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封疆-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方朔回到位子上,端起酒樽和霍光对饮一口,而后说道:“你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你的表现不是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你不像你!”
东方朔最后一句话让霍光脸色微微一变,不过随即就故意大笑着说道:“哈哈,先生可真是幽默,我不像我还能像谁?”
霍光心中微微有些不安,穿越这是霍光心中最大的秘密,可东方朔刚才那一句话似乎就要直指这个问题了。或许东方朔只是无心的随口一句,可霍光内心就不可能平静了。
“呵呵,玩笑玩笑。倒是以后不可再称我先生了,如不嫌弃就直接叫我东方,或者曼倩吧!”东方朔拱手笑道,他已经算是投靠卫霍外戚了,再让霍光先生先生的叫,就显得有些傲慢了。
“既然如此,那曼倩兄以后也叫我阿光便可。”霍光也拱手说道,古往今来称呼的不同直接表现为关系的亲疏,关系到位了,称呼上自然也就不能见外。
东方朔点头应允,而后再次举起酒樽,对着霍光一敬。这次举杯也说明今夜霍光的安排已经圆满落幕。
今夜霍光和东方朔情绪都还不错,兴致也很高。这个时候到真是有些月下对饮,畅所欲言的冲动。不过就在这时,侯府之中突然传出一阵马蹄和嘶鸣声,听这声音好像是有一队人马快速的离开侯府。
“显儿,去问问怎么回事?”霍光对这突然出现的声音直觉上感觉并不好,便开口让李妍去问问情况,直到这时候他还是称呼李妍为显儿。
东方朔也若有所思,不过他毕竟是客人,只管端着酒樽,小口的泯着酒。
很快李妍就匆匆忙忙的跑回院子,可能是有些情急,她对霍光的称呼又变成了‘阿光’。
“阿光,不好了。听说廷尉府的人连夜抓走了宜冠侯,侯爷刚才得知后便直奔廷尉府去了。”李妍从总管霍通那里知道了刚才的马蹄声就是霍去病出府时的动静,她早把自己当做了侯府一员,对宜冠侯高不识也多少有些了解,自然明白宜冠侯被抓意味着什么!
霍光闻言也一下站起身来,不复刚才的从容。他将酒樽轻轻一方,口中小声说道:“怎么这么快?”
霍光确实觉得有些意外,倒不是高不识被抓,而是被抓的时间来的太快。几日前霍去病才提起此事,可没想到竟然短短几日就真的下手了。这么突然的动手,估计连霍去病都有些措手不及。
“宜冠侯乃是列侯,廷尉要抓他也必须有陛下的旨意才行,看来这次是陛下的意思。阿光,要尽快弄清宜冠侯为什么被抓,才能合理应对啊!”东方朔也放下酒樽,他也没想到自己刚投靠卫霍外戚,宜冠侯高不识就被抓,这是否预示着卫霍外戚的荣耀正在衰退?不过东方朔也不是什么朝秦暮楚之人,他第一反应还是如何应对这一突变。
“嗯,曼倩兄说的有理。我想兄长去廷尉府应该也是为此,只是今夜你我恐怕无法再对饮了!”霍光点头有些遗憾的说道。
“来日方长,今夜我也先回去了。顺便看看能不能打听到一些消息。”东方朔拱手而道,这个时候也确实不适合再留下来了。
“那有劳了!”霍光也不可能再留他,而且东方朔随时汉武帝左右,肯定有他自己的消息渠道,让东方朔帮忙打听也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冠军侯府今夜注定无眠,送走东方朔后霍光也没有休息,他就在府中等着霍去病归来。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后,霍去病终于回来了。不过霍光能明显感觉得出来,霍去病心情很不好,甚至有些怒气!
“兄长,情况怎么样?”霍光迎向霍去病,开口问道。
“跟我进来,里面说话。”霍去病一摆手,越过霍光向着内堂走去。
待回到内堂,屋里只有兄弟二人,霍去病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缓缓说道:“事情很不妙,有人告发高不识漠北之战谎报奴首,如今随行的负责核对军功的官员已经畏罪自杀,现在死无对证,看来这事是蓄谋已久的!”
“负责核对军功的官员真的是自杀?”霍光不用怎么想都知道这是太蹊跷了,要知道漠北之战已经结束一年了,朝廷封赏都下来这么久了,按理说不可能再次翻出这些事情,可竟然还有人去查高不识的军功首级,这针对性太明显了。
“尸体已经被廷尉府控制起来了,而且他的家眷都不见了!”霍去病目光一寒的说道。
霍光闻言眼皮不由的一跳,这简直就是一出标准的杀人灭口的戏码。关键是这个核对军功的官员一死,就更加坐实了高不识的罪行,甚至这个时候霍去病都不用去查什么军功记录了,因为这时候再查那肯定也是高不识有问题。
“要不要找从骠侯一起来商议下?”霍光知道这次的幕后之人是要彻底弄死高不识,要断掉霍去病一支臂膀,这个时候霍去病手下的将领估计都是人人自危,如果处理不好,不仅让霍去病势力严重受损,对他威望更是沉重的打击。
第八十九章 汉武帝的示威
“不可,现在谁也不要通知了,这件事不能牵连其他人。”霍去病似乎忌惮什么,根本就不想找谁来商量这件事。
“兄长,宜冠侯会不会有危险?”霍光不确定的问道,早在几天前他与霍去病就讨论过这个问题,霍光问的危险自然是会不会有杀头之祸。
“这只有看陛下的决心了!”霍去病显得有些无奈,在这个时代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可以说高不识的未来完全掌握在汉武帝手中,即便高不识是冤枉的,也完全没有翻案的可能。
“难道我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霍光不是一个喜欢坐以待毙的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直接关系到自己,不过高不识的今日不得不让霍光起了几分心思,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万一自己一个不好惹祸上身,到时候就真成了鱼肉任人宰割,这是霍光不希望发生的。
“阿光,我知道你心有不甘。为兄又何尝不是如此?可是这就是咱们外戚的悲哀,也可以说是每个做臣子的悲哀。我们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可这一切都是陛下给的,当陛下有一天想要收回这些荣耀的时候,我们无力反抗!”霍去病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显得有些落寞,看来每个人生在世间都有无可奈何的时候,而霍去病生来的无奈就是对汉武帝的敬畏,汉武帝刘彻就像一座大山让霍去病仰视,同时又重重的压着他。
霍光一时间也默然无语,这种情况他也是无话可说了。虽然霍光心中一直闪现着‘反抗’这两个字,不过这一切都是他后世思想在作祟,这种话他可不敢讲出来,而且为了一个高不识如此破釜沉舟也确实不可能。
“明日早朝看陛下的意思吧!”霍去病最后说了一句,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霍光去休息。
霍光走出霍去病的房间,就看到对面屋檐下李妍正掌着一盏灯等着自己。霍光快步走了过去,说道:“妍儿,你怎么还没睡啊?”
“二爷,你自己怎么都忘了,我是霍显啊!以后可不能再乱叫了。”李妍板着脸说道,倒是她自己纠正起霍光来。
“我知道,只是这样让你太委屈了。从此以后你与李家便不能再有来往了。”霍光摆了摆手边走边说。
“女子出嫁以后,本就是夫家的人了,这有什么委屈的?”李妍不以为意的说道,这个时代确实有这样的思想,到不能说李妍薄情寡义,在封建社会女子生来就不能算是自己家的人了。
“从今以后你可就要伺候我一辈子了,这还不委屈啊?”霍光玩笑着说道。
“真是没个正经,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样的话。宜冠侯的事怎么样了?”李妍的身份转变非常的顺利,从几天前开始她就将自己当做了霍家的人,任何事情都是以霍氏的利益为出发点。
“此事可大可小,完全取决于陛下的意思。还记得我曾经给你说过,兄长率宜冠侯等人上书请封三位皇子的事吧?那一次陛下妥协了,可陛下是一个从不吃亏的人,这一次就是的反击,也是在警告卫霍!”对于李妍霍光现在已经没什么隐瞒了,高不识的生死完全取决于汉武帝对卫霍还有多少感情,或者说卫霍对他还有多大的用处。
如果汉武帝要培植另外的势力,那么这次高不识肯定是死路一条,而如果这只是单纯的警告,那么高不识的结局就多半是削爵除国,性命还是能保住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霍去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出任何应对举措。他其实也在等明日的早朝,对于整个卫霍来说,现在最紧要的是明白汉武帝的态度,也就是明日汉武帝对高不识的处置。相对于高不识的命运,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一早,霍去病和霍光几乎同一时间出了侯府,霍去病是前往未央宫早朝,而霍光没有资格前往,去的自然是长安县衙。
从来到长安县衙起,衙门中人都有意避开霍光,众人都知道霍光现在心情肯定不好,也没人想去触这个霉头。直到杜延年出现,霍光才终于开口说话。
“延年,你熟知律法。如果宜冠侯的罪名成立,那么最坏和最好的结局是什么?”杜延年的家学就是律法,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人。
昨夜高不识突然被抓,这事在长安上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杜延年自然也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事,而且因为他与霍光的关系,这个问题他也早就想过了。所以杜延年没怎么思考就直接回答:“大人,虚报军功这罪名一旦成立,那就是按律当斩,家人充为官奴。这就是最坏的结果了!”
“这么说还真有好一点的可能了?”霍光猜测高不识可能保住性命,只是从局势出发,并不具备法理依据,如果能从法理上找到让高不识保住性命的办法,这自然是不幸中的万幸。
“确实还有,那就是以钱赎罪。《二年律令。具律》中就有以钱赎罪的条例,百姓死罪,赎死,金二斤八两。不过宜冠侯想要以金赎罪可没这么简单!”杜延年对大汉每一条律法可都是烂熟于心,而在西汉确实有以金赎罪的律令。
“金二斤八两?这确实太简单了,那问题出在哪里?”霍光一听赎死罪才只要金二斤八两,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或许是不可能,不过对高官列侯确实没什么难度,如果真的这么容易就免除死罪,那这个国家也乱套了。
“问题就出在列侯这个爵位上!因为一旦列侯犯了罪,通常都是株连之罪,就算要赎罪那也不是赎一个人的罪。而且同不同意以钱赎罪这还得陛下点头,所以宜冠侯是死是活还看陛下的意思,陛下要他死的话,就没有任何机会了!”杜延年一语道破玄机,而最终的结果还是取决于汉武帝。
就在霍光与杜延年商议的时候,未央宫前殿中朝会也已经开始了。今日的朝会一开始气氛就显得特别压抑,如果是一个普通列侯被抓,这或许会成为一段时间的谈资,但绝不会弄得朝会都风声鹤唳,但高不识这个列侯就不一样了,这区别就在于他的封号‘宜冠’二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冠军侯的心腹。这样的事情直接就上升到了另一层高度。
一番唱礼之后,在编钟的声乐之中,汉武帝高居上首,朝会也就正式开始了。汉武帝刚坐定片刻,廷尉杨可就率先走了出来,躬身说道:“启奏陛下,丞相司直周延上报宜冠侯高不识于漠北之战虚报军功,谎报首级三十有七,此事经查无误,请陛下定夺。”
霍去病微微抬头,目光看向左侧为首的李蔡和他下手不远处的另外一人。这后者就是丞相司直周延,说起来这个官职也是今年年初才设立的,作用是辅助丞相纠举不法,这个官职是比两千石,也算是重臣。不过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监督丞相的,正因为这个官职的特殊性,由他检举高不识,可以看着是李蔡的授意,也可以看做是汉武帝的授意。
“御史大夫,按律此罪该如何啊?”汉武帝开口问道张汤。
张汤站起身来,不过并未离开席位,拱手说道:“宜冠侯按律当斩,其家人充为官奴。”张汤只说了两句,这结果和杜延年说的只字不差。
“其他爱卿还有什么看法?”汉武帝并未立刻拍板,而是再次询问。
汉武帝话音刚落,臣相李蔡就首先站了起来说道:“律法威严,触之则亡。宜冠侯不顾律法,当按律行事,以儆效尤!”
“臣也以为当依律行事,以儆效尤!”随着丞相李蔡表态之后,更多的官员也表明了态度,而且都是众口一词的话,不过这些官员大多还是以文臣为主。
霍去病低着头,还没有任何表示,这一刻他也不得不承认形式比人强。此情此景还真有几分与上次请封三位皇子时的情形相似,都是一边倒的形式。
“骠骑将军,你觉得呢?宜冠侯可是你的部下,说说你的看法吧?”待满朝之上都是以儆效尤这个声音时,汉武帝终于将目光转向了霍去病。这话落在霍去病和他身旁的卫青耳中,明显感觉到汉武帝有示威的语气,这就是对他们警告了!
霍去病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说道:“臣治下不严,此事也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如果宜冠侯之罪证据确凿,一切全凭陛下定夺!”
霍去病说话的时候朝堂之上已经很安静了,他这个态度在汉武帝看来还是很满意的,不过霍去病自己请罪这在一些人眼中还是有些惊讶,因为这个时候哪怕只是求下情为高不识争取一下,也能安稳人心,而霍去病主动请罪,会让其他部下觉得心寒。
不过有心之人还是能听出霍去病话中的意思,因为霍去病最后不是求情,也不是说依律行事,而是说全凭陛下定夺。这言外之意就多了去了!
汉武帝自然也听出了霍去病话中的意思,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这么说骠骑将军的意思也是按律行事了?”汉武帝反问一句,此话一出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心中一沉,似乎这就是汉武帝的信号,难道真要杀高不识?可偏偏这时候无论是霍去病还是卫青都不能再说什么,而且霍去病更是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陛下,请容臣禀!”就在满朝文武屏气凝神,等着最后的结局时,大殿末尾之处突然传出一个声音。这声音瞬间打破了凝聚到冰点的气氛,也让汉武帝不由的朝着殿门方向看去。
随后满朝文武都看到了,此时出头说话的竟然是坐在最末席,以往朝会从不发言的太中大夫东方朔。
第九十章 意外发现
东方朔朝会居末席,这自然也说明他地位最低,话语权最低。原本东方朔也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以往的时候他从不发言,这也使得满朝文武和汉武帝都差不多忘了朝会上还有他这么个人。
这个时候东方朔突然出头,自然从新回到了众人的视线中,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只当他又要做一会谐臣,说些无关痛痒不过只取悦汉武帝的话。而霍去病心中更是叹了口气,他与东方朔之间的矛盾是满朝皆知的,因为当日他当众嘲讽东方朔,而后东方朔作《答骠骑难》已经广为人知了,霍去病心想此刻东方朔出来自然是落井下石的。
整个朝堂之人,可能只有汉武帝一个人现在看向东方朔的神情不同了,也没人知道当东方朔出来的时候,汉武帝心中说了一句:“呵,这东方朔这次到机灵,没有让朕失望!”
“太中大夫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汉武帝平静的说道,朝堂之上不管是对谁,汉武帝都是以官职相称,以示对朝臣的尊重。
东方朔不急不忙的走出席位,站立到大殿中央。老实说东方朔还是第一次在朝会上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这一刻他也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当然这种感觉也让他很享受。
而后东方朔才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宜冠侯为匈奴归义,后凭军功封列侯。如今依律当斩,这是律法威严不容亵渎,不过臣以为不妨用另一种方式处理,更为妥当!”
东方朔先还是一番义正言辞的说词,不过最后突然话锋一转,这一下不仅让霍去病为之一愣,满朝文武更是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哦?朕到想听听太中大夫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汉武帝依旧以平静的语气说道。不过这话落在东方朔的耳中,心中是长长的出了口气,也证实了自己的观察和猜测。
其实一开始东方朔就站在霍光甚至是卫霍外戚的角度在思考如何破局,整个朝堂局势一开始那是直指高不识,似乎他非死不可的样子。不过直到汉武帝最后问霍去病,高不识是你的部下,你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东方朔察觉到汉武帝或许并不是真要杀高不识,当然此时东方朔也只是不确定的猜测。
而后霍去病主动请罪,又说全凭汉武帝裁决。这个时候汉武帝用的是一句反问,虽然让人感觉起来就是汉武帝杀高不识的信号,可东方朔偏偏从这里确定了自己的先前的猜测。因为东方朔常侍汉武帝左右,对汉武帝还算比较了解,尤其是汉武帝说话和思维的方式。在东方朔的认识里,如果汉武帝是真要开始打压卫霍,那么霍去病主动请罪的时候,汉武帝即便不会真责罚霍去病,也会顺势说几句戒勉霍去病的话,可对于霍去病的请罪,汉武帝只字未提。
最后一点,以汉武帝的独断专行,他的决断那就是斩钉截铁的旨意,更加不会用这种反问的语句。就是这几点让东方朔看到了汉武帝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然如果是以前,就算东方朔也不会贸然为高不识出头,不过昨夜之后那就不一样了。说起来这个时候由东方朔出来也是恰到好处,因为三公一系的官员都是要依律处死高不识的,不可能有人来为他说话,而霍去病一系的这个时候也不适合出头,反倒是东方朔现在还没人知道他与霍光的关系,而且就算有人知道那也不会将他联系到卫霍一系,因为自从他与霍去病产生矛盾起,就让人觉得东方朔不可能站在卫霍外戚一方。
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环扣着一环,而往往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有发生的可能。东方朔接下来的话就完全颠覆了满朝文武的认识。
“臣以为不如让宜冠侯以封地家资以充国库,以钱赎罪也有律可循。而且这样一来即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又可以体现陛下仁厚,反而更能让将士用命,让诸夷来归!”东方朔知道朝会之上不是他表演和卖弄的地方,他到不多说什么,直接提出了以钱赎罪的这个方法。
其实对于处理这些不是谋逆大罪的列侯重臣,以钱赎罪还是一种经常通行的办法,可惜的就是到了高不识身上,没有一个朝臣敢站出来提这事。汉武帝反问霍去病,其实也有让霍去病主动提出来的意思,不过当局者迷,霍去病也只是人不是神,哪能事事都料到。
当东方朔说出这个办法后,霍去病很意外的看向东方朔,他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是东方朔来出头,而这个办法只要汉武帝点头,那么不管高不识是不是有罪,那性命是保住了,这样的结果对霍去病来说就足够了。
“陛下,臣以为太中大夫这个提议很不错,削爵除国即惩罚了宜冠侯,又不至于让归义的臣子心生惶恐,更能显陛下仁厚,实乃上上之选!”这个时候卫青终于越众而出,此时此刻他出来说话意义就已经不同了,可以说他不是在为高不识求情,而是在为汉武帝谋划声名。这一点其实东方朔开口的时候也已经提到了,那就是高不识是匈奴归义侯,而像高不识这样其它民族的归义臣子还有很多。从安稳人心这个方向来说,汉武帝不杀高不识确实对汉武帝和朝廷都有利。
卫青一开口,自然有他这一系的大臣跟着附和,这个时候朝堂之上终于出现了第二种声音。不过无论声音又多少种,最后拍板的还是汉武帝一人。当许多朝臣都发表意见后,朝堂之上终于安静下来了,这个时候都等着汉武帝最后的决断。
“嗯……宜冠侯高不识素有军功,虚报军功一事按律当斩,不过准许其以钱赎罪,就削去宜冠侯爵位,除去侯国,全部家资以充国库,将其贬为庶民。”汉武帝最终拍板,他果然还是没有杀掉高不识。这一刻霍去病等人明显松了口气,而东方朔悬着的心也落下。
今日朝会之上其它事似乎显得就那么无关紧要了,待高不识的事处理完后,也没有人再提出其他事情,今天的朝会也就这样结束了。
散朝之后东方朔因为位居末席,反倒是最先离开前殿的,他一出殿门就没作停留,立刻出了未央宫。当霍去病走出前殿,四下望去的寻找东方朔身影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他的人影了。
“此次真是有惊无险,没想到竟然是东方朔救了不识一命!”前殿外卫青和霍去病走在朝臣的最后,卫青低声在霍去病身边说道,东方朔出头确实让所有人都意外。
“好像昨夜东方朔来过我府上,看来这事与阿光有关。”霍去病是知道昨夜霍光在府中宴请过东方朔,不过霍去病也好奇,因为只是一般交情,东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