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是,他所说的盛典,是五国结盟的盛典,上次和西班牙还有葡萄牙结盟由于时间仓促,并没有搞什么庆典,他一直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当然,那个时候是在西班牙,想搞也不具备条件。
这次就不一样了,他特意把其他四国的使节团都叫到大明的京城来,就是想好好庆祝一下。
这五国,可都是当今世界有数的大国,不管是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占了世界的一大半,联合起来是多么的强大。
这种改变世界格局的事情,怎么能不好好庆祝一下呢!
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
对于这次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提出的扩大同盟会谈西班牙和葡萄牙都非常重视,若昂四世派出的是朱慈炅的老熟人,内阁总理大臣施维拉伯爵,而腓力四世派出的也是西班牙的二号人物辅政大臣乌塞达公爵。
这个乌塞达公爵也是欧陆有名的贵族,其家族起源于十四世纪的卡斯特罗格里茨伯爵迭戈。戈麦斯,他的父亲是莱尔曼公爵更是曾经手掌腓力三世的印章,权倾西班牙朝野!
至于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自不必说,奥斯曼帝国派出的是隐隐有成为皇帝陛下头号亲信趋势的苏伊曼帕夏,而神圣罗马帝国派出的则是斐迪南三世皇帝陛下的亲弟弟新任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威廉公爵。
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朱慈炅作为此次会议的组织者,更是表现的尤为积极,他甚至派出海军大元帅郑成功率南洋水师舰队亲赴欧陆迎接各国使节团。
当然,自从欧亚运河贯通以后,这段海路已经没那么遥远,郑成功从星城港出发,不到十天就赶到了地中海。
凑巧的是,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处于地中海沿岸,而葡萄牙也和西班牙通了火车,施维拉早就率谈判使节团坐火车赶到了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港,根本就不用麻烦郑成功再绕到北大西洋去接他。
又是不到十天时间,郑成功便接到了四国的使节团,开始返航了,当他回到星城港的时候,前后都没有用到一个月。
到了星城港,大明帝国镇南王郑芝龙又加入了迎接的队伍,亲自陪同各国使节团前往大明帝国京城。
这个郑芝龙也是个奇葩,他竟然让镇南王号跟在成功号的后面,而他自己则跑到成功号上混吃混喝,陪着各国使节聊天打屁,完全一副跟班模样,郑成功倒好像变成了迎接队伍的主角。
海军大元帅比王爷还大吗?当然不是,现在郑成功的品阶也就正一品,连个公爵都比不上,何况是王爷呢,只是郑芝龙已经习惯性的把郑成功当成了郑氏家族的主角,下意识的把自己当成配角而已。
不过,这只是他们父子之间的私事,使节团的人都没有关注这些,他们关注的是大明帝国的海军,就连比较熟悉大明帝国的施维拉和苏伊曼都对正式装备成型的南洋水师惊叹不已,就更不要说第一次见识大明帝国海军实力的乌塞达和利奥波德了。
两百艘超级战列舰是什么概念,这样的实力,足以和他们任何一国海军叫板了,问题这还只是大明帝国五支常规舰队中的一支,要是五支舰队全部集结到一起,那是多么恐怖的一股力量,如此强大的盟友,连他们都不由为之自豪。
轮船速度极快,从星城港赶到东大营不过四五日而已,此时,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早已在东大营外的海面上列队相迎,那密密麻麻,一排又一排,仿佛要延伸到天边的战舰群,着实震撼人心。
但是,各国使节团还未从大明帝国海军所带来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大明帝国陆军的雄风又展现在他们面前。
朱慈炅为了迎接各国使节团,特意派陆军大元帅卢象升率天雄军陪同内阁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在东大营新港摆出了盛大的欢迎场面,再加上原来驻守在东大营的禁卫军第二军团,光集结在港口周围的大明帝国陆军将士就有二十万之众!
二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是什么概念,那一个个的方阵,同样给人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觉。
各国里面,除了奥斯曼帝国,其他国家一次集结二十万陆军都很困难,但大明帝国,光是迎接各国使者就调来了二十万陆军,而且,那精良的装备,整齐划一的阵型,无不显示这些,这绝对都是精锐之师。
随随便便就能调来二十万精锐之师,这等气势,谁人能敌!
当然,这些都不是朱慈炅刻意安排用来震撼他们的东西,真正震撼人心的还在后面呢。
使节团到达大明帝国京城以后,朱慈炅并没有马上安排进行结盟会谈,而是让大明各部官员和各皇家公司的负责人给各国使节团,包括各藩属国使节团上了几天课!
没错,就是上课,所有的讲课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讲课的课堂就设在新建大明商业学院大礼堂里,说是大礼堂其实也就能容纳两百来人,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麦克风,也没有影音设备,再建大一点,你在台上讲什么,下面根本就听不清也看不清。
各国使节团来到京城的第二天便被请到了大明商业学院的大礼堂,朱慈炅借鉴后世开会的经验,特意在每个座位前的桌子上摆上了一个三角形的标志,分别用汉字和各国文字标上了与会者的姓名,这样他们就不用为了相互谦让而浪费时间了。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是大明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他左边是南洋总督镇南王郑芝龙,右边是内阁总理柱国公徐光启,然后依次才是乌塞达、利奥波德、施维拉和苏伊曼,陆军大元帅卢象升和海军大元帅郑成功敬陪左右末座。
对于第一排这样的安排,各国使节并没有什么意见,别说郑芝龙和徐光启了,在他们看来卢象升和郑成功地位都要比他们高的多,那两人可是动不动就能指挥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大军的恐怖级存在,在座的各国使节谁能有他们那么大的权力!
第一排并没有坐满,后面十排倒是全坐满了,不过就是各国使节团和各藩属国使节团分座一块,倒没怎么去编排顺序。
这不是会谈吗?怎么安排这么个地方,难道是先让大家欣赏一下大明帝国有名的”戏剧“?
正当各国和各藩属国使节团都不明所以时,大明帝国工部尚书毕懋康走上前台,缓缓的将正面墙壁上的帷幕拉开,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出现在墙壁上!
这是朱慈炅根据后世的记忆结合现在的版图亲手画出来的,那效果,自然比现在各国的地图都精准的多。
这样一副详细的世界地图已经够震撼人心的了,但是,接下来,毕懋康的话却更震撼人心,只见他拿起墙边的白蜡杆,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运气朗声道:”各位,接下来要讲的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语言
毕懋康的话一出口,下面各国使节团和各藩属国使节团的代表大多露出震惊的神色,建立世界新格局,这话的确有点大。
如果是其他国家的官员说出这句话,大多数人肯定都会嗤之以鼻,开玩笑世界新格局是你想建立就能建立的吗?当别的国家不存在啊!
但是,当大明帝国的官员说出这句话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大明帝国有这个能力建立世界新格局,所以大多数人都露出震惊的神色,大明帝国这心还真大啊!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露出迷茫的神色,有的是因为汉语学的不够好,不知道这个建立世界新格局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压根都不懂汉语,根本就不知道毕懋康在说些什么,不迷茫才怪。
毕懋康并没有理会大家的震惊和迷茫,他若无其事的继续道:“下面,有请大明帝国国子监祭酒黄道周大人给大家讲述,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
说罢,他微微额首行了个礼,转身向后台走去。
懂汉语的人都期盼的看着左右后台方向,等待着黄道周的出现,不懂汉语的人则更迷茫了,这人是干嘛,说两句听不懂的话直接就下去了!
很快,黄道周便从左边后台从施施然走上前台,面带微笑道:”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刚刚毕大人在说什么吧,毕大人是不是在对牛弹琴呢?“
台下很多人闻言都开始四处张望,当他们看到那些不懂汉语的人满脸茫然的表情时,不由跟着轻笑起来。
尤其是坐在前排的施维拉,不知道是为了显摆他听懂了呢,还是黄道周这句话真的很好笑,他竟然很没形象的大笑起来!
他旁边的乌塞达公爵眉头一皱,用西班牙语冷冷的问道:”施维拉伯爵,你在笑什么?“
施维拉闻言,憋住笑意,用西班牙语解释道:”刚刚这位黄大人讲了一个笑话。“
乌塞达不由追问道:”什么笑话,这么好笑?“
”呃“施维拉这个尴尬啊,这个怎么跟乌塞达解释,他一解释,不就是摆明了跟乌塞达说,我在嘲笑你嘛!
还好,这个时候台上的黄道周又开口了,他抬手道:”好吧,我就不对牛弹琴了,现在我跟大家讲讲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请大家把各自名牌下面的书抽出来,翻到第二页。“
施维拉闻言,立马望向写有自己名字的三角名牌,惊叹道:”这竟然是一本书!“
的确,名牌下面那个垫着的长方形块块实在是太像一块木板了,因为他表面印有逼真的木纹,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一本书。
他好奇的拿起名牌,抽出下面的垫子,翻开一看,还真是一本书,名牌压着的地方还印有书名,一排汉字,一排葡萄牙字,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建立世界新格局!
乌塞达见施维拉的动作,不由也跟着将他名牌下面的书抽出来,他这本上面印着的竟然是一排汉字和一排西班牙文,不过,他也被建立世界新格局这个名字给深深的吸引了。
不用施维拉教,他立马翻开了书本,第一页是一张世界地图,跟台上那幅是一样的,只是缩小了很多倍。
第二页就是正文了,左边半版是纯汉字,他一个都看不懂,右边半版却是纯西班牙文,他自然能看明白,题目就是: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主讲人翻译过来竟然不是大明帝国国子监祭酒黄道周,而是大明帝国教育部部长黄道周!
这些自然都是出自朱慈炅的手笔,他对这次会谈可是寄予了厚望,所以煞费苦心筹备了这次讲课。
可别小看这次讲课,貌似只是几个人在台上发表一通讲话,其实可没这么简单。
首先,光是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朱慈炅就画了好几天,他脑海里是有后世世界地图的模糊轮廓,但是,这个具体的尺寸可没那么好定,而且现在各国的疆域跟后世可不是一样的,他还要拿着各国的地图一一查阅,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毕懋康和黄道周等人讲话的内容也不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都是朱慈炅将他们一个个单独召到书房,细细教导了一番,然后他们回去把稿子写好,再交朱慈炅亲自审阅,这期间朱慈炅就又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给每个人桌子上摆的书也不是刷刷刷几下就能印出来的,这上面可不止有汉字,还有其他四国的文字,光是印刷用的小铅字就不知道要准备多少,而且,每句话的翻译还要经过斟酌,这些也费了朱慈炅不少时间。
像黄道周的官职,如果直译成大明帝国国子监祭酒,那就搞笑了,人家可不知道国子监是干嘛的,还有祭酒,为什么要祭酒,或者说祭什么酒,这两个字直译出来就更没人看的懂了!
朱慈炅考虑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改为大明帝国教育部部长,这样意思就很明白了,当然,大明现在并没有教育部,不过,按朱慈炅的想法,以后朝廷很多衙门肯定是要改组的,这是后话在这里就先略过不表了。
再回到讲课现场,黄道周的话刚一落音,整个课堂便响起一阵惊叹声和翻书声,在场的其实听的懂汉语的还是占多数的,各藩属国就不用说了,他们现在学的全是汉语,就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和神圣罗马帝国都有很多人懂汉语的代表,这些人里可有很多当初是在大明学过汉语的,也有一些是在欧陆的汉语学校学习的。
总之,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大明的盟国,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过这种时尚还没有形成一种趋势,一股潮流,而黄道周的任务就是要将学习汉语变成一股潮流。
待众人都翻开书本,他便结合书本内容生动的讲述起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他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讲到了各国语言的形成,又讲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前各国交流的局限性和困难程度,还讲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后各国经济、文化甚至是军事上的交流,从各个方面讲述了一门共同语言的重要性。
最后,他总结出来,汉语,就是最适合全世界所有国家使用的共同语言。
因为,汉语是最古老也是最全面的语言,不论是什么事物都能用汉语精准的表达出来;
还有,大明帝国的幅员辽阔,藩属国众多,光按面积算,使用汉语的地区占了全世界最少两成;
还有,使用汉语的人口也是最多的,现在大明帝国和所有藩属国的人口加起来占了全世界将近四成;
还有,现在大明的技术也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想学习大明的技术,首先必须掌握汉语;
还有,现在世界范围内,大明的商品也是最受欢迎的,想跟大明做生意,不学汉语怎么行;
。。。。。。
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汉字的魅力
黄道周的讲课持续了一个上午,懂汉语的人是听的如醉如痴,不懂汉语的人也被书本上的内容所吸引,看的十分投入。
当然,一上午少说也有两个时辰,黄道周也不可能一口气讲这么久,中间还安排了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到了休息时间场面就热闹了,因为有的典故并不是看字面上的意思就能看懂的,必须找人问才能明白,这下四国使节团里懂汉语的人就成了香饽饽。
要说四国使节团谁最懂汉语,当然非葡萄牙内阁总理大臣施维拉莫属,他可是在大明待了十来年,为了讨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的欢心,结交大明各类高级官员,他汉语学的那叫一个刻苦啊,普通的秀才可能都没他这水平。
他除了语言上的天赋,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天赋,那就是拍马屁的天赋,这个拍马屁可不是说逮谁就一顿猛拍,而是要看拍出来的效果。
施维拉好像天生就有敏锐的嗅觉,什么时候该拍谁的马屁,那是把握的相当精准,比如在大明的时候逮住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一顿猛拍,他立马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和巨大的声望,在回葡萄牙之前,他又看准了若昂四世,结果一跃而成为葡萄牙的二号人物。
现在,他又看准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西班牙的辅政大臣乌塞达公爵,当然如果要比较权力和财力,大明有很多人都要超过乌塞达公爵,比如这次参会的信王朱由检、镇南王郑芝龙、柱国公徐光启都比乌塞达公爵强。
但问题是他现在已经回葡萄牙了,对他施政和外交更有帮助的自然是邻国的二号人物乌塞达公爵,所以,他从来的路上开始就有意无意的跟乌塞达公爵套近乎,拉关系,到现在两人已经算比较谈的来的朋友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施维拉见乌塞达公爵仍然在捧着书皱眉沉思,立马明白,他可能是有的地方没看懂,又不好意思去问别人。
此等好机会怎么能错过,施维拉立刻凑上去,跟乌塞达大谈黄道周讲课的内容,乌塞达什么地方看不懂他自然明白,有些黄道周没做解说的他都详细介绍了一遍。
乌塞达听完,立马茅塞顿开,喜形于色,大有把施维拉引为知己之意。
接下来的讲课中,他但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一个眼神过去,施维拉立马小声细细给他解说,两人的关系更是迅速升温。
下午,黄道周并没有继续讲课,而是将所有使节团的代表带到新建的国子监,参观上次盛世大明书画大赛的获奖作品,并安排了几个书法大师和国画大师现场泼墨,免费为各国代表写字作画。
这个时候,各国对汉文化的程度区分的就更加明显了,像西班牙、葡萄牙、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代表大多聚集在画作前面,他们中间虽然有不少人学会了汉语,但是对汉字的艺术性还是没有什么认知,所以画作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一幅幅书法作品。
而各藩属国的代表就不一样了,他们可都是从各藩属国的使节团里挑选出来的佼佼者,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是有官职在身的,大明的藩属国想当官还不得参加科举,一手好字可是考试的关键之一,这些人哪个没有勤练过书法,所以书法作品对他们的吸引力远大于画作。
免费为各国代表写字作画的书法大师和国画大师那边情况也差不多,求画的大多是欧陆四国的代表,毕竟这个时代可没后世那么多装饰物品,能求幅水墨画回去挂家里,那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而各藩属国的代表大多是在向书法大师求字,这时代可没什么字帖和书法培训班,要想字写的好,有钱的还能去买几幅字挂家里,天天对着练,没钱的就只能靠偶尔去看看书法佳作,记在脑海里,然后回家勤学苦练了。
大明皇帝陛下亲手授予证书的书法大师一幅作品多少钱?不说每个字都价值千金,一幅作品最少也要上百两,可以说,藩属国那边就算是高官都没几个买的起,今天有机会免费获取,他们还不疯了啊。
能得到墨宝的自然是狂喜不已,甚至有时候某位书法大师一不小心把墨汁滴纸上了,或者对写出来的字不满意,直接揉成一团丢纸篓子里,都有人涌上去疯抢!
乌塞达见此情景,不由惊的眼珠子都快爆掉了,他不解的问道:”不就几个字吗,他们为什么这么疯狂?“
施维拉闻言,立马细细的解释道:”在没学会写汉字之前,我也不知道书法作品到底有什么吸引力,但是,自从学会了写汉字之后,我也如同着了魔一般,疯狂的爱上了书法作品,在大明那几年,我到处疯狂求购书法作品,买下了几百幅之后,这种魔怔才稍稍好了一点,因为现在大明知名的书法家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有了,想看谁的,随时可以拿出来看。“
乌塞达仿佛看怪物的一样看着他,惊问道:”你也会痴迷!为什么?“
施维拉深有感触道:”你如果学习汉字就会明白的,当你的字写的乱七八糟,跟狗刨出来的一样,你就会迫切的想要去写好。当你看到写的好的字,就会感觉精神舒畅;如果看到好的书法作品,就会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如果看到大师级的作品,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龙飞凤舞、铁画银钩、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等等,简直太美妙了!“
乌塞达仍然是一脸茫然,他实在不能理解字里面还能蕴含这些东西。
施维拉见他这样子,只能无奈的道:”公爵大人,这种感觉是无法传达的,只有你开始写汉字,才会理解汉字源远流长的魔力。跟你说直接一点吧,你知道这些书法大师一幅书法作品卖多少钱吗?“
终于说到他能理解的东西了,乌塞达立马饶有兴致的问道:”多少钱一幅?“
施维拉立马指着书法大师那边道:”像他们现在这样随意写写,写出来一幅他们自己比较满意的,大概价值白银两百两左右,如果是他们凝神静气,心无旁骛,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价值最少上千两白银!“
乌塞达闻言大惊道:”几个字几百两甚至是上千两,这些人不会是疯了吧?“
施维拉却是悠然神往道:”不,他们没有疯,艺术是无价的,而汉字是我见过的唯一能写出艺术感的字,当书法作品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几百上千两算的了什么!“
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货币
第一天的讲课对欧陆四国的代表触动很大,特别是那些不懂汉语的,他们大多从当天下午就开始找人学习汉语了,他们都觉得黄道周说的很对,在这个大航海时代,你拒绝与别国交流那就是找死!
第二天还是继续讲课,这天各国使节团代表都积极的不行了,因为从发下来的书本上各国代表都能看到,今天要讲的是大家最感兴趣的:钱。
今天主讲的是大明日兴银行的负责人骆养性,他的出场方式很特别,不但人上台了,还推了辆半人高的精致小车。
话说他推辆小车干嘛?不会是推着一车钱吧!
他推的还真是一车钱,这钱都要用车推了,一定是很多钱吧?
小推车上的确有很多钱,不过,这个多指的是种类多,而不是数量多。
他上台以后只是说了句简单的开场白:”大家好,今天要讲的是交易和货币。“
然后,他便吃力的从小推车的底层抱出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