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推着大炮移动的快。

    而且,他还知道对方有五万铁甲骑兵,如果把炮阵排在前面瞄准盾阵慢慢轰,对方绝对会出动铁骑,到时候五万铁骑冲进炮阵中,这个损失可就大了。

    当然,明军也有骑兵,但是现在天雄军和东江军加起来总共才八万轻骑,暹罗军团是没有骑兵的,他们倒是有象兵,但是战象没运过来,八万轻骑对五万铁骑能赢吗?

    他细细的观察了一下莫卧儿帝国大军的阵型,冷静的思考起来。

    想了一会儿,他放下望远镜,果断下令道:”令东江军主将毛文龙率天雄军和东江军步兵在敌方阵前三里布防御阵型,令所有炮兵在步兵身后按射距排开,令尤世禄率暹罗军团在炮阵后布防御阵型。令天雄军骑兵在炮阵左翼集结,东江军骑兵在炮阵右翼集结。“

    传令兵开始四散传令,待三十万大军开始布阵后,卢象升又下令道:”令侯世禄和秦翼明两位将军速速出城来见。“

    很快果阿城北门便打开了,侯世禄和秦翼明打马狂奔而出,很快就来到中军。

    他们飞驰到卢象升跟前,立刻勒马、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侯世禄、秦翼明参见卢大元帅。“

    卢象升点了点头,直接道:”免礼,你们现在能组织多少骑兵?“

    侯世禄和秦翼明站起来,互望了一眼,侯世禄立马拱手道:”启禀卢大元帅,由于战马不易隐藏,所以远征军第一军团只携带了两万匹战马隐藏在登陆的海滩附近,其余战马全部放在迈索尔附近没有带过来。“

    再有两万应该就差不多了,卢象升直接下令道:”侯将军,速去大阵右翼率领东江军三万骑兵将战马取来,然后率东江军和远征军第一军团五万骑兵回大阵右翼,秦将军,你去大阵左翼统领天雄军五万骑兵。“

    侯世禄和秦翼明道了声遵命,又翻身上马,打马狂奔而去,卢象升则举起望远镜,继续观察起敌阵来。

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声震天

    达拉。什克此时也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明军的情况,不过,明军的行动很是令人费解,他们排好阵型之后,竟然不进攻也不溺战,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那里。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耐心吗?再怎么比,他也不可能拿重甲步兵冲锋啊,重甲步兵举着巨盾跑上三里那不得累个半死,还打个屁啊!

    既然对面要耗着,那就耗着吧,反正他是不会冲上去的,比耐心,他有的是。

    不过对面的明军将领好像没什么耐心,双方对峙了一会儿之后,他竟然把右翼的骑兵撤走了。

    这是想引诱我去进攻右翼吗?达拉。什克不屑的撇了撇嘴,傻瓜才会冲上去呢!

    接下来整个战场进入诡异的平静中,双方也不打话,也不进攻,就那么静静的对峙着,仿佛等待检阅的军队一样。

    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明军终于有动静了,还是右翼,还是骑兵,不过这次是右翼的骑兵又跑回来了,貌似还多了一小半。

    达拉。什克还是不为所动,这一个时辰,他想了很多,他发现,自己还有撤走的机会,只要等到晚上,大家都收兵回营了,他便可以让手下的士兵上半夜休息,下半夜直接跑路,等第二天早上明军反应过来,他们早跑出去几十里了!

    卢象升当然不是在跟达拉。什克比耐心,他只是等右翼的骑兵到位而已,现在骑兵都来了,他立马就准备发动了。

    这一时期的热武器作战,首先必须搞清楚对方的火炮射程、大概数量和大致位置,因为火炮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点卢象升自然清楚,待右翼骑兵布阵完毕,他立马下令道:”令前排步兵,保持阵型,正步速向前推进百步。“

    传令兵飞驰而去,很快,前排的步兵开始踏着正步整齐的向前走去。

    这种推进速度又把达拉。什克给弄蒙了,看明军的架势,绝对不是想冲锋,这么慢慢挪过来是几个意思?

    他没有用火炮跟人对轰过,自然不知道明军是想测试他这边火炮的射程、大概数量和大致位置。

    很快,前排的步兵便前行了百步,停那里不动了。

    卢象升面无表情的继续下令道:”令前排步兵,保持阵型,正步速再向前推进百步。“

    很快,前排的步兵又前行了百步,对面还是没有动静。

    卢象升面无表情的继续下令道:”令前排步兵,保持阵型,正步速再向前推进百步。“

    很快,前排的步兵又前行了百步,对面竟然还是没有动静,这都推进一里了,也就是说双方的距离只有两里了,对面竟然还没有开炮!

    他哪里知道,达拉。什克对火炮压根就不屑一顾,带他是带了几十门,但都扔大营里了。

    这个距离,六二零式榴弹炮已经差不多能够着敌军的前锋了,既然你不轰,那我来轰。

    卢象升一咬牙,直接下令道:”命令,炮兵、左右两翼骑兵、暹罗军团步兵,正步速向前推进三百步。“

    很快炮兵、左右两翼骑兵和暹罗军团步兵都向前推进了三百步,明军又回到刚开始时的阵型。

    卢象升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令所有六二零式榴弹炮装填实心弹,试射一轮。“

    达拉。什克当然知道明军有火炮,他也知道这个距离已经进入火炮的射程,他之所以纹丝不动其实也是想看看明军有多少火炮。

    ”轰轰轰“火炮轰鸣声从明军阵中响起,两百多发实心弹带着弧线飞入盾阵中,两百多名倒霉的莫卧儿帝国士兵成为双方主将试探的牺牲品,盾牌被砸的四分五裂,人也差不多被砸成了肉泥。

    达拉。什克松了一口气,才两百多门火炮,还有机会,他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保持阵型,慢慢后撤一里。“

    卢象升见一排炮弹轰过去,对方并没有用火炮还击,反而缓缓向后退去,终于明白了,对方阵中压根就没有火炮,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他直接下令道:”全军都有,正步前进,跟上去。“

    双方一个退,一个进,仿佛演练阵型般,默契的配合着,貌似在打一场友谊赛,事实上当然不是这个样子的,双方主将都在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准备舍命一搏!

    后退了一里之后,达拉。什克立刻下令道:”步兵保持阵型,骑兵准备冲锋。“

    说罢,他举起望远镜,扫向对方,明军竟然如同他想象的一般,并没有停住脚步,还在缓缓逼近,他内心不由激动起来:”很好,就让你们轰几轮又怎么样,等下你们就知道铁甲骑兵的厉害了,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卢象升也在用望远镜估测着敌我双方的距离,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对方的盾阵完全进入火炮的射程范围,就直接开干!

    随着明军的推进,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两里,一里半,一里。

    这个距离都达到了双方主将心里的预期,双方主将几乎同时发出了命令。

    达拉。什克兴奋的嚎叫道:”骑兵冲锋!“

    卢象升则冷静的下令道:”全军停止前进,所有火炮装填实心弹,不间断轰击。“

    正在这时,莫卧儿帝国的左右后翼响起闷雷般的马蹄声,铁甲骑兵来了!

    卢象升毫不犹豫的下令道:”令侯世禄、秦翼明率骑兵给我迎上去,绝对不能让铁甲骑兵冲进步兵阵中。“

    很快,明军左右两翼的骑兵也开始冲锋了,十多万骑兵互冲,马蹄声震天,整个战场仿佛都颤抖起来!

    达拉。什克是有信心的,重甲骑兵和轻骑兵对冲,就算是一比二,也占据优势,因为重甲骑兵人和马都披了重甲,哪怕是直接撞过去,都能撞翻一大片,肉搏起来更是占尽优势,你砍啊,我们全身都是重甲,随便你砍,但我砍你一刀你就完蛋了!

    卢象升也是有信心的,十万轻骑对阵五万重甲骑兵,要全歼可能有点难度,但缠住他们完全不是问题,只要中间的重甲步兵被解决掉了,骑兵再厉害又有什么用,围上去捅都要捅死他们!

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战败投降

    震天的马蹄声仿若战鼓一般,擂的对阵双方所有将士都热血沸腾,骑兵还没有撞到一起,步兵这边倒是开始了亲密的接触。

    这个接触并不是士兵与士兵之间的接触,而是炮弹和盾牌之间的接触,明军炮兵基本上都是经过近十年操练的老手,操作起火炮来那叫一个娴熟啊,架炮、装填火药、装填炮弹、点火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停顿。

    左右两翼的骑兵刚冲出去,中间便响起了火炮的轰鸣声,“轰轰轰”,这次可不是两百多门火炮,而是将近两千门火炮同时开火,其声威甚至盖过了战场中的马蹄声。

    达拉。什克看到雨点般砸过来的炮弹,脸色一变,这明军也太狡猾了,第一轮开炮竟然只用了将近一成的火炮,害的他误判了火炮的数量。

    在他看来火炮的射程都是一样的,因为荷兰人卖给他们的火炮就只有一种射程,波斯人的火炮也只有一种射程,他哪里想得到大明的火炮有很多种,第一轮试射的时候就六二零式榴弹炮能勉强够的着,其他火炮轰了也是白轰,卢象升自然不可能浪费炮弹。

    两千门和两百多门差距可不是一点点,一轮下去就是将近两千名重甲步兵毙命,十轮就是两万,十万重甲步兵也就五十轮的事情,还用不了半个时辰!

    达拉。什克原本想着就算让对方轰个把时辰也没多大损失,那个时候铁甲骑兵应该已经将对方的轻骑兵击溃了,一旦铁甲骑兵冲进步兵阵中,那就是屠杀,赢定了。

    但现在这个情形,估计用不了半个时辰十万重甲步兵就要被对方干光了,到那个时候铁甲骑兵也要跟着完蛋。

    怎么办呢?他并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而是举起望远镜望向骑兵对阵的战场,他要看看骑兵的对阵情况再做决断,或许明军的骑兵一触即溃也说不定,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他也不是第一次指挥铁甲骑兵作战,一举将敌人骑兵击溃的情况他见得多了。

    不过,他注定要失望了,明军的骑兵可不是那么好击溃的,虽说对方连人带马都披了重甲,几乎刀枪不入,但脸上是不可能批重甲的,明军骑兵那都是久经战阵之辈,这个明显的弱点他们自然能看出来,所以,双方相距还有两百多步的时候,明军骑兵不约而同的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对着敌人的脑袋连续扣动了扳机。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瞄准射击,只能凭感觉盲打,虽然准头不怎么样,但架不住子弹多啊,一阵弹雨过去,对面的铁甲骑兵立马被干翻好几排。

    不过影响不是很大,几千人的损失对五万骑兵来说还算不得什么大事,后面的骑兵还是坚定的冲了上来。

    眼看着不到五十步了,明军阵中那手榴弹又更下雨一样的砸过来,“轰轰轰”,莫卧儿帝国的铁甲骑兵瞬间被烟雾给罩住了。

    问题还不是很大,这个时候的手榴弹只能靠溅射的钢针伤人,面对重甲骑兵其实没多大效果,只能让他们受点轻伤而已。

    双方骑兵终于碰撞到了一起,是时候让你们知道铁甲骑兵的厉害了,达拉。什克兴奋的捏紧了拳头,眼中仿佛看到了明军骑兵人仰马翻、大败而逃的情景。

    不过,剧情却没有按他想象的发展,双方碰撞到一起之后,并没有出现人仰马翻的情景,明军骑兵基本上没有多大损伤!

    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还是武器问题,要知道明军骑兵的燧发枪本身就有一米多长,再加上刺刀的长度,都接近两米了,而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普遍都是圆月弯刀,连一米长都不到,这一米的差距仿若天堑!

    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是浑身重甲不怕砍,明军的骑兵是没有批铠甲砍一刀就完了,但是,你总要砍的到啊,人家在两米开外拿着长枪捅呢,一刀砍过去,别说砍死人了,人毛都碰不到!

    见此情景,达拉。什克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铁甲骑兵已经指望不上了,重甲步兵又在吃炮弹,怎么办?

    跑路吗?跑不掉啊!

    投降吗?不能投啊,其他人可能没事,他绝对死定了,因为他是莫卧儿帝国的大皇子,就算明军不杀他,放回去,其他皇子也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他死定了!

    最后,他一咬牙,疯狂的咆哮道:”命令,所有步兵持盾冲锋,冲上去,砍死他们!“

    卢象升看到敌方的重甲步兵开始冲锋,知道对方这是要玩鱼死网破了,比猛,这是他最喜欢的,这世上比他猛的他还真没见过。

    待到敌军冲到阵前百步时,他直接的下令道:”命令,炮兵停止轰击,左右撤开,暹罗军团立刻上前支援。“

    说罢,他直接打马向阵前冲去,一阵亲卫也兴奋的跟着他向前冲去。

    此时在阵前指挥的毛文龙也在不断的发出命令,敌人还有百步远时,他直接大吼道:”命令,所有人,上刺刀。“

    敌人还有八十步远时,他又大吼道:”命令,所有人,手雷准备。“

    敌人还有五十步远时,他又大吼道:”命令,所有人,投掷手雷,不要停,五颗手雷全扔出去。“

    他话刚落音,手雷便像雨点般的砸向对方的盾阵,敌军顿时便烟雾淹没,盾阵也为之一滞。

    毛文龙见此情景,直接咆哮道:”所有人,跟我冲。“

    卢象升这还没冲到阵前呢,前面的明军便齐喊一声:”冲啊。“,潮水般的向前冲去,他先是一愣,随即大笑道:”哈哈哈哈,毛文龙这家伙也挺猛的吗,不错不错。“

    所谓”两军交锋勇者胜“,明军这边是气势如虹,莫卧儿帝国那边却早就被火炮轰的心惊胆战,再加上武器上的劣势,他们纵有铁甲披身,也难逃败亡的命运。

    随后的战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明军利用武器长度的优势不断消耗着对方的力气,再加上人数上的优势,莫卧儿帝国不管是铁甲骑兵还是重甲步兵几乎都在被压着打,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捅个满脸桃花开。

    不到半个时辰,卢象升便冲入盾阵中,一把逮住了地方主帅达拉。什克,莫卧儿帝国大军顿时没了斗志,很快,重甲步兵和铁甲骑兵相继投降。

    不投降不行啊,穿着重甲,挥舞着弯刀,耍上半个时辰,是个人都要累瘫了!

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

    果阿大胜的消息传道星城港,自然是举城欢庆,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大军终于被消灭了,将近一年的布局总算没有白费,接下来只要明军不犯致命的错误,拿下莫卧儿帝国已成定局!

    朱慈炅心情大好,他决定亲临果阿,给前线将士打气。

    知道皇上要来的消息,卢象升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在果阿城候着,反正大战过后将士们也需要休整,多休整几天倒也没什么。

    朱慈炅来的比想象中还要快,大战过后还不到十天,他便率禁卫军第一军团赶到果阿,此时参战将士刚好休整完毕,一个个精神抖擞,迎接的时候那个山呼万岁喊的响亮的啊,真叫一个山呼海啸,声威震天。

    至此,小小一个果阿城已经齐集了大明五十多万人马,计有:

    秦良玉统帅的禁卫军第一军团十万人马;

    卢象升统帅的天雄军将近十万;

    毛文龙统帅的东江军将近十万;

    侯世禄统帅的远征军第一军团五万人马;

    秦翼明统帅的远征军第二军团十万人马;

    尤世禄统帅的暹罗军团近十万人马:

    这么多人马,怎么安排呢?朱慈炅赶到果阿的第一件事就是开会,现在形势又不一样了,因为谁都没想到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

    最保守的估计都认为,大明最少要伤亡十万将士,却不曾想,最后的伤亡还不到五万,而且经过十来天的休整,受伤的将士基本上都痊愈了,明军才减员一万多人,形势一片大好。

    朱慈炅首先宣布,所有参战将士没人赏白银十两,所有阵亡将士抚恤翻倍,这一下就是七八百万两,不过这点小钱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随后,大家开始商议进军德里的事情,商议来商议去,竟然发现,五十多万人马貌似还有点不够!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主要还是果阿离德里实在是太远了,这粮草的运送可是很费人力的。

    像东线一样边修铁路边推进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三千多里路,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岂不是要修到猴年马月去,朱慈炅可没这个时间等。

    最后,大家还是觉得按老办法,运送粮草,这样的话需要的人就多了,如此多的人马参战,光推粮草车就需要十来万人,为了防止意外还要派一个军团护送,就这,二十万人就没了。

    然后,果阿到德里大小城市数十座,你总不能打下来就不管了吧,还得派人防守,粗略估算一下,最少需要十万人马。

    还有,果阿也不能丢下不管啊,这里还有十多万莫卧儿帝国主力大军的俘虏呢,不派个十来万人看守,能放心?

    这样算下来,真正能投入到战斗中的就剩下十五万人马了,十五万人马去攻击人家有十万人马把守的都城,怎么看都有点不靠谱,所以朱慈炅决定,调集人马,前来果阿助阵。

    这个人马也不需要太多,有个十多万就行了,按明军的战力,三十万人攻击德里,绝对轻松拿下。

    这推粮草车的其实也不需要士兵,普通青壮劳力就行了,正好,建设军团正在星城港休整待命呢,朱慈炅直接一纸调令将十万建设军团调过来,那可都是青壮劳力,用来推粮草车正好。

    然后,迈索尔还有远征军第一军团五万精锐骑兵,现在迈索尔都相当于大后方了,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把守,朱慈炅干脆让孔德德带着果阿的一万多守军先去迈索尔委屈一下,果阿城就先借给大明帝国用用。

    这样一来,人马就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就是分配职责了。

    德里距离太遥远,朱慈炅自然不会随军出征,所以留下来看守果阿的非禁卫军第一军团莫属,有大明最精锐的一等军团防守,这个大后方绝对是固若金汤。

    然后,这个押送粮草也是个重要的事情,众人商议了半天,最后还是让二等军团东江军负责押送粮草,这样也基本上是万无一失。

    然后,中间守城的就不需要什么精锐部队了,但最好能有火炮,所以秦翼明不幸中奖了,因为他统帅的远征军第二军团有火炮,而尤世禄统帅的暹罗军团是没有火炮的。

    最后剩下的天雄军、远征军第一军团和暹罗军团就是进攻部队了,正好,两个一等军团,一个辅助军团,让暹罗军团把打杂的活全承包了,就能保持两个一等军团时刻保持充沛的精力。

    一切商议妥当,接下来就等支援人马到齐便可以开始全面进攻了。

    又是十天过后,远征军第一军团的五万将士和建设军团的十万青壮劳力相继赶到果阿,朱慈炅一声令下,卢象升直接率领天雄军、远征军第一军团、远征军第二军团和暹罗军团四十万人马扑向莫卧儿帝国的都城德里。

    这一路上那叫一个势如破竹啊,沿线基本上就没遇到什么抵抗,因为莫卧儿帝国的二十万主力大军已经栽在果阿了,还有二十万大军被牵制在东线,剩下的二十万,又要驻守都城德里,又要驻守西部重镇坎大哈,那里还能抽调出人马阻挡明军。

    所以,卢象升差不多是以行军速在推进,莫卧儿帝国的小城市是没有城墙的,基本上是明军还没到守军便已经望风而逃,开玩笑呢,几百人对几十万,找死也不用这么找啊;仅有的几座大城市也没费什么手脚,基本上是架起大炮一阵猛轰,然后敌人就吓的投降了,没办法啊,城外黑压压的全是明军,想他们冲不进来那是做梦,如果顽抗,冲进来还不砍死你啊!

    这种推进速度,最忙的反而不是进攻的部队了,而是运送粮草的建设军团和押送粮草的东江军,这二十万人那叫一个忙啊,不是在运送粮草的路上,就是在回来取粮草的路上,基本上没有一刻停歇。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忙呢?因为他们不但要运送前线将士的军粮,还要运送沿途饥民的口粮啊,果阿那是粮食堆积如山如海,沿途的莫卧儿帝国平民可是饿的草根树皮都快啃光了!

    这下朱慈炅真是赚的嘴巴都快笑歪了,一车车粮食拉出去,拉回来的却是一车车真金白银,果阿到德里沿途可有上千万平民,他们不知道抢了多少贵族,随便一个平民都能拍出一块金砖来,这里所说的金砖可不是两指粗细的小金条,而是板砖那么大一块的真金砖!

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东线溃败

    南线是一路势如破竹,都快推进到德里城下了,那么东线又怎么样了呢?

    其实曹文诏在东线也是一路势如破竹,因为阿瓦城到达卡之间就没有什么大城市,所以东路大军一路根本就没遇到什么抵抗,要不是等着铁路延伸,他早就一口气冲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