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身为中**人,剩下的不过就是一副血肉之躯了!博同情?扮可怜?这一切的一切是军人的所作所为吗?身为军人就应该让大炮在他国的领土上怒吼,让一切的敌人感到战栗恐惧!

    高飞十分清楚,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无奈,中**人在凭借着仅有的勇气在奋起反击,他要做的就是不能让日本人将这最后一丝的悍勇摧毁击垮!

    可以说高飞的应对让日本人方面的企图全面的落空,特种作战集群官兵士气高涨,每名官兵都递交上请战的血书,同时展开了一场练兵大热潮!

    让高飞感到为难的是中央特种作战集群的一切战术部署都要由最高军事委员会直接下达,也就意味着要经过蒋介石的批准,对于蒋委员长喜好亲自指挥战术作战的习惯,高飞仅仅想想就不寒而栗。

    当一切恢复了平息之后,恢复成了普通人的高飞拎着二瓶烈酒走进了中央特种作战集群在营地司令部所设的英魂堂,四具棺木整齐的摆放在哪里!

    高飞看了一眼已经坐在地上泣不成声的黄天侠,他理解这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尤其是身为行动队长,全员阵亡而自己独活是一种怎样的难过!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汪精卫的异动(1)

    第二百九十四章汪精卫的异动

    高飞喝了一口辛辣的烈酒,扑鼻而来的强烈刺激让他猛得咳嗽了一番,说不清楚是泪水还是酒水,苦涩的,咸咸的味道!勇士已经尽到了他们的职责,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抵御外辱,复兴民族!

    仅仅八个字,每个字足有千钧之重,为了这八个字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舍生忘死?

    高飞给军政部和最高军事委员会演出了一场好戏,自然得到了蒋介石的首肯,现在的高飞与戴笠一般,都是直接向蒋介石负责,只不过戴笠早以习惯了这种模式,而高飞才刚刚体验到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处处受到蒋介石的约束是好事?稳操胜券的明棋也能成为败笔?但是相比起那些层层负责,层层牵制的其他人来说,无疑只有一个顶头上司是无比幸福的,所以高飞也在极力的适应当前的情况。

    武汉会战之后,国民政府将陪都全面迁往重庆,于是重庆成为了全国指挥抗战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所在,从南京迁都开始,实际上国民政府很多要员直接就将私财和物资转移到了重庆,日本人的高歌猛进和**的巨大消耗让很多人无法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高飞与蔡文治列席了国府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情报分析会,日本确立结合世界格局解决中国事变的方针中日战争在日军攻占武汉和广州以后,逐步进人战略相持阶段。经过自七七事变以来十几个月的战争,侵华日军占领了中国的主要工业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作战线,自北而南大致保持从西苏尼特百灵庙、安北、黄河中段、黄泛区、庐州、芜湖到杭州一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岳阳、武汉、信阳、九江、南京、上海一线,以及广州、汕头沿海一带,桂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岛北部。

    但是,日军的战略进攻并没有摧毁中国的抗战力量,更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相反,随着日军在中国占领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战局的迁延,日本的兵力、财力、物力不足的根本弱点日益显露,困难有增无减,已无力再发动全面性质的战略进攻,日军主力深陷侵华战争的泥潭,机动兵力严重不足。

    高飞就搞不懂了,军情分析会上都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家伙们,怎么一到实战当中就大出庸招?要知道战略、战术方面愚蠢的庸招,就等于帮助敌人对我军进行一场残酷的大屠杀。

    会议结束后,高飞与蔡文治随同车队抵达曾家岩蒋介石官邱,在二楼小会议内,等待了许久的高飞与蔡文治发现外面竟然又有一支规格极高的车队抵达?

    这是谁的车队?没等蔡文治回答高飞的疑问,一身笔挺的黑色格西服,英俊不凡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从车内弯腰而出,蒋介石则一脸笑容的迎了上去,两人面带笑容的寒暄让高飞感觉到了什么才是虚伪的至高境界!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汪精卫的异动(2)

    蒋主军、汪主政是蒋汪合作的基层,但是这个合作确实蒋介石频频挖坑,汪精卫频频大背黑锅,成了国人口伐笔诛的主要目标,汪精卫不恨蒋介石那才见了鬼,而且蒋介石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其抗战的态度是空前坚决的,抗战建国是蒋介石的主导方针,大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弹也誓不言败的精神,而汪精卫则提倡的是和平建国,与蒋介石为背到相驰!

    汪精卫可以说是准时到达,汪、蒋两人在楼下台阶上互相审视着,都希望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到可疑之处,当四只眼睛碰到一起时,两人同时显出做作的笑容,齐声互问:“近来身体好吗?”

    一阵寒喧过后,会议开始了,高飞与蔡文治无疑又是列席旁听者,首先,外交部长王宠惠汇报世界局势及日本对华方针,会议的议题很快转到中日战争问题上,汪精卫又打出和平停战的招牌,并攻击蒋介石道:“蒋先生一直优柔寡断,没有拿出和平诚意,既不愿意打,又不愿意和,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可能吗?”

    汪精卫的突然发难也让高飞神情一震,历史上汪精卫有如此大胆吗?竟然敢直接逆处蒋介石?

    果然,蒋介石听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似乎在强压怒火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定个日期,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仗还打不打,让大家讨论?我们在这里讨论恐怕也讨论不出个结果!”于是自然而然的会议不欢而散。

    高飞与蔡文治则是面面相觑,如此重要的军政会议仅仅一个开场说散就直接散了?这算怎么个一回事?前线的官兵在流血牺牲,后方的军政抉择却迟迟无果?高飞想骂娘

    汪精卫一到家,他的几位亲信不约而同地打听情况,汪精卫慎重的考虑一会儿说道:“明天不能走,等观察几天再说吧!”

    曾仲鸣却很焦急,认为不能按期出发,必须设法告诉日本政府,汪精卫则摆出一副深谋远虑的样子道:“我是有准备的,马上给周佛海拍电报,电报内容是兰姐因事不能如期来。秀妹出闺佳期必须等侯。”

    曾仲鸣清楚这是事先规定的暗语,“兰姐”是指汪精卫,“秀妹”是指日本政府,“出闺佳期”是指日方最后发表声明的日期。

    高飞知道恐怕此时此刻汪精卫正在紧锣密鼓的与其的班底密谋叛变,不过高飞并不打算出手制止,因为在高飞看来,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这样的人就有如炸弹一般,引爆的越早损失就越小!阻止他们的叛变投敌是得不偿失的,而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戴笠可能没收到任何的风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高飞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看看这位汪行政院长到底还能玩出什么幺蛾子?

    对于汪精卫的叛变初衷高飞并不关心,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多么的美好,但是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背叛国家和民族,就是十恶不赦!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诞生记(上)(1)

    第二百九十五章山寨坦克诞生记(上)

    而且,高飞不想让人太过关注自己这个中央特种作战集群的上校司令官,蔡文治已经是少将军衔了,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高飞这个国民政府自全面抗战开始晋升最快的幸运儿什么时候能够晋升成为少将。

    高飞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军衔,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高飞清楚自己这上校军衔的由来,多少弟兄将抛洒了满腔的热血!淞沪战场、南京燕子矶、北平敌后破袭、奇袭零号兵站、破袭日军横店机场。

    以前,高飞能够叫出队里每一名官兵的姓名,虽然现在部队扩编了,但是高飞却不再想去熟悉每一名官兵了,也不再去和他们做兄弟和朋友,因为战争的残酷会让这些官兵很快的牺牲,即便身经百战的黄超等人亦不能幸免,高飞不想总沉浸在悲痛和伤感之中。

    而更加牵扯高飞注意力的是英国控制的滇缅公路能否继续通畅,备受各方关注,实际上,滇缅公路的通畅,既对中国的抗战有利,也符合英国传统的对华政策。从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国的对华政策来看,尽管英国在中日战争中保持中立,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援助也不多,但英国是西方列强中在华利益最多的国家,而且作为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的缔结国之一,英国在法律和道义上理应对中国的抗战表示支持。

    但是,让中国政府无比失望的是英国人和稀泥的态度和绥靖主义风潮的泛滥,英国人看重的是在华的利益,至于中国是否统一称为他国的殖民地,英国人漠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天气日渐寒冷,高飞也终于等来了那批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坦克,八十二辆tb…26轻型坦克与二十辆a32中型快速坦克,值得一提的是高飞提出的从苏联整套进口的大功率v12卧式柴油机、硬化合金装甲、六十倍口径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在重庆的第二十一厂内有一批来自原东三省兵工厂的技师,他们曾经维修仿制过意大利与捷克、法国几个型号的坦克。

    因为高飞知道,tb…26轻型坦克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人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可谓是旗鼓相当,双方交战很难沾到什么便宜,而且中国的装甲兵大都缺乏训练,所以在面对日军战车的时候,中国装甲兵往往处于劣势。

    所以高飞一直惦记着能否自行改造组装一批自己需要的坦克?于是高飞委托军统方面联系驻莫斯科方面的国民政府军事代表团,要求购买了一系列的零配件,高飞将这批零件运往了第二十一厂,并且派出了一个营的部队加以保护,对于自己心目中的坦克,高飞也有些犹豫究竟是仿制t…34还是仿制德国的黑豹坦克?

    在高飞看来,苏联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历史上在1941…1942年间,t…34的性能全面压倒当时德国大多数坦克。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诞生记(上)(2)

    但让高飞非常不解的是,在t…34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1941…1942年间,t…34坦克依然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战场损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德军坦克,除苏军指挥能力太差,以及维护整备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外,t…34自身的一些弱点也是损失惨重的原因。

    高飞对t…34的双人炮塔存在设计缺陷很是不以为然,因为在t…34的四人车组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进攻的时机,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

    而t…34/76共有三种主要型号,但均采用二人制小炮塔,影响了战斗力发挥,事实证明,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34/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尽管苏制的七十六毫米炮的威力远远强于德国五十毫米、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

    历史上t…34/76的改进型号,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先天缺陷,非常可惜的是几种设计均未能投产。直到1943年底,t…34/85才真正改装为三人炮塔,炮长和车长实现了有效分工。其次,高飞认为t…34/76严重缺乏无线电装置,在七原始设计时,t…34就考虑到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但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两年尽管产量过万,却只有少量战车可配备无线电装置。

    由于缺乏无线电,t…34进行编队战斗时,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指挥,车辆之间甚至只能采用旗语通话,在车际通讯恶劣的情况下,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行动而行动,灵活性极差。

    在遇到伏击战、遭遇战时,t…34缺乏无线通讯的缺陷最为致命,少数发现目标或遇袭的坦克无法通知整个编队,造成苏军整个t…34编队各个分别击破。

    与大编队表现不佳相比,反倒是一些t…34小部队常有较出色发挥。随着苏联坦克工业的不断完善,t…34/76逐步被t…34/85取代,并且基本弥补了上述两大缺陷。在1944年到1945年间,t…34/85相对于德国新型坦克已没有多少性能优势,但战场表现却有了很大进步。可见,决定坦克性能的不仅仅是火力、装甲和机动三个指标,很多设计细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苏联人的八十五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尚未研发,高飞能够得到的只有六十倍口径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合金装甲、变速箱、宽幅履带等等,凭借这些制造出几十辆坦克高飞估计问题不大,而且坦克多了他也供给不起,他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一定程度下的质量。

    高飞将二十一厂的技师和工程师都召集到了一起,毕竟术有专攻,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高飞还是要听专家的意见,坦克毕竟是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具体体现。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诞生记(下)(1)

    第二百九十六章山寨坦克诞生记(下)

    让高飞无比震惊的是二十一厂的大多数技师与工程师虽然并不懂得坦克的各项技术指标,但是他们对自行设计组装坦克却显得十分的热衷,因为让中国士兵吃亏最大的除了战机、重炮就数这坦克了,在战场上中**人只能前仆后继的用生命去换日本人的坦克,很多官兵在牺牲之前多么想我军也能有坦克。

    但是面对高飞拿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型,这些老师傅们如同回到了学徒年代,开始反复的询问高飞,为什么前面的装甲是倾斜的?为什么要装外挂装甲?炮塔的功能设计?炮塔的铸造焊接过程,坦克炮的安装角度,外接消音器,内置灭火器的原理,负重轮的结构和布置等等!

    高飞这才发现,原来想造一辆山寨坦克是这么的难?原本以为是万事开头难,结果一实践才发现竟然是一步一个坎啊!一个半懂不懂的高飞,领着一群基本不动的技师和工程师,在加上几个懂老式坦克的土专家,高飞的班底真的是要多寒碜就有多寒碜。

    高飞每天不务正业往二十一厂,蔡文治则忙得脚打后脑勺,最高军事委员会派遣的政训督导官就相当于以前的钦差大臣一样的存在啊!感情到了自己这里,成了高飞的小跟班和跑腿打杂的了?

    蔡文治对此非常无奈至极,蔡文治也承认高飞练兵真的是非常有一套,其的教案与训练大纲被他整理之后交给了军政部,何应钦部长看过之后连声大呼三声太好了!

    不过,蔡文治也清楚自己对装甲部队的指挥和运用并不清楚,整个**序列之中也只有孙立人、杜聿明等人有过指挥装甲部队的经验,现在杜聿明已经升任第五军军长了,下属的第二百师戴安澜部就是**第一个苏械机械化师。

    蔡文治一边忙着如同化缘一般的给中央特种作战集群要各种补给物资,高飞也十分佩服蔡文治,因为按军需方面的惯例就是十成的物资播发都要扣二成到三成半的损耗,从中损公肥私已经早就成了惯例,但是高飞就不惯这个毛病,二句话就话不投机半句多,对方一名中将出口伤人,高飞直接出手伤人,把中将打得抱头鼠窜还不依不饶,被冠以了一个匪气十足的恶名!

    从哪以后,各种物资播发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蔡文治去洽谈协商,在中国办事情还真的是得有蔡文治这样懂得变通圆滑之人,物资非但没少,而且速度还挺快。

    蔡文治自然知道这其中也有高飞唱黑脸的功劳,因为军政部军需处将高飞告到了委员长哪里,结果二名上校掉了脑袋,一名中将被一撤到底法办,用蒋介石的话说就是民不举官不纠也就算了,还敢明火执仗的告御状?

    所以现在高飞似乎已经成了官场的毒药,什么事情到了高飞那里都变成了特例,很多人宁愿与军统戴笠打交道,也不愿和高飞扯上什么关系,为人和气又极受委员长器重的蔡文治自然是口碑极好。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寨坦克诞生记(下)(2)

    不过当蔡文治得知高飞竟然要造坦克之后,也是惊讶得目瞪口呆,蔡文治望着有些日渐消瘦的高飞,实在有些不忍打击他,再者最高军事委员会根据高飞的需要从苏联进口了大批的物资,如果真的搞不出来,想必高飞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对于高飞的执著蔡文治有些时候还真有些头痛不已。

    实际上,高飞头痛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因为中国的国力非常有限,而且工业严重欠发达,不过是一个农业国家,二战中的t…34狂潮淹没了德国人的精工制造,高飞自然清楚是量变引发质变,质变引发量变,质变与量变之间相互转换的道理,在实力相当,差距不大的两者之间,数量的优势大与质量,所谓质量优于数量是实力差距悬殊的双方才会出现的。

    二战中德军的失败就是这一证据的铁证,后世的现代西方军队的重质轻量是因为当前世界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主要是与它实力相差悬殊的小国、弱国。

    所以重视的是质量,而且当技术先进到一定程度,质量可以轻易的击溃数量,高飞想造坦克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能力供给大量的坦克部队,更不可能大批次的制造装备,于是高飞想方设法的准备自行提高坦克的质量,用质量去拼日本人的数量。

    高飞从苏联进口的这批渗锰加铬的特殊合金的造价不菲,苏联人也没想到要用这种玩意来制造坦克的装甲,可以说高飞要求的这种材质的合金非常接近后世t60中型主战坦克的装甲,其标准厚度理论上可以抵挡钨合金穿甲弹。

    而单纯的要求质量,符合这个年代的技术层面的就只有德军列装的黑豹了,黑豹和t…34/85都是苏德战场上的主力坦克,也是当年各方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

    众所周知,德国黑豹坦克的设计受到苏联t…34的严重影响,因为t…34狂潮的阴影极大的打击了德国坦克设计师,所以针对t…34坦克设计的黑豹在性能上以全面超越t…34为目标。

    之后出现的t…34/85则是苏联针对黑豹和虎式的出现,对t…34的全面改良型,修正了t…34/76的若干缺陷,并增强了火力。从火力和装甲数据上看,黑豹的指标比t…34/85似乎更高一些。尽管黑豹使用的是七十五毫米炮,但身管长达70倍口径,威力要超过t…34/85的八十五毫米炮,不过高飞只能搞到苏制的六十倍口径和五十三倍口径的七十六毫米炮。

    黑豹的车体前装甲为八十毫米,t…34/85则只有四十五毫米,黑豹的炮塔前部为一百毫米,t…34/85则为九十毫米,从装甲防护的角度看黑豹坦克要有占优,而且黑豹坦克的前装甲是呈六十度法角的倾斜装甲。

    高飞需要的是能够从前、后、侧都能抵御日军四十五毫米战防炮的近距离直射,因为tb…26轻型坦克无法抵御日军的三十七毫米战防炮的射击,这也是高飞最为头痛的事情。

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奈的选择(1)

    第二百九十七章无奈的选择

    结果高飞设计出的如同t54一般的圆炮塔,但是负责整体铸造的技工老师傅却告诉高飞无法采用翻砂的方式整体铸造如此大的炮塔,最为主要的是模具和经验,恐怕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出来,高飞询问了一下才知道这种方法的废品率相当的高,在每一粒子弹都非常珍贵的困难时候,如此的浪费确实很说不过去。

    不过高飞并不死心,决定让老师傅先翻砂一个小型的尝试一下,因为整体的炮塔重达十五吨多,安装了火炮之后达到理论设计的十七点三吨,而车体高飞决定采用黑豹的大倾斜车体,降低车辆高度,加厚侧翼装甲,并且设计了外挂硬性装甲,五人制的车组安装有大功率电台,这批美制的电台是军统通过关系从美国搞到的,但是在悬挂上高飞并未采用黑豹式坦克的悬挂装置,因为这套装置太过复杂了,所以还是在用舒适性稍微差点的麦迪逊全套独立悬挂体系。

    实际上,高飞详细的分析了t…34/85与黑豹坦克,从火力和正面防护来看,黑豹已经不弱于虎甚至还略有超过。

    但黑豹在防护上有个较大弱点,就是侧面装甲薄弱,炮塔侧面装甲仅仅只有四十五毫米,大大不如t…34/85的七十五毫米,而实战中侧面防护有时比正面更重要。这个弱点,导致黑豹战损率较高。

    另外,黑豹的机动性也比t…34/85要差一些,最大速度为每小时四十六公里,t…34/85则为每小时五十五公里,黑豹公路最大行程为二百公里左右,而t…34/85则超过三百公里。

    坦克是一件进攻型的武器,所以要突出其的机动性与火力,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在技术层面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