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当自强-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待的心情是焦灼的,她在心里一分一秒的数着,迫切的渴望着对方能快些挂电话。

    前面是个短发男子,应该是报平安的,不到两分钟就结束了通话,明玉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差点撞到男子,他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明玉一眼。

    明玉却浑然不觉,一手抓着钱和话筒,另一只手颤抖着按下了电话号码。

    十一位数字,明玉反复确认着,但按下拨出的那一刻,她的心完全悬了下来。

    顾晓晓拉着阿秋,站在离明玉四五米的地方,她没有偷听明玉电话的想法,只不过是怕生出什么意外。

    毕竟火车站治安不算好,万一非常不敢巧的遇上了人贩子,她们不在身边,明玉一个人很难应付。

    嘟嘟嘟的电话提示音,在明玉心中就像天籁,她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抓着话筒。

    在短短十几秒内,她心中转过了无数念头。

    妈妈没听到手机响,她没带手机,她手机丢了?

    一个念头比一个念头恐怖,这十几秒的等待,对明玉来说是漫长的煎熬。

    终于,电话通了,但那边传来了一句疲惫又熟悉的喂时。

    明玉发现,她先前准备好的话,一句都没能说出来,眼泪却争先恐后的落了下来。

    那边先是问你是谁,在听到话筒里传来的抽泣声后,几乎是疯了一样的喊到:“玉儿,你是玉儿么,是不是玉儿。”

    话筒里喊着喊着,崩溃大哭,同样泣不成声。

    明玉捂住嘴巴,嗯了一声然后强忍着泪:“妈,我是明玉,我在景阳火车站。”

    “玉儿,玉儿爸,是玉儿,我们的玉儿。”

    明玉听到了椅子倒地,还有东西掉地上的声音,接着电话里,另外一个带着哭音的声音喊到:“玉儿,是玉儿么,你在哪里,我们现在,现在就去接你。”

    “在景阳,玉儿说她在景阳火车站。”

    还是那头的声音,明玉看着时间快过了,忍住眼泪说:“爸,妈,我就在景阳火车站广场上,在这里等你们来。你们来时带上五千块钱,电话先挂掉了。”

    明玉想要答谢顾晓晓,除了钱之外,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同样是从大山里逃出来,她有家人能联系,她看起来没有联系家人的意思,还要带着阿秋,明玉只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之所以说五千,明玉是怕家里没有更多的现金,她已经想好了,不管刘姐要还是不要,她一定要尽全力报答她。

    小卖部外人来人往,顾晓晓只顾着安慰阿秋,也就没注意明玉通话内容。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秋节到了,陵子在这里祝愿大家团圆圆圆和和美美,啊,陵子要一个人望断西楼月了)(未完待续。)

第六七三章 逃离13

    等到明玉打完电话给了钱,朝顾晓晓走来时,小卖部的电话又响了。

    老板不耐烦的提起了电话,听到里面要找明玉,朝明玉喊了一下:“接电话五毛钱一分钟,你接不接。”

    明玉看看手里的两块钱,往前走了一步,接过话筒对那边的爸妈说:“爸妈,我没钱接打电话了,我就在景阳火车站广场这儿等着你们,哪儿都不去,你们快点儿来吧。”

    “好,好,好我们立马赶过去,别怕。”

    明玉的母亲,急切插话:“玉儿,你先到警察局里坐着,别乱跑,我们就去接你。”

    挂了电话后,眼泪再次冲出明玉的眼眶,她将钱给小卖铺后,捂着嘴巴走向顾晓晓。

    阿秋呆呆的看着泪水涟涟的明玉,主动抓起了她的手:“不哭,不要哭。”

    顾晓晓也劝道:“马上就要见到家人了,养足精神等着吧。你可以看看你家是哪里的,到景阳火车需要多久,心里也有个准备。”

    在顾晓晓的提醒下,明玉收住了眼泪,三人一起到了售票大厅里,明玉一边擦着红红的眼睛一边说:“景阳在w省,我家在l省省会,离这里坐火车需要转车,加起来要十来个小时。”

    售票厅的红字不断滚动着,明玉痴痴的看着上面的数据,推测着父母即将到来的时间。

    不是节假日,也没赶上春运,售票厅里人倒不算多。顾晓晓还看到了发往平安县所在市的车,不过是过路车,一天只有一趟。

    她只看了看,没说什么,更没提自己的家乡和来历。

    从早晨夺了农用三轮车,一路狂奔到县城,接着又坐车到省会,一转眼六七个小时过去了,三人几乎都没吃东西。

    顾晓晓从背包里,翻出了几个野果,给了明玉一个阿秋一个,然后一起到卫生间水龙头处洗了洗,这才靠着墙吃了起来。

    其实蹲着吃更舒服,但明玉现在精神绷的很紧,特别排斥离进城返乡的农民工太近。

    野果是充不了饥的,明玉整个人都陷入等待家人到来的焦躁中,一会儿担心他们路上遇到什么事儿,一会儿又担心他们还没出发,有的没的想了一大通。

    阿秋在习惯了火车站的人多嘈杂之后,倒没刚开始那么敏感了。顾晓晓试着唤醒阿秋的记忆,但她好像没想起什么,除了会跟着顾晓晓一起念火车站的各种标语。

    明玉见顾晓晓对阿秋如此耐心,也压下了热切的心情,随顾晓晓一起,带着阿秋读各种标语,还从地上捡了份报纸,指着上面的字教阿秋读了起来。

    阿秋认的字很多,中途偶尔会冒出几句方言来,明玉听见她的方言,有些诧异的和顾晓晓说:“阿秋的方言,像是南边儿的,我大学一朋友口音跟她很像。”

    顾晓晓对这个任务世界还有些陌生,虽然是平行世界,但也些东西和她印象中地球不一样。

    如果全都不一样,顾晓晓也习惯,但大部分一样,少部分不一样,有些事就不太确定了。

    在看完了一整份儿报纸后,天也快黑了,明玉捂着小肚子,小心问到:“刘姐,天要黑了,不然我们先到这边的派出所里等我爸妈来。我怕天太晚了,车站治安不好。”

    明玉有些惴惴不安,在刚被拐卖时,她浑浑噩噩中最盼望的就是能报警,得到警察的帮助,或者家人报警,警察从天而降,将她从石头村救走。

    但是一天天的失望,让她对警察也有些失望了。

    她不甘,她愤怒,她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学校都宣扬,警察是人民的保护神,为什么她在遇到坏人后,没有警察来救她。

    但现在逃出来后,明玉渐渐有些理解了警察同志,华国地方实在太大了,如今交通和通讯又不通畅,对他们来说抓坏人也有很多困难。

    “嗯,先去派出所吧,也许你父母已经联系这边了。”

    想到这里,顾晓晓看了下阿秋,突然心念一动。阿秋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她被人拐卖之后,她家里一定很着急,肯定会报案还会发布各种寻人启事找人。

    “就去派出所吧,还能顺便查查阿秋的情况,要是能找出她的家人来就最好不过了。”

    只要阿秋的家人报过案,那么公安系统里有悔有记录,顾晓晓怕就怕现在各地公安系统没联网,阿秋的信息这里没有。

    “家人。”

    阿秋跟着重复了下,眼睛里亮晶晶的全是笑意。

    由于火车站人流大,发生治安事件比较多,所以大部分火车站旁边都会有派出所。

    顾晓晓和明玉还有阿秋三人出了售票厅后,随便问了个在广场上卖东西的,对方伸手一指,他们就瞧见了派出所。

    道谢之后,三人朝沿着广场走到了派出所。

    执勤的民警看到三个穿着打扮破旧的姑娘走进来,热情的迎了上来,询问她们是否需要什么帮助。

    以前的明玉遇到警察同志,早就将遇到什么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但现在的她却有些怕生。

    即使明知道警察是好意,但明玉还是害怕开口,阿秋又很难和人正常沟通,最后只能顾晓晓出面,将事情简单交待了下。

    “警察同志你好,我们都是被拐卖到鹿合县的人,今天刚找到机会偷跑出来,想要寻求帮助。”

    如果是在鹿合县的派出所,顾晓晓未必敢将被拐卖的事儿说出来。但如今在景阳,到底是省会派出所,离鹿合路途遥远,顾晓晓选择了坦诚以告。

    正在接待三人的民警听到顾晓晓的话后吓了一跳,拐卖妇女儿童这事儿,哪怕国家严打,但在贫困边远山区依旧时有发生。

    他们这些当警察的,每次接到报案人口失踪或者遭到拐卖时,心中都将人贩子骂了一百遍。

    但奈何人贩子狡猾,总会用各种方式蒙混过关,有时候他们好不容易打听到看被拐卖者的下落,前去解救的时候,仍然困难重重。

    买媳妇儿买孩子的地方,多是深山老林,交通极其不发达,又宗族势力横行。他们这些穿着警服操着外地口音的,有时连村儿都进不来,就算进去了,村民们也会互相报信儿,提前将买来的媳妇儿和孩子转移。

    难得有一次,在当地警察的带领下突击成功,顺利解救到了被拐卖妇女,谁知道村民闻讯而来,差点堵得他们出不了村,要不是当地警方调和,恐怕就要起********了。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妇女被拐卖的事儿,所以在听到三人是从山里逃出来的后,他才会那么惊愕。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真不假,小刘也曾从被拐卖妇女口中了解到过,她们被拐卖后人身自由被限制的惨状。

    小刘虽然没去过鹿合县,但也听以前去鹿合县解救被拐妇女儿童的老民警们说过,那边的山是一座连着一座,看着就让人怵得慌。

    眼前这三个瘦弱的小姑娘,能从深山老林还有村民的控制跑出来,实在太让人惊讶了。

    三人进门后,给她们倒水的民警,听到了顾晓晓的话,放下了水杯问到:“你们人里是不是有一个叫明玉的?小刘,今天l省那边派出所打来的电话,你还记得不,让我们配合安抚被拐卖妇——女同志的。”

    想到三个人年纪不等,民警将妇女改为了女同志。

    听到他们的话,明玉喜极而泣:“嗯,我是明玉,民警同志,是我。”

    先前被叫做小刘的民警,拉开了抽屉,拿出笔对明玉和顾晓晓她们说:“都坐下吧,喝点儿水歇一下,做个笔录,你们吃饭没呢。”

    听到吃字,阿秋眼神一亮:“吃,吃饭。”

    顾晓晓拉了拉阿秋的袖子,一起坐到了沙发上:“只顾着逃命了,一直没吃饭。”

    她用了逃命两字,两个年轻的民警脸上都露出了不忍的神色,小刘对接水的民警说到:“老张,你去给她们买些盒饭,我现在这里招呼着。”

    “谢谢。”

    顾晓晓没有推辞,明玉也道了谢,阿秋也有学有样的说了谢谢。

    登记表是有关她们家乡籍贯,还有简要说明什么时候在哪里被拐卖的,以及有没有受到人身伤害。

    小刘拿着纸给她们解释着:“要是记得人贩子的长相,以及特征,最好都写下来,越详细越好,这样有助于我们破案。”

    明玉拿着笔望着登记表,脑海中一片空白,只要想到被拐卖的事儿,她就浑身瑟瑟发抖,连笔都握不住了。

    阿秋则拿着笔,不断的把玩着,一个字儿没写。

    只有顾晓晓回忆着刘春花被骗是的场景,冷静的将整个过程复述下来,同时将人贩子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以及口音都写了下来。

    顾晓晓能写出对方口音来历,是因为人贩子的口音和石头村的方言一样。

    民警小刘见明玉和阿秋迟迟没有动笔,关切的问到:“是有什么困难么,你们已经安全了,别怕,可以和我说说。”

    阿秋乐呵呵的笑着,仰起脸重复着民警的话:“别怕,安全了。”

    顾晓晓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抬头解释:“阿秋一个人在山上待了两三年,现在心智像小孩子一样。民警同志,您能不能帮忙找找看网上有没有阿秋的信息?”

    明玉将笔放下,咬着唇说:“对不起,我,我想起了那天的场景就害怕,写不下去。”

    小刘还年轻,虽然不到二十岁就开始跟着办案,但每次看到不平事儿还是会愤怒。

    看到精神有些不正常的阿秋和一脸恐惧的明玉,他深刻觉得人贩子就算枪毙也为过,他们破坏了多少家庭,他们让多少人陷入绝望之中。

    “好的,我会留下的,只是现在各地派出所没联网,要是家属没在w省报案,我们也未必能找到阿秋的讯息。”

    “饭买回来咯。”

    老张拎着几盒热腾腾的盒饭进门,将饭放下后,扶了扶大沿儿帽。

    “先吃饭吧,吃完了再写。”

    小刘又补充了一句:“实在想不起来也没关系,等到想起来了再写。”

    明玉感激的放下笔,闻到诱人的饭菜味,咽了咽口水,饭盒里有肉。

    先不说一天一夜都没吃饭了,被拐卖这段时间,明玉很少能吃到肉。杨家偶尔做点儿肉,也是让男丁吃的,她顶多能跟着喝点儿肉汤。

    顾晓晓放下笔,道了声谢谢,打开饭盒吃了起来,阿秋饿坏了,比顾晓晓动作还快。明玉打开饭盒,看着里面白生生的米饭,几乎要感动的哭出来了。

    正在这时,派出所里的座机响起了,小刘接了电话,一边点头一边道:“嗯嗯,人已经在我们派出所了,你们出了机场可以坐大巴,直接进市区,再坐公交或者打的过来。女同志情绪还算稳定,没什么明显外伤。”

    明玉刚吃了两口饭,听到小刘跟那边通话,眼唰的直了,也不吃饭了,眼巴巴的看着小刘。

    “好,家属要跟被拐女同志通话啊,我问一下。“

    小刘将话筒搁到了一边,向明月喊到:“小玉同志,你要不要跟家里人通个话。”

    “要,要。”

    明玉急忙放下碗,连嘴都顾不得擦,直奔座机,从民警小刘手中接过了话筒。

    “玉儿。”

    那边应该开了免提,,明玉听到爸妈还有表哥的声音一起响起。

    “爸妈,哥,你们来了,我还好,我在车站派出所这里,这里等着你们。”

    “小玉,我们这就来了,你什么也别怕啊,我们在找车,电话就先挂了。”

    明玉爸妈已经激动的泣不成声,还是明玉表哥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将他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汇报。

    明玉没想到父母会坐飞机过来,临时买机票可是一大笔钱,虽然家里经济还算良好,但父母一直教她要勤俭节约,不能奢侈浪费。

    “嗯嗯,我知道,我等你们来,爸妈别哭了,一会儿就能见面了。”

    在通完话后,明玉放下了话筒,擦了擦眼泪,向两位民警真诚道了谢,接着又开始吃起了饭菜。

    (中秋节放假开心么,月圆人圆多好呀,只可惜父母不在,男友考研,陵子只能码字啦)(未完待续。)

第六七四章 逃离14

    只是一想到就要见到亲人了,明玉的眼泪就扑簌簌的往下落,混到饭里,咸咸的湿湿的。

    阿秋一直埋头吃饭,也没留意明玉打电话的事儿,只有顾晓晓盘算着,待会儿明玉走了,她跟阿秋今晚在派出所,明天该到哪里落脚。

    饭吃完后,小刘收拾了饭盒,拿过顾晓晓填的单子,仔细研究了起来。

    虽然三人顺利从鹿合县逃出来了,但只要人贩子没被抓到,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受害者,他们肩膀上的任务就没卸。

    老张则接过了安抚三人的担子,他说话诙谐幽默,很快让明玉破涕为笑,阿秋也听的津津有味,就是不知道她听懂了多少。

    自从挂了电话后,明玉的心情一直是急切的,她不知道从机场到车站要多久,心中忽上忽下的,总忍不住看向门外。

    但夜渐渐深了,门外人也变少了,明玉还没看到熟悉的身影。

    眼看时钟指向晚上十点了,阿秋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外面传来了停车声,车还没完全停稳,就有一对约莫四五十岁的夫妻,互相扶着下了车,口中叫到:“玉儿。”

    一声玉儿,让明玉像弹簧一样瞬间站了起来,有那么一瞬间,明玉忘记了周遭的一切,眼里心里只剩下了父母还有表哥的身影。

    她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往外跑,膝盖撞到了茶几上,也只是皱了下眉头。但鼻子却酸的想要落泪。

    明玉哭着扑进了妈妈的怀里,明爸爸红着眼圈,伸手拍着明玉的背,连明玉表哥一个三十多岁的沉稳青年人,眼睛都有些红。

    “妈,爸,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们了,我以为我这辈子也见不到你们了,呜呜。”

    在没见到父母之前,明玉嚎啕大哭过,也小声啜泣过,但从没像现在这样,畅快的哭着,像是要把胸中的郁气全都给哭出来,像是要把这几个月来受的委屈,全都给哭出来。

    明玉妈妈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许多,但如今头发凌乱眼底青黑,能看的出这段时间老了不少。独生女的突然失踪,对两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受打击的事儿。

    原本安分的坐在那里听老张讲故事的阿秋,在明玉父母出现后,目光被他们吸引。

    当看到几人抱头痛哭时,听着明玉一声声的叫着爸妈,阿秋不知怎么的,心里也泛起了酸。

    “爸,妈。”

    阿秋小声自言自语着,口中重复着爸爸妈妈这几个字眼。

    顾晓晓见阿秋这样,伸手按了按她的脑袋,轻声说:“会找到爸妈的,阿秋也会找到爸妈的。”

    陪同明玉父母来的警察,和老张小刘一起安慰着抱在一起痛哭的一家人,看着这一幕,他们心里是又高兴又酸楚。

    高兴的是,被拐卖的受害者终于和家人团聚了,酸楚的是,不知还有多少像明玉的一样的人,却没她这么幸运,一拐就是二十多年。

    哪怕有一天总算被解救出来了,故乡早就换了一个模样,父母也多不在世了,被拐的地方又有孩子牵绊着,不忍心离开了。

    作为警察,他们都想早点儿将人贩子缉拿归案,以免他们祸害更多的人,但这又谈何容易。

    明玉放声哭着,她心里有太多的委屈,有的委屈,甚至不能当众说出来。

    等到哭够之后,明玉擦着眼泪,将父母拉到了顾晓晓和阿秋跟前,介绍到:“这是刘姐,这是阿秋,今天多亏了刘姐的帮忙,我才从鹿合县逃了出来,不然又要被他们抓回去了。爸,妈,你们钱带了么,我想感谢刘姐。”

    听到明玉要给自己钱,顾晓晓摇了摇头说:“我帮你也是在帮自己,你和家人好不容易团聚了,以后注意安全就好,钱我是不能收的。”

    明玉父母擦了眼泪,听女儿这么一说,明玉妈妈慌忙从兜里掏出一摞由报纸封好的钱,递了过去说:“这是三千块,家里没那么多现金,这里还有张银行卡,密码就在纸上写着。钱不多,算是我们的小小心意。”

    明玉妈妈说完话,明玉爸爸接道:“你就收下吧,我们之前登报说过,只要谁能提供女儿的消息,我们愿意出一万块,要是能找到女儿我们出五万块,这是你应得的,你是我们一家子的恩人,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阿秋抓着顾晓晓的手,小生嘀咕着钱,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报纸塞给顾晓晓还说是钱。

    几个民警看到这一幕深觉惭愧,他们本该为老百姓分忧解难,现在却要靠几个受害者,自己从山里逃出来。

    “这钱我真不能收,帮明玉也是帮我自己,这钱您还是收回去吧。”

    顾晓晓坚决推辞,虽然她现在很缺钱,但还是不打算靠帮人拿钱。

    明玉见顾晓晓坚决推辞,擦了擦眼泪,从父母手中拿过钱,亲自抓着她的手说:“刘姐,要不是你,我这辈子就要毁在那儿了。不瞒你说,这次在车上被人拽下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头时,我想过死,要不是你,我不但不能站到这儿,或许都熬不下去了。”

    说着话,明玉吸了吸鼻子:“我知道你人好,做事儿不图回报,这钱就算我借你的,行不。你带着阿秋,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等你以后有钱了,可以再还给我。”

    明玉说的十分诚恳,顾晓晓有些犹豫,零几年正是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要是她能抓住机遇,几年之内白手起家发笔小财也不难。

    这钱,她要是拿了,有信心半年之内就还给明玉。

    顾晓晓还在犹豫,明玉强硬的将钱往她怀里塞,并且作势屈膝道:“刘姐,这钱你要是不收,我就给你跪下了。”

    “这位女同志,你就收下吧,明玉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你救了明玉,就是救了我们老两口的命啊。”

    明玉表哥也跟着劝:“您就收下吧,明玉是个执拗的性子,这钱您要是不收,她憋在心里怕是会被憋出病来。”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顾晓晓将银行卡推了过去,只接过了报纸里包的钱:“这三千我收下了,不过必须算借的,你们要是不同意,这钱我一分都不会拿。”

    虽然跟顾晓晓相处不多,但明玉也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