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封疆-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一次,整个罗马城都被鲜血染遍了,秦纳和支持他的那些贵族一开始以为,苏拉依然会向上一次那样流放他们。然而当苏拉踏进罗马城的那一刻,面对秦纳等贵族的是高高举起的屠刀。
这一次苏拉没有任何的犹豫,将秦纳和追随他的贵族全部处死,连同他们的家人妻儿,甚至府中的奴仆。就连已经去世的马略,只要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也没有逃过苏拉的清洗。罗马城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屠杀,被杀死的贵族便有多达七百余人,受牵连的更是达到了一万多人。
罗马城变成了地狱一般的恐怖之城,而苏拉则成了这个世界最恐怖的魔王。
苏拉看着脚下成堆的尸体,还有那如涓涓细流的血水流遍罗马城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心情毫无波澜。
元老院中,所有的罗马贵族都匍匐在苏拉的脚下,如今他已经是这个共和国的无冕之王。
“从今日起,吾便是终身独裁官。。。。。”苏拉如神祗般的站立在元老院的最高处,他的声音向整个罗马城宣示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利。
当苏拉在肃清罗马之后不久,凯撒也向他传来了捷报。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完全答应了苏拉的两个条件,率领他的残兵败将退回到了原本的边境线外,那些进入地中海的本都国舰队也全部交付给了苏拉军团,作为此次战争的赔偿。
半年之后,苏拉再次重新编制军团,带领着十万精锐军团,开始了他期待一生的东征之路。。。。。
第三一七章 ****的匈奴
当苏拉在血洗罗马城的时候,数十位身着白袍,手持银制权杖的古怪之人,一起离开了居延城,向着北方草原深处而去。
居延泽的女主乌雅站在居延城楼上,看着这些白袍银杖之人向着北方而去,他的手中拿着一册书籍,书籍空有封面却没有名字,只是如今她的玉颈之上多了一块如脂如膏的玉佩。
“王冠权杖都准备好了吗?”等到所有的银杖白袍人都消失在视野中,乌雅才幽幽的向身旁的侍女说道。
乌雅已经如同居延部的女王一般,她的内臣近侍都是女子,而乌雅控制匈奴人的办法却不是一般的依靠血统或者强权,而是以尚未完全出现的信仰来统治这些匈奴人。
越是蒙昧的文明,其对自然的崇拜便越深,信仰之力也就越强。而匈奴便是一个崇拜自然与天地的民族,每年他们都会在龙城祭拜天地。但是在匈奴信仰依旧还只是一种形式,尚未形成到统治制度之中。
乌雅在居延部没有以她单于血脉的血统来统治这些匈奴遗民,而是完全以信仰,如今的居延部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类似宗教统治的部落,也就是后世所谓的****。
自乌雅入主居延部,在霍光的授意下,居延部开始进行着唯一崇拜的演变,而崇拜的对象便是月神,这个原本在匈奴崇拜中,代表着战争攻伐的信仰。
而乌雅便是作为月神在人间的代行者,或者说乌雅便是月神的分身。这种崇拜演化,信仰塑造原本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过好在居延部人本来就少,加上乌雅确实让居延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乌雅就是月神的信念很容易便根植在了居延部匈奴人的心中。
信仰的传播还有一个最佳的情况,那就是心无所依,衣食难以自足的情况下。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将希望寄托于信仰。而匈奴自漠北之战后,基层的匈奴牧民其实已经过起了这样的生活。后来在乌雅的不断渗透下,先是靠近居延部的一些弱小匈奴部落开始信仰月神,而后慢慢的发展到一些中型部落,到现在乌维南下,留在漠北的匈奴妇孺生活越发艰难,一些大部落也开始出现月神信仰,甚至单于王庭和右贤王王庭也出现了月神的信仰。
霍光和乌雅所做的,正是一步步的利用信仰夺取匈奴的统治权。当乌维举族南侵的时候,其实正是乌雅散播信仰夺取匈奴大权的最好时机。而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她还需要一个最佳的机会,便如历代新皇登基,改朝换代时一般,需要天降异象,需要真正的体现出君权神受。
那些银杖白袍的人,是乌雅这几年来精心培养的心腹,他们有一个极具宗教色彩的称呼,白衣祭司!
在月神教义中,白衣祭司是可以直接沟通月神的神职人员,是月神在人间分身的忠实仆从,她们的言行举止代表着月神的旨意,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是神传播旨意的使者。
随着几年的发展,这个匈奴人信仰的月神确实已经形成了一个教派,一个有着严密等级体系,有着教义的教派。教中的最高存在自然是居于九天之上俯视人间的月神,月神并非教主,教主则是月神在人间的分身,她的代行者,居延部之主,拥有高贵血统的乌雅公主。其下则是神的仆人白衣祭司。再下去之后则是每一个部落的祭司,这种被称为大祭司的神职人员就如同每个部落的首领,其地位只在白衣祭司之下,直接听命于月神人间分身,他们的教主乌雅。
八月十四,一个普通的日子。甚至在匈奴人眼中,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日子。不过在所有白衣祭司的心中都谨记着这个日子,还有一个名为亥时的时辰。
从居延部往北,无论是小型的部落,还是大型的部落,在部落聚集地外几里远的地方,都修筑起了一个高台。一些小型部落则是大张旗鼓的修筑高台,全部落的人都齐聚高台下,直接在他们部落首领的带领下跪拜在白衣祭司脚下。而其中一些小部落的首领甚至本身就是该部落的大祭司。
至于一些中型部落,则是大部分人齐聚高台,这里有普通的部落人,也有一些部落贵族。不过他们没有太过大张旗鼓,尤其是那些首领没有出现的部落,大有些偷偷摸摸的感觉。
到了那些更加巨大的部落,甚至王庭等地,祭台修筑的便更加遥远了,参与祭祀的人则是天黑后偷偷溜出部落,深怕被部落贵族和首领发现。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每一个匈奴部落只要信仰了月神的人,都已经虔诚的匍匐在了祭坛之下。
匈奴达西部,这是一个大型的匈奴部落,隶属于单于王庭。其部落规模达到了三万多人,在整个匈奴中也算首屈一指的大部落,他们的部落首领还兼任着匈奴大当户,这次随乌维出征的足有一万三千余人。
如今达西部的首领是大当户之子,原本他已经睡下了,不过就在他睡梦深沉的时候,一个亲信护卫走进毡房,叫醒了熟睡中的大当户之子。
“王子,族中大部分人都到五里外聚集了,他们似乎在祭拜什么,请王子速做决断。。。。”护卫的声音有些急切。原本他也是被这些月神教众有意避开的,不过他因为尿急而外出,偶然间发现了这些人的行动,随后他便尾随其后,发现了月神教的秘密祭祀活动。
在匈奴祭祀也是大事,不是部落首领或者单于主持,普通匈奴民众是无权私自祭祀的。如今有人私设祭祀,这等于是一场政变,大当户之子自然也不敢等闲视之,立刻起身召集护卫赶往了祭坛。
因为匈奴主要青壮都随乌维南下了,留下的勇士已经不多,大当户之子只带了十几人便匆匆而去。
当他赶到祭坛的时候,他发现祭坛之上站着一个白袍之人,这人伸开双臂,手中高举着一个银制权杖,口中高声念唱着古怪的祭文。而自己部落的子民,竟然都虔诚的匍匐在地,口中也跟着低声吟唱。
“你们在干什么?把这个古怪的人给我抓起来。”大当户之子估计这肯定是什么心怀叵测的阴谋者,正在以邪教蛊惑子民,这种事在匈奴不是没有发生过,不过以前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
白衣祭司没有理会大当户之子的喝问,他依旧吟唱着,同时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高悬中天的圆月。
今晚的月亮特别的圆也特别的亮,当白衣祭司抬头的时候,他感觉到此刻距离他们牢记的那个时间已经非常接近了。
突然,白衣祭司发现,原本圆满的月亮似乎缺了一角,接着缺口越来越大。这一刻他不仅没半点慌张,反而心中激动不已,更加大声吟唱着。
祭坛下要么是月神教的信徒匍匐着,要么是大当户之子带来的人,他们都没有去关注天空,也还没人发现今夜月亮的异常。
“月神有旨,她的神念即将降临人间。。。。。那些亵渎月神的愚蠢凡人,必将受到来自伟大月神的神罚。。。。。。”突然白衣祭司不再吟唱,而是高声的诵读了起来。
白衣祭司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信徒们一脸茫然的看着白衣祭司,而大当户之子已经怒火中烧,迈开脚步带着人向祭台走去,他决心要亲自杀了这个装神弄鬼的人。
“装神弄鬼,本王子要将你活活烧死。”大当户之子残忍的看着白衣祭司,在他看来这些人就是会装神弄鬼,但是他们没有兵器,没有勇士根本成不了大事。
“亵渎月神之人,必将受到惩罚。。。。。。神罚降临。。。。。。”白衣祭司毫不慌张,突然放下原本高举的手臂,将手中银杖重重的指向了大当户之子。
白衣祭司一指之下,那大当户之子也下意识的停了一下脚步。微微一愣后他正欲出言嘲笑,便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感觉原本还算明亮的月光正在快速的暗淡下来,接下他惊讶的发现身旁的人还有祭台下的人都一脸惊愕的望着天空。
大当户之子也下意识的抬起头,接着令他无法置信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原本还圆如银盘的圆月此刻只有一半了,而且还越来越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不见,就在他错愕的时候整个世界突然一片漆黑,天地间再无一丝月光!
“神已降下旨意,伟大的月神已经降临人间,她将是我们大匈奴伟大的女王。。。。。。这个亵渎神的人,他的身体和灵魂,将不能再存在于这个世界。。。。。”白衣祭司在黑暗中继续说道,声音如来自九幽地狱,却又那么的让人信服。
“烧死他。。。。烧死他。。。。。烧死这个亵渎月神的人。。。。。。。”距离大当户之子最近的一个匈奴大妈突然站起身来,激动而又狂热的喊叫着。
“烧死他。。。。。。。烧死他。。。。。。”随着匈奴大妈狂热的喊叫,更多的信徒加入了进来,整个祭坛充斥着狂热的气氛。
当这些狂热的信徒高呼着要烧死大当户之子的时候,白衣祭司恰合时宜的再次吟诵道:“仁慈的月神不会让她的子民忍受黑暗。。。。。光明即将再临人间。。。。。”
也不只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神祗操控,随着白衣祭司的吟诵,漆黑的天地再次出现一丝光明,中天之上一抹月色缓缓出现,而后一点点的扩大起来,而后映照天地的圆月再次出现。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原本就狂热的信徒更加狂热,他们疯狂的吼叫着,歌颂着月神。同时对这个亵渎了月神的大当户之子更加愤恨。
还是那个身材魁梧的匈奴大妈,她完全不顾旁人冲上了祭台,用他粗壮有力的手臂提起了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子,大当户之子如同小羔羊一般被匈奴大妈夹在腋下,拖到了祭坛中央的一根木桩前。
“烧死他。。。。。烧死他。。。。。”祭坛下响起了狂热的喊叫,更多人冲上了祭坛,他们疯狂的撕扯着大当户之子的衣服,而后将他捆绑在木桩上,很快又有信徒找来了柴火。眼看就真的要烧死这个他们曾经的主人了。
那些大当户之子带来的护卫此刻依旧完全懵了,他们也被这里狂热的气氛震住了。当然真正让他们忘记职责的,是刚才那突然消失的月亮和又突然出现的情况,他们相信了,甚至是深信不疑了,这真的是月神的旨意。
“你们不能。。。。。你们不能这样。。。。。。”大当户之子完全慌乱了,连他都有些相信自己真的亵渎了月神,可是他真的不想死。。。。。。
没人理会他的哀嚎,火把无情的点燃了他脚下的柴火。片刻后祭坛上只余下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还有烈火中疯狂惨叫的人,以及那些围着火堆,一脸狂热的匈奴信徒。。。。。。
这样的一幕不仅出现在达西部,有些地方只是没有这疯狂的火刑,整个仪式进行的很平静,而有些地方则也发生着这样的火刑,甚至还有些部落出现了信徒与原贵族之间的战争。
这注定是匈奴历史中极具时代意义的一个夜晚,也是这个草原上最疯狂血腥的一夜。
而伴随着这疯狂和血腥,很快的另一个匈奴共主出现了,这个被狂热信徒们高呼女王的匈奴女人,戴上了属于她的王冠,还有独一无二的黄金权杖,出现在了匈奴的单于王庭。
匈奴女王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上,而且还是在匈奴单于尚在的情况下。当乌雅以王者之姿登临匈奴王座的时候,她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兄长,这个匈奴历史上深入大汉最远的单于,此刻还在肤施城外与上官桀焦灼的战斗着。
草原上的变故并没有很快的传到乌维那里,而她的妹妹乌雅则快速的整合着草原上的势力。
当半月后乌维在肤施城外接到草原巨变的消息时,他身后的故土已经换了主人,那里已经不是原本的匈奴了,而是成了一个****的国家,她的妹妹即是拜月教的教主,也是大匈奴至高无上的女王。
第三一八章 功垂千秋
长安大将军衙署,这里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的权利中枢。无论是原本应该属于丞相的权利,还是那些只该属于皇帝的权利,如今都被这座位于未央宫东阙的宫殿所取代了。
大将军衙署并非重新修建,而是直接改建未央宫北阙的武台殿建筑群所成。
八月三十日,这个距离月蚀已经半月后的日子,也是九月第一次大朝会的前一日,武台主殿一场宛如未央宫朝会般的会议正在霍光的主持下进行着。
武台殿的主殿之中,霍光正高居主位,殿内两侧分列数十席位。大将军长史杜延年,大将军司马司马迁等人都在其中,其下还有一些最近新提拔或者抽调录用的官员,这里的人大多是生面孔,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官场新秀,却偏偏就是这些人,维持着大将军府这个大汉全新的最高权力机构运转。
“司马迁,草拟大将军令。”霍光威严的声音在殿内响起,而司马迁也很自然的提笔落在了纸上。
司马迁因为熟练的书写,如今竟然在长久的工作中形成了一种独属于他的字体,这种字体笔画纤瘦圆润,看起来字字相连,似乎一气呵成,因为书写的方便和快捷,加上阅读也极其便利,更是被广泛的运用于大汉的公文之中。因为是司马迁所创的字体,这种书法字体便被称作了司马体,又因为是公文文书常用字体,也被称作殿阁体。
“传令肤施上官桀,命他时刻监视匈奴大军动向,若有后撤或内乱之象,让他自己择机出战。令到之日转守为攻。”在月蚀出现半月之后,霍光在没有得到任何来自草原消息的情况下,却做出了直接让北方上官桀军团转守为攻的战略部署。
这个时代即便霍光极为重视消息传递,可是要在短短几日从匈奴王庭将消息传递到长安也几乎不可能。所以目前他还并未收到乌雅登基为匈奴女王的消息,但是霍光相信这一切已经发生了!
“另传令巴蜀二郡,调集大小船只于成都待命,命江淮之地打造渡海楼船,封中郎将王元为扬武将军,领三万蜀郡之兵连同粮草沿江水至江淮,而后换乘楼船渡海至朝鲜,再击王险城。”霍光的声音继续回荡在武台殿中,除了北方军团转守为攻,他还再次抽掉了蜀郡的军队和粮草从水路再次远征朝鲜本土,目标正是那座杨仆没有攻下的朝鲜王城。
西南巴蜀二郡依然是如今大汉最为富庶的大郡,加上缴获西南诸夷的物资,还有丝茶古道再次打通,大汉帝国西南战场上不仅没有怎么消耗大汉国力,反而使得王元的军团达到了以战养战的目地。而经过西南战场的洗礼和王元的训练,那六万巴蜀犍为之兵如今已经可称真正的精锐了,而作为统帅西南战场的指挥官,王元更是在这一战之中成为了大汉帝国又一颗璀璨的将星。
司马迁落笔如飞,当霍光说完的时候,他草拟的军令也随之完成了。在司马迁笔下,这不仅是一份大汉帝国的大将军令,更是一件难得的书法作品,而现在长安城中司马迁的字早已是一字难求了。
“再传令梁王,秋收之后转守为攻,与王元东西夹击。先把那个幽州的伪卫王解决掉吧!”霍光最后下了一个命令,这是关于幽州战线的。
再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卫右渠都没有攻下广成,而后梁王刘襄和淄川太子刘康的十万大军又增援了广成,几个月下来卫右渠没能再有寸进。不过这个卫右渠倒也不算心大,他知道自己毕竟底蕴不足,朝鲜就那大,人口就那么多,不可能一口吞下大汉太多的疆域,他便在幽州立了一个所谓的卫国宗室后裔为卫王,以卫王的名义开始管理幽州之地。
而这个所谓的卫王和卫国,自然没有得到大汉的承认,便被称作伪卫王。
“另外将这些抄录三份,一份送呈长乐宫,一份转交太孙殿下,最后给御史大夫一份吧。接下来也有许多事需要诸位齐心协力了,都各自去忙吧!”霍光又吩咐将这些军令多抄录几份,交个汉武帝和刘进还有桑弘羊。
前两个毕竟是大汉名义上的统治者,而且如进封王元为扬武将军这样的事,还需要太孙用大汉皇帝印才算名正言顺。而大汉几个方向上的战线,除了西北与安息的战争,其它几线都将开始转守为攻了,这个时候更需要桑弘羊在后勤上支撑了。
这场战争能拖到现在,除了霍光的运筹帷幄和提前部署,更离不开桑弘羊在后勤上的保障,这一点是霍光也无法抹灭的。
当武台殿中只余下霍光一人时,他展开身前案几上的一张白纸,而后提笔在纸上认真的写了起来。霍光的字比不上司马迁,更谈不上什么书法境界和自成一体了,只是霍光字中所蕴含的大气磅礴的气势,却是当世独一无二的。
霍光很快就写好了内容,随后只见他从怀着取出一块他从未使用过的一枚金质印章。他将金印拓上朱砂,而后在纸张左下角重重的印了上去。做完这一切后,霍光又郑重的卷起这张纸,匆匆的向长乐宫而去。
“陛下,大将军求见。”汉武帝依旧在海棠树下坐着摇椅。如今海棠花已经开败,地上落满了花瓣和树叶,汉武帝也不准宫人打扫,就任由这些花瓣树叶在地上枯萎。
“请大将军过来吧。”刘彻缓缓的说道,对于这个曾经逼宫自己的大将军,表面上汉武帝还是显得很是客气的。
很快霍光便来到了汉武帝跟前,见到汉武帝还是如此悠闲的样子,霍光远远的躬身一拜,依旧做足了应有的礼仪。
“臣霍光拜见陛下。”一丈外霍光躬身拜道。
“大将军免礼,上午大将军才派人送来了几份军令,既然已经决定全面反攻了,想必大将军也是忙碌得紧,不知来朕这所谓何事?”汉武帝在摇椅上微微侧了身子,一脸好奇的看向霍光。
霍光的几道部署,还有封王元为扬武将军的事,汉武帝已经在一个时辰前知道了。虽然还不知道霍光凭什么让北方和幽州的军队做起了开始反攻的准备,但是汉武帝相信,既然霍光这么做了,那就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汉武帝猛然发现,在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似乎霍光什么都没做,却又不知不觉中让这个本已命悬一线的大汉帝国有了起死回生般的变化,现在更是莫名其妙的就要开始转守为攻了。
“臣是来为陛下道贺的。匈奴乌维大军与幽州卫右渠之军已不足为虑,不出两月幽州并州朔方失地将重回大汉,而且朝鲜国也将不复存在,匈奴将彻底臣服于大汉。孝武皇帝治下的大汉江山,将达到最为辉煌的巅峰。”霍光上前几步,继续微微躬身说道。最后他竟然再次道出了那个早已被汉武帝认可的谥号!
他一句句的话似娓娓道来,随后让汉武帝脸上也露出了惊容,最后变成难以置信,倒是霍光再次提及自己的谥号,反倒让汉武帝不怎么在意了!
“覆灭朝鲜,永降匈奴。此等亘古未有之功业,陛下必将功垂千秋。。。。。”没有理会汉武帝的震惊,霍光自顾自的说道,仿佛那占据幽州的卫右渠已经覆灭,那肆虐朔方并州二地的匈奴大军已经烟消云散一般。。。。。。
第三一九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此乃匈奴女王乌雅称臣之书,从此以后匈奴将永为大汉臣属。请陛下赐匈奴女王印!”没有理会汉武帝的震惊,霍光随手抽出他自己写的那张奏表来,双手高举恭敬的呈到了汉武帝身前。
侍立在侧的张安世也早已震惊的无以复加。要知道此刻尚在肆虐大汉的匈奴还有二十万铁骑,却在霍光口中突然又冒出来了一个匈奴女王,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个匈奴女王还主动的向大汉称臣了。这可是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