这么多年来的豪侠之名,就毁了。”
窦建德的剑眉倒竖,厉声喝道:“怎么就毁了?是他王世充先不仁在先,派他的谋士来挑拨我的部下,煽动叛乱在先。我怎么就对不起他了?”
裴世矩摇了摇头:“他最多只是让王伏宝去截杀岑文本,这不是背叛大王。”
窦建德咬牙切齿地说道:“一个外臣,去煽动我的部将,杀出使我国的别国使节,都不跟我说一声,这不是煽动叛乱是什么?今天他可以让王伏宝杀岑文本,哼,明天就能来杀孤!”
裴世矩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大王跟李唐和解,又怎么会这样?萧铣怕王世充打他,所以才让岑文本过来说和唐,夏两家,大王本就不应该轻易地答应他,直接倒向李唐,要知道,夏国和华强国是一体,您这样单方面和共同的敌人言和,这不是违约是什么?”
窦建德恨恨地说道:“胡说八道,夏国跟王世充没有盟约,最多是互不侵犯,他跟李唐结仇,要拉孤垫背做什么?本身魏征跑来唆使孤夺取李唐的山东州郡,就是不怀好意,引祸于我们大夏之计。”
裴世矩摇了摇头:“乱世之中,群雄并起,合纵连横,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但不管怎么说,王世充起码没有对不起大王过,而且王世充出身不高,他虽然现在有了这样的地位,但未必是有真正的一统天下之志,终他一生,能打败李唐,收服江南已经不容易,又何必跟大王现在就翻脸呢?而且大王现在能对付的敌人还有许多,何必非要跟王世充开战?”
“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最恨的不是一直的敌人,而是背叛的朋友,如果王世充这回能打退李唐,那大王肯定就成了他最恨的敌人,到时候他甚至可能和李唐罢兵休好,联手来攻击大王,您今天最多占他几个州郡,明天可能会失掉全部。”
窦建德双眼血红,长身而起,大吼道:“裴世矩,你以为你跟王世充的关系,孤不知道吗?你这样一直为王世充说话,到底是孤的大夏臣子,还是王世充的人?如果你要一心向着王世充,孤现在就取你的命!”
裴世矩一咬牙,挺起了脖子,也跟着吼道:“我裴世矩在杨广朝的时候,拍够了马屁,说够了违心的话,将来的史书上,肯定会说我是个大大的奸臣,夏王,您救了我一命,我这条命给您拿去,也是二话没有,但是,我必须要对您说清楚利害关系,死而无憾!”
窦建德一愣,站在原地足有半晌,久久,他才长叹一口气,坐了下来,神色变得黯然起来:“这些天来,孤也一直在想,当时一怒之下,杀了王伏宝和宋正本,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当时孤恨他们背叛孤,为王世充做事,但你这么一说,他们未必就真的是背叛,也许,他们也是为了孤好。”
裴世矩勾了勾嘴角,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叹道:“是啊,夏王,这次的计策是李世绩出的,这人不是什么好货,他只是因为父亲给扣在你这里,才不得已归降大王,终将不为您所用,这回出的这个毒计,是想挑起大王与王世充的战争,其心可诛啊!”
窦建德勾了勾嘴角,摇了摇头:“不,李世绩上次本来突了出去,他如果回唐朝完全可以,孤跟他父亲也是老交情了,他是唐将,回归李唐是本份,孤不会为这个杀他父亲的,但他还是回来了,说明他在李唐那里也不得重用,失陷黎阳,让李神通陷于孤手里,这个锅他不敢背,你要说他跟王世充有仇,想要报复,那是有可能的,但要说他对孤不忠,孤不信!”
裴世矩叹了口气:“李盖父子,本来和大王一样,都是和王世充相约起事的盟友,只是他们父子一直放不下跟王世充的恩怨,总要跟王世充作对,这么多年下来,落得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这还不是教训吗?”
“大王奋斗多年,好不容易有今天的基业,现在坐拥河北,看两强争斗,何苦在他们胜负未分之时,要强行介入呢?”
“王世充若败亡,那李唐已成一统天下之势,反之王世充如果在中原一战消灭李唐主力,那李唐连关中也难保。”
“大王要做的,就是观察时局,保存实力,到时候联弱抗强,这种时候得到的好处,那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回报,若李唐求救则要他们的并州之地,若王世充求救则取其齐鲁,黄河南岸州郡,这才是大丈夫,真英雄光明正大所为,何苦行这趁火打劫,背盟弃义的不义之举,为天下人所耻笑呢?”
窦建德的眼中光芒闪闪,开始思考起裴世矩所说话中的得失来,裴世矩咬了咬牙:“而且,李世绩请以他的部队为先锋,要大王率兵继之,若是他起了坏心,想要袭击大王,那大王就有危险了。以臣愚见,不如暂时不动,夫人即将临盆,您可以以此为借口,推托不去,转而让您的妻弟曹旦率兵巡河,那李世绩若真有叛意,肯定会有所行动的,若没有叛意,到时候您再根据中原大战的结果,扶弱抗强,岂不是万无一失吗?”
窦建德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笑容,满意地点了点头:“裴仆射,你的想法和孤完全一样!”
第二千五百一十二章 李世绩夜奔(8更)
三天之后,河北,孟津渡口,李文相(李商胡)大营。
一处不起眼的营帐之中,李商胡的双眼之中光芒闪闪,看着坐在对面,一副小兵打扮的李世绩,低声道:“大哥(李世绩已经和李商胡结拜为兄弟),这回真的可以杀了窦建德吗?”
李世绩长叹了一口气:“没戏了,本来我是设了伏兵,可以趁窦建德来黎阳的时候,一举干掉他,可是他却说,因为老婆生孩子了,所以不能率军前来。哼,分明就是胡扯,大丈夫怎么会因为老婆生个娃就废了军国大事?分明是他已经对我们起了疑心了。现在他派妻弟曹旦,率了五万人马前来巡河,明着说是要渡河南征,但实际上,是要查我们有没有反行了。”
李商胡咬了咬牙:“又是曹旦这狗日的,以前我就在他那里受尽了鸟气,本以为窦建德是河北大侠,魏王失败后,去投奔他也能混个富贵,却没想到这帮河北佬把我等中原英杰视如草芥,夺我部众,扣我军粮,这回又是这个曹旦来巡河,就算我们没有伏击窦建德这事,也一定会给他找借口斩杀,只能奋起一搏了。”
李世绩点了点头:“不错,这回只有拼了,曹旦的兵马,都是夏军的精锐,如果我们这回击杀曹旦,尽并其军,就可以断窦建德一臂,到时候回归大唐,也足以立功了。”
李商胡的嘴角勾了勾:“可是大哥,你父亲还在窦建德那里,这可怎么办?”
李世绩的眼中泪光闪闪:“忠孝不能两全,我们都是大唐的人,要为国尽忠,家父那里,只有求上天保佑了,当初我们定下在黎阳袭杀窦建德的计划时,就已经不再顾虑父亲的生死了,这点,正是家父一直以来教导我的。”
李商胡咬了咬牙:“好,动手之前,我再去请教一下我娘。”李商胡从小父亲早亡,是母亲霍氏将其养大,霍氏是胡人出身,弓马娴熟,军中人称霍总管,而李商胡的这一身武艺,也是霍氏所传授的。
李世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