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当自强-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乖。你们吃过饭没,花儿受惊了,娘亲只是出去找工作。明天花儿就可以上学了。”
“小婶儿,你那么快就找到工作了,真厉害。今儿个院子里几个大婶儿,建议我可以去给人拉黄包车,咱自己没车,可以替人家拉,一个月也能有七八个银元呢。”
杨大旺兴奋的说着。眸中闪过亮光。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顾晓晓不好说她的新工作,只牵着花儿和周围闲话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打了个招呼。接着带杨大旺离开。
等回到了租来的房子里,关上了门,顾晓晓从袖子里拿出两块酥油饼,一人分了一块。笑眯眯的说:“我在圣光教会找了工作。花儿明天到慈幼堂去,大旺也别去做人力车夫了,明天到小学堂旁听,学些算术和语文吧。”
“啊,要学习去啊,婶儿,我真不是那儿块料,还是让我干活赚钱吧。”杨大旺挠挠头。苦恼的说。
顾晓晓白了他一眼,为花儿拂去嘴边的饼屑:“没有人天生是什么料。又没让你考状元去,你不是想赚钱么,连账都不会算怎么赚钱。”
杨大旺呃了一声,觉得婶娘说的很有道理,但他随后又迟疑了:“可是念书要花很多钱,要不我先赚钱,等赚够了再念书。”
他能想到省钱这块儿,顾晓晓很欣慰,这一路来的指导没白费,杨大旺心眼儿很实在。
“钱上你们俩别担心,我在教会一个月能赚二十个银元。“
“二十个?小婶儿,会不会太累了,你身体能受的了么。我力气可大了,也能赚钱,您别太累。”杨大旺惊喜之后,头一件事儿就是关心顾晓晓会不会太累,将胳膊铁塔似的拱起秀起了自己的肌肉。
杨大旺是知道小婶娘绣活儿做的好,以前在镇上,县城里许多有钱人家的太太出钱雇小婶子去做绣活,但那时一个月也就几个银元。
现在一个月二十个银元,杨大旺担心小婶子接的绣活儿太多,熬坏了眼睛亏了身子,这就划不来了,他希望小婶子能健健康康的,她是他除了娘亲之外,最佩服的人了。
“傻孩子,听我的,明天开始到课堂上学学算术和国文,我和你一起学习,不会的可以请教我。”
前半段话杨大旺听到了心里,后半段他明显有些不信,小婶子没念过书他可是清楚的。好歹他还在学堂中跟着溜过两年,多少有点儿基础在。
不过婶娘既然有心思学,杨大旺也不会再说什么,也许婶娘就是那么厉害呢。这一路来,婶娘把他们仨的行程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他这一路都没操过心。
花儿坐在床沿上翘着腿,两人说完了,她才怯怯的插了嘴:“娘,我要跟你在一起,花儿不要一个人。”
她不懂慈幼堂是什么,但花儿知道,她想和娘在一起不愿分开。
顾晓晓蹲下身子,双手扶住花儿的肩膀认真的说:“咱们要交房租要吃饭买东西,娘得出去赚钱才行。娘保证,明天接送花儿上下学好不好?”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花儿不乐意和顾晓晓分开是惯性,听她谆谆善诱后,默默的点点头,伸出了小手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好,娘跟花儿拉钩。”
第二天一大早,顾晓晓带着花儿和杨大旺去了仙遥路圣光天主教会。她和燕修女协商之后,她很爽快的同意杨大洋在教会中半工半读,平时上课,教堂有需要时帮忙干活。
教堂独有的肃穆祥和气氛,让杨大旺有些拘束,尤其教堂信众以女子居多,他连头都不敢乱抬了。顾晓晓将杨大旺送到了圣光小学中四年级中,他瞧着满屋子都比自己小的男孩儿女孩儿,扯着衣角说:“婶儿,我年纪太大了,坐在教室里不太像话。“
顾晓晓伸手拍了杨大旺的脑门儿,训斥他:“直到这样就该好好学,当初让你进学堂时,怎么不想着像话了。”
杨大旺无奈的坐到了教室里,在一干比他年纪小上许多的孩子们打量的目光中,双腿并拢表情严肃,余光打量着教室内的布置。
这和他在玉清镇念的学堂是大不一样的,老师授课用的是叫粉笔的各种颜色的小圆柱体,同学们年纪虽小,但一个个听讲十分认真,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逃课。
教授他们算术的女老师十分和气,留着齐耳短发,年纪就比他小婶儿大个几岁,女先生特意走下讲台询问了杨大旺的进度,又出题考了他。
杨大旺脸红的快要滴出红墨水儿来,女先生出的题,他都似曾相识,却一道也不会做,在班上小同窗们的诧异下,他真想挖个地缝跳进去。
女先生人极好,见杨大旺做不出来,柔声安慰:“大旺同学别紧张,不会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以后叫我宋老师就好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到了正式上课时间,宋先生特地让杨大旺上台做了自我介绍。他由于紧张说的磕磕绊绊的,但底下小同窗们仍然热烈鼓掌,让他脸上红晕稍微褪了些。
顾晓晓正式上班第一天,度过的非常顺利,她以前学钢琴不过本着艺不压身的念头,学了几年,在这里派上用场,让她十分感慨。
至于美术课,无论国画还是西洋画,顾晓晓信手拈来,绝无半点滞涩感,她又教的低年级,画的都是一些极简单的风物。
等下完课后,顾晓晓和杨大旺打了声招呼,先到慈幼堂接花儿去了。
她这一天最担心的就是花儿,忧心她是否能习惯慈幼堂的生活。见到花儿时,她正在给洋娃娃打扮穿衣服,和两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
花儿胆子小,鲜少和陌生小朋友玩儿的这么愉快,顾晓晓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走到了教室内。
花儿注意到了顾晓晓,将洋娃娃放下,开心的跑了过来,脆生生的叫到:“娘,花儿想你了。”
带孩子的保姆放心手头活走了过来,由衷的夸赞到:“你家的孩子很乖巧,没哭多久就和小朋友玩儿起来了。她很聪明,会给洋娃娃穿衣服,还想用纸给她剪衣裳。”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顾晓晓摸了摸花儿的脑袋,鼓励她:“快说谢谢老师夸奖,和老师再见。”
花儿依样画葫芦,眼神亮晶晶的。(未完待续。)
ps: 嗷嗷,每次看到大家打赏和月票陵子都很感谢,但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加更。今天计算了下,每个月打赏累计满50加更,月票满100加更……?(^?^*),月中陵子要出门呦,幸福~~所以加更的章节在17号之后发
第五二三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13
花儿在慈幼堂,接触了很多同龄小朋友,在保育的照顾下,学着帮忙照顾更小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开朗,变化让人欣喜。
杨大旺刚开始在学堂里扭扭捏捏,起初几天,每天都要提一提不上学堂的事儿。顾晓晓拿出算术本,亲自辅导他,又撒谎说自己也是每天新学的,他这才跟着学了下去。
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不如小孩子头脑灵活,但稳住心去学些语文算术,难度还是不大的。再加上顾晓晓悉心点播,杨大旺每日强身健体,脑袋也变得灵光了,学习进程那是一日千里。
顾晓晓没指望杨大旺学出个名堂来,就是不想让他做着睁眼瞎文盲,花儿在慈幼堂里,渐渐显露出心灵手巧的天赋来。
连燕修女都夸花儿是个稳妥聪明的孩子,这让顾晓晓格外高兴。
两个孩子进步的快,有时顾晓晓也怀疑,这不是她用灵气对两人潜移默化滋养的作用。
随着身体变得强健灵巧,顾晓晓买了两把匕首,一把给杨大旺,一把自己带着防身。要不是没门路,顾晓晓其实想买把手枪,这个年头手中有枪才能不慌张。
不到半个月,三人已经融入到仙阳的生活来,顾晓晓还在大宅院热心大婶儿们的帮助下,找了一家做旗袍的老店,接了绣花的活,绣一件衣服能拿五个银元。
这简直是暴利了,全因顾晓晓的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绣出来的山水和花鸟虫鱼都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她帮工的玉绣阁也跟着名声大噪,许多人指名道姓的让新来的顾娘子绣花。
生意兴隆自然是好事。店主乐的合不拢嘴,但顾晓晓只有一个,这么多活也做不出来。她又出钱,请顾晓晓在休息日时到店里,指点店中师傅们的绣活。
那些刚入门的学徒,只有艳羡的份儿,毕竟她们才摸绣屏。就算顾晓晓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不一定能学会。
后世传统民间艺术不断衰落,让顾晓晓深为痛惜。如今有人愿意学又有银元拿,她也不藏私,几乎倾囊传授。
其实现在绣花衣裳已经沦为了小众喜好,又以改良式旗袍居多。顾晓晓对旗袍好感度有限。相对而言更喜欢缝龙凤嫁衣。
四天前,隔壁邻居搬走了,老李叼着旱烟,将屋子收拾了一通后,又挂出了寻租的牌子。这几天前来看房子的人络绎不绝,要么是价钱不妥当,要么是看不上大宅院的房子。
没成想顾晓晓带着花儿和杨大旺,在外面下了馆子。又给两人买了纸好笔,回家后发现多了新邻居。
花儿最近开朗许多。喜欢在屋外和孩子们玩耍,说来还是新来的女邻居给孩子们发糖时,她才知道隔壁已经住上人了,一对年轻的小夫妻。
或者说,这两人更像是情侣,女方实在是年轻的有些不像话,留着齐碎短发穿着蓝布杉黑裙子,处处透着学生气,只有一双红色小皮鞋,透露出了她的家境来。
皮很好,也没有掉漆,纤巧的高跟儿,她踩在地上稳稳当当的,像是常穿的样子,这年头能熟悉洋装和高跟鞋的少女,家境总不会太差。
与之相比,男方戴着镶金边的眼镜,一身长袍围着格子围巾,怀中挂着古铜样怀表,明明也是学生打扮,顾晓晓总觉得他看着有些不舒服。
一个男人还搽雪花粉,举手投足像是用尺子量着比划出来的,让人觉得违和,顾晓晓不知道她是不是多心了,但也对这个陌生男人留了心。
“小朋友们,阿姨这里有糖,想不想吃呀?”
短发女学生蹲着身子,对花儿在内的小孩儿说话,眉眼笑眯眯的一团和气。
她眼底发青用雪花粉遮着,但粉掉了一小块儿,让人窥见了端倪。看来两人在来大宅院前,也经历了一场奔波。
其它孩子纷纷伸手接过了带着花纸的糖果,花儿将手背在后面,飞快的瞄了一眼糖,目光又转向了屋内,刚好和闻声出来的顾晓晓对上,于是低低叫了声娘。
“你好,花儿记得要谢谢阿姨的糖。我是花儿娘亲,姓顾,你叫我顾姐就好了。”
顾晓晓不喜欢被人叫大嫂之类的称呼,前不久刚让杨大旺跟着改了称呼,如今对新邻居也这样说。
“谢谢阿姨。”
近看女孩长的很秀气,睫毛很长,手掌上只有新磨的茧子,脸颊消瘦半掩在袖子里的皮肤雪白一片。
她说话时,软软的吴侬腔,一看就是南方来的。
“顾姐好,花儿小姑娘好,你叫我小婉就好了,我今天刚和丈夫搬过来,以后请多多关照。”
小婉没提姓也没提家乡,提起丈夫二字时,耳后红了一片。
年轻男子穿着长袍,矜持的站在那里,扶了扶眼镜向顾晓晓打招呼:“你好,我叫宋秋生,以后叫我小宋就好了,请多关照。”
他说话时眉梢习惯上挑,粉白的脸上带着轻松惬意的笑,但那笑像是贴在脸上的,连嘴角扬起的幅度和牙齿露出的细节,都像套在框框里。
“你们好,我白天时不常在家,以后有事可以找老李,也可以黄昏后找我。”
顾晓晓对小婉印象不错,但对宋秋生不太感冒。
花儿嘴里含着糖,眼角弯成了小月牙,含糊不清的说了句:“甜。”
由于花儿小时营养不良牙齿不好,所以她快要换牙时,顾晓晓很重视,很少让她吃甜品。
但小孩子哪个不喜欢吃糖的,越是不让吃,就越馋。
“花儿真可爱。秋生,你把屋里的酥糖再拿一些出来。”
“好。”秋生应了声好,眼神中弥漫着默默温情。有种民国偶像剧的即视感,伸手抚了下小婉的短发,这才转身朝屋里走去。
“谢谢两位,花儿牙齿不好,不能吃太多甜品,不用麻烦啦。”
秋生停了脚步,稍侧了头笑着说:“小孩子换牙就好了。我们这些大人却要吃许多苦头。”
“早教你看牙去呀。”
小婉似是娇嗔,眉目更加动人。
宋秋生说话时,嘴巴总有些张不开的样子。顾晓晓只能隐约看到,他牙齿泛黄也不整齐。
富贵出身的人大多重视牙齿保健,比如小婉就有一口碎玉似的白牙,秋生口音偏北方些。牙齿也不好。两人看来家庭看来差距有些大。
顾晓晓用手帕帮花儿擦了擦嘴角,冲小婉笑了笑:“你们是自由恋爱的吧,感情真好。”
秋生伸手揽住小婉的肩膀,眉毛扬起:“你看的准,我们以前是同学呢。”
小婉红飞双颊,羞着脸说:“我该烧火做饭了,以后再和顾姐聊。”
秋生也没再说话,凑到小婉耳边深情款款的说:“婉儿。让你吃苦了,你放心。我明天就出去找工作。以后一定让你过上住公馆,雇保姆的好生活。”
“你呀,别太累。”将进屋时,小婉身子微微朝秋生侧了侧。
他说话声音很轻,要不是顾晓晓耳聪目明,六识都别人强些,还真听不到两人的对话。
不过顾晓晓可没半点感动,看样子两人指不定是一起为了争取自由恋爱私奔出来的学生情侣,沉浸在爱河中的女人,总是看不穿男人的本质。
秋生要是真有心思,能让小婉一个人张罗做饭的事儿。
不过旁人家的事儿,门关上了,她这个外人也不好置喙。
第二天,顾晓晓带着花儿和杨大旺去教会时,小婉也在门口送秋生,寒暄了几句后,各自离开了。
小婉还穿着昨天的衣服,秋生已经换了一身崭新的袍子,手里还夹着两本书,一副文化人的打扮。
比起小婉的温柔,秋生总是淡淡的,有些微妙的拒人千里之外感。
大宅院的消息总是灵通的,新来一对年轻小夫妻成了热门议题,大家揣测着两人的家乡还有关系,一个个化身侦探,挖空心思的去解开这个谜题。
顾晓晓在圣光教堂小学帮忙的事儿,就是大宅院一个租客瞧见的,一天的功夫,整个宅院好像都知道了。
小婉人长的贞静温柔又识字儿,大院儿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对文化人,总多上三分敬意。除了这些带上一些亲手做的点心,让小婉帮自己写信念信也是很划算的。
跟精通人情世故的大院儿人比,小婉明显嫩了些,被人不自觉套走了话也浑然不晓。
没过几天,已经有人拉着顾晓晓神神秘秘的说,住在他们隔壁的小夫妻,其实是从星海市私奔过来的学生。她们还言之凿凿的说,宋秋生是穷人家出身的穷学生,小婉一看就是好人家的闺秀。
这和顾晓晓猜测的没两样,但她可是住在两人隔壁,不小心听到过几次他们的对话才确定的,大院里的女人真是不容小觑。
但顾晓晓没掺和其中,她知道的比院儿里人更多些,当她们觉得两个学生伢子胆子大,背着家人搞什么自由恋爱时,顾晓晓已经知道,小婉家里已经订过亲,为了和宋秋生出来,家里已经气得打算登报跟她断绝关系了。
两人曾因为回不回星海市认错争吵过,宋秋生总是温言软语但是态度坚定,小婉又性情温柔,生气也让人觉得像在娇嗔的。
宋秋生工作找的不算顺利,他每天一大早出去,接近黄昏才回来,工作也没有着落。
两人一直在花小婉的私房钱,她偶尔和宋秋生置气,也是因为银钱不够花的缘故。但宋秋生每次都有充足的理由,将小婉的疑虑打消下去,开出一张又一张空头支票。
顾晓晓就在两人隔壁住着,心里对他们的感情不太乐观,宋秋生这人太滑溜了,方方面面都表现的规规矩矩。但一个读过书的大男人,出去三四天找不到工作,怎么看都不太像话。
更让人奇怪的是,小婉提出要出去工作,宋秋生硬生生拦下来,理由是他带她出来,不能让她吃苦,一定会赚钱养她的。
听着,倒像跟情深意重的,但宋秋生口口声声说养小婉,在家里完全少爷做派,不见他动手做家务。
就顾晓晓冷眼看着,宋秋生一个男人对穿着打扮很有讲究,每隔一两天必要换次衣服,换洗的衣服比小婉还要多些。
顾晓晓心里替小婉不值,但痴男怨女这事儿古来有之,两人每次又是压低声音吵,她总不能莫名其妙的冲进去。
况且偷窥人**这事儿,顾晓晓也没刻意做的心思,只是偶尔听到一两耳朵,他们时好时坏的,也让人看不出来。
圣光教堂那边的工作,顾晓晓做的越来越顺手了,也开始教两个孩子简单的英文和法文,理由自然是跟着其他老师学的。
花儿年纪小,正是语言加速发展期,学的很快,杨大旺不好意思被妹妹比下去,也跟着吭哧吭哧的学了下去。顾晓晓买了纸和笔,又买了油灯,每年晚上督促两人学习。
在宋秋生和小婉搬过来的第七天,**点的光景,小婉突然来敲门了。
顾晓晓说了声进,小婉推门进来,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的样子。
花儿和杨大旺不约而同的抬头,有些惊讶瞧着小婉,杨大旺有些拘束的遮了遮他写的字,怕狗爬似的西文字母被人瞧见。
煤油灯熏的墙壁上一团漆黑,花儿甜甜的叫了声阿姨,杨大旺则半低着头叫了声小婉姐,两兄妹错开了辈分儿。
“怎么了小婉,快坐,怎么哭了?”
小婉拿手绢擦了擦眼睛,发觉自己破坏了屋中温馨气氛后,吸了吸鼻子说:“顾姐,打扰你们了,没什么事儿,我就是一个人刚才有些怕。”
她这话假的厉害,大家邻居一场,顾晓晓也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侧脸对杨大旺说:“大旺,带着你花儿妹妹,到你屋里写字儿去,待会儿我检查。“
两人收拾本子时,小婉瞧见了上面的英文字母,拧了拧手帕,有些惊讶的说:“花儿和大旺在学西文,真不错。”
真不错三个字说完,小婉心情有些低落,她想起了自己当初上西文课的情景。
(啊,谢谢大家对正版的支持,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未完待续。)
ps: 么么哒大家,陵子最近在努力精炼语言,但愿能用尽可能短的篇幅,写出丰满的剧情来,哈,希望每个故事里,都有能让大家记住的角色。本月以炮灰逆袭为基调,会涉及友情、爱情、亲情、爱国、爱岗敬业(这是什么鬼?)等乱入,请大家支持陵子吧,人家在努力呦~
第五二四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14
如果不是和秋生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到仙阳,她现在或许已经准备留洋了,临走前父亲要和她断绝关系,还是母亲拼命拦下。
家里将她关在屋里,她绝食抗议,又买通了下人翻墙跑了出去,和秋生一起私奔到仙阳来。
他们在路上,一切手写了婚书,海誓山盟约定一生。
门吱呀一声关上,小婉回过神儿来,两个孩子不在了,她惆怅的情绪像是潮水一样涌来,脸色瞬间变得更为惨淡。
“顾姐,谢谢你。”
小婉哽咽着,先道了谢,她一个人坐在屋里,房间空落落的,她和秋生一起布置的家具和瓶中的插花,都像在恶意的嘲笑她。
她着实有些慌了,小婉性情柔顺,从小到大做过最叛逆的事儿就是自由恋爱,违逆家中的意思和秋生私奔。
“坐吧,有什么坐下说,喝茶么?”
“不用了,顾姐,秋生他最近不太对,他身上有烟酒味,可他向来不抽烟的,跟我在一起也戒了酒。”
小婉说这话,眼圈又红了,顾晓晓平和的面容让她想起了家中敦厚善良的大姐。
按理说,这种私密话不该跟邻居说,但小婉一个人飘在外面,心里慌得厉害,跟秋生闹了别扭,也不知跟谁说,这才有些冒昧的和像大姊的顾晓晓提了。
“他这些天,总是晚归,说什么找工作,可问他去哪里找了。又总是搪塞。”
顾晓晓听着小婉的话,对宋秋生观感更差,但一时又拿不定主意。小婉到底只是抱怨还是来求助。
“小婉,你年纪还小,这世道人心险恶,你总要多提防些。若觉得宋秋生不稳妥,两人分手也是可以的,这年头恋爱自由,好聚好散也行。”
思量之后。顾晓晓还是做不出劝和的事儿,直接下了一剂猛药。
小婉愣了下,眼神有些躲闪。双手搁在膝上,无助的说:“我们可是约定了要相守一生的呀,顾姐,你说我该怎么劝他改过来。就这样分开的话。当初信誓旦旦的和家里说我们是真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