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封疆-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光知道,一场不能被史官记录的谈话,无论是对汉武帝还是对他自己,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对此霍光是既好奇,又忐忑,因为这也就意味着霍光在明日会知道汉武帝的某个秘密,而知道一个帝王的秘密,这对臣子来说是大忌!
第七十二章 汉武帝的真实用意
对于汉武帝这次的意外传召,霍光没有告诉霍去病,他觉得这件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估计汉武帝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霍光还是早早的起来前往县衙,虽然他不用去参加朝会,不过县衙也有县衙的规定,无论是长安县还是各郡县,每天一早也有一次例行会议。霍光身为长安令自然要主持每天的县衙例会,而且今天是他第一天主持,自然要很早就到县衙。
这样每天的县衙例会到很简单,主要就是县丞都尉及各曹佐吏汇报工作,而后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让县令定夺。不过今天这个会议到没什么重要的事商议,一来县衙中这些吏员还没有摸清霍光的脾气,第一天也没人多说什么,二来霍光心思也全部在下午进宫见汉武帝这事上,对这个会议也有些心不在焉。
会后就是县衙正式办公的时间,县丞张济和各曹官吏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场所,连李陵也带着县衙衙役去到大街巡逻。最后留下的又是甄有财和杜延年,甄有财现在主要还是跟着霍光身边多学学,而杜延年是主簿,自然随时在霍光身边。
“延年,你与御史大夫的公子张安世可熟悉?”霍光想来杜周是张汤的得力助手,那么杜延年很可能也与张安世相熟,他倒是想从杜延年这里了解一下张安世。
“怎么大人突然问起这个了?张安世现在是尚书令,几乎天天都在陛下左右,而且此人性格孤僻,极少与人交往,我也只是与他见过几次。”杜延年有些好奇霍光怎么突然问起张安世,不过他还是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讲了出来。
“没什么,只是昨日我与他偶然相遇,觉得这人性格有些怪异,就随便问问。”霍光随口说道。
“没错,他这人就是这样,据我所知他从来不与长安权贵子弟交往。我听别人说,就算在宫中他与御史大夫相遇,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过陛下对他倒是很器重,这尚书令一职也是自他而始。”杜延年想了想继续说道,他这话有些调侃的味道,可也难以掩饰对张安世的敬佩。
尚书令这个官职确实是出自汉武帝时期,就如霍光的诸曹侍中,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职官序列中,而这两者也都属于内廷官职,是可以出入禁宫的。倒是张安世与张汤见面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让霍光大感意外,为人谨慎的人不少,霍光也属于这样的人,可霍光也做不到与卫青霍去病见面完全不含私情,可张安世可以,这也难怪汉武帝对他另眼相看。
“怪不得历史上张汤死后汉武帝不仅没有贬低张家,反而还重要张安世,最后张家还成为西汉顶级望族长盛不衰,看来这与张安世不站队,为人谨慎有很大关系!”霍光也不得不承认张安世这种做法在汉武帝时期是最佳的选择,甚至霍光所选择的路与张安世也极其相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与张安世也属于同一路人。
这一上午在县衙之中霍光总是心不在焉的,好不容易等到了申时,霍光整了整衣袍,徒步走向了未央宫。之所以没有骑马或坐车,霍光也经过了深思熟虑,既然汉武帝不想让人知道,那霍光就只能尽量的低调。
严格意义来说这还是霍光第一次来未央宫,虽然上次见太子也是在未央宫中,不过那也只是未央宫的一小部分,并不是主体建筑。这次霍光选择进入的也是极少有人通行的未央宫南宫门进入。
虽然这里已经没什么人,不过未央宫的守卫还是极其森严。南宫门也有不下数百军士把守,每个城门都有城门校尉,霍光主动出示了诸曹侍中官印,在城门处到是很顺利的放行了。而后等了许久,才从未央宫中出来一个内侍,将霍光领进了宫。不过进入南宫门后,霍光也只能沿着一条直道而行,如果霍光走出了这条道,自然就会有军士来将他擒拿。
很快霍光就被引到了金华殿,不过这次内侍竟然没有通传,只是将霍光领到殿外就自己离开了。这一下将霍光凉在那里,还让他真有些为难。
站了片刻之后,霍光发现这个地方果然没人来,这老半天了连一个过路的人都没有,而后霍光才缓缓的推开殿门,只将殿门推开一道缝隙,够身子挤进去,然后就进到殿内又将殿门关上。
金华殿不大,看上去只有后世一百个平方那么大,不过霍光发现这间殿堂两侧都开着许多窗户,而后殿中挂着许多的帷幔,两侧窗户空气对流将殿中帷幔弄得翻飞飘舞,到让这殿中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臣长安令诸曹侍中霍光觐见陛下!”霍光入眼只有翻飞的帷幔,没有看到汉武帝的身影,当然也可能是汉武帝的身影被这些帷幔给挡住了。于是他就站在门口向着殿内喊道,声音不大不小,应该够传遍整个殿堂。
一开始就搞得如此神秘,霍光心中也更加紧张了,不知道汉武帝这到底唱的是那一出?
“长安令做的可还习惯?”过了片刻汉武帝的身影才从帷幔后传来,不过汉武帝不是让霍光走进,而是直接询问他长安令做的习不习惯。
“谢陛下关系,臣一切都好!”霍光的回答还是中规中矩,虽然看不到汉武帝,不过他依旧低着头,目光只放在自己的脚下。
“这金华殿朕也有十来年没有来过了,你知道上一次朕来这是干什么吗?”汉武帝的声音随着帷幔的翻动显得有些飘忽。
“臣不知!”霍光还真不知道汉武帝怎么突然说这话,不过这地方汉武帝竟然十多年没有来了,霍光估计上一次汉武帝出现在这里肯定也是做了一件重要的事,而今天汉武帝同样在这里召见自己,意义已经非同一般了。
“元光六年,匈奴大军直指上谷,朕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一万骑兵迎战。那一战,朕的大将军直捣龙城,大胜而归。成为我大汉第一个打入匈奴腹地的将军,从此开启了我大汉对匈奴的反击战。那次出征之前朕便在这里接见了卫青!”汉武帝声音带着回忆说道,不过这短短几句话却是豪气万丈,仿佛又回到了十来年前大汉帝国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的那一刻。
霍光心中也是很惊讶,没想到时隔十来年,汉武帝再次在这里召见自己,而上一次在这里召见的就是卫青,而也是那时候起卫青开始铸就一段军事传奇。霍光知道元光六年就是公元129年,距今正好11年时间。而那龙城就是匈奴祭祀天地的地方,属于匈奴的圣地。原本历史上著名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来说的也是卫青和李广,不过被后人误读,曲解为飞将李广,到让人忘记了直捣龙城的其实是卫青!
霍光只是听着汉武帝说,他没打算插嘴。果然汉武帝也没有让霍光接话的意思,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你上前来。”
汉武帝发话,霍光自然是低头上前,越过一道道帷幔,霍光终于感觉到汉武帝的身影出现在自己前方不足三米外,到现在为止霍光都没有用目光去看,而只是感觉到。汉武帝刚才那番话,一般人都会觉得受宠若惊,因为那言外的意思好像是汉武帝将霍光当成了十年前的卫青。
“当时朕只与大将军说了一句话!”汉武帝继续说道,仿佛今天他找霍光来就是为了回忆一下往事,不过霍光知道汉武帝肯定还没有进入正题,他也就认真的听着,目光也随着地上汉武帝的脚步移动。
汉武帝还没说出那句话,不过这时候霍光的目光随着他的脚步移动,却在地上看到了一样东西,这东西让霍光心中一动,竟然这就是昨天东方朔要去的那盏残破的孔明灯。
“汉武帝的目地在这里?”霍光瞬间明白,今天汉武帝召见自己肯定是为了孔明灯,可霍光也想不出来,这东西有什么值得汉武帝如此对待的?
“朕只告诉了卫青一句话,那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果然朕的大将军也没有让朕失望,你现在虽然只是个长安令,不过朕也想告诉你,不要有什么顾忌,放手去做吧!”汉武帝这句话简直让霍光有些受不了,这等同于将他提到了与卫青一样的高度,可霍光知道皇帝把你捧得越高,就对你越有所求,关键是霍光现在年纪资历都还不够,就算汉武帝有心捧他,霍光也没这个命去拥有啊!
“臣谢陛下厚爱!臣当尽力而为,不负陛下厚爱!”霍光回答的还算有技巧,之说尽力而为,也就是说要说超过自己能力范围那也无能为力了。霍光估计自己这话说完,汉武帝应该就直奔主题了,也就能知道他的真实用意了。
“嗯,很好!对了……这东西听说是你做的?”汉武帝嗯了一声,而后停在了孔明灯旁,这个时候霍光终于微微抬了一点头,就看到汉武帝似笑非笑的指着地上的孔明灯。
霍光心道:“还真是冲着这孔明灯来的,不过刘彻究竟想干什么?如此阵势的见我,这所图之事应该不小,不过这和孔明灯有什么关系?”
第七十二章 欺骗天下人
一个个疑问在霍光心中出现,不过汉武帝就在眼前,也没有太多时间去让他思考,霍光只能答道:“是微臣所做,不过此法也是一位老者所授,此物名为飞灯。”
“哦飞灯?这么说此物真能飞在空中,不过看样子好像残缺不全,是不是还缺少什么?”汉武帝表现出对孔明灯极大的好奇,不过他也发现这盏孔明灯有几根烧断的藤蔓,应该还缺少什么东西,他也不相信就眼前这样的东西就能飞起来。
“回陛下,这下面还有一块布团浸满灯油,只有点燃之后才能飞起来,整个飞灯的核心就在这团火上面。”霍光躬身说道,毫无疑问汉武帝今天的重点就在这孔明灯上,霍光即便不知道汉武帝的真实打算,也不可能再隐瞒什么。
“好,很好!真是个神奇的物件,前天夜里长安城上那火光就是这东西发出的吧?”汉武帝身子微微一转,盯着霍光说道。这一下霍光也没想到,前天夜里自己放的孔明灯连汉武帝都看到了。
“回陛下,臣是在前夜放过一盏飞灯,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陛下所说的!”霍光的回答很谨慎,汉武帝一直抓着这孔明灯说,霍光隐约间猜到了一些汉武帝的意图,不过这个想法一出现,霍光也不得不佩服汉武帝真的太具有想象力了。
“嗯,很好。你说要是在这长安城上空放满这飞灯,是不是长安城就能永无黑夜?”汉武帝以一种满含希望的口气问着霍光。
“回陛下,飞灯虽然制作不难,但是持续时间却并不长,千盏齐飞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最多也就持续一刻钟时间,要用来照亮长安却是不可能!”霍光心中已经有几分确定自己的猜测了,看来汉武帝确实想用孔明灯来制造出‘长安未央’的旷世景象,要知道在这个迷信的时代,如果作为天下中心的长安城能够永无黑夜,那将毫无悬念的将统治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有这样的盛景,任何远古圣皇也会黯然失色。
“霍光,朕问你。朕想要长安未央,哪怕只是一刻钟,你可能办到?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汉武帝突然衣袖一摆,语气坚定的说道。果然如霍光猜测的那样,汉武帝想要借助孔明灯彻底制造出天降异象的盛景,而且这个异象还要异常宏伟,要让长安未央,在黑夜之中重现光明。
不得不承认,汉武帝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创意,而且放在这个时代也确实将成为异常宏伟的异象。而且这一以火为异象的情况,对汉王朝来说也是最佳的异象。因为自秦开始,各朝代都有五德的理论,比如秦朝是水德,所以尚黑。而汉朝恰恰就是火德,红色在汉代也就有着特殊的地位。汉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尧的后代,是火神祝融的子孙,试想如果长安上空火光漂浮,这不正好印证了汉王朝自己的说法。
所以当汉武帝第一眼见到孔明灯漂浮的火光时,心中已经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想了如果自己在位期间,天降火光长安未央,那就是上天在昭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是伟大的火神嫡系,这无疑会让统治更加稳固,更加合法,让天下归心。同时他刘彻也就有了真正的正统圣明之名,那么封禅泰山就水到渠成了!
这简直就是要霍光帮汉武帝欺骗天下人,为汉武帝演一出大戏!
“陛下,要达成此番景象,至少也要上千盏飞灯,制作飞灯虽然不难,不过这却需要大量纸张……”霍光知道这件事他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制作飞灯并不难,可难就难在这个时代纸张还并不多见,现有的纸张都是出于制布料后残存的纤维渣滓,而后沉淀形成的纸张,专门制造纸张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要制造如此数量的飞灯,首先就要制造大量的纸张。
“这件事情朕全权交给你办,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中秋之夜朕要见到长安未央之景。这是期门军虎符,朕再拟一道旨,只要你持虎符便可调动一千期门军。中秋之夜朕会率领群臣祭月,事成之后朕重重有赏!”汉武帝毋庸置疑的说道,完全没有给霍光任何的机会,可现在距离中秋只有十天的时间,这对霍光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霍光看到汉武帝已经伸手将半块虎符递到了自己身前。期门军是汉武帝设立的第一支直属军,是他最心腹的部队。这支军队目前还是卫青在掌管,不过汉武帝交给霍光虎符时还是留了一手,外加还会下一道旨,就是霍光持虎符也只能调一千期门军,算是给霍光加了一个限制。
不过虎符的诱惑确实很大,而且一千期门军的调兵权限其实已经很大了,要知道目前为止期门军也不过两千余人,等于说霍光拥有了期门军一半的指挥权,而且因为事情机密,汉武帝还不会对外说霍光调期门军干什么,也就是说必要的时候霍光甚至可以让这一千期门军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这后果就不好说了。
霍光没怎么犹豫就接下了虎符,将其贴身收好。而后对汉武帝躬身一拜道:“臣领旨。”反正自己没得选择,倒不如爽快答应。
“很好,很好。朕很期待你的表现,似乎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汉武帝今天说了很多好,精神也显得异常亢奋。霍光觉得这倒是正常反应,说到底汉武帝也是个人,他也有情感和**,对于这个虚假的异象汉武帝确实很期待,即便欺骗了天下人,可是他的**却能得到满足,至于真假汉武帝已经不那么看重了!
“陛下还有其他吩咐吗?臣需要尽早准备!”霍光心里还是很着急的,上千的孔明灯这个制作过程已经不短了,而后还要选择放飞的地点,等一系列安排,需要做的事还很多,而且这件事还必须隐秘。
“那你就去忙吧。”汉武帝挥了挥手手说道。
“臣告退!”霍光再行一礼,就打算退出金华殿。
霍光刚退出几步,汉武帝又突然说了句:“等等,你可全部记下了朕今日的话?”仿佛汉武帝怕霍光忘了,最后再次确认到。
“回陛下,陛下之言臣句句不敢忘。陛下召臣询问长安政务,又督促臣做好缗钱清算之事。”霍光答非所问,回答的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不过霍光这样的回答汉武帝却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霍光退出金华殿,一阵凉风吹过,他感觉自己的后背竟然已经湿了,而后霍光又伸手摸了摸怀中的虎符,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个时候霍光竟然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不过霍光不知道这个对于自己的改变究竟是好还是坏。
从好的方面来说,他现在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原本历史中的霍光,可坏的就是自己的成长似乎有些太快了,而且自己也因此知晓了一些汉武帝的秘密,甚至这个秘密是汉武帝不希望让人知道的!
“只有十天了,看来自己真得抓紧了。刘彻没有给自己任何东西,连宫内匠造之人自己都不能用,也就是说从造纸开始就得自己想办法。”霍光心中也埋怨汉武帝够抠门,要自己做事连工钱都不给,至少上千孔明灯的纸张放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笔巨额财富。
霍光估计整个长安说不定都找不出足够制作数千孔明灯的纸张,好在霍光知道纸张的制造原理并不复杂,虽然蔡伦还有几百年才出现,但现在由霍光来改良造纸术也不算什么问题,很容易被这个时代接受。
出了未央宫,霍光就回到侯府,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关在屋子里。在汉武帝看来这仅仅是一次欺骗天下人的华丽大戏,而霍光也仅仅只是这出戏的导演。不过霍光却认为,在这场好戏落幕前,他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利用,在霍光想来,他在这十天时间里可不仅仅要导演好这么一场戏。
霍光手中摆弄着虎符,这个东西在手,可以说他此刻也算是长安城中的实权派了,没办法这个时代谁有兵权谁就能硬气。汉武帝给霍光一千期门军用意应该是燃放孔明灯的,不过霍光却发现有了期门军这张虎皮,他还能做不少别的事情。
“来人。”霍光足足在房间中思考了半个时辰,而后才走出房门。侯府中仆人不少,霍光只要一句话,很快就有人到他面前来。
“二爷有何吩咐?”
“你去御史中丞杜周府上传个话,让杜延年明日给县衙传个话,就说陛下有事安排,我明日就不到县衙了。”霍光明天不打算去县衙,而是有更重要的安排,就让人给杜延年传个话。
第二日一早,霍光带着甄有财和老七老八早早的就出了城门。今天霍光还是身穿锦袍,不过与往日不同的是,他将佩剑挂在了腰间。
“阿光,我们这是去哪啊?”四人骑在马上一路奔驰,老七老八是不怎么说话,只管跟着霍光,倒是甄有财忍不住向霍光问到。
“去上林苑期门军营。”霍光答了一句,就继续催马前行,弄得甄有财一头雾水,到是老七老八疑惑的对望一眼,因为他们知道期门军是皇帝亲军,负责皇帝出巡和应付紧急事件,期门军营更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第七十三章 伐木造纸
上林苑纵横三百余里,不过期门军营就在上林苑的行宫之中,这里距离长安城也不算太远,骑快马不到一刻钟就到了。
期门军营戒备森严,营门两座箭楼耸立,远远的就给人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
“此乃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霍光带着几人骑马来到军营门前,不过箭楼之上很快就有人高声喊道,霍光更感觉到数支箭矢已经对着自己。
不过这些期门军到还不至于随便放箭,西汉不管怎么说也还是一个相对法制的社会,不可能胡乱的就杀人,而且这个时代骑马和后世开豪车没什么区别,一看霍光一行人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本官奉陛下之命前来,这是陛下虎符。速速让你们仆射来见本官!”霍光坐在马上,从怀中拿出虎符举起来说道。
“请大人稍等!”箭楼之上很快便有声音回应道。
仆射在西汉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官职,并不是特指一个什么具体职位。在西汉仆射就是主管的意思,期门仆射就是指期门军的主管。不过期门军虽然是皇帝亲军,但现在的编制还不高,最高的期门仆射也才秩比千石。
很快期门军营就大开,而后一队骑兵便涌出营门,在霍光面前停下了马。这队骑兵只有十来人,为首一人身穿皮甲,应该就是期门仆射。
“在下期门仆射张牧,请大人出示虎符。”为首将领在马上拱了拱手手说道,同时他怀中也掏出半块青铜虎符。
虎符是专符专用,期门军是期门军的虎符,霍光手持的这半块虎符只能调动期门军,而期门仆射手中的另外半块虎符也只能和霍光手上的虎符相符。并且在每一块虎符的背面都刻有铭文,指出了该虎符的作用范围。
霍光催马上去几步,而后将手中虎符递出。期门仆射张牧接过虎符,就将两块虎符合并在一起,果然霍光看到这两半虎符完美的拼合在一起,连一点衔接痕迹都看不出来,似乎这就是一个整体。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确认无误了,对此霍光也不得不感慨汉人金属制作工艺的水准。在这个没有精密仪器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大人里面请!”张牧将霍光那半块虎符交还了回来,而后让出道路,向着军营一引,请霍光进入。
“嗯。”霍光收好虎符,没有多说什么,就带着来时的几人率先骑马进了营门。不过刚过辕门,霍光就勒马停了下来。军营之中禁止骑马,这个规定在西汉已经存在了,霍光可不想一来就犯了军规。
“张牧,奉陛下之命,点齐一千人马交予本官,并命这一千人马在三爵观外安营扎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