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寺内寿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来不显露自己的政治观点,隐藏自己的意愿伺机而动,当日本国内皇道派少壮派军人制造了二。二六事变,企图通过政变打倒部分统制派重臣。
由于,皇道派少壮军人滥杀重臣,给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造成重大影响,裕仁天皇震怒无比,决定给予坚决的□□,于是政变失败。
陆军方面做出整肃军纪的决定,这时候,寺内寿一由于是名门之后,又超然于派阀斗争之外,有完整的任职履历,并且性格开朗豁达,勇于为部下承担责任。不仅在军界,在政界、财界都颇得人缘,成为担负肃军重任的陆军大臣的不二人选,因而,由陆军参谋总长、教育总监、陆军大臣联合召开的三长官会议,确定了由寺内寿一来出任新陆相,寺内寿一出任陆相后,马上以其铁腕行动整肃陆军。
一朝大权在握的寺内寿一立即暴露了其的真实目的和本来面目,以肃军之名,一人独断了陆军省的全部人事调动安排,致使三长官会议失去了作用,寺内寿一此举实质上等于废除了会议讨论的形式,一人独掌人事大权。
清理完皇道派又将统制派的骨干杉山元、西尾寿造和梅津美治郎调来控制陆军中央,于是统治派开始真正的掌握了陆军的命脉,实际上就意味着日本最终走向对中国的全面扩张的道路。
寺内寿一与畑俊六之间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矛盾,不过身在这个级别的将领,是很少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放在明面上的,荣不喜、哀不叹、惊不变是所谓日本帝**人最基本的功课之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战略(1)
第一百一十二章徐州战略
在整体战略方面,寺内寿一一贯主张速战速决,因而其指挥华北方面军猖狂进攻整个华北地区,从其上任伊始,就下达了保定沿线的机动作战的命令,预期在河北中部大平原上迎战北上的国民党中央军主力部队,依靠其超过中**队的火力和机动力进行快速突破,结果中**队的阵线还没有形成就被日军一再冲破,前线作战的刘峙集团军一退再退,保定行营主任徐永昌只能对此一筹莫展。
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占领保定之后,由西尾寿造任司令的第二军冒着大水占领了沧州,对军部和陆军大本营、参谋本部的命令阴奉阳违的寺内寿一继续鼓励部队南进。
可以说在战略上寺内寿一与畑俊六都是所谓的专家,与其相比将要调回国内参谋本部任职的西尾寿造就显得一板一眼,对于上峰的命令从来都是无条件的彻底执行,所以西尾寿造就是一个不声不响的老好人,不过这会无论是寺内寿一还是畑俊六,两个人争的所谓目的实际上还是为了所谓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一职,因为在日本陆军的建制中,在方面军之上还凌驾有总军,只有在军部、参谋本部、军教总监任职过的将来,担任过旅团长、师团长、军司令官以及方面军司令官的人,可可能担任总军总司令长官一职,而总军总司令长官则是晋升元帅的必要条件。
不过这个时候,寺内寿一与畑俊六的眼中恐怕还没有这个未来的第一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的位置,而且西尾寿造坐在距离寺内寿一足足七个位置之外,要知道日本陆军高级将领会议的时候,座位是有非常大的讲究的,官职在第一位,然后是亲疏远近,军衔则在第三位,在关东军一些在满洲国兼职的后备役少将、中将甚至要挨现役大尉的耳光,这就是日本陆军尊老爱幼的老传统,新人用竹剑来打,后备役的老人家就照顾点打耳光好了,现役与后备役的差别就是如此巨大,换在中国退役的也许比现役的都好使?你敢抽老将军的耳光?他的部属能打得你会飞,而日本人才不讲这一套。
除非你老老实实的待在本土,如果你还想不甘心出来赚外快骗钱,那么就对不起了,出了问题招打不误。
不过作为历史上第一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西尾寿造竟然没上过陆军幼小,是鸟取中学毕业后考上陆士的,其陆士毕业后回到家乡鸟取县的步兵第四十联队服役。由于毕业时成绩不错,西尾寿造被任命为联队旗手。当旗手是很威风的,总是能跟在联队长身边受人瞩目。日俄战争时西尾寿造跟着第四十联队出征,打沙河会战时脚负了伤。西尾寿造陆大毕业时在同期的五十一人中名列次席,被畑俊六压了一头,就如同如今一般,畑俊六已经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了,而他才是第二军司令,可见日本陆军内部的人士任命的随即性,既讲究论资排辈,又喜欢自己推翻自己的论证,或许这就是日本人性格矛盾的具体体现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州战略(2)
西尾寿造此刻老老实实的坐在位置上,低着脑袋,他的这个习惯据说是在少佐时代给田中义一首相当秘书的时候养成的,不过西尾寿造这个人性格极为严肃认真,认为军人不得干预政治,二。二六兵变时西尾寿造是关东军参谋长,后来很快荣升参谋本部参谋次长、近卫师团长,都与其有关。
不过西尾寿造也算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其在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日本的关西地区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因为没听清记者说了什么,就很是随意的顺口说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家伙吧!”
西尾寿造与记者们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这实际上说的是当时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因为东条的爱好之一便是去检查垃圾箱里的垃圾,看看有没有人吃大鱼大肉,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奢侈浪费,西尾寿造的话这可触怒了心胸狭窄的东条首相,于是立即下令把前辈西尾大将编入了预备役,西尾寿造落得个惨淡收场,亲眼看着他无敌的大日本帝国皇军飞回湮灭,看着强大无比的大日本帝国支离破碎!
寺内寿一将手按在桌子上,环顾了一周之后,信步走到巨幅地图之前,用指挥部一点地图道:“大本营御前会议已经同意了我之前的作战计划,本官甚是欣慰,因为本官决定与华中方面军畑俊六司令官阁下一同配合,完成南北会师的计划,攻占徐州,转而进攻武汉,将中**主力歼灭于徐州、武汉城下!”
寺内寿一的话让畑俊六不由自主的微微皱了皱眉头,在畑俊六眼中寺内寿一基本也算得上一个信口开河吹牛不打草稿的家伙,因为寺内寿一之前的战略目标是进行徐州会战以沟通南北战场,打通津浦铁路线,再沿陇海线追击中国守军,最后让华北方面军主力与华中方面军主力会师进攻武汉。
但是,大本营并没有立即同意寺内寿一的作战计划,因为参谋本部此时的决策者正决心切实按全面持久战思想来指导战争,因为国内的物资储备不足以供应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同时进行大规模的会战。
所以在1938年元月之前绝不发动新作战为原则,针对南京出现大规模屠杀专门进行兵团的新设、整顿和军纪整肃。
直到一周之前,参谋本部才给寺内寿一下达了具体的作战指示,参谋本部提出在胶济铁路沿线方面,现已占据之线或其他方面,均不得超过黄河线进行作战,准备将第一一四师团编入华北方面军,另其在平津沿线待命,作为战役总预备队以备大本营使用,对于华北方面军所属板垣第五师团,则于必要时从海路迅速转调其他方面,故其位置应在胶济沿线附近待命。
寺内寿一可能正是因为对大本营不支持他的作战计划,而且可能要抽走第五师团的兵力的命令非常不满,所以完全可能其抢先下达的具体命令中,并没有完全遵照大本营的指示,而是要求前线的第二军要积极地进行防御,结果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根据这一命令,各派出一个旅团进行全力搜索,确定中国守军防线以及主力位置,出击的日军所部在临沂和台儿庄地区分别遭到中国第五战区李宗仁部下庞炳勋和孙连仲部顽强阻击,又遭张自忠和汤恩伯反击,被迫退兵。
一时间国内外的舆论大哗,日本国内的舆论也开始谴责政府与军部,为何不乘胜进攻扩大战果?以至于中**队整顿完毕再战?让皇军遭到莫大损失等等,中国方面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甚至有日本兵穷力尽,反战兴起,再打一仗,日本即将退兵之言论,最高军事委员会也开始在徐州周围集结起近五十余万的大军,准备与日军一战定胜负。
恼羞成怒的寺内寿一玩了一个偷天换日的把戏,大本营只得将第一一四师团从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内拨给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则维持原状,并且批准了寺内寿一的一系列的行动,心情大好的寺内寿一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作,调整部署,由华北方面军出兵五个师团,华中出兵三个师团,共计二十余万人,利用一部兵力从正面牵制中国守军,迫使中**队展开主力应战,主力从西侧迂回包围徐州,这正好应对了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令第五战区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的战略,中国方面准备再次聚歼日军主力。
寺内寿一想趁中**队调整部署之后,以华中、华北两个方面军主力直击台儿庄地区,重创中国第五战区主力。
寺内寿一在滔滔不绝的谈论着自己的作战计划,而畑俊六则心不在焉的考虑着自己能够从这场会战之中捞取到什么好处?中国的古董、黄金这些东西畑俊六已经不缺了,他现在想捞取的是更进一步的机会,如果不是战略总体需要,大日本皇军必须打通津浦路,沿着陇海路让华北方面军主力与华中方面军主力会师,进攻大武汉,否则畑俊六才懒得理寺内寿一的独角戏那!
可以说寺内寿一吹得天花乱坠的作战计划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的,比如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这位九。一八事变的主谋策划者,从关东军参谋长的位置上到第五师团任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可不是一个吃干饭的家伙。
寺内寿一的计划一眼就让板垣征四郎看出了问题所在,他的第五师团与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东西两路并进?这完全是一种分兵冒进!一旦中**队顽强阻击一路,大开门户放另外一路深入?后果不堪想象!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四起(1)
第一百一十三章硝烟四起
不过板垣征四郎还没有可以质疑寺内寿一作战计划的资格,作为一名军司令官,中将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此刻显得十分稳重,就好像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重大的决定一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真谛板垣征四郎领会得确实不错。
对于寺内寿一已经通过了参谋本部战略科和大本营的作战计划,畑俊六也装聋作哑,明明是漏洞百出的作战计划,但是却让寺内寿一吹得神乎其神,远在本土的参谋们根据寺内寿一提供的作战计划进行战略会战的安排?这种指挥模式的至高境界恐怕也只有日本帝国陆军才能实施得下去。
既然有人决定批准,那么也就自然会有人负责,畑俊六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华北与华中两方面军在贯通南北战场之前,双方还都是平级的作战单位,一旦南北战略连成一气,那么中国派遣军的架构在战略上也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
1938年2月18日,日本战时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八个师团另三个旅团、二个支队约二十四万兵力,配属独立战车联队、重炮旅团,实施分别由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南夺武汉的庞大战略作战计划。
一时间!硝烟滚滚,大地震撼!中日两军主力开始相应作出战役集结,如棋似局,兵锋所向,只不过棋盘上的两个对手所拥有的筹码各不相同,一方面是从明治维新就励精图治,全国上下单一民族,万众一心,坐拥亚洲第一工业基础,在一战中击败过俄国,战领了大半个西伯利亚,拥有世界最大水面舰队的大日本帝国。
另外一方面则是军政大权尚未完全一统,工业基础与日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连尖头步枪子弹才能勉强生产的农业国家中国,所持五、六十年前所生产的老式步枪的中**人还要珍数着枪膛内的子弹来抗击凶残无比相对几乎武装到了牙齿的日寇?一定要将敌军放进三十公尺才可以射击,二轮射击后就要面对敌人炙热的火力发动反击,要么弹尽粮绝被敌人火力消灭,要么奋起挥戈拼个你死我活,这将是一种怎样的悲壮?
无奈血肉之躯如何抵挡得住敌人的大炮、战车?总是强调人是第一因素,武器不重要的人,说精神制胜者几乎都是身处高位,面对敌军炙热的火力如何去坚守阵地?在日军的第一轮炮火后,守军就伤亡超过半数,这样的战斗只能是用中**人的血肉之躯去消耗日军的弹药储备,血是热的,但是死亡的恐惧会让人崩溃,让鲜血冷却。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中**人奋勇迎敌,但是无奈日寇兵锋正劲,日军铁蹄所踏之处日月无光。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烟四起(2)
北线战场日军获洲立兵中将指挥第十三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之后,中国守军第十一集团军在李品仙中将总司令的指挥下,以刘士毅之第三十一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由于日军依靠铁路机动力较强,而且第十三师团配属了相应的战车、重炮等特种部队,刘士毅之第三十一军所部伤亡慎重,于是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
日军第十三师团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后,其第十三师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准备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于学忠第五十一军拒守淮河一线,并急调第十军徐源泉向合肥机动,策应第三十一军主力作战。
意图快速突破淮河防御的获洲立兵第十三师团主力与于学忠之第五十一军展开连日血战,淮河内飘满了中日两军的尸体,河水被一度染成了红色,第五十一军所部伤亡甚重。
第五十一军乃是原东北军第一军改编而成,改编之初于学忠任军长,下辖董英斌第一一一师,李振唐第一一三师,牟中衍第一一四师,熊正平第一一五师,该军组成后,先后参加了长城抗战和冀东抗战后,奉命调往鄂豫皖苏区和陕甘苏区,参加了对红军的清剿作战。
双十二事变前后,有大量的□□党员秘密加入该军,成为战斗骨干,双十二事变之后,张学良被捕关押,东北军各部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于是纷纷被明升暗降的方式进行肢解,于学忠作为张学良的铁杆嫡系,又因为第五十一军被军统认为是被□□分子渗透厉害的部队,于是被高升任命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该军由甘肃调至江苏淮阴整编,于学忠兼军长,李振堂任副军长,原下辖的第一一八师番号撤消,所属部队编入第一一三与第一一四师,第五十一军也从四个甲种师的甲种军降为了缺编严重只有两个乙种师的乙种军。
不过五十一的待遇不是最惨的,相比庞炳勋一个军团之有一个军、一个师、五个团,于学忠也似乎该偷着乐了,不过也有人比庞炳勋还惨,那就是第十八集团军,一个军仅有三个师另一个团的编制,另有新编第四路军,也是一个堂堂新编第四路军仅有六个大队这样另类的编制?
虽然编制少,缺枪少弹,但是在作战任务之上,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却并不歧视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路军,给予的任务让第七十四军和第五军这样的精锐主力都嫉妒羡慕,仿佛第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路军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够马踏东京,扬鞭富士山。
只有两个乙种师的第五十一军在淮河沿线与日军第十三师团反复拼杀三日,六八四团、六七九团就有多达二十一名,任职连、营、团副职务秘密党员军官阵亡牺牲。
第五十一军付出了八千余人伤亡,六千余名官兵阵亡的代价后,全军被迫向后转移,于学忠的两个师基本全部被打残,彻底失去战斗力,军直属野山炮营与重迫击炮营被日军炮火、空袭全部摧毁,全军给养中断三日。
而在南线战场,二月下旬,日军第二军在司令官西尾寿造的指挥下,开始分兵向南进犯,东路西尾寿造以板垣征四郎之第五师从山东潍县南下,数日内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
第三军团庞炳勋所部第四十军节节抵抗,战事逆转之下,李宗仁急调张自忠第五十九军驰援,张自忠主张以攻代守,第五十九军主力抵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之后,就协同第四十军向当面日军实施反击,激战五昼夜,第五十九军伤亡过半,营、连、排长全部更换二遍,终于重创日军板垣师团,迫其向莒县撤退整补待援。
然而,西路日军第十师团所属濑谷支队从济宁地区迅速西渡运河,向嘉祥毫无准备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日军的突然袭击遭到第三集团军顽强抵抗,孙桐萱所指挥的第三集团军因为受到韩复榘被枪决的影响,全体官兵知耻而后勇,当即与日军濑谷支队展开了少有的野战对攻,中日两军官兵与旷野搏杀竟日,在日军的地空火力下中国第三集团军所部官兵采用密集的人海战术最终突破日军阵地,混战一夜誓将濑谷支队击溃,但是十七比一的伤亡也让第三集团军元气大伤。
伤亡千余人的濑谷支队进攻受挫之后,立即调整部署,将濑谷支队主力转向沿津浦铁路南进,第十师团主力与濑谷师团汇合,师团长矶谷廉介准备由濑谷启步兵第三十三旅团为主力,加强特种部队,重新组编濑谷支队,由邹县以南的两下店进攻滕县。
矶谷廉介所谓的特种部队,并非高飞口中的特种部队,在二战时期,世界很多国家都延续一战的习惯,将坦克、火炮、通讯、工兵、骑兵、野战医院、给水部队等野战步兵部队之外的兵种,称之为特种部队。
日军支队一般属临时部队的番号,主要由主力野战师团中抽出其编制内的一支旅团或联队级别的部队,作为基干力量并配属给予其他特种部队,形成独立的战役作战集群,仅在作战时临时编制,战斗结束后,支队的部队会回到原属编制,所以日军的支队对于不了解日军编制和建制的**部队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比如这个濑谷支队,其以步兵第三十三旅团为主力,加强独立机关枪第十大队,独立轻装甲车第十、第十二中队,野战并第十联队所部六个野炮中队,野战重炮兵第一旅团第二联队所部两个重炮大队,中国驻屯野炮兵第三队,所部装备了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加强临时野炮中队,工兵中队,自动车中队,华北方面军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七攻击机中队。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访战地(1)
第一百一十四章客访战地
濑谷支队的强大战斗力,不要说中国守军的一个师,哪怕就是一个德械师也未必能将其拦截住,其的兵锋直至滕县。
至此徐州大战的战况已经进入了□□阶段,而奉命增援徐州的高飞所部第五纵队却成了局外人?旁观者?因为每一个作战任务下达的都是师级单位,直到昨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开始准备转移,第五战区警卫团主力也于前日开赴台儿庄前线,编入战区总预备队,李宗仁与白崇禧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此刻只有一个连的宪兵警戒,第五战区作用五十余个师,但是这些部队却都部署在外围,日军一个旅团往往就能有效的牵制住中国守军的几个师。
而且日军掌握制空权和拥有快速的机动性,日军攻击哪里,中国守军就要被迫进行防御,兵力的调动往往赶不上战役的变化速度。
不过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大搬家在忙活了一上午之后,又突然停止了下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王仁怀高参急匆匆的找到了高飞,神神秘秘的将高飞拽了出去小声道:“秘密任务,立即让你的第五纵队全副武装集合,一个小时之后徐州火车站有重要人物专列抵达,安全保卫工作一定要万全,这是武汉方面直接点的你的名,要求你担负全程的保卫工作。”
高飞这才发现与王仁怀同来的还有十几名军统徐州站的工作人员,军统徐州站的站长叫做黄斌,原本是上海滩的一个混混出身,运气好遇到了当年前往上海办事的戴笠,小地头蛇得到了戴笠的赏识,在几次破获□□的上海地下谍报站的过程中,黄斌可谓是劳苦功高,而且黄斌此人极为擅长溜须拍马,若说是真才实干未必有,但是伺候人的差事此人绝对是一流的选择,如果高飞在外人眼中是军统标准版的狗腿子加鹰犬的话,那么黄斌就堪称豪华精装套餐版了。
在徐州火车站,高飞派遣狙击手将附件的制高点全部占领,派突击组对可疑地点进行排查,搞安全保卫不是高飞的强项,不过没吃过猪肉也是看过猪走的,于是高飞把全部前来迎接的人里里外外都搜了一遍,虽然让徐州的名流士绅非常的不满意,但是高飞腰间悬挂着的那柄与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